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人才都有发展空间(大全)
让人才都有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标志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发展以人为本,人才以用为本,《纲要》的实施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我认为用好用活人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其所长不埋没。美国企业家乔普顿曾经说过:“让争强好胜的人去抓生产,让好大喜功的人去开发市场,让斤斤计较的人去管理仓库,让吹毛求疵的人当质检员”,深刻透彻地阐述了这一道理。用好用活人才,要善于扬长避短,不以小疵而掩才,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使每个人才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2、用当其时不耽误。人才开发具有时效性。石油、矿产资源埋在地下,晚一百年开发,仍是宝贵的资源;人才闲置十年,就错过最佳使用期。用当其时,就必须抓住人才能力的“黄金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对年轻优秀人才一定要早发现、早扶持、早使用,让他们在创造高峰时期唱主角、挑大梁,发挥出最大潜能。
3、用当其位不浪费。用当其位要坚持适才适所原则,做到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不仅要考虑人才的专长,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气质类型和兴趣特征,尽可能地安排他们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
4、用人开放不自闭。要努力强化开放的用人观,坚持“一把尺量准”用德才兼备来衡量、评价和使用人才;坚持“一盘棋走活”,支持和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坚持“一切才用好”,只要适合地方或单位发展的需要,都必须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为我所用。
第二篇:让人才优势成为发展引擎
让人才优势成为发展引擎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很多地方和企业正处在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造就和吸引凝聚一大批各类人才。近年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人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日益发挥“第一资源”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胆解放思想、转换机制,毅然决然地抛弃等、靠、要等“老国企”的传统僵化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依托人才优势加快走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实现了老国企向新国企的转变,步入实现新发展的快车道。十年间,一大批沈飞人矢志报国、埋头奉献,实现企业年年都有新型号、经济效益年年跃升的骄人业绩,铸就了国有企业新的辉煌。
托举沈飞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正是不断汇集的人才优势。肩负特殊使命的沈飞在发展中,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走出了一条依托人才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其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提高全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公司平均每年吸纳数百名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高校学子,鼓励本科毕业生从事技能操作岗位,构建起“双师型”技能人才队伍,“蓝领”早已不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高端人才纷纷加盟沈飞,引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博士生已达两位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日益规范,一项项高端课题已经转化为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科研生产,实现了“智力流动,来去有序”的柔性方式。订单式人才引进,拓宽人才的绿色通道,按照企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将企业要求融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公司派出兼职老师参与教学,为公司战略发展储备各类所需优秀人才。
其二,积极选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国内外高校、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锻炼。对专业技术及技能人才采取了委以重任、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沈飞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专家、高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一批专业带头人、金牌工人、蓝领精英脱颖而出,涌现出众多青年人才的杰出代表。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迎接新时期航空高科技领域竞争创造了条件。
其三,大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创新氛围。通过设置“长、家、匠”通道,沈飞把合适人员配置在合适岗位上,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次。特别在领导干部和技术人才使用上,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在关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尊重员工的意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航空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和选拔至关重要。沈飞高度重视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招收、引进和培养“高、精、尖”人才,并以此为牵引,带动整个员工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专业人才成为支撑航空工业腾飞的重要引擎。
第三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新东方烹饪教育落实发展职业教育政策
让每位学生都能出彩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国职教会议的召开,对职业教育工作者们,既是机遇,又有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众多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道路上不断开拓与实践,虽有曲折,但更多的是积淀。新东方烹饪教育的发展可以看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新东方自1988年创立以来,以规范化、专业化的体系,在全国25个省市建立了具有独立校园的职业烹饪院校。遵循“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规律,新东方以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作为研发专业的依据,以实训教育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提升每一个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新东方烹饪教育自成立以来,已走过近三十个年头。作为中国烹饪教育第一品牌,新东方烹饪始终坚持以“办中国最好的职业教育”为宗旨,切实贯彻与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不懈努力。发展近三十年,新东方烹饪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出60万成功学子,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烹饪人才队伍,对传承烹饪文化,延续烹饪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应对未来餐饮业发展新形势,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新需求,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开设了川菜金牌大厨、川菜大厨、西点烘焙、西点精英、川菜精英等数十个热门专业,学校常年在校生超过6000人,已成为一所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的综合型职业技能院校。作为中国川菜烹饪教育第一品牌,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用实力证明了学子们选择成都新东方是正确的。
第四篇:开放课堂空间 让儿童个性和谐发展
开放课堂空间 让儿童个性和谐发展
儿童的和谐发展需要广阔的活动空间作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从儿童的个性发展出发,开放活动空间,优化活动环境,营造适合儿童自主活动的“信息场”、“思维场”和“心理场”,使儿童的课堂游戏活动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实现儿童
一、开放物理空间,走向活动的世界。
没有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作为儿童活动的教室,应创设出多样的活动环境,把儿童的学习、游戏活动,放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的世界里。让外部世界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走向教室,让儿童感
1、创设“活动化”情景 儿童知识背景的激活,学习气氛的烘托,游戏情趣的激发,皆须有适宜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宜人的活动环境。开辟“自然角”:让每个儿童自己动手种一盆小花、养一条小金鱼,每天照料它们,观察它们,从中陶冶性情,培育心灵;布置“百花园”:让每个儿童自己动手制作一件满意的作品,如图画、模型等,悬挂在墙壁上,署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并且鼓励他们月月更新,激发孩子们不断提高,永不满足的好胜心、进取心;创办“小超市”:让每个儿童从家中带来淘汰的小玩具等,办起小商场,孩子自由地“物物交易”,品尝生活的情趣;丰富“小书苑”:让每个儿童自愿献出自己的一些图书,布置成一个小书苑,把教室变成儿童身边的图书馆。教室的环境只有“活”化了,才能真正发挥教室的内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让立体化的教室对每个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享受活动和游戏
2、改变“秧田式”排列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不习惯于固定的座位和单一的活动方式,他们在活动中离不开同伴的智慧启迪,多向的合作、交流已逐渐走入我们的课堂。我们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采取灵活多样的自由组合。“圆型状”:如“点兵点将”游戏,拉近了与每一个儿童的距离,孩子们就容易了解全班儿童的学习活动,又便于离开座位和同伴一起活动交流;“马蹄型”:为儿童的操作、排练、表演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星点型”:把儿童分成几组,围坐在一起,适合于根据主题展开的话题讨论活动。我们还打破传统教室、课堂的局限,将学生带到公园里、田野里开展学习、活动、游戏,孩子们快乐地自由组合,自在地活动,师生间、儿童间的立体互动的交流氛围,使儿童真正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
一、狭小的天地里走出来了。活动组织形式和儿童活动方式的改革给我们的幼儿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幼儿的二、拓展信息空间,遨游生活的海洋。
儿童的课堂生活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是广阔的生活。社会生活是儿童课堂信息的“源头活水”,我们必须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我们可以尝试拓宽四种渠道,丰富“信息源”。现代社会要求提高儿童对生活的“灵敏度”。课堂教育中除了课程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外,还要拓展多样的信息渠道,丰富“信息源”,让儿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一是书籍、图片、报刊等文本资料;二是电视、广播、光盘、辅助学习软件、多媒体网上世界等现代传播渠道;三是走出教室,走入自然社会,利用社会环境本身蕴含的教育资源,到生活的源头去学;四是儿童之间相互学习、我们还可以构建三种联系,加深“生活情”。现代社会要求儿童更多地关注自己,关注家庭,关注他人等,打下儿童与生活的“情结”,为儿童走向社会生活、健康成长、终身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课堂教育中要将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现代人际关系、社会传统美德、民族文化相联系;与儿童的个体心理
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开发综合课程,增加“自由度”。流畅、明快而又流动的钢琴音乐为儿童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活教材”。让音乐进课堂!我们努力开发校本课程——钢琴.音乐.潜能开发。孩子们通过这个独特的“窗口”,认识了“节
三、丰富心灵空间,插上创造的翅膀。
教育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挪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碰撞。儿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民主平等、无压抑的师生关系中,在允许提问、允许改正、允许回答不了的自由、独立的人文关怀中获得的。
1、消除界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多元、动态、内涵丰富的、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丢弃“师道尊严”的枷锁,成为儿童的朋友、顾问、甚至亲人。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儿童的心灵安全和自由,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讨论、比赛、读书,有时甚至角色换位,充分激活儿童认知结构中的内源因素,主动介入到当前的知识探究活动中,2、充分活动。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根基,儿童生命的本性便是活动。教学中要让儿童的眼、耳、口、手、足、脑多种感官全部活动起来,在外显的讨论、表演、操作、观察等多样活动中,运用全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储备,唤起内隐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活动的乐趣,给教学赋予生命活力。特别是丰富儿童的角色表演活动、情境表演活动,让儿童主动去
3、鼓励创新。儿童在心灵充分自由的前提下,思维呈现多元态势,不受制约,纵横思考。因此在活动中,应鼓励儿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各种联系上去认识问题,思索结果,鼓励儿童奇思异想,并从中寻找闪光的智慧。我们要允许学生犯各种各样的可爱的错误,保护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并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失败的教训,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儿童得到适合其个性的最优发展。而前提是儿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的教学应努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舞台,使儿童个性得到宽容、张扬,和谐地发展。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韩莉亚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沙龙讲稿)doc
连江县小学数学沙龙发言材料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也谈对《垂直和平行》的看法 连江县晓沃中心小学 邱惠英
《垂直和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和图形”的领域,垂直和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空间和图形”提出: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在具体目标中对这部分知识提出了“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比较新旧教材的编排,我们清晰地发现:原来的教材是从“点”到“面”编排的,先分别教学垂直和平行,然后再把两部分的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新教材把两者合二为一,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不相交,相交中又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在大的“同一平面”的背景下展开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探索与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应构建以学生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为主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下面结合本教学实例及学习体会谈谈个人看法。
咱们都认同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其中不仅完成知识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教学就是要创设情境,虚实结合,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茫然、痛苦、欢喜的探究历程,体验探索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问题解决的策略,从学习中学会学习。
一、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点是老生常谈,但可惜我们理论说得多,做得未必到位。对学生而言,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体会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事物形状。现在大家都认同对重量单位吨、千克、克的建立,要让学生用实物掂一掂,称一称、数一数等活动就是一种体验;不由想起自己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感觉的低级,心中不免愤愤不平于小学启蒙老师,有怪罪他们怎么就没有采用现在的教学方法呢?转念一想既汗颜又自责,我们何尝不经常在已知或未知的领域犯相同的罪行。又如《垂直和平行》中教师让学生想象后自由画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就是体验,比起教师出示几幅事先画好的图形,其间的差别显而易见:这时学生思维经历动用原有储备的直线有关信息,选择恰当的位置,联想生活中相关的例子,选用工具画下来,更主要的是学生面对自己画的图,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兴趣更高。
二、合作探究,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体会不同,因此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思维角度各不相同。教学中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其中不仅体验到知识的丰富与更新,更能在不同思维角度、方法的碰撞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多样性,学会数学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垂直和平行〉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画的两条直线进行小组合作分类,汇报就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的组分为相交与不相交两类,有的分为三类,有的分更多类,在阐述自己分类理由中,学生逐步明晰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
三、反思建构,体验策略的应用过程
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活动体验,有所发现,完成了再创造的过程。但这过程往往是凭直觉。学生还需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体验并加以证实。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给学生的反思以充足的时空。教师里静悄悄的,每个孩子都在积极思考,此时虽静犹胜动,这也是一种体验。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在群众路小学听华应龙老师课所受到的思想冲击,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折服。给我记忆犹新的是,当学生对算式“18÷2*(3+6)=1不改变顺序与符号,只许添上符号使等式成立“苦苦思索仍不得结果时,他说:我佩服已经得到答案的同学,但更崇敬正在思索的同学。多么富有人文关怀的语句啊!在汇报交流中他有意让学生先汇报所遇到的困难,而后让优生汇报思考过程,这种教育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回头思考体验自己是如何完成知识的建立,如何完成方法的推导与应用等,让学生学会反思体验的方法,养成反思体验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参与表现,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那我们教师必须思索:这是谁之过?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课伊始,我用一个猜图游戏代替复习环节,把所有四边形装在一个大信封中,逐个让学生猜,有露两个角就能判断的,有的继续露出三个角让学生猜,其间学生必须调用已学的图形的知识来判断推理,还得运用排除等学习方法,这比起单纯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情感体验大不相同,这时学生脸上的喜悦用什么能代替呢?他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期待。当然我们拒绝为课堂的表面热闹而刻意制造的情境。它对学生的知识的建构,心智的成长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当然这是从理论的层面进行的思考,多少带有点理想化的色彩。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特点设计活动,从活动的语言设计、活动的时机、活动的氛围创设、探究的深度等操作层面去考虑体验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新老教师都面临的研究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写于二00六年十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