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笔试高分答题技巧之题型分析、论述题、简答题
一、题型分析
1.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论述、案例分析、教育写作等;
2.分值比例:填空(10%)选择(15%)判断(10%)简答(20%)名词解释(10%)论述(15%)案例分析或教育写作(2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
4.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要想通过考试,前题条件是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是通过考试的基础条件。没学过有关理论的人仅靠技巧和灵感是不可能考及格的。但 “全面”“系统”都是相对的、分层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促的一生中掌握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考试只是检查你所学习到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基础的能力。师范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基础上,又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尽管不同的学生对各项理论的学习各有深浅不同),所以应该是能通过考试取得及格的分数的。临战之前的信心和决心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解题的思路技巧对答题还是有益的。
二、论述题
题型分析:论述题要求要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应当有一定深度。但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个人见解。
解题技巧:1.答题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2.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展开论述;也可按“教心原理——亊实——总结”的逻辑展开论述。
例:论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
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证明,遗传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质上,尤其是智力、气质等特质明显。
2.社会文化因素。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每人人格成长的精神摇篮。社会文化从整体和方向上塑造了成员的相似的人格特征,使每人都嵌入了民族文化形态的海洋中。
3.家庭环境因素。父毌按自己的意愿、认识、情感、习惯逐日有意无意地塑造孩子的精神,并以自己好的坏的言行树立了鲜活榜样。这种矿日持久的塑造对孩子影响深远。
4.早期经验与个人经历特殊亊件影响。幸福或惨痛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的特殊亊件,会给人格形成深远的烙印,从而持久影响一生。
5.学校与教师影响。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环境;同学是互相模仿的知心伙伴;教材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做人的导师和模范;这些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篇: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笔试题型分析、论述、简答高分答题技巧
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笔试题型分析、论述、简答高分答题技巧
推荐: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专题
一、题型分析
1.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论述、案例分析、教育写作等; 2.分值比例:填空(10%)选择(15%)判断(10%)简答(20%)名词解释(10%)论述(15%)案例分析或教育写作(2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4.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要想通过考试,前题条件是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是通过考试的基础条件。没学过有关理论的人仅靠技巧和灵感是不可能考及格的。但“全面”“系统”都是相对的、分层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促的一生中掌握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考试只是检查你所学习到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基础的能力。师范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基础上,又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尽管不同的学生对各项理论的学习各有深浅不同),所以应该是能通过考试取得及格的分数的。临战之前的信心和决心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解题的思路技巧对答题还是有益的。
二、论述题
题型分析:论述题要求要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应当有一定深度。但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个人见解。
解题技巧:1.答题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2.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展开论述;也可按“教心原理——亊实——总结”的逻辑展开论述。
例:论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答:
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证明,遗传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质上,尤其是智力、气质等特质明显。
2.社会文化因素。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每人人格成长的精神摇篮。社会文化从整体和方向上塑造了成员的相似的人格特征,使每人都嵌入了民族文化形态的海洋中。
3.家庭环境因素。父毌按自己的意愿、认识、情感、习惯逐日有意无意地塑造孩子的精神,并以自己好的坏的言行树立了鲜活榜样。这种矿日持久的塑造对孩子影响深远。
河南招教网
微博:@河南中公教师考试事业部
4.早期经验与个人经历特殊亊件影响。幸福或惨痛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的特殊亊件,会给人格形成深远的烙印,从而持久影响一生。
5.学校与教师影响。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环境;同学是互相模仿的知心伙伴;教材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做人的导师和模范;这些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6.个人生活实践影响。工作成败、社会人群的矛盾、竞爭、合作;树立了种种正负榜样。不断修正和丰富人格。
7.其它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物理生活空间、交通造成的生活环境的宽狹见闻等。
三、简答题
简答题多是较大的问题,但只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题目类型分以下几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1.是什么?如: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为什么?如:为什么德智体美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3.怎样做?如: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一: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答: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其主要观点是: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中的需要;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人类语言意识发展是教育起源的前提条件; 4.教育传递劳动及生活经验; 5.教育特性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二:为什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答:四育在理论上可以抽象出来独立阐述,各有明确的任务内容方法。对个人发展起不同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是相互依存渗透的;是落实在教育对象这统一整体之中的相互促进的各个侧面。
更多特岗招聘详细信息点击进入:中公河南教师考试网
河南招教网
微博:@河南中公教师考试事业部
第三篇: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笔试高分答题技巧
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笔试高分答题技巧
推荐: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专题
一、题型分析
1.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论述、案例分析、教育写作等; 2.分值比例:填空(10%)选择(15%)判断(10%)简答(20%)名词解释(10%)论述(15%)案例分析或教育写作(2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4.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要想通过考试,前题条件是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是通过考试的基础条件。没学过有关理论的人仅靠技巧和灵感是不可能考及格的。但“全面”“系统”都是相对的、分层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促的一生中掌握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考试只是检查你所学习到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基础的能力。师范生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基础上,又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尽管不同的学生对各项理论的学习各有深浅不同),所以应该是能通过考试取得及格的分数的。临战之前的信心和决心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解题的思路技巧对答题还是有益的。
二、论述题
题型分析:论述题要求要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应当有一定深度。但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个人见解。
解题技巧:1.答题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2.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展开论述;也可按“教心原理——亊实——总结”的逻辑展开论述。
例:论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答:
1.生物遗传因素。研究证明,遗传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格特质上,尤其是智力、气质等特质明显。
2.社会文化因素。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每人人格成长的精神摇篮。社会文化从整体和方向上塑造了成员的相似的人格特征,使每人都嵌入了民族文化形态的海洋中。
3.家庭环境因素。父毌按自己的意愿、认识、情感、习惯逐日有意无意地塑造孩子的精神,并以自己好的坏的言行树立了鲜活榜样。这种矿日持久的塑造对孩子影响深远。
河南招教网
微博:@河南中公教师考试事业部
4.早期经验与个人经历特殊亊件影响。幸福或惨痛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的特殊亊件,会给人格形成深远的烙印,从而持久影响一生。
5.学校与教师影响。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环境;同学是互相模仿的知心伙伴;教材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做人的导师和模范;这些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6.个人生活实践影响。工作成败、社会人群的矛盾、竞爭、合作;树立了种种正负榜样。不断修正和丰富人格。
7.其它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物理生活空间、交通造成的生活环境的宽狹见闻等。
三、简答题
简答题多是较大的问题,但只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题目类型分以下几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1.是什么?如: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为什么?如:为什么德智体美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3.怎样做?如: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一: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答: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其主要观点是: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中的需要;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人类语言意识发展是教育起源的前提条件; 4.教育传递劳动及生活经验; 5.教育特性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简答题分析及答案举例二:为什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必须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答:四育在理论上可以抽象出来独立阐述,各有明确的任务内容方法。对个人发展起不同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是相互依存渗透的;是落实在教育对象这统一整体之中的相互促进的各个侧面。
更多特岗招聘详细信息点击进入:中公河南教师考试网
河南招教网
微博:@河南中公教师考试事业部
第四篇:2015陕西银行招聘考试:银行招聘考试会计之固定资产备考技巧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2015陕西银行招聘考试:银行招聘考试会计之固定资产备
考技巧
固定资产之“生”“老”“病”“死”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折旧以及期末计量一直是银行招考中的重要考点,固定资产的考点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围绕固定资产的生老病死来设置,生即是固定资产的取得及初始计量;老即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病即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死即是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的取得计量: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折旧: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除了以下情况:
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第三,未提足折提前报废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分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例如: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4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3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15 B.10.8 C.11.2 D.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设备应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45×2/5=18(万元),则答案应该选D。
详细计算过程:该题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2/5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则2010年计提的折旧额为45×2/5=18(万元)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2/5=10.8(万元)2012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10.8)×2/5=6.48(万元)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最后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因此2013、2014年计提的折旧额=(45-18-10.8-6.48-3)/2=3.36(万元)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固定资产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将该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对于费用化的支出按其部门分别归属至期间费用。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清理完后,余额在借方,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余额在贷方,计入“营业外收入”。
例如: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4 B.6 C.54 D.5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6-(60-10)-2=4(万元),是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备考神器:
一、陕西金融人官方微博:http://weibo.com/offcnjinrongren
二、中公金融人官方微信:yhzpks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陕西中公金融人QQ交流群: 164299013
扫一扫,有惊喜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36号图书大厦5楼(民乐园站)http://sa.jinrongren.net/
第五篇: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点2
二十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2、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态度发挥作用
3、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题的认识活动之中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二十四、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f、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g、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h、量力性原则
二十五、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历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
1、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
2、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缺点: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4、要求: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
b、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c、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 d、要组织学生听讲
e、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二
十六、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
1、优点: a、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教师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一些补救措施来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2、要求:a、要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
b、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
c、要善于启发诱导,谈话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步地去获得新知识
d、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优缺点
二十七、上课的意义: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一节课标准如下: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上好课的基本要有: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十八、***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作用都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技巧。通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缺陷并加以纠正,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1、作业的形式
第一 阅读作业
第二 口头作业
第三 书面作业
第四 实践作业
2、布置作业的要求
a、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B、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C、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D、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E、要求明确,规定按时完成作业 F、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G、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H、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I、尽量同现代生产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二十九、现代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得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和研究功能。其中,改进功能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理念: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三
十、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已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2、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
3、注重过程评价
4、关注个体差异
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三
十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是学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三
十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三
十三、我国中小学生主要的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三
十四、班集体的特征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三)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五)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三
十五、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
十六、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工作计划:一般分为 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三大部分,1、基本情况
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
一般分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做好总结应注意两点:平时注意对班主任工作资料的积累;注意做阶段小结
三
十七、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四)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
十八、选择研究课题
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一下特点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明确具体
4、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
5、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同时,还要确定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是思辨研究还是实证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还是探究性研究等。
三
十九、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后写出的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人们通常把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文章称为研究论文。它可以是描述某项科研课题进展的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的学术论文。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形式有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等;另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常见的形式有案例、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等。学术论文的写作采用议论文的形式
四
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感觉 知觉 思维 想象 记忆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 情感
注意 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 动机 信念
理想 价值观 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性格 气质
四
十一、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不尽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和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四
十二、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消除无用的,利用有用的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注意有意后注意
四
十三、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四
十四、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较短时间记住较多内容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知识经验长时间保持,终身不忘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没有歪曲、遗漏、增补等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及时、迅速、灵活提取
四
十五、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四
十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
十七、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培养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四)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五)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情感的调适 四
十八、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弱 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和执拗
培养: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四
十九、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缺失需要
求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成长需要
五
十、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区别
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限度的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五
十一、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 卡特尔 将人的智力分成 流体智力 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 :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功,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五
十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2)科学的智力观-------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的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
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
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势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
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五
十三、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
力特点
气质和性格的关系:(1)联系 a气质和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
b气质和性格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第一是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另外,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第二,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他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区别 a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B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C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D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五
十四、社会知觉 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五
十五、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气质类型 不可遏制型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粘液质 抑制型
弱
抑郁型
胆汁质: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对策: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用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
对策:教师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粘液质: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对策: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抑郁质: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弱、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对策:教师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际、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2、内—外向人格
瑞士
荣格
五
十六、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2、精加工策略 –a 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d生成性学习
e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a归类策略b纲要策略-主题纲要和符号纲要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2、环境管理策略
3、努力管理策略
4、学业求助策略 五
十七、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a、创设宽松的物理环境
b、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
b、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e为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头脑风暴法b、直觉思维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e自我设计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措施—a、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
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c、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d、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五
十八、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五
十九、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0岁是儿童从他律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
3、可逆性阶段
4、公正阶段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汉斯偷药
1、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六
十、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
注意创造课堂自由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a、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b、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 c、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d、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而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集体的特点
4、对教师的期望---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一定的期望,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期望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的期望不一致,学生就会不满。
六
十一、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作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一般可以分为品行方面和人格方面。前者指的是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易被发现;后者是与学生的个性关联在一起的不良行为,不易察觉。课堂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
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
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
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
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
应对:教师可采取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罚
3、进行心理辅导。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其主要特点是:积极关注、尊重、真诚和同感。
六
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出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
2、轻度失调心理
3、严重病态心理
心理健康具有一下标准 :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六
十三、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1、成长历程:福勒和布朗
关注生存-----生存适应性,“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的不错”
关注情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
关注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成长途径 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成长途径有: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化和非组织化
b、开展微格教学—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c、进行专门训练—有效结合自身
d、反思教学经验—选题+资料表征+假设情境+实施计划
六
十四、教育媒介:指构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六
十五、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与政治经济制度
7、(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六
十六、教师的人格素养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主要表现为: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5、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六
十七、义务教育: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收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六
十八、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
十九、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两方面的素养以及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和教师人格素养构成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
3、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
4、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饿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敬业也是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
十、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七
十一、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七
十二、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七
十三、智力测验及标准
(一)智力测验 1905年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后来—韦氏智力量表
(二)标准
1、信度
2、效度
3、标准化(难度、区分度等)七
十四、奥苏贝尔有意义接收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然不同,但是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七
十五、发现学习与接收学习的优缺点
(1)接受学习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接受学习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人们经过漫长岁月发现和积累起来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接受学习是从书本中获取间接经验、现成的知识,不重复知识的发现、创造过程,因而在多数情况下接受学习对教育设备、设施的要求相对来说较低,因而经济易行。当然,接受学习在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得更为有效,并且这是一个发展趋向。
(2)接受学习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因此接受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只在一定范围内可行。第二,对于在认知发展上已达到形式阶段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刚刚开始学习一新的学科或一个新的领域时,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仅靠接受学习是不够的。
第三,接受学习虽然具有使学生高效地、系统地掌握现成知识的功能,但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作用明显不如发现学习。
(3)发现学习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智力发展。因为通过亲自发现去学习,可以使人按照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发现中的乐趣,享受某种愉快的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第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发现方法和探究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进行科学探索时所需要的,一经掌握就具有迁移价值。第四,有助于保持记忆。发现学习是使学生自身能够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而形成的记忆,就会因具有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来。
(4)发现学习又具有其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
第二,发现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理科教学。
第三,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发现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碰运气式的发现,变成一种形式主 义。第四,就是极力提倡发现学习的布鲁纳本人也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去学习,正像一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有发明创造一样。
七
十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核心: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a、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b、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制学生
c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c、学习的情境性
(三)建构主义学生观
a、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b、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1、建构主义知识观告诉我们,只是并不不是绝对的真理。故而,教师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能用知识的权威性来压制学生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向知识质疑、挑战。
2、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和领会知识。
3、建构主义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先前知识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七
十七、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识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