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知识点[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3: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研知识点[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研知识点[最终版]》。

第一篇:考研知识点[最终版]

1.目前,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其次为美国和日本.2.东盟“10+3”会议指东盟10国领导人与中国、日本与韩国三国领导人的会议。

3.《侵权责任法》第17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36条第1款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4.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1款第2项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5.:《国防动员法》第6条规定,国家保障国防动员所需经费。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第8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第49条规定,患病无法担负国防勤务的公民免予担负国防勤务。

第56条规定,个人和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和居住场所免予征用。

6.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伤寒杂病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陆羽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称为茶圣

茶兴于唐,盛于宋

花茶是用茶叶和香茶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

第二篇:考研政治知识点

毛泽东著作

1.1926年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1928年10月和11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4.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针对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指出“本本主义”是错误的,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5.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主要为了克服教条主义。

6.1938年5、6月,《论持久战》,阐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7.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8.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9.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0.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首次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1.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2.1941年5月至1942年2月,《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成为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

13.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4.1945年,中共七大上《论联合政府》,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15.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第一次将当前阶段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6.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对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7.抗战胜利后,《论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8.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

19.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深刻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

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0.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思想。

各种会议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选举产生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当前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

义加入国民党。

4.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

治基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1925年1月,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6.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选出了以

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作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8.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

地位,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年达到了成熟。

9.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0.1937年8月,洛川会议,指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强

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1.1938年9月至11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从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13.1945年4月,中共七大,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思想,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即“两个务必”的思想: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共同纲领》的基础。

16.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着重抓了四方面的工作: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7.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

任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18.1958年11月到1959年4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武昌会议)、八

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郑州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海会议)、八届七中全会等,主要是纠正围绕生产关系方面的急于过渡和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急于求成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在坚持“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带有局限性。

19.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庐山会议,出发点是统一全党认识,巩固纠“左”成果。

20.1959年8月2日至16日,八届八中全会,全党范围展开反右倾斗争。

21.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

22.1962年1、2月,“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带头做自我批评,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

神和自我批评精神,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3.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文化大革命”

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

26.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27.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

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并且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28.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29.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0.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段,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31.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2.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3.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三项内容:一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二是指出马列主义

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

34.35.36.37.38.39.40.41.42.43.平理论,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是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0年2月,江泽民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月,江泽民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并在2004年写入宪法。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概括。

其他各种标志、第一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孙中山。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中国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化肇端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失败标志: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戊戌维新。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的转折点: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护法运动的失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925-1927大革命高潮的起点:五卅运动。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七一五政变。

19.20.21.22.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标志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2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

25.全国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三篇:考研英语知识点归纳及复习计划

考研英语知识点归纳及复习计划

掌握知识点

不管是哪个科目,知识点都是必须要首先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通过历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考研英语的要点也就以下这些。

1、语法和词汇

语法对语言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再重申了,他是学习语言的两大关键之一,所以每年的考试均要对语法进行一些考察。但难度也不会太难。因为题型改革后,单独的语法与词汇项目已经被取消了,对这一块的考查也降低了不少,但是翻译题型、完形填空中还是偶有出现,阅读理解和作文说白了也是在间接的对词汇进行考查。

学习语言的另一关键就是词汇了,他的考察一般有以下考查形式。在一个语法结构复杂的题干中考查某个词汇的基本用法。在一定的语境中和语法结构下考查对近义词汇或形近词汇的辨析;在一些比较简单的题干中考查特定词汇的搭配。

2、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在最近的考研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英译汉占据了考研英语的半壁江山,是整个考研英语的重心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做是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集中在理解复杂长难句式。除此之外,还对特定语境下词义的灵活理解和英汉句式转换进行考察。

六月复习计划

首先要强化语法,主要从两处着手:系统整理和归纳熟悉。英语的基本语法高中阶段就基本学完,但是因为考研距离高中时间太久,因此应该依赖比较权威的语法教材,对基础语法知识进行重新的整理一番,形成体系。另一个重点是全面掌握特殊语法现象。归纳熟悉就是一个长期的活了,大家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做一些归纳总结。

然后强化词汇和长难句,考研英语对词汇的要求就是必须记住详细意义和用法。就现在试题中对词汇的考查集中在词义辨析与搭配两方面,主要就是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考察。长难句在考研英语中也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题型就牵扯到句子理解。英语语法扎实了,长难句的掌握也会容易很多,所以前期语法的复习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

第四篇:2013考研政治精华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精华知识点总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综合各家之后,得出:否定之否定规律,必然和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矛盾对立统一,实践,认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综合历年真题:实践和认识考过,矛盾分析法考过,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考过,真题与谬误考过!

结合欧债危机和G20国峰会,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毛中特

综合各家之后,得出:党的建设、对外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管理!

综合历年真题:民生问题考过,政党制度考过,基本经济制度考过,新农村考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考过,社会保障考过,53年改造考过,抗日中的土地政策考过!其中,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制度、作风等内容,结合七一讲话,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结合入世和亚太经合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管理为2012变动内容,内容丰富,多家涉及此点!

【3】史纲

综合各家之后,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几次革命战争(太、洋务、戊戌、辛亥、五

四)特点、失败的原因,国共合作,延安整风!

综合历年真题:10年考过建国,11年考过建党!

其中,辛亥革命结合辛亥革命100年大会,国共合作为2012修订内容,党结合七一讲话!

【4】思修

综合各家之后,得出:促进民族团结,人生观与人生环境,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网络秩序,择业与创业,社会主义法治!

综合历年真题:10年考过公共生活秩序,11年考过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中,促进民族团结为2012唯一修订内容,还有就是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应该不会涉及,毕竟研究生考试是面向社会的,不可能只对大学生出个题目!

【形势与世政】

综合各家之后,得出:综合国力的软实力竞争,中非,非传统安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综合历年真题:2011考过了中国威胁论(应该包括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 的点),所以这个不敢妄作结论!

第五篇: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考研政治:认识论知识点

认识论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的具体应用部分,在奠定了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后,认识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需要我们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改造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章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落脚点。

因此,在这一章中认识和实践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在联系前面我们学到的实践观,基本上就构成了哲学部分分析题中涉及“怎么做”相关设问的答题范围。

所以综合这部分的内容特点,需要我们将这部分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部分(以及最后两者的统一)和物质观综合复习。对于认识的发展规律和真理价值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则需要我们的识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此知识点包含五方面的内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认识的发生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 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三、认识的发展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期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含义不同),相互联系(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至,符合,所以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东西,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所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五、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下载考研知识点[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研知识点[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美术史考研 知识点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陶器 ① 人类利用泥土烧,制造的使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② 按照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③ 按照陶质分:红,白,灰,黑 ④ 按照装饰分:......

    武大考研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 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一般指的是电磁波遥感.p1 2. 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

    2017考研:考研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归纳

    2017考研:考研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归纳 高等数学题目中比较困难的是证明题,今天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在整个高等数学,容易出证明题的地方。 一、数列极限的证明 数列极限的证明是......

    2014考研政治新增知识点

    从最新发布的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来看,今年的政治大纲变动较大,马原、毛中特、史纲等部分都有新增考点。其中,马原部分有5个新增知识点。在此,文都名师就针对其中第二个新增考点......

    2017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总结

    考研政治:物质世界和实践八大命题点 物质世界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的考核重点。命题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考研古代汉语必记知识点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资料 几本重要著作 1、尔雅 《尔雅》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书名之意是以雅正之言解释方言词语和古词语,使之近于规范。它是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

    心理学考研:心理治疗知识点第三章

    心理学考研:心理治疗知识点第三章 心理治疗知识点第三章(一)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内容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影响,但由于意识中的检查机制的作用,无意识的内容常常难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