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就业工作思路新
2014年就业工作思路
2014年,我县就业工作将围绕“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三个注重”,突出“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水平、工作效力和工作能力。
一、注重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一方面是将通过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逐步延伸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功能。二是以职业介绍为重点,逐步形成城乡就业信息共享体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网络系统、人力资源市场大屏幕,电视台就业信息栏目和高校毕业生手机短信、招聘会等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应,免费为用工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县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重新就业、转移就业、就近就业。
二、注重开展就业援助活动,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效力。为加大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扶持政策。逐步完善促进社会和谐就业政策,重点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和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专职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二是强化政策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着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灵活就业。
三、注重加强就业帮扶工作,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能力。一是逐步完善就业培训体系。通过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定向”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以需求定培训,开展在“订单”培训;根据景商服务培训计划,积极落实使景商创新创业能务提升培训。二是逐步促进就业服体系建设。借助县省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金保工程建设,逐步夯实失业保险、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基础工作,实现就业相关工作与全省相统一。
景宁县就业管理服务处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九日
第二篇:就业工作思路
就业工作思路
还有两个多月,我们将迎来2012年,面对宏观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趋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民生、促就业、重保障、促和谐”的工作要求,余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处及早规划,积极谋划2012年的就业工作。
以“三力提升”为抓手,明确提出“六抓六重”的工作思路,深化促进就业长效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双创”水平,不断稳定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重点抓好城镇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余杭人四类重点人群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为把我区建设成为劳有乐业、宜业宜居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奠定基础。
2012年余杭区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万人;引导和帮助0.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3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0.1万人;组织城镇失业人员(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0.4万人,组织SYB培训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有序推进,13个(100%)街道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加强区级指导员队伍建设,全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率达到100%。
一、抓基础、重质量
(一)夯实基层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就业工作的广度与深度,计划在完善平台基础配置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管理方式、细化考核办法等举措,深挖延伸平台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平台促进就业的点位效应。
(二)深挖无形市场潜力
为全面落实我区“民主民生”和“人才强区”战略,将依托基层平台网点布局和软件开发,深挖无形市场潜力,着力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瓶颈,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改善民生。
二、抓创建、重实效
(一)树品牌,提升创建充分就业城区成效
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将专项工作转化为日常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就业再就业基础工作的考核办法和指标,把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促进就业模式。
(二)上层次,稳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创建步伐
紧抓申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的契机,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考核体系方面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搭平台,率先成立就业促进会
为集结社会各界优势资源,扩大就业创业工作的参与度,就业处决定率先成立就业促进会,将镇(街道)民政与劳动保障办(科)、区内规模企业、优质职介机构、各类高校、创业服务中心等关切就业创业的核心因素纳入其中,搭建政民互动促就业、资源共享推创业的服务平台。
三、抓政策、重落实
(一)立足实际,健全政策体系
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帮扶作用,根据前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出台符合我区实际的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细化政策的操作办法,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建立绩效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为提升各级劳动保障队伍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在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镇(街道)考核内容,增加2分综合考评分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覆盖纵向全员的绩效评估体系,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实现有激励有惩戒,充分激发各层级工作活力,增强工作实效。
四、抓人群、重帮扶
(一)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促进就业的重点工作,通过推进系列行动计划,强化就业见习与培训,保障就业权益等举措,强化服务力度,帮助、指引广大青年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通过勤走访,多沟通的工作方式,向困难群体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缓解其生活压力,构筑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广开渠道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继续加大统筹城乡的就业工作力度,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与自主创业工作,实现解决就业难题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部门联动做好特殊群体就业扶持工作
会同区人事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建立扶持特殊群体就业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联动配合、创新帮扶方式、加大激励力度等举措,共同做好复转军人、残疾人、妇女、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
五、抓服务、重基层
(一)进一步做好业务下延工作
本着便民利民的工作思路,在社区(村)基层服务平台日益健全的基础上,计划将部分目前集中在四个劳动保障管理所的业务下延至基层平台,方便广大居民就近办理。同时,通过服务触角的延伸,进一步细化就业服务的工作内容,将举措“落下去”,建议“引上来”。
(二)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好失业监测工作
基于2010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将稳定就业防范大面积失业作为明年的重点工作稳抓落实。
六、抓队伍、重提升
(一)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劳动保障队伍业务素质
为帮助各级工作人员全面细致掌握政策内容和办事流程,就业处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项业务培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提升劳动保障队伍的业务素质。同时,积极开展“师带徒、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长期在基层劳动保障系统工作的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培养新生力量。
(二)深化三力提升,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社会保障涉及政策多,与老百姓关系密切,随着业务不断下延,劳保管理所工作职责的综合性进一步提高,要求各级工作人员以“三力提升”为抓手,围绕全区关于就业工作的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与业务水平,切实做好基层服务工作;强化责任意识,以高度责任心与责任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树立窗口服务良好形象。
第三篇:2007年月坛街道就业工作思路
2007年月坛街道社保所就业工作思路
通过纵横联通,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保所这个中枢环节,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积极推行区“体面劳动”计划,使失业人员达到体面就业,最终完成一个指标。主要工作如下:今年重点做以下工作
一、构建促进“体面劳动”的管理和服务组织体系。为促进社区就业新机制,形成市、区、街的三级管理指导机构,社区就业工作站(再就业小组)为四级的服务机构,对社区就业劳动组织和其它非正规劳动组织实施服务,给予权益保护援助,将就业服务功能向社会延伸。
二、时时联通,促实就业。充分发挥社保所的中枢环节,就业有两个:网失业网、职介网。失业网是一个动态网,就业指标工作在这个网上全面体现,市长每周都能在这个网上看到就业情况,因此要加强网络的维护,保障市、区、街三网的时时联通,完善失业人员管理数据,通过失业人员数据库上报各类报表保证准确无误。职介网是就业信息共享的一个网,社保所将市、区、社区、单位的人才、岗位信息汇总后,再通过网络发布到单位、社区,将开发出来的空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
三、职业介绍工作:
1、关注劳动尊严,体现人文关怀。职业指导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关怀他们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设立“话吧”,“有话想说你就说”及文娱等形式来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从而提升择业观念。
2、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社区就业岗位层次。由于社区岗位被受歧视,得不到尊重,因此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让社区就业者感受到职业正规化,使从业者体验到稳定感、归属感、满足其尊严需求,也有效引导世俗观念的转变。
3、做好两个结合。实行职业指导培训与跟踪管理服务相结合,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和为辖区用工单位诚信服务相结合,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成功率和提高就业后的稳定性;2007年职业介绍工作主要是以培训、推荐、服务为主题,因人而宜做好培训;突出一个“勤”字做好推荐;做好服务,用爱心和责任感进行职业指导。
4、会员式助理服务工作:建立起以社保所职业介绍中心为核心,以辖区其他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为依托,建立5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为骨干会员单位,以200家小型用人单位为基础会员单位的需求资源库,以300名一般人力资源构成会员个人供给资源库,以一卡式、综合式、互动式、网络式服务,形成“卡”“网”结合、互联互动,共同发展月坛会员式助理服务模式,要不断总结经验,新的一年就业体系要集思广益,在基础服务工作中继续创新,推动月坛地区就业工作。
5、岗位推动。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围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围绕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发就业岗位,这是就业工作的源泉。
四、政策宣传工作:对辖区会员单位、社区再就业援助助理员进行政策培训,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做到三个百分百:让每一个社保干部都能宣讲政策;让每一位有求职愿望的失业人员都能了解政策;让辖区内每一个用工单位都能掌握政策。
五、指标工作:我街道失业人员总数为5849人。2006年我街道失业人员就业率为73.08%,“4050”就业特困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0.81%。2007年内我们要确保再就业重点任务指标的完成,街道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1.8%以内,就业率保证达70%以上。
六、协管员管理工作:对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实行量化管理,把开发、采集社区就业岗位信息作为协管员考核的指标之一,汇总到社保所,达到地区内岗位信息共享。要求协管员做到三有”、“四清”、“五送”,时时掌握失业人员动态。
七、社区居委会工作:开展“星级社区“工作。通过开展“就业服务星级社区”活动,以及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制定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工作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使其工作任务清晰、目标明确,对失业人员做到“主动问、主动管、主动帮”。对社区内失业人员特困就业群体、双方均为失业人员的家庭、转业军人就业情况、低保人员就业情况等做到帐卡相符,并对跟踪服务要一跟到底。
第四篇:2014年就业培训中心工作思路
2014年就业培训中心工作思路
2014年就业培训中心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就业培训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开展工作,以落实就业培训补贴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培训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各类人员培训为重点,努力扩大培训,积极促进各类人员实现就业。
一、2014年就业培训工作目标
2014年完成职业培训1369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人;失业人员培训4180人;创业培训2100人;企业职工培训4210人。
二、具体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分解各镇、社区,列入镇、社区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月报表制度,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录入信息的准确性,按时向市局上报各类培训报表。
二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好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我县职业中专、九嶷工业学校、九嶷理工学校等职业学校管理和指导,开设电子、电工、模具、电脑文秘等专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专业,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积极举办创业培训工作。开展好“创业助推1+3”和“创业培训进校园”两个活动,加强对创业项目的汇总推荐,优化日常创业指导,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项目论证、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一站式”服务。
四是发挥就业培训中心主阵地作用。加强招生工作,让更多人员到培训中心参加各类培训。
五是积极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加强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作好省级创业型城市的验收工作。
宁远县就业培训中心
2014年1月2日
第五篇:2012年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通过扩大就业宣传、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等措施,千方百计稳岗位、保民生、促就业,不断为用工企业和各类求职人员搭建对接平台,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就业局势总体趋于稳定。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2年就业目标完成情况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认清形势,把就业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
(二)落实政策,多措并举保岗位促就业。
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三)重点援助,解民忧保民生保稳定。
(四)狠抓征收,发挥失业保险预警功能
(五)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
一是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按局党委的统一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全处职工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上的每一篇文章,组织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奋力争先进位,率先全面小康”和“科学发展、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保障民生”大讨论,支委一班人带头交流学习心得、统一思想,受到很好的效果。二是认真调研加强实践。在调研阶段,要求每个股室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一个课题下基层进行调研,每个党员都要撰写调研报告,专门召开全处调研论文汇报会。我处撰写的《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稳定我市就业局势的对策》调研论文获局系统论文评比二等奖,并被市论文汇编收录。三是分析检查改进作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分析检查在思想上、作风上存在哪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以党小组为单位,人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排查本处存在的主要问题,领导班子专题研究剖析,逐条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和编印了《职工行为规范》人手一册,力争通过整改提升我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以新形象、新面貌做出新成绩。
三、难点和存在问题
1、失业总量增加,就业再就业压力大。今年可以说是新成长青年增长期,农民工返乡就业高峰期和企业用工紧缩期三期交汇,年底失业人员结存数可能大于往年。一是新增失业人数多。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专院校毕业生外就业难、工资低,回丰就业人数增加,预计结存1000人以上。二是就业转失业人数增多。今年,新增失业职工846人,高于去年同期。三是困难就业群体人数多。据今年8月份调查,全市新增各类就业困难人员354人, 仅“4050”和“双失业”两类困难人员无正规就业人数达6000人。这些人员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差、再就业难度大。四是退伍士兵、转业干部家属结存约500人。五是农民返乡就业人数多,预计结存3000人,这给当前和今后就业工作增加了压力。
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现象加剧。由于用工企业需要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造成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不到工人现象。9月份,我们对10多家缺工企业进行了调研,除一部分企业需要高技术的人才招不到工人外,大多企业是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任务不足,效益下滑,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用工不稳定,有的工作环境差,劳动保护跟不上,留不住工人,也招不到工人;也有失业人员的原因,有一定数量人员,求职的期望值太高,文化、技术等诸方面的素质又不高,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加剧趋势。
四、亮点及特色工作
2、开展“三送”培训服务。一是送教到镇(村)。专门购买30台笔记本电脑,聘请专业技术教师到各镇和“四有”示范村上课,先后在南阳、刘庄、方强等镇(村)办了13期电脑办公自动化、及创业培训知识专业培训班,在大中镇开办机械加工培训班,培训城乡劳动力600多人。二是送教到企业。与新词大酒店、大丰寿力公司、盐埠商场大丰分部等企业联合组织宾馆服务、电焊、电工、市场营销等培训1006人;与虹宇服装厂、欧莱服装厂联合对180名外省劳动力进行了电动缝纫培训。三是送教到社区。培训中心每月组织一期创业培训班,为300多名有愿望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专项服务,与市组织部联合,在市区两个街道设立“周末创业培训讲堂”,使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能及时地受到创业指导,让更多城镇失业人员走上创业之路。全年组织各类培训 4158 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586人。
五、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盐城市就业再就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开展工作,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就业,积极促进再就业。失业保险在做好保障生活的同时,强势助力于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
一、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一是用服务项目建设来促进就业。我们将深入企业了解掌握新项目用工需求,根据项目不同需求,采取定向介绍、专项集市等形式,为项目企业推介合格劳动力,组织引进我市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主动为企业提供职介服务;二是配合再就业政策落实,努力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和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三是增加大中专毕业生的市场招聘频率,努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四是统筹好城乡就业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服务。
<1> <2> <3> <4>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三、围绕“技能就业工程”,不断提高就业培训能力。一是扩大我市syib培训工作;二是在市区、开发区、港区分别建立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孵化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增加就业技能,开办各类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600人以上,发挥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抓好我市定点培训基地建设;四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做好四有示范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五是组织开展“春风送培训”活动,针对农民工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班次设置,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超市式”培训等,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实施就业援助,扩大“就业110”品牌效应。一是进一步完善“就业110”服务中心服务设施、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困难对象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再就业。二是配合街道、社区抓好“零就业”家庭和双下岗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的调查摸底、认定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使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就业困难群体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再就业;三是继续在城乡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镇村活动”,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
五、坚持城乡统筹,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抓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转移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网络,经常开展“岗位三进”活动,即适时开展招聘岗位进家庭、进社区、进镇村活动,实现岗位对接零距离。每季度组织一次送岗位信息、送就业服务、送技能培训、送技能鉴定“四送下乡”活动,力争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其中参加技能培训6000 人以上。
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一是建设好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工作平台,组织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网络建设进行检查评估,确保省新版就业管理系统在社区充分应用。二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设好“四有”示范村信息网络平台,做到设备购置到位、人员培训到位、网络连接到位。三是对全市行政村劳动保障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就业信息村村通。
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