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理工科大学教学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
论理工科大学教学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人文素质内涵
人文素质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也有人认为“人文素质就是文化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赵其成在其《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罗列了五种观点。比较同意于立东的观点: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所组成的一种在特定历史和文化积淀下所形成的素质。人文知识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人文技能是在运用人文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巧、能力或特长;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本质和最高境界。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加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心理、道德等人文社科艺术方面的教育,提高工科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
2.1理工科大学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目前,一些理工科大学大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知识水平与人文素质失衡的情况,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人文社科知识,学习中语言组织及文字表达能力十分有限。比如,毕业论文中表述不清、错别字连篇,日常生活中请假条、证明等简单应用文都写不好,难怪社会上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告诉我们,这种“窄深型”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审美情趣不高,忽视高雅传统文化精粹,对低俗文化却津津乐道;重视物质享受,淡化精神追求,缺乏目标,动力不足。这些都迫切需要理工科大学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反思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2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然要求。理工科大学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未来的工程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理工科大学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学习并运用知识,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合二为一的目标。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客观要求。传统的应试教育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忽视了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普遍强调专业教育,过分重视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弊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从根本上革除这些弊端,实现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带动教育体制的革新。
2.4人文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体验性学习,提升人文精神,使人站得高、看得远,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文学科既非实用性又非盈利性,也非生产性,但人文学科为造就健全的人格,变革客观世界提供能量和内驱力。这种内化人格的能量一旦外化,有助于达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积极探索并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基础化、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理工科大学要增大人文学科的比重,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核心,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世界上很多优秀的高等学府都十分重视人文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2500多门课程中,人文和社会科学约占70%,自然科学约占30%,北京大学开设了100多门全校性选修课,作为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和使用知识,如何审视和批判自身及社会的思想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大胆学习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方法。
3.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升华人文精神。实践不仅是认知之本、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获得体会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科学考察、毕业实习等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做事做人,升华人文精神。事实证明,学生在服务工作和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中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实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3制度上确认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比如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完大学语文必修课和满6~8个学分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才能毕业,这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制度上有了保证。
3.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因。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性、潜移默化的。一个科技与文化交融、生机勃勃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修建文化广场、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景观、组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人文学科的研讨会等活动都有利于人文校园氛围的形成。
高等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教育者和管理者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大环境,才能培养出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学号:0901120205
姓名:付海杰
第二篇: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海南电大文科部何君陆段翠兰
在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行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会上提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指出: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储存和传播提供前所未有和手段,并对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双重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应该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新的知识技能,同时教育还应该而且必须找到并标示出判断事物(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的标准,使人们不被快速发展的、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弄得晕头转向,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报告还提出了教育应为人们的一生提供四大支柱:一是学知识的支柱,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二是学会做,即一定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这一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力,集体共事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和实际交际的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即培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精神;四是学会发展的能力,注意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并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即个人的自主性、个人的发展必须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和全人类负责,个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性都必须与社会、与他人同步,不能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大会报告中在强调教育必须给人的四大支柱中,虽各有侧重,但其共性是突出教育应使人确立人的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服务和支持的科学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一、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和经济建设功能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是一个求真的知识体系,它侧重于教人求真,教人掌握自然界产生、进化发展的规律;而人文社会科学即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道德体系,它更多的强调教人求真,求美、求善,教人如何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认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责任。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自然科学这个求真的知识体系里,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成果是巨大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人文文化、人文精神,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起码有五个方面与现实社会发展是不适应的,一是社会实践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二是自我认识能力、选择和判断能力差,特别是对美与丑,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辨别能力远远不够;三是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精神远远不够,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过分强调自我,轻视别人,淡薄社会,个人功利思想严重;四是管理、合作、协调能力和抗挫折的心理准备远远不够;五是历史、哲学、中文写作能力跟不上。总之一句就是总体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跟不上。也是由于这些原因,不少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不低,但就是难于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任何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要应用于社会,都必须与他人、与社会、与企业和各方面交往,都得与同事相处,不少大学毕业生就因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观,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选择能力和批判能力,以至不受社会欢迎,不能给自己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英国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弥顿说过:没有学问的美德比没有美德的学问更有助于人类幸福 1
(张泉君主编《著名教育家演讲鉴赏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已经提出:今后世界第一位挑战的不是技术革命,经济发展,而是人的道德问题。因此,在现代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文化、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的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人文文化、人文意识、人文情感即人文精神。它通过把人类几千年实践的精神智慧、心性精神与历史经验传授给被教育者,传授给当代人和下一代人,以使人们能调查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目光将来,造福社会和全人类。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完善人的心性和灵魂为最高目标,把个人与众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的教育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是塑造人们道德情操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抽象。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知识是很重要的,没有知识,他将很难成大事,但有了知识不等就有了能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一靠思索,二靠实践。一个人的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挥和发展。而社会实践是众人的实践,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还必须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和与他周围的环境相统一,即必须被社会条件所接受,被与他相处的人所接受,这就需要尊重别人,尊重社会,要有爱心,积极为社会和众人服务,因为只有关爱社会,关爱众人,并积极为社会和众人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增长自己的才干。因此加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人文文化知识教育,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组织,人类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对自己应持什么态度;人们应该懂得美、丑、善、恶,正义、高尚和庸俗。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使人们懂得一个人对社会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促进人们的民族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宽容大度精神,敬业爱业的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和助人为乐的厚德载物的精神。做人不但要求真,还要求善求美,做到真善美的统一,这是做人的精髓,迷之者挫,逆之者亡。做人应做到不欺人,不骗己,不欺下瞒上,凡事认认真真。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一项重要任务。
1、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价值观,重视人文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要真正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即教育思
想。教育思想是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价值认识,它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看待教育,为什么要办教育和办什么样的教育。这是要求我们懂得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即教育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等;二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是解决教育与社会,与国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实现这一目标规格所确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原则,教育规范,教育行为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和怎样培养等。关于教育思想的确立,我们党和政府的界定是明确和正确的,即培养有社会主义,有文化的,有知识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拥护党和政府领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劳动者。但这在近几十年来我们有一些高校在教育思想却变
得糊涂了。一是过分强调科学知识,强调技术技能而轻视了涉及德育教育、人性教育和人文伦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二是为了短期的,看得见的局部经济效益和小团体利益而忽视了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情操、人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至使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连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都没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当然,我们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否定专业技术教育,科技教育,而是
希望把二者放在同等位置。应该明确,科学本身是求真的体系,它要解决的是求真,它属于全党的知识体系,而人文社会科学,是知识的体系,又是价值认识的体系,它不但教人求真,更注重教人求善、求美。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的二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不可偏废。科学技术教人求真,人文知识教人求善,真是善的基础,善是真的导向,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技术、技能不是我们的目的。近几十年来缺乏导向的“真”给我们国家、民族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是多方面的。这不仅对国家、对个人都造成了损失,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产生消极影响。在上世纪末召开的“21世纪的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不少专家就认为:21世纪世界的第一挑战不技术革命,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人的道德观,人生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美国《纽约时报》前主编哈里特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60%的人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而且他们都排列首位。从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看,凡成大事者,也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素质高尚的,包括2000多年前的孔子、孟子、老子,今天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在有巨大成就和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中,人文知识较高的也占绝大部分,如哥白尼、布鲁诺、竺可桢、笛卡尔、李时珍、杨振宁等。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去世后,爱因斯坦在评价她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的进步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伟大。”大凡出类拨率的人没有一个不把人格,道德精神,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总之,不论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可以教育人们学会做人,因为人文科学具有体验性,教化性,评价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它能为学生的发展启示方向,对陶冶人的情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应具有的社会责任;认识到一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二是人文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衰和个人学业事业的成功。人文科学即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研究对象为价值体系,具有价值的评价和导向作用。大学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播、创新的重要场所,更应把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三是进行人文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继而读好书。一般来讲,人文文化教育越宽,人文知识越广越深,融合贯通,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个人的一生会走得更好;四是人文文化可以提高人的认知力、判断力,可以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丑、假、恶的认识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2、把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给合起来,以陶冶大学
生的人文道德情操,道德修养
坚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中,把人文知识、人文精
神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包括做人、做事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和哲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讲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还必须结合邓小平等一大批革命家的人生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知识来讲授。毛泽
东、邓小平、江泽民之所以成功,除了他们有丰富的多方面知识外,重要是他们有一个把国家、把民族、把人民的利益联在一起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努力为国家,为人民而努力奋斗。
把德育课与哲学、史学、文学课结合起来,强化人文文化、人文精神教育。学习教人做人做事的辩证法,人只有为人,人只有为社会,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做人辩证法的具体表述,极端的自私不但被坏了社会的协调和谐,更重要是损害了自身。史学是做人做事的一面镜子。“以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实践中,大凡成功大事者,大都是德智双全的人,如孔子、孟子、汉武帝、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林肯、华盛顿等,而希特勒、东条英机、墨索里尼等虽有才但缺德,而因他们企图扼杀全世界人民,最后自取灭亡;文学即社会学观是人学,它以形象思维来启示人生,歌颂正义光明,批判邪恶,达到启动和教育人的目的。如《封神榜》、《西游记》、《红楼梦》、《史记》、《汉武大帝》和现当代一大批文学作品,都通过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揭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者祸远离,行恶者福远离”;利民者、民启之,害民者、民闭之,得道者安之,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哲理。文艺作品中羽羽如生的艺术形象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如“青春之歌”、“红岩”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就陶冶了一代人。
结合现当代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英雄人物由于把社会价值、他人价值当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一生都贡献给了社会和人民,不但实现社会价值,也实现了个人价值,并为其子女和亲属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文化思想,促进高校德育工作中华传统文化蕴含
丰富的人文文化思想精华,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文化教育,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好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表现了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德为重精神,务实无华的精神,伸张大义,坚贞不屈,临难不苟,舍生取义,天下为公,勤奋刻苦,淡泊名利,卓绝奋斗,明辨是非,实事求是,不慕虚荣,严己宽人,尊老爱幼,清正廉洁,谦虚谨慎,讲信修睦,相亲相爱,左右和谐,上下有序、关爱自然和创新意识精神。具体是:一是从求善、行善的道德修养,强调人的从众合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天人合一”的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最高道德境界;二是强调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意志在德育中的作用,在立德中要“反求诸已”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孟子、公孙策上》)。”三是主张“内圣外王”的主客体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人要先达到“内圣”,才能“外王”,先得“无为”、“无求”,才能“有为”,才能成大事,“圣者为王”。要求人们在立德中要“修心”、“正心”、“养心”、要“克已复礼为仁”、要“舍生取义”。在我国传统文化著作中,《易经》、《大学》、《论语》、《孟子》、《老子》中的人文文化思想异常丰富,特别是老子、庄子和孔子、孟子的文化思想中人文知识更为丰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侧重于人道,从大众的人性人道出发,强调人与天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指出人要有仁心,“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把“仁义”作为道德的核心。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则侧重于天道,提倡自然无为,强调人性和天道均取其“自然”,从而达到天与人和人与人的和谐。老子主张在“无为”、“无求”中达到“有
为”、“有求”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自然观,孔子、孟子则主张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的作用,要求人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和“克已复礼”、“仁者爱人”、“诚则明,明则诚”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辩证法,这些都对德育教学有很大的借鉴启迪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面贯彻中央政府确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一个和谐人类文明社会意义更大。所以,我们在大学教育中一定要坚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起抓,坚持实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培养出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2005年3月26日
第三篇:浅议语文课堂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众多教师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如何去创新课堂,值得许多人思考。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也就是说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终极目的是“培养人”。
在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 一些语文教师的文学热情几乎消失殆尽,“ 文学修养”一语竟成了一个陌生的话题。赫尔巴特也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也就不成其为教育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它们受着怎样的教育,所受教育的程度、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含金量和国家的实力。
那么语文教师应当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孕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了在语文课堂中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正确的人文教育思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康德曾经说过:“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健全的个性,宽广的胸怀,深厚的爱心,得体的谈吐,潇洒的举止,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展现良好的人格形象,散发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个真正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师, 就应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逐渐培养研究和评论的意识, 并根据自己的感想写出评论文章。长此以往, 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就会得心应手, 就会渐渐走出人云亦云的窘境, 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并能把自己对文学的感悟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大大受益。
2、要求教师能够接受新思想,新观点。
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减一减教师专制的高压,实现师生平等。学生在教师专制主义的压制下,容易产生不安、惶恐、忧郁或怨恨的情绪,理智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常出现机械的、重复的、甚至是混乱的动作,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与人格的不健全,更不要说产生创造的火花。所以,我们应摒弃长期以来的封建“师道尊严”,摒弃旧有的师徒关系,摒弃僵化的我管你服的命令口气,真正认识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教学的主体,让课堂充满创造的生机和活力。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人文化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人文化的课堂氛围应该体现为活泼的教风、求实的学风以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为此,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课堂人文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培养其知情意,教其如何做人,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轻松和谐又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在潜移默化里塑造健康人格。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不仅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共同造就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
4、利用教材巧妙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善于挖掘语文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寻求恰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要求合作探讨:这件事情到底谁做错了?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你将怎样处理?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友情与金钱、友情与亲情的关系,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妥善处理类似的家庭问题。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启发学生谈自己最激动难忘的细节,体会文中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学《斑羚飞渡》时,讨论如何看待课文中的人的行为;在教学《狼》时,探究文中屠夫的形象。这些问题都与“人”有关,通过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此时语文教师应尽量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新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很好的设计,语文教师应充分结合本地的地方文化、本校的校园文化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加以开展起来。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我爱我家”,我布置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组,调查自己家的经济收支情况(一个星期);观察组,观察记录父母的工作生活情况(一天);体验组,完全替代父母周末的家庭工作(一天)。让学生从活动中真切地感受自己平时时刻享受却似乎习以为常的亲情,从深刻的感悟中学会体贴、关爱、感激。
6、教师要有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
创新,意味着我们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尤其是那些言行偏激、时逾常规、在群体中显得过于尖锐、不投众好的“不受欢迎”的学生,在他们敢说真话、肯掏真心的时候,不要把他们当“异类”扼杀,当“害群之马”驱逐。“欲求千里马,需爱百里驹”,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学会放弃只用一种“常规”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更多地宽容,包容那些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言行,因为,真正的创造性可能就孕育其中。
语文教师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坚持课外练笔, 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了。但是, 要真正切实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语文教师必须尝试文学创作。在语文教学界, 有一个名词, 叫“ 下水作文”, 就是语文教师为了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和学生写同题作文。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摸索着、探寻着,试图留下这五个“度”的踪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语文课堂上的“温度“法度”“深度”“宽度”态度”也真的成了我们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好帮手,孩子们对语文课更有兴趣了。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你才能既品尝到已有文学固有的甘醇, 又能呼吸流行文学的新鲜空气, 才能站在文学现象的制高点, 才能对学生做出切实的指导, 才能与学生进行真诚而平等的对话。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当然,“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挖掘、培植。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一、现当代文学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很多高校都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当然文学课具有很好的优势。文学是具有人性化的,一个层面,文学作品的主要对象是人,着重揭示人们的心理情况和进行心理描写等工作。比如丹麦文学家勃兰兑斯在他自己的作品《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流》中曾经提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因此,文学史不仅仅是社会风俗史,还是人的心理发展史,人的灵魂发展史。人文素质是一种精神,是作家把精神寄托于作品之中,也是对作家感情的一种记录,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作家首先要对于实际生活进行描述和记载,再加入自己的精神情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作品的接受者还是人,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使自己的灵魂和精神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作家的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和精神风貌对于读者的思想和精神品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色彩的教学科目,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而且相比于外国文学来看,中国的古代文学却出现了贫弱的现象,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重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而且,过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文学阶级斗争史,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性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没有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注定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来使学生真正的领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神风貌和作家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品格呢?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如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主要包括文学修养和历史认同感,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审美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记录的时间只有百年的时间,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想要更好的教授好这门课程,并不是看能够在课堂中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的探寻到这门课的奥秘和所弘扬的精神。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得学生拥有更多动力去进行学习,当然,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取得学分,那肯定就不行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引导,老师要掌握其中作家的相关事情、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精神等内容,然后再进行教程的安排和设计。但是这些做法还是远远不够,老师还要让学生明白,随着文学形式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有的老师把文学史转化为文学的进化发展史。
然后,引导学生去学习政治中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想要让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发现这些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魅力。当然,一些没有接受中文专业培养的人在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其中的艺术内涵,而是过分的注重其中的政治色彩和革命意义。这些人没有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体会20世纪中国作家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只是一味的强调对于文学的娱乐爱好以及纯艺术的追逐,因此无法深入内部去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份人文情怀、革命现代性和其中深刻的文学涵养。所以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对于先人的一些精神品格和文学精神进行体会。只有让学生学会尊重先人的文学精神和艺术追求,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强大,先人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和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和资源。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和感悟,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敢于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勇于承担起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教育学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正义力量的代表,我们要在享受自己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真善美的追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先辈的优秀品格和文学精神来引导学生,要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和力量,从而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精神品格,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面都能够得以升华和进步。就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功绩不是很高,但是它所引发的历史价值却引人注目,这时老师把这段文学进行更为人性化的讲解时,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体会和认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且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像是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在创作时的精神意义和道德修养,比起只是单纯的介绍历史的发展要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是具有这独特的魅力,这中魅力也正是吸引现在大学生的一种精神,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三、专业的教师团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良药
在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时候,要想更好的在课堂中体现人文精神教育就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老师首先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文学修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不但要注意人文精神的内在涵养,还要注意对人文精神进行教学的方法。要把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老师就需要把教学任务和研究工作进行很好的融合,要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精神。当然,提升老师的教研水平,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华,准确的掌握更为先进的知识,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也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就需要更加先进的科研来推动教学,从而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充分的融合和交流,增加相应的科目学习,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格局,并且要注意吸收前人的教学建设。还有,老师要明白教育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进行中国文学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其中的现代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排除老师上课教授内容较多的可能性,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外再让学生去进行学习也不太现实,而且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老师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主要职责,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设计和组织教案,在课堂中更好的融合人文精神教育。第一,老师要树立崇高的精神品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个老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这样的老师所教授出来的学生想必肯定也是具有同等品德的人,也就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求老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关系立场,要让学生和老师在一个融洽的氛围内相处。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所说的话就是真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只有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综上所述:现在,怎样更好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融入人文主义精神,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和探索的,但是也要注意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的方法,不断的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融入更多更好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教育内容,以便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性,对于文学的认识和研究能够更加的深入。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习除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潜移默化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训练,做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意识、情趣的土壤,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富,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渐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方法到方法。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的;对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析、讨论“明白”的。或许这样的训练能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当然,或许一节课没有什么大碍,但久而久之,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掉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格熏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强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以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文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师,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学,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五、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师除了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师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什么《长江三峡》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是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套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学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蜀,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们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实,优秀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揣摩,从而选择一个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通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以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可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味不厌的感受,他们的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