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2 12:0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7-06-18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原则同意《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市、县、区要根据《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并及时加以推广;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可迳向省政府办公厅反映。

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实施我省新一轮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发〔1999〕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紧组织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和依据,是提高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前提。各县(市、区)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抓紧开展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调整和深化。

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结构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重点解决好县(市)域内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的布局以及交通网络、供排水管网、水源保护、电力通讯、垃圾污水处理和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布局;根据县(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使有条件的重点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今年各地(市)要切实抓好一个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明年起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争取3至5年全部完成。

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对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要及时调整。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园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和景观设计工作。

强化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未编制规划的一律不准动工建设;已编制的规划,必须经过论证后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时报批。经批准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变更。

小城镇总体规划要由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省部级试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由具有甲、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切实抓紧抓好。规划经费以小城镇自筹为主,省、地、市、县(区)予以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委研究制订。

二、积极深化小城镇建设方式改革

全面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方式,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综合开发水平。小城镇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零星用地、零星建设审批手续。有条件的小城镇可通过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统一开发、配套建设;简化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审批手续,有关规费给予适当优惠。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走个人集资建房或集中统代建的路子,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配套建设,其税费仍按个人建房标准缴纳。进一步降低农村建房造价,凡属成片开发建设小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小区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由小城镇人民政府承担,小区内市政公用设施和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一半由小城镇人民政府承担,一半摊入建房成本。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成片开发小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用地要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统筹优先安排。

三、进一步抓好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抓好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小城镇试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所在县(市、区)政府负责抓好落实;省、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检查指导,对试点小城镇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小城镇建设试点要与农村小康建设、文明村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相结合,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新型的示范小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继续支持100个省部级试点小城镇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除继续争取一批综合文件较好的小城镇列入国家计委实施的示范试点项目外,计划在山区地(市)选择部分重点小城镇作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加大省级资金扶持力度。具体扶持办法由省建委会同省财政厅、省计委研究制订。所在地、市、县(区)也要安排资金予以配套扶持。从今年起,省级村镇规划事业费重点用于补助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部分重点村(小区)的规划编制。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重点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和省级重点村(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须报请省、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批。

四、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建设体制,走出一条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和管理小城镇的路子。

(一)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允许和鼓励以国内B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外资和港澳台资金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性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活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

小城镇公用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投资经营自来水、市场、公园、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其投资收益给予合理回报,价格适当放开,价格水平由价格主管部门审批。路、桥等公益性设施,鼓励通过拍卖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

鼓励成立小城镇市政服务公司,对小城镇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下水道的疏通、清洗等服务性行业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

(二)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1.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省直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建设资金要有计划地集中用于100个省部级试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闽委发〔1998〕17号文)精神,把山区小城镇建设列入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补助项目。

2.各地、市、县(区)政府要多渠道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山区市、县政府视财力可能逐步增加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除每年从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从本级财政预算外资金中安排一部分加以解决。各级政府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绿地、环境整治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3.在小城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小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小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中的公有收益等严格按照闽政〔1997〕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4.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农村信贷工作,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对有还贷资金来源的小城镇基础设施积极予以贷款支持。拓展农村信贷范围,逐步开办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对收

入稳定的农户,可参照城市住房信贷管理办法,适当发放住房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并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的担保机制。

五、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用地

各地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解决好小城镇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在确保小城镇镇域范围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小城镇建设用地渠道,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用地。

1.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纳入省、地、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保证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土地和计划部门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村镇建设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合理用地给予支持。市、县政府要从本地的建设用地中切出一块专项指标,用于扶持重点小城镇建设。

2.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加大旧镇(村)改革的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走内涵挖潜、集约用地的路子。对通过旧村镇改造、土地整理等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经省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验收确认后,在完成当地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可按60%比例置换成小城镇建设用地;该项用地可在本乡镇范围内使用,也可在本县(市、区)范围内统筹使用,并允许跨年度使用。对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按规定收取的有关规费留给地方的部分,拿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3.处理好集体土地交换、农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问题。在不改变原土地用途性质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农户承包土地以转包、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鼓励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六、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通过规划引导和政府扶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利于连片发展和污染治理,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部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要优先考虑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需要;新建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费予以减半征收;乡镇企业改制中涉及的存量建设用地,经有权机关批准,允许以租赁、联营、作价入股和其它法定形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七、加强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小城镇建设要注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成果,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科技含量。凡在小城镇规划区内承接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经县(市、区)或所在小城镇建设主管部门登记后,方可按照

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接工程。村镇公共建筑工程、生产性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4层以上(含4层)且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筑要实行建设项目法人或业主责任制,由项目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并建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县(市、区)建设工程建设监督站依法实施质量监督,按规定必须委托监理的要委托监理。上述限定规模以下的住宅建筑及其附属物必须实行有证设计、有证施工或使用通用标准图。村镇个体建筑工匠须经培训并领取《村镇建筑工匠许可证》后,方可承接4层以上(含4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的个人住宅建筑工程。4层以下(含4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的个人住宅的质量监督由业主自行选择。

八、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

小城镇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全省各地、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小城镇分管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由具备一定建设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各级政府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福州1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确定 各县市均有1个以上

2010-08-26 10:01

福州市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确定10个试点镇,各县(市)(除平潭县外)均有1个以上试点镇。这是记者25日从市政府获悉的。

据悉,今年10个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分别是:福清市高山镇、渔溪镇,长乐市江田镇、古槐镇,闽侯县白沙镇、南屿镇,连江县黄岐镇,罗源县起步镇,永泰县葛岭镇,闽清县东桥镇。

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同时列入我市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综合改革建设小城镇工作由所在县(市)政府负责,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原则,集中力量在我市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上取得突破。

根据分工,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实施意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小城镇开发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市规划局指导审核小城镇建设规划,市国土资源局

跟踪推进土地报批等工作,市监察、效能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开发建设进展情况跟踪督查,推动县(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此前,我市已有福清市龙田镇和闽侯县青口镇、荆溪镇3个镇列入省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

第二篇: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和土地的集约使用,有利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紧紧围绕“壮大小城镇,发展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按照乡业集聚,基地集聚,商贸集聚,功能集聚,开发集聚等五种集聚模式,科学制定完善小城镇布局规划,大力推进小城镇“1+4”工程,形成了分区明显,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相对集中,环境优美的农民新型聚居形态,推动了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但是,小城镇之间发展不平衡、规划档次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二、小城镇开发建设管理面临的制约因素。

从泗阳小城镇建设现状来看,虽然近阶段发展态势良好,但其质和量两个方面与我县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县区如沭阳、泗洪、宿城等发展速度相比,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这表

明泗阳小城镇建设还有许多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规模集聚效应不足。研究表明,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时,人均公共消费趋于合理;达15万时规模经济效显现;达25万时持续增长的条件开始满足。截止今年,我县小城镇镇区人口平均规模不到1万人,绝大多数小城镇人口低于0.6万人。小城镇集聚能力依然不足,人均公共消费成本相对较高,更无法满足城镇规模经济效益发挥。

2、建设用地扩展过快。我县小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我县小城镇历年平均用地规模增长率曲线大多位于平均人口规模增长率曲线之上,尤其在1990-1995、2005-2008两个阶段,这一特征非常明显。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快于人口规模增长,直接表现为全县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提高。过高的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导致小城镇用地效益低下,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影响了空间效益。

3、人居环境指标不平衡。在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总量指标持续提高的同时,相应的人均指标有升有降,个别人均指标甚至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小城镇人均公共绿地、人均供水设施、人均排水设施、人均道路指标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反映小城镇垃圾处理与环卫设施水平的万人公厕数指标却持续下降。截止2006年,全县建制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06%。与此同时,小城镇排水管网多为简单混排水道,无法实现雨污分流。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不足。

4、城镇建设投资乏力。近年来,随着大量生产性投资

向大中城市与省外转移,我县小城镇生产性投资与住宅建设投资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乡镇政府已不再作为一级财政主体。在当前的财政制度下,“乡财县管”目标已经实现,但“乡用”目标难以落实,乡镇财政增长部分与土地出让收益多为县(市)截留,小城镇仅余的财力根本无法满足事权开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捉襟见肘。

三、小城镇开发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对策。

我县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县情,要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点城镇为支撑、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支点。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县小城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1、高起点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城镇规划是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导向。按照现代化、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照已编制完成的总体规划,对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滚动编制,保持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规覆盖率100%。结合村庄建设试点,对已经启动建设的示范村,编制村域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设

施和景观环境规划,继续做好三类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近期拟启动、建设需求量较大的三类村庄作进一步调查,加强规划编制,确保做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2、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道路、交通、生态治理和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总规及专项规划要求,加快县乡道路建设,尽快建立合理的城镇内外道路网络,完善镇区功能。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搞好污水、雨水、给水、供电、通信、广电等各种管网的综合配套建设,提高乡镇镇区的承载功能和配套能力。

3、高效能管理,不断提高群众意识。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和合作,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城镇管理运行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

4、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吸引外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首先,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

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其次,通过小城镇安居工程,吸引农民建房资金。再次,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众多的人带着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要大胆尝试和探索将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建立和完善“经营城镇”的新机制。

5、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小城镇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小城镇快速发展,阻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瓶颈”。从目前县乡两级的财力看,要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经营城镇上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盘活城镇的存量资产。为此,要通过制定政策,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的投入领域,激活民间社会资本,建立小城镇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6、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农村集中居住点的吸引力。加强农村道路、桥梁、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网络、有线电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逐步建设完善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以功能齐全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吸引农民到集中居住点集中建房、集中居住。

7、变全能镇为特色镇。我县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我县城镇化应该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镇必须打造不同的特点,或以产业特、或以文化风情、或以区位,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名镇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张。结合泗阳产业与资源特点,可以着力发展以下几类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一是建设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设小型工业园区,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二是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搞好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三是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在突出抓好市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客商前来经商兴业。四是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要依托蔬菜、食用菌、水产等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包装、销售业,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镇。

第三篇: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中共潼南县委 潼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及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潼南,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建设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1、战略意义。小城镇是“大战略、大课题、大手笔、大突破”,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性环节,是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与纽带,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向小城镇集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约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保护耕地,统筹利用土地等资源,实现节约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历史文化传承型、乡镇企业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小 城镇,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交流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良好平台。但我县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较弱、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及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前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内涵。坚持小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注重建设,加强管理。强化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发展城镇文明,进一步“鼓舞士气、激活人气、炒热地气、集聚财气、提升名气”,走出一条具有潼南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新路子,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

3、基本原则。(1)规划先行,科学发展。通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等,科学确定县域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数质并重,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城镇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城镇功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大力推进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3)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继承和发展特色文化,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城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城镇功能定位,以产业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的城 镇经济。(4)创新机制,率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发展中心镇和具有一定规模、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带动小城镇跨越式发展。(5)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资源环境一体化保护,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一体化推进,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4、目标任务。到2011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达到40万人;三个城市副中心(塘坝、柏梓、古溪)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以上,发展成为人口2.5万以上的小城镇;原区所在地四镇(小渡、卧佛、玉溪、上和)发展成为人口1万以上的小城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模达到35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达到65万人,三个城市副中心(塘坝、柏梓、古溪)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发展成为人口5万以上的小城镇;其他镇乡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发展成为人口1万以上的小城镇。

三、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小城镇规划的先导作用

5、搞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点建设、生态安全的需要,合理确定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好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环保、圾处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6、搞好镇乡总体规划。做好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结合建设发展需要及时做好小城镇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产业园区、公用公益设施、园林绿化的建设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工作经费由县财政统一安排。到2008年,全面完成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总体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工作。

7、强化规划的监管与实施。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依法行政、社会监督、专家领衔、群众参与。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确需改变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四、加快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发展动力

8、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靠近农村,靠近农业生产的优势,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把建设市场体系、培植龙头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小城镇把企业、农业、农民同广阔的大市场紧密连结在一起,重点发展一批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小城镇。

9、以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要把产业培育放在小城镇发展的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要把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在条件具备小城镇开辟工业园区,吸引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使小城镇成为各类商品集散的枢纽,成为城乡信 息交流的平台,把小城镇培育成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的中心。鼓励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设在小城镇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享受国家、市、县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完善城镇功能,积极改善小城镇的发展环境

1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硬化、排水管网建设为重点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除县城规划区外,其余各镇乡每年要建设1公里以上的“阳光大道”。有条件的小城镇要加快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管道供气设施,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确保到2011年全县所有小城镇规划区内实现污水垃圾处理率100%,供水供气率达到100%,有线电视覆盖率100%,不断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

11、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应保尽保,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启动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11年实现村级服务中心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与健康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12、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要加强小城镇风貌设计工作,县建委会同相关部门、镇乡加快小城镇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一镇一貌”的别具潼南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风格。“高速公路”、“高速铁路”、“319”线、“205”线、中塘公路、王兴公路两侧的农民建房实行严格审批管理,不按照规划和标准图 集实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凡按规划和标准图集实施建设的新建项目,给予每平方米60元的风貌补助,由县财政解决70%,所在镇乡解决30%;进行旧房正立面改造的,给予每平方米30元的风貌补助,由县财政解决。要以保护水源、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切实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

13、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以“三建、四改、五提高”、“四有、三通、三化”、“一池三改”、“一校三室一园”、“一楼一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康居工程建设,进一步严格按照康居工程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做到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启动一批,确保在3至5年内完成32个示范村、推进村的建设,改变乡村脏、乱、差的现状。

六、创新发展方式,确保小城镇建设的高度集约

14、加快建设方式改革。积极推行集约节约用地的建设方式,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严格限制分散建厂、零星发展,严禁滥占耕地、浪费资源。把节地、节水、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小城镇建设的各个环节,建设节约型小城镇。坚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积极引导小城镇居民和有条件的村庄集中统一建设住宅,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园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进行综合开发,做到开发建设一片,配套完善一片。对确定的建设用地,要实行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建 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建设用地中的集体土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土地使用权在本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内流转,保持集体土地的性质不变。工业区、住宅区和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经批准可有偿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允许以集体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兴办企业。在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也可将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

进一步调整三个城市副中心镇的用地政策,加快形成次级城镇支撑平台。对基础设施建设确需用地,经国土资源部门同意后,中心镇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征用10公顷的启动用地,在5年内以“退宅还田”、“退厂房还田”和复垦开发新增耕地、土地整理等方式予以抵补。对中心镇,可在镇域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报请批准机关调整“农保率”。

15、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撤并乡镇、迁村并点中有变化的小城镇,要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积极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的潜力,对闲置的土地要依法收回,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要大力推行招标和拍卖方式供地,建立存量闲置土地与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库,加强用地调控,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

16、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小城镇与乡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不得突破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中心镇要积极支持,在编制 土地利用计划时,应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建设用地计划。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优先用于小城镇建设。

七、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机制

17、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按照确定的保障对象、保障形式和保障资金筹集管理规定,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要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各镇乡人民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征缴的覆盖面,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进镇创业人员社会保险的顺利实施。

18、集中发展小城镇教育。小城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采取扩大规模、集中办学的方式,使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优化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学校在收费方面要对农民工子女和城镇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实现高质量“普九”,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未继续升学的中学生培训率达80%以上。

19、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新进入城镇的人员,在就业、子女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征兵、转业、退伍安置、优抚等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实际问题。要按照 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在全县实行统一的户籍簿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

20、鼓励农民迁入城镇。鼓励有合法固定住所或职业及稳定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进城镇落户,对于迁入小城镇的农民家庭每户给予500元的住房补贴。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对交通极不发达,生产生活条件、自然条件差地区居住的农民,在本人自愿的原则下,可搬迁至农民新村或者小城镇定居,采取移民补助、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方式进行安置,符合条件的享受低保等社会保障,全县力争在2011年完成移民安置5000人,建成移民新区、新村10个。

八、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

2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按照每年10%的增长比例逐步加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县财政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对直接取得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税费收入,除按规定上交部分外,其余全部留给小城镇用于小城镇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对中心镇的扶持力度,扶持项目、资金要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各镇乡(街道)联系单位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联系镇乡的建设和发展。

三个城市副中心镇除享受以上财政政策外,还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城维费,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人防费、排污费、规划费返50%;办理房屋产权的事业性收 费返30%;办理消防、气象手续收费减半;新建场镇道路由县交通局负责实施;县农办每年安排一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县文体局负责建设一个文化站。

2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各镇乡要利用好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市支持改革试验的授信贷款这一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金重点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县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拿出200万元对小城镇建设融资实绩突出的镇乡予以奖励。

23、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实体。有条件的小城镇经批准可以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实体,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也可将规划区范围内的近期建设用地分批次转用或征用后作为政府的土地储备。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各种基金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24、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小城镇公用事业改革,特许经营权通过公开竞标获取,提高小城镇供水、排水、环卫、燃气等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建立政府调控价格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的公用事业价格体系,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一个或相邻几个小城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九、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小城镇建设工作新局面

25、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的重要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当作一件大事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分级负责,形成合力,确保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镇乡(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明确一名领导专抓小城镇建设工作。

26、有关部门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配套措施。对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加强监督、督办和审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7、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镇乡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在镇乡编制不变的前提下,设立4—5个区域中心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调剂人员从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由县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管理。县级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也可授权委托执法。

28、完善小城镇建设争优创先机制。对全县小城镇建设工实行分类考核,考核分4类。第一类:“金三角”(梓潼、桂林、双江);第二类:“三个城市副中心”(塘坝、柏梓、古溪);第三类:“原区政府所在地四镇”(小渡、卧佛、玉溪、上和);第四类:其余各镇乡。对在同类考核中靠前的镇乡(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给予8000元、6000元、4000 元不等的奖励,并在全县通报表扬。对在同类考核中靠后的镇乡(街道),县综合目标考核降一级;连续两年考核靠后的镇乡(街道),所在镇乡(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作书面报告。以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加快我市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近年来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当前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提高认识,做好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五个省级中心镇(官湖、铁富、港上、碾庄、土山)和徐州市八个重点镇(炮车、四户、八集、、、、、),它们成为与我市中心城区相呼应、功能相互配套互补的卫星城市。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提高镇区规划起点、提升建设标准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并制定政策措施,打造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镇综合体。对原有城镇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必须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总规修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本镇区位特点、综合实力、发展规模,尤其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镇,比如官湖、港上、碾庄等镇目前城镇发展规模速度较快,镇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因此,这类镇可以按照中小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

二、要明确目标,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篇:加快小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全旗经济发展

——在全旗小城镇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8年9月)

同志们: 这次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是旗委、政府就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小城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的任务和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它一头连接农村牧区,一头连接大中城市,既是农村牧区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吸纳接受大中城市辐射并传导农村牧区的枢纽。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农村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旗有8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14.2万人,城镇化水平33%,已经完成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有4个。全旗小城镇道路硬化率 %,自来水普及率 %,污水集中处理率 %,绿化覆盖率 %。全旗有1个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个自治区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3个市级小城镇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全旗小城镇建设水平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苏木镇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认真研究解决小城镇建设中资金、用地、户籍、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提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破除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建立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力量,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每个苏木镇争取每年为城镇居民办几件事关小城镇发展的好事、实事。要注重发挥中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嘎查村的发展。

三、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加快全旗小城镇建设步伐

旗委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今年旗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分析了我旗经济社会和招商引资的形势,要求小城镇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为经济发展、产业培育提供一个适度的发展空间,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007年出台的《奈曼旗2008-2012年年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争取用5年的时间,把各苏木镇所在地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新型小城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旗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产业支撑,项目带动,重点

各苏木镇要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重点做好以下三大工程:一是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二是搞好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三是下决心整治脏乱差,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营造整洁优美的小城镇生活环境。八仙筒镇坚持每年整修一条街路巷,进一步改善镇区道路状况,同时加强绿化、亮化、广场、环卫等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小城镇的功能,逐步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环境。

(四)坚持特色活镇,提升小城镇建设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位,特色就是生命力。各苏木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在营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对核心街区、重要建筑群、重点建筑物,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突出个性,使之成为小城镇的标志性建筑,避免千镇一面,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五)坚持为民建镇,搞好小城镇建设

各苏木镇要关注民生,尊重民意,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要发挥农牧民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关心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三要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小城镇建设要为群众着想,办好老百姓身边的事情。

下载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小城镇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12行政管理 卢建武 国家在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道路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中国城镇运营网:http:// 一、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省委九届......

    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优秀范文5篇]

    **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为认真地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第十四次会议精神和《“十一五”期间小城镇建设目标考核意见》,加快雪岸小城镇开发建设进程,特制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共五则范文)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政[2000]2号 【发布日期】2000-02-01 【生效日期】2000-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发[1999]23号 【发布日期】1999-12-08 【生效日期】1999-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