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

时间:2019-05-12 01:0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

第一篇: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兰塘小学方永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买衣服》12-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的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在购物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的“认一认、买一买、问一问、说一说、拿一拿、读一读、测一测”系列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认识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模拟人民币、衣服图片。

教学时间:(第二稿2013-8-8)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一认

教学情境:认人民币

问题引领:问题一,你会认人民币吗?

问题二,你会清点人民币吗?(书本作业第2题)

问题三,你会兑换人民币吗?(书本作业第3题)

教学策略:

1.问题一: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学生先独立认识,独立思考后,让学生拿出老师课件上的模拟人民币,同桌说说你认识的人民币。

2.问题二: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教师部分面批,只要学生写出总数就行,如有能力的可以用算式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以提升学生口表述能力。

3.问题三:同上

设计说明:本活动为什么用“认一认”为主题呢?这是根据教学目标1要求来确定的,又用三个问题来引领学习,这遵循“情境+问题串”引领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节省时间,我采用直接导入法,让学生认识10、20、50、100元的大面额人民币,以及今天可能要用到的1、2、5元人民币,起了新授与复习作用。根据自己获得知识容易记住的占50%原理,所以,让学生静思内化。根据教别人获得知识容易记住的占80%原理,采用了同桌交流,这两个策略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学生才能形成这种学习行为习惯。所以,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练一练,第2题,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清点一

定数量的人民币,教学时要提醒学生看清每张人民币的面额。第3题,主要是让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时,让学生明白最后要换的是多大面额的纸币。练习时要坚持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教师则个别面批和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可用学具进行操作。

教学实录:

活动二:买一买

教学情境:买衣服

问题引领:问题一,你会付人民币吗?(怎么拿出31元)

问题二,你会找人民币吗?(老师只有2张20元人民币)

问题三,你会买衣服了吗?

问题四,你看懂了吗?(书上的三种付钱方法)

教学策略:

1.问题一,课件出示衣服,创设买衣服的生活情境,提出帮老师拿31元,让学生独立拿模拟人币,拿好的同学,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算式表示自己怎么付的?

2.问题二,提出问题:老师给售货员2张20元人民币,你是售货员,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有能力的可以试着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想法。

3.问题三,以模拟纸币和模拟衣服为道具,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模拟购物场景。活动后,学生进行交流。

4.问题四,让学生独立看书本上的三种付钱方法,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可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呢?)

设计说明:本活动为什么要用“买一买”为主题呢,主要是围绕买衣服这个购物情境,以“问题串”形式开展的模拟活动,通过四个问题进行串联,第一个是付钱不用找的,拿人民币是为后面的生活数学做准备的,数学课不能丢数学本质的东西,但有要渗透生活中的数学,本设计就基于这两点考虑。学生拿出总数是31元的钱,这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应该说问题不大,先独立后同桌交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教参中不要求学生列式,我觉得教师还是需要板书出来,但不做一刀切强制性的,我个人认为,学生用算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内在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前者是外在的数学操作性活动经验,后者是内在的数学思维性活动经验。第二个是付钱需要找的,这也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书中没有考虑到,所以,我进行了增加,目的是将两种不同的付钱方法进行对比教学,为后面的模拟买衣服做好了准备。第三个是模拟买衣服活动,学生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购物场景,这就是一种数学活动型的生活经验,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过程性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考察点。第四个是书上举了三种不用找钱的付钱方法,要让学生学会看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付钱方法,让学生知道付钱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整个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经过“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实录:

活动三:问一问

教学情境:情境图提问

问题引领:问题一,你会提问吗?

教学策略:

1.教师课件出示生活境图,或直接看书,先让学生独立试着口头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可先让学生自由提,再引导到今天的提问式上来。)再同桌交流,(之后,可以试着用算式写一写。)注意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本环节根据教科书的求,专设了问一问数学活动,指在强化教师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已有前面买一买数学活动,对于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应该说有了很好的铺垫,所以这一环节,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思考好的学生可以同桌交流。在教学学时,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求和求差类的都可以,最后引入此课的提问教学,可在黑板上或课件中进行引导性教学,如:买,可以怎么付钱?之类的话,这样也是为了照顾学困生,对于优生可以进行笔写,但不作为整体要求,只要学生会说,就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这时要下去面批,对好的同学面批,对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根据本班实际开展教学。另外一定要关注同桌交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对话学习”。“对话学习”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倡导的哲学方法,一直流传至今日。“对话学习”是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行为,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在“对话学习”中,同对象与他人的对话本身是一种学习的行为,“学习”被理解为沟通的过程。

教学实录:

活动四:说一说

教学情境:练一练第1题。

问题引领:问题1,你会说吗?(书本作业第1题)

教学策略: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题。(一小题一小题出示)同桌间说一说。(快的同学可以写一写)师生交流,展示学生思考过程。

设计说明:设计本题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在一题多练,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情境而已,教参对此题的要求是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以说为标准,对优生可适当进行书写,但不作为统一标准。我个人认为:这里主要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教师不必让学生个个写出来,也不必再去拿钱币了,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了。通过同桌交流以扩大交流面,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而不是个别学生的表现,之后有一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就行了,或用课件展示其中一二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二种方法。

教学实录:

活动五:拿一拿

教学情境:练一练第4题。

问题引领:问题1,你会怎么拿?(书本作业第4题)

问题2,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策略:

1.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拿一种,并记录下来。学有余力学生可以直接在表格中填写其它拿法,不必每一种都拿。接着同桌交流自己的思考。

2.最后对照课件看看你是哪一种拿法,说说你有些什么想法?

设计说明:此题活动以“拿一拿”为主题,就是想通过拿来寻找更多的答案。练一练第4题是一种操作性活动和思维性活动的综合练习,教参将此题列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能够凑出100元都是正确的,这是最低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纸币拿一拿、说一说,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拿法。由此,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先拿,后写算式,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后学生练这类题时,就会调用自己的活动经验,用数学算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自己的模拟纸币中拿出的种类是有限的,要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行拿。这样做既完成了教学的基础任务,又扩展了学习知识。问题2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就此题而言,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和表格列举思考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集体交流中渗透有序思考,这不做重点,但可以渗透。教学实录活动六:读一读

教学情境:数学书

问题引领:问题1,你会看书吗?(书本作业第5题)

教学策略: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题的一段话,学生独立阅读书上一段话后,同桌相互讲一讲,全班交流。有时间可以拿一拿18元8角8分。

设计说明:教材第16页故事会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我认为本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与本知识相关的内容,不仅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要经常的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切不可忽视这种能力。

教学实录:

活动七:测一测

教学情境:迷你作业卡

问题引领:问题1,你学会了吗?

教学策略:

1.学生独立完成迷你作业卡,完成的学生可以出去玩。

设计说明:迷你作业卡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题目量小,所以检测题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以及后续教学的调整。根据本课内容,我收集了3题,题1、2题是换钱和点钱的笔试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第3题是口头类的,以口头为准,好的学生可以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但不必人人会填。练习是一种数学活动要体现“做”数学,迷你作业卡就是小型的课堂作业,迷你作业卡设计应体现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要有一定的梯度,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

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形式有复习准备题、巩固练习题,有基础题、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形式是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要发挥知识功能、反馈功能、教育功能;

教学实录:

第二篇:《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策略,掌握付款方法。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爱护人民币、合理用钱的习惯。教学重点:会使用大面额人民币购物,掌握付款策略。教学难点:各种大面额人民币间的兑换及付款策略。课前准备:

1、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模拟人民币。

2、教师准备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3、实物衣服并标价。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去服装店

(一)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模拟的小面额人民币,互相指认并进行

兑换。

2、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出示模拟服装店。

导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服装店)想知道里面都卖哪些服装吗?

那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读服装的价钱。

3、产生疑问:每件服装这么多钱,手里的钱够吗?

4、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你都知道哪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2)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分组讨论:

1、这些大面额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2、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3)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各种大面额人民币间的换算(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兑换(2)、全班汇报,答疑解惑。

二、买衣服

1、服装店里有这么多好看的衣服,你想买哪件呢?

2、怎么付钱?

(1)、教师以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例,师生共同讨论该怎么付钱?

(2)、学生提出的其余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选择解决。

三、找钱游戏

(一)不同人民币间的计算

1游戏:小组内每人手中拿一张人民币,一共多少钱?怎么算的?

2、小组内做练习

3、数一数钱袋里一共多少钱?

(二)购物

学生用钱袋里的钱自由购物

四、总结收获

第三篇:《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买衣服”。学习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难点: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课型:新授课(单位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大面额的人民币(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经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2)、学会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活动一:认识各种版本的大面额的人民币

1.师演示课件“人民币的认识”,展示所有大面额的人民币.

师:我们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人民币,那么你们会不会区别它们呢?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区分的?(分组讨论)

2.认识两种版本的100元人民币.

你知道这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吗?(100元)(学生会说出通过颜色、数字、图案、数字、汉字等来进行识别。)

师: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的左下脚有一些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了这些点,盲人朋友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

3.让学生认一认1990年版和1999年版的两种50元人民币。

4.同样让学生认识20元和两种版本的10元的人民币。

5.师: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并为其提供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使教学环节变得紧凑。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一)活动二:换钱

课本第73页的练一练第1、2题。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用学具“人民币”来换一换,最后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换钱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还帮助学生掌握了较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活动三:“凑100元”游戏。

每组准备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样张若干张。

问学生:如果需要100元,可以怎样拿?

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这些钱摆一摆,试一试.并将本组的方案进行统计。

最后教师汇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认识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三)活动四: 模拟购物活动。

1.每人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若干张。(除了大面额的外还需准备1元、2元等小面额的)

出示图片“买衣服图”,让学生明白可供自己购买的商品和价钱。教师先示范,如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付100元,钱够吗?我想买1条围巾和1条裙子,需要多少元?可以怎么付钱?

2.在小组内进行买衣服的活动,其中的一位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当顾客。

售货员任务:在顾客表示自己要买几件衣服后,要做纪录并迅速算出他所需付的钱数。

顾客任务:自己选择好想买商品之后,算出所需付的款数,并思考怎么付钱,准备好正好的钱数。

在购物过程中,同学轮流当售货员。

设计意图: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有意识地设计模拟购物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自己挑选时,体会出估算、运用不同付钱方法付款的意义和价值。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后你对家长说一说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设计意图: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本节课的知识做一个梳理。板书设计:

买衣服

10至100元的教材“人民币”的图片。

不同款式的衣服及标价

作业布置:

在家尝试帮助家长购物和付款。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提出换钱、算钱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体验买一件衣服如何付钱,再是帮老师估算100元买两件衣服是否够,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以这种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同时不断提高活动的要求,由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同时练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在认识人民币

之后,再进行这个活动就不会感到困难。总之,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锻炼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买衣服。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去哪转转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础。】

2妈妈买一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如果妈妈买一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票样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票样讨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我拿1张20元,2张元和2张角,一共是31元。

·我拿3张10元和张2角,一共是31元。

……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性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北师大版

师:学完本节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买 衣 服

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张20元,2张元和2张角,一共是31元。

3张10元和张2角,一共是31元。

第五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学设计

汪鹏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难点: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表格

实物人民币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二、揭示主题

出示《买衣服》课件。

师:同学有没有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呢?今天老师也打算带着大家一起去买衣服。

师:哎,老师喜欢这件衣服,我想用1元面额的付钱,用它们来付钱,你有什么感觉?(太麻烦了!)设计意图:全用小额人民币付钱,故意让学生觉得这样很麻烦,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对大面额人民币认识的必要。

小结: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买衣服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三、活动学习活动一:小组学习

(出示一套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跟小伙伴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活动二:请小老师认一认,下面学生评一评。师: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三:我拿你认(教师出示大面额的人民币)师: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买到的东西多呢?(使学生体会面额的大小关系)小结:100元、50元、10元和20元,这些就是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100元、50元、20元、10元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上节课的辨认方法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形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认一认活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观察,从直观上感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学生可以在组内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为正确认识、区分这些纸币打下基础。

四、练习购物

师: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

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课件出示图片)(和同桌互相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说一说怎样付钱)师:学生汇报,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币的进率关系。

1、师:同学们,那你们自己能提出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呢?

请一生提问题,另一生回答问题。(3个问题)

小结:小朋友们玩的那么开心,玩的那么好,看来下回购物的时候,一定能成为购物的小能人。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的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付钱与找钱的过程,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动中练习使用人民币,在活动中更清晰地理解人民币的进率关系。

五、闯关比赛——巩固知识,拓展新知

1、第一关

填一填(课后填空练习题)

2、第二关

1张1 0元能换()张2元 1张100元能换()张10元 1张100元能换()张20元 1张100元能换()张50元

3、第三关: 师: 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各有一些,可以怎样正好拿出100元呢? 同桌合作完成,每人至少写一种拿法,看哪组同桌写的最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感受100元钱的不同付法,灵活运用大面额人民币来付100元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在买衣服的过程中,认识了什么? 师:小朋友学得很认真,收获真不少,说得也不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人民币,因此我们要做到合理花钱,勤俭节约每一分钱,学会把零用钱存进银行。

七、板书设计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3张10元 1张20元 1张50元等于100元 1张10元 2张20元 1张50元等于100元

八、作业布置

《买衣服》课后填空练习题

下载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方永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3(教学设计)《买衣服》范文合集

    (此教学设计连最基本的环节都不齐全,情境创设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际上就是一篇教学简案,借鉴意义不大) 63 《买衣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各......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买洗衣机

    〖教学目标〗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大全

    《买衣服》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2. 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00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 了解人民币和日常生活......

    二年级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11页。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

    买衣服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内容概要:在上节课学习人民币的基础上,本节课继续学习人民币的使用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分组合作学习,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在课堂上让学......

    二年级数学《买电器》教学设计五篇

    《买电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43—44页买电器 学习目标 1. 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伤仲永》一课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本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或记录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五篇范文

    课题: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