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
抓民生之本 建和谐历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传统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人员逐步进入社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等。特别是在东部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形势严峻、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历下区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结合全区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建设和谐历下”主题实践活动,着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劳动维权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安置城镇就业1153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786人,其中困难群体人员2033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49.8%、346%和338.8%,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就业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历下区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内生化就业岗位机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大力实施“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在注重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新型三产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业态,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实现了促进就业与产业调整升级的相互协调。200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1.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3.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08,三产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华达集团创业时只有几十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一家经营服务20多个品牌汽车的专修专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77,企业员工近2000人。
二、搞好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就业。针对该区商贸发达,经济拉动性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实际,历下区把建立健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800多万元在区一级和11个办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起了服务站,实现了市、区、办(镇)、居四级联网。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劳动力资源、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微机联网管理。各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办公服务设施,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较为明细的基础台帐,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发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两年来,该区发展新型服务企业28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就业群体561人;通过拓宽社区、家政、绿化等安置渠道,近8000人实现就业。同时,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并制订了实施细则,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19人,减免各项税费500多万元。
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解决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历下区在抓好一般性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提倡跨专业、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层次。在全区实施了“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实施,收到了培训一期、带动一批、拉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城区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失业人员培训和镇村以农民为主的培训同时进行。区就业办公室培训面向全区,以城区为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扩建教学面积1300多平方米,微机130台,设置培训专业近20个,累计培训失业职工近4000人;镇村培训面向农村地区,以区镇两级成教中心为依托,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以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开发培训专业12个,累计培训农民2500人次。目前,全区各级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率都在89%以上,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行多渠道社会救助稳定就业。在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多渠道的社会救助,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就业有困难,以及就业后生活依然困难较大的家庭提供救济和帮助,保障群众生活,稳定就业形势。2004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累计达到42559户次、113854人次,发放保障金936.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市低保对象教育、住房、医疗“三项救助”制度,累计救助500多人,为低保居民解决实际困难5600余件,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三项救助”试点区。姚家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1800元,在全省最高。该镇还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0万元,帮助72名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度过了生活难关。同时,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救助合力,区慈善总会拿出40万元
第二篇: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
抓民生之本建和谐历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窗口的历下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传统工业企业隐性失业人员逐步进入社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等。特别是在东部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形势严峻、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历下区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结合全区开展的“察民情、解难题,建设和谐历下”主题实践活动,着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拓宽渠道、完善体系、劳动维权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安置城镇就业1153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786人,其中困难群体人员2033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49.8%、346%和338.8%,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就业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历下区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内生化就业岗位机制。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大力实施 “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在注重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新型三产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业态,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实现了促进就业与产业调整升级的相互协调。200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1.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3.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08%,三产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华达集团创业时只有几十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一家经营服务20多个品牌汽车的专修专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77%,企业员工近2000人。
二、搞好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就业。针对该区商贸发达,经济拉动性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实际,历下区把建立健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800多万元在区一级和11个办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起了服务站,实现了市、区、办(镇)、居四级联网。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劳动力资源、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微机联网管理。各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办公服务设施,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较为明细的基础台帐,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具体工作中,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发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安置就业。两年来,该区发展新型服务企业28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就业群体561人;通过拓宽社区、家政、绿化等安置渠道,近8000人实现就业。同时,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并制订了实施细则,全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19人,减免各项税费500多万元。
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解决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历下区在抓好一般性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提倡跨专业、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层次。在全区实施了“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实施,收到了培训一期、带动一批、拉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城区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失业人员培训和镇村以农民为主的培训同时进行。区就业办公室培训面向全区,以城区为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扩建教学面积1300多平方米,微机130台,设置培训专业近20个,累计培训失业职工近4000人;镇村培训面向农村地区,以区镇两级成教中心为依托,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以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开发培训专业12个,累计培训农民2500人次。目前,全区各级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率都在89%以上,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行多渠道社会救助稳定就业。在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多渠道的社会救助,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就业有困难,以及就业后生活依然困难较大的家庭提供救济和帮助,保障群众生活,稳定就业形势。2004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累计达到42559户次、113854人次,发放保障金936.8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市低保对象教育、住房、医疗“三项救助”制度,累计救助500多人,为低保居民解决实际困难5600余件,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三项救助”试点区。姚家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1800元,在全省最高。该镇还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0万元,帮助72名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度过了生活难关。同时,发挥部门作用,形成救助合力,区慈善总会拿出40万元救助低保对象中1024名贫困学生和贫困居民,区残联、工会、妇联等单位投入20余万元用于贫困群众的解难济困。
五、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就业。加大合法用工宣传,对求职者和用工者双方,加强劳动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求职者的维权意识和用工者的依法用工意识。积极引导规范各类社会经营性职介机构发展,依法严格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严厉打击黑中介,形成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办案负责制和回访制,实现了仲裁无积案、监察随时办的工作目标,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及时进行指导部署。主要领导经常关注和过问劳动就业工作,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情况汇报,重大问题亲自参与研究解决;分管领导同志靠上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协调解决劳动就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确保市里下达的登记失业率和就业人数两项硬指标的完成,实行了就业工作责任制,细化指标,逐级分解,级级有压力,层层抓落实。要求各办(镇)和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能转变,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落实就业工作。财政投入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到专款专用。深入开展了“社区无失业,就业无盲点”无
失业社区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就业安置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民生之本
展望“十二五”,一幅幅民生蓝图令人期待。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
民生无小事。“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解决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深处。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等方面的新关切新期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民生诉求,积极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眼光放远,统筹兼顾,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制度安排。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头绪多、难度大;民生问题往往具有阶段性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中,原有的问题解决了,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又会出现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只有加快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财力也有限,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全力抓民生、惠民生,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自身条件和承受能力,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中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协调、可持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国强民更富”,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期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甜更美更舒心。
第四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1)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 就业是民生之本 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生产决定消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4)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5)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6)促进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提供信息服务; 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3、维权问题
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措施:①党和政府首先要发展经济 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同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合法诚信用人。③劳动者: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合法手段、法定 程序维护权益。
第五篇: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从法律的层面阐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寻求权利保护对策,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受侵害现状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 ,由于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用人单位的观念、就业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屡见不鲜。2005年12月,CCTV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 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表现:
1.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户籍歧视,例如,有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中排除外地生源报考。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有关调查显示:55.8%的女生认为自己找工作时遭遇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和47.6%的男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是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另外还有身高歧视、健康状况歧视、婚姻状况歧视、血型歧视等。
2.大学生就业中遭遇合同陷阱现象
有些单位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无条件的延长试用期;收取各种名目的押金、培训费;更有甚者毫无资质,招聘大学生搞传销或限制大学生人身自由从事非法活动。
3.用人单位随意违约或不兑现用人协议书的条款
由于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导致随意更改就业协议内容、不实际履行就业协议条款,甚至随意解除就业协议。例如,个别单位对毕业生承诺了很多优惠待遇,但当毕业生上岗后,这些待遇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损害了毕业生的权益。再比如,很多企业违反国家规定,不给大学毕业生交“五险一金”,使得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权渊源于我国宪法,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平等就业权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大学毕业生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宪法上规定的基本权利。宪法第 32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 42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两条规定是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依据。我国《劳动法 》第12条对该权利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因此,当大学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时,完全可以法据理力争。
2.大学生毕业生享有民法上规定的民事权利
大学生毕业生作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作为就业协议书的一方,其权利受民法原则以及《合同法》的保护。民法的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对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有重要意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就业协议书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用人单位不能凌驾于毕业生之上,签定带有“霸王条款”的用人协议。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毕业生有知情权,用人单位必须如实介绍自身的真实状况。就业协议书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它一经双方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合同双方都有约束力。当用人单位违约或不按照合同兑现义务时,毕业生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
3.大学生毕业生享有就业过程中的受教育权
大学毕业生作为高校的教育对象,理应享有受教育权。这种权利来自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除了传授大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平等推荐毕业生;积极联系就业信息;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等义务,以保证大学生
顺利就业。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因此,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享有获取就业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公平推荐权。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
1.建立、健全保护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保护。
目前,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缺乏有效、及时地救济;在我国,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也缺少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因此,平等就业权仍处在应然状态,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纵观全文,笔者认为该法过于原则和笼统,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很难使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落实到实处,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大学生权益法》,把大学生就业权益作为单独章节加以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拓宽其对就业歧视范围规定过于狭隘的状况,使其和国际人权文件接轨;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配套的实施细则。达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目的。
2.国家设立专门的平等就业保障机构。
国外很多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建立起促进就业机会平等的机构。这些机构中,有的是完全的政府机构;有的是完全的非政府组织。1964年美国的《民权法 》(草案)还提出了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该委员会成立四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处理超过 70万件就业歧视案,至于其为受害人所争取之补偿金额,为数相当可观。笔者认为:在我国,根据我国国情,此机构可以设在劳动人事部门,作为其内部的一个专门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接受就业歧视举报,对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单位进行处罚等。
3.高等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服务部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职能。也随着高校学生事务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应该成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权益保护教育、个案咨询、就业权益指导、就业维权等。这必将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就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北京地区最早成立的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学生组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通过在高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维权、服务部门,可以使大学生接受快捷、及时地帮助,极大促进就业权益的保护。
4.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寻求司法救济
英美法国家有句法律格言“无救济则无权利”,司法救济是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根据我国的司法传统,我国没有宪法诉讼,致使很多侵犯平等权的案件得不到受理,使公民的平等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法院在审理侵犯平等就业权的案件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因就业协议产生纠纷时,因为就业协议书具有合同的性质,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四川大学 98级学生蒋韬状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身高歧视”案,被媒体称为宪法平等权第一案;公民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招录公务员“乙肝歧视 ”案,在全国也引
起较大反响。蒋韬、张先著敢于拿出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就业权利,其勇气可嘉,所以,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时,不应选择沉默和逃避,而应该举起法律这一正义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