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实词
实词的概念
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环境里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有的语法学者认为,尽管有些副词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副词如果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也应归入实词。 文言语言现象
1、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即“借”的意思)。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例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跟“叛”的读音相同,临时借“畔”代替“叛”,这里的“畔”就是通假字,“叛”是本字。又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代替了“邀请”的“邀”,应读为yǎo,“要”就是“邀”的通假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异同。通假字和假借字都是用音同或音近字去代替另一个字,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并无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说某个意义有音无字,只好借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通假字的读音同本字的音。
通假字的形式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古代文学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
有借同音字来代替。
“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卒(猝)无其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
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种类
“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返)(《愚公移山》)
“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马说》)
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被—披)(《陈涉世家》)
音同或音近字的互相代替
例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座)(《口技》)
2、古今异义
(1)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汉语中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
词义的扩大。例如“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不是专有名词,而成为普通名词,泛指一般的江河。
词义的缩小。例如“金”,古代泛指一般的金属或兵器,现在则专指“金子”。再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则只指男子的配偶。
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则指的是鼻涕。再如“池”,古代指的是护城河,现在则指水池。
感情色彩变化。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例如:“卑鄙”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是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卑鄙”即是此义;现代汉语中的“卑鄙”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指品德恶劣、道德败坏的意思,变成了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有些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了现代双音节词,复音节词居少数,发展到现代汉语,单音节词一般都变成双音节词了。例如“一屠晚归”(《狼》),我们现在说“一个屠夫傍晚回家”,古代汉语中的四个单音节词对应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节词。
单音节词变为复音节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复音节词居少数,发展到现代汉语,单音词一般都变为复音词了。
例如“一屠晚归”《狼》,我们现在说“一个屠夫傍晚回家”,古代汉语中的四个单音节词对应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词。
(2)古今词义的比较
古今词义相同的有少量的词,几千年来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如人、水、火、山、月、树、石等。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大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牺牲”的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代汉语的“牺牲”是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古代有意义,现在已不用
如“社稷”。
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
如“好”,古代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3、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能多达十几个义项。如“通”在初中教材所选课文中就有多种义项(1)通达。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通过。如:初极狭,才通人。(3)贯通。如:中通外直。(4)通晓,精通。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整个。如:通计一舟。然而无论有多少义项,在一个句子中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
有些词不仅有多个义项,而且有多个读音。例如“属”有两个读音,每个读音各有若干个义项。(1)shu,1类.如:而养游侠私剑之属。2等,辈。如:徒属皆曰:“敬受命。”3管属。如: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zhu,1类似。如:神情与苏、黄不属。2通“嘱”,嘱托。如:属予文章以记之。3连续,连接。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一词多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和比喻而形成的,所以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是: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4、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本是个名词,表示“洞穴”,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为
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再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句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宾语,分别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情况就是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例如:
A、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B、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C、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E、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例如a中的“名”本是名词,这里由于前受能愿动词“能”的修饰,后带有宾语“其一处”,故活用为动词,有“说出”的意思。例b“目”本是名词,这里用为动词,是“用眼睛看”的意思,作谓语。例c“蹄”、例d“蔓”、“枝”、例e“策”也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后词义也都有改变,在阅读时只要仔细体会,是不难看出这种变化的。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值得我们注意。
现代汉语中名词要作状语,后面必须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较为普遍,有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修饰、限制作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例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是名词作状语,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那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如: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依照法律、按照法律,修饰谓语“斩”,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如: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空”是“在空中”,修饰谓语“游”,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是“当面”,修饰谓语“刺”,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
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时”用在动词“献”前,作状语,是“到时候”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一定带上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活用为动词后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
词活用为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
“汗马功劳”,“汗”是名词作使动词,“汗马”即“使马出汗”。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后面也一定带上宾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原为名词,现用作意动词,可译为“认为------有利”。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但有时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动词活用为名词,充当了主语或宾语。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伏”作“有”的宾语,表示跟“伏”这种行为有关的人,活用为名词,意思是“伏兵”。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一般来说,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例如: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饿”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宾语“其体肤”,活用作使动词,意思是“使-------------经受饥饿”。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例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意思是“为国事而死”。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代替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侍中、侍郎郭攸之、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充当判断句的宾语,意思是“善良诚实的人”,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的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有了宾语,因为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例如: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穷”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走完。
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乐”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译为:喜欢。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轻”原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轻视”。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苦”“劳”“空乏”即“使其心志苦”“使其筋骨劳”“使其身空乏”。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后带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形容词“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思是“认为我美”。
5、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如:缘西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远近是反义词,偏义在远。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存亡是反义词,偏义在亡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出师表》
“崩”是同义词,“崩”指皇帝死,“ ”指平民死,偏义在“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偏义在“国”。
第二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文言文阅读分析、概括和评价题的解题策略
发布时间:2008-03-05 12:53:44 来源:初中文言文学习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掌握归纳内容要点的常用方法
①信息提取法。准确地归纳核心信息:人、事、景、情、理等。
②题面验证法。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2.把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具体方法
①借助整体阅读归纳主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先要整体上解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思想,力求知道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最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读者阅读了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从而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借助文体特征分析观点。史传散文中作者观点态度寄托在人物形象上,作者可能有简略的评价;咏物散文中作者观点态度寄托在所咏的事物上,关键在于理解该物的形象特征;说理散文的观点态度一般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借助关键信息分析观点。文章的关键信息有:标题、开头、结尾和注解;关键词、点睛笔、文眼;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等。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归纳分析出文章观点。
④借助知人论世,提取要义,分析观点。近年湖南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常选用非传记类文章,作者一般为教材介绍过的作家,可以借助知人论世理解观点。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等是我们解读所供文言要义的一把钥匙。
⑤辩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做好“分析概括”的工作,还要学会辩证的分析方法,切忌片面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一方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其消极因素。判断积极与消极因素,可从五个方面考虑:作者的人民性、作品的社会性、思想的进步性、历史的局限性、文章的现实性。要注意的是,对文章中作者欠当的观点及消极因素,还要视答题的实际情形来作出恰如其分的评析。
3.明确答题步骤
首先通读原文,了解大意。其次,对照原文,排查错误。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被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凡是对原文内容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由于题干常常设计为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此类题的错误常常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或故意曲解。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发布时间:2008-03-12 10:29:31 来源:东方网-新民晚报 作者: 郭龙场
【打印】 【评论】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中考文言文翻译失误面面观
发布时间:2008-01-17 11:02:34 来源:转载 作者:陈锦才
【打印】 【评论】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中考文言文三要点
发布时间:2008-04-10 16:13: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实词,文言文教、学、考中的重中之重。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分两类。
一类是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有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相近,有的在现代汉语中习惯用作双音节词,但基本含义不变。
如:
1、亲贤臣,远远小人;
2、夫大国难测测也;
3、后遂无问津津者;
4、臣本布布衣衣,躬耕于南阳。第1句“远”作“疏远”讲。第2句“测”作“猜测”讲,这两个词生活中还在用,只是由古之单音节词变为今之双音节词而已。第3句“津”为“渡口”;第4句“布衣”为“平民”,这两词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言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
这类实词在文言课文中占了大多数,复习时要一篇篇课文,每课一句句地落实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突破原课文加以归类整合,例如:
还有一类实词由于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的原因,它与现代汉语中词的含义有所不同,如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还有一词多义。
一、古今异义。
例:“率妻妻子子邑人来此绝绝境境”,这里“妻子”作“妻子儿女”讲,与现代汉语中的“丈夫的配偶”不同。“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文言中还有“走”、“涕”、“牺牲”、“交通”、“无论”、“物理”等均与今解释不同。
二、通假。
例:“下见见小潭”,“见”通“现”。经常遇见的还有“被”通“披”、“反”通“返”等。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例“神弗福福也”,名词“福”作动词“赐福”讲,可引申为“保佑”。
2、形容词作动词,如“有所广广益”,形容词“广”作动词“扩大”、“增加”讲。
3、名词作状语,如“斗斗折蛇蛇行”、“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来修饰“折”、“行”,意思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使动用法,例“汗汗牛牛塞屋”,“汗牛”应解释为“使牛出汗”,这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但有的考生却回答“牛出汗”或“出汗的牛”,显然没有掌握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例“渔人甚异异之”,“异”是“以为惊异”的意思,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四、一词多义。
一篇课文内同一字两种解释,如《捕蛇者说》中的“若毒毒之乎”与“赋敛之毒毒”,前者是“怨恨”,后者却是“毒害”。也可将不同课文的实词放在一起作比较,如“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作“然而”讲):“非读书为然然”(“然”作“这样”讲):“则弛然然而卧”(“然”作“„„的样子”讲)。
高效理解背默6法
背诵是默写的基础,其先决条件是理解。有的考生没有理解内容,为背而背,前后割裂地“死记”,支离破碎地“硬背”,背得吃力,效果也差。只有理解了,背出的文章才是属于你的东西。有几种背诵方法可供参考。
一、情景对比法《岳阳楼记》鲜明地描画了“霪雨霏霏”
和“春和景明”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前者由风浪起,上至日星,下至山岳,旁及商旅,其情必是“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肃然,感极而悲者矣”。后者从天光湖色始,动有沙鸥游鱼,静有小草兰花,其情必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三、高考试题回放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参考答案:(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年高考广东语文卷第12题)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四、方法指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固定词语翻译难点点拨
文言文中的一些固定词语有固定的意思,表现古代文化特征或某些特殊称谓。这里辑录高考常用的一些固定词语作些解释,以供参考。
1.表示官职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2.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3.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4.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5.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①知。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②行。如:迁左丞,行徐州事。
③主。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史记?吕太后本纪》)
6.一些不需翻译的固定称谓
①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②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③地方文职。一般称呼为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陟使、知州、知府、令等。
④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掾。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问句的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A、“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B、“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A、“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B、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第三篇:文言文知识点
《陋室铭》知识梳理
(九下179-180)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和“铭”文体特点。
二、重点字词:(九下179-180)
三、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三、思想内容: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问题: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2、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坦荡乐观、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3、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突出主旨,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4、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以古代名贤自比,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5、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这里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而是高雅绝俗。
五、艺术特点:(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托物:陋室;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2)类比手法。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知识梳理
(七下214)
一、文学常识:宋濂和“序”文体特点。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序,这里是赠序,古代一种惜别赠言的文体。
二、重点字词:(七下214-215注释)
四、思想内容: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马生刻苦好学。注意“勤”与“艰”字。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读书难,要借书,抄书;(2)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3)求教难,常遭“叱咄”;(4)生活难,“日再食,”穿“缊袍敝衣”。
2、作者成人后求学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1)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2)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怕吃苦。为获得知识,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2)学习兴趣浓,以苦为乐。(3)非常虚心,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6、文中叙述了宋濂自己求学时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与之相似的古人读书的事例吗?
“囊萤映雪”说的是晋朝车胤、孙康。他们很爱读书,家里很穷。车胤就捉萤火虫放入袋子里,晚上读书用; 孙康冬天在雪地里,借着月光读书。(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悬梁是说西汉孙敬孙敬昼夜苦读,就把头发绑到房梁上;刺股是说战国时代,苏秦,读书瞌睡时,就用锥子扎大腿。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爱莲说
一、用原文回答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体现莲自尊自爱(或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辱)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理解
1、“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来论述道理。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2、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为了突出作者独自喜爱莲花,衬托他要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高洁的情操和正
直的品德。
3、作者通过衬托,表达了怎样志向?
表达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高洁的情操和正直的品德。
4、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隐居避世,洁身自好。爱莲:保持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追求功名富贵。
5、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不追逐功名富贵、庄重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曹刿论战
一、按要求默写
⒈《曹刿论战》中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其中“取信于民”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
2.“肉食者鄙”中的“鄙”在战前表现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战中表现在“公将鼓之”,“公将弛之”。战后表现在“公问其故”。
二、阅读理解
1、题“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2、“何以战?”在文中的作用?引出下文对迎战条件的分析(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表现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衬托出鲁庄公的目光短浅)。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⑴点明请见的原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⑵ 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4、“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的作用:
⑴ 结构上,承上启下 ⑵内容上写出了曹刿的远见,也写出了打了胜仗却不知其故的庄公的“鄙”。
5、“远谋”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篇的文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一、战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二次答话,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
二、战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⑴善于抓住有利战机,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后发制人。⑵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步步谨慎。
6、分析曹刿、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对比的手法)
曹刿:有爱国心与责任感。有卓越的政治远见,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技巧。
鲁庄公:看法1:⑴政治上昏庸无能,⑵军事上无知,作战时急躁冒进,不察敌情,迫不及待地“鼓之”“驰之”。战争结束后,不知取胜的原因。
看法2:是位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君主,是能体恤民情的开明君主,是具有乐于纳言,从善如流精神的君主。
7、概括本文的中心: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知己知彼等
《出师表》要点:
一、第一段:
1、诸葛亮为什么先从“先帝创业未半”写起:a、流露出对刘备“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b、使刘禅认识到自身任务艰巨
2、形势危急体现在: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今天下三分。C益州疲弊
3、有利条件是: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就纳谏方面提出建议:开张圣听
5、用“宜”与“不宜”的好处:语气委婉,态度恳切、坦诚
二、第二段:就赏罚方面提出建议:赏罚公平(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第五段:
1、就用人方面提出建议:亲贤远佞
2、诸葛亮对比先汉后汉的用意:a、意在说明国家的“兴隆”与“倾颓”关键在于能否亲贤远佞。B、希望刘禅以史为鉴,发愤图强。四:第六段:
这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危受命出使东吴两件事。
五、第七段:
1、“大事”在本文具体指(北伐的目标是,“此臣所以报先帝”的“此”指代的是):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六、作者在文中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
七、《出师表》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
1、全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忠心可鉴。
2、言辞质朴无华,恳切感人。
三峡 阅读理解:
1、为什么先写夏水?
(1)夏水最能体现三峡水的湍急的特点。
(2)文章的开头描写了连绵不断、巍峨高大的山,两山夹水为“峡”,夏水的湍急和山的特征是相关的,所以要将他们放在一起写。
2、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
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3、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引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凄清、悲伤的气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山:雄奇险峻,夏水:急而大;春冬:清荣峻茂;秋季:静寒悲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理解性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4、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5、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参考答案:
1、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问题简答:
1、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这六个人物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成大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4、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这些磨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答:思想、身体、行为。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试分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答案: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是指文段中的六位名人,又指那些承担重任或能够承担重任的人。
8、语段
(一)中说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结合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一个人在犯错之后不断地反省、反思,才能改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考试失利后要总结失分点在什么地方,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才能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9、文章第一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排比。作用:①列举大量事例,突出艰苦磨难对造就人才的作用;②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修辞1分,作用2分。)
10、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在散文、诗词和书画上均有惊人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1、文眼为“闲”字
2、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①比喻。“积水空明” 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②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尺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动中有静,动而愈见其静。③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积水空明”就是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影来烘托月光。这两句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描绘出一幅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3、“闲人”的含义
“闲人”,一方面指自己被闲置,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4、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复杂的感情:
有被贬谪的的落寞;有赏月的欣喜;有漫步的安闲自适;有放下的豁达乐观;有自我欣赏。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论语
一、知识点归纳:
1、文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3、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为人处世:人不知而不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人生哲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简答:
马说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作者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章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作者的见解: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5、作者以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在位的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反而摧残、埋没人才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6、本文中心突出,线索清晰。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
7、本文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是:使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如文中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又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用原文回答
1、表达作者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或者显示作者豁达的襟怀和坚定的信念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思考
1、首联用“凄凉地”、“弃置身”这些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诗人长期遭贬的无限辛酸,流露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愤懑和不满。
2、赏析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含义丰富。第三句引用向秀《思旧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悼念之情,隐含作者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朋友的不满。
第四句引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3、描述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画面,并揭示这两句的含义(哲理)。这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画面: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驶过,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含义(哲理):运用比喻,蕴含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感情: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途升沉的豁达胸怀,处境虽然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信念。也表现作者对统治者愤懑之情和对老朋友的怀念。
4、作者说“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长精神吗?谈谈你的看法。不是。这句的意思是在朋友的关怀下,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此结尾,表明作者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用原文来回答
1、《破阵子》中写梦中慰劳将士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破阵子》中描写激烈战争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破阵子》中表现诗人空有一腔壮志却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即点睛之句)是:可怜白发生
二、思考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抒发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写作者醉酒时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立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伤和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立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3、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者要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4、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分别从视觉、听觉,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5、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性格豪放,热爱祖国;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的爱国诗人、爱国将士。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用三个意象描绘秋末之景,渲染了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了游子寂寞愁苦内心。“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优雅恬静的画面,和曲中其它的景物描写形成对比,反衬了游子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古道西风瘦马”字词描绘荒凉凄冷的画面,再次烘托游子孤苦寂寞的内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夕阳”照应前面的“昏”,直接抒发了游子肝肠寸断的愁苦之情。主旨:表现了游子的孤苦凄凉漂泊之情,表现了思乡之情。《试题研究》61页第五题和第六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拟人的修辞“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怒”一方面写出了黄河的汹涌澎湃。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吊古伤今之时的内心的悲愤。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兴时,大兴土木,百姓遭受徭役之苦,王朝灭时,战火不断,百姓遭受兵役之苦。
主旨:表现了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也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批判。
《使至塞上》
1、首联: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轻车前往西北边塞,写出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和悲愤。
2、颔联:借“蓬”“雁”自况,有飘零之感,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3、颈联:“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长河”表现了黄河横贯沙漠之磅礴气势,“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不仅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又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尾联:(1)用典:东汉窦宪在燕然山大败匈奴,刻石勒功。
(2)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5、思想感情:有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和悲愤;对雄奇壮阔的边塞景象的赞美;内心变得豁达。
雁门太守行
1、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用比喻和夸张渲染兵临城下、敌众我寡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二句借日光显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威武雄壮;
2、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我军将士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士气高昂。紫红的血迹,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为下面写援救作铺垫。
3、颈联:写夜袭。“半卷”,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借荆轲《易水歌》的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烈豪情。夜
4、尾联: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思想感情:表现战士们凛然无畏、奋勇杀敌和誓死报国的英雄情怀。
钱塘湖春行
“水面初平云脚低” 写出了初春西湖水涨的情景,也写出了水域的阔大,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零零星星的野花开放的情形,“渐欲” 强调了花儿开放的数量不多,表明是早春,可以让人联想到不久后花儿竞相开放的情形;才能”显示春草虽生长很快,但毕竟才是初春,草还来不及长得太深。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主旨:通过描写西湖秀美的初春的景色,抒发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的心情
观沧海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融情于景,表现了 世人开阔的胸襟,激荡的胸怀(立志要统一全国,建功立业)和为自己的远大志向努力奋斗的精神。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又向西方落下来。好像从海里升起来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它那远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表明困难重重。
表现战争的悲壮,战士们的豪情壮志。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这是作者奇特的想象。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创造了极其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主旨: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试题研究》60页第二题。
次北固山下
一、理解性默写:
1、“次”的意思是停泊。诗歌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问题:
1、《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这一情感?为什么?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国古代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从“乡书、归雁”可看出这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通过归雁传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3、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示例二:阔字更好,“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视野十分开阔,且与“悬”字对应。
5、请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画面。
在残夜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6、请任选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对偶、拟人修辞。对仗工整,“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
(2)充满哲理: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3)“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首五律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全诗表现出诗人宽阔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充满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谊,就不必为离别
而悲伤。
首联,借景抒情。点出了两个地点,“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杜少府上任地点。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直接劝慰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不必伤感。
颈联,运用对偶、对比修辞,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写人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尾联,再次劝慰友人,表达出豁达豪迈的情怀。
一、理解性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劝慰即将离别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渔家傲
1、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分)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
2、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2分)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3、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
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范仲淹的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并简析理由。(2分)
答案:示例一:喜欢前一句。这个词句通过细节描写,运用互文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的艰辛和他们因为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非常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示例二:喜欢后一句。这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观,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效命,为人民效力。(符合文意即可)(2分)
主旨:思乡忧国,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妙处。
答:“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请分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的表达效果。答:“弄”意即“嬉戏”,描绘了作者在月下翩翩起舞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人世生活的热爱,为下文写月色作铺垫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答: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第四篇:九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2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3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4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7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感激。8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9 衡与虑。
衡,通“横”,梗塞,不通顺。10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11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直接。1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13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有智慧。14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15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16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而不相连的山冈。17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18 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19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20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通“现”,出现。古今异义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古义:案件; 今义:指监牢。
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古义:见识短浅;今义:品性恶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古义:独自专有、独占;今义:专心、专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示行为的重复。6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7 窥镜自视
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8 而复问其妾。
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区、区域。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寡人,古义:国君的自称;今义:妇女死了丈夫。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12 非独贤者不是心也。
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现。
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管夷吾举于士。
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方,古义:纵横、面积;今义:方向或或形状。17 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竟然,连……都;今义:曾经。19 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兼词;今义:众,许多。20 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冈高地;今义:把持、独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古义:时;今义: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22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的憎恨。24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识鄙陋。
一词多义
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属 忠之属也。种类,类。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加 弗敢加也。虚夸而山不加增。
增加 上 受上赏。
名词,上等
上书谏寡人者。
动词,送上,进献 下 乃下令。
动词,颁布、下达受下赏。
名词,下等 若
1干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门庭若市。动词,如、像 有 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欲有求于我也。动词,与“无”相对 朝
1朝服衣冠。名词,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名词,官府的大堂
皆朝于齐。
动词,朝拜 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疑问代词
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形容词 而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可是 2 呼尔而与之。修饰连词 于
1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动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介词 为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读二声,做,动词乡为身死而不受。是,动词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前一个读四声,炒了,介词;后一个读二声,做,接受,动词 得 者者不可得兼。能够,动词得之则生。得到获得,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德”,感恩。亡 国恒亡。灭亡,动词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动词。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举用,被选拔,动词发于声。发出,动词。之
1寡助之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里之城。助词,的 3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上文的城郭,它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助词,用在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于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曾
1曾不若孀妻弱子。副词,竟然,连…都曾益其所不能。动词,通“增”,增加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通“无”,没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跑,逃亡 焉
1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3片无陇断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其
1中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2 其如土石何。助词,怎么,如何。且 看且九十。副词,将要,快要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另外 诸
1投诸渤海之尾。兼词,之于诸将皆失色。众,各位 之
1以君之力。助词,的 2 曾涌损魁父之丘。凑足音节,不译 3 汝之不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操蛇之神闻之。助词,的;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遗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动词
2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名词 效
1恐托付不效。成效,名词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果,名词 于
1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引出处所躬耕于南阳。介词,在引出处所败军之际。介词,在,引出时间 受任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引出动作对象。所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的 以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表示目的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辞,表示结果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拿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神气,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 公将鼓之。鼓:一种打击乐器,名词用作动词,击鼓。3 朝服衣冠。2名词不达意“服”带宾语“衣冠”,用作动词,穿戴。4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即“认为---美”。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私”带宾语“我”,用作动词,偏爱。6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刺”的方式,当面。7 所以动心忍性。动:惊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坚韧,使动用法,“使----坚韧”。8 苦其心志。苦:困苦,使动用法,“使----感到痛苦”。9 劳其筋骨。劳:劳累,使动用法,“使----劳累”。10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饿:饥饿,使动用法,“使----忍受饥饿”;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出:动词用作名词,在国外。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苦。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15 跳往助之。跳:动词作状语,跳着。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担心,忧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忠善:形容词作名词,忠善之事。19 先帝称之曰能。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离。21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恶的敌人。22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俄顷风定云墨色。墨:名词用作动词,指像墨的颜色一样黑。
第五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寡人之于国也》
__《孟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 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劝学》
——《荀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 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 今: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 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彌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4)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
(5)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于
(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过秦论》
——贾谊
一、实词
1、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通“又”)
威震四海(通震,震慑)
始皇既没(通殁,死)
2、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 今:认为)
(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 今:指划船的工具)
(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 今:获胜,获得)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
②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
③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⑤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
⑥形容词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
⑦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⑧形容词作动词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压制、控制)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固然、诚然)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平心而度之,无果无一失乎(揣度)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2、被动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
3、状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2)省略宾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3)省略介词
聚之(于)咸阳
《师说》
——韩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
育的机构)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 今:没有)
(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今:表示因果关系)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 今:道路,道德)
3.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3)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
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
(4)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 于,引进比较对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
(5)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6)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从师)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愚益愚(愚人)
是故圣益圣(圣,圣人)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2.之
(1)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代词,那些: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代词,他: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代词,他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副词,表反问语气:其可怪也欤
4.于
(1)介词,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词,向:而耻学于师
(3)介词,对于:于其身也
(4)介词,从:皆出于此乎
(5)介词,被:不拘于时
5.乎
(1)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
(4)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其可怪也欤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
3.倒装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四、重要词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吾从而师之(从,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