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方案(精选)
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方案
丹东第十八中学
2011年6月16
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方案
一、选题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学校在现代教育中突显出的重要地位,如何进行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就成为我们选择进行“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依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家已形成自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家校合作式的教育运行模式。发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对子女教育的全过程,重视家长与教师共同进行的教育合作,已经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借鉴。近年来,我国学校中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往往呈现较多情况的随机性和随意性,缺少一整套规范化、科学化家长学校队伍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制度和模式,应加强科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与改革开放需求不成正比的矛盾越来越显突出,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国民教育整体素质的基础保证,是与国家发展大计密切联系的。当前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家长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导致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脱节。因此,“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其重要目的和意义,即在于推进家长学校和家长教育的健康持久发展。
二、主要概念界定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进行家庭教育工作和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为国育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为未成年人的家长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提高而组织的一种成人教育机构。
家长教育:泛指对负责家庭教育的家长与监护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实施家长教育,是时代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国民素质提高所必须实施的一项教育工程。
三、选题的意义
进行“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它是迎合新时期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为国育人,为国育才的一项教育研究。本研究课题,也是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全面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它对规范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做好科学规范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贯彻实施。
四、领导机构
组长:回振国
副组长:王明荣
成员:许明玉、刘正红、金明伟、刘春、刘继成、沈慧静、方红、周庆山、关长玲、张天义
五、具体分工
1、回校长和王校长负责本项科研课题的全面工作。
2、许主任负责每项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3、学年组长和班主任负责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4、中层以上领导负责如何提高家长的认识。
5、许主任负责家长学校队伍建设的研究报告。
六、课题计划
2011年6月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7月课题开题
2011年7月——12月课题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参与教育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2012年3月——4月分年级进行家长问卷调查,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家长参与教育教学的情况,与常规家教的区别,拿出有力的数据。从而更坚定我们的信心。
2012年5月——6月《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资料汇总整理 2012年7月《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及撰写分析报告 2012年9月撰写《家长学校的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2012年10月课题专题报告研讨会
2013年4月专家专题分析工作会议
2013年5月——6月课题报告整改工作,形成我校课题结题报告
丹东市第十八中学
2011年6月
第二篇: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方案
积极创设良好氛围 建设优秀班主任队伍的研究
——密云县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方案(节选)
一、研究背景
多年来,为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政策,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通过每学期举办一期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和县级十佳班主任评选、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班主任牵手工程等一系列有效的举措,逐步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学历层次较高,基础知识好,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班主任队伍。
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型媒体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影响和挑战。如何根据社会和形势的发展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如何适应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新期望和中小学健康成长的新需求;如何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保障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德育队伍的稳定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积极创设良好氛围建设优秀班主任队伍研究,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是继承首都中小学德育优秀传统的历史性需要,也是我县基础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要求,为国家培养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县开展“积极创设良好氛围建设优秀班主任队伍研究”,着眼解决当前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为推进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前瞻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新策略。该课题研究有利于巩固我县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计划、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班主任基本功培训等一系列成果,为建立优秀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探索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途径提供直接的经验。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县班主任队伍的结构和基本情况。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班主任的需要和最想得到帮助和解决的问题等。
(二)经验总结法,分析和总结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
(三)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析解决班主任队伍的实际问题。
四、研究目标
在宏观上,创设广大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以及有利于优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在全县中小学形成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素质良好、人员结构合理、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班主任队伍。
具体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深入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当前班主任队伍现状;总结归纳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探索有利于班主任专业发展县校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研究制定有利于班主任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创设广大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
五、研究步骤
(一)课题启动阶段(2011.5—2011.6)
1.成立由教委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启动县级课题研究,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部署课题研究任务。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1.7—2013.3)
1.设计调查问卷(2011.7)。
2.开始分组调查, 数据分析写调查报告(2011.8—2011.10)。
3分组实验(2011.10—2011.12)
4.参观学习外地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
5.召开第一次实验中期总结会,确定重点实验项目,进一步推进项目研究(2012.1)。
6.召开第二次实验总结推进会,分析薄弱环节,完善实验过程,总结部分实验成果,部分校介绍经验(2012.5)。
7.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2012.10)。
8.召开第三次实验总结推进会(2012.11)。
9.召开第四次实验总结推进会,(2013.5)。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3.6—2013.10)
1.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校级班主任队伍建设成功经验和修改、完善班主任队伍建设机制(2013.6—2013.10)。
2.完成实验报告(2013.6—2013.10)。
六、研究内容
机制建设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所需的机制、班主任培训的形式等方面做出突破。
(一)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
1.探索和建立班主任的选聘机制
研究、建立班主任资格制度。班主任资格制度是建设优秀班主任队伍的重要保障机制。为了保证班主任选聘工作的制度化,保证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建立“班主任资格制度”。
2.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待遇保障机制
在研究和完善已有班主任待遇的基础上,建立班主任待遇保障制度。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等相关政策。班主任按照县教委政策和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规定,享受班主任津贴。
3.研究建立后备班主任队伍建设机制
建立和完善“后备班主任培养制度”,将符合班主任任职条件,但暂时未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作为后备班主任进行管理和培养,使他们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随时能够上岗。
4.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
以表彰和鼓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目的,实验建立县级十佳班主任(中学10人小学10人)评选制度。除积极参加市级“紫禁杯”班主任和十佳班主任评选外,两年举行一次县级十佳班主任评选工作。“紫禁杯”班主任和市、县级十佳班主任与学校绩效工资挂钩或享受相应的待遇。
5.基本功竞赛
以激励班主任专业技能发展为目的,建立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制度,积极倡导和鼓励班主任加强自身修炼。
(二)将班主任培训作为研究重点,整体规划班主任培训工作,研究探索班主任的层级培训
方案
为了保证班主任专业发展,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将班主任层级培训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开展研究工作,建立统一的班主任培训制度。培训中心制定具体的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具体落实班主任培训制度。
1.资格培训
将班主任资格培训纳入新任教师培训内容,凡是新任教师必须接受班主任资格培训。
2.通识培训
通识培训是在职班主任学习提高的途径之一。通过课题研究,将在职班主任的通识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管理。培训分为县级培训课时和校级培训课时。
3.骨干班主任培训
骨干班主任作为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力和榜样力量,接受县级提高培训。分别举办县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班,聘请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和开展专业提高研修。
(三)成立“密云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会是群众性的班主任工作学术团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尝试建立县级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开展本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调研、培训、咨询服务和学术交流。
1.调研
组织本县范围内的班主任工作现状、中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德育工作调研,为开展班主任培训、改进班主任工作提供参考。
2.培训
制定班主任培训方案,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层级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3.咨询服务
为本县中小学班主任提供工作方法、理论经验、政策法规、心理健康咨询。
4.学术交流
总结、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组织学术报告、论文评比和优秀教育案例评比,编辑出版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推广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提高会员教育能力和水平,促进班级建设科学化。
(四)校级班主任队伍建设
1.校级培训与县级培训的衔接。
2.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
3.建立学校择优选聘、待遇与奖励等机制。
七、预期成果
在课题结束时,在县域中小学初步形成教师喜欢做班主任工作、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氛围;优秀班主任经验案例集;校级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总结;建立完善班主任工作政策机制和班主任选聘、培训的长效机制;有关课题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第三篇: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最终版]
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家长的文化层次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家长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热心教育事业并且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家教知识,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经验。因此,家长学校教师的选配范围是:
(1)教育专家;
(2)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3)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教师和品牌班主任;
(4)司法部门工作人员。
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将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加强指导;重视和加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为家长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家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第四篇:龙头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龙头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卢志强(***)教务主任:张辉(***)教务员:侯芳(***)
委员:班主任代表——张爱华(***)
陈丹(***)
陈丽君(***)
康梦力(***)
刘惠婷(***)
张俊洁(***)
李婷(***)
家长代表——董明(二年级***)汪志勇(二年级***)
汪红霞(二年级***)
龙头中心小学
第五篇:研究方案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体育课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跑,我想玩,我难受……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比如:体育课的热身活动太单一,教学内容太乏味……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跑步、不喜欢单一。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体育特色班级,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表现你所想的,用兴趣表达心声!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体育热情,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理论依据
兴趣先导原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以马坊中学九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据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随之降低,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愿受任何束缚,他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活动。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这一心
理特征,我想通过创办特色班级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是点火牵线人。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懵懂中清醒。体育教师的第一步应该在“唤起”上做文章。唤起即诱导,“诱导”二字开始阶段“诱”最重要。应该承认“体育”二字最大的诱惑力在“动”,因为动了才能使身体得到锻炼,才能学到锻炼身体的技能,然后再进行技能学习的全过程,唤起学生对高技能的追求。
2、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期间的孩子们喜欢动的占99%,到了小学高年级对体育学习有兴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学对体育课有兴趣的不足50%,体育爱好的下降是来自跑步累的压力。
3、让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持续增高更重要,这便在于加强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实践。运动会、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的比赛。
4、创办体育社团,组成学生们独特的兴趣小组,用不同的体育活动表现自己班级的特色。我想这一活动一定会大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学生体育课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六、研究步骤
(一)调查问卷,了解现状。
(二)实施阶段: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其他年级实验。
(三)总结阶段: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构成
1、体育社团特色展示。
2、写好教学随笔,反思自己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3、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