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评价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由于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现目标,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提高力量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采用健身器械,无条件的学生可能采取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方法。此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最适宜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各种体育器材(球类、跳绳、实心球等),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敢于到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教师也不因为学生做得不好而制止和取笑学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自已更加愉悦,使之在体育课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尝试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获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当然,强调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个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练习也是完全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即使是在非集体的体育活动中,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例如:在组织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合作学习法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已的语言、自已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尝试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一种常见表现,学生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廖、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化。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例如:为什么篮圈与地面的高度是3.05米,高一点行吗?低一点行吗?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例如:单杠是不是只能用来发展力量,滚翻究竟应该翻得快些还是慢些,滚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等。
四、尝试延伸性学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新课程标准重视课程的延伸性。所谓延伸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和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延伸性学习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很多,这些流行的运动项目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例如: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因此,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尝试评价式学习法,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评价能帮助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评价过程中,以住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现在我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获取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活动中,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更加注意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当一名学生的动作没得到其他学生的肯定时,我会说:“某某同学的动作做得也不错,如果多练几遍他一定会做和更好。”此外,在课内课外,我对学生练习及时地进行肯定,一句“你的动作有很大的进步”、“你一定能超过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心花怒放,学习的兴趣更大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给学生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能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教学建议 1.学习方法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能盲目地套用某种学习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相统一。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4.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学习方法不断得优化。
第二篇:师德体会与反思
师德体会与反思
贺家坪中心学校 曾令银
在今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中,我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进行了师德方面的自查工作及深入地反思。通过学习,我感慨良深,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了爱岗敬业的意识。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我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这就是师德的全部含义。中国经济在腾飞,国民素质在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升,在这种形势下,教师都能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内心有许多困惑,这些因素既影响到教师的正常生活,也影响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影响到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的关系。通过本次学习,我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反思,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以博大的爱心去对待所有学生。前不久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留给我很多感触,她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她选择舍己救人?原来是她那颗博大的爱心!张老师的爱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贯穿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她对学生、对同事的一言一行都饱含了那种无私的爱。有了这种爱,才会不计得失地去关心学生的全部,也才会关心全部的学生!在她眼中没有差生,没有不可教者。面对学生,教师就像农民面对农田,你对这块土地投入多少汗水,土地就会回报你多少收获。
二是以平淡的心态去对待个人待遇。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它不属于经济领域,也不属于政治领域,所以,教师的待遇只能是这种现状。另外,中国社会正处在改革变形期,收入差距的增大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只能用平淡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我们的满腹牢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三是以终身学习的思想去迎接时代的挑战。教师的本质特征是教书育人,要体现这一特征就必须坚持学习。只有不断增加并更新自己的那一桶水,才有倒给学生的一杯水。终身学习不仅是完善知识体系,更是自我提升、践行师德的一个途径。学习可以完善自我,可以自我调适,充实业余生活,让教师拥有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坚韧的品质,更加柔和的心态。
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后我会从思想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以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第三篇: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双学双促活动心得体会
曾几何时,总认为英模离我的生活很远,我只能远远的瞻望,但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让我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让我深深的体悟到,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生价值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来表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依然不减其含量。
这些事迹,让我深悟,这一切的改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一种对生命呵护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并使这一意识形成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制度的常态化和监督的制度化。
与这些最英模人物相比,我无限惭愧。在我得内心深处藏着许多小我,时不时的会冲出来。我需要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挑战自我,向英模学习,寻找真我,寻找大我。可是我总是有一种惰性在身体里。我觉得我们做老师的,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压力也比较大。不但要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的学业搞上去,应对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还要应对教学以外的各种纷繁的工作。工作一忙,压力一大,人就比较累,情绪也比较差,做事也有点拖拖拉拉的,积极性不那么高了。
今后自己一定要好好修炼好自己,平和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我想如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情好了就没有烦恼了,就会有智慧不断地涌动,就会更加艺术地处理各类事情,各种关系。其次是正确对待压力,有压力不是坏事,应该把外界的压力转化为真正的动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那么,在为人处事时,就会变得顺利愉悦,就会事半功倍。
从英模们身上,我得到了以下几点:(1)对“平凡”的正确理解,许多英模人物没有显赫的职业、关键的岗位和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平凡同样可以造就伟大。(2)生命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不仅要学习英模人物,更要清除周边不安全的因素,提高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共同创建和谐平安的社会。(3)“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英模们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和品质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行为和业绩。这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想起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随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随着改变。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自由心灵,生命的大花园里心将会硕果累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改变自身,改变对现实的态度,不断调整自己,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
第四篇: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双学双促活动心得体会
曾几何时,总认为英模离我的生活很远,我只能远远的瞻望,但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5月13日,山东青州一学生不慎落水,正好路过的二炮硕士军官沈星跳入水中营救,由于湖堤湿滑,沈星在一次次将落水学生推出水面,学生又一次次滑下。最后,沈星将其推上岸后,自己却因溺水时间过长,抢救无效牺牲。
夏名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研究等工作中,为我市文物和文化事业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让我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让我深深的体悟到,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生价值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来表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依然不减其含量。
其实,我们的社会不缺少英模,不缺少关爱。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5•12那场灾难面前,有无数个国人,其中也有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着整个中国。他们在那最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为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灾区广大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紧紧护住的那个孩子得救了,而她却停止了呼吸;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扒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着的4名学生都活下来了,而他却永远地离去了;小学教师苟哓超,三次冲回危在旦夕的教学楼救学生,当他第三次冲进去后,一块一吨重的混凝砖块砸向他,那一瞬间,他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的怀中,孩子得救了,而他却永远地走了„„
这些事迹,让我深悟,这一切的改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一种对生命呵护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并使这一意识形成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制度的常态化和监督的制度化。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关爱他人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恒的。与这些最英模人物相比,我无限惭愧。在我得内心深处藏着许多小我,时不时的会冲出来。我需要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挑战自我,向英模学习,寻找真我,寻找大我。可是我总是有一种惰性在身体里。我觉得我们做老师的,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压力也比较大。不但要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的学业搞上去,应对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还要应对教学以外的各种纷繁的工作。工作一忙,压力一大,人就比较累,情绪也比较差,做事也有点拖拖拉拉的,积极性不那么高了。今后自己一定要好好修炼好自己,平和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我想如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情好了就没有烦恼了,就会有智慧不断地涌动,就会更加艺术地处理各类事情,各种关系。其次是正确对待压力,有压力不是坏事,应该把外界的压力转化为真正的动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那么,在为人处事时,就会变得顺利愉悦,就会事半功倍。
从英模们身上,我得到了以下几点:(1)对“平凡”的正确理解,许多英模人物没有显赫的职业、关键的岗位和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平凡同样可以造就伟大。(2)生命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不仅要学习英模人物,更要清除周边不安全的因素,提高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共同创建和谐平安的社会。(3)“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英模们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和品质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行为和业绩。这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想起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随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随着改变。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自由心灵,生命的大花园里心将会硕果累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改变自身,改变对现实的态度,不断调整自己,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
第五篇:高中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我觉得目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交流能力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学生不说。课堂提问,多以独词句回答;平日讨论,学生多以沉默参与。无论你如何启发,诱导,他总不开口。即使开口,说的话也不会超过三句,每句也不会超过十个字。学生的这种表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自信心不足,怕说不好丢丑,不敢说;说缺少参与意识,不愿意说;个性内向,不喜欢说,等等。学生不说你就没办法帮他提高。
第二、有些老师不重视。有的语文老师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自开口说话就说汉语,还用练口头表达?所以在平日教学中几乎不进行表达训练。其实口头表达只是思维的一种外部呈现,我们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其本质是进行思维训练。动嘴其实是动脑。学生表达能力强了,就不会再畏惧阅读和写作了。
第三、学校不开专门的口头表达课。一般人觉得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应该在语文课上完成,不需要再另外开设口语课,所以都不开设类似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课堂的容量已经加大,再拿出课上时间让学生练表达不太现实。
我在平日的练习中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课堂提问时力求设置切入点小的问题。
不问“怎么样”,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先点名提问,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时,多肯定,多鼓励。等到学生对回答问题习以为常之后,就可以让他们自由回答问题了。开始时对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大力表扬,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班里开展小型的辩论会、演讲比赛,阅读课结束时组织一个总结体会交流会,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允许学生提前准备说话提纲,但不许念说话稿。渐渐地,学生就愿意并且急于开口说话了。也可以在课外组织和口头表达训练有关的社团。如辩论社团,演讲社团等。这就要借助学校的力量了。
当然学生的回答会出现好多问题,比如词不达意了,不会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表达不得体了等等。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思维训练了。
表达能力差首先是思维出了问题。思路清晰才能表达流畅。脑子里建立起逻辑思维框架才能思路清晰。所以应该先帮学生建立逻辑框架。
先让学生学会用关联词语。
首先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如果…就…”、“与其…不如…”、“或者…或者…”、“无论…都…”、“尽管…还是…”等关联词语造句。或者进行关联词语替换练习。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拿出一句话来把各对关联词语分别填进去,体会它们语意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把“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个句子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随意替换其中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效果也非常好。让学生选关联词语填空。给学生一些关联词语,一些留有空白的句子,让其做填空练习。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练习。关联词语运用熟练了,思路就会清晰一些,表达就会条理一些。
再让学生了解一些逻辑常识。
比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因果推理等等。可以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讲给学生这些逻辑知识。这样在表述一个问题时才清楚才有逻辑力量有说服力。
只有通过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各方面的素养都提高了,才有说服力,才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也只有在别人看到成效后我们的做法才可能获得认可和支持。这时,另外的两个障碍就有望扫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