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信县煤电产业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崇信县煤电产业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崇信县是国家15个重点矿区和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产业由来已久。但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并没有让崇信人富起来。省、市改革抓企业的决策给崇信县企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崇信县政府冲破多年来存在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维定式,采取“引强入崇,重组再生”的办法,加快煤炭企业改革,引进建设火力发电项目,煤电产业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带动县域经济驶上了快车道。
一、煤电产业发展现状
崇信县的煤电产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受市场、资本、技术及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及影响,崇信的各大煤矿经营都十分困难。长期发不出工资,逼得许多职工纷纷离开了煤矿,崇信县煤炭企业生产举步维艰,煤炭产业陷入了低谷。县委、县政府克服多方面的困难与压力,审时度势,“带上俊姑娘,上门找婆家”,将新窑、新柏两个县属国营煤矿“嫁”给了华煤集团,短短两年时间两矿投资4亿元,实施了技术改造,年产量分别达到了120万吨,是整合前的4倍,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煤矿职工工资成倍增长,效益好了,走出去的工人又回来了。原来,崇信人都不愿当煤矿工人,现在谁要当不上煤矿工人还挺眼馋。紧接着县委、县政府对县属的5户煤矿实施了“动产权、保安全、增效益”的产权制度改革,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5户县属煤矿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企业走出了困境,改扩建步伐明显加快。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国家调整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的机遇,加大煤炭资源的规模开发力度,积极筹建新矿井,将新周煤田开采权向全国公开拍卖,敲响了全省煤炭资源拍卖第一槌,全国500强大型企业徐州矿务集团落户崇信县开发建设新安煤矿,西北煤炭企业航母华煤集团开发建设大柳煤矿。十年前,煤矿是崇信的“痛点”,十年后,煤矿成了崇信的新起点。煤炭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崇信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为了解决单一的煤炭产业结构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风险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利用崇信县较为丰富的水资源,积极与大型企业沟通衔接,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多次登门攀亲洽谈,争取到了中水集团在境内投资建设崇信电厂。煤电联姻,变煤为电。目前投资46亿元的崇信电厂一期项目实现了“双投”,750千伏输电工程全面建成。
“十一五”以来,崇信县实施煤电产业开发项目21个,新建火力发电厂1个,新建矿井2对,改扩建矿井5对,崇信县煤炭生产能力由“十五”末370万吨增加到了“十一五”末的730万吨,增长97.3%。五年累计生产原煤2200万吨,实现利税12亿元。新增火力发电能力72亿度,以煤电产业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拉动崇信县工业增加值以年均42.6%的速度高速增长。2010年底,煤电产业实现增加值9.45亿元,占GDP54.6%,同比增长21%,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8.1%。随着大项目的建设和大企业的引进,煤电产业越做越强,带动效应越来越大,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煤电产业增长极越来越显现,已经为崇信县经济社会提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
近年来,崇信县的煤电产业开发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由于煤电产业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发展与延伸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是支柱产业单一。以煤电为主、以煤独大、就煤耗煤的工业经济格局难以抵御市场**。
二是产业链条短,煤炭产业开发水平还不高。崇信县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电及煤化工具有原材料优势,但目前还没有一家煤化工企业,没有煤炭的初级产品,更谈不上深加工。以原煤开采为主的资源依赖
性特征明显,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等接续产业发展滞后,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煤电工业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带动力较弱。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瓶颈制约问题突出。随着煤炭产量的大幅提升,煤炭外运条件差,现有公路等级低,特别是铁路运输空白,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崇信县还没有市级以上工业集中区,吸引项目和承接产业的聚集功能不强。高科技人才短缺、企业融资难、生态环境压力大等瓶颈制约问题依然存在,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四是电煤保障能力不强。电厂目前原煤库存量仅为几万吨,储量严重不足,没有达到电厂存煤警界线以上。由煤矿到电厂的直线距离很近,但由于要绕行,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三、对加快煤电产业发展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是崇信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快速提升期,加快推进煤电化集中突破势在必行,要实现煤电转化的实质性突破,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紧紧围绕省、市战略部署,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煤电资源开发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做强煤电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力争到2020年崇信县煤炭年产量达到210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7%,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32万千瓦,煤化工产品年产达到210万吨,形成以新安、大柳、赤城煤矿等大型骨干原煤生产企业、矿山机械配件制造,以崇信电厂、煤制甲醇、烯烃、兰炭等煤电化企业为支撑的煤电化产业发展格局,迅速提升和扩张煤电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企地增收双赢目标。
1、深化煤炭资源开发,加快技术设施更新改造,全力提升煤炭生产总量。引导支持规模矿井和大储量矿井加快安全设备的更新改造,大力推广应用采煤新技术、新工艺,全面实施煤矿双电源和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升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崇信县所有矿井尽快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快现有矿井建设及改扩建力度,在完成新安、百贯沟矿井改扩建和大柳煤矿年产240万吨矿井建设的同时,做好煤炭勘探权登记工作,加大新煤田勘探精查,搞好资源配置和水源保护,精确掌握崇信县原煤资源储量和水资源储蓄能力。加快赤城普查区和赤城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年产240万吨五举煤矿、年产120万吨赤城煤矿项目建设进度以及新窑、新柏洗煤厂、煤粉生产线等煤炭加工企业,稳步提升煤炭产量。大力发展煤电和煤化工产业,加快崇信电厂二期和年产200万吨兰炭及副产品加工项目衔接建设进度,发展煤制化肥、煤制甲醇、二甲醚、合成氨等煤化工企业,形成产业生产的流程系列化,促进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的产能。
2、加快资源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加快煤电化步伐,实现由外向型输煤向煤电一体化转型。加强电厂电煤供应,确保建成机组满负荷运营,同时加快电厂二期建设进度,提高煤电转化能力。确立延伸链条、集群发展的思路,依托大企业,招婿上门,积极引进投资伙伴和先进实用技术,以煤化工、煤液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发煤化工终端优势产品,把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洁净的能源化工产品,努力实现煤炭工业的高端化。
3、坚持政府引导,优化工业布局,全力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按照“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围绕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全力抓好铜城煤电化和新窑煤炭生产两个工业集中区建设。聘请高资质的设计单位,做优、做精、做细崇信县煤电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保崇信县煤电产业开发有序发展。引进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快集中区
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能力。优化工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重大项目向园区布设,进一步提升园区的聚集发展能力。修订优惠激励政策,完善土地供给、项目审批、融资支持、税费优惠、环境保护等各项措施,科学制定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努力形成煤电、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活服务业资源互补的产业布局。稳步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围绕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和节水、节电、“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利用,逐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三废”转化率,实现环保节能指标达标。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立项,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着眼突破瓶颈制约,超前规划,合理安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全力实施好崇信至灵台、崇白隧道等道路工程建设,解决南出北上出口不畅问题。积极加强与崇信电厂和煤矿企业的联系衔接,采取每吨煤提取1元建立基金、企业出资等方式,尽快建设铜新公路,解决电厂一期燃煤供应不足的问题。积极做好新安煤矿安口、泾川两个铁路储煤货场建设协调工作,拓展现有铁路运输能力。大力实施新窑至神峪河煤炭专用铁路及新窑、新柏、大柳、新安4个车装站建设,加大供电、供水网建设力度及水资源开发工作,做强做优发展平台。
5、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克难攻坚,全力促进项目引进落户进程。面对周边煤炭资源相继探明和周边县区竞相发展的压力,应组建工业项目引进与承招的专门班子,专攻项目建设,在加强与现有酒钢集团联系以促其尽快落户建设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周边地区和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经验与信息,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条件,加强与省市乃至中央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关系对接,争取第一时间掌握上级工业发展政策导向和项目信息,占据制高点和主动权,力争使项目早知道、抓得住、招得来、引得进、能落户、快建设。
6、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全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主动出击,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主动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圈,充分利用各种节会招商引资,进一步拓展与中水、华能、徐矿、华煤等大企业的合作领域。同时还要加强与资金实力强、上下游产业链完整、资源利用率高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在更大的范围捕捉商机,寻求合作,引进一批能够引领崇信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要加强项目库建设。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配套和支柱产业的培育,积极论证储备一批煤电、煤化工、新型建材、商贸服务等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的主动性。要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实行招商引资定期通报和目标责任制,加强调度,严格奖罚兑现。要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完善落实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跟踪服务制等制度,提升服务质量。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各种环境建设,加大工业集中区和工矿企业驻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取缔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坚决打击原煤运销中设卡掣肘、原煤掺假等不法行为,保持打击的常态化,整治规范煤炭市场环境,努力为落户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安全的法制环境,稳定积极的政策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充分体现人民政府服务管理企业的威力,凡定了的事,部门、行业必须无条件执行与完成,不得敷衍,更不能变通执行。要将“诚信”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各个环节,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实现项目前期以诚守信誉招商、项目中期以优质服务亲商、项目后期和项目建成后以规范化管理安商稳商的招商引资良性环境,促进崇信县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第二篇:浅议如何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浅议如何攻坚克难全力推进
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决战五年、脱贫致富 ”思想大解放活动,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我镇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结合我镇当前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实现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镇的经济发展现状
**过数任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镇经济已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跨越,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民营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也有所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雏形,城乡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镇各项事业均呈现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放眼全局,我镇虽成绩显著,但与外县市区的兄弟乡镇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依然很多,强镇富民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1、区位优势不明显,与外县区相比无优越性。
2、无优势资源。
3、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民营企业小而杂,具有高税收、高科技附加值,对一方经济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寥寥无几。
4、财政增长速度缓慢,发展后劲不足,无支撑性税源。
5、产业结构调整乏力,无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三、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抓实抓牢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招商引资已经开展十余年,引进项目数量的累计已近百个,但从目前看能够存活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引进质量高、生存能力强的项目是我镇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区位优势不明显、天然资源匮乏等不足,全力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激励政策,鼓励全民大招商,并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力争实现引进一个,落地一个,发展壮大一个。
2、强化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找准当前制约我镇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职能,把对企业的服务从文件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真心实意的为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困难,让民营企业在政府的呵护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3、开源节流,抓好税收工作。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乡镇的税收增长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就我镇实际而言,要想摆脱当前的财政困境,就应该从开源节流入手,对全镇的税源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大税盯得住,小税不放过,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注重新税源的挖掘和培养,不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政府的日常工作,要勤俭当先,严
格制止铺张浪费的行为,长期树立好过紧日子的思想。
4、因地制宜,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蔬菜生产是**传统产业,但随着近年城区扩建的加剧,大部分菜田被征用,全镇菜地面积越来越少。当前,**的蔬菜市场需求,仍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部分蔬菜依然外进为主,所以巩固和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仍然是我镇种植业调整的主攻方向,我们应该继续以林昌为试点,扩大蔬菜种植的范围和规模,把蔬菜种植业做大做强。此外,开发林下资源也应该是我镇结构调整的重点,我们应在实验示范的基础上,做好地龙骨、刺龙芽、桔梗等项目的推广工作。
5、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加快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除了在引进项目过程中,要把高耗能、高污染等企业拒之门外之外,还应以我县的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加大净化、美化、绿化的力度,逐步改善全镇的生存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
第三篇: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1年,狮岭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9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135.99亿元,比增长13%。
2011年,该镇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基本建成,占地3222亩的配套园区有株洲联诚集团等企业签约落户。广州国际名店城和广州花卉之都项目被列入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广州花卉之都市场投入使用。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全面升级改造,海布圣地城项目正式启动,远东工业基地、意尔康皮具工业园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去年1至11月,新批企业530家,投资总额11.72亿元,比增114%,注册资金11.27亿元,比增109.62%;全镇实际利用外资4314万美元,比增229.56%。外贸出口5.54亿美元,比增25.38%。
皮革皮具产业优化提升。牵头制定了3项行业标准、1项环保标准和1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真皮采购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成功申报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省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等市级以上项目15个;继续开展箱包设计师培训班等系列活动,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皮革卓越工程师实习基地,首位博士后顺利出站,专业人才素质持续提高;继续以“狮岭皮具”一条街形象参与广交会等大型展会,进一步擦亮了
狮岭区域品牌。2011年,“狮岭皮革皮具产业聚集区”被纳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该镇先后获得全国专业市场示范镇、广东皮具原辅料国际采购中心、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等荣誉。
今年,该镇将重点抓好皮革皮具产业优化提升,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三少三高”原则,大力发展用地少、污染少、耗能少,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高的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第四篇:培植壮大旅游产业 促推麻阳苗族自治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写写帮推荐)
培植壮大旅游产业 促推麻阳苗族自治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的西北部,西与贵州铜仁交界,北与湘西凤凰接壤,在历史上属五溪地域,素有“武陵码头”和“苗疆前哨”之称,是苗族生发、演化的腹心地带。近年来麻阳把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坚持“农业立县、商贸兴县、旅游活县、工业富县”经济发展战略,以此推动麻阳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数据)——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收入连年增长。2001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2002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2003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2004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05年接待游客1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1年实现270万元,2002年实现360万元,2003年实现410万元,2004年实现450万元,2005年实现510万元,开局较为良好。
——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并积累有益经验。麻阳苗族自治县于2004年招商引资9800万元开发石羊哨·中国盘瓠部落旅游项目,石羊哨温泉周围200公里以内绝无仅有,与其它旅游景点相比,在旅游资源上有着非常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人文、策划等优势。旅游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初步探索出运用市场机制引资开发旅游项目的有效途径。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与“九五”期末比较, 县内生产总值由7.95亿元增加到13.4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0.5%;其中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6%、10.8%、1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43.1 :20.6 :36.3调整为37.3:27.6:35.1。以产业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高效特色农业有了新的发展。柑桔、瓜菜、养殖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实现产值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3%;成功举办了“富民政策和特色农业专家座谈会”,打造了享誉全国的“中国冰糖橙之乡”。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实现7.2亿元,年均增长11.6%。基本形成了以电力、冶金、食品、化工、印刷包装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实现产值4.59亿元,年均增长20 %。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初步启动。财政收入由4482万元增长到5709万元,年均增长9%,连续两年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本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8.8亿元,创历史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25亿元增加到5.2亿元,年均增长9.8%。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倍多,各项贷款余额5.9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1.6亿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40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66元,年均分别增长7.9%、5.7 %。“十五”期间为农民免除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1366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891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资助贫困生3.6万人次,资助金额417万元;2005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8万人,创造务工收入近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五年新增6平方米。彩电、冰箱、洗衣机进入城乡普通家庭,摩托车、空调、电脑等大件消费品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县内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年均增长15%;农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7.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12.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6.3亿元以上; 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5万吨。
——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9.2:32.7:38.1;第一产业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达到7.4亿元,年均增长15.2%;第三产业达到8.6亿元,年均增长12.9%。
——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城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16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7元,年均增长7%;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85%;城镇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农村基层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5%,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高起点规划,以建设“麻阳——世界长寿旅游圣地”为主题,构筑以长寿、盘瓠为龙头,融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为一体的旅游格局;积极开发各类民俗、生态、人文旅游景点,进一步搞好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好中国盘瓠部落、盘瓠民俗文化村、苗族文化长廊、文明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精心策划,搭凤凰旅游顺路车,迅速融入“大湘西旅游圈”;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做好世界长寿县的申报工作,办好长寿旅游节,叫响“祭盘瓠、拜寿星”旅游品牌。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围绕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精心设计具有麻阳特色的旅游商品,拉动食、住、行、娱、购等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力争到2010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富州建材市场建设,争取县城柑桔批发市场早日动工;积极向上争取现代粮食物流园区项目,建成县级边界粮食贸易批发市场;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家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服务产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的文化娱乐业,规范发展信息、经纪、会计、金融、保险、律师、咨询、房产物业管理等中介服务业,使新兴第三产业成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营造消费热点,鼓励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到2010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6亿元,占全县国民经济的38.1%以上。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好县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和县到乡有线电视联网等工程,加强群艺馆、图书馆、社区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村村通”的覆盖面和质量,切实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多层次、广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和高质量、低成本的文化服务产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繁荣。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到2010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制度,争取初级卫生保健和服务覆盖率达到90%。通过民政和扶贫部门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网,确保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真正做到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积极推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坚持市场监管制度化
1、坚持市场检查经常性。确定“一天一小查,三天一大检”的日常巡查制度,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执法原则,全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近2000人次,为建立健康良好文化市场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专项整治针对性。年初,及时答复市人大代表刘先成提出的《关于加强网吧和KTV等场所管理的建议》,对县政府网站“市民之声”栏目反映的一中校园周边和黄双乡黄双村存在“黑网吧”进行了及时查处,全年共召开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3次,重组合并网吧5家,变更9家,未新设一家网吧,处罚违规经营网吧38家;4月至5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对5家电脑公司的软件预装领域侵权盗版行为进行了集中专项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严重的侵权盗版行为;特殊时段的清理整顿音像市场,元旦节、国庆节、“六·四”期间,杰克逊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分别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共收缴各类盗版音像制品4400余张(盒);分阶段开展展“扫黄打非”行动,第一阶段,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共查缴盗版图书160多册,盗版音像制品4380片(张),盗版碟带42盒。第二阶段,对县城的4家印刷企业、14家“三印”企业,1个托运站点、圣得西服饰专卖点、邮政等场所进行了专项检查。第三阶段,国庆前,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还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国庆期间“扫黄打非”工作值班小组,确保了我县国庆期间整个文化市场的平安稳定;全年共有7家娱乐场所被行政处
罚。
百姓心声
岩门有好几家网吧,但是进进出出的基本上是一些不满16周岁的小学、初中生,以前乡镇是电子游戏室毁了一代人,现在变成网吧毁了几代人,岩门教育每年都是到数第一,这与网吧有很大关系,不信可以到周边群众去调查,希望相关文化稽查部门能严肃查处,不要像以前来收个费就了事,说个情就退电脑,十来年了就从来没见严厉查处过一家。
麻阳网吧管理不规范 未成年人受害
关于麻阳网吧管理不严的问题,现在网吧(还有游戏厅)到处都让18岁以下的孩子进入玩,甚至有八九岁的孩子,现在孩子自制能力差,通常是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有的甚至玩通宵,还有的孩子在网吧里抽烟,网吧老板根本就不管,他只管收钱,哪管你是小孩子还是大人,他们是唯利是图,这人的良知都到哪去了,文化监管部门又做了些什么?像文化部门这种不作为应该由哪个部门来监管呢?
我先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麻阳人,因家里穷,所以只好经常到网吧上网.也正因为经常在网吧上网,所以看到的情况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在网吧里上网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周末.七至十几岁的孩子几乎占了网吧上网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有进候成年人想上上网,还找不到座位.更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有时候孩子上网上累了,也不回家睡觉,就睡在网吧.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而在网吧里上网的孩子们有时候边玩边骂,骂的话几乎连40多岁的老太婆也比之不如.你们说,这些孩子长大了后素质会怎么样呢?
更让我大感不安的是一次,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子在看黄色片,嘴里还说着,你看,他妈的大人拉尿的时候,竟然那么少,还是白色的浆浆。而所谓只能成年人上网的身份证,竟然都是网吧老板事先把自已的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号码先登记下来,或是从网络上搜索的号码。不管是谁,只要去上网,不用身份证照样可以上。有的小孩了只有七岁,但是给他上网的身份证号码竟然是一九五几年的身份证。还有更好玩的呢。那就是只要文化局要检查。那么网吧老板就提前告诉孩子了,你们今天不要上网,上面要检查。果然如此,检查过后。一个小孩子也没有。这就是所谓的检查,所谓的突击检查。
但是我不明白要检查的消息下面是怎么知道的呢?哈哈,我想只要是有正常思维的人应该都知道对吧。这就是麻阳文化局。有钱什么都好办,只要请他们到酒楼喝上几杯,再额外送点红包。小意思啦。这事包在我身上好了。所谓的文化局长倒底是管什么的呢?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能告诉我吗? 这个答案,我真希望由麻最文化局亲解。因为我实在为麻阳下一代人的素质与健康担心。
第五篇:XX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XX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XX区煤炭资源禀赋,境内煤炭储量大、种类全、品质优,是国家确定的新疆重要煤炭、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近年来,XX区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等有利机遇,立足打造库拜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推动传统煤化工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稳步发展,产业融合加速聚集,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总体情况
XX区共有XX、XXX、XX3个产煤县(市)5大矿区,分别为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县XX矿区。总体规划中备案煤炭地质储量82.86亿吨,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8.26亿吨,主要煤种为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种类齐全的优质炼焦用煤和动力煤,部分煤种在全疆乃至全国稀有,焦煤储量占全疆的83%,是发展焦化及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优质理想原料。合计规划中型以上矿井43个、总产能3705万吨/年。共有各类煤矿企业23家,已建成火电站4个(含农一师1个),装机规模246万千瓦,2022年已发电量24.60亿千瓦时,占地区发电总量的85.23%。共有煤化工企业7家(焦化6家、煤焦油精深加工1家),年产焦炭532.13万吨、煤焦油27.16万吨、粗苯7.3万吨、甲醇8.25万吨、LNG7.94万吨,沥青、蒽油、洗油等产品共计2.52万吨、焦炉尾气14亿立方米。煤电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地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保障民生需求和工业生产、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具体做法
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76331”战略,围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高价值深加工新路径,稳步发展焦化产业,加大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力度,适度发展焦炉气制甲醇,探索发展焦炉气制乙二醇,有序推进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加快推动库拜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延伸发展煤—焦—电—化—盐化工产业及下游副产品加工产业,推动煤化工产业与石化、纺织产业融合发展。
(一)抓政策扶持,促有序发展。
坚持循环、高效、绿色理念,充分利用库拜稀缺的焦煤资源,深入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将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纳入《XX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给予重点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加快“跑部进京”,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加快完善煤化工产业基地配套水、电、气、热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改善“软环境”,保证煤化工项目正常有序建设。(二)抓布局优化,促集群发展。
坚持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约开发。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现状,科学规划煤化工项目和规模,加快形成市场互补、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煤化工产业平衡发展新格局。以XX市、XX县为重点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发展煤油共炼,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以XX市、XX县、新和县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焦化企业拓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打造具有控制力的焦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推动煤化工、盐化工两大板块合力高效发展,构建煤盐联动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中间层级副产物再利用和再资源化加工水平,加大煤层气、焦炉气等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实现产业板块间能量流的合理循环。(三)抓延链补链,促协同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向下游精细化产品延伸,探索产业规模化多联产发展,做精做强焦化产业,适度发展焦炉气制甲醇,探索发展焦炉煤气制乙二醇,提高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和附加值,加快产业融合步伐。积极推广煤基多联产,促进现代煤化工与化纤、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融合协同互补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众泰煤焦化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投入生产,峻新化工9万吨/年新型高性能炭黑及9MW尾气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金晖兆丰8万吨/年LNG项目投产运行。切实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加快实施中泰·金晖年产60万吨BDO项目、河南能源20万吨/年BDO及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天瑞能化煤油一体化精深加工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支持金晖100万吨PVC循环经济项目推进,加速形成煤—焦炭—电石—化工产品、煤—焦化—粗苯—化工产品、煤—焦化—焦油—化工产品产业链,为XX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四)抓双碳落地,促转型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排放量,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引导煤化工产业走绿色清洁发展之路。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煤化工节能减排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煤化工行业能耗高、污染重的形象,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大力推广焦炉尾气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循环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节能降耗。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环境友好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中坚守生态红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调配各类稀缺要素资源。鼓励企业建设LNG项目,共同发展清洁能源。鼓励焦化厂在焦炉煤气部分回收利用加热,投资建设煤气制球团项目,进一步提高焦炉煤气的利用率。积极探索企业与当地政府或者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发模式,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2022年1—2月,地区3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5.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16%。影响地区1—2月综合能耗下降的六家企业中,煤炭、煤化工企业占五家,其中众泰煤焦化公司能耗累计下降71.15%,XX峰峰公司能耗累计下降61%,XX竣新化工公司能耗累计下降51.45%,星河实业公司能耗累计下降61.49%。通过“双控”政策倒逼企业优化机器设备、实测能源品种热值、补全加工转换产出品种,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能源利用率和加工转换效率均有效提升。(五)抓科研攻关,促提质发展。
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抓实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关键环节的资源配置、资本运营和技术攻关,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煤炭、煤电、煤焦化基地主体功能,稳步推进煤炭工业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2022年,持续推进XX煤矿南工业广场全封闭煤仓项目、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采区项目建设,促进煤炭集约协调发展。加快推进XX矿区引进智能化开采和数字矿井建设,提升煤炭供给能力。以煤化工产业为重点,支持XX开展智慧园区建设,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依托网上交易、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能力。三、主要成效
(一)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随着自治区大力支持,煤电煤化工产业正步入重要发展期,一批中大型煤化工项目有序推进,引导焦化企业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已建成以炼焦为主,煤制甲醇、炭黑、粗苯、LNG为辅的煤化工产业,正逐步延伸煤制BDO、煤制乙二醇,探索建设煤制油、煤制气以及煤炭分质利用等特色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传统煤化工加快结构升级和产业延伸,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二)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地区依托优质焦煤资源,煤化工产业加快向重点县(市)、重点企业集聚,库拜煤电煤化工基地示范引领效益明显,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已经形成煤焦化—电—化产加工及煤焦油加工利用、煤炭分质利用为主的煤化工产业。(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依托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承接内地化工产业转移,极大激发了内地企业投资兴业热情,相继吸引了河南能源集团、河北冀中能源集团、新疆中泰化学、山西金晖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阿克苏,成为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主力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投产,初步形成“引来一个企业、带来一批项目、助推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良好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四)重点项目示范效益显著。
通过“台账式管理、算账式推进、全过程监测”的方式,实现对煤化工项目的全过程监测、全方位服务。当前,阿尔格敏露天煤矿120万吨/年附属工程建设一期、二期等项目已完工;XX润华煤矿、大宛其煤矿煤田火区治理工程、XX露天煤矿IV9煤层采剥建设工程等项目进展喜人,XX县博峰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东井45万吨/年、华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克孜布拉克煤矿45万吨/年手续办理中掣肘的矿权纠纷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正在积极申办采矿许可证手续,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拉动了本地固定资产投资。(五)保障民生供给有力。
随着煤炭煤化工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2021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1.5%,增长5.5%,煤炭加工占规上工业比重7.7%,增长4.8%。同时,辐射带动了餐饮服务、煤炭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煤炭在能源产业的兜底作用,在迎冬度峰关键时期,阿克苏火电机组多发满发,持续提高区域大电网电力供应能力,2021—2022年供暖季保障了超过2800万平方米的居民供暖面积,有力保障了民生、冬季取暖、公共服务等用电需求。四、存在的问题
XX区传统煤化工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存在低水平发展和同质化建设现象,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现代煤化工产业正在起步阶段,同时,受产业政策、市场、能耗、环境、人才、技术等影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一)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地区煤化工项目多是以焦化项目为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待提升。煤化工产业与石化、纺织等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能源和化学元素利用率较低,产业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和资源、能源优化利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二)产业发展缓慢。
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多数煤化工项目仍处于规划或在建阶段。与内地发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相比,地区煤化工产业推进相对滞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水平不足,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不强,现代煤化工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及发展水平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三)专业人才缺乏。
煤化工产业对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的要求较高。目前,地区在政府、企业等多个层面缺少煤化工领域的管理、技术和研发人才,自主创新较弱,尤其是在能源化工领域支撑新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管理、研发、销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力量严重不足。本地化工相关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地区煤化工项目所在地点多数远离市区,区域生活配套设施有待完善,难以吸引所需人才长期稳定就业。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促进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
对XX区现有煤炭、煤化工产业进行摸底,依托库拜煤田资源优势,以焦炭为主导,重点发展煤化工、盐化工、油气化工等产业,以及煤焦油、焦炉气、天然气/煤层气、电石炉气、电石渣等副产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以丰富的煤炭和岩盐资源为依托,发展煤盐联动和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烧碱—PVC产业项目布局建设,积极挖掘氯下游深加工功能化产业潜力,打造区域煤盐联动循环经济精品产业链。(二)加快实施多元主体培育工程。
通过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招引内地龙头企业落户阿克苏,实现阿克苏本地煤化工产业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决策迅速、灵活的体制优势,增加产业链广度,实现产业链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提高本地资源转化率,延伸加工深度。(三)推进现有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逐步淘汰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引导XX众泰煤焦化15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新疆黑猫煤化工洗煤、焦化及煤综合利用、新疆天瑞能化煤油一体化精深加工、XX县峰峰煤焦化100万吨焦化工程机焦侧除尘系统技术改造提升、XX龙宇新材料150万吨/年焦化改扩建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为后续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四)推进煤炭、焦煤深度转化利用。
鼓励煤炭生产洗选产业一体化、规范化发展,持续提升煤炭洗选工艺水平、洗选效率和洗选量。以XX县为中心,依托新疆能源技术和资金优势,整合并购现有焦煤矿井,形成500万吨焦煤产能,将XX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焦煤市场;以煤炭清洁分质分级梯级利用为核心,聚焦煤炭高效清洁分质转化综合利用技术,在突破底价粉煤低成本热解技术分离煤焦油、焦炉气基础上,围绕煤炭深度转化利用,稳步发展焦炉气制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探索发展焦炉气制甲醇,甲醇下游重点发展立足本地原料的脲醛树脂,为PTA生产配套的醋酸等项目。收集加工现有焦化企业的焦油,深加工提取苯酚、邻甲酚、二甲酚、菲、咔唑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气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五)全面推动煤盐化工产业优化发展。
着力改善现有焦化产业副产品焦炉气、煤焦油、粗苯的深加工水平,重点发展针状焦,提升煤化工精深加工水平和下游高性能材料产品的产出能力。积极推动传统工艺PVC品质的全新升级,加快氯气与石油化工产业的横向耦合与关联发展,重点将氯资源向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新能源等产业的集聚。依托中泰金晖合资建设的大型烧碱PVC盐化工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氯气下游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以及精细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盐化工在承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氯资源向新材料产、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新能源等产业的集聚。积极探索MTO—乙烯与本地电石—乙炔产业的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乙炔—EDC联合法VCM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