第一篇:泸州市2013年经济情况
泸州经济概况
经省统计局审定,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4.4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00.5亿元,增长1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52亿元,比上年增长
4.4%,其中:农业增长5.0%、林业增长8.6%、牧业增长3.0%、渔业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5.0%。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98万吨,比上年增加6万吨,增长3.3%。其中,夏粮产量20万吨,下降2.9%; 秋粮产量178万吨,增长4.0%。油料产量4万吨,增长0.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2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26万吨,增长2.2%。生猪存栏271万头,比上年下降2.7%;生猪出栏36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二、工业经济增势平稳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轻工业增长13.8%。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1%,集体企业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
业增长14.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8%。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1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9亿元,增长82.7%。从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投资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9%;第二产业投资442.3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投资413.8亿元,增长27.8%。
四、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0亿元,增长15.4%。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6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3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64.5亿元,增长12.8%,增幅比上年回落7.1个百分点。
五、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201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6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额20459万美元,增长29.5%;进口额2195万美元,下降21.7%。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持续增收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8.5亿元,增长15.2%,占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的62.5%;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项主体税种达36.8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3.6%。非税收入41.1亿元,增长76.3%。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55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136元,增长14.8%;家庭经营性纯收入3610元,增长11.9%;财产性纯收入128元,增长25.4%;转移性纯收入581元,增长9.5%。
七、金融运行平稳,物价温和上涨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19.4亿元,增长15.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7.1亿元,增长21.8%。其中,短期贷款254.1亿元,比年初增加49.2亿元,增长24.0%。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2%,涨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高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七涨一跌”,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5%,烟酒上涨0.7%,衣着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8%,交通和通讯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9%。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0.8%。
亮点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总量实现跨越发展
据了解,继2012年我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后,2013年我市再创佳绩,经济总量赶超乐山,实现历史性突破,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1140.5亿元,增速11.2%,居全省第三位。亮点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据介绍,泸州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除GDP外,增速进入全省前三的指标还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1位,服务业增加值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第2位,财政收入第2位,城镇居民收入第位。总量实现升位的有:固定资产投资由8位升到7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4位升到3位。
亮点三: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增速居全省第1位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非公有经济增加值675.11亿元,总量居全省第8位,增速14.3%,居全省第1位,非公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74.9%,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664.71亿元,增长14.4%。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全年完成投资652.8亿元,增长37%,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7.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71.0%提高到75.4%。
亮点四: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市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梅秀莲表示:“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表现在:经济增长对地方和国家财政贡献大。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过200亿元,增长11.5%;同时地方财力增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过100亿元(109.6亿
元),增长32.4%;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增多,达到877.6亿元,比年初增长15.8%;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
2013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泸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 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狠抓“项目落地见效”,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两化”互 动,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篇:2014年1季度四川省泸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四川省泸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泸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突破”工作主题,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泸州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一季度泸州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经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增长10.9%。与四川省相比,GDP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
(一)工业支撑有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支撑泸州市经济发展
一季度,泸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
2.6个百分点。工业行业增长面扩大。一季度,泸州市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2.8%。其中,酒的制造业同比增长16.0%;机械行业同比增长12.7%;化工行业同比下降8.3%;能源行业同比下降22.2%。酒业仍是拉动泸州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面对高端白酒行情低迷的现状,泸州市各大酒类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市场营销,不断拓展大众消费市场,白酒产业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一季度,酒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超过泸州市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对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7.9%,拉动泸州市工业增长11.3个百分点。机械行业稳中向好,医药制造业加快发展。随着全国工程机械市场逐步复苏,一季度,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较1-2月提高4.3个百分点,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医药制造业作为泸州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6.8%,高于泸州市平均增速。新增企业拉动工业增长。今年以来,泸州市有88户工业企业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1-3月,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77.9%,占泸州市工业总量的2.5%,拉动泸州市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季度,泸州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5.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6.3%;林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3.0%;
牧业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8%;渔业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棚蔬菜种植比例同比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小春蔬菜播种面积2.9万公顷,同比增长3.3%。生猪规模养殖增加,一季度,生猪出栏108.8万头,同比增长1.5%,猪肉产量7.9万吨,同比增加1.6%。
3、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贡献不断提高
一季度,泸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10.9%,对泸州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增长6.3%;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19.3%;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1-2月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71.6%。
(二)三大需求保持平稳,经济发展基础稳定
1、消费品市场活跃,消费需求持续稳定
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2014年,泸州市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泸州市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乡村增速比城镇高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占主导,餐饮收入加快增长。一季度,泸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85.6%,占据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泸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较1-2月加快1.5个百分点。限上企业(单位)引领市场发展。一季度,泸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比四川省限上增速快13个百分点,比泸州市社消零增速快10.3个百分点,是引领消费品市场发展、拉动社消零增长的主要力量。
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民间投资增势强劲
一季度,泸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3%,增速比四川省快25.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一季度泸州市完成民间投资160.7亿元,增长51.7%,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3.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6.8%,民间投资拉动泸州市投资增长36.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4.5%,成为拉动泸州市投资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好。一季度,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资金本年到位264.6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8.5亿元,同比增长99.7%;银行贷款到位17.3亿元,增长42%;自筹资金到位202.1亿元,增长39%。工业投资拉动作用强。一季度泸州市完成工业投资90.3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速比四川省快3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43.2%。房地产投资增长快。一季度泸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77.7%,增速比四川省平均增速高62.6个百分点,在四川省二十一个市州中排在第4位。
3、外贸形势较好,进出口快速增长
一季度,泸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980万美元,同比增长56.3%。其中,进口3494万美元,增长15.6%;出口1486万美元,同比增长800.6%。外贸形势好转,一季度进出口、进口、出口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52.2、7.3、839.9个百分点。
(三)三方收入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泸州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居四川省第7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4亿元,下降8.4%,从税收结构看,营业税收入4.3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2.1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0.5亿元、增值税收入1.4亿元,占税收总量的26.2%、12.8%、3.0%和8.5%;非税收入13.3亿元,增长80.0%。
2、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一季度,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8元,增长11.6%,增速居四川省第2位,增速高于四川省、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22元,增长13.0%,增速居四川省第7位,增速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3、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速增长,经济效益下降
1-2月,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税总额26.1亿元,同比下降29.9%;实现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下降
39.4%;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2.58%,比去年同期提高4.19个百分点。
(四)要素保障有力,运行环境总体趋稳
1、金融市场稳定,信贷资金保障较好
3月末,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5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03.6亿元,增长7.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974.8亿元,比年初增长97.2亿元,增长11.1%。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6.4亿元,比年初增长59.6亿元,增长7.8%,其中短期贷款283.8亿元,比年初增长29.7亿元,增长11.7%;中长期贷款538.2亿元,比年初增长32.4亿元,增长6.4%,较好地满足了泸州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为泸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2、货运周转量增势平稳,全社会用电稳定增长
从反映经济活力的两项指标看,一季度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1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4%。全社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不断回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3%,降幅较去年收窄1.8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4%,工业企业生产压力逐步缓解。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一季度泸州市经济运行看,泸州市经济虽然保持稳中向好趋势,但仍面临追赶超越与科学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经济运行中显现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受宏观环境影响,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
国际上,债务上限和QE退出影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结构性缺陷也限制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它的改善还需要很长时间。国内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攻坚期,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经济的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瓶颈、财政金融风险等突出矛盾仍亟待进一步消解,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还很长。在中央强调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引导下,全国各省、四川省各市发展预期普遍下调。虽然今
年泸州市经济发展积极向好,但受宏观环境影响,企业供大于求和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仍然突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
(二)生产要素保障还有待提高
一是天然气供应不稳定。随着泸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天然气消费量在大幅增加,天然气供应不稳定。二是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去年通过一系列电力工程改善了供电条件,但泸州市输变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电力主网结构单一,电源分布不合理,主网断面负荷受限、抗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三是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土地的清理力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企业难以争取新增用地指标,存量土地面积也不大。因此,部分工业项目无法落地,部分企业虽然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向,但受土地资源制约,不能付诸实际。
(三)企业融资仍然困难
受市场低迷、库存压力加大影响,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激增。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从工业融资需求总体情况看,2013年泸州市工业信贷融资需求在15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园区建设融资需求约20-30亿元,工业项目贷款需求在80亿元以上,中小(微)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在50亿元以上。此外,很多企业反映,融资手续繁杂,资金到位时间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往往错过企业最佳用款时机。
(四)新入库项目投资规模相对偏小
一季度,泸州市新开工入库投资项目12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4个,增长104.9%,虽然增长的个数很多,但是从今年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92.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5.6亿元来比较的话,计划投资额下降了22.6%。从平均规模来看,今年为7782万元,去年为20589亿元,今年新入库项目的平均规模比去年明显减小。
(五)生猪产能过剩,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
今年1月22日以后,泸州市生猪价格连续8周出现下跌,截止3月31日泸州市生猪出场均价633/50公斤,环比下跌0.78%,猪粮比价4.83∶1。生猪价格下跌,部分养殖户养殖肥猪已经出现亏损状态,而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偏高,生猪
市场不明朗,也严重抑制了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上半年经济形势预判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从国内形势看,全国总体经济发展形势稳中向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升,结构调整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新的发展潜力和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泸州形势看,一季度,泸州经济持续向好,为上半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泸州经济发展来看,还将在调优结构中加快发展。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六个突破”相关政策意见,坚定发展信心,咬定目标不动摇,突出“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要求,以深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中心,明确重点,细化责任,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巩固好泸州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预计上半年泸州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可望实现平稳增长的预期目标。
第三篇:四川省泸州市经济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四川泸州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泸州市市辖区简介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边陲,身处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如图1),是长江出川门户之城。其距省会成都约
278公里,距离重庆仅203公里,深受重庆的经济辐射(如
图2),若仅放在四川省内分析泸州市的产业局限性较大,放在成渝经济区内更适宜,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1-2020)》中对其发展定位为饮料食品、天然气和煤
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交通
节点和港口城市。
市辖区是为直辖市和地级市划定的行政分区,是
城市的重要部分,一般为中心城区,以第三服务业为
主、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泸州市有三区
四县,其中三个市辖区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市辖区总面积 2,133平方千米,人口共145.1万人。
图1泸州位于川黔滇渝结合部示意图
二、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泸州市市辖区在地理上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
盆地过渡的丘陵地段,长江直传其境内,连接川
渝滇黔四省市区域战略优势明显。是长江出川门
户之城,西南南北交通之要道。
在产业经济山,泸州市是西南重要的老工业
基地,是成渝经济圈中南部发展带之上的区域中
心城市和化工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川南城市
群重要的节点地区,在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
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上可以享受成渝经济圈带来有机遇。
在国家层面,泸州市市辖区处于长江战略发展带的上游,依托于长江,其市辖区产业具有很好的对外开放性和吸引投资的优势。其产业的临港性比较明显。在市域层面,泸州市市辖区是泸州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根据第五次全国普查数据,2010年,市辖区有常住人口137万人,占到泸州市域的32.5%。2010年,泸州市辖区经济总量为369.49亿元,占市域的总量的51.7%。市域人均GDP为1,7万元,市辖区为2.7万元。可以看出市辖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市域地区,是泸州市经济核心区。其市辖区内化工、白酒、制造业三大优势产业在市辖区内优势十分明显。
成渝经济区产业状况、同等级城市市辖区对比、市域经济产业状况。
2、自身产业结构分析
1.1产业发展阶段
有图1可见,泸州市市辖区的GDP
上升速度较快,2010年GDP已经达到369.4938亿元,GDP增长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高达17.1%,涨势迅猛。
借助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标准模式来分析泸州市市辖
区产业发展阶段。经计算得,2010年泸州市市辖区人均GDP
为4008.5美元(按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8计算),可得知泸州市市辖区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见表1)。
图2泸州在川渝经济区的位置
1.2产业结构变化
1.2.1产值构成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经
图3泸州市辖区在市域的位置 济比重的比例逐渐下降,向二三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增势迅
猛,其中“重工业化”现象明显,产业开始向资金密集型转
型,工业发展强劲。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及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2010年泸州市辖区GDP的三次产业所占地区经济比例为:第一产业8.36%,第二产业62.67%,第三产业
28.96%,属于“二三一”模式,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起着主要贡献作用。
1.2.2就业构成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发展趋势几乎与产值构成同步。2010年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比例为:第一产业0.26%,第二产业58.2%,第三产业41.53%。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已成为就业的主体。
1.3发展特征总结
(1)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2000以来,泸州市辖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指标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本符合标准模式中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任务基本完成。但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还有待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并无增长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并未达到成熟阶段,有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三、泸州市辖区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泸州市市辖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泸州市市辖区当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其产业情况和环境的深入分析,可得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用SWOT法分析得出影响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的因子。其中有优势四项、劣势五项、优势四项、挑战两项。
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优越,区位条件较好。但是限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带来的发展困境,泸州市当前产业发展遇到了不少门坎,能否转变发展模式,在外部条件上,泸州市现阶段拥有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成渝经济圈带来的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给予了泸州极大的外部优势。同时,紧邻泸州的区域中心城市重庆对泸州的挤压以及附近宜宾、内江、自贡、等兄弟城市与产业竞争都对泸州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判断泸州市产业发展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其战略矩阵为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基于SO战略,加快地区产业发展,快速提升地区产业规模及水平将是泸州市当前的战略任务。产业发展建议
在钱纳里发展阶段对泸州发展阶段判断中,泸州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在SWOT分析中,泸州产业发展为SO战略。根据这两项分析,可以断定泸州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产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领域。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快速提升产业水平,做大做强经济将是泸州市接下来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下笔者根据对形势的判断,依据泸州自身条件提出的几点产业发展建议。2.1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四大优势支柱产业 2010年,泸州市工业增加值为377亿元。格局规划在十二五末,其工业增加值将达到800亿元,其中四大优势产业为600亿元,占75%。这样的目标使得泸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四大产业。泸州市工业四大产业包括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阶段,这四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区位商较高。未来的泸州经济必将依赖于这四大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根据泸州市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末,四大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这就需要泸州市在财政、土地、社会保障上向四大产业倾斜,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四大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2.2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尽快完成重大结构性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市现阶段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完善的对外交通,导致泸州经济被边缘化的危机。如何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是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泸州港的升级、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等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泸州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大(村)铁路和隆(昌)黄(桶)铁路叙(永)织(金)段的完善、泸州航空港的扩容是关系泸州川南经济地位的重大交通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落实。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特别是全国普遍缺电的情况下,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和泸州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电网的组建是接下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抓紧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促进重要能源项目的建设。2.3 放开新兴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新兴产业 现阶段,受制于财力和劳动力素质,泸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不具有优势,几乎没有特别明显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并且因为紧邻产业吸铁石重庆,其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新兴产业显然是不明智的。我建议泸州市采取先放后收的政策,以市场为主体,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适当的放开对新兴产业的束缚,让新兴产业自由发展。在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政府再合适的时机介入,配合市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中选取新的支柱产业。在泸州十二五规划中,泸州市提出了成套工程施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对这些产业我认为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坚决实行放开的政策,等待其成熟之后再介入。2.4 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公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特别是我国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影响之下,地方社会结构的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前,泸州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保障网络不完善,水平也比较低。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很多利益群体的纠纷,特别是土地纠纷,曾在城区内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收入分配的改革、医疗和保险业的完善是泸州市社会事业重要的任务。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不仅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政治任务,还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活力。对于产业来说,稳定的投资环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产业布局
参考资料:
1、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
2、城市规划经济学 甄峰
3、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4、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四篇: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
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及泸州市城市规划和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是在泸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各类建设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第三条: 泸县、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章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 我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GBJ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第五条: 部分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的区域,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执行。
凡是《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范围的,应先按规定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执行,涉及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的用地调整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第三章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规定
第六条: 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片区用地,必须编制详细规划,详细规划的覆盖范围由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必须低于《表二》中所列的指标。
第九条: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类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及其相应的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条: 对未列入《表二》的学校、科研机构、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二》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 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应至少占两层以上(含两层),仅设底层商店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不应超过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凡在详细规划中已明确为居住建筑用地的,不论公建用房所占比例多大,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不应超过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建筑基地用地面积的计算,以红线确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计算,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不纳入计算,代征地或代拆迁的小区道路(12米以下不含12米的道路)算至道路中心线。
各建设项目不论分期建设与否,均以红线范围进行统一指标计算,不能分割成若干块单独计算,已有建筑在红线范围内的仍要参与指标计算。第十三条: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也不得再插建任何建筑物。第十四条: 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旧城用地面积0.5公顷。
(二)新区用地面积1公顷。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无法调整合并,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第十五条: 各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既要满足详细规划的指标要求,又要满足附表
(二)的规定,取二者中的要求严格者作为规划管理的控制指标。第十六条: 在计算容积率时,全地下室不参与控制指标的计算,半地下室折半计算。
第十七条: 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了在规划实施中更多地为城市提供广场、公共停车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不含城市道路),在满足规划要求及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容积率,但批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建筑面积20%,已作为开放空间的不得改作它用。容积率控制指标(F)提供1M2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M2)F<2 1 2≤F<4 2 4≤F<6 3所提供的公共绿地或公共活动场所须符合以下要求:任意方向净宽大于10米,实际使用面积大于150平方米。附表
(二)建筑密度、容积率控制表 控制范围控制指标建筑类别 旧城 新区 建筑密度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低层、多层住宅(1-6层)33% 2.0 30% 1.8 中高层住宅(7-9层)31% 2.4 28% 2.2 高层住宅(10层以上)23% 3.5 20% 3.5 多层办公建筑、旅馆 40% 2.5 35% 2.5 高层办公建筑、旅馆 40% 6.5 35% 6.5 多层商业用房 45% 2.5 40% 2.5 厂房及库房 45% 1.8 40% 1.6 市场 55% 2.2 55% 2.2 注:旧城是指以拆迁改造为主的区域,新区是指以征地建设为主的区域。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占地面积除以基地总面积,建筑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除以基地总面积。第四章 建筑间距
第十八条: 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绿化、安全、工程管线、建筑设计规范和文物古迹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十九条: 低层、多层、中高层居住建筑的规定如下:(1)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
两幢建筑采光面相对时,在旧城区内,建筑采光间距应大于0.8H;新区内建筑采光间距应大于1.0H(H为建筑物高度)。(2)相互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
山墙面对正面,山墙按山墙距退让山墙距一半,正面按平行布置采光间距一半退让,建筑间距二者相加计算。山墙开窗时按正面计算。(3)既非垂直又非平行的居住建筑
1、当夹角为00-30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时的居住建筑控制。
2、当夹角为300-600时,其最窄处间距在旧城应大于0.7H;新区应大于0.9H。
3、当夹角为大于60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第二十条: 中高层及中高层以下建筑山墙间距不得小于8米,对32米及32米以上街道的临街建筑山墙间距不得小于10米。高层与各种层数的山墙间距则不得小于13米。
第二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
(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30米以下高度的建筑,其最小值为24米,超过30米高度的建筑,每增加3米高度,建筑间距增加0.5米
(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各自规定间距的一半相加计算。第二十二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按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进行控制。第二十三条: 非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
(一)高层与高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其最小值为18米。
(二)高层与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
(三)多层与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
(四)低层与高、多、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8米。
第二十四条: 特殊地段、地形的建筑间距在符合交通、消防、采光、通风、城市设计的要求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第五章 建筑退让距离
第二十五条: 建筑物沿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排水干线,人防设施、文物古迹、电力保护区及用地边界建设时,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退让。第二十六条: 建筑物沿用地边界修建时,应按本规定第四章建筑间距规定的自身相应间距的一半作为建筑离界距离。第二十七条: 当相邻已有建筑未退让间距时,新建建筑应退足相对应的本规定第四章建筑间距。
道路宽度不满足间距要求时,按道路中线各退够相应间距。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的深度的0.7倍,且最小值为3米。第二十八条: 沿城市道路新建建筑物时,建筑退让距离的最小值按下表执行。
道路等级建筑退让建筑性质 40米以上 大于30米、小于或等于40米 大于20米、小于或等于30米 小于或等于20米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 5 3 3 2 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 10 8 5 3 第二十九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等人流、车流大量集散的建筑应满足集散场地的要求,且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第三十条: 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应按下列规定控制:
(一)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米时,不得小于10米。
(二)建筑高度大于50米时,不得小于18米。
第三十一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道路规划红线应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第三十二条: 沿江道路靠江一侧不应新建建筑物。第六章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三十三条: 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符合日照、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6层,如利用地形高差分层入口时,建筑物总层数不得超过7层。第三十四条: 在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净空保护区域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要求。第三十五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第三十六条: 建筑高度除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城市景观规划,城市节点规划需要控制的高度外,还应按下列计算公式控制建筑高度。H≤1.5(W+S)公式中:H-沿街建筑物高度; W-规划道路红线宽;
S-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距离。第七章 城市绿化
第三十七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居住建筑,其基地内的绿地率新区不低于30%,旧城不低于25%;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其它建筑,其基地内的绿地率新区不低于20%,旧城不低于15%。
第三十八条: 居住组团内必须设置集中绿地,且至少应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作为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第三十九条: 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
第四十条: 在计算绿地率时,屋顶绿化不纳入计算,对全地下室上部绿化折半计算。
第四十一条: 当临城市30米宽以上道路建设时,除满足规划管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外,绿化用地宜临道路设置。第四十二条: 在确定保护的古城墙地段,古城墙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任何建筑物,宜作为绿化用地。第四十三条: 规划确定的绿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地性质,不得非法占用。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凡已编制了详细规划的地区,应同时满足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本技术规定。第四十五条: 当对建设项目有多项条款同时规定时,按条款严格者执行。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泸州市建设委员会。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泸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刘强
(2012年1月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六届市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届期目标任务,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开创了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90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35亿元,年均增长3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6:59.5:25.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719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6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2亿元,年均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750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70元,年均增长13.6%。在此,我郑重地向大会报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第六届市政府历年承诺的民生工程全部兑现!
一、优势优先,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白酒产业强势扩张。大力推进酒业发展,2011年酒业实现销售收入460亿元、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利税10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7.1倍、7.9倍和8.1倍。泸州老窖、郎酒集团分别完成酒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和100亿元,是2006年的5.3倍和12.9倍。培育发展酒业“小巨人”企业26家。全市酒类行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3个、四川名牌22个。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提前两年迈入“百亿园区”行列,“二郎•名酒名镇”加快建设。酒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挑起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梁”。
传统工业提质增效。工业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01个,总投资达500亿元,完成技改投资481亿元。化工产业加快调整步伐,泸州化工园区原料结构调整项目启动,天华公司3万吨三聚氰胺和γ—丁内酯、北方公司3万吨有机硅、泸天化硝酸节能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机械产业加快开放合作,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玉柴重工西部基地项目全面实施,中国国机重工集团与长起公司、厦门海翼集团与长液公司合作取得成效。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古叙煤田加快开发,开工新建7对大中型矿井,泸州电厂一期建成发电。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开工建设。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208万吨。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55.6%;建成优质稻、高粱、名优果蔬基地423万亩;竹林面积达286.2万亩,占全省的1/5;发展烤烟2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3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353个。泸州桂圆、泸州糯红高粱、合江荔枝等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定,泸县生猪、泸州老窖有机高粱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新增有效灌面17.6万亩,古蔺龙爪河引水工程顺利完工,纳溪黄桷坝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推广使用农业机具12.3万台(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40万千瓦。快速推进14个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纳溪天仙、泸县龙脑示范片获全省优秀示范片,“名酒•名园•名镇•名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西南商贸城一期工程建成,2011年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4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泸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8.6万人次,全市物流企业达804家。着力打造旅游组织中心,泸州老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区,3A级旅游区达5个,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中心,成功引进兴业、交通、招商三家股份制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2家,2011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二、重点突破,项目驱动增强区域活力
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双百”、“双两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四桥”、“五园”、“六路”、“多工程”快速推进,沱江三桥、沱江一桥复线桥建成通车,国窖长江大桥顺利合龙,酒城大道、城南大道等20余条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9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60万人增长到92万人,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县城及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40%以上。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创建“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顺利通过第五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大力实施“千亿交通工程”,纳叙铁路、川黔高速公路纳溪至叙永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年吞吐能力达50万标箱,成为全国内河唯一实现铁水联运的集装箱港口;叙大铁路,宜泸渝、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加快建设;叙蔺高速公路实现开工;泸州机场迁建工程进展顺利。泸州客运中心站基本建成。新建农村公路7300公里,全市100%的乡镇、76%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西部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主框架基本形成。
园区建设实现飞跃。从2006年的一个园区发展到九大园区,建成面积6.5万亩,入驻规模以上企业282家,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三个园区进入全省“1525”工程名单,五个园区列入《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五个园区迈入“百亿园区”行列。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构建了工业集群发展的大平台。
要素保障更加充分。累计争取中央、省专项补助资金150亿元。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1亿元。政府融资平台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45亿元,其中发行兴泸集团一、二期企业债券17亿元,成为全省唯一发行两次企业债券的市州。2011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累计获批用地14.3万亩,排名全省第二位;《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启动实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5平方公里。供应天然气68亿立方米、成品油136万吨。建成以500KV泸州变电站为中心枢纽、220KV双环网为骨干的电网体系,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三、开拓创新,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
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改制不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成效明显。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稳健推进,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水利体制、行政执法体系、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改革稳步实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8%,发展经验在全省交流。
开放合作全面加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4300个,实际到位资金132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0.4倍,成功引进广西玉柴、上海波司登、江苏三木、中国远洋物流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累计到位外资1.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港口开放合作成效明显,与成都、武汉签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市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湖南常德市、上海长宁区和松江区等缔结为友好城市。连续四年成功举办酒业博览会,“中国白酒金三角2011年酒业博览会”升格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省政府主办的展会。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541项,完成科技成果及专利转化278项。“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四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纵深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展品牌化、标准化工作。国家酒检中心建成运营,为酒业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金融体系不断创新,泸州老窖集团成功控股华西证券;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注册资本居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之首。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关注民生,社会和谐汇聚强大合力
民生工程见实效。投入资金114亿元,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03项。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项社会保险”覆盖城乡居民256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7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7%。城乡医疗救助年人均补助193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成功应对“7•8”洪灾、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特大高温干旱。全面完成我市灾后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广元市昭化镇的任务。完成主城区2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家店1583家。筹集和新建廉租房1.6万套,改造棚户区6342户。完成红层打井16.1万口,新建沼气池12.6万口,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1.4万户,解决10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扶贫资金7.5亿元,解决38.6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生态环境塑新貌。积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7个、垃圾填埋场5个,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水环境、声环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优良状态。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市耕地面积5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0平方公里。大力开展“双创”工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加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社会事业上台阶。加快建设教育培训中心,各项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创办川南第一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西南医疗康健城”建设顺利启动。“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新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提升,邹凯等泸州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上连创佳绩。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育秩序专项治理成效明显,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村村通”的自然村突破1万个。农村防灾减灾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平安稳定有保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启动。群众和信访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全市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指标逐年下降。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三基工程”、“三项建设”成效明显,维稳安保、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连续三年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市”。
五、求真务实,政府建设提高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建立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制定《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实施办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实施办法,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4664件(次)。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521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政务公开不断深化,广大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知情权和监督领域不断扩大。
行政效能持续强化。全面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创新并推行发展目标全省对照比、加分不封顶、重大项目进度公示、督查问责等激励措施。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598项,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网上招投标。“12345”市长热线受理群众有效来电9.8万件。全面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提前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四个100%”。
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创新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构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经验在全国交流、全省推广。监察、审计职能充分发挥,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泸州氛围更加浓厚。
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入,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人防等工作成效明显,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审查验收。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对台、外事、侨务、消防、保密、档案、气象等工作扎实推进。完成续修《泸州市志(1991—2005)》。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二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第六届市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1%。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第六届市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泸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奠基开拓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推动泸州发展的全市人民、驻泸部队官兵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科学的理念完善思路;必须坚持抢抓机遇,以务实的举措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统筹的方法构建和谐;必须坚持勇争一流,用创业的激情凝聚力量。正是这样,才铸就了泸州过去五年的辉煌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续写泸州跨越腾飞的崭新篇章!
审视发展现状,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不够、发展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与广大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维护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但个别部门和单位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以成绩为起点,变压力为动力,推动泸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宏伟目标。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盼,激励我们必须搏浪前进、奋勇前行。未来五年,是泸州加快发展、跨越突破的重要时期,是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就在眼前,发展不容错失。我们要立足区位,放大优势,顺势而为,借力而行,抓住一切机遇,抢占发展高地。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实施“156”发展战略,加大统筹城乡力度,着力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加快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
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翻番,超过1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番,达到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番,达到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达到356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主要任务是: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加快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全力发展白酒千亿产业,基本建成全国循环化工生产基地、川南能源保障基地和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沿江百公里产业集中循环发展带、古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和通道经济发展带。“千亿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综合性收入突破2000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示范片覆盖率达到50%,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连片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五个大变样”。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旅游组织、教育培训、医卫服务“五大中心”。
——城市魅力更加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一核两副多组团”空间格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建设“江南新区”和“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30万人。“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化率达到52%。城市内涵不断丰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塑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品牌形象,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巩固和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果。
——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基本形成,航道等级全面提升,泸州港形成4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加快构建。建成泸州新机场。国省干线公路全部改造完成。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形成安全、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按照“酒+N”文化建设思路,以酒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促进历史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全面繁荣,建成“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泸州大剧院、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快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面达标升级。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演艺、影视制作、印刷发行、创意设计等产业集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左右。
——开放合作更加充分。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开放型示范园区和出口基地。泸州港对外合作功能充分发挥,争取在泸州设立四川保税港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主动作为,强化与滇黔的交流合作,加大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洲等区域的合作力度,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工程投入大幅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助、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更加平安稳定,全力打造“和谐泸州”。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坚信,勤劳智慧的泸州人民一定能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现代化“中国酒城”一定会在西部大地上快速崛起!
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计划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一、提升泸酒比较优势,夯实现代化“中国酒城”发展基础
坚持优先发展酒业不动摇,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酒业集群发展。促进酒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强化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完成酒业销售收入550亿元。提升泸州老窖、郎酒集团龙头引领作用,启动泸州老窖30万吨新酒库项目规划建设,完成郎酒两河口1万吨酱酒技改项目和泸州包装中心三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酒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骨干型中小酒类企业。加大物流、包材、印刷、会展交易等关联产业配套发展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增强酒业核心竞争力。筑牢品质基础,做强做大优质酿酒有机高粱生产基地和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完善功能平台,加快推进“名酒•名园•名镇•名村”、“二郎•名酒名镇”、“中国(四川)酒类产品交易中心”和“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成“泸州•中国名酒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强化质量保障,完善和提升国家酒检中心功能,建成“四川酒类包装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力打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品牌与产品品牌融合塑造、互动提升。举办“中国白酒金三角2012年酒业博览会”。
大力培育酒文化。着力构建以酿造文化、营销文化、消费文化为重点的泸酒文化体系。强化酒文化载体建设,启动“中国酒城广场”、酒文化一条街等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加强酒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积极推动酒类窖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中国酒生态(社区)博物馆”前期工作。编制“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精心策划“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着力打造名酒旅游精品景区。扩大酒文化标识系统覆盖面。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化结构中增强经济实力。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亿元。延伸化工产业链,加快泸州化工园区原料结构调整、中海沥青加氢等项目建设。提升机械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推进“三长”及配套企业技改搬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机械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玉柴重工西部基地项目建设。利用资源优势,推进古叙矿区综合开发。加快编制《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建立转型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太阳能光伏玻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推动园区上档升级,力争九大园区完成销售收入900亿元。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临港优势,推进“一区八园”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启动城西城市综合体建设,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实施旅游“产品、文化、质量、服务”提升工程,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95亿元。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继续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培育信息产业,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209万吨。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酿酒专用高粱54万亩;新建10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万头,新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个;新建、改造竹林基地25万亩。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猪肉、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培育引进1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个。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产品安全全程质量管理。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双百”城市发展目标。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增城市规划区控规编制,城市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完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进出口通道景观设计》和《两江四岸城市设计》。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城市功能。
快速推进城镇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建成国窖长江大桥、酒城大道至泸州西一期、蓝安路三期等工程,开工酒城大道至泸州西二期、蜀泸大道三期、关口至集装箱码头连接线、蓝田滨江路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忠山隧道工程和泸县、合江城际快速通道,做好“两江四桥”和云龙机场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积极支持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县城建设和新区开发;加强集镇规划建设,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小城镇和中心村。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建设“江南新区”和“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江南新区”突出“产城一体”特色,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组团的打造,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区域的发展,努力建设“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示范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突出“港城一体”特色,以泸州港为依托,以“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支撑,努力建设西部物资贸易集散基地、西部陆—空—江—海多式联运基地和西南临港产业基地,实现以物流业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编制完成“江南新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发展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扎实做好建设起步工作。
营造优美城乡环境。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确保成功创建“省环境优美优秀示范城市”。继续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完成申报工作。加强濑溪河、龙溪河等小流域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争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切实加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坚持“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四、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坚持市与区县一体化发展,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城乡协调发展。
筑牢农业基础。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推进合江锁口水库、纳溪黄桷坝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叙永倒流河引水工程,力争实现古蔺观文水库开工。大力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工程、烟水工程、主要江河堤防、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沼气池建设。推进农机化建设,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村规划,全面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编制,配套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引导农业集约发展和农户适度集中。强化提质扩面,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示范新村,新建新农村综合体8个。拓展示范效应,在有条件的乡镇全面实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加快扶贫开发。积极对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乌蒙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做好我市扶贫开发规划,争取国家、省对我市扶贫开发的项目支持。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坚持开发式扶贫,整合各类资金,以赤水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为重点,实施连片扶贫开发3片以上,实现扶贫解困5万人,加快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步伐。
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统筹规划,更加重视发挥县域经济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指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区县发展特色经济和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县协调发展格局。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向民生倾注,把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泸州。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五项社会保险”覆盖350万人次。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保障能力。启动“西南天年颐养中心”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住房11800套,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培训中心,推进以“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为重点的教育“十大重点工程”和“十项改革试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强化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西南医疗康健城”建设,积极实施国际奥比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泸州市青光眼防治项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十大重点文化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举办泸州市第六届运动会。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推进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和乡镇广播电视标准化建设。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成果。做好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密、档案、人防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强化群众和信访工作责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大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扎实推进公安“三项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治安防控能力。提升应急服务管理水平,完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加快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重视网络信息和社会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大众心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行“四不放过”、“三个一律”,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城乡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成果,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以创新拓宽发展空间,为加快发展增添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规范完善投融资平台。推动和引导市场主体改革,依托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落实税制调整政策。深化人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转变要素保障方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充分挖掘废弃地、闲置地潜力,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立足全球,配置资源,开拓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招大引强,注重招商比选,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力争到位市外国内资金504亿元。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完成泸州港保税仓和监管仓建设,加快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启动四川泸州保税港区前期工作。做好外事、侨务、对台、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质量兴市”、商标和专利战略,着力培育品牌,做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专利等申报工作。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科技、管理领军人才,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人才集聚中心。
七、实施项目攻坚,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坚持对接政策争项目,落实责任建项目,强化监督管项目,计划安排8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实施3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确保川黔、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竣工通车。完成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加快建设叙大铁路和叙蔺高速公路。力争泸州机场迁建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动南渝泸高速公路,隆黄、渝昆和乐自泸铁路泸州段前期工作。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00公里。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计划实施24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建成天华公司聚四氢呋喃、四川银鸽5万吨竹纤维、北方公司7万吨有机硅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合江金田纸业、叙永竹浆纸一体化、观文煤矿、岔角滩煤矿等项目。开工建设150万吨硫铁矿采矿及浮选等项目。继续做好石屏二矿、泸州电厂二期、长江航电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民生项目建设。计划实施15个重大民生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确保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竣工。加快建设蓝田旧城改造、小市麻沙桥片区改造等项目。争取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阳职高迁建工程、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双河水库升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生态项目建设。计划实施9个重大生态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张坝景区整体保护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护国公园片区、凤凰湖旅游开发、百吉滩温泉旅游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泸州方全民生国际理疗休闲度假区、玉蟾山文化旅游康体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做好佛宝玉兰山度假区、方山景区整体包装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行政,着力打造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行政团队,增强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学法制度,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强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建好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专栏,办好市长热线、政务热线、阳光热线。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深入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坚持机关为基层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保障部门为直线部门服务,将服务落实到企业、细化到项目、延伸到基层。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努力做到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体系最完善、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强化目标绩效考核,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做到督查到位、评判到位、奖惩到位。
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深切期盼,更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坚韧的意志、更加坚实的步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酒业“小巨人”企业:即销售收入上亿元或经过短期培育销售收入可达亿元以上的酒类企业。
2、二郎•名酒名镇:即郎酒集团委托美国赖恩•约翰逊公司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名企建名镇”项目。项目计划增建1万吨酱酒生产车间及若干配套设施,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实施城镇改造升级工程,将二郎集镇改造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白酒名镇。
3、资源枯竭城市:2007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予资源枯竭的城市大力扶持,帮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泸州是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经过几十年来对天然气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目前天然气资源已面临枯竭,导致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市通过积极争取,于2011年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为我市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和经济转型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4、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即以泸州老窖集团为龙头,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江阳区黄舣镇集中连片建设酿酒专用高粱基地,配套蔬菜轮种和加工,并发展近郊生态旅游,形成名酒带动名园(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和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促进名镇(黄舣镇)、名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5、双百、双两百:即泸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09—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第二阶段,2013—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150平方公里;第三阶段,2021—2030年,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城区面积力争达到200平方公里。
6、四桥、五园、六路、多工程:“四桥”,即国窖长江大桥、沱江一桥复线桥、沱江三桥、神六桥;“五园”,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六路”,即酒城大道、蜀泸大道、城南大道、蓝安路、绕城环线、城西新区路网;“多工程”,即城西主排水工程、中心半岛沱江和长江截污干管等工程。
7、九大园区:即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叙永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园区、古蔺县经济开发区。其中,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已进入全省“1525”工程名单;合江县、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古蔺县已列入《四川省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省级开发区培育发展地;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泸州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已迈入“百亿园区”行列。
8、“1525”工程:即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到2012年,建成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
9、智慧城市: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通过建设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进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
10、五项社会保险: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
11、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即泸州大剧院、泸州市石刻艺术博物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泸州市书画艺术展览馆、泸州市网吧连锁公司、“酒城风情”文艺精品剧目、泸州市收藏品交流中心、泸州市印务园区、泸州图书城。
12、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13、公安“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三基工程”,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项建设”,即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14、安全生产“三个一律”、“四项指标”、“四不放过”:“三个一律”,即对煤矿、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一律实行暗查暗访,发生责任事故一律依法顶格处理,安全生产经费一律予以保障;“四项指标”,即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5、“156”发展战略: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大战略目标”、“五大战略任务”、“六大战略重点”。“一大战略目标”,即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五大战略任务”,即“五个”翻番,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六大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构建大枢纽,繁荣大文化,推进大开放,改善大民生。
16、“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两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7、沿江百公里产业集中循环发展带:即依托我市境内的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县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等沿江布局的产业园区,集中发展酒业、能源、化工、机械等产业,形成集约循环、主业突出、层次清晰、互促共进的沿江百公里产业带。
18、“一核两副多组团”空间格局:“一核”,即以中心半岛及小市旧城、沙茜片区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两副”,即南部、北部两个城市副中心;“多组团”,即以空间拓展、产业布局为导向,形成外围八大功能组团,分别为城北功能组团、高坝功能组团、沙茜功能组团、城南功能组团、城西功能组团、安富功能组团、泰安—黄舣功能组团、安宁—石洞功能组团。
19、“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一主”,即泸州主城区;“四副”,即泸县县城、合江县城、叙永县城和古蔺县城;“多点”,即重点小城镇。
20、“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一横”,即长江航道;“二纵”即沱江、赤水河航道;“五港区”,即龙江港区、纳溪港区、泸县港区、合江港区、古蔺港区。
21、“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网络:即由川黔、宜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在泸州交叉形成“一环”后向周边形成“六射”,再加南渝泸高速形成第七射;“一横”即指宜叙蔺遵高速。
22、“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即隆昌—叙永—黄桶铁路、内江—泸州城际铁路、乐山—自贡—泸州铁路构成“三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古蔺大村铁路、重庆—泸州—昆明铁路、古蔺—太平—遵义铁路构成“四横”。
23、酒+N: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酒+N”的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突出酒文化建设主题,统筹推进特色优势文化建设。特色优势文化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长江文化、集邮文化等。
24、两江四桥:即沱江龙透关大桥、蓝田长江大桥、沱江四桥和邻玉长江大桥。
25、三长:即长起公司、邦立重机(原长挖公司)、长液公司。
26、“一区八园”物流体系:“一区”,即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七园”,即安宁物流园区、城北公路交通枢纽物流园区、方山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泰黄物流园区、合江临港物流园区、纳溪物流园区、古蔺物流园区。
27、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即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三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即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8、“五小”水利工程:即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渠、小泵站。
29、教育“十大重点工程”和“十项改革试点”:“十大重点工程”,即“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建设工程、职教攻坚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古蔺叙永贫困县教育帮扶工程;“十项改革试点”,即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教科城”改革试点、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