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我县原是一个农业县市,通过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强化经营城市意识,人均gdp达到了1905美元,城镇化
率超过了32%,从一般规律上说,已经具备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县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抓中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逐步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转型。
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工业化可以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反过来可以推动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推进有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不能离开工业化,同样,工业化也离不开城镇化。只有把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与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城镇化最初是由工业化引起和推动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对劳动力、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聚和滚动扩张,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离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必定失去经济的支撑,进而导致城市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和城镇化进程的迟滞。
3、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形态等方面的转换。因此,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促共进的,工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城镇化的支持与响应。城市日益提高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其支撑作用和集聚效应,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在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层次也高。
4、经济的现代化必须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基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工业化刚刚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而城镇化水平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县市的竞争就是城市经济的竞争。对于我县这样一个深居内陆、自然条件艰苦的县份来说,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建设“和谐xx”,实现xxxxx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设和谐xx,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之义就是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着眼“十一五”发展,xx县xx次党代会在全面分析县情基础上确定了“xx”的宏伟目标,五年内,实现投资、消费、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四个翻番,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位至少前移1位。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xxx”符合xx县情,符合xxx万人民的期盼,内涵丰富,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只有在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上取得新的突破才是根本出路。必须坚持以战略思维来谋划,举全县之力来投入,用市场化的方法来推进,探索一条符合xx实际、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1、科学准确定位,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xx县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当前还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现代经济转型的阶段,及早做好科学的建设规划、选准定位,可以避免走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所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进程。xx县提出的“翻番升位”的宏伟目标是对xx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符合瓜州实际,既体现目标、决心和气魄,又体现科学性、务实性。从目前xx县的情况来看,一产农业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三产还处于起步破题的阶段,无论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还是现实的选择,都只能而且必须靠发展工业、走工业强县之路。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全面建设和谐瓜州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要实现城镇化、城市带动农村,就会力不从心。据测算,若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县财政收入将会
第二篇: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考[模版]
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突出发展二产,尤其是要把工业做大做强,走工业强区之路,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理由如下:
第一,**经济发展的形势看,**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有目共睹。但也应承认,近几年发展速度不够理想,未能达到预定目标。GDP增长速度已低于西部省市8.6%的平均速度,在西北五省区中也居于后位。据统计,2000年GDP增长速度,陕、甘、宁、青四省区分别为9%、8.7%、9.6%、9%,而**仅为8.3%,居西北倒数第1,全国倒数第7位。2001年更落到了全国倒数第2位。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拖了后腿。1998年和1999年工业增长率分别只有3.2%和6.5%,分别比GDP增长率低4.4%和0.6%个百分点,2000年主要由于石油和棉纺工业产品价涨量增,工业增长达到9%,2001年工业增长率为8%,仍比GDP低0.2个百分点。其中,与农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纺工业不增反而下降6.4%,给职工就业、农牧民增收、地方财政收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小,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2000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1∶43∶5.9,其中,二产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0.9%,比全国工业平均占GDP44.3%的比重低13.4个百分点,在全国处于下游地位。**工业结构也较单一,主要靠石油、石化工业支撑半壁江山,再就是靠钢铁、建材等投资类工业的支撑,而一些加工工业,如皮革、毛纺、棉纺、电子、农业机械等行业却呈现萎缩之势。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工业发展落后于GDP增长的不正常局面若任其继续下去,则**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将成为问题。
第二,从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看,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靠什么?现阶段主要依靠用先进科技武装起来的现代加工工业。我们现在产品过于单一,转化的程度太低,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加工工业不发达,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面对新形势,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必须赋予新内涵,一是要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二是优势资源转换必须“升级”,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料产品上。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化增值,是新时期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要求。
第三,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看,**农业发展速度不算太慢,人均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已扩大到640多元,问题主要不在农业内部而在于农外,**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从非农产业所得收入太少。**的农业发展到现在,单纯就农业抓农业,局限性很大,根本的出路就是要把农内和农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而产业化的关键则在于培育龙头企业,尤其是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抓龙头企业,抓加工工业就是抓农业产业化促农业发展。
第四,从城市化和解决就业问题看,城市化是我国“十五”时期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提高地区竞争力,拉动内需,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众所周知,现代化城市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繁荣和发展起来的,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三产的发展也离不开工业化,除极少数以商贸、旅游为主的城市外,如果没有工业化作为支撑,则城市化可能空心化,经济难以繁荣发展。从解决就业问题看,目前**就业形势相当严竣,全区城市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口有30多万,其中历届大中专毕业生10余万,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0余万,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近几年,下岗职工多,吸收再就业少,影响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上不去,某些有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萎缩状态,企业停工停产或倒闭,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如果不千方百计支持工业发展,把城市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则城市化将失去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也难以解决严重的职工就业问题和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使命。第五,从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看,人们常说**有向西开放和大陆桥通道的优势,也有发展轻纺、食品工业向西出口的市场机遇,“九五”时期,**边贸曾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阿拉山口口岸的过货量已超过500万吨。然而,由于**加工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的重心是原材料产品,而非周边国家所需要的加工业产品,因此,向西出口的绝大部分均为内地产品,近几年,边贸出口大幅下滑,**有些曾在中亚国家畅销的轻纺产品,也逐渐被挤了出来。“八五”时期提出实施“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和“东联西出”的对外开放战略,要求“贸易先行,促产业联动”,“把**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不能面对周边国家的市场需求进行必要的战略性调整,不在“东联西出”发展加工工业上有所作为,则所谓“向西开放”的优势和“向西倾斜”的战略构想很可能流为空谈。
第六,从兄弟省区的发展态势看,近几年,不少中、西部省区和城市都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工业化步伐。明确提出要以工业强省、工业强市,以工业化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如内蒙古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作出了以工业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大决策,确定了140个重点工业项目,包括乳业、肉食加工、羊绒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还有电力、煤转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生物制药、稀土深加工、纳米新材料、电子产品制造和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项目,初步测算,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357亿元,相当于内蒙古2000年工业增加值的80%,可安排7万人就业,新增利税200多亿元。为了加强领导,自治区还成立了工业重点项目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业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专项资金,并建立工业项目责任制。甘肃省也确立了将“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个在“十五”或更长时期的工业总体发展框架,要求把大企业做强,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和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小企业要做多,形成发展工业的千军万马之势。海南省也强调投资向工业化倾斜,工业项目投资额占到全省重点项目的40%,并提出以海洋天然气开采为依托,要建设“东方化工城”,上一
批甲醇、化肥等大项目。近几年,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由于工业化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GDP增长速度也相应有所加快。**的区情与它们相近,其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最后,从经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看,**现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加速工业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工业是代表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主导产业,工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历史发展阶段是绕不过去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不能动摇,工业化问题不能回避。谁如果轻视这个问题,则经济工作将难免陷于被动。总之,无论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看,从**当前经济发展的的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看,从加入世贸,迎接挑战来看,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可以说是破在眉睫,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过去,**在一些问题上见事迟,动作慢,吃过亏,现在再也不能犹豫不决了。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可能性
**工业化的步伐能不能加快?回答是**发展工业困难的确不少,但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困难在于: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工业产品已相对过剩,而区内市场容量有限,开拓市场不容易;**城市分布较分散,集聚程度不高,生产交易成本较高;工业化所需资金、技术、人才短缺;还有远离大市场、信息不灵、观念落后、改革开放滞后、机制不活等等。地方过去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垮了不少,赔钱的多,赚钱的少。不少同志对办工业产生畏难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当然要正视面临的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难,将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现在再困难,也比建国初期办工业时的情况要好得多,那时真可谓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就这样,**老一辈的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无到有,开发建设了如克拉玛依油田、六道湾煤矿、苇湖梁电厂、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七一纺织厂、十月拖拉机厂等一批现代化工业企业,从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现在困难的情况和性质虽然与过去不同了,但当时建设者们对工业化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以及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期乃至整个工业化进程中都是需要大力弘扬的。同时,还应看到,现在推进工业化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西部大开发为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二是经过几十年建设,**的轻重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和一定规模,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的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大大加强,尤其是天山北坡、东疆和南疆东北部等铁路沿线地区,城市较密集、基础好、交通便利,集中了全疆80%~90%以上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人才,工业化的投资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四是**发展轻重工业所需能源、资源丰富,组合条件好,不少资源独具特色,加之,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便宜,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有比较优势。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和勘探力度加大,新探明了一批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和黄金、铜及钾盐等矿藏储量,为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五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批老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体制障碍、机制不活、管理不善、决策失误、不适应市
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而被淘汰;另一方面,又有一批能适应市场需求、机制活、起点高、规模大的优势企业、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发展工业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德隆、屯河、啤酒花、新天国际等公司发展“红色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办工业不是不能搞,而是要看路子怎么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工业要有“新思路、新机制和新办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依托资源优势,高起点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资源工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本运作进行整合,迅速形成规模和打造产业链,即使是传统产业也可以提升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创造新优势。特变电工、美克家具,众和铝业等发展经验表明,**发展工业也不能只局限于资源型工业,路子还可以更宽一些。**某些虽然不具备资源优势的产业,只要有市场机遇,有善于把握机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也可以把企业做强做大,把产业发展起来,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六是**在某些工业项目发展上,例如乳制品、肉食加工业方面虽然比内蒙古等地慢了几年,丧失了先机,但还可以利用后发效应、后发优势求发展,吸取人家的经验,高起点起步,先占领本地市场再逐步走出**。比如**的葡萄酒产业虽然启动较晚,但起点高、规模大,不但已经占领了区内80%的市场,并正在挤进全国市场吗?有些企业缺乏竞争力,常说的一个原由就是**交通线长、运费高,因而产品缺乏竞争力。然而内地的许多产品,包括内蒙古的乳制品、长江、珠江和新安江的水(饮料、矿泉水等)也能干里、万里迢迢地运到**各地去卖,为什么外地的产品能够跨越干山万水打进来占领市场,而**的产品却难以走出**?这说明运距长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产品的质量、成本和营销服务是否有竞争力。因此,对**发展工业持悲观消极的态度是缺乏根据的,**人在加快工业化进程问题上要有一点雄心壮志,应当坚定信心并有所作为。内蒙古、甘肃等省区能够办的事,**应该也一定能够办好。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第一,认识要到位。要进一步理清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经济结构调整要逐步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着力于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突出工业化。要明确工业化的历史地位和主导作用,搞清楚“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道理,抓经济、抓农业、抓三产,必须抓住工业这个主导环节。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工业带动,工业富民强区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问题上,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急起直追,下决心把工业搞上去,同时,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信心。各级领导真正重视,思想认识统一了,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第二,要有一个加快工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强化扶持政策。要提出加快发展的明确要求和目标,用“新思想、新机制、新办法”推进工业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和就业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依靠
科技进步,高起点地规划上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工业项目,如乳制品、畜产品加工,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果蔬饮料食品加工,林纸一体化,石油、石化下游加工,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子午轮胎,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大型煤矿坑口发电,钾盐开发,大型铜、金矿等有色金属开采冶炼项目等等;扶持壮大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放开搞活、搞专、搞精一大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促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一批传统企业,主要是纺织、食品、冶金、机械、建材等产业;培育一批全国名牌产品和名星企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如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节水器材、沙产业、环保产业等。同时,有进也要有退,通过关停并转、破产兼并,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浪费、污染、亏损严重的“五小”企业,为优势企业拓宽发展空间。通过这几个“一批”,力争“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以高于GDP1~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工业质量和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坚决扭转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低于GDP增长速度和轻工业出现负增长的不正常现象。工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工业中与劳动就业、人民生活和财政收入密切相关的轻纺、食品工业比重,重工业中制造业比重应有明显提高。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鼓励使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工业企业获得突破性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工业要以特色优势资源加工和深加工作为重点,把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工业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安排,促进“两特互动”,力求实现“两业双赢”,逐步形成和壮大**的优势支柱产业体系,如石油、石油化工产业体系,棉花及棉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以“红色产业”为代表的果蔬食品及饮料加工体系,乳制品、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材工业体系等,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群,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三,在地区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地区。加快工业化并不是遍地点火,处处冒烟,而是要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以乌鲁木齐市为龙头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基础好,实力强,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集中,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条件率先发展。首先就应该率先加快工业发展,把工业做大做强,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形成**的工业长廊,带动全疆加快工业化进程。乌鲁木齐市提出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城市,近期目标是建设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建设经济强市,核心是要打造工业强市,才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据统计,2000年,乌鲁木齐市工业产值仅70.69亿元,比克拉玛依市工业产值102.48亿元还少3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5.33%,比全疆工业占GDP的比重30.9%低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比重低1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工业是一条“短腿”。这与乌鲁木齐市的地位很不相称,也制约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树立工业强市的观念,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要充分发挥乌鲁木齐中心城市的功能和综合优势,依托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众多的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院所,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应该在重点培育发展特色资源的精、深加工产业和机械电子、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方面有较大作为,力争把乌鲁木齐市构
建为全疆的工业高地,大大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全疆工业化进程中,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乌鲁木齐为龙头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把工业搞上去了,**工业化就大有希望。
第四,加大工业的投入。一是努力争取国家给予大的政策支持。目家在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重要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也应支持**发展优势资源加工工业,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的“造血”功能。尤其是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要争取建立一种地方能积极参与,并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的体制与运行机制。在输出油气资源的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在**再布点搞一批下游加工工业,使资源富集地区能获得部分合理的加工增值收益和增加当地就业,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逐步改变那种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二是扩大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贴息、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民间投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对工业的投入,提高对轻纺、食品工业和技改方面的投资比重。**现有22家上市公司,累计上市融资达78亿元,这批股份制上市公司的迅速崛起,对于**特别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率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是促进资本集聚和集中,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三是要树立“无外不快”、“区外即外”的,引资观念,改善投资环境,重视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区外资金,尤其是国内外大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来**考察、投资。
第五,高度重视和培养一批懂工业、善于抓工业的领导干部。**是农业大区。熟悉农业、懂农业、会抓农业的干部比较多,抓农业比较得心应手,而懂工业、会抓工业的干部相对较少。因此,要通过请进来、派出去、挂职锻炼、培训等多种办法,促使广大干部既懂农业也会抓工业,并着力培养选拔一批熟悉企业、善于抓工业的领导干部,加强对工业化的领导,这是推进工业化的关键。
第三篇:关于加快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了解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情况,理清思路,加快进程,我最近主要围绕加快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主要情况如下:
一、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的现状与特点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市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人,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6万元,增长15.5%,财政收入
5.17亿元,增长15%。近年来,桂平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是2002年的3.8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2002年增加2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人口42万人,城镇化率为24.5%。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产业体系化发展明显。桂平市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制药业、铸造业、酒和酒精业、矿产品加工业、制糖造纸业、食品加工业、服装针织业等七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七大产业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7年,以上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2.8%,其中七大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
(二)工业趋向集聚化发展。桂平市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措施,规划建设了长安、龙门、木乐等工业集中区,促进大批企业向园区集聚,园区经济迅速壮大,逐步成为桂平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比如,长安工业集中区于2004年开始规划,目前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已有入园企业19个、项目26个,合同投资2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企业有7个。2007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增加值1.2亿元,税收3200万元。
(三)优势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桂平市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比较注重扶持有前景的重点产业企业,使一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在贵港市10家重点企业中,桂平市占了4家,桂平市2007年税收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8家,其中,桂平市金源酒精有限公司是2005年落户桂平的一家新企业,2007年实现税收3000万元;广西天鸿鑫锰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税收3000万元;广西贵港金田糖业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税收2500万元;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玉柴集团的特约配套供应企业,并即将成为奇瑞、上汽等知名企业的合作
1企业;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中药制药企业,拥有“源安堂”
广西著名商标和“肤阴洁”中国驰名商标。这些重点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支撑作用。
(四)城镇化发展势头迅猛。2007年,桂平市城镇化率为24.5%,比200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市城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市城区人口20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3平方公里和2.5万人;全市26个乡镇中,1万人以上人口的圩镇有6个。
二、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从桂平市目前工业化城镇化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业规模不够大。2007年,桂平市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1%,比贵港市低1.4个百分点,比全区低11.6个百分点。
(二)工业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总体上看,桂平市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居多,高新技术产业少,而且企业规模不大,全市没有产值超十亿元或税收超5000万元的大企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和大集团投资的企业。
(三)城镇化水平偏低。2007年,桂平市全市城镇化率为24.5%,比贵港市低3.5个百分点,比全区低10.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
(四)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不足。多数工业企业资金矛盾比较突出,大部分企业融资能力较弱,资金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制约着工业经济发展。桂平市正在努力建设长安、木乐、龙门等工业集中区,但基础建设资金严重紧缺,直接制约着工业集中区的发展。
(五)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桂平市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用地指标和用地手续办理困难,部份项目征地拆迁难度较大,项目建设受到限制,影响了工业增长的潜力和城镇化建设。比如,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但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需要变更用地性质,增加了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困难。
三、加快桂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桂平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桂平市作为后发展地区,通过过去的努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与全国、全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真正实现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可见,工业化城镇化任务重要而迫切。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花大力气做好:
(一)强化服务,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要把为企业做好服务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企业做大、产业做强。一要大力发展糖纸业。要以广西贵港金田糖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甘蔗生产,2008年甘蔗种植面积要在8万亩以上,争取糖纸业2008年实现税收4000万元以上。二要加快发展酒和酒精业。要积极支持桂平市金源酒精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桂平乳泉液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木薯生产,特别要积极推广优质品种的种植,2008年全市木薯种植面积要在18万亩以上,确保企业原料供应,争取酒和酒精业2008年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1亿元以上。三要扩大发展机械制造业。要加快推进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建设,争取2008年上半年投产,争取机械制造业2008年实现产值4亿元,税收2000万元。四要发展好制药业。要服务好广西源安堂有限公司,支持企业加快产品升级,争取制药业2008年实现产值2.5亿元,税收1500万元以上。五要发展好矿产品加工业。桂平市有30多种矿产资源,而且锰、锌等矿产储量十分丰富,要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促进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特别要抓好广西天鸿鑫锰业科技有限公司电解金属锰项目、广西泰宝铅锌矿业开发项目、广西远辰锰业有限公司硫酸锰项目、广西宝马铁合金公司等项目建设,争取矿产品加工业2008年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8000万元以上。六要发展好服装针织业。服装加工业是桂平市的传统产业,而且桂平又是拥有170万人的人口大市,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劳动密集的服装针织业有着独特的优势。要抓好香港茂荣集团桂平毛织基地和木乐服装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服装针织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七要发展好农产品加工业。桂平的米粉、腐竹、淮山、西山茶等都是有名的特产,要充分利用桂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要进一步
规划建设好长安、龙门、木乐等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重点加快长安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服务功能,壮大园区经济,要努力把长安工业集中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打造成桂平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争取长安工业集中区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以上。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推进城镇化和推进工业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以新区开发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促进城市发展:突出抓好江北新区的开发建设,把江北新区打造成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扩大城市框架;要着重抓好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投资80亿元的江北新区开发项目建设;抓紧推进人民路改造工程、人民广场和中山公园改造工程等旧城区改造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带动城市发展。
(四)以旅游产业促进城镇化。桂平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拥有国家四A级风景区西山风景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气势磅礴的大藤峡、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白石洞天等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桂平又是广西的佛教圣地和道教圣地,特色明显。因此,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桂平的一个重大产业,而且也是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活力所在。要加快建设西山新山门等旅游项目,促进桂平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飞跃。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旺城市经济。
(五)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城乡联结的重要纽带,也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加快推进城镇化。桂平的木薯、甘蔗、淮山等种植业有着良好的传统和较好的基础,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工业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和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篇: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项目大开放——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深刻分析广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把加快工业进程确立为我区“七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是加快广西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我认为,从广西当前的实际出发,加快工业化进程,关键是树立大产业观念,突破口是推进大项目,根本措施是实施大开放。
一、以树立大产业观念为先导,形成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共识推进工业化是一项大战略,在广西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位置,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关键,事关广西未来发展的全局,必须牢固树立大产业观念,充分认识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意义。——做大第二产业是优化广西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广西“十五”计划的主线。当前,我区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是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所占份额严重偏低。据统计,1999 年江苏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13.2 : 50.7 : 36.1,浙江为 11.9 : 54.3 : 33.8,上海为 1.9 : 48.5 : 49.6,广西为 35.2 : 35.7 : 29.1。广西第二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比江浙沪三省市差三分之一以上。从总体上看,广西工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规模不大,企业素质不高,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强。只有推进工业化,才能直接扩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 做大第二产业是壮大广西财力的迫切需要。一个地方的财力强不强,最重要的是看工业强不强,看有没有一批上规模、效益好能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大企业。财政实力较弱,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是长期困扰各级政府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广西缺乏一批拳头产品、骨干企业,工业提供的财源匮乏。先进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工业是财政收入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工业化水平低,提供就业机会就少。目前广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仅为 11%,低于全国 12 个百分点,这不仅影响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也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继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只有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为广西财政提供可靠的财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做大第二产业是增强广西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工业化是实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目前全国工业化率已达 2.78,而广西工业化率仅为 1.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58%。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比,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1999 年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上海的 16%,江苏的 40%,浙江的 36%。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的差距。1999 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只有上海的 14%,江苏的 10%,浙江的 17.5%。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的世纪,先进发达地区发挥既有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第二产业的升级速度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不能奋起直追,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这迫切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缩小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以推进大项目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最近自治区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发展重点,指明了广西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地工业化进程为实践表明,工业化目标的确立并不难,难的是选择和实现通向工业化目标的途径。当前广西推进工业化,必须从“小而全”、“小而散”的分散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的集中发展方式转变,以大项目的推进为突破口,集中优势,集中力量,尽快培育出一批拳头产品、规模企业、主导产业,立足于发展规模经济,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在工业化思路的确立方面,要以大项目为龙头。一个地区的工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优势,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优势,企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优势,而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项目优势。一个有竞争力的大项目,就能迅速扩张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产生规模效益。广西工业化的进程,走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循序渐进,遍地开花”的道路已经难以奏效,必须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道路,而推进大项目,是一条捷径,也是选择。抓小项目是必需的,是重要的,但对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来说,必须要千方百计抓住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竞争力的项目,才能牵住工业经济的“牛鼻子”,才能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在主导产业的培育方面,要以大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确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广西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确定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六个重点产业,如何壮大产业规模,当务之急要在各个产业中,围绕主导产品,精选一批大项目,实实在在地推进和突破,否则主导产业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大项目,主导产业难以真正支撑起来,就难以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影响大、规模大、投入大,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搞好规划,抓好前期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三是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以大项目为中心。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海洋中的航空母舰,一个地方没有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的大企业,工业经济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力,甚至是一盘散沙。制糖业是广西的主导产业之一,有 100 多家企业,但竞争力普遍不强,产品价格远远高于成本,根本原因是规模小。据有关资料,广西糖厂日榨水平,最高的是 1 万
第五篇: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项目大开放——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深刻分析广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把加快工业进程确立为我区“七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是加快广西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我认为,从广西当前的实际出发,加快工业化进程,关键是树立大产业观念,突破口是推进大项目,根本措施是实施大开放。
一、以树立大产业观念为先导,形成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共识推进工业化是一项大战略,在广西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位置,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关键,事关广西未来发展的全局,必须牢固树立大产业观念,充分认识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意义。——做大第二产业是优化广西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广西“十五”计划的主线。当前,我区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是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所占份额严重偏低。据统计,1999 年江苏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13.2 : 50.7 : 36.1,浙江为 11.9 : 54.3 : 33.8,上海为 1.9 : 48.5 : 49.6,广西为 35.2 : 35.7 : 29.1。广西第二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比江浙沪三省市差三分之一以上。从总体上看,广西工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规模不大,企业素质不高,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强。只有推进工业化,才能直接扩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 做大第二产业是壮大广西财力的迫切需要。一个地方的财力强不强,最重要的是看工业强不强,看有没有一批上规模、效益好能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大企业。财政实力较弱,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是长期困扰各级政府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广西缺乏一批拳头产品、骨干企业,工业提供的财源匮乏。先进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工业是财政收入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工业化水平低,提供就业机会就少。目前广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仅为 11%,低于全国 12 个百分点,这不仅影响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也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继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只有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为广西财政提供可靠的财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做大第二产业是增强广西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工业化是实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目前全国工业化率已达 2.78,而广西工业化率仅为 1.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58%。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比,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1999 年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上海的 16%,江苏的 40%,浙江的 36%。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的差距。1999 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只有上海的 14%,江苏的 10%,浙江的 17.5%。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的世纪,先进发达地区发挥既有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第二产业的升级速度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不能奋起直追,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这迫切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缩小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以推进大项目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最近自治区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发展重点,指明了广西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地工业化进程为实践表明,工业化目标的确立并不难,难的是选择和实现通向工业化目标的途径。当前广西推进工业化,必须从“小而全”、“小而散”的分散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的集中发展方式转变,以大项目的推进为突破口,集中优势,集中力量,尽快培育出一批拳头产品、规模企业、主导产业,立足于发展规模经济,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在工业化思路的确立方面,要以大项目为龙头。一个地区的工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优势,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优势,企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优势,而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项目优势。一个有竞争力的大项目,就能迅速扩张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产生规模效益。广西工业化的进程,走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循序渐进,遍地开花”的道路已经难以奏效,必须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道路,而推进大项目,是一条捷径,也是选择。抓小项目是必需的,是重要的,但对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来说,必须要千方百计抓住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竞争力的项目,才能牵住工业经济的“牛鼻子”,才能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在主导产业的培育方面,要以大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确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广西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确定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六个重点产业,如何壮大产业规模,当务之急要在各个产业中,围绕主导产品,精选一批大项目,实实在在地推进和突破,否则主导产业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大项目,主导产业难以真正支撑起来,就难以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影响大、规模大、投入大,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搞好规划,抓好前期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三是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以大项目为中心。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海洋中的航空母舰,一个地方没有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的大企业,工业经济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力,甚至是一盘散沙。制糖业是广西的主导产业之一,有 100 多家企业,但竞争力普遍不强,产品价格远远高于成本,根本原因是规模小。据有关资料,广西糖厂日榨水平,最高的是 1 万吨,平均水平是 2500 吨,而泰国是 8500 吨,澳大利亚是 9100 吨,由于规模太小,广西糖业多年严重亏损,举步维艰。可见没有规模企业,小企业再多,主导产业也难以具有竞争优势,具有规模效益。组织结构调整是广西下一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但培育大企业并不是简单地搞小企业的合并,甚至是“拉郎配”,而必须围绕实施竞争力强的大技术改造,大项目或大的建设项目,以项目为中心,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才具有坚实的基础,才有实现的可能。四是在优惠政策倾斜方面,要以大项目为重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的建设包括大项目的建设应该按照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来运作,但大项目也有许多与一般项目特殊之处,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倾斜,在大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项目的命运。因此,对于大项目,政府各部门要作为大事来抓,作为服务重点,作为优惠对象。政策也是一种有限资源,不能“天女散花”,“杨柳水大家洒”,必须全力以赴向大项目倾斜,对大项目开小灶,开先河,真正形成抓大项目的合力。
三、以大开放为根本措施,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资金和人才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省区,实现工业化所面临的最大制约是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如何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新的层次上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是推动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措施。第一,真正把外向经济确立为“龙头经济”。分析广西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1999 年,广西进出口总额 17.53 亿美元,相当于江苏的二十分之一,上海的 9%,实际利用外资 9.21 亿美元,相当于江苏的七分之一,各级领导要将对外开放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的观念,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将外向型经济牢牢抓在手上不放。对重大合作项目亲自抓,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第二,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当前,国内外开放先进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断研究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趋势,抓住一批国际大公司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机遇,高起点地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抢占外向型经济的新高点,提高对外开放的档次水平。1999 年底,世界 500 强企业中在浙江省驻足的企业有 49 家,在上海投资的有 254 家,江苏锡山市是一个县级市,1999 年已有外商投资企业 1400 多家,全球 500 家大公司中已有 17 家在该市投资。广西目前仅有 3 家国际大公司在投资,或者正在洽谈合作事宜。广西下一步要在重视中小外商投资项目的同时,高度重视与国际大公司、大财团的合作,重视与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的大企业的合作,重视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使开放型经济在规模、质量、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治理和完善投资软环境。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是综合投资环境的竞争。当前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办事效率不高,人员素质不高,优惠难以兑现。要从干部入手,制度入手,严格管理入手,着力完善服务管理机制,按国际惯例办事,对于重点项目、重点客商,要敢于让利,特事特办。做好服务,给投资者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网罗高层次人才,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