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工作分析与评价期末考试提纲
题型:填空 10*2’ 名词解释 5*3’ 简答 4*5’ 案例分析 15’ 实务操作 30’3*10’
第一章 工作岗位研究导论
一、工作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
工作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 分级等活动的 总称。更确切的说,它是以组织中劳动者的 岗位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岗位信息的采集,以及岗位分析 和岗位评价,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员工的招聘、考核、培训、晋升、调配、薪酬和奖惩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
二、工作研究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2、能级原则:功能大的 岗位,能级就高
3、标准化原则: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级在内容、程序、方法、因素、指标上的 标准化;岗位说明书、岗位培训规范等 标准化。
4、最优化原则: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的 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最低数量的岗位设置;效率最大)
三、工作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的方法
2、数量分析的 方法
3、心理学的方法(测验、观察等)
4、其他科学的方法
第二章工作岗位调查
一、什么是岗位调查
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过程。
二、岗位调查的目的是:
(1)收集各有关的信息资料。(2)为改进工作岗位的设计提供信息。3)为编制说明书提供依据。(4)为岗位的评价与岗位分类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岗位调查的意义
岗位调查是工作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岗位调查,才能准确、全面、系统地占有丰富的原始资料,顺利地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认识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达到岗位研究的目的。总之,面向生产实践,深入进行岗位调查,是实现岗位研究的各种任务,提高岗位分析、评价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保证
第二节 岗位调查的方式及内容
一、调查 常采用的几种方式:
1、面谈
2、现场观察
3、书面调查
三、岗位调查表的一般格式
一基本资料 二工作时间
三、岗位工作描述
四、工作责任
五、工作范围
六、工作强度
七、工作环境
八、任职资格要求等
第三章
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1、工作要素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的动作、单位。
2、任务安排一位员工所完成的一项具体的工作。
3、责任(职责)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或大部分任务。
4、职位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合。
5、职务(工作)同类职位或岗位的总称。
6、职业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间内从事相似活动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7、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二、工作分析(Job analysis)的意义
工作分析是对工作一个全面的评价过程,它通过“收集、分析、整合”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来说明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技能要求。
工作分析的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工作分析)
1、工作分析为组织设计和结构提供基础
2、工作分析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依据
3、工作分析使岗位评价和报酬达到公平和公正
4、工作分析使招聘活动有明确的目的5、工作分析使训练和开发有合理的方向
6、工作分析为业绩评价提供客观标准
7、工作分析为职业生涯计划提出方向。
五、问卷法(Questionnaire)
由工作分析者设计出一套工作分析的问卷,把要收集的信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工作人员填写,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整理,得到工作分析的信息。
1、问卷法的优点:省时省力;业余时间填写;样本量大;资料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
2、问卷法的缺点:设计表格花费时间,费用较高;被调查者可能出现不积极配合的现象。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工作概况(2)工作目标任务(3)工作的责任范围(4)物理环境(5)社会环境
(6)聘用条件
第四章工作岗位评价
一、岗位评价的含义
岗位评价,也称为职务评价或者工作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设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最终是要把企业中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作出评定,并以此作为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岗位评价指标和标准
一、岗位评价指标(共22+1)
劳动技能(5个)
技术知识要求 操作复杂程度 看管设备复杂程度 产品品种与质量要求程度 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 劳动责任(6个)
1、质量责任:生产岗位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承担的责任大小。
2、产量责任:生产岗位对最终产品的产量承担的责任大小。
3、管理责任:生产岗位在指导、协调、分配、考核等管理工作上的责任大小。
4、安全责任:生产岗位对整个生产过程安全生产承担的责任。
5、消耗责任:生产岗位的物质消耗对生产成本影响的程度和承担的责任。
6、看管责任:生产岗位对其看管的生产设备承担的责任,及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程度。劳动强度指标(5个)
体力劳动强度 工时利用率 劳动姿势 劳动紧张程度 工作班制
劳动环境指标
粉尘危害程度 高温危害程度 辐射热危害程度 噪声危害程度 生产作业危险程度(加)
其他有害因素危险程度
社会心里因素
该因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是由于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对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第五章
1、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重、紧张或密集程度。劳动强度以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体力和智力消耗量来衡量。
计算公式:I=3T+7M
I—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指数T—工时利用率M—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²)
一、粉尘的概念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漂浮在劳动环境空气中是固体颗粒。
2、粉尘引起的疾病
(1)尘肺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吸收了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肺粉尘沉着症(3)眼病(4)皮肤病
一、噪声的概念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一、高温作业的定义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第六章
一、职业危害的概念
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未能及时消除和控制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这种毒害作用称为职业危害。
一、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内的职业病是由国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由安监局主管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职业病一般是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
(2)发病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发病与否及发病时间的早与迟往往取决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时间、数量。劳动强度大、作业场所环境恶劣是导致职业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3)具有群体性发病的特征。在同一作业环境下,多是同时或先后出现一批相同的职业病患者,很少出现仅有个别人发病的情况。
(4)具有临床特征。同一种职业病在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程进展上往往具有特定的表现。
(5)职业病的范围日趋扩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职业病将被发现。
(6)已经被发现的职业病可以预防或减少。对已经发现的职业病的预防或减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国家和企业对预防或减少职业病的预防(治疗)措施的投入力量大小。
案例 1冲床的危险性评价
•某厂每天需要冲床加工工件,由于这种冲床出厂时没有安全保护装置,使用单位也没有采取措施,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冲掉手指事故,为了评价这种操作条件下的危险性,应确定危险分值.•案例的深层次问题:以人为本理念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案例2废弃浓硫酸罐改造
某化工企业要将废弃多年的浓硫酸罐重新改造利用。改造的程序是这样的:三个焊工在安全员处开了动火证后,在现场先用工业水冲洗罐内的 残留的浓硫酸后,其中两人爬到了罐顶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另外一人在底下做辅助工作。
第七章 工作岗位分级
•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级的几个概念
• 岗位分级:是在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岗位本身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程度、所担负的工作职责大小以及岗位所需人员资格条件高低等因素,对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岗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从而区别粗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 岗位分级和职业分类
•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
• 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企业中的岗位分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岗位分类又为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益的补充。
• 职位分级与岗位分级是国家政府机关与工商企业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正像美国著名行政学专家菲勒说过“工商人员更容易使用工作或岗位分类一词,而公务人事人员却常常说职位分类,它们两者都是指同一件事情。”
• 职位分级与岗位分级区别
1、对象不同
2、实施程序和范围不同。
• 职位分类:国家要制定《职位分类法》作为准绳,建立专门组织、专家加入,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范围广;
• 岗位分类本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局限在企业,不具有强制性。
3、两者实施难度不同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体系的形成,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职位分类是整个行政人事管理中最重要、最复杂、最难处理的问题。
• 岗位分类则没有那么复杂,适用性和实用性是岗位分级的第一原则。
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 分级过程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 根据系统性原则,按工作岗位的性质对岗位进行横向分类。
• 岗位分类要以客观存在的“事”为依据。
• 岗位分类要适度反映各岗位之间的差异。
• 岗位要定期进行重新分级。
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 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
•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 3.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
•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统一列等。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和功能
•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
• 有利于科学管理;同工同酬;员工的公平感。
二、工作岗位分级的功能
• 在人力 资源配置方面
• 制定职务工资的基础和依据。
• 是对人员考核、晋升、奖励和培训的依据。
• 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晋升路线和个人在组织中发展的阶梯。
• 为企业合理的定岗定员提供了依据。
工作岗位分级的缺陷
• 岗位分级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 岗位分级结构的严密性,可能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带来诸多的不便。
• 岗位分级的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要请专家。
第二篇:大学广播电视史期末考试提纲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1、即时性;
2、直感性;
3、广泛性 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由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再从无线传播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传播方式。
189
51901年,无线电信号越大西洋实验成功.1906
1933(FM)
视觉器具:电视的史前时期开始于照相和电影。
1884年,尼普可夫转盘——机械扫描
在英国,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5年,贝尔德成功制造出机械电视机
1941年,电视屏幕首次出现彩色。
1933年,佐里金研制出了摄像显像全套装置;
佐里金被认为是开辟了电子电视时代的先驱.萨尔诺夫在电子电视研制过程中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被称为“美国电视之父”。
费辛顿和德佛雷斯特是早期试验广播电台的突出代表。
早期电台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试验性质的,缺乏持续有力的财政支持,电台功率很小。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开始定期广播,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1922年8月28日,第一个广播广告在美国播出,广播广告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
美国三大广播网的建立:
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
192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1943年——美国广播公司(ABC)
荷兰率先于1927年开办对外广播,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美国在1952年“冻结”政策解除后,电视事业很快走向繁荣兴旺。
第三世界国家中拉丁美洲最先发展电视。
彩电制式“三分天下”:苏联和东欧国家采用了SECAM制式;西欧、北欧、大洋洲和非洲部分、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采用了PAL制式;美洲国家、日本、菲律宾、中国台湾地区等采用了NTSC制式。
1965年4月6日,国际卫星通讯组织的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国际电讯卫星1号”(“晨鸟”卫星)升空,标志着世界进入国际卫星传播的新时代。
苏联是第一个发射国内通讯卫星的国家。
加拿大于197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卫星传播网。
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国家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制度”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广播电视体制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它也包括广播电视媒介机构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本质上区分,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商营制、公法制和国营制三种不同的体制。
1、私营商业制(商营制)
针,完全是按照商业的原则来经营;经营目的是通过服务获取利润;经营目标主要是向广告主提供大规模的受众,而为了吸引和保持受众,又要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性强的节目。
弊端:由于商营广播电视以营利为目的,极力追求高收视率,因此节目内容具有表
现暴力和色情的天然倾向,同时广告泛滥成灾。
以西欧,特别是英国和德国为代表,和社会责任理论密切相关。公共体系一般不由政府直接控制,而由政府任命或批准一个半独立的媒介机构从事具体的广播活动,处于立法机构的常规监督之下。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国民征收视听费。
代言人自居。娱乐节目比较健康,严格控制广告数量,重视受众调查。
弱点:首先,传统上公共广播电视必须面向所有人的要求,受到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其次,经济因素的制约变得越来越强烈。再次,由于屈服于商业主义的流行文化,失去了独特的平衡社会和引导文化的作用。
以前苏联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这种体制。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认为广播电视是民族国家的宣传工具,旨在推行政府的政令,并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节目特点:新闻、教育节目占主要地位,娱乐节目以健康为前提,传播内容一般比较严肃,没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不以追逐利润为目标。
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答:(1)戏剧节目。主要是广播剧和电视剧,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单本剧集萃、系列剧、连续剧。按发生的时代和集中的内容可分为日间连续剧即肥皂剧、情景喜剧、冒险和罪行剧、电视电影和“真实戏剧”。
(2)综艺节目(滑稽戏和歌舞表演)。20世纪30年代广播中出现了类型化的滑稽节目。40年代电视滑稽节目开始兴起。综艺节目与滑稽节目性质相近,但伴随歌舞,以渲染热闹气氛为目标。
(3)体育节目。体育节目越来越集中于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特种频道,以便针对特定兴趣和目标观众播出。
(4)竞赛节目。竞赛节目收视率高、制作费低,一直是广播电视的大宗产品,在电视中尤其热门,逐渐发展出“真人秀”的新形式。
(5)音乐节目。音乐节目在广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调频广播中;在电视中是配角,往往是许多音乐片段的结合,或者是综艺节目的陪衬。但有线电视的音乐频道是例外。
(6)漫谈节目(也称“脱口秀”)。漫谈节目(或称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中也是大宗产品。
(7)新闻节目和信息节目。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普遍从影片形式向磁带录像转化,世界进入了电子新闻采集(ENG)的时代。80年代,卫星新闻采集(SNG)方式出现,90年代,世界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
(8)公共事务节目。公共事务节目主要包括社论、新闻人物访谈、公共议题讨论和对政治事件的报道。
(9)公共服务类节目。公共服务性的节目包括针对特殊兴趣观众的节目,其中最重要的是
儿童节目。
美国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广播确立了新闻媒介的地位。
60年代,电视新闻崛起。
《1927年无线电法案》是商业电台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
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开始全国性联播,这是美国第一个广播网
《1927年无线电法案》是商业电台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 塑造商营广播电视网的人物
萨尔诺夫——全国广播公司NBC
威廉·佩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美国的有线电视政策经历了由限制到开放的过程。
1980年6月1日,特纳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60年代到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四个政治事件把电视新闻的地位提高到新高度, 肯尼迪遇刺事件
民权运动
越南战争
水门事件
默罗是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开创者(《现在请看》、《面对面》)。
亨特利和布林克利是第一代两人搭档的电视主持人。
克朗凯特确立了主持人在电视新闻中的决定性地位。
芭芭拉是第一位电视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英国
1922年,6家大电器制造商及数家小电器公司联合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广播服务。公营BBC,于1927年开始广播。“公共服务”是其指导原则。
管理商营广播电视的公共机构独立电视局(ITA)于1954年8月4日建立。从此,英国开始了商营广播电视的历史,公商并营的广播电视体制开始建立。
会、咨询委员会三方面组成。
立的。
特征倾向精英。
独立广播电视局(lTA/IBA)管辖下的商营广播电视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松散联盟,但受到许多制约和监督。它不能避免商业电视追求收视率、广告和娱乐性的缺点,但由于工党和保守党政府之间的相互制约,大体维护了两类媒介的公平竞争和各种传播活动的平衡发展。因此,有人称英国广播电视体制是世界上“缺点最少”的体制。
199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广播白皮书——《英国广播公司的未来》,再次确认了BBC的核心地位。
德国
战后,西方盟国与德国政治家达成共识:实行公营制度。
在联邦德国,各州发展不平衡,为解决此问题,1950年6月9日,全国性联合组织“联邦德
国公营广播事业协会”成立,简称“德广联”(ARD),1991年,《统一德国全国广播电视协定》诞生,确认德国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与私营广播电视并存的二元广播电视体制。
苏联
1965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卫星电视传送网。
苏联广播电视的传统特点:
(1)国家所有和独占的体制
(2)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
(3)国家财政的经济来源
(4)传播媒介的宣传功能
(5)封闭式的管理机制
在苏联解体时,留下了两套全国性的广播电视机构 :全苏国家电视与广播公司(又称奥斯坦基诺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由原奥斯坦基诺公司改组而成。1993年12月,叶利钦发布总统令,宣布将从事国际广播的“莫斯科电台”从奥斯坦基诺公司分离出来,成立完全国营的“俄罗斯之声”对外广播公司。除此之外,对奥斯坦基诺其他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实行股份制改造。资产的51%划归国家所有,其余49%的股份售出,归12家大型私有化企业所有。实行股份制之后,奥斯坦基诺公司改组为俄罗斯公共广播公司,新电视台易名为“俄罗斯公共电视台”,广播电台仍为国家所有。
合银行的老板、叶利钦第二任期竞选的主要财政支持者别列佐夫斯基。他对公共电视台及公司的控制直到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和打击金融寡头的措施。2002年,重新采取了能够反映其舆论中心地位的“第一频道”的称呼。
其间充满了政府与商界的合谋与冲突。
俄罗斯金融和商业寡头古辛斯基于1993年10月开办独立电视台(NTV)。
法国
法国广播电视改革从蓬皮杜时代开始
1982年法国《视听传媒法》诞生,被称为法国媒介的“解放法”,它是法国媒介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法律,法国成立了一个半独立的管理机构-最高局,使之控制广播电视,但独立于政府,国家没有了对广播电视的垄断权利。
1984年,政府批准了商业电视,并开办了新的商业付费电视——超级电视新频道,成为欧洲最大的有线电视经营者。
1987年,政府出售了公营的法国广播电视公司第一频道TF1,这是西方主要国家中将公共电视私有化的首次尝试。
意大利
意大利公营电视广播体系的“三家分晋”。
意大利广播电视的党派性很强。根据1975年改革法规定,两个全国性频道分属不同政党控制:第一频道由天主教民主党控制,第二频道由社会党控制。1979年,第三频道开播,由
共产党控制。1987年,第三频道也变为全国性频道了。从此意大利的公营广播开始三分天下。这种政治控制的现象在广播电台同样存在。从上到下,从总经理、总编辑到底层的普通员工,都按政治势力的大小进行分配。各个频道代表不同的观点,也侧重不同的节目。1975年,政府开放商业广播电视。
贝卢斯科尼控制了新出现的四个大的私营电视网中的三个
加拿大
加拿大广播电视一直在英美两种文化的巨大影响下挣扎,其历史经验在世界上是独特的。1969年魁北克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建立传播部的省。
1985年,《法语电视的未来》报告的提出,使魁北克成为全加拿大法语节目广播中心。出于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实际需要,加拿大的整个国家政策都越来越向私营部分倾斜。
澳大利亚
英国、美国对澳大利亚广播电视的影响非常明显,澳大利亚一直紧随世界潮流,不甘落后。1980年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SBS)开播,是采用多种语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
日本
1926年8月6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家社团法人广播电台在中央放送局统率下,共同组成了日本广播协会(NHK)。在日本广播电视界,NHK有特殊地位。它的财政支持完全来自收视费,技术精良,节目平衡。
日本“电视之父”高柳健次郎和科学家八木秀次两人的发明为日本电视的诞生铺平道路。日本战后公共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
电视直播事件日本皇太子大婚和东京奥运会,成为电视发展的契机。
日本是模拟式高清晰电视MUSE压缩制式的创始国。
韩国
韩国广播电视的历史第一个显著特点是:韩国广播电视事业起初是在其他国家的统治下生长和发育的,因此,带有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不同特点。
韩国广播电视的历史第二个显著特点是:频繁复杂的政治变动、暴力冲突和血腥镇压也给韩国广播电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是在独裁体制压制民主要求的尖锐矛盾种,在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实际中发展的。
70年代,韩国电视剧兴盛起来。
全斗焕建立第五共和国后,命令所有广播电视都并入KBS,组成了一个广播电视公团。1990年,卢泰愚政府结束了对商业电视广播多年的冻结。
1991年首尔广播电视公司(SBS)开播,它商业化程度高,依赖和模仿外国节目明显。
拉丁美洲
除了北美洲和欧洲,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引进广播电视的一个洲。
美国对拉丁美洲广播电视的影响巨大。
对美国文化影响抵制最强烈的是古巴。
世界上最大的广播集团中有两个在拉丁美洲,它们是巴西的环球电视公司和墨西哥的特莱维萨公司。
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三个最主要的电视市场。拉丁美洲式肥皂剧是它们成功的共同法宝。
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1981年,日本广播协会(NHK)首次展示高清晰度电视。1991年,日本开始正式播出模拟式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直播卫星指主要播放电视的广播卫星。它与一般通讯卫星的根本区别,是节目可以不必经过地面卫星站的中转而直接到达用户家庭。作为电视传播手段,直播卫星既具有一般电视台的直接性,又具有卫星传送的超长距离和高质量,因而专家预测它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1987年7月4日,日本NHK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整套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电视台。大众电子传播媒介经过了以下历史进化阶段:首先,广播电视对非特定受众实施单向传播的大众化服务阶段,以统一生产、大量消费为特征;其次,以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受众日益分化为特征的“窄播”阶段,带来为兴趣指向和消费结构各不相同的受众层次和群体服务的特征;最后,网络化多媒体按照用户个人选择提供相应服务的“存取型视频服务”阶段,受众的层、群结构日益划分为个体,表现出“受众单个化”的结构特征。广播、窄播和个体化传播三个阶段从传播主体、传播手段、显示手段、财源结构、受众特点、服务形态、节目编播以及节目制作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
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世界格局,而且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活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直接交流的途径。CNN成功的途径是:24小时播放新闻,播放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随时播放最新的消息。CNN最早意识到现在的新闻需要全球意识,它的特色是国际新闻。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CNN受到来自美国本土及世界同行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各大电视网争相开办24小时新闻频道,一场广播电视的激烈角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在多个泛欧广播的卫星机构和卫星系统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卢森堡的阿斯特拉欧洲卫星系统。
在亚洲,最重要的卫星系统是“帕拉帕”卫星、“亚洲”卫星和“亚太”卫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3年对电视传播不均衡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在国际传播中存在两个特点:一是电视节目大部分是单向流通的,由几个大的节目输出国向其他国家流通;二是这些流通的节目以娱乐类的节目为主。
变化,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也感受到美国电视节目单向流动的威胁,美国的影视产品垄断着全球的娱乐文化输出。
(1)美国节目经营机制转变,伴随全球化节目的是直接收费的经济机制。
(2)加拿大常常采取“孪生子”办法——即制作两个国家各自的版本,相互允许发行和减税。
(3)拉丁美洲加强节目的出口。特别擅长制作“电视小说”.(4)日本:90年代起,加紧对各国(主要是西欧和东亚地区)的电视节目输出,节目内容(5)欧洲:为适应越界电视广播的新形势,各国共同制定了跨国广播电视著作权的法规,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欧洲跨国广播电视法制框架。
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和欧洲的兼并浪潮兴起。
自80年代“取消规则”以来,各国竞相开放私营电视,公营电视处境日益艰难。
第三篇: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
《大学英语二》试卷分析
一、本试卷共包括七个部分: 1.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0% 2.complete the dialogue 10% 3.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10% 4.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5.Translation 15% 6.Writing 15% 试题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要求。主要表现在:1.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语言知识运用,大部分题目都创设了比较完整或相对独立的语境。2.定位语篇,突出能力考查,阅读都能把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整体要领作为命题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大多数试题结构合理,难易基本适中。大部分考点中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相互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参加本次考试的共34个教学班,平均分为79分。
二、试卷分析
1.单项填空题。本题注重语境和知识点的覆盖面,未超出考纲规定的范围,也体现了以考查动词为主的理念。包含了动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动词时态语态题;另外,也考查复合句,冠词等语法知识。此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错。
2.补全对话题。语境设计合理,切近生活,考查了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有利于课程改革和英语教学。这部分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3.阅读理解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能够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比较高。能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从文章的信息中推断出答案。
5.选词填空。掌握的欠缺,说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还有待提高好。
6.翻译和写作。书面表达以检测考生运用书面英语的书面输出能力为目的,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现代气息,失分主要原因是词汇知识掌握不牢固。表现如下:
1、对单词记忆不准,书写时出错。
2、不会变化词性。
3、大部分学生的单词拼写有误。
建议加强词汇记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三、今后教学方面的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并把握英语命题改革的方向;针对性训练新的题型。
2、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单词记忆策略和单词拼写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生在语境中对语篇和语义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4、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从而提高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四篇: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工作。其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使组织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工作分析可以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资格条件,使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同时为组织招聘、选拔和使用合适人才提供依据,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2、它是对工作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有了明确的职位说明书,就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3、它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的标准。工作分析之后所编制的职位说明书,具体说明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使公职人员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为正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晋升也提供了科学的标准。
4、它是确定工作人员工资、奖酬、福利等标准的依据。通过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确定了职位在工资等级中的位置,使公共部门在制定工资标准、奖酬制度与福利报酬等标准时有了科学的依据,使工资报酬、奖金、福利等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工作分析是全面收集某一职位的有关信息,对该职位从事各方面调查研究的过程。因此,进行工作分析时应着重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责任者(Who);(2)工作内容(What);(3)工作岗位(Where);(4)工作时间(When);(5)怎样工作(How);(6)为何要这样做(Why)等。在完成以上任务后,再将该职位的任务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任职条件等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形成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职位概况:包括职位的名称、编号、职位所属部门、职位等级、职位说明书的编写日期等;(2)职位说明:主要包括本职位的特征及主要工作范围;(3)资格条件:担任此职位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与条件。
2、工作分析常用的方法有:(1)观察法:即有关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亲自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的环境与条件等,为进一步进行工作分析做准备;(2)问卷法: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有关人员要事先设计出一套工作分析的问卷,把要收集的信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由工作人员填写,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
3、职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信息,对职位进行分类划等的过程。职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排列法。(2)评分法。(3)因素比较法。(4)分类划等法。
第五篇:桥梁工程期末考试提纲
桥梁工程期末考试提纲
1.桥梁总长
2.桥梁的建筑高度
3.桥梁按体系划分
4.单向桥面板
5.偏心压力法(刚性横梁法)的基本假设
6.预拱度
7.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形状
8.先张梁和后张梁的区别
9.上承式拱桥的合理轴线
10.桥梁的横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11.桥梁支座的作用
12.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的使用范围
13.重力式桥墩按墩身截面形式可分为
14.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
15.桥梁伸缩装置的作用
16.桥梁的主要组成17.梁式桥墩计算的最不利荷载组合18.杠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