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系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系的中职生及“三二分段”高职生的就业情况,进一步预测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电子信息工程系特意对本系每一位实习、毕业的学生下发了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调查表,广泛征求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招生、教学、就业等多方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具体反馈意见见原材料,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反映
调查内容总的来说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学生就业单位对口情况的反映、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岗表现情况的评价和对学院在教学及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从调查表的统计情况来看,我系近两年学生对口就业率较高。我系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浙地带,主要原因是广东、江浙一带是目前我国电子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调查表的统计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我系大部分学生主要的从事的工作是对电子产品及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修,有一小部分同学则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二)大部分毕业生素质较高,刻苦敬业。
从调查表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来看,我系大部分毕业生能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虽学历层次不高,但能踏踏实实从头干起,在工作实践中虚心学习,并且,能很快成为企业骨干,现已有一批毕业生担任了公司的技术员、工程师等职务、有的已走上管理岗位。
实践证明,我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单位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向社会证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有作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有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系对毕业生的就业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在与就业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工作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反映较多的是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如学校的实习基地教学内容与社会企业实际生产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等。教学实习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甚至将来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我们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提高对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生实习态度;另方面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实习指导的力度,让学生先具备“用武之才”以更好地去寻找“用武之地”。
(二)毕业生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我们今后要一方面抓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抓毕业生技能的提高,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实用文体(如策划书、合同书、会议记要、市场分析报告、广告文本等)写作能力,英语会话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三)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够强。
调研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接受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针对性不是很强,理论阐述的多,实际操作的少;尤其是毕业生在就业定位、择业心态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较为薄弱。部分毕业生一出校门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不知所措。有的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在择业期间徘徊犹豫,高不成低不就,从而错失就业良机;有的肓目追求高收入,对就业信息缺乏鉴别力,以致陷入被动境地;有的则自信心不足,有机会不敢去尝试,稍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有的在参加用人单位面试时不懂得应变技巧,不能在短时间内展示出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加就业难度。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针对以上分析的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结合市场需求实际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要保持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重要的是要做到办学有特色,就业受欢迎。把办学定位建立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上,逐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抓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着重培养“灰领阶层”,即具有现代观念、现代技术,能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工艺、技能型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以不断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
1、从专业设置切入,力求实现“产销”链接。
调研表明,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是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专业设置应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技能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的专业设置。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不断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如专业外延的扩大、专业内容的整合、专业方向的拓展,甚至专业的弱化与撤消等。
2、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实际需求,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安排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以不断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二)拓宽渠道、正确定位,扩大毕业生就业领域。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系近几年来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有国企、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又有民营、个体等企业。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基层,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岗位。因此,我们应教育毕业生端正就业的态度,不好高婺远,不挑肥拣瘦,先就业再择业,把初次就业的立足点放在基层,到一线去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立足服务,有的放失,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之一,抓好这一工作要从建立与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服务体系。
1、营造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学院应积极动员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全院上下互动,管理、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学院应该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物质条件需要,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定编制,拨专款、下任务、抓考核。这是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2、形成畅通便捷,及时互动,广泛多元的信息渠道。
整合广泛多元的就业信息,信息资源是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建立以学院为基础、以社会为市场、以企业为向导,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动就业工作。即把毕业生就业网、校园网链接,将毕业生资料录入上网,让学生在网上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网下逐步建立多层面的实习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人才市场、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展合作,组织校内外专场招聘会,让学生实习有基地、毕业有去向、就业有选择,同时,要形成完善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在学校与各系、各系与毕业生、毕业生与各人才网,以及毕业生之间能有效互动,从而畅通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奠定毕业生就业基础。
3、加强针对实际,调整心理,层面不同的就业指导。
鉴于我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在心理、技巧、技能、政策等不同层面的实际问题。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在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进行就业心里疏导(突出克服自卑自贱与好高婺远的不良心态),组织必要的就业技巧训练,通过讲座、辅导、模拟应聘等,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突出经历教育、创新教育,达到一般性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结合,素质培养与技能训练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培养结合。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二日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及用人需求,对我校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思路的调整和改革提供材料,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工作。为此,我院组织学院招生就业处与动力工程系相关人员到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维管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用人单位调查分析
1、单位基本情况: 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日,上海维管段成立于2006年7月1日, 负责京沪、沪昆线、合宁线、陇海线上海铁路局管内共计1592.9正线公里、5695.9条公里的牵引供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及故障抢修工作,包括:接触网、牵引变电所(亭)、远动系统(不含通道)及由上海铁路局提供给维管段使用的有关设备、设施(含动产、不动产)的养护、维修、故障抢修以及变电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在南京、杭州、合肥、徐州分别成立有南京、杭州、合肥、徐州维管分段,设有51个供电工区,南京、杭州、合肥、徐州4个变电检修车间,33个牵引变电所,31个分区所,10个开闭所,4个分区所兼开闭所,2个AT所;7个职能科室(安技科、办公室、财务室、物资室、机械室、调度室、人劳室),轨道车(含平板)57台,轨道平车48台,现有员工2236人,单位员工平均年龄23岁。根据中国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中国还将先后开通武广客运专线、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集张铁路、石太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新菏兖日电化改造、太中银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沪宁城际、京九电化改造等项目,届时运管公司将有望对这些新开通的7820正线公里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设备进行维管。而未来的三年内运管公司将实现维管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设备1万正线公里,未来五年内将达到2万公里的规模。运管公司也将逐步实现由牵引供电(含电力)的单专业维管,向牵引供电、电力、工务、电务多专业乃至综合维管发展。
2、单位招聘人员需求 人才需求:上海维管段计划在未来五年来员工人数预计将达到5000人。招聘要求: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或技校学生人数按1:3:6的比例进行招聘。一般,本科毕业生按照高层管理人员培养;专科毕业生按照中层干部及技术骨干培养;中专或技校毕业生按照一线操作工培养。目前单位待遇情况:到单位实习6个月,每天20元生活补助,基本生活能够满足。所有员工的生活用品基本由单位发放。在实习期满(或拿到毕业证)后,月收入约1600元;在一年以后,根据所上的岗位不同,收入也不同。转正以后的收入大概每年在四万元左右。
3、单位其它方面 企业文化生活:单位的文化生活也非常丰富,每年要举行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比赛等项目。我院2006级市场营销班学生叶莉在参加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单位也办有自己的刊物,员工在刊物上发表的图文信息均有较高的稿费,勉励员工多方面发展。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方面也投入巨大。新进员工在安徽蚌埠(接触网)和浙江萧山(变电运行)培训基地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还要选派优秀员工到清华大学等地方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并在每年还设有其他各类知识的培训,如财务知识等。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发展,鼓励员工在政治上有追求,希望更多的优秀青年员工加入党组织。
4、中铁对我院学生的整体评价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较具共性的品质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单位对前几届毕业生在工作表现很满意。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对我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认为我校的专业课程80%的内容比较符合中铁的需要,认为我校毕业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评价很好,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相对较强;学生基本能服从组织的安排。在对我校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危机处理和对所从事岗位未来发展的判断力方面有所欠缺。希望毕业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2009年3月份到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蚌埠接触网培训基地参加岗前培训的我院09届14名毕业生与其他大学本科生共计六十余人同场竞技参加结业考试,我院有13名学生通过考试,且前七名均为我院09届毕业生。
5、用人单位对学院的建议: 通过调查,单位认为:我校教育体制完善,毕业生总体素质很高,思想积极上进,能团结周围员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业务中能起到一名优秀骨干的作用。同时也对我院提出了宝贵意见,单位提出:建议学院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培训,对学生心智模式进行锻炼。在了解到我院开始职业化培训试点的消息时,比较关注,希望学院能把职业化培训搞好,但同时,单位认为,职业化培训应作为岗前培训体系建设,进行短期的职业能力的素质拓展,让学生发挥个人其特色,提升其个人特质,而不应该贯穿于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不能过于标准化,形式化。单位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创新
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且能开设《专业英语》等课程,只有较强的英语能力,才能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新型技术及设备。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希望学校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同时,单位尤其希望学校能灵活变通顶岗实习时间及内容。单位热切希望能与学院办定向班。定向班的学生在第五学期时,建议学院进行一些有关铁路方面的知识培训。需要增加力学的内容,铁路基本知识,接触网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基本了解国家现在铁路建设的发展方向,能知道应用的一些技术和国外的铁路发展情况。单位希望能更早进入学校招聘毕业生,希望能在每年的10月就能到学院招聘下一届的学生。以便能选择更多优秀的学生到单位工作。
二、毕业生调查分析 我们到了该单位的四个分段,与我们近几届分到该单位的毕业生进行了交谈。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普遍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学校整体发展和办学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比较满意。在谈到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电力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时,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学院越办越好。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到中铁工作。
1、学生对母校的建议 他们在工作中感到自己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建议学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感觉只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了,才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希望辅导员老师更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多与学生多沟通。
2、目前我院同学在该单位的发展情况 叶 莉:上海维管段团委书记 苏 万:上海维管段变电检修车间主任 蔡卫国:上海维管段安技科技术负责人 肖姝燕:上海维管段南京分段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 王红艳:上海维管段南京分段安技科综合工程师 刘海军:上海维管段南京分段安技科供电工程师 万文芹:上海维管段南京分段团总支副书记 帅 刚:上海维管段合肥分段变电检修车间主任 刘 娟:上海维管段杭州分段安技科供电工程师
第三篇: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为了加强我院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了解我院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促进我院的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调整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促进学生就业,学院特组织本次毕业生跟踪调查。2011年7月初,我院毕业生跟踪调查组到合肥、常州等地对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一个跟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洽谈以及与学生进行座谈,调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用人单位性质分析
今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表明:由于是师范类专业,教师仍是我院毕业生就业首选。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转变,私营企业也逐渐成为我院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流职业。这与私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用人门槛低有很大关系。相反,毕业生进入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则相对比较少。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评价
通过调查组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院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至今未有违法行为而表现出的政治素养,以及一般工作技能和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我院学生的综合评价不高,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综合协调能力评价较低。
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部分会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窄,理论水平低,创新能力有限三个方面。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如招聘职员、干部竞争上岗或轮岗,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学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八、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迪
通过本次调查,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我院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素质比以前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业质量较好。但是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注意,特别是外语水平、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方式来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综合素质教育,这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就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继续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课的教育,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合格公民方面内容的课程教育,以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半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方面和手段上,要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在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常听到学生对某些上课上得好、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称赞和感激,也听到过学生对少数课上得不好甚至对学生也不负责的教师的责备;还有不少毕业生说,学生想不想
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教得好不好,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极其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为自觉行为,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特别要强调教师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品格和敬业精神。
4、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作为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在以往的工作上加大力度。此前我们在日常就业指导之外,我们经常邀请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老师为我们的毕业生开设相关的就业讲座,因为此种模式受利范围比较小,所以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把就业讲座贯穿大学四年,除邀请学校的老师外,我们还将邀请邀请一些教育、人事部门分管人才资源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事经理与在校大学生分享就业经验与成长的经历;组织大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管理部门、走进行业、走进市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院就业网的利用率,加大就业网的宣传,进而提高我系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5、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我们的毕业生刚步入社会无法避免有很多的不适应,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社会实践,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独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在07年10月底,共有716名,已经找到工作的有673位毕业生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就业率达93.99%,其中自主创业的有18人。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市场需求培养毕业生,我院在05、06届毕业生之后,继续对07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调查对象:
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包括企事业单位、集体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三、调查时间:
2007年6月——2007年10月
四、调查方式:
调查形式以座谈会及电话询问形式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对12个方面的问题: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单位急需何专业等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主。
五、调查结果:经过统计,结果如下:
表现
很好(%)
比较好(%)
一般(%)
不好(%)
思想道德素质
65%
29%
6%
爱岗敬业精神
69%
21%
10%
专业基础知识
51%
46%
3%
知识结构
47%
42%
11%
计算机水平
28%
54%
18%
外语水平
24%
51%
25%
团队精神
56%
41%
3%
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
41%
43%
16%
组织管理能力
49%
39%
18%
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
76%
19%
5%
社会实践能力
47%
41%
12%
受欢迎程度
79%
17%
4%
六、调查情况综述
(一)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
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校学生的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和受欢迎程度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我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与综合协调能力评价不高。
从我院就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询问、和在用人单位的座谈会及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思想素质高,业务过硬,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会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用人单位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学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服务意识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评价较好。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校教师师德、学校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为优秀;近90%的毕业生认为我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为良好;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中等;个别学生认为我校在图书资料、综合能力培养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是偏低的。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只教会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学生只能或只会“做事”,而不能“做人”。其结果是学生尖子少。毕业生们一再强调,学校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
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只要学生掌握了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通过自身的奋斗,到达光辉的彼岸。
2.社会活动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部分毕业生反映,学校生活就是读书,很少接触社会。希望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每学期组织一次到单位实习、实践活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反映,目前某些课程脱离实际,学了没用;更有不少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希望学校要保证基础理论课、主干课的教学质量。
七、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就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深受启发。从毕业生所在单位和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看,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和未来,它也将决定着我校未来的发展,应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方面采取措施。
1.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
当前就业愈来愈难,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过多地反映自己的实践能力低。
2、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继续加大精品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课的教育,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实践课程教学,以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利于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
3、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成材创造良好的环境
今年调查的毕业生反映,我校学习氛围不够高。我们要通过举办讲座、论坛、比赛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培养创造性能力;还可聘请企业、工厂的专业技师来校作报告,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
4、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在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校各项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在企业也很优秀。事实表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5、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在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常听到学生对某些上课上得好、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称赞和感激,也听到过学生对少数课上得不好,甚至对学生也不负责的教师的责备;还有不少毕业生说,学生想不想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教得好不好,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极其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一是从制度上和政策落实上如何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利益。二是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江西城市学院管理分院 2007年11月15日
第五篇:2009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2009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落实2009届毕业学生的就业,了解本届毕业生真实的就业心态与就业现状,加强学校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同时将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便于他们更好的就业,我们于2009年10月15日—18日对在广东地区就业的部分单位,2008年10月20日—28日对在上海江苏等地就业的部分单位进行了一次毕业生信息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2009届毕业生目前的工作单位以企业单位居多,事业单位很少;在外资(台资)企业的较多,在国企工作的较少;做技术的较多,做管理的较少。85%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较满意,尤其是那一少部分已经在单位担任要职的毕业生。
二、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
这次毕业生信息调查得到了毕业生的热切欢迎,他们见到母校的老师后,就象见到了亲人,都特别高兴,特别感动,并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
1、他们认为母校要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开拓学生的眼界。毕业后才知道自己在学校学得太少!也后悔当时不够珍惜大好的学习机会。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们能刻苦学习,为就业打下好的基础。
2、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教学内容要更加实用。目前有部分课程设置还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有些知识所学非所用,而有些所用的又未学,课程的设置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变化,而是沿袭老旧的模式,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僵化,不能因地制宜,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特别是现在的就业市场开市比往年都早,就更需要把课程设置安排好,第五学期就应在12月份前结束课程,使得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更有优势。
3、不少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非常重要!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太大,若没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建议学校要派能真正了解就业市场和社会的老师来上就业指导课,让毕业生多了解社会的现实,要有多种思想准备,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不能再有陈旧的分配制就业观念。
三、用人单位意见与建议
此次调查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情接待,他们对我们的这种做法非常赞赏,认为我们对学生负责,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是非常有责任的学校和教师。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比较满意,80%以上的单位认为我校的毕业生能吃苦,聪明,动手能力强,并且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其次,有少部分同学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志大才疏不能安心工作,跳槽情况比较严重。个别学生虽然才毕业几个月,工作单位却换了5家!单位希望学校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真正能够爱岗敬业。
最后,有些毕业生责任心不强,同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能真正融入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用人单位提出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四、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在两周的调查中,我们接触了86名毕业生和32家用人单位,了解到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从总体上讲,毕业生对母校所给予他们的教育和关怀表示现出衷心的感谢与感恩;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给出了高度评价。
针对此次的调查的情况,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力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技系
200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