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茂股份:2014年销售额有望冲击200亿元
世茂股份:2014年销售额有望冲击200亿元
世茂股份日前发布2013年1-12月销售情况简报,公司全年实现合同签约额
130.05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合同签约面积9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世茂股份2013年强势拿地,土地投资总额达到150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为近年之 最,公司目前土地储备超1000万方。世茂股份2013年重点布局海西地区,在福建省石狮市斥资61亿元,获取土地建筑面积234万平米,2014年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世茂股份已进入23个城市发展,其中拥有可开发项目的城市19个,剩余可结算面积979万平方米,剩余可结算货值1278亿元,目前在建项目43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9个。
除房地产开发销售之外,在商业物业运营方面,世茂股份收缩了百货业态的战线,将其变更为广场运营,同时与商业物业出租业务并线。公司2013年和2014年陆续有租赁型物业竣工,公司的物业租赁收入将维持高增长。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分析认为,世茂股份该项业务2013年营业收入在4亿元左右,2013年-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7.22%。
世茂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充足的开工、在施项目是世茂股份业务增长的坚实保证,预计公司2014年合同销售金额将有望冲击200亿元。
第二篇:世茂房地产2013年销售额671亿元 同比增加46%
2013年世茂房地产销售额671亿元 同比增加46%
1月16日,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13年销售业绩,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全年,世茂房地产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为人民币670.73 亿元,同比分别增加 46%。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为 523.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8%。另外,世茂房地产全年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 12802 元。
据资料显示,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属世茂集团旗舰企业,于2006年7月5日于香港交易所的主板上市。由许荣茂先生创立,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大陆经济发达或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发展大型及高质素的综合房地产项目,包括住宅、酒店、零售及商用物业。
公告还显示了世茂房地产2013年12月的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7.48亿元,同比增长50.8%。合约销售面积为47.61平方米。2013年12月平均销售价格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 12073元。
另外,世茂房地产于15日发布公告宣布发行2021年到期本金总额6亿美元票据,将与汇丰、渣打银行、高盛、摩根大通、瑞银、花旗及摩根士丹利就票据发行订立购买协议。利息自2014年1月22日按年利率8.125%计算。票据发行之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经扣除包销折让及佣金及其他有关票据发行之估计应付开支后约为5.927亿美元。
第三篇:世茂股份全国发力商业地产模式逐渐成形
世茂股份全国发力商业地产模式逐渐成形
世茂有自己的商业地产模式,因地制宜、开发地标性建筑是我们的专长和特色。”在中国商业地产领域,华润万象城模式,万达广场模式,以及渐渐成形的世茂广场模式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最主要的商业地产模式。华润万象城,定位中高级白领,包含住宅、写字楼、商场以及酒店为一体的综合体,其核心是名为万象城的商场。该项目发轫于深圳,如今已经开始大规模全国复制,华润万象城也成为中国商业地产业内人士考察的必到之处。
万达依托万达广场,定位中低端,并依靠住宅销售回流资金投入商业地产滚动开发,该模式目前也在全国大肆复制,取得非凡成功。更有说法称,万达如果上市,王健林将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世茂股份完成资产重组后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商业地产领域,专门负责世茂系的商业地产开发和经营。目前已形成商业地产开发、世茂广场、世茂百货和世茂影院四个核心业务板块。
正如许薇薇所言:“现在拿地,一定会遵循商业运作的需求拿地,只有合适世茂股份的地块,才会去拿。”目前,世茂股份拥有超过8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是A股上市公司中拥有储备土地最多的商业地产公司,而这些土地的成本仅不足1600元/平方米,多分布于二、三线城市。
“世茂股份在全国内20个城市中,有位于城市核心位置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目前,世茂广场、世茂百货以及世茂影院等多种业态正通过在不同项目中的整合,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迅速扩张。”许薇薇坦言。
作为重组后世茂股份的代表项目--绍兴世茂广场的开业,以及2010年底苏州、昆山、常熟和徐州等地世茂广场的陆续开业,标志着以世茂广场为核心的世茂商业地产模式渐趋成熟,这也意味着世茂广场的全国战略正式启动。世茂广场,定位满足不同城市需求的商业综合体,已与国内外400余家知名品牌商家组成战略合作联盟。其中,在影院和百货领域,世茂股份已形成世茂影院和世茂百货两个自持品牌。
世茂股份如此大手笔进军商业地产领域,对资金的需求自然是极为强烈的。对此,许薇薇如是释疑:“公司当前资金主要是依靠销售回款和银行贷款。成熟商业地产的稳定收益和持续增值能力是相对其他类型物业的巨大优势,商业物业抵押贷款也因此更受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世茂股份手持大量商业物业,在其他融资渠道逐步收紧的情况下,以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作为常规融资渠道,可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30%的物业作为公司持有,70%的物业用于销售,将销售的利润投入到持有商业的滚动开发中。”许薇薇坦陈,“当然,随着商业物业的发展,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持有物业的比例。“ ”除了开展信托、与基金公司合作等融资方式的尝试外,REITs也在考虑之中。”许薇薇称,世茂股份正与国内大型的保险公司接触,共同探索打造旗下商业地产REITs。“保险资金需要相对安全的房地产投资目标,而在REITs层面拥有地产公司所需的优势,双方的合作是可行的。”据许薇薇透露,目前考虑和保险资本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在世茂的商业地产项目层面引入险资,让保险资本持有项目的小部分股份,与世茂股份一起推动相关项目最终实现发行REITs。
第四篇:世茂股份入股申银万国 地产金融“联姻”加速
世茂股份入股申银万国 地产金融“联姻”加速
房企与金融机构的“联姻”又添新丁。世茂股份公告称,以21.86亿元收购申银万国证券7.74%的股权,从而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目前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至关重要,而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金融业+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整个行业也会因此逐渐发生变革。
耗资21.86亿元
1月28日晚间,世茂股份公告称,以21.86亿元的对价收购光大集团持有的申银万国证券7.74%股权。交易完成后,世茂股份将成为申银万国第三大股东。
这是世茂集团入股海通证券后再次加码金融业投入,而房企入股金融机构已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
记者注意到,自从2009年开始,房地产金融化便有加速的倾向,而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房企入股银行、证券业等金融机构。光是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便有越秀集团豪掷116.44亿港元入股创兴银行,占到总股本的75%;而恒大地产耗资33.025亿元入股华夏银行(8.03,-0.14,-1.71%),成为仅次于越秀集团的第二大金额;万科集团在徽商银行IPO时买入8.84亿股,耗资达到31.2亿港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外,泛海控股、鲁能集团、侨鑫集团、复地等房企均拥有银行股份。
而绿地集团则“瞄准”了更广阔的金融领域。去年8月底绿地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发起设立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等方面开展合作。
房企或向“金融业+加工业”发展
对于房地产金融化的潮流,世联地产(20.28, 0.18, 0.90%)董事长陈劲松曾经表示,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成为行业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对开发商还是置业者,开发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住宅消费、商业地产、集合信托(REITs),专业地产金融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与中国房地产下半场同时到来的是中国大资管时代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
而盛富资本与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也对媒体表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房地产企业向金融业渗透主要有三种思路。其中通过入股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同时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挖掘潜在商机。
“总的来看,房企收购银行的行为将引领房地产行业融资模式创新与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随着明年住宅产业化的试点逐渐推进,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加工业”的特征,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金融业+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整个行业也会因此逐渐发生变革。
第五篇:2010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逾1210亿元
2010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逾1210亿元 2011年01月07日16:02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7日从商务部获悉,2010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新家电3222.4万台,实现销售额1211.1亿元,回收旧家电3344.6万台。
统计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358.7万台,销售额达1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7.7%和142.7%,比第三季度分别增长52.4%和59.4%。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将以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为依托,推进旧货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将研究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流通环节和标识卡管理,提高中标产品能效和排放标准,保持和增强政策效应。(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