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1月朝阳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C
4.A(B缅miǎn怀,淋漓尽致C 疵cī,非此即彼D摒 bìng,弥足珍贵)
5.D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穷:困厄,绝境)
7.B(表被动。A代词,指吾粲;动词,到,往。C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D作状语,表反问,为什么;作定语,什么。)
8.B(省略成分应为“水中生人”)
9.A(“表现不凡”有误;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10.(4分)参考答案:文章第②段写洞口之战时,面对落水呼救的兵卒,吾粲不顾大船沉没的危险,救活一百多人。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果断、见义勇为的人。
(概括内容2分,说明性格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断句(5分)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遂黜其人(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到了三峡,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猿崽。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终于跳到了船上,一跳到船上便气绝死了。人们剖开它的肚子,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寸寸的了。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大怒,于是罢黜了那个人。12.默写(8分)
①风乎舞雩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彼竭我盈
④东晋
⑤王羲之
⑥滕王阁序
语文试卷答案第1页(共3页)
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18分)
①(3分)A(“因为战乱”有误)
②(5分)B(3分)E(2分)(此两项为比喻句)
③(10分)评分要点:(举例2分,赏析4分,语言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4.(5分)B(2分)E(3分)(A是卡尔思考的课题,而非事实;“正在牺牲”不等于“丧失了”;C卡尔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D文中是先改变大脑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15.(4分)
①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
②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
③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
④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能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
(4点,每点1分)
16.(4分)
数据“46.7%”说明小学生的网络阅读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规模。
(说明数据1分,结合理论1分,提出建议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7.(4分)BC(B“承上启下”、“过渡段”、“描绘今日的过年”有误。C“意在说明母亲迷信”有误。)
18.(5分)说明父亲祭祖非常慎重、虔诚(1分),表现了他对先祖的怀念和崇敬(1分),对先祖或神灵护佑的祈求(1分);父亲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对生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过年异常热闹而忙碌;过年食物丰盛;过年有许多禁忌,感觉神秘;对除夕夜尤其感到意义深重(母亲的感谢、怀念和祝愿;父亲教我懂得了对生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有领压岁钱的欢欣。
(答对1点得1分,答对4点得5分,答对5点得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10分)(有叙述和描写4分;有评价2分;语言4分。)
21.(50分)(请参考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孙河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 语文试卷答案第2页(共3页)
戈矛撞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之后屡次前往邀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孙霸出朝驻守夏口,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陆逊,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语文试卷答案第3页(共3页)
第二篇:2013朝阳一模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3.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7页。答题纸共5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
无效。考试结束后,请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缘份美轮美奂肖(xiāo)像惴(zhuì)惴不安 ..
B.雾霾独占鳌头羁(jī)绊挥斥方遒(qiú)..
C.伏法众志诚城聒(guā)噪博闻强识(zhì)..
D.博弈张灯结采游弋(yì)按捺(nài)不住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
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
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C.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
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
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目前打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建议采取电话叫车、网络平台预约
和站点候车等多种新方式加以推广,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B.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
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C.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
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
D.为了倡导节俭之风,京城多家餐饮公司纷纷推出避免浪费的新举措,顾客把菜吃光或
剩菜打包,商家都将给予打折优惠,对此消费者表示赞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同生活是分不开的。。这样将读书和生活熔为一炉,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布莱克“一粒沙里一个世界”的境界。
①生活应当用书籍来陶冶,使它美化并充实
②生活,我们才可以接受它们给予的恩惠
③一方面不要空着脑袋过生活
④一方面不要做书呆子,将脑袋里装满了死书
语文试卷第1页(共7页)
⑤读书,我们可以接近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
⑥读书应当是生活的一种享乐,不是令人头疼的工作
A.③④②⑤①⑥B.⑤⑥②①④③C.④③⑥①⑤②D.⑥⑤③④②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和陆游等唐
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B.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作品
充满瑰丽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C.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都是通过小人物的悲剧
命运揭示19世纪欧美的社会现实。
D.鲁迅创作的小说《祝福》具有冷峻、尖锐、深刻的艺术风格,根据历史传说改编的《铸剑》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同乡江乐峰世玉,以傲上为胡文忠公所劾,谓其恃才使气也。经唐义渠中丞复知县,严.
渭春中丞委署黄安县事。.
壬戌十二月中旬始抵任,其钱漕一切规费已为前任一网而尽。江自筹薪水理县事,誓不
取民间分文。明年二月,部议不准,撤任,江怡然就道。然自初莅任至交谢,已亏欠库款千.
零十金。
盖江自正月八日襆被携二役,一负案卷,皆历任令尹所未结者,一持笔砚诸物。遍历四
乡,怀干粮,或市饼饵,与二役共食,杯茗不扰于民。至则查阅团练,勉以忠义,奖其勇者..以花红布帛,而策励其余。讫事,即就各乡为了积案。江本治刑名家,断事若神,明通公正。.
一时皆云:“不费一文,了数十年难判之案者,二百年所未见也。”
二月中,豫省捻匪陈大喜闯入楚境,白雀杨朝林方守麻城,兵败,贼益张,分扰各县。
时江已去任,新令某闻风大骇,闭门不敢出。江方未出境,即率诸练勇堵御,三战皆捷,斩
首八百余人,而勇只伤十余人。贼遁去。新令大惭,禀江欠库款数目。
其民闻之,曰:“此吾慈父母也,其欠项皆战费、练费也,可以此累之乎?”其县分四
十八社,社出银二十五金为之偿,尚余百九十金以为赆。江受而转输之公,为修理圣庙费。
黄安人益感之。
严中丞行部闻之,叹曰:“古闻是语,今乃有是事乎?”即檄江长营务。其民闻之,走.
相送者.
民皆垂泪相别。
噫!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于此见之。
(取材于汪士铎《记江乐峰大令事》)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渭春中丞委署黄安县事署:代理 .
B.江怡然就道就:踏上 .
C.讫事,即就各乡为了积案讫:完结 .
D.即檄江长营务檄:声讨 .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劾或市饼饵 ..
如或异二者之为 ..
查阅团练至罢市 ..
直项庄拔剑舞..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经唐义渠中丞复(其)知县
B.勉(之)以忠义
C.不费一文,(故)了数十年难判之案者
D.新令大惭,(遂)禀江欠库款数目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江乐峰到黄安上任时,税费已被前任捞空,他自筹资金料理公事,不收取百姓一分一毫。
B.江乐峰不仅断案如神,而且作战勇敢,曾率领士兵堵截防御贼匪,并亲自斩首八百余人。
C.黄安百姓十分爱戴江乐峰,全县出资为他偿还所欠库款,江乐峰将余款转送公家修圣庙。
D.江乐峰离开时,许多百姓带着礼物前来相送,以至集市停业,走了好几天他才走出县境。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0.把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古闻是语,今乃有是事乎
②江不能舆,亦步行
1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总角之宴。信誓旦旦。(《诗经〃氓》)
②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③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④嘈嘈切切错杂弹。,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⑥,归去。(苏轼《定**》)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①—②题。(8分)
①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②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
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作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②“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我国陶瓷的发展向来是注重色彩、纹饰的。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汉唐的彩绘、釉下彩等,装饰手法可谓丰富多彩。可是到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则以其素雅的装饰著称于世。宋代是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为瓷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宋代对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提拔,使得青白瓷的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青白瓷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玩赏饮酒时不可缺少的器具。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以青色为主色调,这主要是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宋人崇尚道教,有“灿烂至极归于平淡”的说法。朴素来源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青白瓷以其特有的青色体现了这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朴素之美。在儒家的色彩理论中,孔子讲正色。“君子不以绀饰服,红紫不以为亵服。”绀为青红色,为间色而非正色,故正装不宜;红紫亦非正色,即使私居如亵服也不宜采用。从对服装色彩的规定上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颜色的要求,他讲求着装不能太过艳俗,应以正色为宜,这也是儒家对当时修身复礼的一种规定。孔子所说的正色是周朝之五色,即青赤白黑黄,青色为五色之首。五色分别代表着君臣民上下关系,在当时的社会指导下,色彩的这种象征意义不可混淆和颠倒。宋代青白瓷作为上层阶级、文人雅士的器具,必然会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上层人士也必然受到儒家色彩观的影响,视“正色”为规范色,从而体现“礼”、“仁”之思想。
宋代青白瓷所呈现出的色彩美学特征并非单方面成因或偶然得之,它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宋代儒、释、道并崇,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受理学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长于思考,与唐代的恢弘激烈相比,宋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沉静内敛。宋代文人士大夫们大都主静,因此追求平淡也就成为宋代艺术居于主流的审美理想。宋代青白瓷的色彩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
尽管在宋瓷之后的元、明、清各代,随着烧瓷技术的提高,才烧制出了斗彩、粉彩、五彩等不同的瓷器,丰富了中国陶瓷的技术和艺术,但从艺术美学的视角看,宋代青白瓷所具有的含蓄、典雅、温润之美是独树一帜、难以超越的,而其中,以“青”色系所统括的色釉、色质等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取材于姜丽《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之青》)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汉唐之前,我国的陶瓷色彩、纹饰丰富多彩,而宋代之后只崇尚朴素的青白瓷。
B.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儒释道并崇,为青白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C.儒家认为红紫色的衣服不宜在日常家居时穿着,但可以作为正装在正式场合采用。
D.元、明、清烧制出的瓷器,各有特色,但其技术和艺术都无法超越宋代的青白瓷。
15.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白瓷成为宋代文人玩赏饮酒不可缺少的器具,寄托了他们的审美理想和情趣。
B.青白瓷作为宋代上层阶级的器具,体现了当时对于儒家“礼”的思想的遵循。
C.青白瓷具有朴素自然之美,用自然天成的单纯的釉色烧制而成,没有技术要求。
D.宋代尽管能烧制出独树一帜的青白瓷,但尚不能烧制斗彩、粉彩、五彩等瓷器。
16.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青色为主色调,主要受到当时哪些文化思潮的影响?请根据文意分
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5字。(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一生都付母亲河
冯骥才 生命缘于水。
无论一棵小草还是一片森林,一只蝼蚁还是一个物种,一个村落还是一座城市,皆源自于水和依赖于水。因之,大地上任何民族皆缘起和受惠于一条大江大河。当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逆时序地上溯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时,最终一定迷醉在一片无比壮美的水域间。
人类的源头在江河的源头里,人类的历史在江河的流淌中;一旦人类离开了江河就必然消亡,所以人们称这些最本源的河流为母亲河。而古老中国的母亲河就是我们生于斯念于斯的长江、黄河。
中华民族感恩于赐予并养育自己生命的母亲,但谁把这无限大的报恩之情及其使命交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摄影家,并叫他心甘情愿地几乎付出了一生?
这位摄影家便是郑云峰。中等偏矮的个子,天生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这些都适合于他所痴迷的摄影专业。特别是他天性豪爽,富于激情,故而头一次见到长江黄河,即刻与这奔腾咆哮的大地上的苍龙一拍即合,成为知心与知音。他与母亲河结缘是上世纪中期。那年他四十岁吧。从那时起,他一边造小舟,入江心,搏巨浪,寻找母亲河最为动人心魄的姿容;一边背着相机徒步而行,逆江而上,历尽艰苦与危难,最终进入三江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他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进入三江源的震撼,在那片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罕见人迹的世界里,一如天国庄严而瑰丽的圣地上,他被净化了。
于是他大彻大悟,到底是怎样的天地和境界才能创造人类与生灵?
他几乎是用跪拜的姿态拍他当时眼前的一切。摄入他胶片暗盒的第一组三江源的画面是1986年。随后便激情难捺地一次次奔往那里。自费、徒步、高寒、缺氧、车祸、遇险、饥饿、迷路、生病、孤独,但这些艰辛,比起步入天国的感受与发现,不如九牛一毛。他早期拍摄的三江源是:纤尘未染的蓝天,夺目而通彻的阳光,峥嵘的雪山,玻璃般纯净的冰川与湖泊,海一样黑压压的森林,肥软的草甸子间丰沛的清流,成群的珍禽与异兽,原住民天人合一的习俗和人文……这一切都被他的长短镜头珍藏下来。
他早期的作品更像一首颂歌,惊喜的、兴奋的、激情的、明亮的;他要做的是把他在天国里寻觅到的中华大地母亲的模样,告诉给我们。他做得既单纯,又虔诚,又快乐。然而,进入九十年代末叶及至本世纪,郑云峰眼前的天国变了。
他每一次千辛万苦到那里,恶化的现实都令他惊愕。冰川开始消融,绿草出现枯黄,湖水污染变色,沙漠气势汹汹扩张起来。这缘故除去全球变暖,更多来自人为的破坏。随着经济开发的热潮而来的是淘金热、虫草热、伐木热、开矿热和对鱼鸟的疯狂猎杀。这些变化让他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然而,他没有挎着相机掉头而去,把绝望的现实扔在背后,相反他举起相机把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下来。他像当年不遗漏任何一处美一样,如今他决不放过一处丑。
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摄影阶段。他从唯美的、激情的、情感的,变为审丑的、冷峻的、理性的;他用镜头证实和批判现实的荒谬,同时警示世人难逃的厄运与悲剧。
这一阶段,他在长江的拍摄,也从大自然的赞歌转向对即将逝去的山水的挽留;他十分清醒地为长江水库化的过程留下了视觉的档案。
这样,他便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转型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
前不久见到郑云峰,我刚问道:“最近三江源情况怎么样,有改进还是更糟?”
谁想到他竟哭出声来!
哭声是回答,更象控诉。控诉我们这一代的无知、野蛮与贪婪,也哭出一位真正知识分
子与艺术家的心声。
我在本文开篇时说:“谁把这(对大地母亲)无限大的报恩之情及其使命交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摄影家?”
其实没有谁,完全出于他的自愿与志愿,出于良知与使命,可是为什么如今我们的良知这么少而偏偏使命又这么重?
郑云峰今年七十二岁,至今依然独自一人端着相机在母亲河边流连。他可以把一生都付给母亲河,但他不可能永远站在那里。地球是不会完结的,人们还要一代代生存和繁衍下去,可是他身后谁是来者?
(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郑云峰天性豪爽,富于激情,这种性格让他和奔腾咆哮的母亲河一见如故,从那时起他
便把一生都献给了母亲河。
B.“自费、徒步„„孤独”这 10个双音节词连用,强调了郑云峰拍摄三江源的艰辛,目的是突出三江源环境的险恶。
C.文中“然而,„„郑云峰眼前的天国变了”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使文章前后形成对比。
D.郑云峰早期拍摄的三江源作品,记录了纯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天人合一的人文习俗,是
对母亲河的一曲颂歌。
E.郑云峰进入全新摄影阶段以后,不再拍摄三江源,转而专注于对长江水库化过程的拍摄,流下了丰富的视觉档案。
18.文章开篇说“生命缘于水”,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作用。(4分)
19.文中写道“谁想到他竟哭出声来”,请联系上下文,简要概述郑云峰失声痛哭的原因。(6分)
20.文章以“可是他身后谁是来者”作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和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了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他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表达歉意和联系方式的纸条,表示承担责任。受损车主知情后深受感动,当即放弃索赔。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公司获悉后,表示愿意免费修理受损车辆。
请围绕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第三篇: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略。
2、juān
颀
yùn
虔 3、盛-胜 燥-躁 脚-角
障-嶂
4、B 5、B 6、略。7、C 8、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童年》 阿廖(辽)沙 9、略。10、(1)万里赴戎机(2)天涯若比邻(3)不畏浮云遮望眼(4)回清倒影
(5)随风直到夜郎西(6)山光悦鸟性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9)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二、阅读。(50分)(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2分)11、(1)夸耀(2)打发
(3)――的原因(为什么)
(4)畏惧(害怕)12、(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3、(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要想学好一门技艺,就要做到孰能生巧)(结合实际来谈且表述完整得3分,否则得2分。)
(二)阅读《心声》选文,回答问题。(15分)
15、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心声之后的满足。
16、、无奈,不放心;(1分)感动,内疚(1分)17、埋在心底的亲情、(想爷爷)(1分)友情(想小朋友妮儿)(1分)18、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答出“环境描写,衬托出京京读得真切感人”也给分2分)
19、第三段的“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1分)动作和神态(2分)
20、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1分)
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1分)分别联系实际2分(表达清楚,意思相近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2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1分)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1分)22.制作骨架(1分)系缠放线(1分)
23、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1分)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1分)
24、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1分)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1分)
25、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26、略。(颜色特点和童年特点相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
27、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等。(答春雨得1分)
28.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29.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示例2: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30.略,强调符合题意,语句通顺。示例1: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示例2:瑟瑟的秋雨中,我回味那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冬雨的冷冽。
三、写作。(4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译文】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和水打交道,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够潜水了。那些潜水者难道是偶然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长期和水接触而悟出的方法。每天和水打交道,那么十五岁就能学会潜水。生下来就没见过水,那么就算到了壮年,见到船也会感到畏惧。所以很多北方的勇士,向潜水者寻问他们的潜水技术,然后按照他们教的方法去河里试着潜水,但是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不愿意自己去学习体会而只是寻求方法的人,其下场也都像那些北方学潜水的人一样。
第四篇:江西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
第五篇:高三语文IB试卷及答案
IB试卷(理科)
题号:0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到京师(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杨载自幼博览群书,期待“应有声明达帝前”,但直到四十多岁才以布衣召为国史编修官。此诗为世人初到京师所作。②刘基,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是诗人,更是政治家。③殷,震动。
古人作诗,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借景明理,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不少于150字)
题号:0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从你美丽的流域
张晓风
1983年9月我受聘到香港去教半年书。临先前虽然是千头万绪,匆忙间仍跳上台北新公园的捐血车,想留下一点别时的礼物,可惜验血结果竟然说血红素不够,原来我还是一个“文弱女子”。跟抽血小姐抗辩了几句,不得要领,只好回家整理行囊扬“空”而去。
1984年2月合约期满,要离别的那段日子,才忽然发现自己爱这座危城有多深。窗前水波上黎明之际的海鸥,学校附近大树上聒噪的黄昏喜鹊,教室里为我唱惜别曲的学生,深夜里打电话问我冬衣够不够的友人„„爱这个城是因为它仍是一个中国人的城,爱它是因为爱云游此处的自己。
用什么方法来回报这个拥抱过的地方呢,这个我一心要向它感谢的土地?
我想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广告,有个人,拿着机器往大石头里钻,旁边一行英文字,意思说:“因为,钻石头是钻不出什么血来的——所以,请把你的血给我们一点。”
乍看之下,心里不觉一痛,难道我就是那石头吗?冷硬绝缘,没有血脉,没有体温,在钻探机下碎骨裂髓也找不出一丝殷红。不是的,我也有情的沃土和血的川原,但是我为什么不曾捐一次血呢?只因我是个“被拒绝捐血的人”,可是——也许可以再试一下,说不定香港标准松些,我就可以过关了。
用一口破英文和破广东话,我按着广告上的指示打电话去问红十字会,这类事如果问“老香港”应该更清楚,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只好自己去碰。
还有什么比血更好呢,如果你爱一块土地,如果你感激周围的关爱,如果你回顾岁月之际一心谢恩,如果你喜欢跟那块土地生活时的自己,留下一点血应该是最好的赠礼吧。
躺在捐血椅子上,心中有着偷渡成功的窃喜,原来香港不这么严,我通过了,多好的事,护士走来,为我打了麻醉针。他们真好,真体贴。我瞪着眼看血慢慢地流入血袋,多好看的殷红色,比火更红,比太阳更红,比酒更红,原来人体竟是这么美丽的流域啊!想起余光中的那首《民歌》来了,舒服地躺在椅子上慢慢回味着多年前年轻人同声唱那首泪意的曲子: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的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0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多好的红海,相较之下人反而成了小岛,零散的寄居在红海的韵律里。离开红十字会的时候,办事小组要我留地址。“我明天就回台湾呢!”
谁又是真正有地址的人呢?谁不是时间的过客呢?
那一天,我会记得,1984年2月6日,告别我所爱的一个城,飞回我更爱的另一个城,别离是一袋血。那血为谁所获,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自己的收获。我感觉自己是一条流量丰沛的大河,可以布下世间最不需牵挂的天涯深情。(本文有删节)
1、文中所引余光中的《民歌》使用了8个“也听见”,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
题号:01:
[答案要点]两诗的思想感情:杨诗初到京城虽然环境寂静落寞,诗中却表现了久冬逢春之时的欣喜心情;尽管自己仕途艰难,但希望就在眼前!“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惊喜之情,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声欢呼!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于进仕的满腔希望。
刘诗借景明理,富有理趣,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当勇敢顽强,难关终将过去。艺术手法:同:都有所寄托,对比衬托。
异:扬诗借景抒情,刘诗借景明理。扬诗以静衬“黄鹂语”,极写欣喜。刘诗写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蛙鸣声,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之景,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各5分。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题号:02:
【参考答案】①通过反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声音融入到各个方面②形成情感线索,推进情感的发展③丰富了诗歌意象,构成诗歌的完整意象,突显诗歌主旨。答出作用给3分,每点1分;表达流畅给1分。
2结合全文,探究散文的“理”对于“情”的支撑作用。(6分)【参考答案】①抒发了作者的挚爱与感恩之情以及希望为他人奉献的大爱情怀②作者的真情与时代精神相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示了对自我、人生的深思,使得情感得以彰显和升华③采用富有哲理的句子,使得情与理获得高度统一④采用排比的句式,使得议论富有激情,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有缺陷或者没有联系文中内容的酌情扣分。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峡山寺 [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
峰,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台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
1.请你根据本文所传递的信息,推测作者的思想情志。(5分)
2.本文题为“题峡山寺”,可具体写到峡山寺的却是寥寥,你怎么理解评价这样的文章写法?(5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赵丽华 秘密是暗处的花朵
我说过∶没有秘密的事物是黯淡的 但并不是说我由此就会变得很亮 它开着,它开过
当你千里迢迢、历经千难万险
找到他,对不起宝贝,他缓缓地说: 太好了,原来这么好,都不象是真的!就枯萎了
1.如果把诗中的“秘密”看作一个意象,那么,它的特征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做一解释。(5分)
2.请你简要分析这首诗包含的哲理。(5分)
题号:01 1.从文章的对峡山寺的美妙之处一笔带过,而侧着点出此处的缺点,并以其它景点的缺陷陪衬,意在强调这些美景是大家都不怀疑的,但是它们都有缺陷。这个意思实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人间求全责备之弊的物化反应。而作者的思考又不是一己之私的,他把看山的眼光与方法与交友择人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境界更高一层。可见,作者内心中时时想着国家,想为国出力,想使天下有才人都得到重用,都能有用武之地,也许他自己曾受到求全之害,也许他看出了现实中选人用人之弊,可见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报国志的人。(5分)
2.文无定法。此文选材用材根据文章主旨需要而定,此文的旨意不在颂山之奇特美好而是借山之不足言看人用人之理,谈治国之道,故落笔重点不在写山之美景。况且,文章采取避熟就生,开拓新意的构思方法,以侧面交代峡山寺的有名,以“有以然也”加以肯定,是对这座名山的肯定,既然是“有名”,那么知道者必然众多,避开这众所周知之处,另辟蹊径,写其“不足”之处,另具一副独到的眼光。(5分)
题号:02 1.它是处在暗处的,不会轻易被人知晓;它是美丽的,像花朵一样有自身的形象;它暗藏着事物的奥秘被人追索;它的生命因被解而纯洁;它永远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中。(说出3点即可得5分)
2.这首诗以“秘密”作为绾合全诗的意象,以奇特的构思诠释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们对未知的东西的兴趣和追求,总是美好的,就像花儿一样;有了这个追求,生活就会多彩;但是,也并不是说你一旦破解了秘密,你就拥有了一切;并且,秘密一旦有了答案,它也便失去这种色彩。破解“秘密”的过程是漫长的,享受破解之后的幸福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只满足于一时的或一个“秘密”的破解,而不去发现又一个秘密,我们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就如枯萎的花。这就是生活的哲理。(5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有 若
[南宋]洪迈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①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
《孟子》称:‚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诋也。《论语》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载有子闻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且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靠近毕宿,就会滂沱大雨。毕,二十八星宿之一。
(1)指出作者认为《史记》关于有若的记载失实的依据。(6分)
(2)本文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分析。(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雉
诱
陈毓
谷雨前后,便是打野鸡的好季节。
在寂静的山坳里、坡梁上,野鸡的叫声此起彼伏,把山里的春天叫得格外美丽。
这时的母野鸡却格外少见。老猎人说,母野鸡在产卵、在孵蛋。而这孵蛋,必须在秘 密状态下进行。因为公野鸡一旦发现母野鸡,就会驱赶母野鸡,并一一啄破被孵得温热的 蛋。
整个春天,老猎人走向山里的脚步总会时时撞破深草丛中那些一心一意孵卵的母雉。它们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疾逃离,且千方百计地将猎人引向远离窝巢的地方。母爱使它们变得又勇敢又聪明。而视整个群山为自家庄园的猎人,在春天里是不打母野鸡的。
这便为雉诱提供了可能。
雉诱的来历颇复杂。先要找回当年的雉蛋,带回家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化后,从中挑 出小母雉,经过一年的驯化后,那只最伶俐、和猎人最默契的小母雉便在来年谷雨前后被 老猎人带着‚出猎‛了。
雉诱的出现无疑是山梁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山梁上迅速响起一片‚关关雎雎‛之声。
随着更多公雉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几乎所有的公雉发现,呼唤它们的原来是同一只母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公雉们为了爱情的争斗开始了。
先是歌舞,在一片祥和之中杀机暗藏。
公雉们翩翩起舞。它们五彩斑斓的长翎在空中盘旋交错,在阳光下闪动着彩虹般美丽的光彩。似乎连公雉它们自己也分不出它们谁高谁低。在争夺异性的前夕,它们一改刚才的美丽优雅,一个个剑拔弩张,睚眦必报。好斗的公鸡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它们勇猛、顽强、即使鲜血淋漓,成为祭献在爱情高台前的牺牲品也在所不惜。
在公雉们酣斗之际,隐藏在树丛中的猎人轻轻摘下身边的一片树叶,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那只站在高处观战的雉诱便顺着草丛快速跑回,一头钻进猎人的袄襟里去了。
猎人扶起他乌黑的长管猎枪。枪膛里装满了发烫的绿豆,只要一声枪响,便会有成片的公雉永远地垂下它们高傲的翅膀。它们渴望爱情的胸膛里便装满了世界上最圆的豆子。往往,老猎人会打下上百只公雉。而侥幸活下来的公雉,便把这道山梁当作记忆中永远的伤心地,今生今世,不再回来。
在换过两三个山头之后,这只雉诱便再也吸引不来成群的公雉了。于是,这只雉诱便算完成了它的使命。老猎人就要重新培养新的稚诱。而那只失去吸引力的雉诱,就像是一个出卖了同类而负罪深深的叛徒。
据说,它会选择一个阴雨天悄然离去。据说它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⑴文章结尾处为何两次写到“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4分)⑵雉诱的悲剧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见解。(6分)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6分)
①认为《史记》记载关于有若的事近于迷信,不可能是孔子的话语。②根据《孟子》、《论语》和《檀弓》等经典的有关记载。③后人传承的是道,不会因为行貌相似而拜师。每点2分,共6分。(2)(4分)
①运用不同的句式,或反问,或感叹,有力反驳《史记》有关记载的谬误。②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来证明,使论述严谨有力、具有说服力。答出1点,给2分;共4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4分)①通过反复写‚雨后的山梁‛,渲染了感伤的氛围,烘托了雉诱悲剧的形象;② ‚感伤的脚印‛简练地塑造了母雉无奈、悲伤的形象;③母雉的‚一串感伤的脚印‛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引发读者对‚谁是母雉悲剧的制造者‛这一问题的深深的思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满分。)(2)(6分)【示例1】雉诱的悲剧命运源于忘记了自己也是一只雉,它利用同类的情感出卖同类,将自己推向了孤独悲剧的境地。‚雉诱‛这一形象启示我们,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否则就会沦落到可悲的境地。
【示例2】雉诱从小受到猎人的驯养,猎人利用它引来野公雉以便猎杀它们,从而将雉诱推向‚害人者‛的境地,只能在失去利用价值后感伤地离开。这不禁让人对稚诱产生一丝同情。稚诱‚害人者‛的角色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它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可悲的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该反思自己对动物的行为。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获麟解
唐 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1)作者以麟为喻,感慨遥深,请说说你的理解。(2)赏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垂 钓
木斧
岁月滔滔地流去 积成烟波浩渺的湖 那湖中泛起波影 谁能一网收尽?
我坐在湖边垂钓 钓钩上挂着兴趣
让它到波光闪闪的湖中去吧 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
突然钓起一节童年的笑声 笑声扬着荒唐的韵味 可怜那羞红的脸蛋 找不到胡须的遮蔽
愈来愈浓的兴趣 拖住了我的钓勾 我一古脑儿落入湖中 全身浸透了记忆
不甘心消逝,我 等着,等着机会 等着明天的我 又来湖边垂钓
到那个时候 我已化为记忆、我将沿着钓勾 再爬回岸上去
(1)诗歌最后两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请赏析此诗以“垂钓”为题的妙处。(6分)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麟在文中比喻旷世之人才;麟不为人知,比喻人才得不到执政者的赏识。(2分)人不知麟,以为不祥,这是谴责统治者不识人才,不用人才的过错;麟不待圣人而出,被视为不祥,这是提醒有才识之士要择明君而为之用。(2分)
(2)文章以“祥”与“不祥”的反复变化为线索,一正一反,再一正一反,结构严谨。(2分)先言人“皆知其为祥”,为下文之映衬;接着,一“然”字使文意大转折,阐述麟与别的动物的区别,正因为麟不可知,所以“谓之不祥也亦宜”;接着又一转,指出只有圣人方能知麟,麟“不为不祥”;最后,由“祥”再说到“不祥”,麟不待圣人而出现,“谓之不祥也亦宜”。(4分)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
(1)诗人不甘心美好的回忆随时间流散,他小心翼翼、如数家珍地将生活的闪光点“贮藏”。“等着机会,等着明天的我,又来湖边垂钓”。那时,今天不慎跌入湖中的“我”便“化为记忆”,为记载着岁月的“湖”又增添一抹灵动的羞涩之味。我将继续通过对垂钓之乐的体验,寻觅童年的足迹,情感真挚动人。(4分)(2)①题为“垂钓”,并非抒写钓鱼本身,而是垂钓之趣勾起了诗人对洋溢着童稚欢欣的往事的回忆。以“垂钓”写回忆,童真意味盎然纸上。(2分)②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水的往事融汇成广阔深邃的湖,“湖”的意象是童年记忆的化身,在记忆的湖边希望钓起“一串记忆”。(2分)③以“垂钓”为线,形成情感的波澜。先尝试伸向湖中,“看看能不能钓起一串记忆”,童年的往事令人感到惬意美妙;回忆拖住了“钓勾”,使诗人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忘情之下,竟“一古脑儿落入湖中”;“不甘心消逝”,等着明天再来湖边垂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