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沐阳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沐阳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对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认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势在必行,对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速度快与不快的问题。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全县广大干群必须统一这个思想认识。一乡不富何以富县?如何下好下活工业这盘棋,决定“全市三分总量有其一”的目标能否实现。全县各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大搞工业集中区建设。但是,从目前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从客观上影响了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所到乡镇各级领导对县委、县政府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要求基本都能理解,但也有应付思想,少数乡镇思想认识不到位,破解难题的主动性不强、行动相对迟缓,效果不够明显,只停留在计划和设想中。对发动全民创业的真正目的认识不清,认为乡镇工业太差,现在大搞工业集中区建设不适时宜,强人所难。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搞,没有弄明白到底为什么要搞工业集中区建设。说白了,一是没有钱建,二是建好了没有人要,三是为了应付县里勉强建。
(二)、统一规划上,缺少科学性,长远性。
工业集中区应该如何建,建在什么地方,是由条状延路发展,还是变为块状区域,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为了好看,搞形象工程,虽然不存在违规占地现象,但是还是占用了大量好的良田,造成新的土地浪费。规划缺乏科学性,不能因地制宜,没有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三)、资金调度上,不能多渠道、多思维筹措。
乡镇集体经济薄弱,政府可用财力有限,对如何吸引外资、民资用于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开发工业集中区,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如何筹措建标准化厂房的资金,不开动脑筋,把眼光只盯在脱贫攻坚资金上。还有的把建厂房任务分解到各村,各机关,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造成任务分解,实效难成,体现不出决策的科学性。
(四)、管理上,没有相应的过硬措施。
集中区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有些乡镇虽然向县政府承诺保证完成建设工业集中区的任务,但是集中区建前、建后缺乏明确的工作思路。县里让建我就建,建好后如何运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没有得力的招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能解决乡镇工业集中区招商难,项目引进难的问题。
二、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立足本地区位、资源优势,从本土创业和招商引资着手发展工业项目来充实工业集中区。进一步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工业集中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搭建全民创业的舞台。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必须以创业和招商引资为前提,决不能让新建设工业集中区厂房成为空壳厂房。调研中,我们的确看到个别乡镇的有盲目上马的情况,结果造成厂房长期空关的现象。
大部分乡镇在建设标准化厂房过程中都能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做文章,有针对性的建设标准化厂房,使厂房在建设之前就能有项目入驻。新河镇是我县的花卉之乡,本身没有工业项目,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之前就是针对干花项目进行建设,原有的干花项目规模不大,入驻标准厂房后,依靠工业集中区优势和一些优惠政策使企业不断做大,成为我县的外贸大户。
陇集、桑墟、贤官等乡镇由于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集中区
建设不存在入驻难的问题。但,针对一些工业比较薄弱的乡镇,则必须做好招商引资和发展本土经济的文章。龙庙镇在工业集中建设过程就是招商先行,结果工业集中建设有两座标准厂房就是外商老板自建的。陇集镇在四年前是一个工业零镇,之所以拥现在的工业集中区的规模,其根本原因就是招商引资。
另外就是鼓励本土创业进园区,要想富一方百姓,其根本就是要鼓励创业。我县不同的乡镇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茅圩的水晶、韩山的蓝晶矿、高墟的大米、吴集的百页、万匹和东小店的蔬菜,这些都是良好的工业原料,完全可以鼓励当地人进行深加工来获得更多的附加值。特别是贤官、桑墟的板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可是板深加工有我县基本还是空白,具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办公用品、家具、工艺品、体育器材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些都是我们工业集中区建设招商和创业的好项目。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规划工业集中区。
根据自身的工业基础、产业特色,进行规划制订,同时,要做到集中区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同步实施。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集中区建设和乡镇总体规划有机结合。
3、实事求是,不摆花架子,不搞大而全。
工业集中区一定要建,究竟要建多大,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设。办自己能办的事,不急功近利,搞有效投入,想好敢于负债的条件,以免形成资源浪费和新的财政负债。陇集、贤官做法的前提条件是招商与建设并重,量身定做,按需建设,同步进行,打出了有风险的时间差,结果是成功的,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招商为先导,以招商促工业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以工业集中区发展带动乡镇财税收入的增长。
4、多渠道筹集资金,(1)效仿陇集做法个人投资建设,先建后卖,乡镇负责保底收益,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他筑巢你引凤;(2)效仿贤官做法,乡镇、村、企业大户股份投资,租金共享;(3)也可以采取乡镇干部集资;建方垫资,先建后付,分期付款;吸纳效益好的企业资金投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
5、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各种扶持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使用,优先扶持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为集中区企业提供可以贷款的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和鼓励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6、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是一件利民之举,是发展乡镇经济的好事,好事要办好。因建工业园区时的资金来源多样性,和为了提高标准化厂房的使用率而对外招租的一些承诺,这些产权问题、责任问题、管理问题一个也不能含糊,这就要求工业集中区管理制度必须具有规范性,而不能只是口头上的、粗线条和含糊不清、不可操作的。
第二篇:长丰县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长丰县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岁末年初的县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县”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百十工程”,实现“三大跨越”,进军全省十强县的五年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年伊始,县委、县政府就相继制定出台了创建一流发展环境、优先发展工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在集中力量抓好南部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同时,审时度势提出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大胆构想;此外,合肥市新近出台了关于免收开发园区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为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近期县发计委组织力量,对全县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尤其是南部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南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我县现有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岗集镇、双墩镇、三十头乡和双凤工业区范围内。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工业园区所在乡镇区,克服自身可用财力紧缺困难,千方百计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2005年底,南部经济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78亿元。其中: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6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路30千米,修建供排水管道11.3千米,园区日供水能力1万吨;架设输电线路25千米,形成供电能力35KVA,另有110KVA供变电项目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中;获得国债支持的园区污水管网项目已基本建成,有望年底前接入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双凤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9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路39千米,修建供排水管道85千米,实现园区由合肥供水集团和双墩自来水厂的双向供水,园区日供水能力5万吨;架设输电线路34千米,形成供电能力80KVA;园区的绿化、亮化工程效果良好,雨污分流、污水截留系统建成投入运行,有效地控制了园区工业废水对大房郢水库的水体污染。双墩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0.31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8.3千米,园区路网框架初步形成,修建供排水管道16.3千米,园区日供水能力1万吨;架设输电线路5.7千米,形成供电能力35KVA。三十头乡三元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7千米,修建供排水管道9.5千米;园区已建成连接合肥张洼路的主管径300mm自来水接装工程,具备1万吨的日供水能力,目前受市区供水水压限制,尚不能满负荷供水;架设输电线路20千米,形成供电能力80KVA。另外,全长约15公里、横穿整个南部经济区的江汽工业大道已全程贯通。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南部几个工业园区的环境不断美化、亮化,园区品位逐步提升,招商吸引力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整个南部经济区的发展受到合肥市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在合肥市“141”组团发展战略中,我县南部经济区作为合肥北部组团,已被列入合肥城市建设规划中,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前景更加光明。
(二)中、北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始启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除南部经济区外,北部县城水湖工业园要按照6平方公里规划,3平方公里起步,实现水、电、路和园区土地的“三通一平”;中部的下塘、吴山、杨庙等工业集中区要按照5平方公里规划,1-2平方公里起步,实现“三通一平”;其他有条件的乡镇都要规划建设工业功能区。经调查了解,目前水湖镇依托县城发展,在县城西部,罗塘路以西、南一环路以北、西二环路以东、长寿路以南范围,紧邻合淮阜高速和311省道,规划建设9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首期工程准备先建成2.5平方公里的仙居产业园和民营工业园。由于靠近县城,水湖工业园的水、电、路等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基本实现“三通一平”要求。中部地区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展较快的是吴山镇。在吴山镇2005年底修编的总体规划中,就提出在合淮路、合淮阜高速出口交汇处,建设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和物流园区。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吴山镇提出2006年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任务是:完成吴王大道东段综合开发一期工程9000平方米,修建长1500
米、宽12米、控制红线45米的百花大道和长600米、宽14米、控制红线60米的昌岭路东段,实现工业集中区首期1平方公里范围“三通一平”。
(三)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园区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引进项目112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43.1亿元。在全县范围比较,南部几个工业园区引进项目多,实际到位资金规模大。其中:双凤工业区累计引进项目221个,协议投资77.6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130个,完成项目建设投资21亿元;岗集江汽配件工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25个,协议投资25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55个,完成项目建设投资12.5亿元;双墩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22个,协议投资3.4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7个,完成项目建设投资2.7亿元;三十头三元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99个,协议投资11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37个,完成项目建设投资3.6亿元。截止2005年底,南部一乡两镇一区引进的项目数占全县引进项目总数的40%以上,引进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引进资金总额的90%以上,中、北部地区在引进项目数和到位资金额方面明显偏低。
(四)已进驻园区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为创建一流发展环境,使外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县委、县政府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去年以来,我县相继采取了重奖招商引资“第一引荐人”、“零门槛”引进工业项目(即:工业项目“零收费”、企业办事“零上门”、并联审批“零停留”)、“企业宁静生产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以商招商,服务园区企业。同时,强化经济环境“110”职能作用,加大企业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氛围。入园企业建设进展顺利,生产经营良好,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双凤工业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以上。园区骨干企业鸿路集团钢构项目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完成从单一的轻钢结构向重钢结构的跨越,企业产值从进驻工业区之初的每年不足5000万元,跃升到去年3.6亿元;全县乃至全省钢结构第一楼——鸿路大厦正以昔日深圳的建筑速度向上挺拔,企业集团正向着全国钢构第一强加速迈进。全国500强企业伊利集团16万吨液态奶项目2005年正式进驻园区以后,建设速度再创新高,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大部分基础工程,近期部分生产线将投入生产运营。其他进区项目,如金诚玻璃钢、波林新材料、丰大乳业、江淮混凝土、华洋电动车、金润米业等企业均生产经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比去年增长50%以上。在江汽集团的凝聚带动下,入驻园区的汽配企业逐年增多,其中,星通橡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长为我县规模以上明星企业之一。江淮万吨铸造中心、庐丰公司、万向钱潮、万安集团等其它进区项目,也逐渐显现出强劲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力。在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的带动下,岗集镇正朝着全省汽配第一镇,乃至全国汽配基地的目标迈进。入驻双墩、三元产业园以及中、北部吴山、水湖等地区的海螺水泥、合雅化工、红樱桃集团、红星机械、合肥固废处置中心、盐城利维电光源、合肥通用变压器、丰联铸造等企业生产经营良好,建设进展顺利。
二、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几年来我县南部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园区形象有所提升,但与县外周边开发区相比,形势不容乐观。像瑶海、庐阳等开发区,无论是土地平整,还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明显好于我县工业园区,对我县工业园区发展形成强大的压力。全县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较好的目前只有双凤工业区,但在道路、企业污水排放等方面,还显得薄弱,仍需进一步完善。中、北部大部分乡镇的工业集中区,基本上处于规划设想中,尚未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园区框架结构大多尚未形成,基础设施亟需加强。
(二)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明确。在南部几个工业园区中,岗集江汽配件工业园发展目标较为明确。几年来,坚持高扬江汽旗帜,瞄准国内汽车配件行业进行招商,引进的项目体现了以汽配为主的园区发展定位。但是包括双凤在内的南部其他几个园区这几年的发展方向仍
不够明确。双凤工业区及双墩产业园没能确定一个主导发展方向,现已引进的项目所属行业较为分散,产业关联度不大,缺少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企业不能集群发展,园区总的发展定位不明朗。三十头乡三元产业园虽提出服装、物流两大目标定位,但在引进项目上存在一定难度,园区入驻企业较少,且分布零散。
(三)引进项目建设进度慢,结构不理想。近年我县工业园区引进项目总数不少,但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较少,且资金到位率偏低,建设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另外,引进项目结构不够合理,为数不多的大项目中,房地产开发类占据了不小的份额。特别是在中北部乡镇,工业项目奇缺,很多引进项目,企业技术含量低,对地方财政税收、社会就业贡献小,发展后劲不足。
(四)园区建设用地面临紧缺矛盾。由于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目前我县工业园区存量可用土地严重不足,土地使用证难以办理,对园区及入驻企业的发展壮大均有不小的制约。
(五)多数入驻企业存在融资难题。我县园区现有的大部分企业属中小型企业,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生产发展资金紧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主要渠道,但为提高资金运营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控制越来越严。而相当一部分入驻我县的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有效抵押资产,特别是拿不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企业,银行不敢对其投放贷款。
三、发展园区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县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免收开发园区工业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合政办[2006]8号),规定“对经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工业聚集区的工业投资项目,免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加快我县工业发展,全县各乡镇中尚未按照县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县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要求规划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要抓紧开展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符合条件的,要抓紧按要求申报,争取能在市政府即将进行的工业集中区确认中获得通过。
(二)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当前,南部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只有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努力降低入园企业投资建设成本,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利用贷款、争取财政贴息或向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园区基础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提高园区在招商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三)走园区企业集群发展之路。在引入项目时,要改变过去无条件引进、全盘接收的招商方式,尝试进行有选择招商。同时,要以实现利税增收为目标,着重引进规模大、牵动性强、技术先进的工业类项目,将同类项目引入特定的范围,促使进区企业形成集群发展之势,为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县直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一流发展环境要求,进一步做好引进项目服务工作,努力营造“亲商、安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于新引进项目要促其尽早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要抓其尽快建成投产,对已投产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五)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用足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大力开展土地复垦整理。结合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整合建设用地指标,集中向南部和重点乡镇倾斜,为南部经济区预留出更多发展空间。整合园区土地资源,对少数长期占用土地“圈而不建”的项目实行依法收回。同时,积极向省、市争取追加建设用地指标。
(六)进行品牌资源整合。双墩和三元产业园均与我县唯一的省级工业区——双凤开发区接壤。要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区的品牌效应,采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实行规划同绘,设施
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用,产业共兴,形成大双凤发展格局。
(七)建立企业融资平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采取县财政拨出一点、企业自愿拿出一点、社会入股筹集一点的办法,筹建“长丰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结合国家开行贷款争取工作,定期筹划召开银企对接会,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限额担保,切实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融资难题。
第三篇: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汇报
霍山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成员、县经信委主任:叶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在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奋力拼搏,决战全年,夺取既定目标,扩大成果的关键时期,县人大对我县乡镇工业集中区进行视察,这即是人大常委会的各位领导对工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检阅,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更加进一步努力工作,加快推进工业化步伐,为“工业富县”、“富民强县”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2006年以来,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回乡创业,促进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与儿街、落儿岭、诸佛庵、但家庙、黑石渡、下符桥等六个条件较为优越、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各乡镇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全民创业平台,掀起新一轮乡镇工业发展的新高潮。截止到目前,与儿街等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82平方公里,启动总面积2.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000万元,入园企业100多家。
一、主要特点:
纵观近年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今年1-8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3亿元,利税5000万元。
集中区建设,思想高度统一,目标十分明确,纷纷超前制定规划,抽调精干人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诸佛庵镇将工业集中区建设与集镇建设、村村通工程、电网改造等相结合,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有效解决集中区内水电路邮、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工业集中区面积达162亩;落儿岭镇紧抓扩权强镇试点契机,高标准规划,全力打造总占地面积900亩的省级工业园区,今年又完成投入300万元,3600㎡农民创业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与儿街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在原集中区全面实现八通一平的基础上,重新编制规划,推动集中区与县经济开发区实现无缝对接,今年该镇又新征土地100亩,拓展区建设全面启动;但家庙镇倾力打造农民工业创业园,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建成轻结构厂房3000㎡;下符桥镇除依托砂石资源规划移洋湾集中区外,正在交通便捷的大路冲建设“凤还巢”工业集中区;黑石渡镇结合村级公路建设等工程,几年来对集中区等投入600万元,一期规划建设的300亩集中区框架已经拉开。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县六个乡镇的工业集中区初步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邮,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目标。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项目承载能力。
二是入园企业不断积聚。筑巢必然会引来金凤凰。优惠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企业和项目形成很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入园,投资兴业。到今年8月,全县六个乡镇的入园企业达103家,比2006年增加近50家。正在实施的工业项目101个,计划总投资4亿元。诸佛庵镇紧紧围绕毛竹产业做文章,集中区积聚大小毛竹加工企业上百家,2009年毛
竹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3亿多元,富邦竹业、隆兴竹业等规模以上毛竹加工企业达9家,解决就业430多人;落儿岭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达48家,规模企业达15家,今年1-8月实现产值2.7亿元,晨风纸业、宏发工艺品企业年产值超亿元;与儿街镇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达12家,项目17个,同时13幢标准化厂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企业积聚将加速推进;但家庙镇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达8家;黑石渡已有入园企业19家;下符桥镇入园企业达6家。
三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各乡镇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中,十分注重超前谋划和科学规划,紧紧围绕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园区,打造集群经济。诸佛庵镇以建设毛竹产业集群镇为目标,启动规划毛竹加工区,打造毛竹产业集聚区。落儿岭镇以晨风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印刷包装产业。目前拥有晨风纸业、东风印务、金源包装、庆达印务等包装企业达10多家;此外但家庙的皮具及服装产业、黑石渡的农产品加工及铸造产业等、下符桥的电光源及建材产业等都初具规模,特色明显。
二、主要工作
工业集中区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当年的果断决策和坚持不懈的推进决心,得益于县直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回顾过去,我们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工业领导组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四项工作。
一是狠抓规划不放松。在工业集中区纳入议事之初,县工业领导组多次召开有关乡镇及工业、规划、土地等部门会议,强调各地工业集中区一定从长远着手,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
建设。要求各地一定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资源上做文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有关乡镇调研,现场办公。对每个乡镇的规划方案都要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严格把关,力求科学合理。高起点规划是乡镇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的前提。
二要狠抓投入不放松。2007年,在县委二号文件中正式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列入议题后,及时出台《霍山县财政扶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投入,县政府于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安排总计1020万用于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建设资金贴息。同时,针对各乡镇具体情况,及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结合集镇建设、“村村通”、水利建设、电网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协调交通、建设、水务、国土、环保、供电等部门多方支持工业集中区建设,帮助解决资金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协作是工业集中区快速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是狠抓考核不放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县工业领导组不断加大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督促力度。每年都要组织力量深入相关乡镇开展调研,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度纳入年终考核范畴,县工业办公室安排专人定期深入乡镇,了解工作进度,及时跟踪监督投入情况,严格考核当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形象进度和入园企业情况,并将各地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领导组。县工业领导组根据实绩安排补贴资金。严格跟踪考核是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是狠抓招商不放松。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壮大
乡镇工业经济。为此,各乡镇围绕各自的产业优势,不断优化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取得丰硕成效。黑石渡镇的龙钢金属、但家庙镇的华成皮具、落儿岭镇的宏发工艺品、下符桥镇的亿明节能灯等一大批企业纷纷入驻,使乡镇工业近几年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乡镇工业集中区正在成为乡镇招商引资的新战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壮大乡镇实力的新平台。
在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中,我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深入乡镇进行调研,积极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更大的政策支持。县政府每年安排的补贴资金逐步提高,从2007年的120万元到今年的360万元。2009年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对新办的67家企业补贴6.7万元;二是严格考核。对乡镇工业集中区严格考核,对资金的发放严格把关;三是争取上级支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及时捕捉项目信息。为企业多报项目,报好项目,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2008年,我委为企业争取技改创新利用、综合利用担保贴息等各类无偿资金2000余万元,去年又为企业争取1600万元,今年又有10个项目入选。衡山镇、诸佛庵镇分别被省经信委批准为铸造产业集群镇、毛竹产业集群镇。
三、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乡镇工业集中区投入较大,多年来各乡镇虽然倾其所有,多方筹资,千方百计加大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但由于乡镇自身经济实力弱,财力有限,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入园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大多是一些资源粗加工型企业,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低,很难做大做强。
三是由于受限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报批难度大。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立足自身,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县委、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督导力度,并加大资金投入,土地、建设、环保、供电等部门要简化手续,减免收费,提高服务效能。
二、准确定位,打造特色。各乡镇在今后发展中一定要定位准确,突出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经济,如诸佛庵镇应进一步做强毛竹产业,提升产业层次;落儿岭镇要紧紧围绕造纸、印刷、包装等延伸产业链条;与儿街、黑石渡、下符桥、但家庙等乡镇都应培育一到两个优势产业。
三、创新方法,化解瓶颈。一是化解土地瓶颈。盘活老三线企业土地,加快土地置换,为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化解融资难瓶颈。推动金融部门与乡镇的对接活动,积极帮助集中区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诚恳地请求各位领导多提批评意见,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推进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深入研究国家关于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推动我县乡镇工业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年初召开的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扎实开展“学*、赶*、超*”活动,抓紧编制和完善集中区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力引进和实施工业项目,努力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1-3月,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占目标的34.5%,修建道路约150千米;启动建设标准化厂房56.4万平方米,占目标的48.6%,其中已建成20多万平方米;实施工业项目3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2.7亿元,占目标的39.4%,其中,竣工项目98个,完成投资额3.3亿元。综观今年以来各地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行动早、措施实。年初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后,各县(区)都相继召开有关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集中区建设工作。盱眙县早在元月份就召开会议,明确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全年目标和一季度“开门红”任务。目前,全县1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都基本达到“三通一平”。洪泽县将工业集中区建设目标作为各镇责任目标考核的核心指标进行考核。金湖县在全县集中区建设工作再动员大会上,全县所有乡镇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单位一把手登台立状表态,全程摄像,并编印了简报,摘录党委书记的表态发言,下发全县。该县11个乡镇已启动建设标准化厂房7.3万平方米,占目标的66.4%。
二是建设快、效果好。今年以来,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涟水县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实行部门挂钩帮扶、利用政策向上争取、与大企业协作和苏南友好乡镇结对支持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集中区建设。一季度实现基础设施投入3685万元,完成目标的64.6%。*区建淮乡工业集中区刚建成的1幢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被天元电子和凯馨针织两户企业租用,目前均已试产,另外1幢2000平方米即将竣工的标准化厂房租赁事宜已洽谈完成。*镇引进上海河济公司投资建设的45幢标准化厂房已有一半竣工。金湖县黎城镇引进资金100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其中5000平方米的水泥路面正在建设之中。盱眙县盱城镇工业集中区利用社会力量兴办的4幢标准化厂房已进入装修,即将完工对外招租。涟水县南集镇工业集中区已实现“三通一平”,基础设施投入128万元。
三是项目多、质量高。1-3月份,全市3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实施进区工业项目179个,已实现固定资产投入6.1亿元,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95个。一季度建成投产项目49个。*区*镇,一季度新进区项目20项,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500万元。其中竣工投产的电动车项目总投资达3000万元。洪泽县一方面采取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引进新开工建设项目11个;另一方面,鼓励当地能人大户、外出务工人员进区创办项目达21个。朱坝镇积极外出招商,成功引进投资1.2亿元的玻璃制品项目,已于3月8日开工建设。涟水县涟城镇工业集中区,仅在春节前后就新引进企业9家。淮阴区王营镇一季度新进区项目7个,总投资额达4亿元,已实现投资额3000万元。
四是思路新、服务优。金湖县各镇明确专人帮办集中区项目,做到工地每天24小时服务,抓时间、抢进度。闵桥镇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共有9人,设立了项目帮办、事务协调和矛盾调解等四个小组,其中7人长驻工地帮办服务。盱眙县建立一旬一通报,一月一过堂,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一年一兑现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洪泽县朱坝镇成立督查组,督促集中区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对迟迟开工不动工项目给予调换。明确规定除安全生产外,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随意进区检查,扰乱企业合法生产经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一季度,虽然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突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有少数乡镇思想认识不到位,破解难题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行动相对迟缓,效果不够明显。二是对标准化厂房建设的要求不够统一。主要是面积大小、厂房结构等没有统一标准,另外多层厂也较少,少数地方开发不够集中。三是基础建设资金不足。由于财政紧张,集中区建设资金不足,仍然是影响企业发展,阻碍集中区发展壮大的“瓶颈”。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要突出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集中区建设和发展既是实现农村经济三年六翻番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县(区)和乡镇都要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全市乡镇集中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十二条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学*、赶*、超*”活动。加大领导力度,加强督查考核,加快建设进度。
二、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围绕筹备今年7月份的全市集中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各县(区)要重点抓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快集中区规划设计进度。确保4月底全面完成。其中,30个市级重点集中区规划要上报市里备案。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确保上半年建成50万平方米标的准化厂房,完成年目标的50%。三是加快工业项目的引进和实施进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投资者进集中区兴办工业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全民创业,鼓励本地有实力的各类人员进入集中区创业办项目,确保今年计划实施项目到二季度末百分百落实,三分之二开工,三分之一竣工,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努力提升建设水平。一是要不断改善服务。集中区管委会要实行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制度,切实帮助解决好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区)两级挂钩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帮助和指导集中区建设工作,提升集中区建设水平。各地当前在开展第七次全民创业调研服务活动中,要把集中区企业作为调研服务的重点。二是要扎实搞好环境美化。抓紧做好集中区内绿化建设,加快建章立制,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和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制,实行长效管理,提升集中区档次和品位。三是要科学建设标准化厂房。标准化厂房建设必须要集中连片开发,厂房结构要与当地的产业特点相适应,单幢标准化厂房面积原则上要达到1000平方以上,以适应各类投资者租用的要求。四是要认真把好项目引进关。进集中区的项目和企业既要达到亩均固定资产投入、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发放工资和建设面积的标准,同时还要确保达到控制污染和安全的要求。
四、近期主要工作安排。一是工作再推进。四月中、下旬召开专题汇报会议,落实集中区建设目标任务“双过半”措施。二是组织30个重点乡镇党委书记去苏南、浙江等地考察与招商。三是做好拟于今年七月份召开的全市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
第五篇:关于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第三调研组
根据统一安排,4月22日,市政协第三调研组,在副主席陈茂政、朱承平带领下,对张铺、石梁等8个镇(街道)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了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座谈讨论的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张铺、石梁等8个镇(街道)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工业集中区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全面规划并启动了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天长街道在市区东北过境公路东侧规划了1.9平方公里的中、小企业集中区。张铺镇在张便路和205国道之间规划建设了800亩的工业集中区,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分三期规划建设。新街镇在其东北部飞龙大道东侧规划建设了3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首期规划800亩,计划投资1600万元。郑集镇在集镇东郊、郑关路的南侧规划建设了600余亩的工业集中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万寿镇分别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镇区工业集中区和2平方公里的忠孝园区。石梁镇规划了位于石梁镇2500亩的A工业集中区和位于十八集社区3000亩的B工业集中区。冶山镇的工业集中区分为一期180亩和二期800亩。仁和集镇工业集中区分为仁和洼塘工业集中区和界牌赵庄工业集中区,面积1350亩,计划投资2800万元,同时正在规划新老天秦路之间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
2、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工业集中区所在镇(街道),克服自身财力困难,千方百计加大集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已投入各类资金6.98亿元,工业集中区框架已经拉开,基本达到“三通一平”的标准。天长街道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一期180亩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10万方的垫土工程、1000米长的两条水泥路面、1500米的两条主次排水涵道、800米的电力主杆线、通讯线路等工程。张铺镇投入60万元用于拆迁、征地、设计和主要道路建设。郑集镇正在着手建设东西两条13米宽的框架道路,路基土方工程已经完工。万寿镇忠孝园区正在实施排水、道路、路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镇区的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即将启动。石梁镇新建区内道路900米。冶山镇投入1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区内道路、水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5月底电路工程结束。仁和集镇已投入18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路面铺设、排水道、电力设施、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已经大部分完成并投入使用。新街镇投资500多万元用于集中区征地,土地平整和规划建设,计划再投入1300多万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作用显现。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以上集中区所在镇都充分利用工业集中区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共引进项目89个,有48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共引进资金114650万元,到位资金81600万元。天长街道中、小企业工业集中区引资落户12家企业,3家企业边建设边组织生产,2009年实现引资1.5亿元。张铺镇工业集中区入区企业有9家,竣工投产6家,2009年产值1.2亿元,利税850万元,开工建设的三家总投资1.3亿元,到位资金7000万元。万寿镇忠孝园区入
驻企业16家,建成投产8家,正在建设的6家。2009年园区企业总产值3.47亿元,入库税金784万元。石梁镇的园区共有39家企业,员工2500余名,2009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5亿元,新上项目1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实现利税3500多万元。仁和集镇工业集中区共引进入园项目投资1.955亿元,建成项目15个,2009年共创造工业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800万元,上交税金320万元。郑集镇工业集中区入区企业5家,建成运营的有3家,2009年总产值5866万元,入库税金242万元。冶山镇园区入驻企业有7家,总投资1.6亿元,已有6家破土动工,预计年底全部投产运营。新街镇园区入驻企业4家,建成运营的1家。
二、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矛盾制约工业集中区发展。一是用地指标少。上级部门每年下达我市的计划用地指标非常有限,落实到镇工业集中区的微乎其微,同时通过建设用地置换出的用地指标只按20%的比例分配到项目实施镇,无法满足工业集中区发展和项目引进的需要。二是征地工作难。土地征收过程中涉及村民组土地调整、资金分配矛盾较多,加之农民对土地补偿款、劳力安置费、青苗费和房屋拆迁费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惠民与发展结合点难以把握,一方面增加征地难度,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2、建设资金问题阻碍工业集中区发展。一是资金投入压力大。为了筑巢引凤,必须做好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由于这些镇的政府财力有限,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以满足集中区发展的需要。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主要渠道,但为提高资金运营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中小
企业的贷款控制越来越严。而相当一部分入驻镇工业集中区的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有效抵押资产,特别是拿不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企业,银行不敢对其投放贷款。
3、产业定位模糊影响工业集中区发展。在以上镇工业集中区中,只有万寿镇和郑集镇集中区的产业定位比较明确。郑集镇以文化产业为主,辅以物流、家具轻纺等产业。万寿镇工业集中区的定位是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和磁光电电子行业,其中忠孝集中区以新光源为主,镇区集中区主要特色是万寿机械公司为龙头打造机械制造业。其他集中区由于多种原因尚未确定一个主导发展方向,而且已引进的项目所属行业较为分散,产业关联度不大,缺少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企业集群效应难以体现。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各镇工业集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建立健全工业集中区的管理机构。工业集中区从筹建、规划、建设、招商到运行,都要牵扯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大量精力。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机构、编制、人员等方面给予保证,配备各类专业管理人员,成立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协调处理和解决集中区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好指导、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工业集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2、加快镇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建议市政府制定镇工业集中区的统一规划,把工业集中区的管理和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出台有关文件,在资金和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
3、加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只有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努力降低入区企业投资建设成本,才能招到商,引到资。要利用贷款、争取财政贴息或向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加大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基础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提高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竞争实力。
4、走工业集中区企业集群发展之路。在引入项目时,要改变过去无条件引进、全盘接收的招商方式,尝试进行有选择招商。要明确集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切实改变“抓进篮子就是菜”的观念。要以实现利税增收为目标,着重引进规模大、牵动性强、技术先进的工业类项目,将同类项目引入特定的范围,促使进区入园企业形成集群发展之势,为工业集中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加快入驻企业项目建设投产进度。市直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一流发展环境要求,进一步做好引进项目服务工作,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于新引进项目要促其尽早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要抓其尽快建成投产,对已投产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6、大力拓展集中区用地发展空间。要用足用好建设用地置换政策,大力开展土地置换,尽可能扩大土地置换面积。建议市政府提高项目镇置换用地指标返还比例。结合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为镇工业集中区预留出更多发展空间。同时要进一步整合集中区土地资源,对少数长期占用土地“圈而不建”的项目实行依法收回。
7、建立工业集中区企业融资平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采取财政拨出一点、企业自愿拿出一点、社会入股筹集一点的办法,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建议市政府牵头,定期筹划召开银企对接会,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限额担保,切实解决工业集中区企业发展融资难题。
8、拓宽全民创业平台。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和有条件的社区、村,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或招商引资,建设一定面积的廉租标准工业厂房作为创业园,为创业者创业和退镇(街道)入园的小企业发展提供生产经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