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时间:2019-05-12 12: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第一篇: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

一、过去20年中国创造世界1/4新增就业岗位

从1978年以来的23年,我国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678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中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总数的24.7%。这表明,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从国际角度观察,经济转型国家都出现了劳动就业参与率和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以及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转轨失业”状况。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1989-1997年期间,中亚、东欧和俄罗斯都出现了这种情形。但是,中国从改革一开始就避免了这种“转轨失业”,劳动就业参与率大幅度上升,就业正增长,失业率相对比较低;直到1995年以后,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出现“转轨失业”现象。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对此很快做出了反应。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就提出要妥善解决企业富裕人员分流和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1997年12月朱镕基副总理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更加明确两大项任务,即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央采取这些措施是及时的、必要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根据国家经贸委资料(2002年3月),1998-2001年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有17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约占总数的2/3。我们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2)数据分析,1995-2001年期间,若扣除正常退休人数,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在4500万人左右,约有3000-3500万人实现再就业或灵活就业,占全部下岗职工的2/3-3/4,目前还有1000万人下岗。应该说在这么大的下岗“洪水”面前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再就业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二、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再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从1997年以来我一直是持第一种看法,而且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三、政府不必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承诺“就业保障”

从现在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

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国务院领导人公开承诺: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就业保障,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我认为,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现在下岗比例和失业率远高于城镇农民工的失业率(只有

1.5%)。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是农民工,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做法,那就是为下岗职工提供至少一次的职业指导、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和三次的职业信息,必要时提供获得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或财政贴息。在中国城镇要坚持实行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政策,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政府要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不能说只能做,哪些既不能说又不能做。当然,政府必须“取信于民”,说了就要做,但还需要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包括机会成本和长期成本。

四、要充分估计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失业职工约180万人,相当于前七年失业人数总和,平均失业周期由前几年的4个月增加到6个月;企业富余职工大量增加,其中约有300万人待岗。

为此,当时的劳动部提出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国务院于1995年4月批准。再就业工程初步设想从1995年开始在五年时间内组织800万富余职工参加再就业工程。辽宁省计划在四年内解决75万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再就业和安置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容易解决。我们还缺乏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充分认识,要打“攻坚战”,但是其本质应该是一场“持久战”。

现在全国下岗人数不是几百万人,而是千万人,有的省就几百万人,不是花3-5年的时间就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期;也不是能够彻底解决的,总要留一点后遗症。倒不如把重点放在创造总的就业目标上,不要使就业目标变成针对某些人群的就业目标。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就业目标是针对某些人群的,而是针对全体人口的,这也比较公平。

相对于进城农民工,许多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虽然年龄偏大,但是工龄较长,有一定技能,文化程度也较高,平均文化程度11.27年(附表),下岗时间长、不能再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竞争,就业收入预期过高。过去五年中国创造新增4000万工作岗位,许多大中城市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地区,但是有工作岗位并不等于下岗职工就能够就业。下岗属于“非自愿性失业”,但在许多就业机会面前,他们常常属于“自愿性”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来保障下岗职工的就业,也没有必要承诺保障他们的就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除非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较弱的人(例如残疾人),才能给予必要的就业援助。

五、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

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第一、将其世界上广为通行的灵活性就业引入中国,如过去一周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可视为就业;第二、实行在市场经济国家更为通行的非正规就业制度;第三、实行更为灵活的就业方式;第四、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又可以创造较为灵活多样的就业;第五、鼓励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

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采取更为灵活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可能达到45.5%。从统计口径看,非正规就业包括三部分:一是城镇私营企业,由1996年62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68万人,增长了一倍;二是个体经济,由1996年的1709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2410万人,而后下降到2000年的2136万人;第三部分的其他人员是指城镇总就业人数减去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以及私营和个体人员,是由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组成。据罗斯基(2002)估计,这些就业人员1996年约3733万人,2000年为6286万人。1996年全国城镇职工、再就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等非正规就业人员60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约28.5%,到2000年非正规就业人员达9690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362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45.5%,比1996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远比我们在先前的研究要高得多。这表明,中国城镇新增加就业主要岗位是非正规或灵活就业,极少量来自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主要是大量进城农民工、正规部门下岗分流人员,还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六、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

根据陈锡文、韩俊估计(2002),目前全国外出农民工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在中西部有的地区达到20%-30%。90年代跨地区流动农民共增加了4300万人,超过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3192万人。

七、三个重要建议

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而不是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和暂时与临时就业。各地区确定就业目标,不仅针对本地人口,要包括外地人口;不仅针对国企下岗职工,而且包括农民工。提出全国就业战略、就业政策与相关政策。

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我国1996年开始将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宏观调控指标之一。但是,该指标并不能反映失业的真实情况。为什么登记失业率偏低呢?其一是只限于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没有包括未登记的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中的失业人员;其二是指失业人员只限于16岁以上、50周岁(女性45岁)以下的人员。在统计失业口径方面应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定义,不再出现下岗职工的口径,不是失业者就是就业者。

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国外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般规定是:非自愿性失业,交纳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费或在受保职业工作一定年限;申请者具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寻找工作;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一般为13-36周(3-8个月)。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采取了特殊的做法,如发放基本生活费三年、失业保险金三年的做法,相对城镇集体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是超国民待遇,相对国际上通行的失业保险期限也是时间长、成本高、再就业比例低。

第二篇:如何应对“十高”农业的挑战?(推荐)

如何应对“十高”农业的挑战?

中国经济新闻网 08-

21农业劳动力“高龄化”,需大力培育职业农民

中国有大约1.5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不会务农。农业劳动力年龄多在50岁以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中初中以下的占93.6%,受教育程度较低。依靠高龄低素质劳动力必定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需大力培养职业农民。首先应在国家层面制定培养职业农民的计划,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战略性任务、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举措。其次,加大对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在财政补助、贷款支持、农业保险、农业投入、技术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培养职业农民,重点培训一批种养殖大户和经营能手。让职业农民依靠农业也可以获得和从事非农产业一样甚至更高的收入,激发其务农热情。

土地经营“高分散”,应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高度小规模分散。农户户均耕地仅7.5亩,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不到日本和韩国的一半。而且农户经营地块多,土地零碎分散,广西等一些地区的土地尤其如此。土地经营高度分散,限制了先进技术的采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农业生产收益空间。以种粮为例,2011年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净利润为251元/亩,户均7.5亩的粮食收益不到2000元。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条件。近年来多个中央1号文件等相关政策都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部分地区还出台了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当前应出台具体举措鼓励地方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关键是财政补贴扶持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发达地区可以由其自行解决财政补贴资金,欠发达地区可由中央列出专项财政资金。通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走出“小农低水平发展困境”,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基本条件。

第 1 页

农业生产“高成本”,须多渠道纾解成本压力

中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2006年至2011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每亩平均总成本由444.90元上升到791.16元,增长了77.83%,分别比产值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高出4.14和16.01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稳步攀升,尤其是2008年比上年增长了20.3%。2000年至2010年,农业生产资料(总体)、化肥和饲料价格分别上涨了59.6%、63.2%和83.3%。从长期趋势看,随着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逐步攀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及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农地流转面积增加及农地租金的上升,“高成本”农业将越发明显。

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压缩了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因此,应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适度调节,抑制农业生产成本过快上涨。主要应有以下措施:第一,控制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势头,提高石油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效率,尽量平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第二,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从财政、税收、贷款、农资连锁经营等方面对农资生产流通进行支持,降低农资生产成本。第三,继续并提高农资补贴和农机购臵补贴等。第四,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各类农业机械,以代替不断减少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第五,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第六,健全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平衡机制,在农资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

农业进入财政“高投入”时代,仍需稳步增加投入和补贴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稳步提高。2011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0497.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6%,不仅绝对值大幅增长,而且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稳步升高。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相关的投入达到4985亿元,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各类水利资金1814亿元,比2010年增加303亿元,增长20%,中央财政支农四项补贴达到1406亿元,比2004年增加8.7倍。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共安排资金271.6亿元,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超过一千亿。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主线。虽然近年来中国农业投入和补贴已经不断增加,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

田水利设施依然薄弱,全国大约还有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难以支撑粮食和农产品进一步稳产增产。对种粮农民和产粮大县的补贴奖励等已经逐步升高,但无论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补贴标准还是与粮食生产、农民务农收入的实际需求相比都有相当差距。

因此,未来仍需稳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和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投资。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扶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补贴力度和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提高四项补贴的标准和资金,对主要粮食作物实行良种补贴普惠制,扩大农机具购臵补贴规模和品种范围,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直接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对农业的高投入和高补贴促进中国农业顺利迈向现代化。

农业发展依靠“高科技”,应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业科技高度发展,科技成为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2年的42.3%上升至2011年的53.5%,2011年,中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尽管中国农业科技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与生产应用脱节,农技推广滞后等。

农业科技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更将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需要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第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国家重点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和产业共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开展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第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第三,建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科研,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第四,深化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与机构布局,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国际农业科研交流合作。

粮食安全“高压力”和农产品“高进口”并存,稳固国内基础与拓展国际市场需要统筹推进

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连续两年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但应当看到,中国每年5亿多吨粮食的供求基本平衡是一根“紧绷的弦”,中国粮食安全压力巨大。首先,中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粮食生产的根基薄弱。中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不足1.4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同时不利的情况是耕地或优质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其次,中国人口仍在增加,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膳食结构升级,共同作用抬高了粮食需求。2011年,中国人口增加至13.47亿,比2000年增加了近8000万人,人口绝对量增长增加了粮食消费。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2.3亿。一般来说,城镇人膳食结构对粮食的需求更大,城镇人虽然口粮消费少于农村人,但肉、蛋、奶等需要粮食转化的食物消费高于农村人,而这些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如3斤多粮食才能转化为1斤猪肉。

虽然中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大豆、棉花、植物油、食糖等部分农产品却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由2000年的112.7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948.9亿美元,增加了7.4倍,排名世界第二,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且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贸易逆差。2009年之后,中国谷物进口量持续大于出口量且呈上升态势,2012年谷物进口达到1398万吨,约占国际贸易总量的5﹪。大豆净进口量自2000年开始超过1000万吨以来连年攀升,2012年达到5838万吨,大豆自给率仅约为1/5。中国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畜产品净进口量也连年增长。

粮食安全的高压力和部分主要农产品的高进口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必须确立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应战略,统筹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第一,强基固本,夯实国内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的支撑体系。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加大对粮食和农

产品生产的资金、政策和金融支持,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良力度,改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第二,有进有出,主动、充分、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农业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合理适度进口短缺农产品,保证国内市场供应,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与盈利。实施积极主动的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大粮商,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形势严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随着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和农业机械、水利灌溉设施作用于农业,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不合理、过度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投入带来了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同时伴随着高污染。2011年,中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704.2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亩均施用量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15公斤/亩的2倍,而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2010年中国农药使用量达到175.8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1.4倍,亩均农药施用量约为2斤,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2010年中国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为217.3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3.5倍,每年有几十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残留农膜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中国上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中国畜牧业养殖的粪便污染问题突出。据统计,中国仅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约30亿吨。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用水占比较大,却较为粗放。2011年,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0.7~0.8。中国农业能耗也逐步增加,2010年农用柴油施用量为2023.1万吨,比1995年增加86%。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浪费了资源,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第一,积极推行农业生态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提高农业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能力。第二,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加快推广缓释及控释肥料技

术,进一步免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增加有机肥料投入,适度使用化学肥料。推广普及生物防控技术,提升植保统防统治能力,促进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第三,增强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附属产品的循环利用能力,变废为宝。第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积极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农业“高风险”凸显,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当前我国农业高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农业的自然风险一直存在,但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气象灾害趋于加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自然风险日渐凸显。农业市场风险的突出表现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大和“卖难”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受全球市场影响程度的增加、农产品作为资本炒作对象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率都在增大,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风险。

农业风险加剧造成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强与损失加重,需要通过健全农业风险管理制度来降低农业风险的危害、减轻农业风险的损失,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在自然风险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气象、水文、地质、植物保护等科学知识,监测预警农业灾害的发生。其次需要未雨绸缪,健全农业防灾备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各部门、各层级的减灾救灾长效协作机制。再次是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减轻灾害发生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损失。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第一,各级农业、商务、价格等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的预测预报及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引导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减少盲目性。第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便利农产品上市与流通。第三,促进农民与企业、生产者与销售者、中介与超市、产地与销区等主体的有效对接,保障农产品销售顺利并有利可获。

第三篇: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既给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然而,居安思危,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在这股浪潮中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因为在经济发展辉煌的背后中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两方的夹击。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过去 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大科教投入,创造知识资源,是确立应对全球化的根本之策。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比较优势一直停留在农产品和纺织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方面,而且有越来越下降的趋势。贸易状况同中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科教在提高知识资源中的根本作用,以及中国目前科教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迫切要求把握时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地实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争取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弄潮儿。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中国近几年来的10%左右的GDP的增长速度已让世界对中国另眼相看,怎样应对经济的全球化是我国保持经济和政治稳定发展而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相信经过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够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到来的种种挑战,使中国在国际中更具有影响力,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第四篇: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引发网民的广泛热议和殷切期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未来中国发展方略的一个重大嬗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达到新的发展层面。

不少学者认为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严苛,既包括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难以根治、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等考验,也包括人口红利下降、社会医疗保险严重不足等问题,更有眼下即将破题的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经济“稳增长”等任务。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战胜面临的各种挑战。

十八大报告给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中国经济方针政策制定了5个重点,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准。

报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倍增指标,而要完成这些指标,就必须把五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经济走向”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当务之急,应该是政府职能转型,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法治”而非“人治”,倡导“平等”、“公平”。此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经济驱动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结构调整调什么?产业结构该如何提升?如何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怎样有效破解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着力解决的。

全球化背境下,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显然是大势所趋。而在这方面,风云变幻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除了调整进出口结构外,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提升对外竞争力水平就显得极为迫切。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方向之一,可这一战略背后,涵盖了诸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土地和就业等领域的问题。那么,如何构建根基稳固的“市民社会”,让城市化有更广远的视野?又如何制止人为的、盲目的造城运动,特别是有效地把城镇化纳入法制轨道?总之,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要实现既定的目标方向,取决于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应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第五篇:应对挑战

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而教师教育面临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教师要树立专业角色意识,做好角色转换。

一、教师要从“一次受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当前,许多教师都忽视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当老师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以为一次受教育就可以受益终身,以至于有的教师从教数年仍在“吃老本”,坚守着过时的教育观念、死板的教学方法、僵化的管理方式,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②。由此可知,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走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旧时代,而是进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时代。只有教师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才有利于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

二、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首先,教师应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其次,教师应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计划;最后,教师应该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结合班级工作实践写读书笔记、教育感想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规律,广泛涉猎社会自然百科知识。正如班华教授所说,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是责任;是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所必需的。③总之,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

三、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础。首先,从研究的内容上,教师要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更要研究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其次,从研究的方式上,一是反思,教师应不断分析自己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反思当前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专业技能;二是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应善于把工作理论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

四、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合作者,教师是连接各种教育因素的纽带和桥梁,更应善于和学生、同事、家长沟通与协作。专业化要求教师从“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而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是实现专业化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其次,教师要与同事合作。同事间在工作中的互相帮助和配合是教师取得进步的动力;最后,教师要与家长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做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

五、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教师工作之所以具有无法替代的专业意义,全赖于教师的专业自主。专业化发展要求个体发挥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要求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在思想上,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要善于“知新”,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新型课堂;在班级工作中,不盲从,依据自己班级现状,自主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构建个性化班集体。创新是发展的生长点,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每一种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抓住机遇,不断全面提高自己,力争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与专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我准备这样做:

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结合国内外时事进行世界观教育。重大国内外大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采取十分钟演讲、小型辩论会、学习评论员文章、专题小报告等形式,进行世界观教育。充分利用团支部的活动时间,开展党团知识的学习:党章、党史、团章、团史、邓小平理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所组织的活动,在普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向更高层次探求,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充分利用班会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英模事迹、伟人传记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坐标、天平”,随时都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态度和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团队精神教育(1)抓好每一次班会。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开展《日常环保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2)抓好入学的第一次运动会。宣传、表扬积极报项、上场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

3、心理品质教育(1)应试心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向学生推荐《心

理与成才》、《伟人的历程》、《名人成功录》等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等。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2)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3)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4、创新教育(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校、班各项活动。如:学校的各项活动向班委会、团支部招标,班级的班会、活动向同学招标。(2)加强值日干部的职责,给值日干部一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每天一名值日干部制,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机会参与管理。(3)利用部分自修课时间介绍大学里高科技发展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献身科学的志向,为将来科技发展作好准备。(4)正确引导创新教育的方向:有责任感的创新。使学生明确没有责任感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也就是强调德育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前提。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1)结合每月考试成绩,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下载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浅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10新闻本2班 10B07080231 胡及孝 - 1 一、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

    中国零售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中国零售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2008年末,中国零售业不仅没有迎来“银九金十”的销售旺季,不少地区、不少行业、不少业态不仅增幅减缓、甚至出现销......

    中国烟草业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应对WTO挑战(★)

    中国烟草业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应对WTO挑战(2002年文献)(6973字)【正 文】自1948年1月1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正式生效以来,世界烟草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95年1月1日世界......

    应对“邻避”挑战

    应对“邻避”挑战中国投资2013年第11期 文/《中国投资》 杨海霞 7月4日,中核集团发布《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就其将在江门鹤山市址山镇兴建的一座核......

    社会主义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具有的鲜明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还是曾经的挫折和错误,都是在追求这个目标......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①第一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初建期(1986~1992) a.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1950年我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救济......

    高138班挑战辞

    全体高147班同学: 你们好,我代表高138班向贵班发出挑战。 贵班是一个自强拼搏,团结友爱的优秀班集体。你们勤学好问,认真刻苦,有着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有着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你......

    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式下的各种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式下的各种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中国迎来了许多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全面理性认识当前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