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行组织者案例
先行组织者案例
1.1.1.1.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
第一课时————————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
1、呈现先行组织者(老师在正式进行本课识字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在之前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强调应注意哪些方面,总结的一般学习方法是什么?
(给学生一分钟思考)学生甲:字形 学生乙:书写、读音
老师:也就是说注意“字形”和“字音”。那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学生齐答:①形近字②易错字③组词④多音字四方面。)
2、呈现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按此顺序进行识字教学,)
3、运用教学策略(并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形近字和易错字,与同桌交流完毕之后,进行当堂汇报,)
4、巩固与迁移新知识(老师给予补充和适当强调)。
2.2.2.2.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老师以复习上节课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作为导入,运用习题为学生提供思考、观察题目所得结果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已学知识发现并总结真、假、带分数的不同特点和区分方法。练习:用分数表示下列各数的商(PPT展示)2÷97÷612÷199÷10 3÷816÷51÷74÷4 板书:老师在书写得数时根据分子、分母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意的区分(真分数)2∕91∕712∕199∕103∕8观察特征:分子_分母;_1(假分数)16∕57∕64∕4(下同)↓(带分数)在书写完毕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自行总结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数类别的概念介绍。分析:事实上先行组织者原则就是告诉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可以使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语言或表达方式先行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使新知识通过引导性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进行本课新识字教学之前,老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进行回忆,其实这就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当学生思考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很容易地借助新旧字词的相同教法来告诉学生,这四点就是学习生字词的一般方法。数学老师借助已学知识已学知识已学知识已学知识进行逐步引导,使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和分数类别建立起内在的却一目了然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轻松理解新内容。总而言之,教师作为先行组织者一定要学会利用引导性的材料,使之成为 新知识传授的固定点,借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醒学生将前后知识关联,做到融会贯通。
第二篇: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教学过教学活动
程
阶段1呈 现先阐明本课的目的。
行组织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正在阐明的属
者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
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
阶段2呈 现学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
习任务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
和材料保持注意;
呈示材料;
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
阶段3扩 充与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
完善认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
知结构提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
l 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4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需要预先准备的先行组织者
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细化设计四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选择”(Selection)、“定序”(Sequencing)、“综合”(Synthesizing)和“总结”(Summarizing),简称4S。
选择是指从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选出为了达到总的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的子
教学目标所要教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从而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这是ET的初始设计任务。
定序的目的是要使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内容)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这既是概要设计和一系列细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又是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贯串在这两个设计过程的始终,从而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综合的作用是要维护知识体系的结构性、系统性,即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综合应使学习者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更大的概念图中(乃至整个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在每一级细化过程中都将有两种形式的综合发生:内部综合与外部综合。内部综合用来阐明给定的细化等级之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外部综合则用来阐明给定细化等级内的主题和已经教过的其它主题之间的关系。
总结对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都是很重要的。ET中包含两种总结:一种是课后总结,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另一种是单元总结,在一个教学单元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单元之内所教过的所有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
在上述四个环节中,选择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定序为各级细化提供统一的指导方针以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和总结则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从而把每次细化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知识点的堆砌。②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
以某一节课的教学为例,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可说明如下(在下列步骤中并未列入与细化过程无关的其它教学环节,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教学评价等):
(1)给出本节课的概要(完成概要设计);
(2)嵌入动机激发器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
(3)如果概要内容较抽象难懂则应进一步给出形象化的比喻(或适当的类比);
(4)顺序呈现按照一系列细化设计结果而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
(5)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6)根据学习情况的需要嵌入认知策略激发器,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7)提供本节课的课后总结;
(8)提供本节课的课后综合。
(2)“逐级归纳”策略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逐级归纳”策略。所谓逐级归纳是指,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就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单元来说,当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教学内容为上位观念时,其教学内容只是在组织顺序上和第一种策略(即组织者为上位、教学内容为下位时的渐进分化策略)不同(二者相反),而内容本身则毫无差别;另外,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由先行组织者的第一个理论假设可推论出:不管新知识是通过类属关系(即上下位关系)习得,还是通过总括关系(即下上位关系)习得,最后都要被归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隶属于包容范
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知识系统之下。这就是说,不管是按第一种策略(渐进分化)还是按第二种策略(逐级归纳)组织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习得知识的顺序不同,而关于该知识所习得的意义则是完全一样的。事实上,“渐进分化”和“逐级归纳”正好是互为逆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仿照上述细化理论的思想提出便于逐级归纳策略实施的“归纳理论”。
归纳理论的基本内容也和细化理论一样,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和细化理论相比,其中“一个目标”二者完全相同;“四个环节”只需作两点小的修改:
①“选择”——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各种概念和知识点的目的是要从中选出“初始固着点”(而非“初始概要”);
②“定序”——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从特殊到一般”(而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
“两个过程”也很相似:一是固着点设计,二是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固着点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固着点”。这类固着点同样有概念性、过程性和原理性等三种不同类型。显然,在运用逐级归纳策略来组织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这个初始固着点就是先行组织者。换句话说,这里的初始固着点,其作用就相当于细化过程中的初始概要。
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固着点不断进行归纳。第一级归纳是指利用初始固着点(先行组织者)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都要比自身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这种以下位概念去同化、吸收上位概念的过程就称为“归纳”),然后再以第一级归纳得到的新知识作为新的固着点(称为“一级固着点”)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又比它要更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从而完成第二级归纳并得到“二级固着点”,„„如此一步步归纳下去,直至新知识的包容性与抽象性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止。第二级的归纳除了是对第一级归纳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归纳(而不是对初始固着点即先行组织者归纳)以外,其它过程与第一级相同。其它各级之间的关系与此类似。总之,每一级归纳都是前一级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包容性更广,抽象程度更高)。可见,逐级归纳和细化过程一样都是逐级的同化、吸收过程。不过,逐级细化中的同化、吸收是“由一般到特殊”,而逐级归纳中的同化、吸收则是“由特殊到一般”。
(3)“整合协调”策略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当前教学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整合协调”策略。所谓整合协调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类似的或共同的属性,以及在哪些方面二者并不相同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以便把当前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类属于包容范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系统之下的过程。
仍以前面提到的“回声”与“雷达”为例,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回声概念可以作为学习雷达原理的先行组织者。在这种场合,整合协调策略的运用就体现为对当前教学内容按下面的方式进行组织:
①(通过媒体展示和语言文字表述)介绍回声现象及有关特性(作为先行组织者);
②(通过媒体展示和语言文字表述)讲解雷达工作原理——无线电波的发射
与接收(当前的学习主题)
③指出雷达与回声的共同属性——都是波的反射、接收;
④分析雷达与回声的区别——前者是无线电波(一种电磁波),只能通过仪器探测到;而后者是声波,可以通过耳朵听到;
⑤介绍雷达在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以巩固和加强习得的意义。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就可以使关于雷达原理的新知识(即关于无线电波的反射、接收的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关于“波的反射、接收”这一上位概念之下,并与声波的反射、接收一起成为类属于它的下位概念,即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上下位关系——一种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从而使学习者建构起关于雷达知识的意义。显然,通过上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整合过程,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扩充(把雷达知识纳入其中)并形成了新的稳定而协调的结构。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合协调策略的意义与作用——在回声与雷达之间并无上下位(或下上位)关系,在此情况下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原本是困难的,但是通过这种策略的运用,使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被重新整合,从而得到新的稳定而协调的认知结构形式。在这种新的结构形式中,通过回声的上位概念(而不是“回声”本身)与雷达之间建立起上下位关系,因而能对新知识起到同化与吸收的作用(即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比较容易地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
在已有“蔬菜”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某些食物的植物学分类,是运用整合协调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的另一个例子。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学生都知道西红柿、土豆、豌豆和胡萝卜等都属于蔬菜类。如果现在要进一步学习它们的植物学分类,即要学生掌握西红柿、豌豆既是蔬菜又属于植物的果实;土豆和胡萝卜既是蔬菜又是植物的根,这种学习因为与学生的原有观念有冲突,所以本来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我们运用整合协调策略将有关的教学内容按下列方式组织:
①(通过媒体展示或语言文字表述)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菜肴:蔬菜、肉类、海鲜、禽蛋„„等,而蔬菜中又包括西红柿、土豆、豌豆、胡萝卜„„(作为先行组织者);
②(通过媒体展示或语言文字表述)说明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又属于植物,从植物学观点又可按根、茎、叶、果实等分类(当前的学习主题);
③指出先行组织者与当前学习主题的相关属性——都属于“分类”问题;④分析先行组织者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属性——前者属于菜肴分类,后者则属于植物学分类;
⑤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蔬菜是属于植物的根或果实(促进习得知识的巩固);
⑥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蔬菜是属于植物的茎和叶(促进习得知识的迁移)。这样组织的教学内容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整合,整合的结果,“植物学分类”概念将被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与“菜肴分类”概念一起类属于“分类”这一上位概念之下,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扩充并形成新的稳定而协调的结构。由于扩充后的认知结构中植物学分类概念与其上位概念“分类”之间建立了实质性联系,表明学生已完成对这一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对这样的认知过程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有困难。
应当指出,上述三种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之所以能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们都能符合R.M.加涅的认知同化理
论。对于第一种策略(渐进分化)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是上位观念,当前教学内容是下位观念,二者之间无须做其他的认知加工(认知结构无需重组)就可以直接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所以先行组织者所体现的“原有观念”可以作为同化、吸收新知识的可靠“固着点”,使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很容易完成。对于第二种策略(逐级归纳)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是下位观念,当前教学内容是上位观念,二者之间也无须作其他的认知加工(认知结构也无须重组)就可以直接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所以和第一种策略中一样,由于有可靠的“固着点”,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也很容易完成。对于第三种策略(整合协调)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和当前教学内容之间不存在上下位(或下上位)关系,缺乏同化、吸收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不能直接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只能通过认知结构的“顺应”——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来吸纳新知识。可见这种学习本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没有“固着点”),但是由于采用了整合协调的内容组织策略,使得学习者能够从与新知识相关或公共的属性的上位概念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这样,就相当于把“顺应”过程(比较复杂的认知结构的改造重组过程)转化为“同化”过程(认知结构的简单扩充过程)。这就是整合协调策略能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的秘密所在。
第三篇: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 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 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 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 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个变量“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 中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根据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的三类关系,先行组织者有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 列组织者三类。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
a.选 择材料 出新信息 下载文档 收藏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 现预备性材料 或新材料 d.抽 象
e.运用活动强化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特征与设计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特征与设计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特征与设计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特征与设计 2005-10-28 14:28:12 就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和内容本身而言,它 先行组织者策略 并不要求其一定是某种形式图式知识 或具有形式图式功能,然而,事实上,在所有的规范 的先行组织者应用实践过程中,它都必然地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从某一种意义 上对新学习内容起组织作 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先行组织者都典型地概 括了一类事物或非 同类事物的某一个角度、某一种意义或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至于是否所 有的先行组 织者都一定是形式图式,应该说文科知识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总是相对而言 的,只要其所概括的这方面的特征不是或不包括其它更多方面的或主要的内容,那么,它 就可以被看成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形式特征。某些先行组织者知识内容的形式特 征使得它 与文科学习中的知识整体内容有所区别,于是,它便有了形式图式的功能 和意义。因此,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比较规范的先行组织者都具有形式图式的特 征、性质和功能。由于 先行组织者和形式图式原理同样具有促进深入探讨文科学习与文科思维规 律的功能,本编 主要以阅读和作文能力形成规律、障碍诊断与教学辅导为例,以形 式图式先行组织者及其 策略的应用为突破口,继续探讨文科学习与思维障碍及其诊 断辅导的规律与方法。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在我们的关于作文能力图式同化训练法研究中所用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就已经作为一种训练特殊能力的一般性技术。它比当年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奥苏伯
尔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更具有广义性。在这里,让我们先从奥苏 伯尔的一般性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说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 起,逐步接近特殊能力的形式图式同化训练法。1960 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 尔第一篇证明先行组织者促进意义学习效果的实验报告中,他把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定义为:“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方式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
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 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 时至今日,先行组织者的方法模式和应用范围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 我国近年来将先行组织 先行组织 者策略应用于中小学特殊能力发展的教学训练,早已把先行 组织者策略的设计、应用和方 者策略 法等进行了革新性的改造。如果把我们为了获得某种 能力而学习的“组织者”知识作为一种 知识内容图式进行总结的话,它也具有许多 方面的特征、性质、功能等。为了满足本书研 究人类学科能力的需要,特别是研究 文科学习能力与思维的需要,只从 4 个方面对先行组 织者进行总结、研究。即: 1960 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第一篇证明先行组 织者促进意义学习效果的实验报告中,他把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定义为:“在正式 学习之前,以适当方式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 抽 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
二、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语设计 先行组织者 策略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先行呈现。而凡是一节课的导语、引子、绪言等也都是呈现在 策略 正课之前的,即先行的。但是,先行组织者只是多种导语中的一种,即为本课所学的内容 提供上位知识 的,作为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知识固定点的那种先导性知识。平时教师很难自 发地运 用这种导语,除非受过一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培训。有关调查表明,教师日常设计的 课 堂导语,多为:(1)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进行的“学习动员”或“鼓动”;(2)介绍与新知识 有关的某种旧知识,以便引出学习新知识的话题;(3)为新知识介绍有 关背景知识;(4)概要 介绍新知识,为新知识学习进行垫铺等。先行组织者虽然也是导语,但它是另一种导语。它必须满足以下特点:(1)仅仅为本课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提供固定点知识;(2)该固定点 知识是新知识内容的上位知识;(3)它能促进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与其它以往旧知识之间 的意义联系。⑷ 它只是从一个角度、一种特征、一个方面,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学习起组织 作用的知识组块。某教师在
讲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时,试图运用先行组织者教 学策略 设计两个导语。其中的一个符合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标准; 另一个则不符合。试分 析 鉴别这两个导语设计实例: 导语设计实例(一)从前在西湖边上有一座砖塔,取名叫雷锋塔。传说塔的下边镇压着关于《白蛇 传》传说中的白娘子。据说这座塔的每一块砖都可以降妖。后来这座塔倒掉了,在 人们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雷锋塔是西湖边上十景之一,少了岂不可惜; 有人认为雷锋塔是国宝……这时鲁迅写了《论雷锋塔的倒掉》这篇杂文,发表了自 己的看法。鲁迅先生对雷锋塔的倒掉有什么看法呢?请看课文…… 导语设计实例(二)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是怎样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吗? 谁能举 些具体实例来说明?(学生纷纷举例:如给妇女缠足;父母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禁止自由 恋爱;禁 止寡妇再嫁等现象,还举出祥林嫂和《红楼梦》故事等具体事例。)教师归纳: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封建社会是黑暗而残酷的。由于劳动人民痛恨封 建社会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本质,所以创造了白娘子和雷锋塔的故事。1924 年 9 月 25 日这一天,西湖上的雷锋塔倒掉了,社会上对此事议论纷纷。鲁迅借 题发挥,夹叙夹议地阐明了封建 势力必然灭亡和人民必胜的道理。借题发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是杂文的一般特征。同学们都看过哪些杂文? 这些杂文都是怎样夹叙夹议的?(学生举出鲁迅作品和从报纸上 看到的杂文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了 这些杂文。)最后指出今天学习的《论雷 锋塔的倒掉》是一篇杂文,让我们看一看它 是怎样夹叙夹议,借题发挥的? 上述第一个导 语介绍的是文章的写作背景,它不是课文的上位知识,也没有明 显的形式图式组织作用,当然也就不是本课的先行组织者。第二个导语提供了关于 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两 个上位知识,也就是说它也是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思维活动进行影响的形式图式功能: 第一个上位知识是,封建势力一般是怎样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使 学生获得或 是强化了封建社会一般特征的知识。这种一般特征在包容性上可以包括 《红楼梦》《祥林、嫂》中封建势力罪恶特征,也可以包括《白蛇传》中法海所代 表的封建势力的特征。因此,它是一个上位知识,是本课文思想性内容的一个上位 观念。它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鲁迅
对雷锋塔的倒掉持如此态度。第二个上位知识,是关于杂文写作特点的上位知识。即杂文 的借题发挥,夹叙 夹议,以议为
主的一般特征。这是促进学生获得杂文写作方法知识的上 位知识。这 一上位知识比较单薄。这是因为学生平时接触杂文比较少,没有一定感性知识 作原 有知识固定点,所以也不易介绍过多。如果学生对某方面知识内容有较多的初步认识,那么,把上位知识固定在学生 已有的初步感性认识之上,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正是前面 提到的扩充下位知识利 于获得上位知识的道理。以《夜走灵官峡》一课的先行组织者设计 与运用为例:该 教师试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于是设计了 这样一 个先行组织者: 导语设计实例(三)教师提问: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小桔灯》一课,它在表现主题思想时用了一个 什么样的事件?(学生复述了《小桔灯》一文的事件梗概。)教师问:这篇文章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相比较,在写作上有什么共同之点? 先行组织 者并不是针对所有新课内容的,它只是针对新课内容中最重要部分、最关键知识或是最难 点的知识。这些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最难的知识可能是概念,也可能是命题,也可能是 一组或一块知识经验或理论等等。有的设计起来比较容易 一些,有的就要难一些。下边举 一些典型的实例供读者参考。
三、典型的先行组织者不应该是文章提要或概要 自奥苏伯尔 提出比较性先行组织者以后,人们对先行组织者设计方面已经不再 那么严格遵守当年的规 范了,比如设计的内容是不是上位知识等因素往往被忽略。人们有时把先行“组织者”的标 准降低到只要能够对后来的材料学习起促进作用,就是先行组织者的程度。这样一来先行 组织者就包括先输入的同位知识在内的所有 对后来新知识学习起比较、同化作用的知识点 了。于是,我们把先行组织者分为三 种基本类型: 一 促进概念学习的先行组织者 例如在 给儿童讲“鲸”以前,先通过对“人”“马”“牛”等动物特点的归纳,使其懂得什么是“哺乳动物” 及其特征。当正式讲到“鲸不是鱼”这一知识的时候,儿童们理解“鲸”的“悟性”就特别高。像这种给学生提供上位知识的组织者就设 计得比较容易。二 促进命题学习的先行组织者 许多重要科学命题的学习掌握需要先行组织者的辅助。在应用过程中,某一学科 命题的先 行组织者的寻找、设计和实施也比较容易,只要找到与该命题对应的上位 知识就可以了。例如某初中政治课教师在教《社会发展简史》最后一章之前,担心 学生对这样一个命题掌 握不好,即:“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逐步到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初中二年级课本《社会 发展简史》)这个命题是全书的上位 知识,学生掌握理解如何,事关重要。而根据 以往历届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来看,关键是 对“规律”这一概念自身所包含的“客 观必然性”的理解远远不够。于是,在上这一课的前一 天午后的某个时间里,教师 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大脑里装入一个上位知识:什么是客观规 律?教师通过和学生 讨论日出日落;摩擦生热;酸碱中和;水往低处流等不依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效 应,使学生懂得怎样理解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是客观的。第二天,当学生 在课堂上学习到“我们应当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认清历 史发展的方向,………”“做一 个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人,………”等重要命题时,便能够较深入地讨论“社会历史发展规 律”与“客观规律”是什么关系;“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什么关系,进而理解为什 么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 求”“做一个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人”。其理解程度很深入也很 广泛。这对学生深 入理解和把握全书内容的精神有重要促进作用。三 促进对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项活动等内容理解的先行组织者 促进对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项活动更深 刻理解的先行组织者,一般是比较 难以掌握和设计的。例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单位的工作,调查一个事件,如何把握它 的性质和更深刻意义?研究者头脑中需要有相应的上位知识才 行。这个上位知识可 以是一种学说;可以是这类单位工作的一般情况的概括经验等。比如 一位教学研究 人员听完一位中学教师的课以后,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课的水平和其中某一 方法的 意义?他们就要运用自己在多年实践中(主要是听各种各样教师的各种类型的课的 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一般化概括化的知识经验。这种最一般化的经验便是这次评课 的上
位知识。假如市长来听课,那么,教学研究人员就把自己的概括化经验设计成 为一个上位 知识输入到市长大脑中去。这个上位知识就是一个帮助市长理解一节课 讲得好不好的先行 组织者,它促进听课人对这节课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评价。在美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些 心理学家和医生认为,精神病院里许多病人的 过激行为(如打架、逃跑、毁坏物品、自杀等),并不一定都是病人本身一定有的行 为,往往是精神病院那种不人道的环境而引起的。他们 搞了一项模拟实验,发表了 一篇《实验研究报告》。作为非精神病学界的外界人士,怎么能 够知道这篇《研究 报告》写得如何呢?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个组织者材料来帮助这些非精神 病学
第四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目的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三类:
(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
(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
(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
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1)“渐进分化”策略(2)“逐级归纳”策略(3)“整合协调”策略
例如:
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因此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
片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然后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在黑板上。
再如:高一经济生活的货币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商品”、“一般等价物”两个上位概念有了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学习的。
第五篇: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20世纪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它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由于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因此它成为导人新课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语文课堂的导入新课入手,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主 题 词] 先行组织者 语文课堂 导入新课
一、先行组织者的阐述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20世纪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组织者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般概括性说明文字,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组织者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相联系,提供一个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一般观念,为学习新观念提供一个“观念固定点”,使新知识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有效地促进演绎教学,帮助学习者组织要学习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的。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学习的方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获得新的知识。
简单来讲,先行组织者是用来引出一个主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预知将要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并且帮助他们储存、分类和整理学习的内容,以便他们记住和未来使用。
二、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先行组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
陈述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一般在不太熟悉学习材料的情况下使用,它是可以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老师考虑到开国大典离现在已经有五十几年了,理解上可能回出现偏差,于是在课前向学生介绍大量有关开国大典的背景资料。通过这些组织者,把同学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仿佛身临起境,成为了广场中的一员,亲眼目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睹了这一盛况,感受到了新中国人民的无限自豪。因而这个组织者为学生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提供了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比较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新旧知识异同的引导性材料,一般用于学习材料比较熟悉的情况。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林海》时有这样的这样开场:“同学们,以前你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文先概括地写小兴安岭树木成林,几百里连成一片的壮美景致,然后分述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中小兴安岭的不同特点,而且对春天的绿叶、河水,夏天的晨雾、野花,秋天森林中的物产,冬天的风雪、动物,作了具体的描写。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林海》一课,也基本上是这样写的,但它比《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得更具体细致,更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加以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个组织者既有对旧课知识的复习,又有新课教学目的之明确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辨析新旧知识异同的认知框架,同样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由于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因此它成为导入新课的一种有效工具。导入新课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一门语文课的导言课、一个语文教学单元的引言部分、一堂语文新课的导入与课堂内先后内容的衔接与过渡。本文主要从语文课堂的导入新课入手,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导入新课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
将先行组织者原理运用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从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如教师在执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通过师生交流对话引出话题:“狐狸是不是狡猾的代名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探知答案的欲望。
第二,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学生由课前玩的状态到真正去接受知识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导入语,把握好这个时间差的过渡,就能迅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散文《春》时,讲了这样一段话:”一提到春啊,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政,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浓墨重新描绘过春,歌颂过春,现在想一想,我们学习过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哪些描绘春的诗句?当学生们回忆诗词以后,她接着引导:“我们现在就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但我们自己往往会面不知春。那么我们来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态的。”这样的组织者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引入到了新课《春》的学习上,调动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从而更迅速的集中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框架,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到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行组织者将学生“已经知道的”和“将要知道的”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在以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先行组织者的运用,能够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的框架,实现语文认知行为或技能的有效改变,因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执教《比尾巴》这一课。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组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今天我们再来认一认,这些又是谁的尾巴?
生:壁虎、牛、鱼、燕子------(板书:尾巴)
师:这些动物的尾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尾巴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一大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森林的信,你们想知道内容吗?让我们打开信看一看。(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是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今天,要举行“比尾巴”比赛,为了这场比赛,我们小动物都准备了好久,谁都说自己的尾巴美,都想参加。我们知道,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我们动物尾巴的功能可了解了,所以,想请你们来做裁判,不知道你们愿意吗?)揭示课题。
教师用一封来自大森林的信把新旧知识巧妙的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运用适当的导入语,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所谓的“适当的导入语”是指“导语要导到新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上,导到学生心坎上。这样,才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哗众取宠,天南地北,离题万里的导入语,不仅起不到导入新课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氛围,阻碍教学任务完成,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掌握新课导入的技能显得犹为重要。
四、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则处于这门艺术的聚焦之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般说来,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总会有一段导入语,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新课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学习的兴趣与注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实现预期变化。以下笔者将结合本次教育见习例举一些常见的、名师们常用的几种新课导入方法:
1、故事传情
乐意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如在教授《赠汪沦》一诗时,将与本诗相关的资料整理成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有个叫汪伦的人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
精彩的故事作为开场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这首诗的学习状态,而且干劲十足!
2、插图导入
插图把文字信息转化作可观、可感的图像,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运用插图导入课文,使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插图导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也可以利用精心选取的,或者自己专意创作的画图来进行课堂导入。这种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广泛使用。
3、审题导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学生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透过标题,可以看到课文精巧的构思。审题导入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标题的讲解分析,理清线索,摸清思路,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4、温故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前所举的《林海》就属于这种方式。
5、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中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通过语言描绘或者借助于声像技术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6、引用导入
语文教师恰当地引用与课文相关、学生可以接受的诗词、对联、名言警句,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文德路小学的Y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学生通过这句名言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时间的匆匆。
7、设置悬念
孩子们天生就好奇,如能够通过设置悬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愿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燕子使楚》时,就是用这样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开头的:“春秋末期,齐国有个外交官,名叫晏子。他个子很矮。一天,齐王派他到势力强大的楚国去。楚王想污辱他,叫人把城门关了在城门旁边挖了个洞,让晏子从洞中进去。晏子一听,冷笑一声,说了几句话。楚王听说以后,面红耳赤,只得开了城门。晏子说的是什么话?请翻到第18页„„”设置的问题,成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催化剂,将学生引入求知的学习境界。
当然,在新课导入语的设计上,除上述示例外,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还有好多,比如音乐激趣、简介导入、描摹景物、板书引路、猜谜激趣、背景导入、作业导入,等等。但是,任何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与教学的主要内容紧密相联。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概括性要高,语言和形式应恰当、准确;三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
五、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先行组织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能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大胆地应用先行组织者,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张利冰.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一些认识.[J].2005(4)[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张文贵.语文课堂提问浅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