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2012-2015年)(范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
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
黑政发〔2012〕55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2012-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黑龙江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设置规划(2012-2015年)
为引导我省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原则
全省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要遵循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以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加快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原则上按以下要求设 —1—
(一)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各市(地)及农垦、森工系统对现有生猪屠宰厂(场)要通过清理整顿、兼并重组等方式,压缩过剩屠宰产能,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申请新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在更新产能规划数量内按照“增一减一”的原则办理,即新建一个高资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必须淘汰一个低资质定点屠宰厂(场);在超出更新产能规划数量后,按照“增一减二”的原则办理,即新建一个高资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必须淘汰两个低资质定点屠宰厂(场)。
(二)严格标准,保障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置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屠宰、分割车间设计规范、工艺流程、卫生质量及环境保护等标准。鼓励各市(地)及农垦、森工系统依法取缔不符合法定标准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提高猪肉产品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三)梯次配置,方便农村消费。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依法设置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但市(地)与农垦、森工系统设置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得重复交叉,其生产的生猪产品仅限供应本地市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由省商务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另行规划。
二、规划目标
引导鼓励全省生猪屠宰企业优胜劣汰、适当集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促进公平竞争,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年末,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由2011年的623家减少到200家以内。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的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数量适当、拉动生产的产业布局。具体规划目标为:
(一)大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到2015年年末,全省培育年加工能力百万头以上生猪屠宰加工企业20户,其中加工能力超过200万头的5户。黑龙江省绿色生猪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
(二)行业生产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到2015年年末,定点屠宰厂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设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实行严格猪肉产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实行生猪进厂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和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屠宰技术人员、猪肉产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猪肉产品品质检验人员须取得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三)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分割肉、冷鲜肉、低温制品销量逐年提升。到2015年年末,县城以上城区冷鲜肉市场份额从目前的14%提升到30%左右;小包装猪肉产品销售比例从目前的12%提升到20%左右;猪副产品精深加工量增长25%以上。
(四)猪肉产品安全水平显著上升。推行信用分类管理,肉类企业诚信体系基本健全;猪肉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在县城以上城区覆盖面达到80%;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率及猪肉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全省市场销售的猪肉产品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设置标准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要达到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并符合以下标准:
(一)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按照《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9)和生猪定点屠宰厂分级管理的标准和规定执行。
(二)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仅限于向当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屠宰场点,应符合下列标准:符合卫生、环保和动物防疫等基本要求;有独立的生猪待宰圈、病猪隔离圈和屠宰间;屠宰车间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其墙面、地面采用不渗水材料;有经考核合格的屠宰技术人员和猪肉产品品质检验人员;有病害肉处理场所、设施和必要的消毒药品;屠宰车间内有麻电、烫池、吊挂和可保证头蹄不落地的容器等设施设备。
四、设立程序
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符合《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并执行以下审批程序:
(一)申请人向所在市(地)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商务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其根据相关法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并书面征得省商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地)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确定。
(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成竣工后,申请人向所在市(地)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商务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市(地)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商务主管部门会同畜牧兽医、环保、卫生等有关部门按《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请市(地)政府(行署)、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并报省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三)申请人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五、有关要求
生猪屠宰是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认真抓好本规划的组织实施,推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一)科学规划布局,确保优势资源有效运用。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做到现有屠宰加工能力与生猪出栏量相匹配。鼓励支持存量屠宰资源优化组合、适当集中。鼓励支持大企业扩大流通区域,提高辐射能力。
(二)保护生态环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符合国家环境卫生要求,不能污染环境,更不能受环境污染。
必须建在地势较高、空气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以及无烟雾、粉尘、有害气体等工业污染源的地点,要远离居民区、学校、机关和饮用水水源地。
(三)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良好环境。要加强屠宰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屠宰执法人员素质,核定屠宰执法人员编制,保证屠宰执法人员经费。要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出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规范生猪屠宰企业的经营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此前有关生猪定点屠宰规划与本规划不一致的,以本规划为准。
第二篇:生猪定点屠宰设置发展规划
XX县“十一五”牲畜定点屠宰发展规划
第一条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XX县发展畜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XX县生猪屠宰加工业的地位,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畜牧业大县和畜牧业发展牵动战略的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畜禽屠宰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逐步建立起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畜牧产品加工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配套完善、竞争有序的现代生猪(畜禽)屠宰加工体系,把沿河农畜产品做大做强并创建名优特品牌。
第三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县辖22个乡镇,即和平镇、黑獭乡、黑水乡、沙子镇、中界乡、晓景乡、谯家镇、夹石镇、甘溪乡、淇滩镇、官舟镇、板场乡、土地坳镇、泉坝乡、中寨乡、思渠镇、黄土乡、新景乡、客田镇、洪渡镇、塘坝乡、后坪乡,规划范围内共有人口57万人,土地面积2468.8平方公里。第四条 规划对象和规划重点
规划对象为规划区内从事畜禽屠宰加工的行业。含生猪、牛、羊、禽类的屠宰加工业。
规划的重点是针对规划对象在规划区内产业区域布局,屠宰厂(场)的设置位置及规模化程度。
第五条 规划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三)《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四)《贵州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五)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肉品安全的紧急通知》(商运发[2002]275号);
(六)《XX县畜牧业发展纲要》;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第七条 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屠宰加工业发展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为准则;
(二)畜禽屠宰加工业发展与XX县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三)畜禽屠宰业布局与城镇规划布局相适应的原则;
(四)新建、扩建与撤并畜禽屠宰网点和产业规模相适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
第八条 空间结构
(一)核心幅射层
以县城为中心,建设集牲畜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产品配送为一体的机械化屠宰场,充分发挥其带动幅射作用,使其成为推动XX县生猪(畜禽)屠宰加工业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中心层
根据XX县区域城镇布局和历史传统商品流向,在北部片区后坪、塘坝、洪渡、新景、客田五个乡镇,以洪渡为发展牲畜屠宰加工中心;中部片区官舟、思渠、黄土三乡镇以官舟为发展牲畜屠宰加工中心;西部片区土地坳、泉坝、中寨及三个乡镇以土地坳镇为发展牲畜屠宰加工中心;东部片区沙子、中界、晓景以沙子镇为发展牲畜屠宰加工中心;南部片区甘溪、夹石两乡镇以甘溪为发展牲畜屠宰加工中心;谯家镇为工矿区牲畜屠宰加工中心。
第九条 依据XX县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设置,屠宰加工布局与之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使畜禽资源按区域规化经屠宰加工后形成特色产业增加附加值。
(一)重点建设县城牲畜屠宰场,为和平、黑水、黑獭、淇滩、板场五个乡镇提供畜禽屠宰加工服务,并负责保障五个乡(镇)所在地集市所需的肉品配送服务。
(二)巩固和完善沙子、官舟屠宰企业的服务功能,在沙子镇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负责沙子、中界、晓景三个乡镇所在地集市所需的肉品配送服务;在官舟镇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负责官舟、思渠、黄土三个乡镇所在地集市所需的生猪肉品配送服务,并建设成山羊屠宰加工特色产业。
(三)西部片区(土地坳、泉坝、中寨)在土地坳镇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
(四)北部片区(洪渡、后坪、塘坝、新景、客田)在洪渡镇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
(五)南部片区(甘溪、夹石)在甘溪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建设肉牛特色加工企业。
(六)在谯家镇工矿区设置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一个。第十条 生猪(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水资源,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资源条件;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生猪(畜禽)机械化屠宰加工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
(三)有规定数量的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必须具备四名以上经考核合格的专、兼职肉品检疫检验技术人员;
(五)必须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备、消毒药品及符 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物处理设施;
(六)必须有生猪(畜禽)及深、精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七)具有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件;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划擅自设立生猪(畜禽)屠宰加工企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农民自养自食的畜禽产品加工不属本规划调整对象。
第十三条 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XX县生猪(畜禽)屠宰加工业设置规划分布示意图》
二○○五年十一月一日
第三篇: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发展规划
为加强我区生猪屠宰管理和规范生猪产品流通市场秩序,促进全区屠宰加工业健康发展,逐步实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的统一、合理、规范、有序,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市生猪屠宰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生猪屠宰管理方针,以全面提升屠宰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产品档次为主线,以确保猪肉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根本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多个定点屠宰厂(场)的屠宰公平竞争;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式,确保人民群众食肉安全。
二、屠宰厂(场)设置布局的原则
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总的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方便群众、便于集中屠宰、检疫和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搞好规划布局。在地区布局上要兼顾生猪产区和销区的需要,做到既有利于生猪生产,又有利于流通和消费;在屠宰厂(场)规模上要坚持大、中、小相结合,注重提高屠宰加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确保屠宰加工质量;努力实现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屠宰加工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新的浪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生猪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体系。
定点屠宰厂(场)的数量可按以下标准设置:市、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市1—3个;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各设1个中心屠宰场;地域较大、人口较多和生猪产量、消费量较大的乡镇可增设1个屠宰点。具体规划详见附表和分布图。
三、定点屠宰厂(场)选址
定点屠宰厂(场)选址应当远离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源保护区,不得妨碍或者影响所在地居民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活动。
四、定点屠宰厂(场)应具备的条件
1、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
2、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生猪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
3、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4、经考核合格的专职或者兼职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5、具备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及污染物处理设施;
6、具备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7、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件;
五、定点屠宰厂(场)申办程序:
1、由区商务局根据区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规划对外发布信息,公开征集定点屠宰厂(场)的投资者、经营者。有意设立的单位和个人,向区商务局报名,提交书面申请及可行性报告、场地使用证明和其他有关资料。经区商务主管对拟投资者的经营能力、素质及拟设立屠宰厂(场)的条件进行初审后送专家组评审,并由区商务局负责审查合格后上报区政府确定。
2、取得定点资格的投资者应将拟建定点屠宰厂(场)的选址图纸送有关职能部门审查合格后,按承诺条件进行建设。竣工后,先由商务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并报市商务局进行检查验收并报省商务厅备案,验收合格的由市商务局颁发由省统一编号的定点屠宰厂(场)标志牌,备案,由区的农业、卫生、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核发有关证照。乡镇偏远地区根据实际设立的生猪屠宰点,由商务局审查合格同意后备案,并经报区政府批准后由所在乡镇定点屠宰厂(场)设定、隶属管理。
六、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
1、应严格执行国务院《条例》、省政府《规定》和市政府、区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
2、产品应遵守国家税费征收、价格、环保、卫生、动物防疫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屠宰加工方式,不论何种方式都要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和卫生。
4、定点屠宰厂(场)由区商务局管理,并按照规定每年对屠宰厂(场)进行年审和不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定点屠宰厂(场)资格。
七、发展方向和目标
我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及行业发展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稳定定点屠宰厂(场)数量,积极推行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屠宰。到2007年末,全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总量应控制在30个以内。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压缩乡镇小型屠宰厂(场)数量,逐步实行中心乡镇设点,集中规模化屠宰。到2008年,全区各类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控制在25个左右;到2010年全区各类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控制在20个左右。
(二)加强定点屠宰厂(场)设施建设,提高屠宰加工水平。市区屠宰厂(场)要利用现有设备,采用先进加工工艺流程,不断提高生猪屠宰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乡镇屠宰厂(场)要更新完善屠宰加工设施,配备提升机、麻电器、挂钩、吊轨、内脏整理操作台等设施,实现半机械化屠宰加工。要适当增加对定点屠宰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多渠道搞好定点屠宰厂(场)的建设。
(三)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猪产品深加工。逐步提高屠宰加工产品档次,在市区要尽快推广和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及小包装保鲜产品上市,积极开发多品种、系列化的熟制品和半成品加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四)不断提高肉品检验水平。市区屠宰厂(场)要应用推广先进的检验手段,乡镇屠宰厂(场)要配备与常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检验设施,增加对肉品品质检验设备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屠宰厂(场)肉品检验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肉品检验管理制度,杜绝错检和漏检,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
八、措施要求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规划设置工作,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当地的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并报市商务局备案。
(二)要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区商务局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全区规划的组织实施,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肉类冷藏加工业的管理与指导,强化对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推进生猪屠宰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严格定点屠宰厂(场)的审批和设立。各级政府和区商务局要严格掌握设点标准和设点数量,按规定审批设立定点屠宰厂(场),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附:**区定点屠宰厂(场)规划数量表和布局图
第四篇: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
谷城县商贸行业协会
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
情
况
汇
报
我们收到政协第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定点的监管》提案后,立即召开专题公议,进行专门研究和安排,并与提交提案的张俊萍委员进行了当面汇报和交流,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吸取了张委员的许多建言。今天,县政协的各位领导不畏酷暑,光临指导、监督,这是对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极大支持。下面我就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开展于1996年,先后几次启动运作。在这期间,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肉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几经波折,几起几落,在襄樊市区和周边县(市)均继续开展的情况下,我县却在启动运作后中途受挫而夭折。1999年至今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停顿期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施行,私屠滥宰、逃避检疫、偷漏税收、不合格肉品上市等违法违规现象相继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肉类商品流通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
目前,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点屠宰形同虚设。1996年县城区曾设立定点屠宰场6个,目前尚有大古桥、后湖、太平坊、过山四家在勉强运行。由于屠宰场偏多,管理失范,更没有实行严格的集中检疫,上市肉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各乡镇定点屠宰都处于放任自管状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少数屠商逃避检疫,将没有经过检疫的白条猪肉直接与餐馆、饭店经营者联系成交,定点供应,肉品质量令人堪忧。同时,在生猪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检疫、检验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为不合格猪肉流入县内市场和毗邻县(市)市场开了方便之门,毗邻县(市)对此意见较大。老河口市曾多次向襄樊市政府反映过冷集桥头未经检验的猪肉流通入该市,影响当地定点屠宰的问题。
(三)个体屠商私屠乱宰问题突出。目前,仅县城区就有屠商128户,私人烫锅107口。场外宰杀,场外检疫,源头失控,难于管理,肉品质量无法保证,直接危害消费者利益。
(四)偷漏税收严重。从上市情况看,县城区每年屠宰生猪约5万头左右,税收的漏征率达50%以上,按2003年定点屠宰国地两税每头生猪定税30元计算,仅县城区屠商每年就偷漏国家税收约60万元。
二、屠宰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县生猪屠宰管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管理机构有名无实。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定点办”)2002年10月前设在县财办,后经县政府同意,由编委下文正式移交县商贸协会至今。该机构目前是有牌子、无编制、无经费来源。定点办在县财政未纳入预算拨款而省政府办公厅又明文规定屠宰部门不得收取管理费的情况下,管理工作难以为继。二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缺乏全局观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不够,让不法屠商钻了空子,导致定点屠宰名存实亡。三是利益驱动。少数不法屠商见利忘义,不法经营,只要能赚钱,就不择手段,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有的甚至公开抗法,使用暴力手段,直接威胁屠宰管理执法人员。
三、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的主要措施
贯彻施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是杜绝不合格猪肉上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治本之策,是利国利民之举。针对目前我县生猪屠宰管理的现状,现就贯彻落实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是一项法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管理工程。为此,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一是理顺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由县政府办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主管县定点办,牵头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不断研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和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同时,从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得力人员,参加定点办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核定编制,解决经费。按照鄂政办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屠宰管理人员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应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要求,为县定点办核定3—4名定编人员。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拨款范围,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动用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营造生猪屠宰管理的舆论声势,为重新启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清理整顿屠宰场点,按照规范要求建设一家国家三星级现代化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一方面,在县城区通过清理整顿,对不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臵规范》要求的100多处私屠乱宰场点,坚决予以关停;另一方面按照鄂屠管办[1999]7号、鄂政办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县城区内只设一个屠宰厂”,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兴建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屠宰厂。日加工能力达到250—300头,年加工量达到8万头左右,满足县城区肉食消费需求和适应肉类商品流通。目前,总投资600万元,占地10亩的三星级屠宰厂已经开公兴建。投资商谷城和顺食品有限公司已投入前期资金50万元,已妥善解决了村民搬迁补偿问题,厂区“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完成。厂房设计和设备采购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竣工投产后,将解决我县无达标定点屠宰场的状况。
(三)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管理制度,加大屠宰管理力度。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管理制度是做好生猪屠宰管理的基础,鉴于多个部门皆有维护肉品质量安全职责以及执法权力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实际,建议由县政府办牵头建立生猪屠宰联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人员从公安、工商、税务、检疫、商贸等部门抽调,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即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活动。联合执法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坚决取缔县城区非法屠宰场(点)和个体屠商烫锅。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三款关于“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屠宰生猪,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的规定,由县定点办协商城关镇人民政府,在事前公示,搞好宣传的前提下,采取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对县城区现有非法屠宰场(点)和个体“烫锅”在限期内予以铲除。在统一行动中,公安部门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屠宰管理联合执法严厉查处抗拒阻碍执行公务违法行为的通知》([1999]第13号)“组织警力,配合屠宰行政执法,维护正常执法秩序保证执法人员不受侵害”,“严厉打击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分子”。二是加强部门管理力度,强化对肉品市场的联合监管检查。禁止在定点屠宰场外对生猪产品进行检疫、检验;禁止非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的猪肉进入市场销售;禁止宾馆、饭店、超市、集体食堂购买非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的猪肉。这其中尤其要按照商务部、公安部等国家6部(局)商运发[2007]357号文件的要求,公安部门要着重配合打击私屠乱宰、暴力抗拒管理等问题;畜牧部门要着力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验工作,杜绝市场分散检疫问题;工商部门要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质检部门要加强对肉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加工企业的猪肉100%有定点屠宰票据,严防不合格猪肉进入生猪加工企业。我们定点办也将按照《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管理,严防病死、注水、末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猪肉流出。组织经常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私屠乱宰、欺行霸市和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规范肉食流通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实行“场内集中检疫检验,一票纳税收费”制度。定点屠宰重新启动后,检疫部门只能在定点屠宰场内检疫检验生猪及其产品,严禁场外检疫检验。对定点屠宰的生猪的税费,统一使用从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领购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据,由县定点办统一收取,定期划拨各部门。鉴于原税费收取标准为1996年核定,如今各方面情况已发生变化,建议县物价部门依据新的政策规定,对国(地)税、检疫费、工商管理费、屠宰加工费等税费项目的收取标准重新进行测算确定,使之适当降低,更加趋以公平合理。
(五)建立生猪屠宰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总结前几次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襄樊市区及兄弟县市定点屠宰管理先进经验,建立起“政府牵头、部门配合、职责明确、协调一致、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抓源头。规范设臵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加强屠宰加工环节、检疫检验环节、税费收取环节的规范管理,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税费流失。二是坚持抓检查。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实行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定点办执法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对违法屠宰和违章用肉行为,依法严管重罚。同时定点办组建生猪定点屠宰稽查队,请县编委核编7—10人,经费多渠道筹集。在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统一全省生猪生产经营税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141号)文件规定:“定点屠宰管理机构不得收取任何管理费用,所需经费应按分级负责的财政体制列支“。按照文件要求,定点屠宰办不得在收取任何管理费用。经费的筹集我们的想法是,借鉴毗邻县(市)的做法,政府财政给一部分,其余部分按收费总额的百分比提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有机构、人员有编制、活动有经费,才能做好日常市场生猪屠宰监管工作。三是采取先县城区,后乡镇的办法,分批逐步在全县推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在县城区启动,巩固定点屠宰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设立机构,制定方案,签定责任书和承诺书,建立执法管理队伍,合理布设屠宰场点。四是坚持抓典型。对一贯守法经营、讲求诚信的屠商,发放信誉标示牌,以示鼓励,引导消费。对极少数违法经营、私屠乱宰、欺行霸市,出售不合格猪肉的屠商,坚决依法查处,在社会上和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对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凡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上述措施,持之以恒地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
二00八年七月十六日
第五篇:生猪定点屠宰监管情况调研专题
生猪定点屠宰监管情况调研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紧紧围绕“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当好“火车头”、“发动机”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敢于突破,全力开创贵阳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率先跨越新局面。近日,对我市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肉类流通总体情况介绍
目前贵阳市有定点屠宰场7个,分别是:乌当区嘉旺屠宰场、白云区贵阳黔之灵食品有限公司、花溪区贵州巨农肉业有限公司、清镇市黔五福屠宰场、开阳县金福喜屠宰场、息烽县屠宰场、修文县屠宰场。我市7个定点屠宰场约占全省定点屠宰场数的十分之一,日屠宰生猪达3500头,全市年供应猪肉11.4975万吨。贵阳市目前有总体上供求处于平衡状态。贵阳市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省外,达到80%以上,其余由省内供应。
二、肉类流通体系基础建设情况
(1)贵阳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贵阳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领导小组”,把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的市场运行监管处设为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以“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肉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监管,狠抓企业规范化建设,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2)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及《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的要求,贵阳市先后制定了《贵阳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和《贵阳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办法》。市商务、农委、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也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为贵阳市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的支撑,使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3)按照《规划》要求,截止2011年,市政府共支持屠宰行业2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亿余元资金将贵阳市将原有20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压点整合为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地处偏僻不便进行配送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置1个乡镇集中屠宰点,有效控制盲目建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置完全按设置规划批准。2011年,贵阳市除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停业整顿外,其余7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已全部按标准经验收合格并取得了市政府颁发的“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
(4)全市7家定点屠宰场共拥有取得国家认证资质的肉品卫生检验人员120人、屠宰技术人员580人。定期对屠宰场法人代表、屠宰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及肉品品质检验和屠宰技术业务学习培训;建立健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进场检查登记”、“生猪静养”、“生猪屠宰加工”、“生猪肉产品出厂(场)检验检疫”、“生猪肉缺陷产品召回”、“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生猪供应信息报送”等生产、卫生、质量、追溯制度20余个。全市7家定点屠宰企业中,有2家实行计算机管理,确保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肉品安全;全市共有肉品加工配送企业2家,在市区范围内共开设鲜肉直销店21个,肉品加工配送量占全市肉品加工配送量的90%。
(5)2011年贵阳市积极争取商务部“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屠宰企业标注化改造项目资金共200万元,贵阳市同时安排价调配套基金180万元用于引导白云区光明公司屠宰场、花溪区巨农有限公司屠宰场、乌当区嘉旺屠宰场、清镇市黔五福食品公司屠宰场、开阳县金福喜食品公司屠宰场等定点屠宰企业升级扩建排污设施、生产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整治改造。同时,上述企业也自觉投入经费约1690多万元,对屠宰场环境、生产车间、排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了更新和维护,目前以上屠宰场升级改造全部完成。另外,贵阳市还积极争取将我市开阳县列为财政部生猪调出大县及生猪产业化项目,获得财政部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更新改造屠宰加工设施、发展冷链物流、建设肉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建设。
(6)自2009年商务部批准贵阳市为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单位后,经市委、市政府批准,2010年7月成立了“贵阳市商务行政执法大队”,编制20人,十一个区、县(市)均成立了执法分支机构,目前贵阳市拥有专职执法人员96人,配备了各种车辆10台,办公设备及电脑50台。全市建立起市、县两级商务综合执法联动机制,严格开展肉品品质检疫检验和肉品质量信息追溯和不合格产品无条件退回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私屠滥宰和定点屠宰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开通运行了“12312”举报投诉服务电话,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咨询渠道,拓宽私屠滥宰案件线索的来源,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有效地维护生猪定点屠宰市场秩序和合法定点屠宰企业的正当利益,群策群力保证“放心肉”供应。
三、流通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整合监管资源,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日常监管,狠抓专项整治,严查违法案件,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视,从建立机构、完善组织、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贵阳市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贵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贵阳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整合实施方案》、《贵阳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贵阳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若干制度》、《贵阳市2012年食品安全整顿抽检方案》、《贵阳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做好2012年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食品安全及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治工作。同时,市政府与主要职能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目标责任书》,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年底将对整顿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对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组成督查组对各区(市、县)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督查出的问题下发《食品安全整改督办函》要求限期整改。
(2)以区域整顿、日常监管、定向监测、快速监测为重点,开展市场流通环节整顿。一是落实市场巡查制度、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等制度,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对重点食品进行重点整治。二是加大对食品流通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并开展食品定向监测工作。
(3)严格市场主体准入,确保肉品经营户的证照齐全。各经营户均按照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账制度、市场经营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购销查验登记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对大型超市进行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销售行为,确保食品流通企业不出现“三无”产品。
(4)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检查行动。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积极动员部署,全面深入推进,目前全市定点屠宰企业已经完成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自查自纠,工作转入联合检查阶段。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四、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一是充分发挥商务主管部门牵头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齐抓共管局面和强大的打击合力。针对私屠滥宰行为发生的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集中主要执法力量强化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和治理。
二是重点整治私屠滥宰和定点屠宰企业收购、屠宰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病死生猪,及向生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行为,监督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落实进厂验收、静养、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不合格产品召回、证章牌使用和台帐管理等制度。
三是提高执法能力。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屠宰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