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一位师兄的读研体会
好东西一定要分享!(英雄不论出身地)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位师兄的读研体会,我看了深有启发,相信对于每一位非重点院校的研究生更是一种激励,如果你还在抱怨学校的没有名气或是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那么就请好好的看一下吧,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什么.并在此感谢秦昌明师兄.我叫秦昌明,2005年从鲁东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到温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今年硕士毕业即将赴香港大学支志明院士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
读硕士的三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三年。虽然取得了小小的进步,但我并不敢说自己十分优秀。不过从一名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到一名港大的准博士生,我的心中还是充满感慨,希望把这一段心路历程和朋友们分享,或许这些经验和体会平淡无奇,但是只要有人能从中得到一点点收获,我就心满意足了。
关于兴趣
如果本科阶段你对化学现象很感兴趣并想探索明白,祝贺你,我认为你具备了读硕士的重要条件。如果你平时的学习、实验过程只为应付考试,读硕士仅仅想混个学位,我劝你先培养兴趣和改变自己的态度,然后再考虑读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点不错。我希望我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所以我选择了有机化学,因为每天的实验过程都会发现新的现象。这种快乐也培养了我的乐观心态。即使有时实验进展非常不顺利,但失败也是一种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每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关于学校
如果你考取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恭喜你,但是你也记得要努力。如果你考取了普通学校研究生,我也祝贺你。因为,在我看来,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在于学校提供的科研设备和师资力量,更重要在于研究生自己。只要你的学校能够提供基本的科研设备,只要你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会在实验中发现新东西,就可能在科研上取得理想成绩。
6月8日我硕士论文答辩会后,我的导师吴华悦教授告诉我,“陈教
授(答辩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教授陈万芝)对你评价非常高,你为我以及温州大学争光了。” 我这样告诉大家,绝不是自夸,只是以亲身经历说明,我,一名普通院校的硕士生,也能得到名牌大学教授的认可。所以,如果你现在或将来的学校不是名牌,请不要难过或者自暴自弃,请告诉自己,我会优秀起来的。
关于研究生期间导师和学生的关系
如果研究生期间能得到一位既懂学术研究,又善于搞应用开发的导师,你就比较幸运,因为当你毕业时,你会发现你不仅学到如何做基础研究,而且懂得了如何把基础研究和实际的应用开发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是幸运的。但不论你的导师是偏重于搞基础研究还是偏重于做应用研究,不论你的导师现在的科研业绩如何,我都希望你多和导师讨论、请教,这样你会渐入佳境。千万不要抱怨你的导师,把抱怨和郁闷的时间都用在积极探索上,这样,不知不觉中,你会得到导师的欣赏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些人认为导师是所谓的“老板”,研究生是“员工”,“员工”就是给“老板”做工作的。但我认为研究生自己也是“老板”,或者换一种说法,叫self-employed。如果你能够拥有这种观念,并把科研看成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你会认为是导师在帮我搭建自己事业的红砖绿瓦,最终结果是学生和导师实现双赢。
硕士期间,我喜欢自主创新并主动探索。我不是很习惯每天让学生去实现导师想法的老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扼杀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学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实验机器”。请不要去做实验机器,而是要去做开动机器的人,这样当你研究生毕业时,你会比现在更加优秀。
关于科研
“化学”一词的英文很有智慧,“Chem.is try”。科研不同于考试,因为科学实验不论成功失败都是在积累经验,做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财富和经验的过程。所以,动手去做是关键。做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实验现象,我科研上的成功可能来自幸运,也是我善于观察的结果。我的科研中,在研究钯催化芳基硼酸对醛加成生成甲醇衍生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改变反应体系的碱性能够有少量的二芳基甲酮生成,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文献查阅和探索,结果我发现加州理工大学的Stoltz教授报道了反应体系中加入Cs2CO3和t BuOH能有效地促进仲醇氧化生成相应的酮类化合物。在他的启发下,我成功地发展了钯催化芳基硼酸和醛偶联类型成酮的反应。之后,在我对反应进一步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当使用卡宾前体做配体时,反应戏剧化地生成了酯类化合物。这些虽然是偶然的发现,但是我认为偶然中也存在必然,这种必然是建立在对科研用心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上
说,人生亦然。
其次,看文献。看文献可以帮助你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理解并推测,同时可以帮助你设计更好的实验。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进展,也就不能及时吸取先进的思想进一步创新。科研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现象、查阅文献并理解实验的过程。
关于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的生活相对本科生阶段,比较枯燥一点,但只要你能从实验中发现乐趣,你会生活得比较开心。尽管实验失败是一件比较痛苦且郁闷的事,但这就是生活,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实验中碰到挫折时,就去跑步或者与朋友聊聊天,有时候是给家人打电话,但我不是告诉家人我的痛苦,而是因为一听到父母的声音,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气馁,我要继续努力直到成功。
碰到问题时,不要抱怨,要积极解决,请记住: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只能制造更多被捕的机会。我想告诉大家:人,一定要靠自己。你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但是请教或寻求帮助之前先尝试思考并寻找解决之道。这样,你会变得更加智慧。
同时我想忠告那些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们,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游戏世界里,不要在毕业时后悔自己太多宝贵的人生时光投入了虚拟世界。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吴华悦教授和鲁东大学的胡玉才教授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的冯长根教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我想说的是我并没有彻底的赢,只是暂时没有输,我会继续努力,以更加优秀的成绩来回报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老师、朋友和家人,同时也希望所有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能有所感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好!
秦昌明
2008年6月12日
摘自《科学网》题目:我的一位师兄的读研体会
第二篇:免费师范生读研体会和建议
免费师范生读研体会和建议
——李东应
大学毕业后回四川绵阳工作,经过一年后,我又返回母校西大读研,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免费师范生参加教育硕士学习中的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接下来我就说说我在读研过程中的体会:
一是读研是相比本科更高等更优质的学习和接受教育,而在现实中却完全不同,老师太少,学生太多,基本都是一个大教室,几百号人听课。没有针对性,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是讲的知识没有针对性,没有针对学生们最需要的教育这一块来讲,基本都是笼统的大讲,感觉听得云里雾里,没有收获到实在的东西,反而会导致学生上课没有兴趣,没有新鲜感不懂的知识讲的太快、不够透彻,学生没有听懂,上课容易分心,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打瞌睡,只要不吵闹,不影响其他学生,老师也不管,这也不能怪老师,因为精力有限,管不过来。不能给每个学生改作业,上大班老师不会给每个学生改作业,负责任的老师顶多在课堂上讲一下作业的答案,对学生没有监督,学生的情况没有办法即使反馈给老师,辅导的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二是我们要顺利毕业,拿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我必须要要经过远程网络学习和两个暑期的集中面授。课程任务相当重,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考验。通过远程教育完成一系列课程学习,有时因为教学任务重或是生活方面的原因,导致精力分散,每天我的工作都非常辛苦,根本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来应对这个远程网络学习。除去正常的上课时间,我每天6:30点起床,晚上10:00到学生宿舍查寝,在学生宿舍楼外站半个小时,再回宿舍休息。
对于免费师范生的深造,我有以下建议:
一是要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要最大程度有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免费师范生在一线工作了一年,回来更希望听到的是关于专业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等非常有实践意义的课程,而不是各种看起来好像比较高大上实际却对免费师范生没有任何作用和学习价值的课程,这样只会浪费学生和导师们双方的精力,却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
二是远程学习网站,内容繁杂,花样繁多,需要简化,突出重点,打造一个简明扼要的网站。而且可以开发一个类似qq的学习软件,学生只需要登陆就可以在线聊天,提问,讨论,完成作业。
三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免费师范生一般刚刚参加工作都比较辛苦,每天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所以希望可以在优化课程设置,简化学习科目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不要一下全都扔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理解。
四是允许免费师范生申请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为他们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创造条件。免费师范生只能攻读教育硕士,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学生们学习的范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希望国家,学校能够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出一批真正适合基层教育,适合学生在基层一线教育教学的课程来,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以此为载体,以此为突破,把免费师范生教育做成一个标杆,这样才能引导带动全国的师范教育。
第三篇:研学体会
研学体会
在高二这个学期,我们深入了对研学的认识与研究。
研学这门课有很高的自由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去研究,几乎没有限制。而且这门课程能够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接触到更多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除了以上的特点,我们还可以通过这门课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与不易,摆脱掉“老师讲,我们听”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可以让我们自主选择探究方式,但又会有一些限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判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成效,如何逐步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与别的学科的目标不相同。它更强调我们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而不仅是理解;它更强调我们自己动手去做,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在知识的运用中,实践中,使我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亲自动手去做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意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知识的复杂性,才能学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们才会逐渐形成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好问心理,并且能够激发起我们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
第四篇:研学体会
研学心得体会
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受益不少,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研究性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提出问题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而这些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得到培养。
研究性学习使我培养了负责、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在走近生活、走近社会的实践中提高了对生活的热情,主动地去学习与探讨新事物。我不仅从此项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发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事物。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既是学习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研究计划的制定者,学习研究结果的总结者、创造者。推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本身,不在于让我们研究出什么成果来,而是让我们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有所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去研究的意识,养成主动研究的习惯、探索的状态。
在探索老北京不为人知的美食过程中,我们小组间成员,互相协作,认证研究,不断汲取经验,未完成任务不辞辛苦,跑到各地探求美食,受益匪浅。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力求下次更好的完成任务,合作更加愉快。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实践性的活动,着实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色了不少。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我深刻领悟到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了两种思想”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让我学会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看到了更为真实的社会,更为真实的人生。
难忘一张张笑脸,难忘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励的眼神,难忘脆弱时轻拍肩膀的手掌。这一切,都使我们更快的成长,使我们了解友情的可贵。我想,当我老了,回首往事时,它一样会使我流泪、欢笑。它将是我最珍贵的记忆,最价值连城的宝藏。
第五篇:我读议事规则体会
我读《议事规则》的体会
这是我于2008年读完议事规则后写的一篇短文,发表在企业简报上。
《议事规则》这本小书不同于我们平时阅读的书,严格来讲是一本供开会者使用的手册。手册类书有这样一些特点:通俗易懂性、行业认可性、广泛流传性等,手册多采取章节和条款编排格式,整体的结构与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短小精炼,言简易赅。
该书为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所著,主要总结了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的议事规则,于1876年出版,至今不断重印,至1943年累计销售达125万册。西方国家也出版了不少议事规则类别的书,但唯有本书不断重印,流传至今。
《议事规则》实质是在教人们如何开会。事实上开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早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等军阀所窃夺,孙中山先生深思其故,认为清政府不允许公众开会,以致于人们不会开会,一盘散沙,团结不起来,因而写《民权初步》教人如何开会,这本书影响深远。
虽然《议事规则》适用于审议性会议(议会、国会、股东会、董事会等),但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到的会议有:管理会议、专题性研讨会、座谈会、头脑风暴会等,在这些会议中我们会充当多种角色,如会议倡议者、主持人、会议秘书、参会会员等,这些角色的定义是怎样的?参与会议的规则是怎样的?研讨和表决会议的程序是怎样的?看完这本书后,我们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如何能够开一个高效率、效果好的会议,除了会议之前的精心准备、组织和设计,在会议中,所有会员遵守会议规则是极其重要的。
联系到我们工作中的实用价值,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几处进行交流如下:
1、关于发言权
会员就任何问题向会议发言之前,必须取得发言权,由主持人(主席)同意后生效,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会员同时起立,主席必须决定谁有发言权。作出决定前应有一定的原则,比如所讨论题目是该会员动议的,该人有发言权;会议讨论同一问题时,只要是另一未对该问题发言的人要求发言,发过言的人没有资格再发言;如果为了轮流发言有利于会议进行,应该给持相反意见的人以优先权,如果对该决定有异议,可以申诉并投票决定;在指定一发言后,不能因提问或其它目的被主席或任何人打断,但也有例外情况。
2、关于议题
要有效地确定会议议题,一项议题没有进行完就不能进行下一议题,除非有明确处理,并对议题的层级和顺序要有约定。
3、关于主持人
会议主持人又称会议主席,职责有:在预定时间内主持会议,就主席座号召开会;约束会员们遵守议事规则;代表签字正式会议条例;对于次序问题发言时,要站起来,发言权优先于其它会员,但在会员发言时,只要不触犯会议的任何规则,主席不能打断。投票时表决时,以及他的投票可以改变结果的所有其它情况下,他有权参加表决;主席如果因事离开岗位,可以任命一个临时主席等。
尤其注意的是,主席不能允许会议的目的被少数派性人物所击败,不能允许少数人利用会议的形式来阻碍议事的目的。
4、关于会议秘书
会议记录人为会议秘书,会议秘书应该靠近主席,如果主席缺席,秘书有责任召集开会。会议秘书要客观格式化地记录会议记录。尤其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秘书不能对记录中的内容进行赞成和批判。另外会议秘书还会负责会议日程及会议程序、参会人的具体工作。
5、关于参会会员
作为参会会员,要充分了解会议议事规则,议题和日程,会员要充分地了解和运用会议规则,从而来发挥自己或代表团体的权利,同时有效地制止和约束其它会员的权利。
6、有关辩论和发言
为了避免少数人对会议权利的利用,对于个别问题不进行辩论,或者表决不再讨论或者某届会议不再讨论。
所有的讨论必须针对主题或正在讨论的问题,避免一切个人因素或个人动机。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也要受到限制,否则将出现一位会员依靠增加发言次数或延长发言时间来战胜另外一名会员的现象。
7、压制问题
为了保证会议的目的性、顺畅和效率,对于某些不利于会议主题的提议或者认为与会议目的无关的议题一般给予抛弃处理,还有些议题适合采取无限期推迟的方法或搁置的方法处理。
8、有关表决
主席在表决某项动议时,要在详细陈述某项动议之后,询问是否表达了会议思想,同时重复提示大家是否做好了表决准备,将表决采用最常见的方式是举手表决其反对或赞成。
会议的本质意义是要获得共识和维护团体的利益,因此对团体中的成员的行为不得不有所约束。为了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个人的自由也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由于这本书的条款较多,我想任何人读完后都不可能完整得记起这些条款,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团队,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必须有一套被人们所认可的通行的规则,必须有一套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这样大家在行事的时候遵守通行规则,在传达信息的时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表于 2008-10-21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