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2 08:3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第一篇: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一)、市政府2009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绵阳市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5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增

长29.1%;财政总收入71.9亿元,增长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增长17.6%;到位内资185亿元,增长22.5%;到位外资2.1亿美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419元,达到104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77元,达到4039元。一年来,市里有关部门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科技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市科技城建设的意见》和配套文件,赋予了科技城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组建了科技城管委会,构建了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国务院批准在绵设立规模达60亿元的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政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44项、省级项目92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东材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得到科技部批准。长虹103英寸等离子电视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市被批准为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年评定奖励省、市科技进步项目36项;申报专利793项,增长18.9%。院地、军地合作进一步加强,军民结合取得新的成效,中物院自行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套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得到推广应用。军民结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增长30.3%。西科大成为省政府和国防科工委共建重点学校,获准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数字绵阳”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城实现生产总值426.6亿元,增长19.2%。

二、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

农业全面增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227.3万吨,增长8.1%,创2001年以来最好水平;畜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1%。

工业提速增效。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动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创百亿企业做大做强。九洲1000万台数字机顶盒和led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长虹pdp、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启动百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共有7个园区成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新增中小工业企业370户,达到1980户。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124.7亿元,增长31.2%。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79.1亿元,增长47.5%。15项省重点和72项市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50户,达到800户。全市工业净利润达到22.7亿元,增长292.7%。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丰谷”、“兴事发”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服务业快速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组建了旅游集团。积极做好王朗·九寨沟国家公园申报工作,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平武报恩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涪城区小桥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绵阳机场开辟了新的旅游航线,客货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0.9亿元,增长27.5%;接待游客1338万人次,增长28.9%。有效整合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集团组建步伐,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实施《科技城商业网点规划》,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和“双进工程”。大力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6.8亿元,新增8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1.1亿元,新增34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9.8亿元,增长41.7%。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房地产交易总额51亿元。物流、通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日益活跃。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10.3%。

三、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认真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财政投入8.9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严格兑现调整后的村(社区)干部务工报酬及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

第二篇:市政建设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一)、市政府20XX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绵阳市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5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增长29.1%;财政总收入71.9亿元,增长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增长17.6%;到位内资185亿元,增长22.5%;到位外资2.1亿美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419元,达到104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77元,达到4039元。一年来,市里有关部门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科技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市科技城建设的意见》和配套文件,赋予了科技城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组建了科技城管委会,构建了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国务院批准在绵设立规模达60亿元的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政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44项、省级项目92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东材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得到科技部批准。长虹103英寸等离子电视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市被批准为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年评定奖励省、市科技进步项目36项;申报专利793项,增长18.9%。院地、军地合作进一步加强,军民结合取得新的成效,中物院自行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套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得到推广应用。军民结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增长30.3%。西科大成为省政府和国防科工委共建重点学校,获准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数字绵阳”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城实现生产总值426.6亿元,增长19.2%。

二、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

农业全面增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227.3万吨,增长8.1%,创20XX年以来最好水平;畜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1%。

工业提速增效。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动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创百亿企业做大做强。九洲1000万台数字机顶盒和led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长虹pdp、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启动百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共有7个园区()成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新增中小工业企业370户,达到1980户。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124.7亿元,增长31.2%。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79.1亿元,增长47.5%。15项省重点和72项市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50户,达到800户。全市工业净利润达到22.7亿元,增长292.7%。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丰谷”、“兴事发”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服务业快速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组建了旅游集团。积极做好王朗·九寨沟国家公园申报工作,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平武报恩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涪城区小桥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绵阳机场开辟了新的旅游航线,客货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0.9亿元,增长27.5%;接待游客1338万人次,增长28.9%。有效整合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集团组建步伐,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实施《科技城商业网点规划》,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和“双进工程”。大力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6.8亿元,新增8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1.1亿元,新增34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9.8亿元,增长41.7%。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房地产交易总额51亿元。物流、通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日益活跃。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10.3%。

三、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认真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财政投入8.9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严格兑现调整后的村(社区)干部务工报酬及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增新农村建设类别村60个。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专业种养业大户和营销大户,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1户、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0户,“国豪牌”水稻种子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县市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实现民营经济

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9.8%。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输出达到122.6万人次,劳务总收入突破60亿元。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改善灌面8.4万亩,建成通乡油路和水泥路316.4公里、通村公路1744.5公里、乡镇客运站点40个,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7%。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到29%以上,财政总收入全部过亿元。

四、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银丰公司和驻蓉办的改制工作,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拉法基并购双马。积极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绵阳投控集团市场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江油、三台“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绵阳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封关验收。成功举办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城市推介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115个,签约资金192.3亿元。参加了赴东部四省市招商、第四届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西博会和四川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会等活动。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长虹欧洲电器投入批量生产。与北京西城区、云南保山市、广东惠州市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切实增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和口岸管理等部门的服务职能,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中小企业自营出口规模,实现中小企业出口4.8亿美元,增长41%。全市实现外贸出口7亿美元,增长14%。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2亿元,增长29.7%。其中,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到投资总额的33.6%和39.7%。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塘汛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成绵高速公路改造、九环线响岩段改线、武都水库、涪江中上游水能开发、燕儿河水库、绵阳师范学院新校区等工程加紧实施;绵遂高速公路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武引二期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编制完成了《绵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了绵阳会客厅建设。实施了城市道路、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一批市政惠民工程,清理续建了樊华大桥等一批“烂尾工程”。

五、和谐绵阳建设扎实推进

惠民行动成效显著。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1.1亿元,全面完成了“十大惠民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建立了全省首家惠民帮扶中心,健全了各级惠民帮扶网络。三年扶贫攻坚任务超额完成,4.9万户、15万余人脱贫解困。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3.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全市低收入困难群众分别纳入城乡最低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养老保险覆盖44.7万人。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6所,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率达到24%。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4.3万名学生、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3849名学生学杂费,为8.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6.8万名贫困寄宿生和5.4万名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生活费,解决了1.9万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启动7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4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11万余名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得到政府资助。完成821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红层找水打井1.8万口,解决了12.2万人饮水安全和5.9万人饮水困难。解决农村特困无房户住房2030户。核减城市“双困户”住房租金1509户、租金补贴1254户。新建沼气池3.5万口。城乡环境治理、金土地、林业“三大工程”等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和巩固率进一步提高,本科硬上线率和万人比再夺全省第一,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得()到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发展迈出新步伐。启动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全国女子排球联赛和首届绵阳市民体育健身节,新增农民健身工程43个。切实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文明城市。不断强化社区建设,完成了村(居)委换届工作,村(居)务公开走在全省前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事、编制、监察、审计、国安、保密、采购、外事、气象、地震、人防、档案、台侨、老龄、地方志、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新闻出版、爱国卫生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保持安定和谐。各县市区组建了信访和群众工作局,市、县、乡、村(社区)四级信访和群众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98%的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国家、省级部门交办案件结案率达100%。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启动了社区矫正工作,“五五”普法全面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明显,应急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落实移民后扶政策,移民生产生活稳定。绵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9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均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区)。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市政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紧依靠和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努力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市县协调发展,设立丘区水利建设资金、山区产业发展基金,切实增强县市区发展能力。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对84户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狠抓企业节能行动试点工作,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25%。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方案和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削减目标和省、市政府挂牌的6家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任务。

二是坚持市委领导,切实提高执行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和市政府重要文件。政府坚持每季度和每月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确保落实。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到100%。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执法职责,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市区全部建立政务服务中心,97%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社会公示、听证、决策咨询等制度,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运作的,一律由市场运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规范出让经营性用地,城市规划区内同地段、同地块均价创历史新高。坚持在政府不负债的前提下,以市场化运作手段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开通城市服务热线,提高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实效,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困扰人民群众的一批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应对物价上涨,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给予城市低保家庭临时补贴,保证群众生活未受到重大影响。

六、市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经济规模还不大,效益还不太好,结构还不尽合理;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创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市县之间、县市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在一些工作人员中还存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政府自身建设任务仍然很重。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市政府20XX年工作任务

20XX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生工作,建设和谐社会,努力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财政总收入实现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按照上述目标任务要求,今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完善科技城体制机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意见》,推进科技城体制、机制、政策和评价“四大创新”。完善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授予的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力推进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年内挂牌运营,确保50%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确保科技城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建设五大支撑平台。设立科技城军转民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资金,以科技城孵化中心、四川省军转民技术转移基地、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加强综合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以中科院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心为载体,建设利益共享、政策引导支持的产学研对接平台。以绵阳国家军转民科技园、中物院民品生产基地、29基地军民共建共享试验基地等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军转民创业和科技项目孵化风险投资机构,以科技城产业基金为依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平台。聘请“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建科技城顾问团,以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交流培训机构为载体,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促进军民结合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和信息交流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快推进院地、军地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建设以利益为联结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支持军工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军民结合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积极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取“委省共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来绵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军转民科技园、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引导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的军转民项目加快转化步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组建研发平台,推动利尔化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依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及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新增专利授权460件以上,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50项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不断提高科技城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狠抓工业强市,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快大企业扩张步伐。积极推进工业“1+5”产业发展战略,5年内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千亿产业,把冶金、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采取战略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产业龙头。强力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长虹pdp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投产,长虹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等项目年内实现部分产能;大力推进拉法基、西普、日普、美丰、新加坡美能等项目建设;推动九洲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数控技术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建设;加快川矿风电设备、东材绝缘材料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搞好九洲rfid等项目储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企业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

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引导科技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引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围绕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深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全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狠抓企业技改和节能减排。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切实用好企业技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地方创新基金。积极推进长虹低附加值产品改造、攀长钢和巴蜀江电节能、双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县纸业浆纸平衡等重大技改项目建设,确保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工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重点污染治理、环保产业发展等工作,搞好长虹、九洲、华润、东材、美丰等5户企业节水示范。挂牌限期治理12户工业企业排污,加快攀长钢节能技改、启明星磷化工黄磷尾气回收利用、银河建化15万吨铬渣处理、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完成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3户重点企业和省“百户企业节能行动”的9户重点企业节能目标,确保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以上。

大力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促进工业经济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成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全年新增类别村60个、农民专合组织20个、农村专业营销大户1500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实施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和道地中药材、无公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千万头优质生猪工程”,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良种猪繁育基地、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确保出栏生猪660万头以上。积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动植物病虫害和疫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装备,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实现劳动力转移123万人次,劳务总收入67亿元。

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大提速,力争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落实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融资担保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年内培育产值过30亿元的民营企业1户、20亿元的5户、10亿元的5户,新增亿元企业20户。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支持县市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切实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村社合并,深化江油、三台“扩权强县”试点。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支持重点镇加快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250公里。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加强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河管理,新增节水灌面、恢复改善灌面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3.5万口。继续完善农村饮水、电力、通信等设施和网络,建好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乡镇卫生院。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迈上新台阶

扩大社会消费。全面启动县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体系。积极构建新农村流通网络,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3个。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支持和引导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和“三绿工程”,积极推行绿色市场认证制度。加快发展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实物租赁等综合性消费,培育和扩大汽车、通讯、教育和体育等新的消费热点。保护和传承传统品牌,培育“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餐饮企业。加快城区危、旧房改造,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繁荣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交易总额突破60亿元。

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制定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培育大市场、大企业、大物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骨干企业,打造川西北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新皂工业物流中心和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中介、金融、保险、会展、交通运输业和涉农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新型流通业态。打造科技城服务外包品牌,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

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整合绵阳机场和旅游集团等优势旅游资源,积极培育航空旅游市场。启动三国文化及蜀道旅游线建设,加快建设仙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继续推进以科技(工业)旅游为重点的城市旅游,确保科技博物馆如期开馆、李白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虎牙旅游景区年内营业。启动旅游小商品市场规划建设。继续落实扶持旅行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国内主要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7亿元,增长20%。整合古玩市场,打造古玩一条街。积极培育演艺市场,规范和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文化经营项目,促进重点文化设施规模化和产业化。

五、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外向发展实现新突破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抓住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机遇,围绕支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军转民等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招商政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抓好大型骨干企业配套产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绵阳会客厅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扎实搞好项目策划、组织、包装、推介和引进,切实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东部四省(市)招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等活动签约的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建立和畅通“大院、大所、大企”联系渠道,着力办好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推进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绵阳科技城高峰论坛及项目推介会、“三线”建设项目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依托西博会、西部产业承接及重点投资合作圆桌会等省内外招商平台,努力拓展招商领域。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网络招商,力争引进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5家、行业500强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确保全年到位()内资180亿元以上,到位外资1.8亿美元以上。

加强区域合作。以建设川西北重要交通枢纽为突破口,实施大开放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全面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西南经济协作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加强与成都、德阳等地区的合作,深化同港澳台地区、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产业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合作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张发展。

扩大外贸出口。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管理等工作,提高外贸服务水平。办好绵阳出口加工区,尽快引进一批外向型企业进区发展。加快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基地建设,提升外贸出口档次。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出口,着力培育3—5个拳头品牌。在扩大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出口的同时,继续壮大中小企业出口队伍,年内新增进出口中小企业30家,确保全市实现外贸出口9亿美元,增长28.5%。

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大投资工作力度。2008年是绵阳的项目年,要以重大工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设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重大项目筛选、策划、审批、建设推进机制。在做大做强绵阳投控集团的同时,积极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用市场化的手段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政府投融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吴家渡电航、燕儿河水库、仙女堡电站、九环线响岩段改线、三台城市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北(川)松(潘)路、江油涪江三桥、武都水库、阴坪电站、梓潼污水处理厂、江油和三台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绵遂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城区—仙海景观大道、三台和盐亭污水处理厂、江油涪江河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做好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绵安快速通道、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平武铁龙堡电站和古城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抓好以绵阳会客厅、园艺片区为重点的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全面完成涪滨路、绵盐路会客厅段改造提升、塔子坝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示范、市中心医院改扩建三期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电源点及配网建设、城市环境治理、绵阳会客厅1号桥和桃花岛建设、三江大坝及道路改造提升。开工建设涪东片区城市水环境治理、涪江二期上段防洪堤、一环路改造和二环路续建等工程。完善提升给排水、人防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做好第二垃圾填埋场、永兴和塘汛污水处理厂等前期工作。

七、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财金工作再创新业绩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严格依法治税,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实现新的突破。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技术改造、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认真落实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各项政策。

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继续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发挥信贷担保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快建设长虹配套企业产业链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加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力争利尔化学等2户企业成功上市。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确保全年各项贷款余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引进2—3家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绵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分支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19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八大民生工程。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培训农民工12.7万人。免除49.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5.5万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确保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对5.5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给予资助。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不低于105元和34元;确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5.3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5000人。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年内参保率不低于50%。解决1500户农村特困危房、无房户住房困难问题。新建廉租房1200套、经济适用住房600套。启动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14个。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红层打井1.4万口。切实解决“老、小、困”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新建、改扩建50所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5%以上。加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新建盐亭和安县社会福利中心。改进和深化青少年社会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搞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帮扶。继续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月人均收入250元和农村年人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惠民帮扶范围。实现2.4万户、5.2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救助城市困难群众13.8万人。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巩固和发挥绵阳基础教育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普遍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县,努力建设“读书之城”。鼓励民间资本、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支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100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院,着力打造2—3个万人中等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力争江油师范学校创建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评估。着力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农村书社10家、农家书屋40家,实现199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普查。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疾病防治和医疗急救联动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新农合全覆盖和就诊“一证通”。落实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市县中医院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搞好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举办绵阳市第五届运动会,抓好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强化基层基础统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县市区第二轮修志工作。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科学有序推进矿产、水能、土地、森林等开发利用,提高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搞好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科技城集约节约用地试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40.6万公顷以上。切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严格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排污,完成2个小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1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认真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管理。完善各级信访和群众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市、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制度,推行信访代理制度,着力健全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继续坚持用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办好市长公开电话,真心诚意解决好市民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城市。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服务和地质灾害整治。严格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消防、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平安创建,健全基层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推进“乡村、校园、社区”三大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巩固省级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

九、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政府效能实现新提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将按照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以新的方式管理经济。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以新的作风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市委工作报告制度,切实把市委的决策转化为政府的各项具体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大体系。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办好市县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综合办公,加快建设行政效能电子督察系统。坚持以新的思维攻坚破难。敢于打破固有模式,摈弃“等、靠、要”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努力破解制约和影响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坚持以新的机制激发活力。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构建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包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新的姿态接受监督。自觉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和社会各方面通报工作情况,及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与合作。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健全政府重大决策及相关文件的法律审查制度,确保权力公开、公平、公正运行。坚持以新的形象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部门和重要岗位人员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绵阳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攀登。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开创绵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市政建设处工作总结

市政建设处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2013年我处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强化内部管理,精简办事流程为重点,不断提升科室整体能力。(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为提高生产能力,我处借助“5.12”五周年、财富论坛等活动,积极开展各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相继启动了14个整治项目,在任务分配上分别让每一位同志单独承担了至少一项维护整治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学习与实践,各工作人员的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方案编制等业务能力均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深化市政道路、桥梁管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方面,我处进一步细化了档案管理制度及维护整治项目管理制度。按照职能工作,我处产生的档案可分5大类:文书档案、挖掘管理档案、道路桥梁维护整治档案、移交勘验档案、市政综合竣工验收备案档案。为规范档案管理,我处采取定专人、定时限、定类别对档案进行收集管理,归档制度的完善,不但保障了各项工作按程序开展,还为怎样改进各项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借鉴。在完善维护整治项目管理制度上,我处从方案把关、质量把关、验收把关、资料收集把关、对外宣传资料收集上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大大缩短了维护整治项目归档、送审时限,提高了维护整治项目时效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三)简化对外办事流程

在简化对外办事流程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清理和优化房地产项目审批事项、流程和减少收费等要求,我处结合工作实际,对职能范围内涉及的房建项目和市政项目审批事项、办事流程、收费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清理和分析研究,从行政审批、综合验收、过程监管等三个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挖掘许可证办理时限由原来的5天优化为手续齐备1天办理;房建项目总平审查由原来的3天优化为2天。据统计,今年我处共办理房建项目综合竣工验收备案68个,市政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及移交15个,挖掘许可35个。

二、把握我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水平领先发展的有利条件,努力加强本职工作深化建设,提高城市道路、桥梁管护水平

市政道路养护社会化后基本解决了道路挖掘频繁、养护实效低、精细化施工不到位等一系列难题。2013年,我处以摸清自身家底、明确管养内容为首要任务,以推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为改革方向,不断推进道路、桥梁管护水平。

(一)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分级维护管理责任

为明确市政设施管养责任,解决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推诿现象,我处代政府拟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市政道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移交管护工作的通知》(都办发〔2013〕5号)文件,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市规划区以内(以外)的道路、桥梁、隧道、街灯、绿化、栏杆、井盖、排水、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隔离栏和非机动车停放隔离设施的分级维护管理责任单位。(二)加强市政道路信息建设

为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市政设施市场化管养、投资体系,我处与市城管局衔接,共同发文《关于对市政设施市场化管护工程量进行普查测绘的请示》(都城管报〔2013〕32号)文件报市政府,拟对建城区范围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普测普绘。根据市领导意见,我处与规划局衔接,将现有测绘成果拷备并拼接,最大限度减少测绘费用,约节约48%的测绘费用。

(三)积极推行市政桥梁社会化管理

目前我市93座桥隧因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及检测设备,管理水平相对薄弱。本着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兼顾节约养护资金,我处结合区市县桥梁管护经验,根据桥梁所处的交通位置、交通人流量等情况制定社会化管护方案,桥梁社会化养护方案已报政府常务会批准,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于11月14日正式开标。

(四)继续实行市政道路社会化管护模式,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监管力度 2013年10月,首轮为期两年的市政道路社会化管护合同到期,为提高管护水平,我处通过前两年社会化管护工作总结经验,从标段划分、队伍素质、淘汰机制上着手,进一步细化了第二轮社会化管护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同意,通过招标等政府采购程序最终确定5家企业分片区对城区市政道路进行维护管理。在加大巡查、维修力度的同时,注重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本共计办理《城市道路挖掘许可》36件,有效劝阻无证开挖事件15起,移交城监大队案件2起,进一步确保了我市城市道路的完好率。(五)规范日常维修整治类项目主要工程内容综合单价,提高管护水平市政道路市场化管护工作尽管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维护时效性差、维修投入量较少等突出问题。为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我处形成《关于对日常维修整治类项目主要工程内容综合单价进行评审的请示》(都城建报〔2013〕121号)报市政府,经市政府批准,我处与市发改局联系,由发改局每年根据市场人工、材料、机具等价格对日常维修整治类项目主要工程内容综合单价进行一年一次单价评审。评审结果一是作为维护整治类项目审计单价依据,从而提高项目结算时效性及准确性;二是作为提高市场化管护性价比的依据,季度维护投入情况按照发改评定的单项工程单价及抽查维护记录进行初审,若初审结果的季度维修费占季度维修费用70%以下的,根据现场维修量并参照发改评定价格进行结算。(六)搞好应急演练,确保汛期安全

雨季来临前,我处认真梳理近三年以来全国市政道路地陷事故,排水设施堵塞,项管施工不规范,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城市管网挖掘恢复不到位等问题都有可能直接造成市政道路基础拖空导致地陷。为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我处于2013年5月23日下午组织抢险队员40余人、抢险机具10辆和抢险设备2套开展了模拟由于排水管网堵塞造成道路塌陷的应急抢险演练。有序开展了交通疏导、施工打围、抽水引流、路面开挖、管道修复、路面恢复等抢险内容。通过演练,不仅加强了抢险队伍的协作水平,还提升了我市的应急抢险能力。(七)规范井盖、雨篦建设标准

根据《XX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成城发〔2012〕241号)文件,我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城区井盖、雨篦建设维护执行“三防”标准的通知》(都城建〔2013〕18号)文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井盖、雨篦执行“三防”标准,我处于2013年4月2日组织全市各管线业主、相关部门负责人30余人召开了井盖、雨篦“三防”建设标准宣贯会,使各管线业主更加重视井盖建设工作,积极排查各自管护的井盖和雨篦,对不符合规范和有安全隐患的及时进行更换;行政部门则根据各自职能对井盖验收工作严格按标准执行。为普及“三防”使用率,我处率先对城区主要道路上的120余个经常烂损、存在安全隐患的井盖进行了集中整治。新材料及新工艺的推广将提高我市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大大节约后期维护成本。

三、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借助《财富》论坛、华商大会,2013环中自行车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国际旅游城市形象(一)加强方案调查储备工作

为提高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做好“5.12”五周年、《财富》论坛、华商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氛围营造,我局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影响城市形象及老百姓生活、出行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经拉网式排查,城区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分三种情况,一是道路桥梁整体都比较完好,个别配套不完善,局部受损严重,但通过维护整治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整体效果的共计33个项目,今年急需实施的有14个项目;二是因年久失修,无法通过维修整治恢复原貌,需通过工程项目逐年配套完善的共计35条街道;三是自建房周边基础设施尚未配套的点位共计62个,今年有条件实施配套的点位有18个。(二)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

根据前期项目调查,我处拟定了14个急需整治的点位,18个自建房配套项目、35条背街小巷改造项目。目前14个急需实施整治的点位已基本完成;18个自建房配套项目已报市政府同意,并完成施工方案编制,待资金落实后相继实施;35条背街小巷已纳入城投改造计划,拟逐年实施改造。通过整治,我市市政道路完好率大幅提高。(三)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为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效益,我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反映的柳河社区陈家巷、五桂桥街白果巷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以及观凤东街道路破烂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制定整治方案,侧底解决了排水不畅和道路破烂的问题,通过整治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四)做好汛期排危工作,加快应急项目的实施

7月8日开始,我市遭遇了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全市降雨量、持续天数和覆盖范围都突破历史极值,为百年一遇。强降雨及次生灾害致使我市全域受灾,全市经济及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也造成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我处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市政道路应急抢险队,每天抢险小组在城区道路、桥梁上开始昼夜巡查,发现危情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实施应急抢险。我处完成二环路岷江一号桥头人行道临时排洪通道整治工程,完成青安桥、四龙桥、彩马桥、赵公桥漂木打捞排危工作,完成宝莲路口临时排洪通道整治工作,完成观蒲桥河提护坡排危工作,完成永友路沟渠护坡应急排危工作,完成彩印厂山体滑坡应急排危工作,完成滨河路人行道临时排洪通道整治等应急工程。

四、其他临时交办工作(一)鹤舞青城综合整治

由于长期踩踏,“鹤舞青城”临街公共绿地内植物及周边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大量破损。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治理办要求,需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经我处工作人员现场踏勘,制定方案后实施整治。现已全面完成,共计铺设植草砖630平方米,维修青石板65平方米,更换盲道砖150平方米,安砌路沿石225米,浇筑砼路面300平方米。(二)观柏桥花台退距及电力下地

柏条河南路与一环路接口处半幅车道被观柏桥花台遮挡,形成交通瓶颈,影响车辆转弯及行车视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按照市政府安排,我处对遮挡半幅车道花台进行取缔,同时对花台内的电力排管进行下埋改造。目前已全面完成,共计埋设电力排管120米,铺设沥青砼40平方米,砖砌花台6米。(三)走马河排污治理

按照3月27日韩冰副市长召集相关单位、乡镇专题研究关于扎实抓好锦城湖水量、水质达标保障工作的会议精神,我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对走马河两侧的排污管口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形成方案报市政府。目前,已全面完成。(四)香雪海路沟渠排污治理方案调查

我处接到市政府转交的水务局《关于导江堰污水直排严重影响水体的紧急报告》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到柳岸路、香雪海路对导江堰污水出水口进行了实地踏勘,导江堰沿线的确存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的情况,如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香雪海路79号单独住户、青椒鸡农家乐等,情况严重。我处已形成方案建议回函水务局,由水务局负责办理。(五)城区内涝点位调查

6月7日暴雨导致内二环(通景路口至翔凤路段)、灌温路等5条路段发生内涝。我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对积水路段进行交通疏导,对被洪水掀起的井盖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了行人、车辆的安全出行。次日,我处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内涝点位进行了分析并会同水务局拟定了整改方案并实施。(六)青城桥栏杆整治工程

青城桥位于我市观景路和玉堂之间,是通往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通道,桥面两侧栏杆因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出现掉漆等现象,严重影响市政形象。鉴于以上情况,我处对桥面栏杆实施整治,完成桥栏杆砼部分刷乳胶漆2051平方米,金属部分刷油漆13.12吨。通过本次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市政形象,也为我市接下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五、提案办理工作

本,我处承担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共9件,其中主办件5件,协办件4件。为圆满完成提案工作,我处落实人员专职负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针对多个提案者提出的城区电杆问题,我处多次现场踏勘,现已完成了柏条河南路、柏条河北路、莲花南路、翔凤路、永丰路等道路上84根占道电杆迁改工作;完成永安大道56号电杆、莲花南路兰花村处占道电杆和拉线等路段46根电杆的拆除工作,并将办理情况及时汇报与提案者。目前,已全面完成,满意率达100%。

六、督办和信访工作

截止日前,我处共办理市委、市政府及治理办目督件17件,信访件、交办件5件,均按时办理完成。2014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城市道路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对无证开挖城市道路等行为进行监管,确保城市道路完好率。

二、主动联系社区群众,深入背街小巷,了解市民的生活、出行困难,有针对性的加大背街小巷维护、整治力度。

三、以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的乡镇为试点,指导、推广场镇道路市场化管护,并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健全乡镇道路管护体系。

四、完成城区主要道路上的43座桥梁的结构检测工作,待枯水期前完成维修加固方案,抢在枯水期内完成加固工作。

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搞好房建场平项目监督指导工作,提高投资软环境。

六、完成城市规划区市政基础设施普测测绘工作,掌握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立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库。

第四篇:市政建设专业规划

市政建设小组:

1、组长:赵拥平,组织编写该专业的规划。

简介:该同志1985年至今在成都市建设学校工作,先后担任道桥科、建设科、成教中心、第二职教中心、教务处等科室主任,高级讲师。建设部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与给排水专业专家委员,成都市市政工程学会理事。

2、成员: 朱仁杰,行业专家,成都市桥梁公司总工,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审定专业的规划。

简介:该同志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成都市市政总公司、成都市桥梁公司担任工长、技术员、项目经理、经理、现为桥梁公司总工。组织参与蜀都大道、一环路西二段、二环路南一段、三环路东二段,以及相关立交桥施工,3、成员:梅小明,建设学校市政专业带头人,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负责市政施工企业调查,参与编制专业规划,1983年参加工作,在成都市桥梁公司任技术员、总工,1996调成都市建设学校担任教师工作至今,4、成员:赵波:建设学校市政专业教师,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建设部中等职业学校水电设备专业专家委员,负责市政设计、监理等企业调查,参与编制专业规划。

1990年至今在成都市建设学校工作。

第五篇:市政建设的环境因素

市政工程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1、目的

识别 施工场地和固定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判定出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实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

2、环境因素包括内容

(1)噪声: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切割机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和模板的支拆等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2)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

(3)废气:包括施工生产的有毒、有害气体或建筑材料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4)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材料、废机具、建筑及生活垃圾、废办公用品等。(5)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运输或现场堆放的垃圾、沙石料,以及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等引起的扬尘。

(6)潜在的泄露:包括化学药品、油、气等的泄露。

(7)潜在的爆炸因素:包括施工生产所用的压力容器、锅炉、水箱等,以及高压锅、天然气瓶、氧气瓶等生活所用的各种带压设备,此外由火工品引起的人为或以外爆炸。

(8)资源消耗:包括施工生产、生活所造成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量。

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

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建筑施工活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本细则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见附件1;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围见附件2。

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气候和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所承担的施工范围,在开工前识别并编制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等在内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和安全管理措施。清单名录中应当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出现的施工阶段、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清单名录应经责任人签字。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手续时,应当提供经施工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和安全管理措施。

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动的,施工单位应将变更或变动后增加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报送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第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第七条 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施工单位应当逐一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在办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时,应当提交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安全管理技术力量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经总包施工单位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

第八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审核。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按照《湖南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管理办法》(湘建建〔2009〕304号)的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以及修改完善、重新编制和重新组织专家论证。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见附件3。

第九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安全防护方案及相应保证措施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具体安全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应当形成书面交底签字记录。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发现施工人员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等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采取停工措施,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组织对其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建立管理台帐,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查验。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相应管理人员)每星期开展一次对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的检查,作出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整改到位。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总包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组织整改到位。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每天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个人检查、评估工作台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或报告,并作出书面记录。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分包施工单位应当参加总包施工单位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

第十四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编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内的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办理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

第十五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理,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理台帐,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实施安全旁站监理,形成安全旁站监理记录。对于按规定需要分步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六条 工程监理单位对在巡视、平行检查及旁站监理过程中发现不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直至整改到位;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下达暂时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及时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监管。

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照工程项目特征、相关技术文件、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实地核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方案中应当明确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监督检查措施。

第十八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审查、专家论证、交底和过程控制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评估台帐;工程监理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履行监理职责的情况等。

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监管台帐,及时录入《湖南省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系统》,跟踪监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及其人员未按照本细则履行规定职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或者停工整改,并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规定,认定上报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两项许可的规定,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暂扣有关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收回有关责任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建议;发现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本细则履行规定的监理职责的,应当责令其改正,并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的规定,认定上报单位和责任人的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作出相应处罚或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湘建建〔2006〕354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五、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吊篮脚手架工程。

(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六)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一)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二)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它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五)预应力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附件2:

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围

1、在堆放与搬(吊)运等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等情况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等。

2、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搬运、储存和使用。

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使用、拆除。

4、施工现场及毗邻周边存在的高压线、高墙、边坡、基坑、沟崖、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等。

5、施工现场及周边的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

6、施工现场的防火、防毒管理。

7、施工现场的堆载、临时开挖、抗浮等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8、经论证确认或设计单位交底中明确的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业活动;大风、高温、寒冷、汛期等其他潜在的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等诱因)。附件3: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一般范围

一、深基坑工程

(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三)安装高度超过36m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和拆除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

(一)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二)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及其它高度超过15m的建、构筑物拆除工程,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拆除工程。

(三)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四)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六、其它

(一)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与职业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004年3月14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自2004年8月28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自1997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工会主席先进事迹

    为构建和谐添砖加瓦 做好基层工会当家人 xxx,女,中共党员。现任**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四公司工会主席。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会组织者,她始终恪守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公司的稳定与发展贡......

    红安县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章程

    红安县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章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企业的组织和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

    邢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邢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现有控股子(分)公司、厂32个,员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余名,拥有大中型机械设备1000余台(套),总资产12亿元,年可实现生产......

    2011年度市政建设管理工作总结1

    Xxxx镇2011年度市政建设管理工作总结一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市政建设管理工作,并提出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严格执法、加强市政建设管理”的工作要求,切实将市政建......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是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市政建设企业,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建工桥隧筑港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

    岫岩县市政建设管理处2007年年终总结

    岫岩县市政建设管理处2007年年终总结 2007年岫岩市政建设管理处在县委、县政府和城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年初计划,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继续发......

    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工会主席先进事迹(5篇模版)

    xxx,女,中共党员。现任**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四公司工会主席。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会组织者,她始终恪守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公司的稳定与发展贡献着全部的光与热。一、时刻注重自身思想......

    江苏圣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圣和集团 江苏圣和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简介江苏圣和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企业地处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盐城,是国家建设部核准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