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闲暇时间阅读研究方案
学生生活教育研究
闲暇时间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方法与动力机制研究方案
读书与自我教育研究课题组
高密市康成中学高二级部
一、项目提出
读书可以积淀智慧,读书应该成为精神依托,读书更应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个体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的同时,读书者所感悟的是人生的真善美,知识的深奥美,以及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个性发展、放飞理想的不竭动力。
读书可以促进“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和谐发展,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源泉。
我们知道,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认知线的研究着眼于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如何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有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情感线”的研究着眼于学生心理情感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与教学相结合,对学生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实施科学引导,增强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据调查,上世纪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共同的内在素质,例如兴趣浓厚,勤奋努力,大胆探索,坚忍不拔等等。这些内在素质,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范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力因素是主体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主体的动力调节系统。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决于两个系统的协同活动,两者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源于非智力的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迫切的需要,有了积极的动机,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身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非智力的各种心理因素无一不包含着人的情感。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它可以影响和调节其它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情感与智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的“情绪生活”是与儿童的独立、探索性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伴随着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改变,是今后几十年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自我教育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讲,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他人教育系统和自我教育系统两大类。他人教育说到底,还只是一种外在条件,决定教育最终效果的还是自我教育能力。惟有实现个人的自我教育,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学识、感情、能力、道德的完善,才达到了教育的自我完善。
而书籍(读书、阅读)可以很好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是‘自我教育’的老师。”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求学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学生入神忘情,灵魂升华。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学生的自
我积极地读书(阅读)加之一定的实践和外围辅助措施,可以长足的发展“双线”,尤其是“情感线”,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但是,受时代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学生表现的很浮躁,在阅读书目和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倾向非主流文化书籍、方式方法上过于随意不讲章法、读书乃至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将阅读与自我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以上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从而真正从整体上破解对学生生活教育的瓶颈。
二、条件分析
1、学校组织广大老师对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生活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分析,并在学生中间针对阅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为课题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条件。
2、学校正在进行“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研究,“读书与自我教育”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展开,同时,本研究项目的项目开展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操作性规范和科学的理论基础。
3、2008级级部从高一开端便进行一系列引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深入开展班级读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开展“书香班级”展示,“亲子共读”“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我爱读书”征文演讲大赛活动,不同时期、节假日的主题征文,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学校版面设计展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本项目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
4、语文备课组一直在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就课外和课内阅读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有许多可借鉴的资料、方法,并有生动的实例。
5、学校软件(阅读教学方案,师资等)、硬件(阅览室、开价书屋、读书角)等方面条件优越。级部提供阅读材料比较丰富,学生手头阅读资料也绰绰,阅读能延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为我们的课题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项目研究设计
(一)模式界定
本研究项目就是研究学生阅读的内容、方法与动力机制,定位为读书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让学生的“双线”在读书过程中得到发展,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丰富学习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
(二)项目研究计划
我们把整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课题、调查现状、分析成因
(1)成立课题组。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
(3)开展前期调查,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设计方案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切实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
(2)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开阔教师眼界。
(3)研究对策,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实时调控、构建体系
(1)创设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指导机制,这一机制创设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指导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2)建立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一系列评价体系,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德性养成。
(3)提供学生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施展平台,也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读书与自我教育的时空环境和条件。
(4)丰富学生读书自我教育活动的内容,这是指导学生进行读书与自我教育的载体。
第四阶段:后期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
(1)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2)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
(3)推广应用
(三)项目实施保障及细则
1、学校政策、资源、资金支持: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每个级部都有自己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研究课题,学校办公会每周一调度,各项目研究组每周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制度,涉及不同科室问题,学校统一调度,另外,在书籍订购、材料印刷及出版、校内外媒体宣传等各类活动资金上大力支持,足额全额报销。
2、学校教科处理论等软件支持:
教科处从理论层面引导和协助课题组开展工作,从教育教学各方面搜集前沿信息和案例服务课题研究,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和学研备课组简报推介,促进,推广。同时,教科处承担不同时期对项目研究的综合评估与评价。
3、级部总体调控,协调推进:
级部是课题组开展工作的实体,项目研究计划和方案的落实纳入级部整体工作计划,政策解读、资金调配、活动实施、具体监督作为级部重点常规工作调度,同时,级部又是项目研究活动的执行者,服务课题组并贯彻课题组的理念、方法及各种安排,同时,级部对项目研究过程分阶段进行初评,并根据学校和教科处的评估反馈对项目研究实施有效干预。
4、课题组按方案和计划具体操作:
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和总体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流程,然后同学校、级部工作计划科学融合,有效对接。
5、学生组织参与落实:
项目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学生阅读(读书)动力建制上,课题组的着力点也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机制研究,因此,大部分行动研究工作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完成,以下是我们已经采取的有效活动,结合教学及学生生活实际,课题组将推出更科学的和细化的活动与研究。
(1)《2008级学生自我教育周报》
《读书与自我教育》周报,每周一期,由学生自我推荐和练笔的稿件组成,学生自我编排。内容涉及学习、心理、生活各个层面。
我们在每个班级选了两名热爱读书的同学,由他们组成级部的骨干读书力量,每周从班级里搜集同学们最热爱的文字,然后级部统一集中起来,选择精华,组成书面阅读材料。这样以点带面,营造级部的读书氛围。
(2)《读书人生》杂志
《读书人生》是2008级级部自己办的杂志。材料还是来源于学生自己推荐的稿件和习作。72页,16K版本。每月出版一期。取材广泛,内容深厚,文理兼顾。例如,我们出版了一期《读书人生·情感读本》,学生读得流连难舍;又出版了一期《读书人生·生命科学读本》,很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后面我们还有原创系列、经典系列等,用这些材料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
(3)阅读课
我们的阅读课是每周两节连堂。学生自主阅读,阅读
自己订阅、借阅及自买的报纸、杂志,还有从学校图书馆
借阅的图书。
我们保证每个学生手里随手都有可阅读的材料。级部
组织学生从图书馆里借阅了大量的书籍,每个班级里至少
流动着60多本经典图书,这就从“硬件”上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需要做阅读笔记,做读书卡片,级部里定时开展
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学生读书手抄报展览,举办“读书报
告会”等活动。
(4)假期阅读
假期,是学生读经典的好时间,所以我们给学生策划
了一期《寒假总动员》(电子稿附件),在这里面,我们给
了学生一个推荐书目,给学生列了一些经典书目的点评语
句,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读书计划模板供学生参照制定自主
计划,并且我们发起了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共读”活动。
(5)适时的宣传材料
级部里根据季节、学情等的不同,适时地组织宣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开学之际,来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冬天来临之时,来篇《冬**》;新年来临之时,来篇《致2008级同学的一封信》。就这样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让学生不时地读到一些句子、一些篇章、一些故事,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得到激发,从而塑造新的自我。
(6)激励措施
为了激励学生读书,级部协同老师们采用了不少的激励措施:例如元旦时间,给读书积极的同学发张卡片,写上浓浓的祝福,真是“礼物小如针,鼓励比海深”;例如学期结束发给活动积极的人精美的笔记本,学生心里又是一阵激荡;再例如,给阅读深远的同学发本书,学生又很自得一番。另外,级部结合学校“五星级自主管理”,制定科学的评价办法,对活动进行量化,既量化班级整体工作和氛围,又评价到学生个人——彰显个性星,就这样,级部及老师们鼓励、激励着,学生进步着。
(四)预期成果
本项目着重以“读书”为契点,来对学生的“情感线”进行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其“认知线”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计划、自我建构的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发展。
(3)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4)培养学生终生读书的阅读习惯。
(5)建立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
(6)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教育正合力。
四、项目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心理干预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借助社团活动、读书报告会、读书小报,《读书人生》等方式来展开研究,即研究过程具体化、实例化、行动化。
(2)调查法。在研究前期、中期、后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学习体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5)心理干预法。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尤其师阅读心理,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行干预和研究。
第二篇:闲暇时间抒情散文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可见闲暇时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很早之前就听过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领会到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曾经的自己年少轻狂,自命不凡,总想超越自己,却忽略了平时的点滴积累,乃至于现在颇为后悔。直到最近一两年开始通过阅读才明白一个人的闲暇时间对于完善一个人的各方面才能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正如哈佛家训中所言,零碎时间可以成就大业。这并不是什么空头口号,有人利用闲暇中的零碎时间成为了作家,有人零用闲暇时间获得了专利,有人利用闲暇时间年入百万。充分的利用好闲暇时间可以提高一个人各方面的能力。
把时间积零为整,精心使用,这正是很多科学家、文学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奥妙之一。陆放翁有诗云:“呼童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他不正是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如果我们也能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多读点书,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我们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发生巨大改变。我们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有了知识和能力,想必一个人可以做的事会更多,可以获得的成就会更大。
下班后的两小时可以拉开我们之间的差距。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不被社会受淘汰,而平时的繁忙工作已经耗去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唯有下班后的时间属于我们,如果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想必自己的改变会非常明显。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个月以后会感到充实,一年之后会发现很有收获,十年之后自然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巍峨的高山是由一粒粒沙石堆砌起来的,浩瀚的海洋是由一滴滴水珠汇集而成的,辽阔的草原是由一棵棵小草连接而成的,可见积累的重要性。而闲暇时间中的一分分一秒秒如果被我们利用起来用来提高自己,可想而知获得的收获和成就该有多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好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吧。
不要因为年龄的限制而停止了自己的脚步,想想美国摩西奶奶的故事。她八十岁高龄开始画画,最后成为了著名画家。你心里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因为,你想做什么和你能否取得成功,与这些没有关系。所以定下自己的目标,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吧。
第三篇:闲暇时间论文
农村学生闲暇时间学校
管理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初步探究
安丘市石堆镇石堆学校
2010年12月22日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生不当的闲暇对思想品德形成毫无好处。为使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将教育延伸到校外。通过组织校外读书小组,雏鹰假日小队、督促学生做些家务劳动,开展正当娱乐活动等形式,加强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闲暇道德观,提高学生健康闲暇的本领,营造一个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综合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确立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小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然而一些已经习惯由教师和家长“摆布”的学生,有了闲暇的时间却不知如何有意义地渡过。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期,缺乏自控力和判断力,因而在闲暇时间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道德和不良行为,真是令人担忧。如少数家庭富裕的学生,向父母要了钱,成群结帮地去城里挥霍。有的流氓习气初露端倪,讲哥们义气,寻衅闹事,甚至敲诈勒索。有的学生则说:老师没有布臵作业,家长又不在身边,没什么好干,只有看电视或跟同学闲逛。学校五天的教育教学所得让两天无聊的消磨折损得所剩无几。事实告诉我们,不当的闲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毫无好处。为学生提供健康闲暇的空间,让学生有个好去处十分重要。可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缺少社会文化活动场所,既无图书馆,更没少年宫,造成学生闲暇活动内容贫乏。再说,多数农村家长,只忙于自己上班,很少关心或无暇顾及孩子的闲暇时间。他们说,最好假日没有或少一点,把孩子关在学校里,少担点心事。上述现象和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无一不在告诫学校——加强农村小学生闲暇教育刻不容缓。为了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学校要关注学生的闲暇教育,将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
二、我们的做法
1、组织校外读书小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多读课外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实施新课程后,课外阅读的知识量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因此,学校把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作为学生闲暇时间的重要内容,由专人负责,建立课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读书。先由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课外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包括一学期读多少书,每天花多少时间等。然后以村庄为单位组织课外读书小组,不同年级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借阅,相互指教,其乐融融,受益匪浅。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逐步养成课外爱读书的好习惯,老师允许学生凭个人的爱好,去选择课外书籍,不管是什么门类,只要是儿童适宜的,都可以去读,这样学生读书热情更高,读书成了一种需要,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在书海里遨游,并做好读书笔记,一本本
“采蜜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还组织开展制作书签活动,并进行展示,琳浪满目的各式书签既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为了加强书籍的流动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校还指导课外读书小组开展学生课外书籍的义卖交流活动。
2、组织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目的是组织学生在闲暇时间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该活动由少先队负责,一年一组织,同年级邻近村的几个同学成为一个小组,冠名以“红领巾小队”、“阳光小队”、“小精灵小队”等,利用休假日等闲暇时间为军属、五保户打扫卫生,为村民铺路等,深受群众好评。每逢重阳节,假日小队的队员们买些水果、糕点,带上自己排练的文艺节目,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高兴地说,孝敬的美德不会失传了。“希望小队”的队员自发地上街宣传科学知识,反对邪教、破除迷信。环保假日小队的队员经常上街捡垃圾、扫落叶、涂刷“牛皮癣”,还发动其他同学收集废电池,为美化、优化环境出力。
有的假日小队还以上门或邀请的形式,让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为他们讲故事,作报告,介绍家乡的英雄人物和风土人情,进行革命传统和民族风情教育。十月国庆节时,各假日小队统一开展“展家乡新貌”活动,利用闲暇时间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然后以图画、照片、文章的形式展示出来,使队员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队员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指导学生开展正当的娱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辨别和判断能力,平时活动无选择性,凭着兴致乱来,特别是农村小孩子,常会玩一些诸如上树、河边捞鱼虾、玩泥巴战等既危险又不文明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学校教育学生在休暇日要轻松快乐地玩好、休息好的同时,还要注意玩得文明、有意义。学校有意识地挑选生性好动,平时“鬼点子”比较多的学生,让他们牵头,经常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如画画、游戏、踢毽子、玩呼拉圈、放风筝、收看电视新闻等。在我国“神舟五号”成功载人上天的大喜日子里,学生们奔走相告,三五成群地聚在电视机前,满怀喜悦地畅谈,洋溢着自豪和荣耀。
为了丰富学生的娱乐活动内容,学校允许学生在休假日有组织地来校开展娱乐活动,踢足球、打乒乓球、下棋等,任由学生玩乐。暑假中,还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短期的夏令营。
4、督促学生做些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
农村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客观上具备有利条件,但事实上却未必
比城里学生做得好。如今的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宠爱有加。有家长认为:为了将来孩子有出息,现在只要念好书就满足了,其他什么事也不用做。也有的家长觉得:现在农村活儿本来不多,自己也常常空闲着,孩子又还小,还是自己辛苦点算了,不必让孩子动手。对此,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上课,召开家长会,举办《新仓家庭教育报》、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对学生参加劳动重要性的认识,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家校联手,共同督促学生在家做一些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家校互动教育,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了,自觉性也有了,红领巾、手帕、袜子、内衣裤能自己洗了;烧饭、扫地、整理房间等也主动帮手了;农忙时,还帮家里摘桑叶、割草、拾稻穗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也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真切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也更加体贴日夜操劳的长辈了。
为了检查和督促学生在休假日参加一些劳动,学校还通过家校联系卡,确立劳动教育的专门内容,让家长实事求是地作好记载,定期跟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和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对差劲的同学,则共同研究对策,进一步引导。
三、几点思考
1、加强农村小学生的闲暇教育,学校责无旁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前农村小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学生在闲暇时间不良的行为表现,提醒我们:学生的闲暇教育需要有人去管。虽然说这个责任不能全由学校独担,但学校的确是责无旁贷。因为农村孩子父母绝大部分在企业上班,早出晚归,时常还得加夜班,与孩子接触,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不多。虽然口头上在说,且心里也明白,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培养成才,钱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但实际做的又是大相径庭。有的家庭,则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进而把培养教育的责任也推而卸之。而爷爷奶奶又是怎样的呢?往往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宠爱有加,生怕有一点点疏忽出事而担当不起责任,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关心不够,且大多又是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是恨铁不成钢。或者干脆认为教育培养是儿子和媳妇的事。
而学校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而且这个责任是超越时空的,只要是你校的学生,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培养教育的责任。这正体现了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也就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种特别的需求,而且也是最基本的需求,是希望学校能帮助管束、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学会做人。那我们学校
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2、培养学生的闲暇道德观和健康闲暇的本领十分重要
这是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内容。学校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们懂得,闲暇的确应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健康闲暇是闲暇的基本原则,只有在闲暇中能使自己获得心理轻松、情操陶冶、个性发展、品质升华,这样的休闲才是有益的、健康的。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自由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交往的健康而有意义的闲暇活动。
同时,学校还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康闲暇的本领。这比提供健康闲暇的时间和空间更为重要。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们的爱好和兴趣,采取各种形式,锻炼学生健康闲暇的本领,学会在闲暇中提高素养,发展个性,进而获得能展示自我、赢得别人掌声的一技之长。
3、要营造一个齐抓共管的综合环境
校外闲暇对形成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至关重要,学生随时随地都在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为使学生在闲暇时间能始终处在正确的、良好的影响源中,有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做到以学校为主体,主动向家庭辐射、向社会辐射,形成教育互动,使学生闲暇教育、管理不再成为盲点。在学校坚持党政团队齐抓共管,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社会实践相互配合抓好学生闲暇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不能放松,家长既要顾好自己工作,又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关心孩子学业的进步,更应关心孩子品德的形成,特别要重视学生闲暇时间这一孩子容易放松撒野,而学校又鞭长难及的空间,多给一些教育和引导,不能因为管教乏力而放任自流,使孩子充分安排好闲暇时间,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第四篇: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阅读活动
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阅读活动
晋江二中语文组朱敏英
导语: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闲暇出智慧,闲暇出创造,闲暇出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是在闲暇时间拉开的。美国闲暇教育专家布赖特·比尔说:“告诉我你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做些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哪类人。”
关键字:闲暇语文素养阅读原因方法
一、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
我校与市区仅仅为一桥之隔,但桥内与桥外的学生素质却有着天壤之别。桥内的学生素质普遍比较高,桥外的学生主要有两类:本地农民子女或外来工子弟。部分本地生中经济条件好或会读书的,也通过各种渠道“飞”到桥内去了。剩下的学生中,父母基本上没受过多少的教育,他们工作时间比较长,收入低,对子女无暇顾及,即便少数有时间顾,却劲不知往哪儿使。所以学生的个人卫生、文明礼仪、常规表现、人际交往及安全意识均存在诸多问题,更不用提语文素养了。可是,他们却还小,有好多的可塑性,家长们满怀希望的送到学校来,我们也不能将他们以后的人生全否决了。怎么办?我们发现这些孩子放学后,缺少了老师的监督,又缺少父母的监管,显得特别有时间,逛街、上网、打球、看电视、聊天等等,也有部分学生帮父母做家务或学习。如果能利用好这部分的时间,也许能改变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二、研究这个问题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要阅读10部文学名著。“附录”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了诗歌散文作品如冰心的《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了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等;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等;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等;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等;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等。
《考试大纲》也明确要求:“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注重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新课标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再一次以国家硬性规定的形式,昭示了符合时代和人们精神需要的名著,是学生提高文学修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1)家庭环境前面已经介绍过我们的生源,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特点以及经济情况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不可能对孩子的阅读能提供有效的帮助,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反对孩子
发钱买书或看课外书。所以,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
(2)社会环境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网络文学、卡通漫画、影碟光盘(其信息良莠不齐)等通过发达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纷至沓来,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似的毫无遮拦地向人们涌来,迎合了追求轻松与时尚的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于是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社会各个角落,不自觉地改变着每一个人,一些青少年也跟着浮躁的社会风气走,争先扑向网络、卡通等新奇事物。课堂外捧起的是漫画等时尚读物,在家里点击的是网络小说,拿起的是游戏开关。巨大的外界诱惑和冲击,使得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与情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姿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种情况影响了中学生去有效地阅读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读物。要么就是社会资源匮乏,他们没有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3)学校环境现存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学生不得不过度注重分数,因分数跟经济挂钩。优质学位的紧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达不到分数线,得花高价买学位进重点班,老师和家长也都跟学生“同甘苦、共存亡”,疲于应付升学考试,无暇分出多余精力进行名著阅读。《中国教育报》曾引述一位中学生的话:“看名著能考大学吗?”正像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指出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太过功利和浮躁,在于从大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小学整个教育人才培训机制的不当。”
其结果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越来越窄化为升学考试的推荐阅读篇目。更有甚者,为着急功近利的升学需要,有的学生只读推荐书籍的内容提要,或提炼出重点部分,而将原著完全抛弃。教师也是让学生生硬地记住有关知识点以应付备考之需。原本生动趣味的阅读变成了强制被动的记忆,学生感悟不到名著的文学意蕴与整体美学价值。
四、我们采取的做法
(1)制定计划课外书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并非每一本书都适合中学生阅读。而且,由于中学生阅读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能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又因为读书缺乏系统性而使读书的效率很低,脑袋里杂乱无章。结合新课标,教师帮助学生先从大方面制定本学期的计划,再从小方面制定每周的阅读计划。如七年级上期的阅读学期计划是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西游记》、《童年》。原本计划一个月读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可许多同学第一个星期就读完了,甚至还有一天多就读完的,读了第一本后都不过瘾,到图书馆借书或要求家长买书或通过各种渠道,读完了这一套书,教师帮助学生选择的第一本书起到了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其实这本书对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和进行思想教育都很有帮助。后来他们的速度比计划来的快多了,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初步的效果。稍提一下,学生对《西游记》的电视剧很喜欢,对文字却相当不感冒。
(2)教师引导面对浩瀚的阅读天地,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困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
性特征及接受能力审慎而广泛地选择读物,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课标推荐的书目,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不足,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学生选择书目的借鉴。
除了课标推荐的外,我也会给他们推荐好书,比如《时文杂粹》、《特别关注》、《意林》等等。还结合他们爱上网的特点推荐一些优秀的读书网站,如“中华读书网”、“中学生名著学习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和“青少年读书网”等。他们的业余生活就丰富多了。值得一提的是,初一下期,我们给学生补充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套书,希望能打开学生的眼界,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书中少平热爱读书而在同辈中脱颖而出。
(3)学会选择一是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的;二是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四是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4)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对社会、生活等能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和体会。
(4)开展各种展示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有学生优秀读书笔记展、阅读心得写作大赛、手抄报展、与同学分享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活动及向文学社投稿等等。这个工作主要是与学校、语文组、图书馆等配合进行。通过以上的种种活动,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虽说不是全部,但大多数的同学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利用好闲暇时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不是一个梦想,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做下去。“闲暇是生命转换的方式,也是生活多彩的必然。在中小学教育中,闲暇的分配、享用,也是一门学问。”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校长严伟懿认为,对成人而言,休假是必要的转换,对学生而言,闲暇同样是必需的过渡,如果不会闲暇,就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乐趣,享受更丰富的人生。
参考文献:欧阳招娣《名著阅读与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
第五篇: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生活教育研究
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生活教育研究
潍坊三中总课题组
一、问题提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是为国育才,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很重要,社会和家庭教育更为关键。随着教育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减少,学生的闲暇时间增多。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很难顾及孩子,往往是孩子一人自己在家。中小学生长时间在家,已成为家长头痛的问题。中小学生自制力差,如今社会上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游戏厅、网吧、台球室、迪厅、电视、电脑等,让人目不暇接,只要你想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想玩没有的。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中小学生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决策者的初衷是好的,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搞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但真正自觉去做的能有几人?家长又疏于管理,有的是无暇管理,很多孩子会满街闲逛,甚至去游戏厅、网吧等,在家的也多以玩电脑游戏、看电视虚度时光。毕竟好玩是人的天性,学习毕竟是艰苦的事情。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正确愉快的度过假期,使假期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呢?就需要有正确的方法。由于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补习班,学校不能出面统一组织学生。这样,学生一旦放假,就会回到自己生活的社区,社区应当承担起本社区内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政府可依托社区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为本社区内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让学生的假期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通过社区组织、社区内的学校支持、招募志愿者为学生服务,给社区内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活动的场所。
二、研究内容
由地方各级政府协调,学校和社区积极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效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闲暇教育环境,使青少年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以学校为主体,主动向家庭、社会辐射,形成教育互动。通过下发《致家长的信》、进行家长课程培训等,引领家长改正偏见,重视孩子的闲暇生活质量,合理安排学生的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多让孩子走出家门,去观察、实践和体验,指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实际可行的亲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大眼界、增长阅历。
(一)潍坊三中的研究内容及措施
让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的闲暇生活“加餐”,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这是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新思路。社区,作为社会教育功能实施的新主体,已经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国外在十多年前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利用闲暇时间增加学生在家庭、社会中自主支配的时间,通过在宽松的环境中参加体验社会、接触自然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探索一条利用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及途径。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每天可以安排半天时间用于学习,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科学习任务,由志愿者负责指导和监督。
2.进行社会调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内某些方面的调查,例如社会老龄化问题、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社区文明状况、社区卫生状况、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与收入情况对比、社区的今昔对比等,充分挖掘社区内的社会和文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3.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有些探究活动需要很长的过程,在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可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以便更多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4.进行专题讲座。
(1)经常聘请专业人士或热心人士进行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讲座、安全讲座、中国革命史讲座、天文知识、世界之谜、生物之谜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2)要努力使该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在班内搞才艺展示,展现学生的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组织广场文艺晚会,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6.进行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新活动。发明创造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只要你用心,你就会有收获。志愿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新活动。
7、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录像或电视,并要求写出观后感。例如爱国影片《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纪录片《动物世界》《自然之谜》《敦煌》;励志影片等
8.朝阳读书。配合市教育局朝阳读书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书的来源,可有学生自己推荐,把自己推荐的书拿来与其他同学交换看,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或到学校图书室借用部分,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读书,利用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进行读书演讲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演讲口才。
9.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天至少要拿出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可进行踢毽、跳绳、丢沙包、篮球、排球、做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10.义务劳动。可清除小区内的杂草、清除小广告、义务为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服务,或到敬老院、福利院去参加志愿者服务。
11.有条件的话,每周还可以组织进行一次绿色上网。也可组织外出参观游览。
(二)健康街小学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及措施:
1、小学生孝道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感激社会、感激自然、感激生命等。
2、小学生孝道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
3、小学生孝道教育的途径研究。
(1)学科渗透孝道教育。挖掘各学科孝道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
(2)在学校、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孝道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孝道教育活动,寓孝道教育于活动之中。
(3)家校联合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孝道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4)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孝道体验教育。
(三)北门大街小学课题组的主要保障措施:
1.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孩子合理闲暇、快乐成长
在闲暇生活教育的推动上,学校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现行的学校课程设置中,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还未将闲暇教育课程列入议事日程,为此,我们尝试将学生闲暇生活指导融入课程设计,立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开发《小
学生闲暇生活指导》校本课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的闲暇知识、形成正确的闲暇态度和闲暇价值观。
2.开展主题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健康成长
(1)开展假期主题探索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每个假期组织一个主题的探索活动,如:探索星空奥秘、、走进神州6号、走进嫦娥1号、观察一种典型动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观察天气并验证天气谚语的准确性、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实践活动、种植饲养活动、公民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等。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激发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并掌握一些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形成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寒暑假及双休日生活。即开展一项社会调查;参加一项社区服务;学会干一样家务;以“好书我推荐,亲子共读书”为主题,阅读一本好书,写出读后感;设计一项包含一定科技含量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的选择。
(3)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观科普展、观看“昆虫展”、结合时势自主搜集科普资料等,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举办校园科技活动月、趣味运动会、主题演讲比赛等,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让学生在参与、准备、赛评过程中自主体验、和谐成长。
3.创新作业设计,丰富教育内容,增加学生体验
为了解决学生体验少、直接感悟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决定利用闲暇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作业和实践活动:制作手抄小报、写调查报告、写数学日记、收集对联、测量记录、数据统计、讲故事、课本剧表演、古诗文诵读、练书法、学摄影、搞发明等,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容,增加学生体验。
4.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整体构建拓展性课程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是核心。我校在加强基础性课程教学的同时,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积极实施拓展性课程建设研究,以此打通课内与课外,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实践、感悟生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精品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经典诵读、科学探索、交通安全、实践活动、节日课程、电脑制作、书法等。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辅之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等。
1.行动研究法:
一边研究一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中小学生各阶段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生活丰富多彩。
2.教育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中小学生的现状,根据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案。为解决课题研究的重点做好铺垫。
3.文献研究法:
了解目前国内外闲暇时间的生活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
4.案例研究。
选择典型学生进行跟踪研究,进而归纳出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律。
四、研究设计与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0.3):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成员及分工,调查目前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的生活学习情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取得政府支持,积极与社区联系;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研究实施阶段(2010.4——2011.2):
实施各类生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生活教育意识,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建构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总结阶段(2011.3——2011.4):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列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具体做法、经验总结及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五、保障措施
1.组织:
由潍坊三中、健康街小学、北门大街小学三个学校成立虚拟研究所,各有侧重,对该课题进行研究。
2.招募志愿者:
志愿者义务为社区内的中小学生提供服务,包括学习辅导、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义务劳动、组织文艺活动等。志愿者的来源主要是本社区内的离退休和在职教师、返乡大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热心人士,欢迎社区外的广大热心青少年教育的人士参加。志愿者报名后,要服从社区统一安排,定期为青少年服务。
3.管理:
组织起来的中小学生由社区统一管理。社区本着为中小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免费、自愿为原则,义务组织本社区中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
用,但学生必须服从社区志愿者管理,遵守相关规定。具体由社区指定志愿者负责管理班级或小组。
4.经费来源:
政府出一点,各界人士捐一点,社区可成立专项基金,该资金必须用于社区内中小学生的教育。接受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为学生提供水果、饮水等。
六、预期效果:
1.探索并形成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模式,为全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开发出一系列有关生活教育的校本教材,探索并形成有效的生活教育研究机制。
3.开辟多种有效的校外教育途径,形成立体式的教育实践基地,寻求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教育场所设备和人力资源,为学校教育提供补充和服务。
4.形成中小学生闲暇活动管理模式、评价标准、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