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建议(共)
关于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13日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保持领先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开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是要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开发区的实践主题,加快推进,加速突破,助推全市经济加快转型、加速发展、实现跨越。
一、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产业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环保、安全的生产方式。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建立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环境等为主要指标的筛选评审机制。全面清理长期停产企业,及时清缴闲置土地,限期治理企业污染排放。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在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扩大强制性清洁生产范围,对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实施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发展“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每年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四是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低水平、重污染、高耗能、安全性茶的产品及企业,继续加大对中小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安全生产等级和环保排放标准。五是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努力营造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开发区跨越发展的巨大引擎是特大项目带动。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特大项目的产业关联效应,加强对其上下游产品和产业的跟踪研究,“倒逼”配套加工企业跟进,确保引进一个大项目就形成一个大产业。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切实做好产业集约集群发展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宿迁实际,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规划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产业聚集区域和产业集群。二是主攻重大项目。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新兴产业、低碳产业乃至物联网产业上,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和国内的上市公司、市场份额靠前的大企业,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引进一批产业“巨人”、工业“航母”。同时招商选资要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并举,提升倍增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三是树立“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理念。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势开展,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甚至项目无土地的现象。为加快工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节约用地,建议市委调整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不再考核一般进园项目,单独考核引进重大项目指标,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保障重大项
目落户,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三、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紧扣打造创新高地和人才特区的总体目标,抢抓“十二五”开局之年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持续不断地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一是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两化”融合工程、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培大育强工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宿迁来说,要加强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在开发区设立科技创业孵化园(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鼓励工业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联合,运用高新技术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尽管宿迁有了中国名牌、江苏名牌,但无论是数量还是级别与周边兄弟市都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的观念,鼓励企业讲究产品质量,注重诚信经营,树立企业形象,积极争创名牌,提升宿迁工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智力支撑是人才体系构筑。牢固树立“人才是工业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工。一是建立一支经济型、招商型的党政人才队伍。把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组织轮训、选派挂职、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指导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千方百计培养一批“项目型干部、创业型队伍、发展型班子”。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招才引智,积极引进、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尊重企业家、善待企业家,提高企业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通过表彰纳税大户、设立“贡献碑”、授予“荣誉市民”等形式,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导向。三是建立一支技能型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办等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企校合作、定向培训的路子,围绕新型工业化合理设置课程,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坚持用环境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新型工业化上来。
五、开发区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法制环境提升。要坚持“依法治区、依法行政、依法开发”这一原则,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健全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为开发区各项工作朝着合法、有序、高效的方向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调控、优化服务。以发展战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为重点,为各类企业服务。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管理工业经济,通过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积极探索引导企业
发展的新方式。二是创建政策法制环境。当前,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尽完善、产业结构成长度低下、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匮乏,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产业发展的迅速提升。政府应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法律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以此推动产业竞争力的升级。(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党政办)
第二篇: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
近年来,屏山县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工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了屏山工业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屏山现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分析和研究,就屏山县在“十二五”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屏山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战略机遇。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经济重心转移至西北部岷江新兴产业带,置身于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宜宾市“长江上游沿江经济轴线”等战略规划叠合部,区位优势明显。依托岷江宝贵的岸线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布局条件,将彻底摆脱封库停建以及库区生态环保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屏山县综合利用政策,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和配置资源,争取更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的综合机遇。借助移民迁建,县域交通路网将优化布局。随着成贵高速铁路、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宜宾至新县城快速通道、岷江大桥以及县境内国道、省道、航港码头等迁建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将形成贯通成渝、川南、攀西经济区,畅通川滇的宜宾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从根本上改变屏山县交通不便的历史,物流通道明显畅通,显著提升屏山县对外开放形象,增强产业承接竞争优势,助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城镇加快发展的带动机遇。“十二五”时期,是屏山县新县城和库区集镇加快迁建、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城镇体系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城
镇规模成倍扩张,城镇人口成倍增长,必将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集聚人气、商气,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四)特殊地区发展的特别机遇。屏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按照国家大中型水电站移民政策及三峡集团公司惯例,屏山将享有向家坝水电站优惠电量、电价以及其他库区产业发展后扶政策;“十二五”时期,中央把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将为屏山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移民发展和产业支撑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五)享有国家长期实施的普惠政策机遇。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在资金投入、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特殊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优势资源转化、生态安全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强化支持。同时,中央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为屏山县争取发展政策提供了重大契机。
综上,在近期内屏山将得天独厚地具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因移民迁建:原有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伴之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发展的能源、交通、用地条件明显改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外部平台已经形成;近百亿元的移民投资和各类上级优先扶持项目投资,形成区域内强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城镇化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升,有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化”互动。
二、屏山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屏山县经济总量仅占宜宾市的2.3%,综合实力列全省181个县区的第141位。工业化程度低,2010年工业总产值仅14.63亿元,现有工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2010年,屏山县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滞后,园区集聚作用尚未凸显。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滞后,屏山新县城至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尚未实质启动建设,新县城沿岷江至宜宾快速通道建设未实质推进,区位优势尚未根本改善,区域竞争力较弱,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多数入驻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关联度弱,难以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三)宏观政策制约影响加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凸显。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金沙江下游库区生态保护区,屏山县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土地、环保、能源等政策日益趋严趋紧,尤其对屏山载能优势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三、推进屏山新型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一)壮大工业支撑。全面实施岷江、金沙江“两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着重抓好工业招商,大力发展电力、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酒类食品加工等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活各类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
(二)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促成屏山融入宜宾市“半小时经济圈”,置身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国家、省、市级发展战略规划叠合部,成为宜宾“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的目标,快速协调推进新县城至宜宾快速通道、岷江大桥、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国道213线及省道307线迁建、成贵铁路客运专线及屏山站场等工程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集中、集约、集群、集成的发展要求,以“一区、两园、四组团”进行开发布局,加快以新发酒类和装备制造业、中-太磷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强力推进宋家坝、石盘、王场和中-太工业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发展中小配套企业,促进园区集中集约集成发展。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品牌为龙头,强化上下游产业的生产链延伸和配套协作,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把屏山县工业园区建成省“7+3”重点产业扶持园区、川南“载能特色产业园区”、川南及宜宾优势产业扩张承接地、宜宾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和宜宾西引西联的重要门户。
(四)夯实能源保障。以省地电集团川南屏山电力调度中心建设为契机,全力争取向家坝电站库区落地电扶持政策,打造工业可持续发展及产业承接廉价能源新优势。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加推进杨寺坝水电站建设,建立健全发供电企业、用电直供企业的电价形成机制,确保县内发电企业电能县内消化使用;继续协调推进周边富余电力整合,积极推进库区“留成电”电网一体化建设,完善优化能源保障体系,打造能源高地,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三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从我做起”
主题实践活动实例登记表
填报单位:祁家湾街
“我为新型工业化献一策”登记表
填报单位:祁家湾街
第四篇: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8-6-12 9:02:46 点击:1111 来源:驻马店日报 编辑:徐明霞 〖大 中 小〗
------------------
□王俊林
我市工业化发展现状
根据国内外对工业化阶段的一般判断,分析我市工业化发展程度:
从人均GDP水平看,经济学家钱纳里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530~1200美元)、工业化阶段(1200~9000美元)、发达经济阶段(9000~25000美元)。2006年,我市人均GDP为6813元,相当于920.8美元,是全省人均GDP的一半。2007年,我市人均GDP达到8910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说明我市仍然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化初期,农业占GDP比重较高,产业结构呈“一二三”格局;当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工业比重大于服务业时,就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工业化进入后期,农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服务业比重大于工业,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我市2000年产业结构是35.0∶36.9∶28.1,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变。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2007年产业结构是31.0∶39.7∶29.3,与2000年相比,虽然“二一三”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稳固,但第一产业比重仍偏大,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从城市化水平看,国内外专家认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30%~60%;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在80%左右。2006年,我市城市化率仅为20.6%,低于全国城市化率23.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1.9个百分点;2007年达25.9%,仍低于全省8.4个百分点,说明我市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76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7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41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1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人民生活水平刚刚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是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47.9亿元,只占全省的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只占全省的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3.3%;工业占GDP的比重是36.1%,低于全省1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19.6%,低于全省16.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偏低。2001~2006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1.2和0.5个百分点。2007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6.6%,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少,科技含量低。三是企业规模偏小,效益较低。2006年,我市大中型企业仅占5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2007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20家,而我市最多的一家才60亿元。
科技进步相对缓慢。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科技投入低,科技力量较弱,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占全市限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7.7%;申请专利66项,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落后主要落后在工业上,差距在工业上,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希望在工业上,出路也正在工业上。作为农业大市,要正确把握农业基础和工业主导的关系,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理念,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这是驻马店加快发展、平安崛起的现实选择。
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重心,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全民创业为动力,着力扩充工业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深化项目建设。工业要发展,项目是关键。继续推进“三项建设”,重中之重是围绕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当前,要认真开展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炒热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要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工作导向和用人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制定科学的招商引资考评奖惩办法,鼓励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招商引资中来,形成全民创业的氛围。二是树立全新的招商引资理念。要树立大小并招、重在培育的理念,重点引进大项目,但也不放过小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培育引发出“滚雪球”效应;要树立全面招商、全力留商的理念,把招商和留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留商促招商。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人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优质项目招商、环境招商等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建“驿城大道工业走廊”。一是加大投入,搞好工业园区硬件建设。把工业园区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布局,超前规划,分步实施,高标准建设,达到“七通一平”,推广多层标准厂房,筑巢引凤。二是发挥优势,建设特色园区。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探索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发展之路。三是尽快实施“两区两县一体化”,构建“驿城大道工业走廊”。“驿城大道工业走廊”是以驿城大道为轴线,南至确山,北至遂平,东起京珠高速,西至107国道,南北37公里,东西6公里。随着“两区两县一体化”的实施,这一区域将建成一个工业走廊,成为驻马店工业经济增长极、城乡一体化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未来驻马店的新城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洼地”。要明白三个道理:一是开明比开放重要。要看长远、看全局,而不能只看眼前、只看局部。二是环境比资源更重要。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法宝。要学习借鉴焦作的“效能革命”,树立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简化、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人人体现招商环境。同时,要敢于扫除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对吃拿卡要、强买强卖、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以儆效尤。三是解放思想比什么都重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招商引资的力度。
“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破解工业用地难题在于“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二是最大限度地搞好土地置换。三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四是搞好土地清查,对批而未建或不具备开发能力的,依法收回土地。五是建立土地指标购买基金,必要时购买用地指标,调剂土地不足。
多渠道融资,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多渠道融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中部地区、黄淮地区发展的各项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各类中小企业成立协会,互相担保融资。三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四是在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也可减少企业前期投入。五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广泛吸收社会资本。
第五篇: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xx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2010-3-1
5近年来,xx工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十一五”年均增长达20.8%,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8%,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招商引资深入推进,得益于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得益于民营经济蓬勃
发展。但随着土地、资金、能源、劳动力等问题日渐突出,工业经济外延式扩张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更大突破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所在。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其特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二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三是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二、xx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主导作用突出。,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增长21.2%,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9%,高于上年42.6%的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41亿元,增长24.2%,增幅居全省第4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余32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化学纤维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153.4%、105.6%、97.2%和75.2%。
二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好转,税收就业平稳增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1.4%,增长23.5%。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95亿元,同比增长24.1%。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08户,比上年增加27户,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有中联重科、益阳电厂、科力远、纳爱斯、益阳电业局等5户。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98亿元,增长76.3%。工业对税收增长、居民增收和劳动就业的贡献较大。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12.88亿元,增长9.1%,其中工业企业实缴国税10.33亿元,同比增长11.3%;15个乡镇工业小区实缴税金1.36亿元,同比增长14%。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0.45万人,增长8.9%。
三是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研发经费支出达2.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35%;工矿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20项,同比增长81.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3.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0.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0.7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0.44%;限额以上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在全省排第3位,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四是集聚发展态势明显,资源利(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用效率提高。园区工业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平台作用日益明显。,全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已达143家,实现增加值61.23亿元,增长21.8%,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7.2%,仅次于长沙、株洲排第3位。工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全市新投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达标率为100%;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218.55万元,同比增长20.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五是环境保护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全市规模工业电力、有色、化工、造纸、建材、纺织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66.9亿元,增长14.3%,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0.7%,比上年降低3.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35%,比上年多下降3.8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分别为42.65千克、24.78千克、0.22克和0.02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排放总量分别削减4.8%、2.0%、69.9%和6.3%。
六是投资引资力度加大,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31亿元,同比增长36.8%,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3.46亿元,增长33.4%;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1.92亿元,增长19.2%。15个乡镇工业小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9亿元,增长52%。,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7.16亿元,增长21.6%;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54亿美元,增长84.6%;引进内资73.48亿元,增长19.7%。
三、xx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差距
在关注工业经济发展
骄人业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益阳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高等实际问题,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一)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力不强。,益阳十大产业平均每家企业的产值8092万元,增加值2042万元。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仅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1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户,完成增加值164.4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8%和3.9%;户均销售收入7371万元,户均利税399万元,户均利润208万元,分别为全省水平的73.9%,35.8%和45.1%。xx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有限,对群体的带动力较弱,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不紧密,存在企业“孤军作战”现象。
(二)产业聚集度不高,园区特色不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园区工业企业143家,但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企业关联度很低,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区内的企业还只是数量上的简单汇合,空间上的地理聚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园区特色不明显。各地都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有的园区的主导产业有四、五个,协作能力不强,产业雷同现象普遍。
(三)产业链条过短,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全市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产品单一,结构雷同,系列化产品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益阳木业产业基本停留在原料采购到单板初级加工的环节,有色冶金行业主要为他人提供原材料,机械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是为外界提供零部件生产。即使有些企业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如纳爱斯、科力远、沅江纸业等,他们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也还有很大部分需要从外地采购。
(四)技术创新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全市竹木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生产设备简陋,设备精度很低,产品质量不高。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xx许多生产企业技术创新不够,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如xx的纺织主打产品还是以初加工、低档次的粗支纱、白坯布为主,附加值高的高档纺织产品比重不大。三是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目前,xx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不少企业仍以加工和贴牌为主,即使拥有一批拳头产品,但在市场上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和商标不多。
(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环境仍然不优。目前,xx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量仍然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一是从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进程和水平看,全市综合性网点较多,专业性网点较少;农贸市场较多,生产资料及工业品市场较少;综合性市场较多、功能完善的大型专业性市场较少。二是从现代物流业发展进程和水平看,多以运输、配送、货运代理为主,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从金融业发展进程和水平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不健全,全市工业投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或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据xx电子行业协会反映,xx电容器行业60多家企业,近90%没有银行贷款。此外,工业用地供应紧张,企业招工难,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加快推进xx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益阳来说关键就是要加速大项目集聚,加快大企业裂变,在调整提升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一是抓住机遇,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要抓住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多事之秋”,许多企业发展处于调整组合、优化升级的难得机遇,许多行业或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实施招大引强战略。一要重点攻关,竭力争取省里对xx的支持,充分利用xx“承接产业转移地”的金字招牌,对接省里及外地的重大转移项目;二要对投资巨大或产值贡献突出的引资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切实增强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如对投资或产值过亿元的引资企业实行奖励;三要对大型企业的引资人或引资单位实施更高标准的奖励,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二是加大改造,在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上求突破。本土企业具有稳定性强、贡献突出的特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改组改造力度,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传统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使本土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继续发挥领跑作用。
三是政府引导,在企业联合上求突破。xx大量层次低、规模小、发展慢的小型企业亟待联合重组,特别是竹木加工、建材和纺织行业尤为突出。要由政府引导,在资产界定清晰、人员定位适宜、利益分配合理的前提下,推进股份合作,使企业迅速壮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的状况。
四是攀龙附凤,在发展贴牌经济上求突破。要和大城市中的知名企业主动对接,为大企业生产贴牌产品。一方面可以降低本地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在大企业的指导监督下,提高产品精度,提升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和大企业同步发展的目的。
五是重视研发,在产品创新上求突破。要改变过去由企业自主研发但收效甚微的状况,建立重点行业新产品开发机构。研发机构应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可以先期投入研发经费,广泛招聘高级技术人才。也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研发,新产品转让给企业时一次性收回研发成本及相应利润,保证研发机构的持续运转及企业产品不断更新。
六是修订规划,在建设特色工业园上求突破。建立特色工业园,可以实现规范管理、延伸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要在现有产业分布的基础,进一步修订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园区,为更好地开展对外招商和实现产业集群创造条件。
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