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中学米娜刘志文
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只有爱好语文,才能学好语文。作为语文老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同样是面对死亡,斑羚们是怎样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飞渡》,聆听一段悲壮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导入紧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总离不开提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识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变色龙》一文时,我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因为有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诱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把问题解决,从而理解文章中心。
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使学生觉得“学而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学《狼》这篇课文时,课前我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上课时,学生表演。一人扮演屠户,一人扮演狼,一人旁白。随着情节的推进,屠户遇狼时的恐惧、避狼时的机智、杀狼时的果敢及狼的阴险、狡诈、贪婪、愚昧,被扮演者表演得淋漓尽致,他们完全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观看的学生则时而胆战心惊,时而屏声静气,最后欢呼雀跃,在被扮演者制造的气氛所感染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类聪明智慧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打破常规框架,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框架,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学《社戏》一课时,我打破了以往按课文顺序学习的方式,而是设计为:
1、“社戏”的内容有哪些,小伙伴看后反应如何?读课文17至21自然段。
2、从小伙伴的反应可以看出我们对那晚演的“社戏”并不感兴趣,可文章的结尾是怎么说的呢?读课文最后一段。
3、我却认为那夜的戏是最好的戏,又是什么原因?读课文10至13自然段。
4、除了去看戏路上“景美”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读22至30自然段。
5、回来路上小伙伴为我煮豆,写出小伙伴“人美”,还有哪里写小伙伴的“人美”?读课文4至9自然段。
6、这里的小伙伴“人美”、“情美”,大人怎么样呢?读课文31至39自然段。
7、由此可以看出全文要表达的是江南水乡不但景美、人美,情更美,文章的中心自然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要比按课本顺序去讲好得多。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的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汉语知识“多音多义字”时,我给学生讲述了 “法制与社会”栏目中的一个小案例:有两村民甲和乙,原本关系不错,但为了还钱的事儿,弄得反目成仇。当年村民甲向村民乙借了5万元,立了字据。两年过后村民甲还了3万元给村民乙,也立了字据。又过了数年,村民乙要村民甲还钱时,矛盾终于产生了。说到这,我顿了一会儿,问学生:“你们猜怎么着?”学生一时摸不着脑儿,但又想知道个究竟,我说:“问题呀,就出在村民甲立的字据(就是通常所说的借条)上!借条上除了函头、借主、借款日期外,只有这样一句„还欠款2万‟,村民甲坚称自己只欠2万(„还‟读hái),村民乙认为村民甲欠自己3万(„还‟读huán),二者相差1万元,这不闹翻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多音多义字在“作怪”!现实生活确实离不开语文知识啊!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不同内容,要使用不同方法,切忌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保护好他们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唱主角,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勇于创新,就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
常言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在我们得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对英语没兴趣“学不会”、“不想学”、“没意思”这些就是他们对英语的感觉。我们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英语仍然是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七年级阶段,学生刚进入初中,小学跟初中不能接轨。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难提高,到了八年级,学生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面对如此的状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让英语课成为真正感兴趣的课是孩子们的心声和期望,也是我们英语老师该为之改变,为之奋斗的目标。
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初中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老师的喜爱与崇拜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初中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对老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的衣着、打扮得体,言谈举止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同时也爱上了英语这一科。作为教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平时经常与学生接触,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聊天,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我坚信,教师的良好品质和个性一定能促进教学中的默契配合。
其次,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 学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方法要灵活多样。
1.教学时从兴趣出发,贴近生活实际。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真正交流了感情,拉近了师生距离,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低、中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非常适合运用体态语言来诠译出来,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体态语言,可以使得教学语言更丰富,更为动情,对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就会学得更有效。反之,教师讲课像背书一样,毫无表情、动作,势必单调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听,也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利用实物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摸、闻、听、触结合起来。如当我教牛津中学英语3A,Module 4 Unit 2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工具,在网上找了各种版本的昆虫图片,制作成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使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昆虫,动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而且单词色彩丰富,不同音节不同颜色,强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减弱了他们的辩识难度,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look”来认识教学内容,还可以用“listen”来认识教学内容。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我采用了听音猜动物单词的教法。事前我在网上搜索到了各种动物的叫声,编辑到课件中。学生在新奇、激动之余,颇有兴趣地辨出了各种动物的声音,并积极地认识了动物的英文称呼。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显示,能听的要听,能看的要看,能摸的要摸,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3.教学时从日常用语、学习用品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了 pencil、book、desk、blackboard、Window等单词,自制单词卡片贴到实物上,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自信心。
4.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使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好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当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根据这一待点,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如在教学英文字母的时候,用橡皮泥捏字母、火柴棒摆字母,让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法,用直观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掌握英语字母的书写使所学内容易学易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再次,课外活动的开设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手段。
课外活动要灵活多样:
⑴初中生好胜心强,我们可以利用这点组织各类英语竞赛。比如英语书法比赛,讲故事竞赛、歌咏竞赛等。
⑵采用英语编写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
⑶采取英语角:教师设立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内容的主题,创设一定情景,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⑷英语联欢会。
⑸收集外语包装纸、说明书。
最后,老师应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这些成就感可以从我们每天批改作业的机会给学生打分,批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每天都感受到自己 的努力有成绩,让他们每天都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去学习。
总之,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责任是让每一个孩子学好,而要让每一个孩子学好,我们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碍较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所以人们认为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儿童的注意力又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
中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往往会具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和程度的加深,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又缺少适当的语音环境,因而这种兴趣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感到学习英语太枯燥而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把学习英语视作负担,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抓好入门教学是开展兴趣教学的关键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届新授班我都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英语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讲,随时随地问,认真进行情景模仿,并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无论板书还是作业、试卷的批改,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地书写,充当学生的楷模。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先后举行“中学生英语书法竞赛”和“中英文朗诵比 赛”,请学生当评委,并把比赛结果及获奖作品张贴于班级墙上或学校教学楼下,供全班全校师生展览,树立典型,从而激发学生爱学英语的热情。中学生对初次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让人难以忘怀,教师善于利用“第一次”,会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想一想,英语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英语。”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换一种方式,在黑板上用优美的英语字体写上“Welcome to English!”录音机里播放欢快的英语歌曲;再来一段教师的英语自我介绍;请学生谈谈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如有各种英语说明书,长大后可以出国留学等)。这样的效果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英语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当学生开口说第一句英语,第一次羞涩地用英语和老师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学表演对话,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戏……这些新奇、喜悦、自豪、快乐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数个培养兴趣的机会会随着这一个个“第一次”悄然而至。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巧妙设计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 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如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教学时从兴趣出发,贴近生活实际。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真正交流了感情,拉近了师生距离,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低、中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非常适合运用体态语言来诠译出来,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体态语言,可以使得教学语言更丰富,更为动情,对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就会学得更有效。反之,教师讲课像背书一样,毫无表情、动作,势必单调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听,也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利用实物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摸、闻、听、触结合起来。如当我教牛津中学英语3A,Module 4 Unit 2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工具,在网上找了各种版本的昆虫图片,制作成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使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昆虫,动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而且单词色彩丰富,不同音节不同颜色,强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减弱了他们的辩识难度,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look”来认识教学内容,还可以用“listen”来认识教学内容。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我采用了听音猜动物 单词的教法。事前我在网上搜索到了各种动物的叫声,编辑到课件中。学生在新奇、激动之余,颇有兴趣地辨出了各种动物的声音,并积极地认识了动物的英文称呼。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显示,能听的要听,能看的要看,能摸的要摸,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3.教学时从日常用语、学习用品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了 pencil、book、desk、blackboard、Window等单词,自制单词卡片贴到实物上,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自信心。
4.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使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好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当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根据这一待点,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如在教学英文字母的时候,用橡皮泥捏字母、火柴棒摆字母,让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法,用直观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掌握英语字母的书写使所学内容易学易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启发学生观察和总结
启发学生观察和总结,力求使学生亲自发现兴趣教师应该把中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 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1.教单词学谚语 音讯如果不融会于句子当中是很难记牢其含义的,这了便于识记,我教单词时,都力争用上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谚语或词组帮学生理解,识记这个单词,效果非常好,很受学生欢迎。
2.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来增长知识。在学习颜色时,许多学生都发现外国人惯用颜色来作姓,我首先表扬这些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并告诉他们“black tea ”(红茶),“green tea ”(绿茶)等等。这些知识激发了学生无边的兴趣。有讲授动词时态时,我通过中英文对比,启发学生去找出异同,让学生懂得时态的含义,了解英语动词中有人称、数和时间上的区别,而这些区别是中文所没有的,以后每学一个动词都应抓住它的这几种变化作为学习的重点。
3.鼓励学生寻找并掌握我们身边的英语,深化所学内容 改革开放给人们吹来了不少“洋”味,广告、商品游乐场所、酒店、旅游胜地、电视广播媒体等等,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搜索这方面的资料,并联系所学的知识,去深化吸收。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英语知识都十分感兴趣,更爱英语这门学科了。这时我就会 借题发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学好英语,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四、进行游戏教学 ,提高学生兴趣
中学生好胜心理比较强,喜欢通过比赛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羡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学会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如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以“red blue yellow green”或“apple pear peach orange”等名字命名,小组竞赛可以贯穿全课,也可运用于某个游戏中,也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几组学生上台做示范表演,同学们和老师当评委,看一看哪一组演得比较好。让学生展开竞争尝试成功,使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样能强化所学的语言知识,强化听说训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孩子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短短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人体部位的单词face,mouth,nose,ear时,可以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Touch your face /mouth/nose/ea”等动作,做对的,下面的同学说,“Yes!”做错了,下面的同学就说,“no!”也可以由教师说:“Touch your face.”让全班同学做动作。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单词。又如在练习26个字母时,可预先将26个字母的卡片分别放在26个同 学的手里,让其收藏起来,当老师说:Where is M?拿M卡片的同学将卡片高举过头,大声地读:M!M!学习数词时,可设计“Find your neighbour”的游戏来练习。教师把 一些数字卡片如“6、7、8、9、10”等发给一些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拿着“6、7、8”卡片的学生 就会挨在一起,高举卡片分别说“six, seven,eight”,接着一起说:“We are neighbours.”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习兴趣趋于浓厚,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教材寻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设计带有启发性的情景,学生学以致用。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五、利用媒体手段,增强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投影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新感受;录音机的使用不仅令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VCD的使用将画面由静变动,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情景的把握,也是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课件的制作也成了家常便饭,可以自己随时动手了。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有条件的话,甚至可用录像机拍下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景象,进行录像教学。例如,在教学有关介绍汽车的内容时,教师可预先在马路上、停车场拍 下款式不同、风格各异的汽车,动态的、静态的汽车,行进中的引擎声、喇叭声都录下来。这无疑会引起学生极浓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收到了很强的临场效果。通过耳濡目染,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增强了学习效果,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轻松的录像欣赏。如此乐事,学生又何乐而不为呢?
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情施教,情感交融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微笑”是贯穿始终的表情,通常我面带微笑环视教室走进课堂,随着一声“Good morning”或轻松的“Hi”,便开始了课堂教学。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自然的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如通过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用点头或幽默动作给学生以鼓励、勇气或提示。教get up ,go to sleep这类词组时,教师先用夸张的动作引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在边学边动中操练,而在教授happy, sad, angry时,我则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往往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些对话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识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实践证明,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 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因此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中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这要求我们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实际因材施教,多关心鼓励学生,努力建立合作的、互动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七、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只有探索出让中学生产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最终达到培养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篇: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和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和研究开题报告
荣昌初级中学初二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并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重要、最有力的内部动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兴趣和认识、情感相联系,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越浓厚。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古至今,广大的中外学者、语文学科的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和提高。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感知效率就高,认知心理、情性心理也会和谐共进,思维也最积极、最有效。学生对学习本身所怀有的积极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教学的魅力,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量优化教材,优化方法,创设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地去阅读、探索和钻研,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语文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触、认识、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因此,重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必将使教师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让语文学习在今天仍能成为学生的最爱。其具体目标是:
(1)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解决无数家长、教师和学生本人都忧虑的不爱学语文的问题。
(3)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容量和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4)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淀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理论的依据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学科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影响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2)教师个人素质修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作用。
(3)课堂教学激趣的方式与手段的研究。
(4)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影响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调查法
主要指搜集,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教学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试图运用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广搜博采,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具体材料经验。重视语文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学习过程的和谐。
3、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新一轮课改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等等概念。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我们做此课题研究,要求实验教师积累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反思,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
六.课题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在学段目标下形成生成亮点,内涵丰富的语文学习信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人文素养的积极发展。
2、个性化原则。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性,找到自己学习的最佳切入点。
3、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七、课题实施途径:
1、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课题组成员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2、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3、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教案,并在课堂中搜集资料,将点滴生成情况整理成文。
4、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半(2005年12月——2008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5.12——2006.4)
(1)从本校本年级的实际出发,查阅资料,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对象。
(2)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3)召开开题会,培训参研人员。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前测、分析和调研,撰写研究方案。成果形成:研究方案
负责人:罗耀德 王婉蓉 胡力子 简雍平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06.5——2007.1)
(1)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验方法和途径。
(2)组织课题参研人员学习有关理论和相关精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成果形成: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案例、经验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负责人: 向元良 王建英 简雍平邓祯琼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07.3——2008.1)
(1)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分析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2)将设计的目标、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验班级中实施。
成果形成: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案例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并撰写阶段研究总结和课题研究论文。
负责人:罗耀德 胡力子 简雍平邓祯琼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08.3——2008.6)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调整、完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2)研究整理资料,将前几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会。
负责人:罗耀德 王婉蓉 简雍平
九、课题研究成果
(一)初步成果
1.形成课型设计方案(教学案例),课件展示。
2.公开课、观摩课、经验论文、课堂教学案例。
3.教学实践论文、调查报告、课题总结报告、结题研讨会。
4.课型设计方案与教学论文评比。
(二)最终研究成果
1. 编辑《课型设计方案(教学案例)》
2. 制作《公开课、观摩课》音像品
3. 撰写《研究实践报告》
4. 编写《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与研究》一书
5. 教学研究课件展示
第四篇: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今后学习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各种知识,因此,对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十分必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在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淡“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就学习最基本的汉字来讲,单单让学生知识这是什么字,怎样写,怎么读,笔画顺序是什么等等,这些就会陷入“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境地。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同学们肯定会立刻思考,学了这么长时间的汉字,到底是谁“造”的,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向学生们进行讲解,而且会韦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深层次、且能够引 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我们的课何愁教不好呢?
三、重视学生阅读练习,培养自主积极的兴趣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固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提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清楚阅读活动的核心是学生自主,培养其阅读的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作为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家长的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阅读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过程。阅读活动要创设一种类似专题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以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这种创设专题情境的阅读活动更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讲求方法技巧,但更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四、讲究训练技巧,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当从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抓起,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
1.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 2 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2.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管是基础知识、写作还是阅读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以上三者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更应该从它们具体的关联上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不应是“深挖洞”,首先应是“广积粮”,“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学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第五篇: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但许多学生总是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了全面发展。从培养兴趣出发,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以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是当前语文教改的热点。要利用多种学习机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归纳、总结知识规律的习惯。笔者就“语文课堂”“语文活动”“教学技能”“字词积累”“书写评语”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试图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作用,准确把握感情基调,挖掘情感因素,感染激励学生,诱导学生热爱语文学科。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技能 字词积累 书写评语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是我们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毋庸置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所以,培养和发展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重要机能,扼杀、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异是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个模式:阅读——写作。读以老师代读为主,写作几乎是老师逼迫着学生写,或者学生干脆照抄示范作文,结果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靠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课内外齐下手,多动脑筋,跳出传统的框框。以下几种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做法,供诸位同仁参考。
一、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改方兴未艾的今天,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做法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魏书生老师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为此,导语设计也应该是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我认为,设计导语有以下几个方式:
1、背景提示导语。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一文时,就可以从课文的背景生活来提示自己今天要讲的内容,然后从中引出自己要讲的课文。可以是历史,也可以是从课文相关的主题环境导入。
2、设疑式导语。如《父亲》一文的导语就可以这样设计:父亲人皆有之,同学们了解的古今中外歌颂父亲的文章已为数不少,那么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父亲》这篇文章吧。
3、故事式导语。讲故事,增趣味。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道德情操,诱发高尚的审美情趣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热情是一种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蕴蓄着坚强的毅力。只有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这里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要做好这一点,应注意三个方面:
(1)、以情激情。教师通过语言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把学生带入心驰神往的美的境界。
(2)、导之以法。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即坚持讲练结合,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课堂里要有幽默、有笑声、有沉思、有争论;要使学生热情洋溢,生动活泼。
(3)、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乐学好思。
2、培养学生道德情操。道德感是人的社会性高级情感的内涵。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 感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本中具体的古今中外的道德形象,例如屈原、文天祥、周恩来、鲁迅、白求恩和奥斯特勒夫斯基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这些道德榜样,进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自重感、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责任感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
3、诱发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美感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语文学习中渗透着审美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所描绘的景物的赏析来品尝自然美,对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的剖析来感受社会美,对文章的构思和谋篇布局、过渡照应以及遣词造句的分析来体品艺术美。
(三)、精心设计板书
语文课堂板书是一个语文教师基本技能和才情的展示。课堂上的板书如同人的面容一样,好的板书可以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使学生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弥补课堂教学中其它环节的不足,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板书能借助视觉,作用与学生的大脑,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复杂的教学内容明确化。如果不板书或者板书不规范、没有条理、杂乱无章,将会给学生一种混乱的感觉,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那么,如何设计好板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板书要着意考究其内容示现的次序和时间。示现太早,学生会觉得突兀;示现太晚,学生又会觉得画蛇添足。只有学生需要教师写的时候写出,板书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板书字数不要太多,一百字左右就行。
3、板书要简洁、规范、有条理。板书的简洁美,能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便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规范板书的简洁美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1)、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潦草脱体的字和不写已经没有生命力的异体字。
(2)、板书字迹要做到清秀、工整、美观和大方。
总之,教师板书的结构美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前提之一。教师板书的条理美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
二、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内化语文素养,激发语文兴趣 古人云:“读,读,读!书中自有千种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一个人书读多了,文化素养、品德涵养就会深厚,言谈举止就会得体,遣词造句就会很准确,写作时就会旁征博引,下笔千言。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多途径,多形式组织读书活动,开展名人名篇诵读比赛,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比赛,早读前十分钟背诵古诗(包括课内古诗和课外古诗,尤其是多读课外古诗。)开展班级学生作文竞赛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加大了阅读量,使学生的背诵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坚持这样做,使学生长期处在浓厚的语文氛围中,自身就会被渲染,语文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语文兴趣就会越来越来浓厚。
三、提高教学技能,树立教师威信,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之外,还应具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如果教师课堂教学中语言生动准确,理趣盎然,课堂就会具有神使鬼差般的诱发力!学生就会很乐意听你讲课,因为听这样的教师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美的语言、工整飘逸的板书、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不仅能给人美的陶冶,而且会赋予枯燥无味的知识以充盈的活力和飞扬的神采!因为原来黑白相间的、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被教师神化了,变得生动了、形象了、具体了。普希金说过:“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好的教学语言,不但能起到传递知识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把学生的心灵“点亮”的艺术魅力。学生只要能够被教师深厚的教学技能所折服,高尚的品德所陶冶,他就会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语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生字词,使其形象化、生动化,培养学生热爱语文
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有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单一的学习生字词和识记生字词非常枯燥。为了使学生乐学、乐记和牢固掌握生字词,教师可以采取拓展生字词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子“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词:“青山”“高山”“大山”“黄山”“峨眉山”。学会了组词,然后鼓励学生造句:“我喜欢黄山。”“我家座落在峨眉山脚下。”学会了造句后,进一步鼓励学生写语段:“我喜欢家乡的峨眉山,尤其是山上的建筑物和植物,每逢周末,我们全家几乎都要去山上游玩,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为此,不但使课堂气氛变得生机盎然,而且还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学会了组词、造句和写语段。也就是说给枯燥无味的生字词加进了五香作料。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也就自然爱了语文。
五、写好作文评语,提高写作能力,激发语文学习激情
学生作文不但是其写作能力的体现,而且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教师应站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指点,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
那么,如何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爱的效应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热情的赞扬
矛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中留下了老师这样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做此语,莫为无人也。”这些积极鼓励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矛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者相比之下有进步,都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以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巴金!”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了作文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二)、情感的抚慰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这是对作文与做人的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育人的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例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后所带来的极度伤感,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只要把握着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三)、感情的延续
所谓感情的延续,即是指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里。老师又把这份真诚和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他永远的流淌。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和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和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学生觉得自己高兴的时候,老师在为我们鼓掌;自己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我们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学生做人的尺度,引导其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总之,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融,学生就不会讨厌作文了,反而能把作文当成朋友,就会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绿叶和溪水的清凉世界。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真正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但要强化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加强课外活动和作文训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用心育人,耐心引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资料】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几点思考》.《贵州教育科研》.陈琳.2009年第一期. [2]《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贵州教育科研》.姚南.2009.第一期. [3]《怎样为学生的作文写作评语》.《贵州教育科研》.王礼先.2009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