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通往幸福之路
阅读之路,幸福之路
—加强课内阅读的一点浅见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初中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中指出,要注意语感培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会说、会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了阅读的重要性。文本内容,文本语言,文本主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文本中的填补“空白”。
关键词:阅读内容,语言,主旨,人物形象,填补“空白”。
人生是一个读的过程,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是通往幸福之路的境界。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初中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现代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按照章节条分缕析,肢解课文的老路,要注意语感培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会说、会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可是我发现许多老师为了赶课,忽视了这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更严峻的问题是中学生对课内阅读出现一些尴尬局面:大多数学生阅读不深入,一篇文章往往只粗略的读一两遍,甚至有的学生因为作业过多,一遍课文都不读,缺乏对文学作品深读的热情。有时,老师花好几节课把作品讲解分析完了,有的学生居然连文本都没有完整地细读过一遍。有学生说:“我已经完全不会读书了,一拿到课文或其他什么文章,就是寻觅其中有无考点,别的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的干脆不读课文也不听老师的讲解分析,而是看他们自己喜欢的青春偶像作品。中学生“不会读”、“不愿读”、“拒绝读”经典文学选文,他们阅读的内容趋向低俗化,阅读过程趋向粗浅化。这意味着部分中学生文学作品的课内阅读在逐步偏离“语文状态。”
如何在课内实现这一目标呢?现在的初中课本,每个单元都有教学要求,且讲读课文每课都有学习重点,课内自读课文每课都有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这些要求、重点、提示规定了教学任务,给教与学提供了方便。我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内自读时是分单元按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的。在开始单元教学之前,我先要学生看“要求”、“重点”、“提示”,再把该单元的文体、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根据文体进行自学。每篇课文一般要求学生依次按下列问题进行
初读:(1)标题是什么;(2)作者是谁,写作日期和文章出处;(3)应掌握的字词;(4)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6)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7)哪些语段是文章的重点语段;(8)文章有什么新思想;(9)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色;(10)记住一些佳句等。指导学生的课内阅读我重点从以下这些方面切入:文本内容,文本语言,文本主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文本中的填补“空白”。
一:抓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如教学《羚羊木雕》,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大人的重财轻义;”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做每件事时应三思而后行等等。”
二:抓文本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从这句话里你能解读出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揣摩可以读出,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有的学生
读出了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有学生还读出了世界上每个人都爱自己国家的语言,都认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是最美丽的。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三:抓文本主旨。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
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
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多达五六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四:抓人物形象。
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好,文本中的人物也好,每个学生都会读出他们心中的独有的那个人。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有的学生认为他是封建礼教毒害下的殉葬品,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一个不爱劳动但又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这些观点学生们都可以从文中的找到根据。再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学生仔细阅读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不断的“变色”过程中反映了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的腐朽黑暗。
五:填补文本“空白”。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散步的地点选择寺庙?寺庙一般栽的是菩提树,而这里却选择“竹柏”?散步的陪伴是张怀明,却不是其他人?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再参考课文注解,结合老师介绍的课文背景。可以填补出这些“空白”。选择寺庙是因为寺庙是清净之地,适合谈心赏月;“竹柏”的选择是竹柏在中华文化中它们象征着坚贞不屈,作者隐喻自己就具有“竹柏”的品格;选择张怀明时因为当时张怀明也和他一样被贬职,两人同病相怜,会有共同的语言。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平庸的,没有智慧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肯定是一个呆板的沉滞的只会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今天有许多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可我认为这是一天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多读书肯定是错不了的!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幸福!
参考书目:
【1】《语文天地》
【2】 《中学教学参考》
【3】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学参考
第二篇:通往廉洁之路
通往廉洁之路
——使反腐在国企运转起来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杨辉)
为什么掌握一国能源命脉的石化一雄的高管会走向自毁之路;为什么担负守卫“国门”的机场首脑会滑入堕落之谷;为什么老牌的”轻骑帝国”会产生腐败窝案;为什么肩负国家新型能源开发的中核集团总裁会坠入贪腐之海„„,陈同海、李培英、康日新,一个个昔日代表我国各自领域的顶层企业高管没能经得起利益风浪的考验在纪检监察和国资委的反腐倡廉浪潮中倒下。因腐败而倒掉的国企和因腐败而倒掉的高管并不代表国企腐败的倒掉,中国的国企离廉洁还有多远,中国的国企高管离责任还有多远,中国的国企反腐最需要做什么?国企在通往廉洁之路还有多少障碍,反腐如何能才在国企中运转起来?
国企腐败的轨迹
细观国企管理层的腐败行径,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列出一条曲线即倾吐国有资产,不断为个人及他人谋取私利,导致让人痛心的国有财产流失甚至是企业破产,有一部分高管东窗事发后逃之夭夭,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在高管的腐败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楚滴看到这样的腐败节点:
一是浑水摸鱼,捞取资本。其表现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资本运作中,千方百计地藏匿、转移侵吞国有资产。在这方面学者汪晖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在《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江苏通裕集团公司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侵吞的个案。通裕集团的主管顾雏军在出售集团资产过程中对财产估算、收购折扣和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问题上进行一系列的暗箱操作,致使另一集团仅以600万的总价收购了一个资产良好年利税达6000多万元的大型国企85%的股权,一时间给公司所在地的扬州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冲击。“扬州国企转制的案例揭示和印证着地方国企改制的一个广泛存在的模式:企业原管理层为自身收购低估净资产,但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最终将企业卖给外部投资者,这样一来,原先管理层对企业资产的压价就为低价甚至零价的外部收购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失察渎职,视国资如无物。其表现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疏于管理,盲目投资以及泄露企业机密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人们依稀记得当年著名央企“中投集团”投资黑石集团的失利之举,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风险评估,使得对黑石集团的投资亏损超过55亿元。此外,在投资摩根士丹利公司过程中也损失数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中投”为什么总是“投不中”,我想因该是体制之殇,管理层的失职腐败所致,视国有资产如无物。人们也不会忘记2009年的力拓对中国钢企的间谍门事件,正是由于钢企内部的{“钢奸”因收受力拓公司的贿赂而出卖钢协机密致使中国钢企在矿石定价上损失上百亿元,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谭以新和其他钢厂代表被带走审查。祸起于萧墙,我们的国企还能经受的住几起这样的失察渎职、泄密“重伤”。
三是大权独揽,据国企为己有。其表现是领导人员违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利用职务便利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自定薪酬。国有企业虽不是中国独有,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国企却是个“怪胎”,我国宪法在第七条中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据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是“全民所有”,但在现实中人民很少享受到经营权和所有权。某些国企的高管却在获得企业法定经营权的同时正在一步步蚕食国企的所有权,他们俨然已蜕变为家族式的企业家。中央制定的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如同耳边之风。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自定薪酬,在某些普通民众看来更是“名正言顺”。尤其是近年来垄断性国企高管的天价薪酬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中央在200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对国企高管的薪酬也仅仅是“一限了之”。
是“屡反屡腐”还是“屡腐屡反”?
中国式反腐究竟是“屡反屡腐”还是“屡腐屡反”?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董事长李培英到古井集团原董事长王效金,从中国石油化总经理董事长陈同海到中核集团原总经理康日新,中国的国企反腐篇章中从来都是省略号。作为国企“全民所有”者的我们在国企“屡反屡腐”的困局中,对国企天价腐败瞠目结舌、怒不可止。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在中央和地方对待国企“屡腐屡反”的高压势态中,对政府的立场感到了欣慰。国企的反复腐败与针对国企的反复反腐是一场胜负已定的斗争,但是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使这场激烈的斗争以较为平静的方式收场,以保持社会的持续繁荣与稳定呢?我们是否要继续保持这种同国企的腐败分子进行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困局?目前国企反腐所遭遇的尴尬现状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严厉的制约。
以“硬性权力”制约“软性权力”
国企的性质在宪法上是服务于我国的国体的,但是部分国企的腐败现状却与政府和民众的愿望相去甚远。国企就像一只快要断线的风筝虽然飞的很高,实现了风筝的“价值”,但是同时也脱离了政府的制约,飞出了政府和民众的视线,这样的风筝却没有达到愉悦放筝人的最终目的。国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之广重要性之大不言而喻,但国企的权力却没有超出“软性权力”的范畴,其权力的作用领域还是集中在经济、生活和社会领域。我们过去一直在上述领域对其进行围追堵截,相继出台一些制约性措施来制约国企的腐败问题,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对国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从而实现对国企管理层从经济上作出制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对管理层从企业日常生活上作出制约,还有一些地方对管理层所享受的生活和社会待遇做出了制约性的规定。制约何其多,监督何其多?我们的国企反腐收效在哪里?
当时下各式制约、各式审查、各式审计、各式巡视和各式监督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或失效时,我们该怎么办?美国的宪法之父麦迪逊提出以“宪法制约权力”,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以“社会制约权力”,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所处于的特殊腐败困境,以权力制约权力方是良策,而且这种制约就是以政治性的国家所特有的政治层面的“硬性权力”制约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国企所持有的“软性权力”。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经济学家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将政治和经济目标分离看做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保证„„经济权力虽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它在私人手里绝不是排他性的或完整的权力绝不是支配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的权力。同样国企所拥有经济权力是不完整的,与强大的政府政治权力相比显得很弱势。
所以针对“财大气粗”的国企反腐工作在软性约束失灵的时候必须用政治“硬权力”做矫枉过正的制约。这种制约首先是对国企“一把手”的绝对任免和制约权。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要让央企领导‘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而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首先要从破除‘一把手’体制入手,建立起真正有效、威慑力强的制约、监督和问责机制”。
反腐制度与反腐精神
著名政治学家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对意大利的制度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信任、互惠规范与公民政治参与网络是制度成功的关键。制度对于民主的有效运转的研究在世界学者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民主重要步骤的反腐当然也需要制度使反腐运转起来。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和针对国企近二十年的改制历程使得我们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反腐领域亦然,由以往的个人权威式的反腐逐渐过渡到规章制度式的反腐上,而且制度制定正在向各个专业领域纵深发展。近年来中央针对国企反腐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重磅制度规章如:《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中央企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企领导 人七项要求》等,此外,江苏在国企领导人员选拨、上海在国企领导人员去行政化、天津在国企权力制衡、陕西在国企财务监督、湖北在国企廉洁风险控制等方面对国企反腐做出了多种制度性的尝试,收效良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制度在反腐上的基石性作用,但是制度也有生命和周期,制度能运转多久,我想说的是制度需要精神来维持生命。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的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证了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认为某些宗教观念对于经济精神的发展,或者说是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论述科学精神时写道“有系统之真知识,叫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因为缺乏上述定义所包含的三种精神所以呈现出“笼统、武断、虚伪、因袭、散失”等病症。
同样在反腐领域中国不仅需要反腐制度做基石还需要反腐精神的支撑。正是由于缺乏国外深入人心的反腐精神,中国的国企腐败案件才会处于靠美国披露的尴尬境地。虽然在反腐制度仍不健全的环境下谈反腐精神有些漫无边际。但是反腐精神的力量之巨大且其成本之小,代价之低是制度所不及的。反腐制度的制定和运行需要我们努力,反腐精神的构建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或许只有在中国形成公民型政治文化和公民社会中才能得以构建,但中国的国企反腐需要精神的力量。
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在《政治与市场》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政府官员眼中,实业家们不是简单地作为某个特殊利益的代表出现,像利益集团的代表那样。他们是以履行职守的官员身份行事,这种职守在政府官员看来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国企高管不能简单地以企业利益的代表出现,更应该以为民谋利的“管家”代表出现。通往廉洁之路——使反腐在国企中运转起来,中国的国企需要像创造财富那样追求廉洁!
第三篇:通往奴役之路 书评
通往奴役之路书评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这本书被翻译超过20种语言出版,哈耶克称要将这本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通往奴役之路》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而又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在我看来《通往奴役之路》其实应是一本政治学著作。哈耶克著书的时间应该是在1941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正值纳粹德国大肆侵略别国和施行种族灭绝的反人类罪行。与此同时,苏联在斯大林统治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哈耶克以缜密和清醒的思维态度,告诫世人,不要被当时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的理想所蛊惑。哈耶克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哈耶克警告知识分子们,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目标所要付出的效率方面和自由思想的权利方面的代价。《通往奴役之路》精辟地论述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维持的、其运行之规律、以及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等等。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哈耶克在这本书中做出的判断非常醒目的标明在封面上——计划经济引导民众通向奴役。换言之,伴随着计划经济民众将不断失去自由最终彻底的变成不自由。
哈耶克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论断,即西方国家热衷的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自由主义在和平时期的演进,反而是会向计划经济前进。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必然通向“奴役”。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最终会导致极权主义。西方当时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潮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哈耶克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中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成为一个静止的教条,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规则。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则能够作千变万化的应用。深思熟虑地创造一种使竞争能尽可能地有益进行的体制,和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悬殊。”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4-24。可以说,计划经济就是给所有人强制规定了计划,个体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个人主义核心就是要求每个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论此选择结果如何。而计划经济正是遏制了普通民众选择的权利,因此,也是信奉自由主义的作者所反对的。
之后,哈耶克也对计划经济的计划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我们一切批评所针对的计划只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这一点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在本书范围内,不能讨论那种用来使竞争尽可能有效和有益的非常必要的计划。”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6-46。哈耶克随后对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在那个时代有人认为垄断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发展一定会导致垄断。政府只能在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政府计划中做出抉择。然而,哈耶克认为“在计划经济不可避免性的论证中,技术的改变已经在数量逐渐增多的领域中使竞争没有可能,而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是由私人垄断组织控制生产还是由政府管理生产。这个信念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有关产业集中化的学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7-47。然而产业集中化理论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同时各种实证研究证明,科技生产水平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垄断,反而是政府的有意扶植造成了行业垄断。因此,垄断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在被视为代表资本主义必经的演进过程典型国家的德国,自从1878年以来,卡恃尔和辛迪加的发展,受到周密的政策的有系统的扶植。政府不仅使用了保护手段,而且用直接诱导最后并使用强制的方法,推动管制价格和销售的垄断组织。”--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9-50。反而在社会经济十分复杂时,自由竞争比中央计划更加有效。只有充分竞争状态下,即生产者只能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却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才能有效利用价格体系调节经济。反观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德国并不是自发形成垄断,而是依照德国思想家所划定的路线前进。“因此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1-51。
不论在何种社会,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而每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无数的变量。同时,不同人的生活环境,价值观,教育水平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严格意义上都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中,政府不能简单地宣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作为单一的目标。这种目标已经预先假定我们每个人是拥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但是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一系列的变量,是一个多维的向量空间。但是,集体主义者依照一个单独的变量来规定我们的一切活动。并且他们认为这个效用函数是很完备的,不论任何人,此效用函数对其都适用。现实中肯定不是如此,并且有些东西对某些人效用为正,对其他人来说效用就为负,且不同变量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举个简单地例子,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时间对其的效用就比金钱更大,但在低收入人群看来,金钱效用远远大于时间。因此计划经济政策很有可能一刀切,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全了另一部分人。计划经济通常要求民众为某一“更为高尚”的利益做出牺牲,而这类高尚利益通常被简化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口号。于是,当计划经济的领导人要求部分人牺牲利益时,除了受害人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认可和支持,因为这被视为是善良公民应有的义务。如果受害人不愿做出牺牲,就被认为是反对国家和人民的。民众受到社会道义的绑架,不得不牺牲自己。哈耶克的观点也非常明确,即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罪在于对个人自由的损害。个人主义者认为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且,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且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但是集体主义者认为,在需要的情况下,应该要求个人按照集体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和偏好,集体的需要应该至高无上且优于个人的喜好。
如果集体的需要随意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则个人的自由将会荡然无存,只要集体需要个人做出牺牲,这种屈从就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所有的抗辩都会淹没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中。哈耶克的简练地总结为一句话,“当这个制度由一个集体主义信条支配时,民主不可避免地将自行毁灭。”--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0-71。哈耶克的观点固然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计划经济集体主义的弊病。扼杀了人类自由的本性,以及突破现有框架进行突破创新的欲望。而且某些牺牲是完全不合理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城市农村价格剪刀差。利用低廉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城市发展,牺牲农民的利益。更可怕的是利益集团制定出有利于自身损害普通民众的政策。这些也是中国现在发展需要注意的。但是集体的某些政策确实是为了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比如社会保障制度。因为自由竞争的经济在某些条件下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状态,但是帕累托最优仅仅是效率上的判断,并不代表分配上的公平。哈耶克奉行自由主义,他认为个人只要是凭自己能力奋斗,而没有藉由体制或政府管制获得的特权,其所获得的财富都是合理合法的。不管落得何种下场,贫穷或富贵都是可以接受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某些方面的确有遏制民众自由生活的行为,但是在公共物品等方面,经济学已经证明了市场行为是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的。政府的行政命令在这些方面可能更加有效。当然,前提是命令必须是深思熟虑,不以谋私利为目的的。
哈耶克在法治与民主上也进行了一定了论述。所谓“法治”,并不是人民守法,政府行法就足够了。法治在根本上是中立性的,它与民主政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真正的法治在近代是由民主政治衍生出来的。法治对于民主政治,只是一种必要条件,并非成分必要的条件。这也就是说,没有法治一定没有民主政治,但有了法治,而其他条件未满足时,不必是民主政治。由此可证,法治一定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更不一定是到民主政治的道路。在法治之下,政府的政策,应以固定的法律为依据。在行使专断权力的政府统治之下却并不如此。在这种政府统治之下,政府可能把生产导向其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法律条文是可以预先制定的。但是,在法治之下,这些法律制定,并非为了特殊的个人达到其特殊的目标,或满足其特殊的需要,这些法律只是满足每个人各种不同目标的工具。这些法律的制定,应该是长期的规划。在规划中,我们不能明确知道这些规律是否只有利于某些特殊人物,而不是有利于其余的人。法律的公平精神由此体现。法治和政府的一切行动是否在法律的意义上合法这一问题无必然联系,它们可能很合法,但仍可能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行为都是合法的但它的行动肯定不在受法治原则的支配。“通过赋予政府以无限制的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并且一个民主制度就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最完全的专制政治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3-83。我是十分认同哈耶克对此问题的看法。一个国家如果立法出现问题,那么法律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调整,人们对规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于立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我国目前立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下位文件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同部门规范性文件相互矛盾冲突。而且某些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来调整。而且我国的立法过程通常表现为由上而下,更多的体现了党和上级的意志,这其实与立法民主精神相违背。同时,立法时更多的体现了部门地方利益。这其实就是哈耶克所批判的恶法,立法目的就是对特定的人有利。中国过去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因此政策往往具备法律的权利义务内容。而在主要依靠政策推动改革的进程中,谁先获得了政策优惠,谁就可以在市场上领先一步而获益,而谁掌握政策权限,谁就有更大的支配权。由于历史传统、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公共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而且我国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共,中央的权力又集中于主要领导人。虽然这种体制曾经起过较大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日益凸现。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党的领导职已经逐步取代国家机构的管理职能,使国家机构的权力逐渐向党组织集中,党组织日益成为整个国家体制的中心。权力的高度集中,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政关系逐渐转化为党内的上下级关系。中共也经常对立法进行直接干预。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提出了法治的口号,改革正在进行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进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在提请大会审议。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立法法则是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这是一部宪法性法律,其法律层级仅次于宪法。通俗来说,立法法是管法的法。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意味着立法本身受到更加谨慎严格的对待,在“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样的目标下展现问题意识,并勇敢坚决地做出改变。
总体来说,哈耶克这本《通往奴役之路》是一本好书,其中的很多观点在当时看来是深刻的也是犀利的。直面历史,不得不承认哈耶克的担心在诸多共产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中成为不断重复的人类灾难。不管是苏联的“肃反”,柬埔寨的红色高棉还是中国的“文革”,在个人自由没有保障的国度里一旦爆发起大的运动,受害最深重者必将是普通民众。而每年饿死无数人的朝鲜勒紧裤腰带也要每年花费巨资进行导弹试射,这与中国60年代德国30年代的做法又何其相似。《通往奴役之路》对我们这些在爱国主义教育下长大的人来说,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过去计划经济的弊端残余,比如法治的不健全,比如对于物权保护的欠缺,比如集体主义对于个人效用的压迫。同时,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也过于偏激了,将社会主义同法西斯主义等同我并不十分赞同。但其的初衷应该是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而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到中国正在逐步改进一些错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各种著作中最为公众熟悉的。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世界上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搞社会主义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 ——哈耶克的这本书,对我国读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先生。1974年,当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个两个组合(哈耶克和贡纳尔•缪尔达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缪尔达尔是瑞典福利国家的理论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过内阁部长,亲自参与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从当时的政治潮流看,瑞典人对他给予表彰,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哈耶克却是现代福利国家最激烈的批评者,早在40 年代他就指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还是决定让他们联袂获奖。他们觉得,诺贝尔奖是一项纯科学的奖项,所以政治立场上的对立不应该影响两人一起走上领奖台。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承认,在所有分享同一年奖金的经济学家中,这两人确实是共同点最小的。)
《通往奴役之路》唤醒了所有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哈耶克一直被人们视为经济学界的“叛逆者”、“异端”。
他早年就已名扬天下,但在30年代,哈耶克在初到伦敦时在罗宾斯的支持下孤身一人拿凯恩斯的学术观点开刀,终因一时疏忽,败下阵来。《通向奴役之路》出版时,从社会主义拥护者,到资本主义改良者,甚至到祈求政府救助的贫民,无不对他予以抨击,哈耶克由此声誉日下。咸鱼翻身,其书必有其智慧、闪光的一面。其书论述了市场与计划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唯有走市场之路,方可摆脱奴役。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重读这本《通向奴役之路》时,必会觉得意味深长,感慨良多。
在本书引论中,哈耶克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一股祟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哈耶克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指惟我独尊、自行其是,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每个人都能各显其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自由也不意味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而是说人们干每一件事情,都是出于自愿,并不是被强按着牛头喝水,身不由己。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天生就具有独裁主义倾向。当法国作家们在描绘社会主义的蓝图时,就认为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独裁较之政府管制更为有害,它从根本上危及到个人自由。因此,以自由为灵魂的民主主义,势必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它们除了“平等”二字以外,别无共同之处.但即便是平等,二者也有云泥之别。民主主义是从自由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的平等,只能是从奴役和抑制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只是徒有虚名。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他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他看来,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可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配置资源来说,竞争最为有效,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哈耶克历数了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
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因此,分散决策势在必行,由当局用单一的计划来控制经济,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家的收入和升迁,并不仅仅取决于业绩,而往往由上级主管部门说了算。这样,企业家与其“眼睛朝内”,在企业埋头苦干,还不如“眼睛朝上”,多与上级部门联络感情。加之在计划体制下责权不清,企业无论亏赚,都与企业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决策时,通常并不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投上级所好,看他们眼色行事。事已至此,企业又何谈经济效益呢?
更糟糕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假如要制定一项登山计划,由于个人的偏好不一致,在选择目的地上,难免意见分歧。或许有人想看泰山的日出,有人想欣赏华山的险峻,也有人想一睹黄山的风姿„„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吵成一团,计划胎死腹中。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政治上的专制,又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当局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当局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惟一正确的;当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他们所希求的。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A]哈耶克论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举个例子,你的东西如果是与他人公有的,最终大家都要用的时候,必然力大(权高)者得。除非你认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的公平善良,那公有制也许是个好主义。所以,现在把改革的矛盾归罪于市场经济真是莫大的讽刺。同志们要清醒:我们要法治,要清晰权利,要反腐败。要让每个普通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果被侵犯了,有个地方可以清晰简单的评理。
[B]1974年10月10日,在诺贝尔奖盛大的颁奖晚宴上,哈耶克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当初有人来问我是否应当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会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对。”一个理由是,他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第二个理由是,诺贝尔奖将赋予那些经济学家以不应有的权威。经济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一个物理学家,即使获得了物理学奖,也只能影响本专业的物理学家们。而经济学家主要会影响外行: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公众。大家都愿意听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对于治理经济,甚至治理国家有什么好主意,而获奖者自己也很容易以为,自己真的是全知全能的。结果,就出现所谓“知识的僭妄”。按照他的说法,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不很合适的政策,其实都是经济学家狂妄自负的产物。
[C]“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哈耶克
[D]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退役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1921年获法学博士之后,他转而研究经济学并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做过助理研究员。1924年返回维也纳,与几个才华出众的年轻经济学家们(包括摩根斯但和哈怕勒这些后来非常有名的人)一起,从师路德维克• 冯•米塞斯。几年后,哈耶克以维也纳大学讲师身份受到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列奥尼•罗宾斯之邀去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发表其第一部主要著作《价格与生产》。这使他在英语学术世界初露头角。1930年代,哈耶克因不同意凯恩斯货币理论而卷人了与凯恩斯和斯拉法的论战。稍后,哈耶克又在米塞斯与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成为自由市场制度最坚决的卫道士。一直以经济思想史见长的哈耶克此时转入政治思想史并从中获取抨击集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武器。这些论文后来以《科学的反革命》一书著称于世。该书追溯现代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思潮的渊源至十八世纪的圣西门与孔德。1944年,哈耶克以《通往奴役之路》名噪一时,成为一位政治思想家,同时为他在后来世界性的自由主义运动中奠定了领袖地位。五十年代,哈耶克离开英国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与道德科学”讲座教授。这一时期,他继续从事思想史研究,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他”不惑之年”的主要著作《自由宪章》。该书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宣言。60年代,哈耶克返回欧洲,在西德任教,并发表其晚年时期主要著作,《法律、立法和与自由》三卷。至此,哈耶克著作等身,所著文章均被认为运思深远,入木三分。他的不少著作当时不为世人理解。直到197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授予他经济学奖,承认了他”在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与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到了80年代末期,鉴于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人们对哈耶克思想的尊重达到了顶峰。哈耶克被认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绝无仅有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要观点,也是最基础的观点:财产权是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及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失去了财产权,就失去了一切!
人天生有很多权利,首当其冲,最为关键的是“生存权”。
生存权,如果用动物的眼光看,就是食物权,而从人类角度看,因为人类的科技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演变成了“财产权”,人类的财产权,就是人类的食物权,也就是人类的生存权。只要食物权一丢,那你的其它一切,不管是什么就全丢了。
如果你对这个观点有意见,我无需跟你进行任何辩论,我们只需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将你的食物权,将你的家人的食物权,将你的亲戚朋友的食物权交给我,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你们不得进食喝水,然后,我可以将其它任何权利都给你,你想怎么辱骂我、打我都行,哪怕你杀了我,只要我至死都没说同意你们进食喝水,我死后,一样会有你、你的家人亲戚朋友一大群人陪葬;
只要一天后,最多三天后,当你的家人朋友饿得渴得奄奄一息时,你就会乖乖地向我下跪,向我叩头,恳请我给你们一口活命的饭,此时,我不管提出什么让你尊严丧尽的无理、无耻条件,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会不会答应我?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拥有了食物权,我只骂你一句,你会答应吗?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独裁者更懂,所以,独裁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民众们的米袋子骗到手,后面的一切就好办了。
因此,独裁者有它的一套骗术:资本家富有,但人少,穷人钱少,但人多,只要能将多数的穷人骗倒,就OK了,于是:
1.闭口不谈绝大部分资本家原先也是从穷苦工人努力奋斗走出来的基本事实:
.每一个时代的资本家,或是发明了新技术,或是经营管理上,其实都是社会发展带头人,;
.穷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可以发家致富;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时代或是在科技上,或是在管理上,成为各行务业的领头人,也就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只要一松懈,不再是时代的领头人,他必将回到穷人的队伍;
.在自由平等的社会,致富之路对每个人都是畅开的,就象运动场一样,跑道对每个人都开放,比得只是谁跑得快;
2.资本家中有坏人,这是一定的,就象民众中有杀人犯一样,独裁者就专找几个通过投机专营的做典型,再加上有些资本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如“二奶”,“开快车撞死”等,将这些事罗列出来,给大家一个“资本家坏”的心里印象(妈的:这些事穷人也在天天干,但独裁者就是故意不说);
3.调动强大的宣传工具,恶意丑化资本家;
4.宣传到一定程度,开始抛出:你之所以穷,全是因为资本家坏;再继续宣传,强行向民众灌输;
5.时机彻底成熟,提出“公有制”: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财富集中到个人手上的事情,将大家的财富全部集中,由人民代表进行管理分配,照顾到每个穷人,这是个最好的模式;
6.彻底反对民众拥用“财产权”,为此,专门制造了一个非常非常让人恶心的词:罪恶的私有制!
因为穷人本就没有多少财产,又在做着“分一份”的白日梦,资本家财富多,但人少力量小,于是,全民的财富全部被收缴,收“米袋子”完成了;
“米袋子”一收,接着,什么都好办了,民众呼一声“万岁”,给一口饭,喊一声“××主义好”,给一口饭,谁敢不从,谁敢不听?凡有意见者,“无产阶级专政”正等着;
为了继续这种欺骗与压榨,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厉的言论自由管制,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人权压制!民众强行“被代表”了,被“人民”了!
至此,独裁制确立,奴役之路完成!
民众做着“统治阶级”的美梦,实际从自由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奴隶。
民众原想“均贫富”,最终得了个“均赤贫,均饥饿”。
到底谁富了?反正在“公有制”国家,绝对不会告诉你谁富了,但大家心里一定清楚谁富了
第五篇:通往奴役之路书评[模版]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第一部分:作者生平
哈耶克的研究遍及各个领域,商业周期、金钱、未知经济、特权和社会发展等等都是他思想的组成部分,为了探索自由的真谛,他先后从经济学进入心理学,又进入政治哲学。
▲他创建了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会”。
▲他是与凯恩斯针锋相对的理论对手。
▲他是预言干预主义可怕后果的先知。
▲他是撒彻尔-里根经济革命的三大教父之一。
客观而言,他是现如今最难以解读但却值得尊敬的人物。
第二部分:成书背景
1938年,哈耶克加入英国国藉,次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量出现及其意识形态的漫延,英国经济学术界也掀起了有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哈耶克凭借他雄厚的自由经济市场知识以及多年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思考,雄辩地指出了计划经济理论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全权社会主义如果实现,将会带来政治道德和经济上的全面奴役,最终成就了他的奠基之作《通往奴役之路》。
第三部分:个人读后感
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学姐跟我们说,院长很喜欢哈耶克。当时对这位名人还是那么的好奇,知道拿起他的这本《通往奴役之路》,看完后我也不得不佩服他了。不过他带给我的更多的是震撼和疑惑,因为书中的很多理论和观点全面颠覆了我之前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计划经济的认识。在初中,高中的政治课本和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是好的,是让我们中国逐步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好政策,是符合我们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资本主义则是剥削人的,是西方国家的首选。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哈耶克将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扯到一块去了,就仿佛是同一母亲的两兄弟,只是性格完全不同而已。
有时候看新闻报道,我也会产生好多疑问,最多地集中于一点就是:一直以 1
来我都不是那么清澈地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或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人)对我们(中国)会如此的敌视和抗拒?第一个能让我们想到的是——彼此的意识形态上有差别,我们信奉是社会主义,而他们(美国人)所信奉的是资本主义。我们也称美国的资本主义为帝国主义,因为我们认为,事实也是如此,美国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我们最初所知道的)个人资本主义,已经是带有霸权和垄断性质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我有时候就在想,难道思想意识的不同就会导致你死我活的敌视?不过,因为自己对政治的敏感对不够,所以就对为什么美国政府不友好的真正原因无从得知。但在看完《通往奴役之路》后,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个人主义的思想来自于自由、民主的思想,个人主义的体现就是对个体自由和全体民主的实现。个人主义首先来自于思想领域,它在经济领域的形式就是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要后与个人主义,聪明绝顶的法国人最先萌发了这种思想。它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平等(尽管这是人为定义最终通过集体主义所能实现的),这也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唯一共同的地方。在经济领域的形式就是计划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而书中的第三章讨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应该说是计划在经济领域的不同表现形式。个人主义所要实现的是平等,集体主义所要实现的也是平等,但它们各自却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个人主义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的和集体民主的前提下实现平等,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以全体利益为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平等。
其实,如果用这种社会主义的表现方式不同来看待美国人的态度,应该就可以说得通了。西方人的价值观或美国人的价值观
认为:社会主义和自由是不可能结合的,即你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你就选择了放弃自由,你就选择了一条奴役之路。这也正是哈耶克所要告诉大家的。他论证社会主义会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等,而这其中有一种极端的,那就是社会主义会发展成为纳粹制度——法西斯主义,或是说极权主义。由此,我想美国人就会自然地认为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极权主义下自然就不会有自由,这与美国人所信奉的个人主义的灵魂——自由主义是从根本上向背离的,是不容的。所以,美国人的结论就是社会主义是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存在一天,美国人的自由和民主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因此美国政府总是采取敌视的态度对我们中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点,我在网上找到,“哈耶克曾亲历德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或多或少肯定给哈耶克留下了阴影,导致他在对待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的问题上有些偏激。
此外,哈耶克还从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谁战胜谁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等方面论证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观点。哈耶克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科学技术远没有发达到使中央计划部门可以估计各种产品或劳务对于不同社会成员在各个时刻和场合下的“效用”之前,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产品将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官员得不到足够的“激励”去获取每一个公民对各种消费品的“评价”。而在生产受到中央计划控制的体制中,如哈耶克在书中指出的,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这就是兰格的“计算机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提供答案的所谓“激励问题”和“信息问题”。哈耶克认为在人类发展的现阶段和可以预见的将来,只有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才能够解决激励与信息问题。哈耶克把“个人主义”同“自私自利”加以区分,他所说的个人主义对“有效率的生产”和“有效率的消费”而言仅仅是指社会尊重个人独立作出消费和生产决策的权利,并实行相应于此种权利的经济制度。
“效率损失”并不是哈耶克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依据。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许多人相信: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不一定比社会主义“计划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小。
在第十一章里,哈耶克进一步论述说:“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只要不同意见不受压制,总会有人站出来怀疑和探究那些支配着同时代人思想的观点,并以新的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哈耶克认为这种知识积累过程和思想发展过程是不可能被“计划”或“组织”出来的。“认为人类心灵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它自己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混乱的„„当我们试图控制它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为它套上枷锁,并迟早会引致思维的呆滞与推理能力的衰退。”
我承认,在看完通往奴役之路后,我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不再单纯地踏实地相信社会主义是完美的,但也不再认为资本主义就一无是处。我不会再因为他国是资本主义就对他们产生偏见与敌视,我懂得了冷静的公正的去看待每个国家的制度。哈耶克不完美,他的书也不完美,但看完他的书,我们会学着全面的客观地去看待事物,去向完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