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勒泰地区统计局办公室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阿勒泰地区统计局办公室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近几年以来,阿勒泰地区统计局办公室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统计局关心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深入调研,加强管理,提升能力,提高水平,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局机关年度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办公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汇报。
一、办公室基本情况
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主任一名,财务人员两名(分别兼人事和收发工作),专职档案人员一名,司机两名,平均年龄46岁,大专及其以上学历4人,少数民族1人。公务用车三辆,另聘请工作人员和司机各一人。
二、办公室工作情况
(一)负责局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沟通上下级、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做到上传下达,及时准确地传递与反馈各种信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二)负责本局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简报、通告的起草、打印,公文的收发、传阅等工作。
(三)负责局文书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机关印章的管理使用及保密工作。
(四)负责统一管理本局的外事活动,接待宾客,处理 1
来信来访。
(五)负责制定本局人事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本局干部的考勤,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精神文明工作。
(六)负责本局的车辆管理和使用,加强司机的安全教育工作。
(七)负责本局财物管理,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及用具等财产的管理。
(八)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组织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完成上级、地委、行署及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
三、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办公室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办公室工作多而杂,小而细,牵涉面广,每项工作都牵涉到其它科室,件件事情都关联到整个单位的工作大局。由于人员年龄老化,工作中缺乏激情与活力,认为年龄大了,工作上只要求过得去不要求过得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精工作,对自己放松要求,在组织与开展工作中,存在按部就班,领导安排一件做一件,缺乏自己工作规划和目标,工作创新意识不够,或多或少影响和制约着办公室工作质量和健康发展。
二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由于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面
对方方面面,工作清苦,又不出成绩,付出多,回报少,少数办公室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疏于学习,懒于钻研,对办公室工作研究较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组织协调、沟通和处理的能力不强,为领导参谋决策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是工作指令运行不够畅通。由于办公室与各业务科室是平级关系,工作中配合不够默契,加剧了办公室工作的难度,导致个别时候工作指令运行不畅。
四是没有专职秘书人员。由于编制原因,办公室没有配备副主任及从事秘书工作人员。文稿的起草以及局机关日常事务的处理均由负责人一人承担,因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其他事务,在工作中难免会顾此失彼。
五是旅游旺季车辆调度困难。由于喀纳斯景区地处我区,旅游旺季接待任务繁重,特别是交通工具调度困难,难以满足往来客人的需求。
四、建议及对策
由于上述因素,严重的制约着办公室的工作,我们根据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望引起自治区统计局的高度重视。
一是配备办公室副主任或专职秘书;二是合理调整使用现有人员;三是充实年轻干部到办公室工作;四是配备给我区一辆商务用车(9-11座用车)。
五、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扎实做好今后办公室工作
(一)进一步按照“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办有效、服务到位”的标准,充分履行科室职能,发挥“助手”作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围绕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加强科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与协作,注重团结,有分工、有协作,互相补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办公室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政务水平、文字水平、综合协调水平,以此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四)在工作中坚持以制度管理的原则,做到以章为据,使局机关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五)做好后勤服务,切实做到保障有力。一是做好办公用品的购置和发放,在满足局机关正常办公需要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二是做好车辆的调度、使用和管理,保障局领导、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公务用车。三是全力做好各项会议和重要活动的筹划、准备、布置和落实。
(六)进一步加强办公室的自身建设,提升办公室队伍素质,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某县“老有所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某县“老有所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国13.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在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XX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有所养”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情况
XX县辖XX镇XX乡XX个村(居),现有人口34.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8.7万人,农业人口30.02万人,劳动力18.25万人。根据2010年年末统计数据,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4.66万人,占总人口的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65万元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共建有农村敬老院14所、集中供养点2个,共有床位数150张。有农村五保户1642人,现集中供养76人、分散供养1566人。全县敬老院均不能创收,只能依靠入住的五保老人每月发放的五保供养金和农村低保金来维持生活。2010年,每月每人补助五保供养金200元,每季度发放低保金352元,月均仅有317元。
二、存在问题
1.老龄化突出。我县2009年年末共有60岁及以上人口4.45万人,2010年上升到4.66万,预计到2020年全县老龄化率将上升到20%左右。同时,我县2009年独生子女户数5885户,2010年为6216户,独生子女群体逐年上升,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家庭所承担的对老年人的赡养责任越来越重。
2.空巢老人多。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在10万人左右,有的务工人员多年不返乡,使“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2010年全县农村空巢老人有1.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42.5%。大多数农村老人仍然是家庭生产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而且还要照顾好孙辈、曾孙辈。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代际分离,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和照料功能日益弱化。
3.养老设施缺。我县现有城镇人口6.8万人,预计“十二五”期末达10万人以上,目前尚无社会养老福利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滞后。敬老院建设时间长,基础设施不完善,14所敬老院仅有床位数150张,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如我县永城社区共有老人1380人,活动场所仅20余平方米。
4.集中供养难。我县现集中供养老人76人,供养比例不大、质量不高,敬老院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管理,集中供养老人入院后仍需要靠自己劳动、自己照顾,养老优越性不强。个别老人思想
偏执,难以沟通、相处,致使个别老人入院后又返回农村,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5.保障水平低。2010年,我县6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4205人,养老保险覆盖1046人,占24.88%;60岁及以上农业人口
4.24万人,养老保险覆盖2579人,占6.08%,社会保障程度低。我县五保老人可享受城乡医疗救助,每人每年按400元发放了门诊补助费,但老人生病后仍需自己垫付一部分医药费,一旦生病极易造成生活艰难。
三、对策建议
1.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发展养老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老年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出台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帮助贫困县份加强养老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体设施,积极解决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老人有住、有吃、有穿和病有所医。
3.将老年公寓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各级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政策性资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同时,建立完善农村敬老院管理长效机制,合理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点,实现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无缝覆盖”。
4.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将XX列入XX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有效缓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加大对贫困县份社会保障资金的倾斜力度,鼓励贫困县份拿出一定公益性岗位用于敬老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5.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加快资源开发,加快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减少“空巢老人”,确保家庭养老老人享受到基本的养老生活条件。
第三篇:加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营活动中,国有企业承担着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责任,从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建设水平与工作效益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市场活动。针对国有企业的工作特点,强化其办公室工作水平,处理相关工作问题,对于推动内部建设、完善管理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国有企业的相关活动来说,办公室工作相当于承接各个环节的轴承,在市场经营、内部活动等过程中,办公室工作承担着调节内部工作矛盾、制定相关发展计划的重要责任。将“强化办公室工作”这一任务提上日程,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处理相关工作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发展价值。
一、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职能单位复杂化
从办公室的基本工作特点与相关职能来看,其属于“某一固定体系下的职能结构”,承担着调和生产矛盾、解决经营问题的重要责任。而在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活动中,其相关业务表现得更为复杂——在某一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办公室工作衍生出了财务单位、职能单位、市场经营活动单位、后勤保障单位等多个基本结构,这些结构互相制约、彼此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推动着国有企业的发展。
以现阶段的市场经营活动为例,在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过程中,其需要内部结构与外部经营活动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相关生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经营部门、管理部门等多个组织需要互相配合,且规划固定的职能活动周期,根据相关建设计划制定对应的建设方案。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在国有企业发起市场活动的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門似乎处于“各司其职”的状态,但市场经营形式是不稳定的,在其经营计划与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之后,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复杂。
(二)出色的带动与承接效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经济学者开始注意到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尝试对其进行重新定义。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按部就班的市场发展态势并没有为这些专家创造好的机会,其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对于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了解严重不足,在这一时期,相关学者将办公室工作定义为“整合过程”:在“整合过程”中,办公室工作的市场价值在于文献传输、数据处理,可用价值及实践价值极低。而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多种元素开始融入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办公室职责被不断细化、强化,在要求办公室公职人员形式管理职责的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外界信息对当前企业流动效益的影响,更要关注办公室内部所表达出的“发散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效能获得了新的发展:承上启下,带动承接。在国有企业发起的对外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办公室人员需要结合多方信息对当前的经营活动进行整理,如根据国家政策合理优化经营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方案等,这是与市场进行对接的过程,需要办公室的信息优化。而在内部经营及管理环节,办公室承担着风险管控、公务管理、后勤保障等任务,工作要求更为复杂,其职能也在发生改变:从外部交流转向内部监督。总的来说,办公室是国有企业内部的中转机构,它的运转效率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效率息息相关。
二、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效率不足,服务效能无法满足需求
办公室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及时处理相关事务、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办公室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指标。回顾现阶段的办公室工作,需求与效能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明显。大部分办公室部门的管理活动比较复杂,日常经营事务十分繁琐。以本企业的地市分公司办公室的相关活动为例,在其发起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其需要结合原有组织架构、财务管控、安全监管、投入产出和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与财会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经营部门建立实时互动。在商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其基本工作类别十分复杂,涉及内容十分繁琐,一旦员工出现怠惰心理,将会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负面现象。但部分部门仍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依然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甚至有一小部分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并不具备服务意识,只是机械地履行工作职责,未能主动改进工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工作的监管力度一旦下调,有这种表现的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服务质量急剧下降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当前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亟需解决的。为了避免工作人员无法结合市场及内部经营需求完成相关调研任务,或是不能为单位的生产活动提出可用的优化方案的情况发生,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各职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新时代的思想潮流确定教育内容的方向,带领员工追赶新思潮。
(二)工作效率不足,部门协调不到位
为了提升办公室工作的开展效率,建立完备的内部产业事务处理链条,当前诸多国企尤其是中央企业按照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管理框架,推出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回顾相关办公室管理工作,似乎并没有取得较为出色的管理效果。这一尴尬局面的出现与当前所施行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在过度强调个人效能、单位效能及部门效能等概念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岗位对于重点项目的督办力度并不强,督办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价值。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的重点在于“督”,对于“办”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随着市场活动的复杂化、高速化发展[4],固有的管理理论并不能处理新的管理矛盾,办公室的内部工作效能并不能为企业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机会。以后勤保障工作为例,在办公室工作环节,其需要对车辆管理、物业管理、物料保障和日常办公等多个流程进行管理,并结合市场产需要求开展联系、协调等工作,帮助其他单位完成相关生产及经营任务。但部分员工依然存在工作拖沓现象,在接受一些职责范围模糊的工作任务时,不能第一时间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只是简单地完成任务中明确属于本职工作的部分,没有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联系,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办公室的员工并非是合作紧密的整体,相当于一件仪器的零件松散地组合在一起,每次工作都要提前做许多协调工作,无形中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责任意识不足,未能有效防范风险
办公室工作是带有市场经营意识的文职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工作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有关工作的开展进度。在国企内部办公室工作管理活动中,管理机制脱轨、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依旧存在。少数办公室的劳动效率较低,服务意识较差,其不仅没有树立“事不过夜”的服务理念,对于基本档案、合同的管理工作也有失稳妥,线下合同、填写漏洞等问题依然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一些办公室的基础工作效率较低,其并没有对基层油站的服务效能进行统计,在重点工作推进督办的过程中,上下级的衔接工作并不完美,对于基层油站的网络安全认识也不够全面。最后,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办公室的事务性工作负担过于繁重,在经营活动中,其并不会要求员工参与职能培训、工作素质培训等活动,受到文化水平、服务水平、学习能力的综合限制,办公室工作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通过以上种种问题可以发现,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比较薄弱,在重复性的工作中逐渐放松了警惕,没能意识到细节之处的错误与漏洞可能引发的后果。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要思考监督方面的问题,将细化责任与强化监督的行动融入实际工作,合理有序地解决一些员工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流程优化机制、个人服务素质及服务意识较低的现象。
三、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的具体手段
(一)强化督查督办,推进工作落实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的必要保障。国有企业应从内部经营活动与市场产需两大角度入手,重新制定相应的督查督办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对内管理职能。国有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突出重点落实督查督办工作,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要求下发对应的督办清单,明确落实责任,要求财务、后勤、运输及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监督,完成督查督办活动。对于未能及时完成的督办任务,应将其列入滚动督办计划当中,定期对其进行处理。为了提升办公室工作的服务效能,管理人员应要求各办公室相应通报制度,及时反馈并落实相关进程,对于无法解决的督辦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督办工作的稳定推进。
管理人员应围绕作风改进狠抓督查督办工作,积极深入基层,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在群众中吸取可用意见,为解决后续的经营及反馈问题做好准备,为上级领导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对于专题督办、政府督办等工作,国有企业可引入“合作制度”“项目小组分工制度”,委派工作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参与项目攻坚,在反馈项目进度的同时确保相关建设活动稳定推进。
(二)落实风险防范,提高安全等级
管理风险是办公室工作环节常见的形式,国有企业应做好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工作,积极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国有企业应在既往的经营活动中积极吸取教训,做好内部管理工作,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建立对应的监管制度,对企业内的档案、印章进行定期筛查,并要求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进行评估,针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管理风险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为了提升自身的风险抵抗能力,杜绝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外合同的法律审核工作,委派专业的法务人员对当前的合同进行检查,针对市场合作合同、经营合同、内部管理合同等内容,应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坚决避免出现阴阳合同等负面问题。对于已经排查的管理风险,应及时罗列相应的风险管理清单,要求各办公室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逐一对照,积极解决管理问题。
(三)建设办公文化,切实改进作风
管理者应积极推行办公室管理及整改工作,积极组织全体成员学习并掌握中石化企业的相关公文处理规范,依靠集中理论学习、循环TS系统练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素养。管理者应利用网络平台对员工进行监督教育,要求其积极掌握行文规则及工作规范,提升办公室文化质量表现水平。
管理人员不仅要发起引导,更要积极建立互动,通过对公文审核、公文流转等工作的严格控制提升办公室文化服务质量。对于比较复杂的服务要求,应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会议申报制度,积极解决市场活动及内部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针对已经出现的不良作风,相关单位应积极落实整改工作,通过会议整合、审批指正不良风气,要求各服务单位与办公室部门开短会、说短话,在改进会议风气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四)档案规范管理,合理整备资料
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保障办公室工作稳定开展的重要保障,相关单位应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资料库”等信息储备机制,提升办公室信息的安全储备等级。在档案信息管理活动中,国有企业应积极组建高素质的资料管理人员服务团队,依靠“一对一”的服务机制强化专职人员的从业素质,并逐步提升其档案管理业务效能。档案管理人员应履行定期上岗、责任管理上岗制度,为推动资料整备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档案管理工作应以3年为周期,定期进行档案整理,办公室人员不仅要保障档案的完整性,更要加强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善档案管理环境。为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价值,相关人员应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约束,从人员调动、经营活动、基本生产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有依据、有证据的档案管理机制。对于出现问题、存在疑问的档案,应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并协助其进行调查,依靠追责问责机制与道德约束相互配合,保障办公室工作的稳定开展。
(五)改变企业形象,落实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也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有企业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提升自身的对外竞争力,应全面落实正面宣传与负面舆论的预防工作,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市场经营及攻坚环节,办公室工作应围绕网络建设、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油库建设等角度展开正面宣传工作,利用公众力量加强正面引导,通过选树典型的方式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建设出色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应积极培养办公室在职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在新的一年积极冲刺新目标,通过激励机制、评定机制相互配合,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使其成为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解决不良作风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已经存在的员工作风问题、企业文化问题,管理者应与办公室在职人员积极配合,解决负面舆论、不良作风等问题,推动办公室工作的稳定开展,为维持其稳定建设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中,办公室工作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相关人员不仅要承担档案管理、合同签发、对外宣传等工作,还要落实相关信息的优化制度,解决信息应用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管理者应结合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制定管理计划,提升办公室工作的开展效率,带动办公室工作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篇:潢川县文化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专题
潢川县文化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潢川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潢川人民繁衍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潢川县成为县、郡、州、专治所,豫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的张集三河汊遗址、上油岗磨盘山遗址、双柳树遗址,分别为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类型。县城西北的隆古集为西周、春秋时期的黄国都城。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非再生性资源,一旦破坏就永远不再拥有。要把潢川由文化大县建设成文化强县,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尤为重要。
一、文化资源基本情况
(一)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具有科学、艺术和研究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即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概言,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潢川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括古代文化遗址(霸王台遗址、盘龙岗古文化遗址、凉马台遗址、印堆子遗址、磨盘山遗址、光武庙台遗址、龙王台遗址、石碾遗址等)、古代城址(黄国故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音乐(锣鼓十八翻、老三翻、丰收乐等)、民间舞蹈(花伞、春牛、狮子、条龙等)、民间戏剧(曲剧、京剧、嗨子戏)、民间信仰(清真寺、南海观单禅寺)等。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单位12处,另有一批珍贵文物藏品。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潢川建设文化强县的宝贵财富,必须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使之成为提升县城品味,打造城镇特色、发展潢川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二)姓氏、祖根地、民族宗教
潢川是中华黄姓的发源地,早在夏朝初期潢川就有黄姓7000余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黄歇是历史名人。现在潢川成立了中华黄姓文化研究会。
潢川县有13个少数民族,63个宗教活动场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老城办事处和张集乡;民族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其宗教文化单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各1个,少数民族有苏斓画、诗词、剪纸三种文艺表现形式。
(三)文化艺术、广播影视
潢川县目前有美术、书法、摄影、收藏、音乐、集邮、京剧票友等协会8个。年开展活动100余次,年参与人数300余人。年吸纳社会资金6万余元。各社会文化团体通过开展文艺比赛、艺术展览、文化笔会、艺术交流,为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活跃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县境内广播电视服务部门有潢川县广播电视局、信阳教育二台、付店差转台、隆古中波台。潢川县广播电视局广播节目有一套节目称谓是潢川人民广播电视,频率103.1,调频发射功率300瓦,覆盖县城及部分乡镇,覆盖率为95%,电视节目分无线及有线项目传输,无线发射一套节目频道3频道频率为64.3MHZ,功率3000瓦,覆盖率为89%。有线电视传输31套节目,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系统为550MHZ,模拟加密传输,另外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分别传输10-30套有线电视节目,乡镇有线电视节目用户有8000户,县乡合计用户1.8万户。信阳教育二台无线发射一套电视节目频道9频率192.3MHZ,规定传播教育节目,现功率5000瓦,信号覆盖全县境内。付店差转台无线发射四套节目,功率均为10000瓦,分别为河南台(综合)6频道,信阳自办节目11频道,河南二套节目21频道,河南五套节目34频道,隆古中波台转播河南广播节目,节目分别能覆盖我县境内。
(四)广告会展、新闻出版、网络
我县现有从事广告业经营,主要是电视台和广告公司,从事广告业务的电视台3家,即潢川县电视台、潢川信阳教育电视台(县教育台)、信阳经济电视台(付店台),主要是电视台的广告部从事广告业务,从业人员共15人,每年营业收入近150万元。从事广告业经营的广告公司7家:潢川县金象广告公司、超越广告公司、红太阳广告公司、毕升广告公司、七彩虹装饰广告公司、九龙装饰广告公司、帮德广告公司。这7家广告公司全部是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0余人,其中有3
家广告公司是2006年下半年刚成立的。近几年随着私营广告公司逐渐增多,我县广告业的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也带动了设计、制作、印刷、复印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员,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新华书店是企业化管理事业性质的图书发行部门。其主要业务为:发行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领袖著作、各类图书、工具书、年画、中小学教材、教辅、大中专教材及电子音像读物等。发行设施有:办公大楼、仓库,全县经营网点7处。实行计划机网络化管理。为出版物发放主渠道,经销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
潢川网通公司互联网业务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相继建立了6506、4506等大型宽带交换网、DDN网、帧中继网和ATM骨干网以及16900公共数据通信网,逐步实现了综合化、宽带化、多元化和数字化,互联网的传输中继已达到2G/PS,能够提供ADSL、LAN、VOD、会议电话等业务,为用户提供1Mgc 1000M的接入宽带,满足了潢川政府、金融、证券、运输及外资企业,国内、国际专网互联互通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主机托管,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网站制作,信息发布,企业邮局,IPTV等业务,为政府上网,企业上岗,教育上网,家庭上岗,电子政务,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平台。截止目前,潢川网通互联网出口宽带已达2G/BS,07年计划达4G,宽带交换节点150个,遍布全县所有乡镇村委,ADSL用户6000户,光纤网吧70个,ADSL网吧50个,光纤局域网20个,光纤小区13个,LAN用户300余户,域名注册用户8户,网页制作10个,虚拟主机10个。
(五)文化机构、专业技术人才
潢川县所成立的机构有:图书馆全供事业单位编制14名、文化馆全供事业单位编制23名、京剧团差供事业单位编制35名、影剧院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46名、电影公司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136名、业余体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5名、体育中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5旬、职工学校差供事业单位编制3名、工人文化宫差供事业单位编制27名、各乡镇都成立有文化事业服务中心全供事业单位编制共计42名。
潢川县有电视台差供事业单位编制30名、广播电视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4名、有线电视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30名。全县22个乡(镇)场、办事处,目前19个建有文化站,从事人员43人,3个新成立的办事处文化站及人员尚未落实。
19个文化站,1个站达到省标准站,2个初具规模,11个有办公场所及活动场地。全县有1名新闻类的高级职称文化人才;14保中级职称文化人材,其中新闻12人,文博、文艺各1人;508名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文化人员。
二、存在问题
(一)尽管近年来潢川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当前国家省市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首先表现在由于缺乏必要的文物保护资金,导致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濒临毁灭,无力保护,如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黄国故城。二是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不少文物面目全非。三是由于专职人员,致使部分文物遭人破坏。(2)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无序和不力。从宏观上,目前尚未形成具有潢川特色的整体感较强的人为景观布局,没有充分利用潢川县名城、名人的地理特色和特殊历史内涵,没有体现出潢川城市历史文化之魂的应有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潢川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一是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严重不足,资源潜力尚未转化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实力;二是文化遗产资源大多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资本与人才难以进入或难以盈利;四是既懂历史文化又懂开发和经营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五是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世界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经济增长潜力。为此,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潢川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潢川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濒临灭绝。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些传承技术、方法,大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而原传承人又年事日高,有的相继谢世,致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濒临灭绝。
(二)黄姓文化影响大,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文化优势,带动潢川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对潢川民族宗教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着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问题,清真寺和南海观音作为全县颇具文化气息的宗教活动场所,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使其影响大大减弱。
(三)潢川县没有公益型文艺活动场所,制约了各项活动的开展,文联、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团体的管理中缺少力度。影视产品(影碟)音像制品等在我县也发现有盗版物出售,对该产品及购买单位及个人造成损害,县广播尚未覆盖农村,县域内电视三台鼎立过剩。
(四)广告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日益发挥着引导健康消费和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企业之间低水平竞争加剧,广告公司的企业规模较小,传统大众媒体广告仍是广告主流。
图书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营不规范且不上规模,经营图书类别单一,难以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互联网城乡发展不均衡,县城普及率已达25%,乡镇普及率仅在1%-5%之间,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不可轻视,尤其是网台等集中上网服务的场所。
(五)大部分乡镇文化机构没办公场所或活动场地达不到省标准站的要求,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这次乡镇机构体制改革所进人员,对文化业务不熟,没有专业技能,组织辅导能力差。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高级技术人员太少,极大地影响了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中央省市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县委、县政府提出并正在实施“文化强县”政策,为此建议如下:
(一)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潢川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是潢川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潢川县未来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是铸造潢川城市之魂,彰显潢川城市个性魅力的支柱;是构建“和谐潢川”,实现文化强县的有力保障。可见,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没有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就根本谈不上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为此,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树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依法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县机构、经费、人员等的落实,真正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人。同时,要加强全方位的宣传,使全县人民牢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光荣,破坏文化遗产资源犯罪”的观念,人人成为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主人。
(二)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严防建设性的破坏。文化遗产资源是宝贵的非再生性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需的资源,一旦被破坏,将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做到科学、严谨、有序,即对每一个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项目,或其它城市建设项目,凡涉及到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都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论证、审核,要树立“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的观念,把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提高到保护城市文脉,爱护城市之魂的高度,杜绝建设性破坏和其它一切破坏现象。
(三)加强潢川县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性。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把地理特征和特点充分整合。使名城、名人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
(四)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创新力度。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幼稚产业”,在潢川尚未起步。因此,应尽快制定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如投融资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等),成立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机构,如建立非官方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和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建立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引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将文化产业纳入潢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成为潢川县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进一步加强对潢川历史文化的研究,为打造文化强县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方的就是全球的”。我们要加强对潢川县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深挖潢川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使之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要想方设法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文化、高能力的三高人才,设置必要的文化研究专项经费,花大力气进行系统研究,力争推出一批精品,努力使具有潢川地方特色的文化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和加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队伍的建设,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意传承人,要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六)要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黄国故城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有利条件,高起点规划,把古迹、公园揉为一体,开发成潢川旅游景点,实现潢川县城旅游景点零的突破。
(七)做好黄姓根文化这篇文章,充分发挥黄姓研究会的作用,加强与世界各地黄姓华人的联系,做好针对性强的故土文化、寻根文化,吸引在台湾及海外的宗亲回乡谒祖,这将有助于做好招商引资及对台工作。
2007年3月28日
2007年4月26日10期《信阳城市调查》
2007年4月27日《河南省统计网》
第五篇:我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5月11日)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林业在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一、我市林业发展现状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9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已建成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0万亩,保护区野生动物370余种,野生植物1100余种。“十五”期间,造林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森林资源管理有了长足进步,林业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森林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二、目前在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生态脆弱问题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在东部山区,柞蚕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190万亩柞蚕场中有70万亩已经严重沙化,柞蚕场的生态改造及发展柞蚕的替代产业任务十分艰巨。此外,绒山羊产业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过度放牧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植被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台安西部,林农争地矛盾比较突出,有7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壤沙化问题,总面积近10万亩,占台安耕地面积的10,西部土壤沙化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二)林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尚需及时跟进。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明晰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的管理体制不适应林地、林木合理经营和流转的需要,缺少森林资源评估、林权登记管理、林业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机构,不利于对林业资源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三)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基础薄弱,林业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现在仍以粗放式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四)矿山复垦速度缓慢。矿山开采对林地破坏较大,造成水土流失,粉尘扬沙,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采矿后的林地恢复十分困难,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业主只管采矿、赚钱,不愿复垦、绿化植树。据统计全市尚有矿山开采破损的11.8万亩林地亟须恢复治理。
(五)村屯绿化工程尚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尚未得到彻底改善,乡镇特别是村屯周围的林网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城建、农业、水利、林业整体协调不够;绿化品种单一,适于绿化、美化的品种较少,远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建议与对策
建议各级政府把林业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谋福祉,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林业资金投入,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地区集体经济薄弱,对林业发展投入能力不足。由于林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需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农民投入为辅的融资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林业六大工程,需要资金近10亿元,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这项改革推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主体落实、责任明确、保障严格、流转规范、监督到位”的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实现森林增量、农民增收。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山林权属承包到户后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三)继续实施和完善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林业重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一是绿色走廊建设工程。以千山区为重点在城市周边建设绿色走廊,提高沈大高速公路两翼绿化及环境治理水平。二是百万亩优质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国家荒山荒地工程、人工促进封育造林工程和省东部果材林富民工程为载体,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建设100万亩优质林基地。三是防风固沙林网建设工程。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为载体,在台安西部加强防沙林网建设,加速生态恢复。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
带动作用。要大力培育林业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扶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的林业产业。立足于我市资源条件优势,着力抓好“板栗、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养鹿、养狐、养林蛙”八大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紧紧抓住举办“第六届森林旅游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开发林业旅游资源,力争把我市建成省内知名的林业旅游名市,夯实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此外,要大力推广绒山羊圈养技术,控制野外放牧,保护生态环境。
(五)启动乡村绿化网络体系建设,创造农村优美大环境。改变过去绿化美化工作中“重城区、轻乡村”做法,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今后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工作之中,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要重点实施好“千村绿化百村示范”工程,对全市近千个村普遍绿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300个高标准示范村建设。村屯绿化要纳入到村庄规划中,发展经济树种、美化树种,实现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的目标。
(六)建立参与式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要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方式,让农民参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使他们在作业设计、树种选择、种苗选择、抚育采伐方式、采伐数量和时间的确定等各个环节拥有充分的发言权,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林业建设、绿化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