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根植华夏沃土 难掩智慧光芒
根植华夏沃土 难掩智慧光芒
——张培刚英文版《农业国与工业化》再版发布座谈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2012年4月21日,为了纪念张培刚先生,由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力荐中信出版社再版发行张培刚先生英文版巨著《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值此再版发行之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发行张培刚著作纪念座谈会,同时创办“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顾问陈文科,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王顺华,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邹德文,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徐汉明,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褚玲,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华,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舒炼;此外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晏智杰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研究员等30余名专家、学者;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及香港花千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支点》杂志社、武汉文联、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基金会等有关负责人和华中科技大学师生也出席了发行仪式暨张培刚著作纪念座谈会。
发行仪式暨再版座谈会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长徐长生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分别致辞。
欧阳康在致辞中指出:“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为发展经济学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巨作《农业与工业化》,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了鼓励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为了推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学家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推广至世界,欧阳康宣布:“华中科技大学特成立以“张培刚”命名的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希望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学者们能像60多年前张培刚先生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做出与中国迅速崛起相称的原创性学术贡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特为发布会写来专稿《张培刚: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探索者》。胡鞍钢教授指出“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的领导人能够读一读张培刚先生的著作,或者请他讲几课,那么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此次《农业与工业化》再版,由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张五常教授力荐。张教授对“大哥的一生及其成就”评论道:“如今尘埃落定,我认为张大哥还是胜了。中国的惊人发展,是成功的农业工业化,大哥的思想早发晚至。”在讨论阶段张五常教授对于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同一个类型的问题上做出的深入研究,感到十分骄傲,张教授称为:“哥哥弟弟坐上了一条船,那就是中国船。”张五常教授认为,《农业与工业化》是可以传世的经典之作,西方从事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对落后之邦的农民生活一无所知,只是胡乱猜测下笔。“大哥”不仅是中国的农业专家,而且深知中国穷人的生活,《农业与工业化》这本书征引西方的论著既广且博,但字里行间的思维是围绕他早年在中国农村的体会和观察。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一定要看这本书。
在专家研讨阶段,在座的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自己对该著作的体会和认识。晏智杰教授讲述了关于张培刚先生的研究精神和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指出张培刚教授的农业五种贡献论对任何一个落后国家都是适用的。只有重读张先生的文章,了解当初研究设定的假定条件和思想推理,才能与时俱进针对现实的改变而做出相应适当的调整地;陈文科教授发表了题
为“培刚先生独特的大国研究视野及当代启示”的感想,他畅谈了大国研究视野对于今天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性,张先生当初先对欧美日的工业化的历史和背景认真研究,再着眼于中国的现实提出具有国际适应性的农业工业化研究问题,视野是独特的,也是高瞻的;李佐军总结了“张培刚先生的研究方法和态度”,他认为张培刚先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源问题入手研究的方法今天特别值得学习,张先生这本巨作体现的国际视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部不朽之作。之后徐汉明、秦尊文、邹德文、郭熙保、邹进文、马颖和曹阳等也都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最后,张培刚夫人谭慧讲述了张老淡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治学情怀,并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感谢。
与会专家学者均感到,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及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国的工业化思想依然没有过时,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该理论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再版发布座谈会和“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承办。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左月华
第二篇:百年文小花争艳 根植沃土满园芳
百年文小花争艳
根植沃土满园芳
——记江油市文化街小学特色教育建设
江油市中坝镇文化街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涪江河畔,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江油市主城区文化街。自1904年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8000余平方米,有23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专任教师54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省级、绵阳市级、江油市级骨干教师19人,市名优教师4人)。二十世纪中期学校曾荣获“共青团中央少先队红旗大队”、“省级首批重点小学”底蕴,优异的办学业绩,厚积薄发,名扬遐迩。进入新世纪后,分析学校教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其核心理念就是“教师发展学校”爱”,“我们的学校我们来发展”后重建契机,以人为本,打造精品教师团队,创新特色活动,百花争艳,满园芬芳,续写了老牌名校的辉煌。传承文小精神,教学教研硕果累累自强不息的文小,行“三算结合”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研究,加大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实现教书型向学者型转变。近年来,阳德育标兵张世全、胡均尧、知名校长周平俊等为教师们办讲座,讲奉献,充分寻找学校外围的一切人力资源、创美好明天”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针对各科教师情况,带新,以新促老”的“一帮一”构”、“名优教师展示课”制。老师们在活动中收获喜悦,体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以何蓉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级科研课题子课题段。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学习的良好习惯。近年来,教师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献课,10几位老师送教下乡、担任进修校客座教师,代表学校走出学校的圈子,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家长的肯定。综合考核一等奖,25人以上),毕业会考成绩更是大幅度提升,教学教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创新管理思路学校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德育工作,落实“安全第一,德育为首”的的工作思路,大胆改革,江油市文化街小学新的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学校的历史背景,并将此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每项工作中。抓住灾
有着丰厚的教学研究底蕴。、“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的课该改试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力量为学校谋发展,“常态课”研究被列入重点。通过开展“以老、“青蓝工程”活动和“青年教师赛课”等教研活动,形成了重点突破和群体参与的教学科研机成就双赢,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全
《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省《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研究》30多篇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0人以上在市级以上赛课、示范课、展示课上2009年、连续两年在确保为上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同时 德育活动百花争艳
形成了以行政蹲点管理为经,“教师发展,“我们的孩子我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积极进依托科研课题如全国劳模陶宗平、开展“传承文小精神进入研究阶同时推动了师生生爱2010年连续两年获江油市目标(每班平均以年级组管理为纬,绵
共200多、“江油窗口实验小学”称号。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丰厚的文化
学生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提出了让学生发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推进新课程改革,文化街小学多次邀请学校已退休的前辈们,、“同课异《学生创新管理模式,以班级管理为网的分层管理,辐射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管理模式的进步,让年轻教师有更多、更快的机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为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提升了学校管理团队的精神和集体力量。
少先队工作在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以“感恩”教育为主题,以“双十星”、“阳光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学生人人争当“十星学生”,班班争创“十星班级”;学生以参加阳光小天使活动为荣,能当上小白鸽礼仪队的队员更是他们的骄傲。定期开展的“小白鸽礼仪队检查”、“国旗下讲话”、“阳光小天使”等活动,班级年级板报墙报出版、习作征集等形式,每周的班队会都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与经典相亲,与快乐同行”队会,以捐建工程竣工为契机“心存爱“诗朗诵”,“讲故事”比赛及“给同学(事)写颁奖辞”等积极健康的活动,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又使活动内涵得到提升,师生们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期待“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好”!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世界卫生组织∕WH0健康铜牌促进学校”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小学”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小学”、“绵阳市警校共建示范学校”向社区、社会辐射,使学校的声誉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普及特长并举 特色教育满园芬芳2009年,文化街小学以《三字经》优秀诗文为载体实施《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赋予文小“文化”内涵,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美文共享
好书共读
畅游书海妙笔生花”,引领师生“走进五千年文明、品读祖国经典美文年级分层阅读,师生同台诵读等主题活动让师生畅游书海,书活动,设计读书手册,特别的《读书手册》全面呈现,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序列活动有序开展。典为友,和快乐同行”班会被江油电视台录播、传部、江油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文小少年”参加江油市的比赛为江油市教育系统争得了荣誉一一支江油参赛队参加绵阳市教育系统的比赛荣获二等奖。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仅读中文,学科,2010年秋,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英语节,掀起了新一轮的读书热潮,给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还申报了创建武术和跳绳的特色项目学校,并于为普及和特长两个阶段开展,专门开辟练功房,值得欣喜的是江油市明珠社区少年宫也在文小落户了,“科技制作社”、“足球队”、“武术队”等二十多个少年宫特色活动项目组在校内以及校外聘请的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场地龙腾虎跃,挥汗如雨;室内场所书声琅琅,巧手翻飞。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你不由感叹:文小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和“文明行为伴我行”.梦飞扬”为主题的感恩活动,、“江油市校风示范小学”,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百家姓》、《千字文》 “我读书、“我阅读
我游戏”激发学生结合学校读2010年春五年级三班的“与经《绵阳晚报》报道,江油市委宣我校组织的经典诵读节目读书活动已成为文小也读英文。学校将读书活动延伸到其他
2011年4月正式启动。活动分作为学生的练习和比赛场地。“国学社”每到周五少年宫的开放时间,等主题班、“唱红歌”,学校先后创建了“绵阳市、“绵阳 《论语》及现代课题,我成长”,、“各抒己见(一等奖),作为唯更、“千姿绣”、室外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绵阳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小学”、我快乐
扬帆起航” ”,学生推荐书目,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这些课余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文化街小学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出学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现在,文小教学楼走廊上悬挂的都是文小学生自己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学生个个朝气蓬勃,语言文明礼貌,举止得体大方。一位家长在给该校的感谢信中说:“孩子有幸,最快乐的6年小学时光在文小度过,文化街小学的校园文化滋养了他,老师的气质品质影响了他,老师的认真教育培育了他,使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又是一年春光好,当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江油市中坝镇文化街小学以“教师发展学校”理念构建的“书香校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走进文小,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的是孩子们最动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的是浓郁的书香之气,鸟语花香相伴,朝夕书声盈耳。前进中的文化街小学,正以舒适宁静的校园环境,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健康和谐的成才氛围,迎接走向她的莘莘学子。
文华街小学:廖先春
2011-5-2
第三篇:让作文教学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中
让作文教学沐浴生活的阳光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邹粉善
【内容摘要】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多,凸显个性的少,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这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彻底改变这些现象,就得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作文教学沐浴生活的阳光。本文试从关注生活,丰富积累;再现生活,飞扬灵性;感悟生活,真情告白三个方面畅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积累灵性真情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想把积淀在自己心中的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于是,便有了作文。然而,打开学生订阅的作文报刊,浏览其中所谓的优秀习作,心中不禁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习作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可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这是儿童习作吗?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习作本,千篇一律的多,凸显个性的少,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这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作文教学沐浴生活的阳光。
一、关注生活,丰富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
曾经有人说过:“隐去了太阳的天空是灰的,失去了水分的植物是枯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空的。”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房前屋后种的花草,放学回家,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身影;草坪上,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悄悄地跟过去观察一下它那双美丽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态,让心情与蝴蝶一起飞„„再者要学会留心生活,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餐桌边的闲聊,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杯牛奶等等。只要用心体验,生活就是你写作的源泉,就会丰富你易于感动的心灵。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景观,是我们大的生活空间。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既可以力求甚解,也可不求甚解,不求统解,不求全解;既提倡“初读”、“精读”、“细读”的阅读方式,也可保留“信马由缰”、“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的方法;不求繁琐分析,但求多读、多吟、多诵。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到中外文化的营养,丰富积累,充实自我,下笔便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了。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的充实生活。”让真实的生活跃然于学生的纸上,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作文的真实感受和无限遐想。
二、再现生活,飞扬灵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如提供一个话题,给予一个命题或材料。学生的作文停留在“接受”状态,表达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减少学生的这种无奈?我觉得优化作文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尽情表达很重要。这里所说的作文情境不只是提供某个活动场景让学生观察思考后表达,而是从更广的涵义上去阐释它,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作文的言语表达、情感流露等角度铺设情境,为学生作文灵性的飞扬提供广阔的生活背景。
首先,让学生在对话情境的铺陈中放飞思绪。对话,是学生与环境、教材、同伴、老师之间多向互动的桥梁。在作文教学中,对话同样显示出他的魅力,给学生带来一方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几许作文的灵感„„①与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对话。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紧密相连的,要引导、鼓励学生与自然环境对话,在对话中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一草一木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路边的小草、校园里的落叶、迎面拂来的微风„„都是捕捉的对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话的环境不同,表达也就各有特色。同样是“风”,对中低年级孩子铺陈的生活情境是:风吹来碰到你的小脸、鼻尖是怎样的?对话情境(问一问风)是:你从哪里来?带来了什么?去干什么?于是学生写下了《风从鼻尖吹过了》《风,从哪里来》等文章。高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强些,感情更丰富而复杂,因而铺陈的生活情境是:风来了,你回忆起了什么?学生与风对话,轻轻叙述心中的一份感动、一份美或一点烦恼。于是,学生写下了《风从心儿过》《追风》《只有你懂我》等。我们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的心灵活跃,让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会说话,赋予它们生命,并引导孩子与这些生灵对话,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流泻内心的情感。②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教材是模拟的生活空间,教材中的人物,课外阅读中的人物,都是学生对话的对象,都是学生倾诉的知己,学生在情境对话把生活中的真切体验移入文本后,作文就会情真意切。③与周围的人物对话。同学、老师、亲人都是学生熟悉的人。“老师,我想对您说”“××,你好”等,便是在对话情境下写的作文。对话情境,让课堂再现生活中感人的一幕幕,此时孩子的交流不设屏障,自然淳朴,写下来的作文就会充满了诗意与文化味。
其次,让学生在想像情境的铺陈中表达有韵味。写文章的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看的人却远远超越了平面的文字,凭着想像把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因而,我们要为学生的作文表达创设情境,把生活中的声、色、味添加到作文中。一篇作文里,声音不是主角,但是适当地加入音响效果会使文章更生动、更亲切。有时,声音能让作文中的画面更丰富、更协调。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尝试,让雨滴落地、风过树叶、虫鸣鸟叫等声音来表达孩子需要传达的意蕴。作文不光要有声,还要有色有味。生活是彩色的,文章就不可能只是黑白的。如风是无色无味的,可当它拂过你的眼前时,你仿佛看见它带来了绿树青草,蓝天红瓦;当它悄悄掠过仿佛会感到它带来的红色快乐或蓝色忧郁。又如写“黑夜里发生的一件事”,要引导学生进入曾经经历或看见过的事件的情境之中,想像当时的环境有什么特别之处,比方冷不丁响起的狗吠、黑夜中的灯光等。声、色、味就如同美食,调出了文章的各种风味。
三、感悟生活,真情告白
学生拥有生活,并不一定能写出真情实感,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有的甚至是熟视无睹。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着眼,调动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都能用心去感悟。如我班一名学生的爸爸因海难不幸去世了,那位男孩子与他的妈妈悲痛欲绝,上课时精神恍惚。大家默默地关心他,帮他交作业,做值日,还把零花钱凑起来去看望他的妈妈„„大家写下了《噩耗传来》《爱,在心中流淌》《你是坚强的》等篇篇感人的文章,大家用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因这件事而发生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洋溢着同情、安慰、关心、鼓励。这,就是学生心灵的独白,真情的流露。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不断的思考提炼、加工整理,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充实、人物鲜活,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真实感人,富有新意。我曾指导学生写过一篇作文——
《走近色彩》,作文题目很诗意化。我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最喜欢什么色彩?为什么喜欢呢?这一问题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感受沟通了起来。学生提炼了生活素材,有的说白色象征着纯洁;有的说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大海让人神清气爽、心胸开阔;有的说五彩缤纷的世界多么美丽„„学生尽情述说着生活中的真、善、美。“由喜爱的色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由白色想到了医院,医院的一切都是白色的,护士阿姨的白大褂也是白色的,护士阿姨细心照料病人的心灵纯洁如白色。”有的说:“我由红色想到了鲜艳的红领巾,想到了有的同学几年如一日地照顾邻居孤寡老人。”有的说:“我由蓝色想到了我的蓝色蝴蝶结,那是我与小灵友谊的桥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五彩缤纷,有赞美美好生活的,有歌颂友情的,有赞美大自然的,有描写教训的„„习作中,学生尽情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释放着自己的灵气与个性。
第三,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说真话、诉真情,这样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俗套。如写人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未必都应以讴歌和以写正面形象为主,美的事物能给人以奋发的信念,丑的事物对人也有启迪和引起反思。写教师,可写他幽默风趣的性格,也可写他知错就改的事例;写妈妈,可写她爱时尚,也可写她从愚昧到苏醒的转变;写乡邻,可写日日见面却不相识,也可揭露那些不孝敬老人的劣迹„„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素质,让他们尽情地徜徉在生活的阳光中,自主习作,自由表达,放飞心灵,用笔描绘自己的文化地图与经典世界,铺张开他们自己鲜活生动的人生。
第四篇:雨后难掩的美丽与欣喜散文
今天,天公作美,一向美丽又整洁的校园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坐在计算机教室里的我还浑然不知,在我一个人无聊的小海洋里放飞思想,手指不停地在手机与空气中来回舞动。
窗外的雨,如同一个个婀娜多姿的仙女,翩翩落下,美得那样令人心醉,又让人心碎。好想出去在雨中旋转,在雨中呐喊,好想出去在校园里寻一处静谧的角落,去发现点什么动人心弦的美景,然后用手机拍下,将那刻定格成永恒,藏在心里!
嘿嘿嘿!醒醒醒醒,老师看着你呢!同桌将我摇醒,一机灵,原来只是场梦啊!
从梦中惊醒的我继续两眼呆呆地望着我面前的电脑屏幕,密密麻麻的文字,直击我眼,电脑的辐射在悄无声息中刺激着我的大脑,全身都好想被麻痹了一样,难受!
人生不就是充满了无可奈何嘛,又何必感慨呢!我劝慰着自己,认真学吧!一定会有用的。终于在一系列的“复制,粘贴,复制,粘贴……”以及“重命名”之后,在经过6个小时与计算机的争斗以后,我走出来充满电子辐射的教室。
踏出教学楼门,一阵阵微风夹杂着花香,带着丝丝的凉意向我袭来。天渐渐变暗,抬头遥望,一片漆黑,没有星星,但月亮却如明珠般皎洁明亮。原来,真的下雨了,轻轻的,柔柔的,很温柔地触动着我的脸。
我插上了耳机,一首《化身孤岛的鲸》在耳旁响起,校园里一辆辆自行车在我身边驶过,车座后坐着自己的女朋友,眼里满是幸福与笑意。
走在路灯下的我,望着这一幕幕,只想说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羡慕但我不嫉妒,因为我知道,这样优秀的我,自会遇到那个他,他一定会很优秀很优秀,最重要的是,他一定很爱我!
“我爱地中海的天晴,爱西伯利亚的雪景,爱万丈高空的鹰,爱肚皮下的藻荇。你的衣衫破旧,而歌声却温柔,陪我爱天爱地的四处风流……”
第五篇:学校系统演讲稿:让理想根植于现实的沃土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它告知我们,一个人的远大理想只有和踏实奋斗结合起来才更有气力,远大的理想植只有根于现实的沃土当中才能生根发芽。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然而,理想不能空谈,只有植根在现实的沃土它才能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李德林、潘晓宇等很多优秀国防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知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学习、练习,打牢军政素质基础才能成绩我们的国防梦,才能让我们的理想之花盛开。对在校国防生来讲,实践自己远大理想最好的途径,就是刻苦学习,全面进步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报效祖国的本领。周恩来同道在年少时说出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深鼓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当代国防生一项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我们更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坚持天天多学一点,广泛浏览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和管理学知识,为自己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为自己将来在基层工作储备下足够的知识;要坚持天天多练一会,从多做一个俯卧撑、多拉一个引体向上、多跑一次五千米开始,逐渐进步自己的身体体能素质,为今后在军营生活练就一个结实的身体;要坚持天天多总结检讨一次,想一想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练习中的不足,针对不足主动克服,不断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国防生,我们不缺理想,缺的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干劲儿,只要天天坚持多学一点、多练一点、多总结检讨一次,迈好军营第一步对我们来说将不会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