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自我 提升能力 促工作水平提升
干训培训体会
完善自我 提升能力 促德育工作发展
短短的干部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局长的讲话精神还响彻耳畔。虽然我的年龄比较大,但是我深刻地感觉到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我要解放思想,剖析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时代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必然会被淘汰。我们肩负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尤其是我肩负着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面对不断改变的学生,如果我不提升自己,就很难适应新情况,很难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
从现在开始我要加强学习。首先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国家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我要学习教育理论,专研教育学、心理学,掌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学习国内外教育名家名作,例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雷夫等,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教育理论;再次要专研德育理论,学习魏书生、李镇西、王晓春、张万祥等名家的德育思想,促进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大量阅读教育专著提升自身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耕于实践,不断反思和解决实际问题。勤于动笔,将工作中的现象进行深刻思考,进行理论提升,不断探索形成自己教育思想。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生的追求去发展。
二、积极投身工作,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稳步发展。
我的工作是管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项工作是很多同志所不愿意做的,因为和学生打交道有处理不完的事,处理这些事伤神费力还得不到好评,学生背后可能骂你,家长可能因为你处理了他的孩子跟你闹,班主任可能因为你扣了他的分而不理解,校长可能因为你的工作不出色、问题不断而批评你。总之这是一个鲜有成绩的工作。过去我也曾经打算不干了,可是经过干训以后我的思想获得了解放,你不干他不干,谁来干。教育如果不遇到困难,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索;教育如果没有困难,就是去了它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不能怕困难,我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1、转变思路,跳出管理误区。
过去德育工作就学生管学生,以秩序好,卫生干净,学生有礼貌为目标,实际是对德育工作的片面理解。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和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德育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美德,形成对真善美自觉的追求。所以德育工作不能仅停留在管纪律卫生和日常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进行教育。通过适当的教育形式达到德育目的。开辟美德课,美德实践活动,创建美德论坛,让学生接受美德知识。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奇迹。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得到洗礼和滋养。把调“行”转为调“心”。
2、重视劳动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前面已经阐述了学生全面发展是各种教育的协调发展。那么劳动教育对德育的发展作用更加突出。目前我们进行的劳动教育只是为了学校清理环境而进行的,不是真正以教育为目的进行的。每学期每个班都要开一定数量的劳动教育课。要把劳动教育课的内容、目的、步骤等等项目做好计划。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善于思考和专研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学校要给每个班划分作物培植区,让学生自己规划种植花草,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妙的同时培养学生负责、呵护生命的情感,和爱劳动的品质。各个班级在新楼落成后要有花盆、有鱼缸,让学生品德在与周围的生命相处中得到提升。
3、重视书籍在德育中的突出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书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关键要靠书籍,没有书籍的教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新学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自己喜爱的一本或几本书,都要建立自己的藏书,班级要建立图书角。通过阅读自己喜爱的书,学习书中的精神品质,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面至关重要。
4、将法制管理变为道德管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
所谓道德自主性就是学生自己主动遵守道德规范,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我们管理学生多数都采取制定制度附加扣分加以约束学生,学生是被动的遵守。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同学是不怕制度的。今后我们管理学生时采用荣辱观式道德管理。把每一项内容荣辱观化制定,并形
成舆论氛围。对犯错误同学的行为要用舆论加以警戒,对高尚行为的同学要用舆论加以表扬。并对每一个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道德层面的批评教育促其纠正,使其感到内疚,启发其羞耻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的法宝。通过干训我受到了启发。不仅转变了的思想,也改变我的工作观。我要按照自己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探索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善自我 提升能力 促德育工作发展
足民中学
政教主任:王忠
2012年6月 18日
第二篇:公安分局提升能力促和谐工作总结
公安分局提升能力促和谐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安分局紧紧围绕“三项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以“四个准确把握”为统领,不断加快“两大任务”推进步伐,取得初步成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被省公安厅确定为试点单位,社会矛盾化解经验得到省厅和市局认可,涌现出了全国爱民实践模范郅绍平、全省执法质量考评先进个人左利民等一
批先进典型,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即将在分局召开。
采取六项举措,促进六项工作,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公安分局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龙头,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一抓尖子,促水平提升。在广泛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大培训的基础上,选拔了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以点带面,提升了分局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抓奖励,促信息应用。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应用奖励办法》,对应用信息化手段侦破案件、抓获逃犯的民警兑现奖励,推动了信息化普及和应用。三抓惩处,促信息录入。出台了《信息数据质量三级核查办法》,对业务数据基层所队每日自查、业务部门每周核查、情报中心随时抽查,对存在信息数据质量问题的单位和民警严格落实惩处措施,确保了信息数据质量。四抓制度,促工作规范。制定了《信息质量监测员工作制度》、《“四个必上网”、“四个必查”工作制度》、《违法犯罪信息录入规范》等十余项信息化工作制度,并严格督导执行。五抓投入,促硬件保障。分局先后投入万元用于信息化硬件建设,建设了兆通讯基站,购置了套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录音笔等信息化装备,为基层所队更新淘汰了一批电脑,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六抓成效,促服务实战。广泛摸索实践信息化实战技法。今年以来,利用信息化手段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名,其中网上逃犯名。
突出五个环节,倾力五个保障,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分局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基础,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矛盾化解。一是高标准建设,以强化领导做保障。先后投入余万元建设了问讯中心和监督信息中心,在接警室、询问室、讯问室、户籍室安装套视频监控和语音拾音设备,实行小时监控监督,确保公正文明执法。二是高素质提升,以教育培训做保障。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培训,针对不同执法岗位详细制定了训练计划,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今年以来,组织批余人次参加旁听庭审,定期组织民警对办理的重大疑难案件进行深入评析,不断提高民警对执法办案的把握能力。三是高水平落实标准,以细化流程做保障。设定了民警岗位职责标准、业务标准和技能标准,制定了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标准。对适用行政罚款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细化归类,分别确定处罚幅度,做到危害结果与处罚尺度相适应。认真执行了执法办案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实行了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制度,确保定性准确、流程规范、裁量适度。四是高质量考评,以精细管理做保障。坚持监督部门与执法警种月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整改执法问题。依托监督信息系统,对民警的执法过程实施全程监督,最大限度地规范和约束了民警的执法行为。着力抓好实时考评工作,实行“一案一考、一案三表”,确保了执法质量。全面建立了单位和民警执法档案、瑕疵档案,以执法档案的精细化促进执法管理的精细化。五是高效率服务发展,以深化调解做保障。公安分局大力加强社会矛盾化解体制机制建设,创造了“三真”、“三定”、“三盯”的社会矛盾化解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件,调解治安行政案件起,调处矛盾纠纷件,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理念和方式方法上,做到“真情、真功、真干”。即把真情的理念融入化解社会矛盾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不断在化解矛盾中苦练内功,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郅绍平矛盾化解“六字工作法”和“三步一站式”调解工作法。坚持执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实行社会矛盾领导蹲点负责制,由领导干部亲自化解,负责到底。在努力方向上,“定范围、定职责、定目标”。即跳出公安机关调解范围的局限界定,有针对性地拓展调解范围。主动化解因民间纠纷阻断道路、阻碍重点项目建设、非涉法涉诉群体上访等社会矛盾件,避免了矛盾激化酿成重大治安事件。明确各单位、各岗位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承担的职责权限,逐环节落实责任,增强了民警化解矛盾的责任意识。针对每件矛盾分别设定短中长期的化解目标,逐步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了化解效果。在求实效和落实保障上,做到“盯效果、盯奖励、盯问责”。即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实行化解矛盾与破案追逃同功同奖制度,调动了民警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性。对因失职失误造成矛盾激化,引发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的责任民警和相关领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通过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分局连续六年未发生执法办案事故,执法质量连续六年跻身全省优秀行列。
围绕四项内容,开展四项活动,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公安分局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支撑。
第三篇:关于完善提升
关于完善提升“一定三有”农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村干部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使他们精力集中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从6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13个乡镇39个村,通过个别谈话、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集中调研。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我县共304个行政村,1094名农村干部,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66名,村委会主任304名,书记、主任一人兼262名。近年来,我县在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近两年来,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监督、重考评,实行目标管理
一是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村“两委”干部三年任期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为全县所有村“两委”干部建立了目标任务台帐,按照“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农村建设组织员、带头发展领航员、破解难题战斗员”的“五员”要求,将村“两委”干部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明确了完成时限。二是加强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两委”班子和“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从经济建设、党建工作、社会民生和稳定工作等方面对村“两委”班子和村“两委”干部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办公经费发放、“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发放和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挂钩,实行以绩定级,以级定酬。
(二)推行“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实现农村干部“收入有合理待遇”
统一推行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干部工资发放管理工作,推动了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落实。一是规范管理发放,基础职务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县委组织部在县联社开设“村干部工资专用账户”,为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开设个人结算账户,设立联网存折“一卡通”,实现了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月银行化发放。基础职务补贴标准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508元,其他“两委”干部每人每月305元。2009年上半年,全县共发放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210万元。二是强化激励约束,目标考核与绩效补贴直接挂钩。绩效补贴发放与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考核为基本称职的每月最低补贴标准不低于50元,考核为称职、优秀的每月最低补贴标准不低于80元、100元,由乡镇筹资年底前一次性发放。补贴标准由乡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全县最低标准。2009年,我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沙岭子、贾家营、赵川等乡镇的村干部绩效补贴每人每月达到400多元。三是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为鼓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特别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县委明确提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且年增长率10%以上(出售集体固定资产、征地补偿收入的除外)的村,年终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为集体收入年增长额的10%,由乡镇审计核实后,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2008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有61个,占20.1%,较上年增长10%以上的村36个,集体经济创收奖兑现人数26人,人均兑现金额3300元。
(三)提高政治待遇,实现农村干部“干好有发展前途”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参政议政制度。县委通过合法程序,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目前,全县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村干部达585人。其中,担任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农村干部49人,为农村基层干部参政议政创造了有利条件。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同志,被选举为省人大代表,代表全市农村干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优秀农村干部的代表。二是建立优秀农村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办法(暂行)》等文件,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2007年12月,按照《河北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县委将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玉米种植、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带领村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增收致富的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选拔为乡党委委员。2008年,我县组织6名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农村干部公务员考试,其中洋河南镇赵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永忠通过了省招录乡镇公务员,现已办理了录用审批手续。三是加大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奖励力度。近年来,县委大力实施“典型培树工程”,积极抓好各类典型的培树和宣传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时代先锋》专栏,先后举办了“发挥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本色”报告会、召开了“‘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现场会”。今年以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了基层党建“十面旗帜”,重点培树5个“党建示范乡镇”、32个“党建示范村”、10个“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农村党员“双带”标兵,对全县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特别是农村干部典型进行宣传,“七一”进行集中表彰。同时,县委认真总结各类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积极向市以上新闻媒体反馈。典型的选树宣传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农村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信念和决心,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起到了弘扬正气、激励人心、鼓舞干劲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农村干部“退岗有一定保障”
县委提出,从2007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由县财政、乡镇财政、村集体收入和个人分别按照20%、20%、20%和40%的比例承担养老保险费的办法,为全县农村干部全部办理养老保险,解除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007年和2008年,全县共为269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共缴纳保险费近400万元,县、乡财政共承担近160万元。今年以来,为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两委”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彻底解除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此外,我县还建立了农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对正常离任、尚不能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组织书记,由乡镇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可根据任职年限及贡献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5000元,具体标准由乡镇自行确定;建立了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每年由乡镇组织所有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健康体检,所需费用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建立了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县委坚持在每年“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发放慰问信、慰问品(金)等形式,对全县广大农村干部、党员以及先进模范人物及其家属进行慰问,今年“七一”前夕,共发放慰问金61900元。
二、存在问题
在建立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方面,我县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走访,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定”与“有”不平衡
注重“三有”,而对“定”的要求不够。近年来,特别是今年4月份省市基层组织工作调度会后,农村“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实现了“收入有合理待遇”,农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但在村干部管理方面,力度还不是很大。由于我县面积大,偏、远村较多等多种原因,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出现了部分村干部只领补贴,却不在岗,或在岗不谋事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二)政治进步较难,发展前景窄
村干部是村官,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在提拨录用上基本是只能下不能上。近年来,虽然提出了从 “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但是,进入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的标准越来越高,即使是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逾越这道鸿沟,很多村干部因为年龄、学历或任职年限某一方面的缺陷而被拒之于公务员考试的门外,个别村干部逐渐产生“到顶”思想,认为干得再好也不过是村党支部书记。转干无门,提拔无望,导致部分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政治荣誉感不高,觉得没有前途,影响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个别村干部仍有后顾之忧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在职村干部已超过了参保年龄(男60岁、女55岁),这部分村干部不能参加养老保险,使他们感到退岗后没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一些村干部工作多年,有的工作年限已有二十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刚刚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们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部分村干部也不能参加养老保险,虽然他们享受了一定的离任生活补贴,但较大的反差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
二、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增强村干部紧迫感
一是完善选任机制。明确村干部任职的岗位条件,对发展较快的村,要以更高的标准选人;对社会治安较差、干群矛盾突出的村,由乡镇党委逐村研究,制定标准,因岗选人;对无合适人选或选不出村书记的村,采取乡镇下派等方式配强村班子。探索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村干部的办法,拓宽选人渠道和视野,扩大群众参与程度,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二是健全考评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目标管理机制和村“两委”干部目标任务管理机制。完善《考核意见》,严格乡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和“两委”干部目标考评。组织开展半年及年终村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同时,加大县级对乡镇实施村干部考评机制的指导监督力度,保证绩效考评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让村干部“干有所盼” 拓宽村干部成长进步的渠道,制定优秀村干部“上挂”制度,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村干部,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可“上挂”乡镇党政副职。加大农村干部参政议政力度,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对因年龄、学历等原因不具备考录乡镇公务员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可适当放宽考录条件或在乡镇有空余事业编制的情况下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三)进一步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让村干部“老有所养” 一是建立村干部退休补助机制。因年龄问题(男60岁、女55岁)未能办理养老保险,且连任村干部达到一定年限的,退休后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具体金额可根据当地经济状况确定。二是健全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因村班子职数限制或本人自愿申请,经过乡镇党委批准正常离职以及在换届选举过程没能连任的村干部,在离职后,采取一次性补贴的方法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被处以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被依法免职、受到刑事处罚及未经组织批准擅自离岗、离职、辞职等情况的不能享受补偿。
(文章来源于《宣化县党建网》)
第四篇: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暨阳街道党工委
暨阳街道位于建城区,企业多,行业广。其中有参保企业1500家,担绝大部分以租房、租厂房为主,场所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暨阳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结合街道特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各级责任,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实现街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促进非公企业和街道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新机制,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
(一)以层次管理为手段,建立街道企业党建属地化管理格局。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调整街道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党委建制企业党建工作,另外单建党组织的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实行属地化管理。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落户所在地为准,分别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以联合支部形式实行属地化管理,条件成熟的,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总支部审核上报,街道党工委审批,建立党支部。
(二)建立企业党建领导联系制度,完善驻企工作指导员制度。对职工100人以上和产值500万元以上未建党组织的规模企业实施街道党政领导联系制度;对职工20人以上无党员、50人以上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以属地管理的形式,由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委(党总支)、个私协会分会党支部选派企业党建指导员。
(三)以企业单独组建为突破口,努力扩大组织覆盖面。街道从业人员100名以上和从业人员50-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到100%,街道现有企业单建党支部73家其中党委3个,总支4家,联合支部6家,党员服务站15家。一是坚持内部发展。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工会、共青团推优,党支部选优)的方式,加大在企业一线员工、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严格遵守党员发展全程公示、联合预审制度和村(社区)企双向公示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许多企业还注重优先聘用党员到企业就业。二是坚持外部接转,建立街道、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加大流动党员接转力度,广泛开展“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为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二、完善党务工作者教育和保障机制,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一)建立党务工作者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岗前培训、工作例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务知识、党员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党务工作者熟悉党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党务工作者参加市级和上级党组织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建立街道、驻村指导分中心、社区党务工作者交流平台。建立工作例会,定期开展工作交流、问题研讨、学习培训等活动,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进行共建活动,增强信息沟通。
(二)建立党务工作者保障和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内在动力。一是加强对企业业主的教育和沟通。教育和引导他们积极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经费、时间、场所保障。同时在评优、安排社会职务时,把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程度作为重要条
件,使业主认识到在企业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性,重视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二是健全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命辞退制度。企业要辞退党组织负责人的,必须向街道党工委说明原因,经街道党工委同意批准。三是制订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党员学习和开展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对党务工作者实施岗位目标管理,落实工作任务、考核奖惩措施,进一步明确党组织书记的职责和任务。四是落实党组织书记待遇。企业党组织书记享受企业中层正职待遇,直接参加企业重大问题讨论,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街道党员代表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市党代表推荐向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倾斜。
三、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
(一)抓好“凝聚力工程”建设,强化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街道以凝聚党员、凝聚人才和凝聚职工为目标,抓好以“双育双强”为重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一是积极培育“凝聚力工程”建设示范企业。街道已有2家企业命名为绍兴市“凝聚力工程”建设示范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市“凝聚力工程”建设示范企业,树立祥生、新兴、越美、外贸公司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拿得出的示范企业。尤其是祥生集团党委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党、工、团一体化促企业发展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这些示范点建设为街道面上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较好的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全面推行民主恳谈会活动。在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上发挥参谋作用,通过倾听呼声、荐言献策、探讨交流等途径,搭建了党员、职工、业主之间的沟通及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平台,为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作用。三是积极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面开展“克难攻坚当先锋”,在企业经营者中开展“实践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主题教育,越美集团为应对金融危机破解贸易壁垒,在尼日利亚建立纺织工业园区;新兴针织服饰公司以巩固立业、多元经营、协调发展为经营思路,转变单一外贸单子生产模式,逐步向房地产开发、珠宝玉器、矿业冶炼、科技贸易等行业投资发展,并在河南扶沟县工业园区投资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外贸公司是一家老牌的市属转制企业,在企业党建领域做好继承和创新结合工作,使国有企业行之有效的党建优良传统在私营企业中继承和发扬,将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方方面面,企业管理规范,业务拓展明显,企业大阔步发展。
(二)找准切入点,拓展工作领域。一是注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扎实开展“以人为本、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主导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精神理念,优化创业环境,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实现人心、人才和人力的凝聚,营造企业和谐发展氛围,如祥生集团党委总结提炼了“诚信、和谐、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员工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同唱“广厦献给千万家”企业之歌。新兴中昇集团谱写了“凝聚”企业之歌。二是主动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依托工会,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发挥了监督协调作用。
(三)在服务社会树形象上下功夫。注重引导和监督业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谐企业理念,不少企业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赠,回报社会活动。在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中不少企业慷慨解囊支持工程建设,并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村企共建等慈善活动,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一○年十月
第五篇:努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努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不可能通过几次集中教育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不断地结合党建工作的现状,逐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与时俱进,才能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特别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积极推进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此,保卫部党委在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和巩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增强党的先进性这个中心,结合部门党建工作实际,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站在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目前,我们的企业正面临着搬迁改造、企业改革深化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公司构建和谐企业,以人为本的治企方略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三大工作片区的治安、防盗、维稳等内保工作形势异常严峻,这给我们企业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占三分之一保卫部职工总数比例的党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组织要求。保卫部党委采用抓制度建设,加强群团工作双管齐下的办法,认真分析部门党员队伍的现状,按照党员先进性要求,以及先进性党支部的标准,据此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制度,如:党员的学习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制度,确保了基层稳中有各项党内活动,有标准、有条理的规范化开展。在完善制度的同时,部党委着力解决好党员、党支部的作用发挥问题,以制度的落实情况,具体考评每个党员、每个党支部,充分调动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制度的管理作用。另一方面,部党委适时围绕目标开展发挥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如“党员服务岗”、“群团工作建设”活动、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基层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引导了职工队伍,充分运用群团组织的合力,发挥了核心的领导作用,为公司的发展与改革,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以“德育”为重点课题,发挥党组织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组织的工作优势所在,保卫部党委以党支部为工作重点,采取分层次、分对象、分阶段地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但要想逐步解决好党员队伍存在的理想信念不清、宗旨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足等意识形态上的弊病,这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来长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部党委以长效机制的形式,初步建立了一支由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以及部中高级政工师为骨干的政工队伍,一方面加强这支政工队伍的业务能力,政工理论的培训与提高,另一方面以这支队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从横向到纵向,从内部到外部都做到信息畅通,引导处置及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贯穿“德育”主线,积极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四五”普法、“八荣八耻”教育,运用正反面典型,运用形势任务剖析,运用民主监督与管理全方位地
教育党员干部,培养和塑造他们成为“讲政治、讲正气、讲原则、讲责任”的合格党员,成为企业放心,群众满意的合格卫士。通过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公部门中违法违纪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杜绝了内外勾结、侵占公司财产的现象,而且还涌现一批“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的优秀党员,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批无私奉献的好党员,使保卫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了充分的体现。此外,部党委还坚持以“素质工程”为载体,发挥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把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党员素质工程上。还以推进企业文化为抓手,服务行政工作大局“制造精品、创造未来”是攀成钢公司的文化理念的精髓。部党委为此专题研讨企业文化,要求各党支部分解落实企业文化中经营理念,企业作风,职业观等相关内容,要始终按照企业文化的具体要求,规范和约束党员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