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2019-05-13 09:3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市经济开发区、秦栏经济开发区等2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以铜城、汊涧、杨村等3个特色园区为支撑,以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10个镇(街)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的“两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各类园区建成区总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80多家。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财政收入6亿多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的50%。

1、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市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启动建设,已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多元,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仪表线缆、机械制造、光伏电子、医药食品、轻工纺织五大特色产业。入驻企业173家,120家建成投产,其中亿元企业20家。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入库税金1.6亿元。秦栏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2亿元。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电子、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入园企业达151家,企业投资总额达30亿元。去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实现税收4850万元。

2、其它园区及集中区建设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编制了铜城、汊涧、杨村“三大特色园区”规划。目前铜城、汊涧、杨村三镇的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建成区面积超过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60多家,其中180家建成投产。4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和10个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6.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00多家。

二、园区建设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与规划,举全市之力强力地推进园区建设。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谋划新一轮发展中就将园区建设放在着力推进的“三大工程”建设之首,成立了高规格的园区建设指挥部。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据统计,全市各类园区建设的总投入16亿元。目前,正在着手编制园区扩容规划,并启动重点支柱性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

2、着力打造五大平台,全力营造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精心打造政策支撑平台、融资保障平台、供地保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优质服务平台,这“五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准确定位形成特色,充分发挥园区产业聚群效益。我市没有资源优势,没有省中心城市的辐射优势。因此在园区建设上立足市情,准确定位,注重在打造特色园区上做文章,在产业集群上谋发展。市经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五大特色产业:一是以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天康集团、安徽电缆、蓝德集团为龙头的仪器仪表、线缆产业;二是以天马集团、金佩集团、信田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三是以安鸿数码科技、创普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四是以重啤集团为龙头的食品产业;五是以天康集团为龙头的纳米钛锂电池产业。百亿产业的“锂电池城”工程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绿色照明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之中。秦栏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光伏、光电产业。铜城镇工业园以机械制造业为主,汊涧镇工业园以食品加工业、物流业为主,杨村镇工业园以医药和医疗器械业为主。

近年来,我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抓好传统产业的整合和提升的同时,更致力于以扶持和培育拉动性强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竞争力、辐射力和承接力的产业集群。我市已经

形成了光电缆、电子元器件、机械模具、玩具服装、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六大传统产业集群和特种钢管、光伏产业、汽车零部件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去年,我市完成了太阳能光伏、电子元器件、机械(汽车零部件)、电缆仪表、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荣获全省产业集群优势县称号,秦栏、铜城、杨村3个镇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

4、坚持以企招商为主,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在招商引资上,我市始终坚持以企招商为主,近年来,又将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招大引强上。2009年,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协议利用市外资金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亿元。先后引进了华龙集团、重啤集团、苏宁电器、ABB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天长。

三、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建议

1、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各类园区要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机制,坚持走“小机构、大服务”的精简高效的管理路子。园区的日常工作中也要实行“动态管理、绩效考核、年终述职、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在分配制度上,管委会人员的工资待遇可根据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探索制定与经济发展指标相挂钩的劳动工资待遇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对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园区行政管理人员要予以重奖和提拔。

2、立足扩容升级,抓紧搞好二次规划。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借鉴先进地区的规划理念,重新编制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建议对市经济开发区要按照国家级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并专划一块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的规划面积既要考虑到未来发展,又要考虑到切实可行。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上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的产出率。在财

政投入上,两家省级开发区应一视同仁。鉴于秦栏省级开发区企业用地指标缺口太大的实际情况,建议该镇土地置换更多的土地用于开发区建设。

3、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当园区内工业企业达到一定数量时,生产型的服务企业如果不及时跟上,势必制约整个园区经济的发展,影响入园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建议加快物流、金融、商务、居住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能力。围绕千方百计降低入园企业成本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着力打造包括区域性物流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金融网点以及综合性市场在内的一批生产型服务业,努力把我市两家省级开发区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园区。考虑到园区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和员工,建议将娱乐活动场所建设摆上园区建设的议事日程。

4、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入园企业的负担。前不久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了40条优惠政策,其中不少政策适用于我市的两家省级开发区,特别是有关税费减免政策。省委、省政府明文规定,对进入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企业涉及的事业单位服务收费,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减免政策,企业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的,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打捆结算、招标等形式确定收费标准。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尽快制定出具体的有关规费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对入园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相关规费,国家规定收取的按最低收费标准执行,省内规定的应予以取消。

5、着力解决用地和融资问题,加快入园企业升级转型。一是土地置换指标优先用于园区建设。对拉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

要优先供地。二是创新融资方式。借鉴河南省的经验,企业预购买的设备可以提前抵押,由城投公司作担保,企业第一次只需付全部设备价格的20%,其余进行按揭。同时建议在有条件的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成立投资公司,通过投资公司对现有资产进行打包抵押,缓解入园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鼓励民间筹资成立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加快推进我县产业转型升级,早日将我县产业园建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定位明确、建设规模适度、功能配套齐全的新型产业园区,根据《张家界市工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和《桑植县“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量齐升”总要求,落实“产业扶贫,工业兴县,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当前园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落后、企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体质机制不顺等主要矛盾,通过进一步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力争到2017年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培育小微工业企业1家,培育亿元工业企业3家,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X以上,到2020年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X亿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X元以上,实现税收X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园区管理体质和运转机制

1、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和工业园规划区内乡镇政府的工作任务,强化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和工业园规划区内乡镇政府的征地拆迁、施工环境、安置工作职责,努力提高园区的运转效率。

2、制定出《桑植县绿色综合产业园管理办法》,围绕提高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等核心指标,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激励和考核。健全对园区管委会和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制定投产见效企业县级税收分配方案,提高项目在乡镇政府税收分成享有比例

3、优化园区管委会干部队伍结构。将一批懂法律、善谋利、重实干、有经验的基层干部充实到园区管委会,增强服务项目的能力和招商引资的成效。合理安排招聘招考计划,有计划向园区输送工程技术、统计、规划、产业发展与招商等专业人员,提高园区特岗人员专业化水平。

(二)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统筹用地计划指标,工业用地指标主要用于园区企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严格按照园区发展整体规划,分步抓好二垭工业园区、赤溪工业园区和火车站物流园区水、电、路、标准厂房、公租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成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2、创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大对园区融资力度的支持,以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为主,适当尝试BT、BOT等新型投融资模式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确立适当的投资回报率,鼓励和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运作力度。

3、整合部门资金和项目,将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加大国家资金对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园区发展引导资金,将园区发展所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及时兑现园区企业县级税收返还政策,将园区企业上缴的县级税收、非税收和土地收益(上缴国家、省、市的除外)拨付给工业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三)鼓励和促进工业地产发展

1、鼓励和支持以工业楼宇、标准厂房、仓储物流配套设施等为主要开发对象的工业地产发展,在园区控制性详规内制定工业地产发展规划,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向工业地产集中。

2、拓宽工业地产融资渠道,支持县有相应资质的社会资本作为投资主体,争取与园区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从及工业地产开发,园区通过投资补助、申报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适当补贴。

3、严格执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14]96号文件精神,根据需要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的工业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工业地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工业地产项目审批权限,支持工业地产的销售实行产权分割。

(四)主动破解招商引资难题

1、修改完善《桑植县绿色综合产业园鼓励投资暂行办法》,吸引来桑投资客商入驻园区。优先保证园区工业用地指标,对入园工业项目用地实行净地出让。对进入园区符合产业优先发展方向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投资强度达到国家标准,连续三年每亩年综合税收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可从第四年开始份三年全额返还企业土地出让价款,每年返还三分之一。

2、支持园区管委会争取土地出租,标准厂房出租等形式给企业提供土地使用权并按承诺兑现水、电、路等公共设施配套,努力降低企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将工业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城镇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对引进的高职称专家适当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和安家补助。

3、推动园区与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加强合作,加强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宣传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互通信息,实现产业承接。积极动员各类经济组织、自然人,本地致命客商和外来企业家宣传我县园区特色和园区优惠政策,主动参与旅游节庆、招商洽谈会等专门招商活动,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五)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1、实行备案管理。任何单位不得随意对园区企业实施检查,必要的检查事先须在县优化办和工业园管委会备案登记,在工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进行。

2、加强园区和企业周边社会治安管理,赋予公安派出所独立办案职权,定期开展园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工强运及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

3、园区工业项目涉及县本级收取的所有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全免(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收取部分除外);需上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县本级政府地方留成和返还部分一律免收或先交后返。

(六)完善投融资体系

1、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工业项目和企业引进融资,对新增工业贷款额前4名的县级金融机构。县政府分别给予X万元、X万元、X万元、X万元。

2、鼓励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工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对综合费率在担保额2.5%以下的,由政府按担保额度的XX%补贴给担保公司。

3、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地产项目,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确保社会资金合理回报率。

(七)创新园区体制机制

1、逐步探索和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产业发展方局、国土分局、公安派出所、统计分局、规划分局,赋予其独立的行政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结效率,建立封闭运行的园区管理体制,确保园区事务办理不出园区。

2、实行灵活多样的绩效工资制度。在编人员基本经费渠道不变,深化岗位薪酬和绩效奖励改革,工作人员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可高于全县同职级工资水平,但最高不得超过3倍。

3、探索干部管体制改革,支持园区与所在地镇相关领导干部实行双向交叉任职或交流任职。园区所在地乡镇干部的提拔任免必须充分征求工业园管委会党组意见,社区(村、居)党支部书记的任免,工业园管委会党组有一票否决权。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

阜政办〔2007〕8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市园区发展,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推进阜阳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园区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举措。办好园区,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扩大招商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配套能力较差、服务环境不优等因素制约,我市园区发展速度偏慢、规模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带动能力偏弱,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十一五”规划要求相比,差距明显。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园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快园区发展摆到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全力抓好。

二、加快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二)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为核心,坚持园区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把园区建成改革开放的先导区、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集聚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依托阜城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逐步建成工业主导型新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对全市其他园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工业园区要向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企业集聚、综合配套能力完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链完整、具有园区品牌的产业集群功能区域。到2010年,全市各类园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实现增加值150亿元。

(四)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发达地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园区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各园区应当在编制规划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园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凡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进入园区。

――突出特色。各园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各地的区位、资源、产业和市场优势,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相关项目的启动实施,形成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差异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理规划。园区建设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园区规划要与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园区应根据自身定位、产业结构、资源供应、环境保护等进行功能分区布局。

三、健全管理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五)园区设立管委会,作为同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对园区内的经济、社会等事务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享有所在地政府经济管理权限,行使《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中规定的职权。工商、国土、建设、规划、环保、房产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园区建设,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能够委托园区办理的,要委托园区办理,积极为园区建设服务。切实加强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建设,将优秀人才选拔到园区领导班子。建立园区专门管理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专业人才,努力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六)提供优质服务。园区管委会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减少对园区企业的检查频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等行为。全面清理园区内的各项收费,对依法保留的收费项目要向社会公开,并严格按标准收取。

四、严格管理,集约利用土地

(七)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园区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单列,优先安排园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积极搞好占补平衡,通过土地整理、土地规划修编、村庄规划建设等挖掘用地潜力。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各地可在耕地占补平衡前提下,将新增耕地面积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重点用于园区项目建设。支持园区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各园区确保工业项目用地比例不低于项目用地总量的70%。园区工业用地可以执行国家允许的最低地价标准。

(八)提高用地办理效率。园区建设急需的建设用地 “急事急办”,在土地利用计划未下达前,园区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急需用地,由园区所在地政府按程序申报,所占用的用地指标在正式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中扣减。当地政府应帮助园区储备合理规模的土地资源。

(九)集约利用土地。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强度不低于100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不低于80万元/亩。园区要积极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出租或出售给企业使用。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其他园区投资规模小于200万元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可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用地。定期核查清理已出让的土地,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已闲置2年以上的,要依法予以收回。建立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

(十)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规范土地征收办法,建立完善土地补偿长效机制、就业扶持机制、居民安置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新扩区域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尽快形成20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其他园区要继续加大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先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统一规划建设。

(十二)创新开发方式。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支持园区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和运作建设资金,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以园区土地开发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发展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和招商机制不活的难题。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加大对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各县市区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所在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内的工业项目城市建设配套费,扣除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费用后,市及以下全额返还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2007年起,园区三年内新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在园区,满三年后,由地方财政与园区对半分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引导银行贷款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六、突出特色,提升产业集聚程度

(十四)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园区要突出发展工业项目,各园区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低于70%,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不低于70%。各园区要明确1-3个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园区主导产业群。

(十五)简化项目备案手续。对园区建设项目,除审批类项目外,凡不在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的,由园区管委会办理备案,审核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负责企业的项目规划、环保评审。

(十六)支持项目建设。对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优先列入市“6611”工程和推荐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积极帮助园区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市财政设立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七、优化资金、人才环境,扶持企业发展

(十七)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快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园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等中介组织。把园区信用促进会建成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载体和管理操作平台,负责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开发、推荐和管理工作,建立由会员企业、信用促进会、政府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支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担保机构。各县市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主要面向园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对园区企业的贷款规模,鼓励增加对园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

(十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使园区真正成为人才“高地”。有关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园区企业职工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按照市场引导、供需对接、厂校结合的原则,开展对职工的培训。

八、创新方式,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十九)强化园区的招商引资平台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格局。依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提高园区产业层次和产业集聚度,确定引资的重点领域。针对客商注重产业配套环境以及链条式整体转移的趋势,开展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要重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围绕促进主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积极引入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聚少成多,促小成大。

(二十)支持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各园区引进的工业项目不符合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可推荐到其它园区落户。该项目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引荐县市区和落户县市区按6:4的比例分享;符合奖励的项目,奖金应奖励给引荐县市区。由此实现的税收,除上交国家和省数以外,五年内由引荐县市区和落户县市区按3:7的比例分成。

九、加强园区工作的领导

(二十一)市政府成立阜阳市加快园区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科技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环保局、物价局、劳动社保局、招商办、中小企业局和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加强对园区发展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园区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日常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加强园区经济运行监测,定期收集、整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和主要经济指标等园区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供市政府决策参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形成合力。建立园区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对全市各园区上年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前三名的园区给予奖励。

(二十二)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园区工作的领导。把园区建设推到主攻工业、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切实做到精力优先保证、生产要素优先配置、问题困难优先解决、服务协调优先到位,积极推进园区发展。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委〔2008〕88号)和省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9〕67号),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和示范作用,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目标。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模式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到2015年,力争形成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产业支撑和配套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政府要在园区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政策扶持措施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二是坚持高新优先、整体推进的原则。要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根本任务,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坚持发挥优势、突破重点的原则。加快发展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分工协作的原则。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协作体系。五是坚持资源整合、集约发展的原则。整合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质科技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等有限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二、重点任务

(四)加强宏观规划指导。

根据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发展的现状,按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从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角度,对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整体谋划,着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八大领域。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科技发展趋势,引导、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推进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温台和金衢丽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区等三大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构建适宜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提升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发展与区域资源优势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小、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的要求,构建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抓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瞄准产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数字医疗设备、汽车电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端制造业。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产品层次,全面提升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示范区和先行区。

(六)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成为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快速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大带下、以小促大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充分挖掘区域的自然资源、科技、人才、信息、区位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产业联盟,推动由大企业大集团牵头、以中小企业为基础、以开拓共同市场为途径、实现协同发展为目的的产业

联盟,积极推进优势企业的集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产业集群。

(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的自主创新倾斜,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区域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设备和信息共享、合作研发、联合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建立园区技术联盟。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以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制定行业标准为途径、以共同研发为关键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

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根据“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和“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体制创新”的原则,整合、集聚区域内外各种创新要素,强化公共科技服务,创建一批行业专业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力争建设若干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开放实验室等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技术的竞争能力。

三、保障措施

(八)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加强对园区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作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门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九)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孵化器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关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培训与贯彻落实,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并发挥《我省必须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导向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知识产权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支持企业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特别是发明专利,积极参与或主持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加强科技金融合作。通过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科技行政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的结合,促进企业利用金融资本加强自主创新。引导各类商业银行扩大授信额度,加大对工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

(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经费的投入,重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加大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集中资源重点扶持。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要重点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及其牵头的产业技术联盟开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十一)提升质量扩大规模。

积极推进升格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功能,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成为优质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的集聚区。鼓励杭州、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绍兴和嘉兴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争取升格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支持有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发挥各类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新建一批省级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园区,经市县申报、专家论证和省级有关部门审核,报省政府批准,新建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十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从快从多严格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扩大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提升质量。对暂时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也要帮助其制定整改方案,尽早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做到试点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扶持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实现规模化发展。

加快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研究院,争取成为国家企业技术(工程)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境)外建立研发机构,或收购、兼并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机构。

(十三)加快孵化体系建设。

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提高质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宗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推荐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创业导师行动,为孵化器内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创业技能、经验交流和融资服务等创业辅导活动,加快在孵企业的发展。鼓励在孵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科技项目。积极鼓励和吸引创业投资机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特别是孵化器在孵企业和大学生创业项目。

(十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创建活动。结合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造就一支既懂管理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熟悉、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培养大批适应生产一线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以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到我省共建各类创新载体。

建立科技专家服务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科技需求,整合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每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一个产学研结合、科技专家为主、管理专家参与、以著名科技专家领衔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专家服务组。科技专家服务组的任务是:研究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动态,根据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协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指导园区内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培养人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技术咨询等服务。对组建的科技专家服务组每年由省和所在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同时对科技专家服务组围绕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十五)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和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项目。对符合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为主体申报的科技项目,将继续予以优先支持。

争取国家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园区内企业单独或联合科研机构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科技项目。对获得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助。组织实施一批成果转化项目、示范推广工程,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广工业设计、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业电子化等共性技术,按照园区产业特色和重点发展产业,针对性地实施一批示范推广工程。

第五篇: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派出机构、各部门:

为加快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大产业规模,做强农业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高起点谋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万亩以上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做到“五有”,即“布局有总体规划、管理有专门机构、运行有动力机制、生产有原料基地、经营有多元主体”,打造成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产业融合、精准扶贫的试验区,全面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

(二)坚持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坚持机制创新,鼓励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推广机构参与农业园区建设。

(三)坚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利用好节水工程、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使之成为节水农业的样板区、生态农业的示范区。

(四)坚持因地制宜与引导发展相结合。挖掘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并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五)坚持广泛参与利益联结相结合。推进以股份为纽带的紧密联结方式,鼓励农村变资源为股权、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民,组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主体,扩大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增值利益收益。

三、任务目标

XXXX年打造X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XXXX年规划建设X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到XXXX年规划建设X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XX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努力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农业新技术展示窗口、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典范,加快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园区“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占园区农产品总量的XX%以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园区比重达XX%以上,单位面积产值、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XX%以上,园区规模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明显提升,经营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显著提高。

四、重点工作

(一)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全县“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功能定位、重点内容、建设期限、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园区规划编制要确保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统一,要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规划相衔接,符合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结构布局,XXXX年完成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重点抓好万亩以上园区规划建设。要按照省市县有关要求,高标准制定各自的具体可行的园区规划。

(二)培育特色产业。瞄准市场需求,发挥我县产业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林果、中药材、苗木、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夯实园区发展的基础。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发展高端精品农产品生产,加强加工、包装、储运、冷链物流、质检等配套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产加销游一体化水平。

(三)加快品牌建设。实施园区品牌提升战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园区“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XX%。支持园区争创市级、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整合特色产业品牌资源,培育一批具有X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

(四)提高科技水平。一是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二是加大现代种业,畜禽良种,绿色增产,蔬菜、水果、食用菌标准园,畜禽健康养殖,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信息化,机械化,农村沼气,农村能源清洁利用等重大工程实施力度;三是推广水肥药“三节”技术,开展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构建园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四是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节水技术全应用、废弃物利用全循环、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五是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园区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把园区打造成为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X%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XX%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到XX%以上;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XX%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XX%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到XX%以上。各相关涉农部门技术推广重点工程和项目,优先安排现代农业园区承担。到XXXX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达XXXX人,为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支撑。

(五)创新工作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园区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重点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推动园区规模经营。推进园区股份合作,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大型农机具、收益权等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合体,共同参与园区建设。搞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纠纷调处机制建设,盘活农村各类资产。XXXX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设。

(六)推动产业融合。一是推进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统筹衔接、紧密联结、复合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若干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重点推进与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整治、储运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公益扶贫事业等方面的合作;三是以沿黄滩区规划为依托,加大投资力度,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民俗风情等作为园区发展的突破点,建设农林种植、农副产品经营和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多业态农业园区;四是以全县X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经济林果基地、现代农业设施大棚、生猪产业化规模养殖、食用菌基地、观光采摘长廊、特种养殖观光园等为内容为重点,推动高科技农业种植、产品加工销售和观光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七)夯实基础设施。一是统筹规划生产设施,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农田林网健全的现代化园区;二是整合农林畜牧、水务、国土、扶贫、农开、城建、网通、电力、交通、文教等方面的资金,全面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生产需要;三是对万亩以上的园区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网、通讯、通暖、通气,建设排污和雨水收集管网,实施土地平整;四是结合现代设施农业的需要和现有水利设施,紧扣园区水利现代化的目标,科学制定水利设施建设专题规划,全面配套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全域水系贯通,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五是在县内和园内主要交通节点,制作安装园区引导标识牌和园内道路识别指示牌。标识牌和指示牌进行统一设计制作,具有园区特色和一定文化底蕴;六是对园内道路两侧实施绿化工程,按照“树种适宜、统一标准、整齐美观”的标准要求,形成绿化带。

五、政策支持

(一)多渠道增加投入。积极争取省市农业发展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在园区推广示范。各部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重点项目投资、政策性奖励补贴补助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发改、农业、水务、科技、交通运输、农开、扶贫、旅游、电力等涉农系统的重点项目和扶持资金要优先向现代农业园区投放。国家和省安排的有关改革试点示范项目,适合现代农业园区承担的优先予以安排。搞好对现代农业园区及入园企业的税收服务,确保国家规定的农业及相关领域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奖补政策,扩大“银行+担保”、“政银保”“银行+风险保障金”等多种财政金融支农模式推广范围。

(二)扶持龙头企业。入园企业符合条件的,优先申报入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级龙头企业,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依法注册运营的现代农业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公司,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各级支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推进涉农项目整合。以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统筹规划,整合土地治理、农田水利、扶贫开发、农村道路、生态环保、循环发展等方面的项目资源,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用地支持。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加快土地流转纠纷仲裁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化解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好转让、受让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农村土地向现代农业园区流转集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现代农业园区优先安排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五)强化科技支撑。制定科技型农业企业认定标准及办法,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扶持等政策,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园区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大力扶持园区建设。要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多渠道增加现代农业园区投入。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工作倾斜。加强与农发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力度,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按照渠道不变、使用方向不变、集中向重点区域投放的原则,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七)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创办各类农业园区。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经营主体,县财政分别奖励XXX万元、XXX万元和XXX万元;被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经营主体,县财政分别奖励XXX万元、XXX万元、XX万元;鼓励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区的经营主体,县财政分别奖励XX万元、X万元、X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工作,成立X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规划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街区的乡镇长、办事处主任、经济开发区主任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和综合协调,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指导流转土地、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项目把关布局、统一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推动园区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县级领导包抓市级以上园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建立县、乡两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机制,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园区观摩交流活动,建立沟通联系和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和好的经验、做法。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政府将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制定科学实用的政策措施,综合各方资金和扶贫资金,多出真招实招。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银行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四)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媒体、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积极性,营造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发现、培育一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好典型,好例子,认真总结提升,加强观摩交流,多元参与,广泛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园区建设,打造项目落户、建设、生产、经营的“绿色通道”,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

    加快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

    中共仪阳镇委员会 仪阳镇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镇工业园区建设提速度、上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市委、......

    对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时间:2009-10-30 11:29 农产品加工园区是发展我市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园......

    关于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某某园区建设的工作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某某园区建设的工作建议工业园区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某某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

    对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时间:2009-10-30 11:29农产品加工园区是发展我市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切实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搭建园区发展平台,构建园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举全县之力强攻工业、决战园区,力争早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园区发展全面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园区发展全面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 开发园区是全市“升级提速,加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重要平台,为抢抓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

    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园区发展全面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

    开发园区是全市“升级提速,加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重要平台,为抢抓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机遇,更加积极有效的推动全市开发园区开发建设,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