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贤任能是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
选贤任能是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
选贤任能是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
——兼谈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成就伟业的关键在于用人。今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把我国的人才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对我国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法院的队伍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实施好人才发展战略,是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公正与效率”,从而把法院队伍建设纳入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的根本所在。而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是法院发展的关键和前进的动力。
一、选贤任能事关法院工作大局,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根本保证
人才问题特别是选贤任能问题,在审判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司法公正能不能保证,工作效率能不能提高,法院形象能不能树立,社会正义能不能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正如有人所说:任贤使能则事业兴,贬贤弃能则事业衰。纵观法院建设的历史,那些审判效率高、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的优秀法院,肯定有一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也必然有一个善于用人、敢于用人、选贤任能的领导班子;反之,那些审判质量低,违法违纪问题屡屡出现的法院,很多都存在着人才得不到使用,队伍整体素质低下的问题,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不会用人、不敢用人甚至任人唯亲、任人唯金、贬贤弃能的领导班子。由此也可看出,人才工作特别是选贤任能,事关法院工作的大局,是法院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公正与效率”世纪主题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要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高起点、高站位地来抓实抓好。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法院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精神,坚持科学、公平、发展的用人观,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充分满足现代审判需要的法官队伍,从而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选贤任能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战略规划,掌握正确的用人原则
要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的人才观,实施人才战略规划的,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用人原则,既立足现实需要,又面向未来发展,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立场坚定、公正廉洁、思想敏锐、业务精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高素质法官。
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求选人用人者坚持“开放性”的人才理念、“广招贤”的人才政策、“诚纳才”的工作态度、“善用人”的工作招数,即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道。在选人上,要坚持公道正派、五湖四海,不搞团团伙伙、恩恩怨怨、条条线线。在用人上,要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陈旧落后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冲破束缚,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对看准了的人,要大胆培养、锻炼和重用。同时,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集聚人才,以自己的真诚爱惜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规划,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发现、培养、任用人才。要不断改进人才的培养、任用和管理方法,使发现和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贯彻党的干部工作原则,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同时,要落实群众对人才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和监督权,从而使选出来的人才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愿。要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人才工作制度,进一步扩大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民主测验的范围,改进方法,提高质量,从而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掌握正确的用人原则,是选人用人的关键所在。要贯彻竞争择优、公开平等的原则。只有竞争才会出人才、出活力、出正气、出新风。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人才的推荐、提名、考察、酝酿、决定、考核,从而把真正符合人才条件的人选拔出来并加以重用。要贯彻用人不疑、任才不妒的原则。要求用人者必须要有宽广的气度和胸襟,做到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贯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要把人才放在最适合发挥其专长的岗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大材小用,是埋没人才、浪费人才,小才大用,是勉为其难、于事无补,甚至会适得其反。要贯彻以德育人、用廉养人、定期考核的原则。人才选拨任用后,大多数能够奋发向上,居安思危,做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绩。但也有少数人或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或只想收获,不想付出,或追求安逸,贪图享受,或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此,必须要对任用的人才进行德育、廉政等方面的教育,并按照组织原则和工作标准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使人才真正能发挥出作用,三、选贤任能必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成才机制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
秘工作者的114!
选贤任能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贤可选,有能可用。同时,还必须要有识才和养才者,也就是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为此,必须要以规范、科学、合理的机制来发现、培养和任用人才。
1、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是要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人才也是过错。因此,对于那些可造之才,必须要以伯乐的眼光,善于
发现和挖掘“千里马”。在人才的开发上,要抓住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以新观念、新视角、新标准来认识和对待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判别人才的主要标准,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依据。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人,都应为其提供良好条件,使他们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惟有如此,才能激励更多的人深入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使用人者有更多、更好的人可用。二是要用好人才。用人是一种导向,也是人才成长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说:“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众所周知,舜治天下而太平盛世。从这一历史典故中来看,尧的品德是高尚的,在用人上也是从大局(天下)出发的。为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像尧那样,杜绝以个人的亲疏好恶来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要敢于坚决打破旧习惯,确立新观念,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三是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要不断完善使用人才的各项体制,对于高素质的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并努力做到以事业留人才、以待遇留人才、以感情留人才。四是要敢于为人才做主。在人才的使用上,既要不忘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要敢于使用新人。同时,对于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公正清廉的人才,要敢于大胆使用,不纠缠细枝末节,敢于为所用的人才做主。
2、探索全新的培养方法。一是改革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由目前的灌输型向自省型转变,由单一型向系统型转变,从而在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大局观念、提高业务素质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法官。二是改革培训方式。培训方式要由课堂讲课的传统方式向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上转变,不断探索现场体验式、案例分析式、模拟庭审式、集体研讨式等新的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对于看准了的人才,要把培训和锻炼结合起来,把人才放到实践中、放到艰苦的环境中、放到基层中去磨砺,防止出现理论强而实践弱的情况。
3、构建成才的体制机制。培养人才,需要通过制定完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政策,深化人才使用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真正的人才。一是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要切实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把那些具有培养价值,符合人才标准的人选拔出来。同时,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贯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防止出现只能上不能下,“凑合”使用的问题,从而切实构建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机制。二是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看准的符合标准的人才,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赢得尊重的荣誉感。要制定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政策,对于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大胆给予奖励,从而支持他们的工作。三是建立规范合理的考核机制。在人才的考核上,要坚持定期考核的原则,按照民主测评,实绩考察、专项调查、面谈等规定对他们进行考核。在考核时,要结合我院制定的《规范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和实施标准》,努力做到使考核公平、合理、科学、规范。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用人之长与避人之短的关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选贤任能必须坚持改进人才的管理方法,加强对人才选拔使用工作的监督
1、要改进人才的管理方法。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严格的自律,还需要严格的他律和组织的严格管理。一是要适时建立后备人才库,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重点培养;二是要严格对人才的管理,按照“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原则,对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人,进一步提拔重用,而对那些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甚至敢于违法违纪的人,情节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并取消其后备人才资格,情节较重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对选拔使用干部工作的监督,主要是看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是否做到了廉洁用人、公正用人,是否坚持了干部任用的各项制度。
2、要加强对被选用的人才的监督。要不断健全人才监督工作制度,利用多种渠道对人才或后备人才进行监督。主要是“六看”,即:看事业心、责任心强不强,是否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看工作作风好不好,是否能公平对待当事人,公正审理案件;看廉洁自律的标准高不高,是否存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看办案效率高不高,是否做到了雷厉风行,高效办案;看精神状态好不好,是否具有昂扬向上,奋发有力的精神;看服务意识强不强,是否具有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意识。
3、要坚持科学的监督方法,逐步形成普遍的监督网络。除发挥本院监督部门职能外,还要注重社会监督,请人大、政府、政协及各界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对他们监督,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第二篇:法院队伍建设
提升法院形象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得到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可,更好的实现
“司法为民”的基本宗旨,我院从自身做起,不断推出新举措,提升法院形象。一是从个人形象入手,规范言行举止。强化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心系法院形象。注重司法礼仪,要求干警严格按照要求统一着装并佩戴胸徽;搞好法制宣传,耐心做好说服调解工作,规范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坚决克服反感厌恶、蛮横冷漠、推卸责任等现象。
二是从审判工作入手,提高审判质量。开设培训班并邀请知名人士进行授课,加强对法官的业务培训,同时注重法官之间业务经验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法官队伍;开展案件审判评比活动,以促进司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审判工作得到科学调度为契机,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达到将审判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之目的。
三是从队伍建设入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度,杜绝懒散拖拉的行为,工作时间严禁擅自离岗、串岗,不得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干警之间互相敦促和监督,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切实做到奖罚分明;规范网络的使用和管理,上网办公或查阅资料期间不得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应直奔主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第三篇:加强执行力是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关键
监狱民警队伍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杨友平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 内容提要:
监狱民警的执行力是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及法律法规,全面准确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决议,从而实现监狱安全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加强执行力建设是监狱工作与时俱进发展的需要,加强执行力建设是促进监狱工作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强化岗位责任、强化督查考核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监狱民警执行力建设的发展。关键词:
执行力 时代要求 科学发展观 “首要标准” 作风建设 教育培训 岗位目标 督查考核 加强监狱民警队伍的执行力建设,认真履行监狱民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捍卫者和建设者的神圣使命,是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新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狱民警队伍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以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民警队伍执行力建设。创新制度,构建新平台,采用新方法,全面提升监狱民警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监狱民警公正执法和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全面提升监狱民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以促进监狱整体工作水平发展的能力。
一、监狱工作必须强化民警执行力建设
(一)什么是监狱民警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一个新兴的词语,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自其核心是指人们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这一概念是美国人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于2003年合著的《执行力》一书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低效率,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解决政府行政效能低,公务员办事效率不高这一顽疾。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把“执行力”这一概念从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政府执行理念,企图通过优化和提高政府执行力,来解决政府低效能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关于执行力的定义有很多种,如知名学者余世维博士认为,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学者柴罗明则认为,执行力是指执行人员依法执行上级的指令,完成各项行政任务,有效达至行政目标的实操能力。而对于监狱组织而言,笔者认为执行力就是指以监狱民警为主体,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及法律法规,全面准确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决议,从而实现监狱安全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加强监狱民警执行力建设是时代要求
“执行力” 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其内涵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令行禁止”的说法,讲的是律令一旦颁行,马 上生效执行,并且很快取得了立法者所想要的结果。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强调和体现了很好的执行力。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人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微软公司董事长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2006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充分说明加强“执行力”已经成为政府改进作风建设的一种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监狱事业与时俱进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和公众对监狱事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狱民警执行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认识监狱民警队伍执行力建设重要性,大力推进监狱民警队伍执行力建设。
二、执行力建设是推动监狱工作发展的关键
(一)执行力建设是监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是监狱事业承前启后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已明确,关键在行动。科学发展观贯彻是否全面,落实是否到位,效果能否实现,取决于执行。科学发展观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在执行上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因此,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光光是牢固树立的问题,而应该重在执行;贯彻科学发展观也不只是个响亮的口号,而应该是在推动各项工作实践中的科学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在“干”字下功夫,在“行”字做文章。江西监狱系统怎样加强自身建设,主动融入到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如何通过维护监狱的和谐平安;以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通过科学而有力的刑法执行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如何创新发展,加快监狱经济融入鄱阳湖经济圈……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监狱民警把思想统一到提高执行力建设上,争当科学发展强有力的执行者,让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使科学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从而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执行力建设是贯彻“首要标准”的关键 在建设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首要标准”是党和人民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以“首要标准” 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牢牢坚持“安全稳定是前提,改造质量是根本,队伍建设是关键,监狱经济是保障”的监狱工作新理念,关键是看监狱民警队伍的执行力。在监狱工作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切实提高监狱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我们必须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民警队伍的思想力、创新力和凝聚力,确保建立一支素质强、业务精、效率高、形象好,能谋事、能干事、能成事的监狱民警队伍;我们必须依法依规办理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工作,切实推进狱务公开,确保宽严相济的刑事执法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必须进一步凸现教育改造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强对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不断创新思想,运用新的载体,运用新的方式方法,确保教育改造工作水平的提高。现阶段,监狱民警执行力的提高必须集中体现在,是否牢固树立了监狱工作“首要标准”思想,是否不断深化了贯彻“首要标准”专题教育活动成果,是否不断深化了争创“十面红旗”活动积极成果上来。
(三)执行力建设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
加强监狱民警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就在于提高执行力。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那种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那种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 做法,那种畸轻畸重、忽视协调的做法,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当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监狱民警队伍的作风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执行力弱化问题,具体表现有:一是有令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比较极端的表现,导致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被“执行走样”。二是执行意识不强,知难而退。一些民警安于现状,不求突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在挫折面前找借口,不敢啃“硬骨头”,不敢碰“钉子”,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执行效率不高,得过且过。有的民警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沓,不推不动,推一下动一下,工作主动性不高。四是执行办法不多,习惯于“老套路”解决问题。形势不断变化,情况随时改变,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矛盾,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五是执行能力不强,有心无力。新形势新任务下,执行能力显然尤为重要,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凭“老经验”决策,凭“想当然”办事,执行起来自然力不从心,即便执行了,效果不尽如人意。以上种种问题不解决,不但会阻碍决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还会损害监狱民警队伍的形象,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提升民警执行力的三条途径
(一)强化全员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内在动力,提升监狱民警执行力
人的实践行为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能动的系统过程,只有充分激发民警干事的内在动力,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教育培训是激发民警干事的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强化监狱民警执行意识,达到“对待工作有激情、谋划工作有思路、推进工作有魄力、落实工作有韧劲”目标。在培训内容上,要因人而异。对于监狱级领导,重点是围绕如何服务中心和重点抓好分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对于中层领导,重点是围绕如何带领团队执行落实,做到不短路、不塞车。对于普通民警,重点是围绕如何优质执行落实,树立起“坚决执行,马上行动”的意识,对各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在培训时间上,根据不同的班次要有所不同。对于单位“一把手”、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人员的培训班,时间可设臵长一点,对于其他班次人员则相对可设臵短一点。同时尽量安排在晚上和业余时间,确保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抓工作、抓落实。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报告、专家讲座、典型宣讲等多种形式,也可以结合民警教育主体班次、中层干部报告会等培训渠道进行。要把提升执行力的培训内容,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争先创优”活动、争创“十面红旗”活动中,真 正使“监狱发展我有责”、“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服从是执行的前提,服从是下级的天职”等意识深入人心。同时,要大力弘扬监狱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文化,引导广大民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使每一个人都能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用实干推动工作、推动发展。
(二)强化岗位目标工作机制,确保职责任务落实到人,提升监狱民警执行力
完善科学的岗位目标职责体系是提升民警执行力的关键所在。一是合理设定目标。每一项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人力、财力、环境等各种因素,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进行,使每一项工作既符上级要求,又符群众期望,确保实施者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二是任务分解到人。要根据每位民警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落实好相应责任,实现权责统一、职责分明。监狱、监区重点工作一定要有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进度安排和落实措施。监狱在确保75%警力下沉基层的基础上,核定机关科室和监区的人员编制和岗位,制定科学、具体、精细的岗位说明书,将每个岗位的责任细化量化。根据岗位职责,分解目标任务,做到在岗人人有事干、目标个个不落空。三是细化量化公开。对每项工作任务不仅要有质的标准,也要有量的要求,做到目标具体 明确。对于目标任务分解的情况及时公开,接受干工的监督评议。同时,可推行每月或每周工作讲评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工作完成情况,并由主要领导进行点评。四是考核业绩与经济挂钩。要把完成目标情况与经济待遇挂钩,通过考核来兑现,做到完成目标有奖,完不成任务要有所罚,实现奖惩分明。实行重点工作单项考核,综合工作分类考核,中心工作按时考核,常规工作自我考核,考核结束后及时兑现奖金,尽量做到驱动效应立竿见影。
(三)强化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发挥督查考核作用,提升监狱民警执行力
强化工作督查考核机制,是提升民警执行力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督查机制建设是将一切规章制度变为现实的根本手段,保证了上级决策意图顺畅执行。一是要严格落实公正执法和党风廉政责任制,狠抓源头防腐,保障民警队伍职业安全。必须严格规范罪犯计分考核、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立功、改造积极分子、劳动能手、单项表扬、处遇、惩处等方面的制度和监督,尤其加强对罪犯劳动工效考核、罪犯工种选用的监督,实行监区纪检委员对罪犯月考核审核鉴名制。严格落实狱务公开制度,接受罪犯及其家属的监督;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主动请检察院驻监监察室监督,通过公布举报电话、设立监狱长信箱、建立监狱(区)长接待日制度、开展释前谈话等畅通监督渠道。二是要建立健全监狱、监区两级督查制度并切实执行,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管安全督查与重点工作执行落实专项检查相结合。督察结果直接与监区主要领导和责任分管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三是推行干部问责制度。抓好工作落实,不仅要“打板子”,更要“加鞭子”。所谓“打板子”,就是有错要问责,以示惩戒;所谓“加鞭子”就是无为也要问责,做到让干事者不敢失职、不敢偷懒、不敢懈怠。要制订《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落实问责暂行规定》,明确问责的适用对象、条件、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等。大力倡导以业绩论英雄、视无功即是过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群众评干部”活动,奖优罚劣,使敢负责、能负责、有能力、会执行的人获得重用。
第四篇:法院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法院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队伍建设是法院基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在干实事、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我A各基层法院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公正与效率”世纪主题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努力在抓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带出了一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秉公办案的队伍,为边疆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从三个方面将我A法院基层建设中的一些做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干警业务素质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基本价值目标。司法公正的实现,不仅要有反映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优秀法律和健全的司法体制,更要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法官。工作中,法官承担着处理、决断社会各种纷争的重任,其掌握和运用法律的水平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效果。这就要求法官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广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近年来,我A各基层法院十分重视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1.狠抓教育培训,夯实业务基础。由于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行使司法权的法官必须具备独特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良好的道德素质。针对我A基层法院队伍学历偏低、业务素质不高的实际问题,各基层法院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法官的学识,改变法官的知识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是我A法官及法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全A各基层法(院想方设法地克服案多人少、工学矛盾突出的困难,纷纷做出规定,鼓励干警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广大干警也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克服工作及家庭等方面的困难,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参加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很多干警不仅称心如意地拿到了文凭,而且在法学功底和理论素养上得到了极大提高,知识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变,司法理念得到更新,为今后较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全Z基层法院的学历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01年以来,仅B市法院就有16名干警取得本科学历,还有18名干警正在攻读本科,2名干警攻读研究生。1999年,全A基层法院有本科学历的仅有10人,专科学历的165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64%;到2003年底,全A基层法院有本科学历的已有51人,专科学历的138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9%,学历上升是比较明显的。
另外,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各基层法院还注重抓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干警业务知识、法官审判艺术以及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我A的学习型、专家型及复合型法官,全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职业化法官队伍。
2.开展“法官讲坛”,提高干警综合素质。为使干警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练就司法为民本领,2003年起,C县法院在全院干警中开展了“法官讲坛”活动,由干警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轮流在全院干警中就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进行讲授,增加干警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这项活动中,对授课的干警来说,准备讲授内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讲授中,还可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对听课的广大干警来说,可以让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同志对其他部门和岗位业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该院干警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这项活动已开展了40期,该院还将把这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3.创新进人机制,引进外地优秀人才。我A地处边疆,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臵,很难吸收并留住优秀人才,致使我A现有法官的整体素质偏低,并造成我A多数基层法院严重缺编,极大地阻碍了审判任务的顺利完成。C县法院针对人员缺编严重而该县又无法律本科专业人才的实际,大胆创新进人机制,积极吸收外地优秀人才。2003年,该院在取得党委、人事部门的支持后,院领导亲自到H大学和J大学招录应届毕业生。通过筛选和面试,顺利引进了4名外地州的法律本科应届毕业生,初步缓解了该院审判任务重而审判力量薄弱的局面,促进了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2003年12月,B市法院也借鉴C县法院的经验,通过公开招考,成功引进1名内地高素质人才。另外,其他县市法院也正准备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人才,以解决因本地生源缺泛而难以招入优秀人才的困难局面。
4.基层法院选派干警到中院挂职锻炼。为了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导,培养锻炼基层法院的干部,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2004年初,中院党组做出决定,各基层法院选派干警到中院挂职锻炼。决定做出后,得到了基层法院的极大拥护和支持。除了D县法院因县委抽调部分干警到工作队人手紧缺未能派出干警到中院锻炼外,其他法院均积极派出干警到中院锻炼。4月底,首批上派锻炼的9名干警正式到中院上班。这些干警大多是各基层法院的中坚和骨干。他们将在中院进行为期4个月的跟班学习。目前,这些干警纷纷表示,通过3个月的锻炼,不仅让他们增长了知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技能,同时,还让他们开拓了视野,了解了中院法官办案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大。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进一步增进了两级法院之间的相互了解,便于今后两级法院之间在各项工作上配合和支持。锻炼的干警们还表示,他们将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剩下的时间里,争取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大锻炼的干警在工作中虚心求教,认真学习,确有很大的提高,中院将把这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8月底,第一批干警锻炼的时间届满,中院将对锻炼干警的工作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鉴定,同时,还将召开院务会,组织中院二级班子和锻炼干警认真总结和分析在开展该项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以便为今后继续开展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强法院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秉公办案的同志选入法官队伍是法院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全A两级法院高度重视人才战略,不断探索用人新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对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1年以来,全A各基层法院陆续开展了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其中,C法院、D县法院和B市法院开展得较为彻底,取得的成效较好。2001年,D县法院初次尝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人事制度改革。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条件不成熟,致使改革工作不彻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03年3月,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总结初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用人理念,积极稳妥地深入人事制度改革。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后,该院正式启动了二级班子领导竞争上岗和一般干警双向选择的人事制度改革,采取述职、民主测评、自我推荐、资格审查、公开竞争、择优录取、公示、报批等方式,对二级班子领导进行选择任用。通过竞争上岗,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那些平庸无为、不思进取的领导及时得到更换,大大优化了二级班子领导结构,真正实现了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地位的氛围。一般干警则通过双向选择,真正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此,C县法院和B市法院也开展了一系例卓有成效的工作。2002年10月,B市法院首次进行庭室负责人述职,干警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活动。通过此次活动,5名干警被选拨任命为庭室领导,大部分干警也如愿走上了自己选择的岗位。2003年12月,该院再次对7个部门的领导岗位开展竞争上岗。通过竞争,5名副职成为庭室负责人,两名干警担任了庭室副职。C县法院亦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对空缺庭室职位开展竞争上岗活动。通过法律业务考试、民主测评、竞职演讲等程序,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将群众公认、年富力强的干警充实到庭室正、副职的岗位上。
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进一步增强了干警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各基层法院呈现出精神饱满,真抓实干,积极进取的工作局面。特别是E法庭,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后,及时配备了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在院党组的关心和法庭全体同志的努力下,法庭建设大为改观,建立健全了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彻底扭转往常懒、散、乱的现象。2003年底,无论是收结案数还是执行案件数均创下了E法庭历史之最,受到辖区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2004年4月,E法庭被省法院、省司法厅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法庭”。今后一段时期,用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进行优胜劣汰和优化人才资源配臵,不断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择到领导岗位上,将成为我A基层法院选人、用人的新机制。
三、强化内外监督,提升法院和法官整体形象。
审判决定生杀予夺,关系人民法院切身利益。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法院队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近年来,全A各基层院一手抓审判,一手抓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内外监督,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树立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由于思想工作做得扎实,1999年至2003年,全A5个基层法院中,干警被举报违法违纪后被查实的仅有1件1人。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A法院正在开展的聘请特邀监督员活动。为了认真开展“人民法院为人民,公正司法树形象”教育活动,今年5月,中法院决定,在教育活动开展期间,特别邀请40名人大代表和20名政协委员为特邀监督员,对全A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其间,特邀监督员可以对全A两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有无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如发现法院干警有违法乱纪行为,可以通过电话、书信、面谈等多种形式向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反映;特邀监督员在旁听案件时,可以记录,庭审结束后,可以针对案情向审判人员发问,审判人员必须做出解释;特邀监督员对案件的判决结果有疑问的,可以找庭长、副院长或院长询问。另外,特邀监督员还可以对全A两级法院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宽了外部监督渠道,较好地弥补了内部监督的不足,使法院干警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法院为人民,公正司法树形象”教育活动的开展。
但是,尽管我A法院近年来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人民法院来说,队伍建设的工作永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法院工作,始终坚持把抓好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真抓实干,切实造就一支纪律严明,本领过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忠于国家和人民,忠于审判事业的优秀队伍。
第五篇:法院加强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法院加强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区法院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服务和谐社会的司法能力和水平。
一、深入加强思想教育,解决好服务和谐社会的理念问题
为教育干警端正执法思想,澄清对“为谁执法、如何执法”问题的模糊认识,区法院坚持不懈地抓了干警的思想理念教育:一是抓好“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干警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开展了以“爱心、孝心、诚心、公心、忠心”为内容的“五心教育”,大力倡导对祖国热爱、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心、对社会奉献、对事业忠诚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广大干警懂得既要崇尚职业道德,成为好法官;也要注重家庭美德,做个好成员;还要遵守社会公德,当个好公民。二是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着重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全面强化五个理念,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强化依法治国的理念,处理好人民法院与政府工作的关系;强化司法为民的理念,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的关系;强化公平正义的理念,处理好公正执法与人情往来的关系;强化服务大局的理念,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强化党的领导的理念,处理好独立司法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并通过设立爱岗敬业教育园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演讲、征集法官之歌、推选名言警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这五个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司法行为。三是抓好和谐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干警创建法院内、外和谐的司法关系。组织干警收看台湾学者余世维教授的管理学讲座,传授如何提高沟通、创新、团结协作等能力。观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座,引导干警明白人与自然及其他事物的和谐之理,用科学和谐观念看待事物,对待他人。通过学习,倡导在法院内部营造心灵相通、工作相融、人缘相亲、和谐合作、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法院外部寻求和构建一种和谐的诉讼模式,倡导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依法诉讼、诚信诉讼、文明诉讼、积极诉讼、平等诉讼,形成和谐诉讼秩序。
二、严格规范司法行为,解决好服务和谐社会的作风问题
规范司法行为对于加强法院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水平、增强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工作中,区法院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倡导文明用语,规范司法文明的细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院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干警工作时间统一着装、中午严禁饮酒、按时上下班和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做到仪表整齐、风纪严整、举止端庄、行为规范。从接待来人、外出执行公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规范用语和10条禁止性用语,通过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的实施,使干警从小事抓起,从细处做起,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是建章立制,加强标准化管理。严格了车辆管理,除法庭车辆外,所有办案用车统一由办公室安排,并加强对司机的在岗考核,保证了办公及时用车;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一本帐,经办人、分管副院长、院长三人会签的管理办法,诉讼支出费用、罚没款由财务统一收缴管理,杜绝庭室自设帐目。并认真落实了上下班考勤制度、中午就餐打卡制度、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等,使法院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严格管理,保证了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队伍廉洁司法。内部监督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行为规范》的规定,对干警司法审判和业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量化标准,建立干警廉政档案,运用廉政档案评优劣、定赏罚,使党风廉政建设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为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区法院还组织干警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听服刑人员讲述自己由国家干部蜕变为罪犯的过程,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忏悔为干警敲响了自我约束、拒腐防贪的警钟。外部监督上,做到了“三个自觉接受”。自觉接受人大的权力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人大指示和提案,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人大代表座谈会,寄一封征求意见信,从反馈意见中找出队伍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法律机关的法律监督和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定期和检察机关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接受监督,对于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实行案件分析会制度,组织办案人员全面总结,深入研讨,认真自纠;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通过院长接待日制度,了解群众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办案水平、廉洁执法等方面评价,掌握队伍动态。还在电子滚动显示屏上,向当事人定时播出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政制度和监督电话等,以方便群众随时举报监督。
三、全面提高司法能力,解决好服务和谐
社会的本领问题合格过硬的业务水平是从事审判工作的基础,为促使干警提高法律专业水平、增强司法能力,区法
近年来,区法院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服务和谐社会的司法能力和水平。
一、深入加强思想教育,解决好服务和谐社会的理念问题
为教育干警端正执法思想,澄清对“为谁执法、如何执法”问题的模糊认识,区法院坚持不懈地抓了干警的思想理念教育:一是抓好“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干警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开展了以“爱心、孝心、诚心、公心、忠心”为内容的“五心教育”,大力倡导对祖国热爱、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心、对社会奉献、对事业忠诚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广大干警懂得既要崇尚职业道德,成为好法官;也要注重家庭美德,做个好成员;还要遵守社会公德,当个好公民。二是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着重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全面强化五个理念,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强化依法治国的理念,处理好人民法院与政府工作的关系;强化司法为民的理念,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的关系;强化公平正义的理念,处理好公正执法与人情往来的关系;强化服务大局的理念,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强化党的领导的理念,处理好独立司法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并通过设立爱岗敬业教育园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演讲、征集法官之歌、推选名言警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这五个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司法行为。三是抓好和谐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干警创建法院内、外和谐的司法关系。组织干警收看台湾学者余世维教授的管理学讲座,传授如何提高沟通、创新、团结协作等能力。观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座,引导干警明白人与自然及其他事物的和谐之理,用科学和谐观念看待事物,对待他人。通过学习,倡导在法院内部营造心灵相通、工作相融、人缘相亲、和谐合作、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法院外部寻求和构建一种和谐的诉讼模式,倡导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依法诉讼、诚信诉讼、文明诉讼、积极诉讼、平等诉讼,形成和谐诉讼秩序。
二、严格规范司法行为,解决好服务和谐社会的作风问题
规范司法行为对于加强法院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水平、增强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工作中,区法院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倡导文明用语,规范司法文明的细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院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干警工作时间统一着装、中午严禁饮酒、按时上下班和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做到仪表整齐、风纪严整、举止端庄、行为规范。从接待来人、外出执行公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规范用语和10条禁止性用语,通过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的实施,使干警从小事抓起,从细处做起,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是建章立制,加强标准化管理。严格了车辆管理,除法庭车辆外,所有办案用车统一由办公室安排,并加强对司机的在岗考核,保证了办公及时用车;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一本帐,经办人、分管副院长、院长三人会签的管理办法,诉讼支出费用、罚没款由财务统一收缴管理,杜绝庭室自设帐目。并认真落实了上下班考勤制度、中午就餐打卡制度、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等,使法院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严格管理,保证了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队伍廉洁司法。内部监督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行为规范》的规定,对干警司法审判和业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量化标准,建立干警廉政档案,运用廉政档案评优劣、定赏罚,使党风廉政建设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为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区法院还组织干警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听服刑人员讲述自己由国家干部蜕变为罪犯的过程,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忏悔为干警敲响了自我约束、拒腐防贪的警钟。外部监督上,做到了“三个自觉接受”。自觉接受人大的权力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人大指示和提案,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人大代表座谈会,寄一封征求意见信,从反馈意见中找出队伍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法律机关的法律监督和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定期和检察机关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接受监督,对于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实行案件分析会制度,组织办案人员全面总结,深入研讨,认真自纠;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通过院长接待日制度,了解群众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办案水平、廉洁执法等方面评价,掌握队伍动态。还在电子滚动显示屏上,向当事人定时播出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政制度和监督电话等,以方便群众随时举报监督。
三、全面提高司法能力,解决好服务和谐
社会的本领问题合格过硬的业务水平是从事审判工作的基础,为促使干警提高法律专业水平、增强司法能力,区法
院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通报审执情况,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意识:每月底,将各业务庭的发改率、审结率、调解率等审判情况在全院予以通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质量效率意识的作用。召开专题研讨会,提高理论调研能力:先后对公司法、证据规则适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统一执法标准,提高法官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并鼓励大家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撰写调研文章,提高干警从实践中总结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开展法律文书评比活动,提高裁判说理的能力:每年组织两次法律文书评比活动,突出裁判文书认证说理、明辨是非的功能,使裁判文书成为法院文明办案、公正司法的载体。开展庭审观摩,提高驾驭庭审的能力:先后开观摩庭12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代表60人次参加,主要确定由各业务庭长、审判骨干担任审判长,选择相对复杂的案件进行庭审示范,组织其他干警台下观摩,让审判员在真案实例中掌握质证认证、查明事实、归纳争议焦点、控制庭审秩序等能力。参与观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庭审中审判人员在礼仪、仪表、语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庭审活动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强化法官平息纷争的调解能力:一是开展陪审员与审判员互帮互学活动,陪审员向审判员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审判员向陪审员学习做好调解工作、化解当事人之间尖锐对立情绪的工作方法。二是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官深入村委会、居委会,深入乡村企业,学习社会知识,了解民俗风情,丰富审判员的社会阅历和经验。
通过推行以上措施,干警队伍无论是在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服务和谐社会的意识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提高,呈现出“四个一”的良好效果。审判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批办案能手。20xx年共审执案件771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3%。个人年结案超过100件的共有21人,其中有18人结案过200件,最多结案441件。
司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总结出一批调研成果。去年有4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有2篇论文获最高法院论文三等奖,8篇论文在省高院组织的论文研讨会上获奖。
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打造出一支精英队伍。在执行市重点工程养殖网箱拆除工作中,为送达法律文书,干警们连续几个晚上蹲点守候当事人,最晚的一天等到凌晨一点钟;为保护被拆除网箱养殖的鱼苗,连续四天四夜坚守岗位;海上风大浪急,干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船、过敏,但没有一个人撤离岗位,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去年14起行政拆迁案件中,在任务重、时间紧、矛盾冲突较为尖锐的情况下,执行干警发扬了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工作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使14起案件都得到了顺利执结。年内先后有20余名同志被上级机关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十几个部门受到上级机关表彰,全院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服务和谐社会的意识有了显著增强,维护了一方稳定。进一步克服了机械办案、孤立办案的片面作法,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去年8月,法院受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88名职工要求单位给付拖欠了七、八年的工资报酬,双方争议时间长、人员多、帐目乱,职工不满情绪强烈,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群体上访事件。审判人员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不怕麻烦,与当事人一笔笔、一遍遍核对几年的帐本,终于确定了欠款数额。又经过十多次的说服调解工作,最终消除了双方分歧,达成了和解协议,这起争议八年涉及88名职工利益的群体性案件的解决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
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区法院还积极扩大审判社会效果,就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向有关单位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司法建议间接调整社会管理的功能。20xx年向党委、政府、企业、学校及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22份。《关于部分外资企业逃债行为应予重视》的司法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宋远方市长亲自做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研,拿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