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谁助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形成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是谁助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形成作者:钱兆成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3期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昔日天之骄子现如今降格为普通劳动者,在年复一年的就业难的嗟叹声中,大学生们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谁该负责?归纳起来,原因有四。
一是大学教育向学生们灌输的是精英观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不少大学生依然抱有“学而优则仕”的优越感,认为读大学就理所应当有个好工作,有高工资,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于求职的期望值太高,人为地提高了就业的门槛,加大了求职的难度。
二是资源错配的影响,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中国的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时间很短,中国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有时候很难到位,势必造成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畸形的经济结构片面地促使劳动力流向重型和劳动密集产业,却忽视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建立,造成了知识产业的滞后和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
三是目前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报忧的多,报喜的少,对学生择业进行引导的少,流于表层的多,深入分析的少。由于媒体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难,使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错误认识,造成对人才的盲目高消费和缺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初期培训的意识与责任。
四是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注重人才的发展潜力,过于看重工作经验,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就业观。
第二篇:“史上最难就业季”
“史上最难就业季”
5月6日,重庆举办首届“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女大学生专场双选会”,现场80家企业提供三千多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高校女毕业生就业渠道。
“要找一家理想的单位不容易。”江苏科技大学应届生沈某说,离校日期一天天临近,工作还没有落实,心里有点急。在网上,她投出的20多份简历有一半石沉大海。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应届毕业生李启明是在求职大军中“背水一战”的一员:“从去年9月找到现在也没确定下家,5月已经是就业周期的尾声了,像样的企业都已招聘完毕,连补招都结束了,国家公务员(微博)、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也几乎尘埃落定,还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只能寻找最后的机会。”
步入5月,2012-2013高校毕业生求职周期已逐渐走向尾声,但《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调研发现,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经济增长放缓限制,加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和毕业生就业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对部分应届生而言,如何顺利度过这“最难就业季”仍然是个难题。“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
教育部(微博)此前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
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又逢宏观经济低于预期增长和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
矛盾之下,今年的应届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记者近日在苏南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综合招聘会上发现,前来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纷纷感叹“压力山大”。
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招聘部负责人分析认为,今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达到53.2万人,总量有所增加,而今年企业对应届生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更加剧了他们求职的难度“本来毕业生在整个招聘市场上就不是被需求的大头,而今年进高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是下降的,对应届毕业生需求也随之下降。”
上海地区的应届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截至5月10日,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本科生的签约率比2012年同期分别下降约2%和4%。在毕业生中,本科生、特别是市属高校的本科生就业不理想的情况比较突出。
除了屡次碰壁的求职者,还将有一部分原本满怀希望的大学毕业生“梦碎在5月”。据介绍,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招生一般实行差额复试制度,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一般为1.2:1,5月研究生录取结果公布后,将有近20%的考研(微博)复试生落榜。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知名企业、地方公务员等也将在5月实习期满后“刷掉一部分人”,它们的实习录取比一般为2:1,甚至3:1,竞争激烈。
矛盾
应届生就业面临三重压力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面临着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
一方面,在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用人单位“不招人、少招人”的趋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不少困难。
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逐年增多,且这种情形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09年就已突破了600万人大关,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而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提高到40%。不仅如此,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也还有差距。
苏南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综合招聘会上,今年读研二的江苏大学研究生朱程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己研究生学的是经管类的文科专业,但文科专业似乎不太好就业,为了找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他不得已拿出了自己本科时的理工科土木类专业来应聘,而他的理想工作是找到一个土木和经管两个专业相结合的岗位。
资料显示,目前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桂桢说,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还有差距。工科、理科学生供不应求,而文科、长线专业学生的就业却比较困难。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汪歙萍也介绍称,在总数为17.8万的2013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约10万人希望在上海就业,其中有5万名毕业生已经签署协议。而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在上海的岗位需求数超过15万个。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期望值的不匹配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签约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毕业生自主意识增强、就业观念多元化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正越来越明显。兰州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苏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90后”已经成为就业舞台主角,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更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关注企业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倾向选择有较舒适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工作,不愿选择没节假日、经常加班、四处奔波的工作。
这一点在兰州交大本科毕业生到工程施工企业就业的人数变化上体现出来:兰州交大近两年毕业生到工程施工企业就业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23%减至2012年的13%。今年的比例预计会更低,大约仅有10%。
“70后”“80后”毕业生就业时,还愿意为了施工企业的“铁饭碗”暂时忍受艰苦的野外工作条件,但“90后”毕业生求职时对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要求更高。“类似施工企业的一些单位远离城市,工作流动性大,上升通道相对较窄,不受‘90后’毕业生青睐。”苏程说,一些工程施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五六年前,企业人才的流失率仅为5%左右,但在去年达到了15%。
措施
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专家认为,政府、用人单位、高校都该有所作为,通过一些针对性措施,促进就业公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一部分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政策扶持。最主要的措施包括完善相关的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开展一些专项的招聘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到高校开展专项招聘活动,提供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使高校毕业生获得比较充足的就业信息。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为促进应届生就业推出了优惠政策。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黄建荣介绍,为有效放大小微企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江苏省已经正式出台关于落实小型微型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扶持政策,明确对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高等院校也该为待业毕业生提供更多支持,在档案保管、生存支持、就业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方便,并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从容奔赴毕业季。
此外,就业压力之下,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各方应在摒弃学校、性别、户籍、年龄等就业歧视、消除暗箱操作等方面做出努力。
教育部办公厅此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第五条专门提到要严禁就业歧视,提出了包括“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在内的“三个严禁”,“切实营造公平就业环境”。www.xiexiebang.com而北京,广州等地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命题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面试必须全程录像,保证面试的公开公平。记者李唐宁刘巍巍仇逸张文静郑天阳方问禹黄浩苑北京江苏上海甘肃天津广州报道
第三篇:史上最难就业季
史上最难就业季
699万!这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现场,有不少2013届的应届毕业生,对于2013年的求职状况,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感觉今年工作特别难找!而一份来自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该机构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2013年1月11日结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因此,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史上最难就业季”有多难?
1、毕业人数
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大学毕业生数量不仅让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季奔波的无奈感叹。
2、签约率
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本科生不足四成 硕士生不足三成,有实习或工作经历者签约率较高。
3、薪酬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企业提供的薪酬平均涨幅约为5%-10%,大专学历起薪在2200-3000元之间;本科学历起薪在2800-4000元之间;研究生以上学历起薪在5000-10000元之间。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一提再提,而且似乎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那就业难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从这些原因背后我们要做哪些反思?
1、宏观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好,既与经济形势有关,也与大学生总量增加有关,更与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劳动者吸纳能力不足密不可分。自从2008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减少对就业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总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大学招生规模从108万增至599万,再到2013年的高峰699万,年均增长为18.7%。但同期的报考大学适龄人数从1999年低谷的1940万增至2008年高峰的2730万,年均增长只有
3.6%,“扩招的速度远远快于适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数量过多的局面。还有一部分宏观上的影响就是现在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劳动者的需求过剩,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差不多达到饱和状态,而一些体力劳动者需求则是供不应。
2、大学生
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1)多数求职者对于自己求职方向并不明确,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走上社会能干什么呢?(2)大学生自己本身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社会环境的要求;
(3)还有些大学生对求职的期望过高,很多企业的薪酬待遇达不到自身的要求而放弃很多机会。
3、企业
企业用人现在流行“快餐文化”:宁愿去挖人 也不愿用应届生。因为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企业用两三年的时间去培养了自己需要的人才之后,很多人会选择跳槽,这对企业有很大的损失和伤害,所以就有很多企业不愿意去招聘应届毕业生。还有就是现在经济的不景气,而用人成本的上涨,对用人的要求原则基本上就是少而精,让很多企业找不到能力强的合适人才。
4、对接
专业对接性差也是主要原因。大学生的供给不太符合市场需要,目前大学专业的设置跟市场需求对不上。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道又有哪些?
面对这699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大学生如何实现逆市突围?面对这些问题,政策上、大学生本身、学校、社会又需要做哪些努力?
1、政策
当前,2013年高校毕业生正处于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教育部近日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反对就业歧视,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通知》还要求,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和岗位数量进一步增长。要努力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各高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举办优质高效的招聘
活动。对尚未就业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各地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招聘活动。要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充分运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及就业网、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切实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还有通过举办培训,发放小额贷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来增加大学生的毕业出路。国家要掌控好经济的发展,保持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
2、大学生
如何破解就业难?我认为,首先,大学生要先好好学习,在学校里掌握好过硬的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大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就业观念,能够更加放开眼界、迈开脚步,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放飞梦想。最后,要学会有一定的忠诚度,不要随意跳槽,变动工作。
3、学校
首先,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再者,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4、社会
社会各方面要真正关心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和激励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简单拿一些帽子去往大学毕业生身上扣,期待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更加宽容。
第四篇:最难就业年
最难就业年:低端供过于求 中高端人才炙手可热 转眼间,被称作“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已过半,人才市场到底如何?昨日,作为广州地区人才交流主渠道的南方人才市场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中国联通114招聘报告显示,招聘求职的人员数量双双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轻,整体就业压力有所缓和。总体而言,上半年人才市场“招聘难”与“求职难”现象仍并存,低端人才供过于求、中高端人才炙手可热几成所有行业存在现象。而从大学生就业看来,虽招聘岗位有所缩减,但薪酬水平出现5%至10%的提升,其中本科学历起薪在2800元至4000元之间。
现象1 市场供需双双下降
从供求整体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南方人才市场的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两大平台供需双方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114招聘共举办现场招聘会159场,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进场招聘企业2.45万家次,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15.8%;企业招聘职位数53.8万个,同比下降9%;求职人数共35.4万人次,同比下降14.3%。网络招聘方面,通过南方人才网新增及更新的企业共20587家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1%;新增及更新的需求职位数137.7万个,降幅达17%。
虽然外界形容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南方人才市场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求人倍率为1.52,较去年的1.44略有增加。一般来说,求人倍率数字越大,越是容易找工作;求人倍率数字越小,越是不容易找工作,显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由此可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求人倍率显示求职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轻,整体的就业压力也有所缓和。值得提及的是,从上半年招聘企业的性质看来,非公有制企业依然是招贤纳才大户,私营企业招聘需求旺盛。通过南方人才市场现场招聘的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总数超过90%。排名第一的是私营企业,占所有企业总数的88.71%。
现象2企业留才难招聘也难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才市场“招聘难”与“求职难”现象并存,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从人才需求情况来看,中国联通114招聘在中小企业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是高级研发人员、高级技工和普通操作工。南方人才市场也注意到,在2013年一季度从人才市场招聘人才的用人单位中,有近40%的用人单位在二季度有相同的招聘需求。
这一现象表明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劳动者求职都更加谨慎,招聘周期正在被不断拉长,同时也说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留才难”和“招聘难”正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企业为何遭遇“招聘难”?报告给出了回答。一方面,近年来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地补充人才,虽然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中小企业本身知名度不高、工资福利也不十分诱人,在人才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招聘难”现象尤其严重。
现象3
毕业生岗位少了 薪酬涨了
此前,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测算,广州今年应届毕业生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本市大学生和外地来穗求职大学生,预计年内的求职人数将接近30万人,较去年同期的25万约增加20%。单从数据上看,毕业生搵工可谓“压力山大”。
实际情况如何?据南方人才市场统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企业招聘岗位有所缩减,但薪酬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去年1至6月,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现场招聘会、就业见习匹配会和网络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共为广州市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近2万就业岗位。从当年的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来看,对学历要求最多的是大专(40.9%),其次是本科(30.16%)。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企业提供的薪酬平均涨幅约为5%至10%,大专学历起薪在2200元至3000元之间;本科学历起薪在2800元至4000元之间;研究生以上学历起薪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各学历层次起薪水平差距比较明显。
据分析,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较为明显的特点,即一方面随着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减少了一些招聘的岗位,提供的招聘职位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尤其对就业单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现象4低端人才供过于求
中高端人才炙手可热
上半年哪些行业求贤若渴?报告分析,从行业需求看来,市场营销、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招聘需求最为旺盛,招聘频率也颇高。从行业招聘需求看来,市场营销、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机械/制造业位列行业需求前三甲。
报告指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行业越来越得到传统企业和客户的认可,从招聘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传统行业如传媒、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从网上卖电脑到网上卖汽车,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传统行业的重要采购和销售渠道。
机械/制造业的招聘呈现小幅上涨态势,较去年同期上涨4%。其中,作为全面管理生产、控制质量和成本、配合产品工艺改进的生产管理人才需求涨幅较大,大受企业追捧。
相对于需求旺盛的行业,往年颇受关注的房地产业今年人才流动较为频繁。上半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持续的强力调控下放缓了扩张的步伐。就在楼市进入淡季,不少地产管理高层开始寻找更好的东家,以保证顺利过渡,行业人才市场也呈现出中高级人才跳槽频繁、低端人才转行等现象。
报告称,不论是市场营销、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是房地产,几乎所有行业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低端人才供过于求,而中高端人才炙手可热。因此,生产制造类、服务类等一线岗位的中低端人才以及研发、管理、营销等岗位的高层次人才仍将是下半年需求重点。
“应聘者对薪水要求过高”成招工难主因
南方日报讯(记者/彭文蕊 实习生/蔡芬)在一项针对60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去年四季度有54.6%的企业反映招聘“比较困难”,且有85.7%的企业认为“应聘者对薪水要求过高”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近日,市社科院发布《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3)》,其中《2012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去年广州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供需面临总量减少、结构性不均衡等显著特征。
每10个求职者有14.8个岗位
报告显示,去年,广州市求人倍率,即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48,也就是说,每10个求职者,有14.8个岗位可供挑选。
从绝对总量看,进场登记招聘和求职总量双双进入下行态势,市场供需不旺;从增减幅度看,进场求职跌幅是岗位需求跌幅的一倍有余,人力资源供给乏力,导致求人倍率逆势上扬。
从行业用工需求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依然位列行业用工需求的前三位。
2012年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紧缺岗位前十位分别是,营业人员、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机械冷加工工、行政事务人员、机械热加工工、饭店服务人员、电信业务人员、环境卫生人员。
七成企业遇招聘难
报告对600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企业招聘意愿看,2012年第四季度,近七成(69.5%)企业反映招聘难。从招工难的主要原因看,反映“应聘者对薪水要求过高“的企业占85.7%,反映“缺乏所需工种人才”的企业占62.2%,随后便是“工种人数不能满足需求(39.3%)”、“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少”(20.7%)和“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18.1%)为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从2012年南方人才市场人才供需情况看,企业对大专学历需求占职位总量的51.85%,其次是高中和本科,需求占总量的比重依次为35.9%和11.79%,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仅占0.5%。
第五篇:史上最难就业年,又谈“拼爹”
0
史上最难就业年,又谈“拼爹”
又是一年毕业季。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由此今年也被很多人戏称“史上最难就业年”。不幸的是我也是今年的毕业季受苦受难同胞中的一员,作为应届毕业生,为了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幸中的万幸,我提前通过高支队协管员的招聘,成为高支队一名协管员,也算是临时就业成功。从今年年初实习期到6月毕业后,经过跟好友同学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同学好友中少数人南下广东进工厂、部分人在长沙或家乡找一份勉强维持生计的临时工作、部分人投身公考队伍、还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中,只有极少数我们口中的“二代”,家中父母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丝毫无压力。还谈到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隐隐感觉到他们似乎多了些牢骚。牢骚中无非这几个观点:一是“出身论”:“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二是“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对于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家中父母养育我二十余载,并供我读完大学,已实属不易。我没有“拼爹”的资本,也不想用简单的家庭不如别人而自暴自弃,别人家里有条件,并能充分利用也无可厚非,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我相信我能通过自己之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
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我虽没有特别远大高尚的理想,我只有某一个时间段的简单的目标。高考结束后,我以21分的差距无缘二本,差20分以内可以补录医科类二本的机会也与我失之交臂,当我看到三本昂贵的学费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我选择了读一个学费不多的专科,最终来到了湖南警察学院。大学三年,在警院非公安专业的专科生在同学口中用俗语形容就是后娘养的,既然选择了这专业我别无他法,不求学业上有多大成就,我只给自己定下几个目标:散打技能健身、入党、拿驾照、广交友。经过在学校两年半的时间里我通过参加学院散打队,也学到了非公安专业接触较少的散打技能;通过参加学生会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良等一系列因素顺利的成为为数不多的预备党员之一;驾照自然是顺利拿到,并在实习期前顺利就业,算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业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一个:在2014年年底前,考上公务员。为了这个目标,我参加了2013年国考与省考,并在省考中有幸通过笔试进入面试,面试前夕,听到最多的就是你家里有没有关系,不然你面试就悬了,换句话说就是面试是要靠“拼爹”的。但真正经历了面试才知道,公务员面试是公平、公正的,我这次的没入围也是我自己修为不够,答题失误所致,一个好爸爸可能让你接受好的培训班,但最终还是靠你自己去提高各方面能力,纯粹的用关系走后门还是趁早放弃这一思想。
结合自身经历,我不否认有个好爸爸的同龄人是比我们走的路要顺利,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如是说。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关系、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看小说、刷没有营养的空间与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不分昼夜的玩游戏上。“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