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3:1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2006年,X街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红旗街道”的称号,这是对我街2006年度综治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我们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如何针对街道当前的现状,制定相适应的工作对策变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

X街道原下辖1个社区——X新村社区,自2004年6月区划微调后,新增了一村(望岳村)一社区(望城坡社区),目前管辖区域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其中贯穿着桐梓坡路、金星大道、岳麓大道、枫林路四条主干道。优越的地理位置给X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给X的维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问题

1、接待工作多,维稳任务重

X新村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物业管理住宅示范小区,长沙市岳麓区一面文明的红旗。曾接待过胡锦涛、黄菊、曾培炎、罗干等多位国家领导和日本鹿儿岛等海外友人。每一次的接待工作,都要求我们进行地毯式的清查摸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是容易出现漏洞。主要表现为:小区内或附近的居民利用领导来视察、参观小区时,上访或用过激行为影响接待工作,以达到个人目的。

2、开发建设多,拆迁任务重

新划入的望岳村处于城市规划区域内,为顺应城市化建设的步代,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近几年内望岳村征地拆迁活动会比较频繁。征地拆迁关系到每一位村民的个人利益,势必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矛盾,形成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在补偿方面,拆迁户紧急装修时的预期值与政策补偿值之间的差距。在安置方面,安置模式仍处于摸索过程中,因而不可能十全十美的解决所有的拆迁户的问题,这些都会引起政府和拆迁户之间的矛盾,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驻街单位多,防范任务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驻街单位也日益增多,如湖南财专、电影学院、国税岳麓分局、地税三分局、卫技新村等,而人员的增多,势必带来一定的治安隐患,虽然街道还在积极申请成立社区居委会,但由于批准还须一定的时间,因此目前这些地方仍处于管理真空地段,治安防控措施难以落实,可防性案件发案频繁。

三、对策

1、必须健全工作网络。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构建广泛严密坚实的维稳工作网络作为做好稳定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社区(村)、楼栋(队)、单元(组)三级综治组织网络,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家家户户有人管,家家户户底子清。二是要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重点抓好社区(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社区(村)治保会、调委会等组织的建设。三是要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和队伍建设。大力组建社区保安队、治安巡防队、治安协管队、治安信息员、综治特派员“五支队伍”,着力加强维稳信息督查员队伍建设。

2、要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工作模式。街道每半月,社区(村)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滚动大排查,并把排查出来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要加强对重点人员的防范监控,重点加强对“法轮功”及其他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控,采取“普通对象不放松、重点人员重点抓”的策略。要着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封住边、控住线、守住点、管住块、护住院、看住门”的防控工作,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建立布局合理,防范严密,点线面互动,巡防查并举,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多层次、立体式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大力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活动,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切入点,深化创建活动,努力推进综治、维稳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服务在先,管在其中。

3、必须紧扣推动落实。明确规定各社区(村)、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党政一把手)是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对维护稳定工作负总责,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重大工作亲自部署实施,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的稳定工作负主要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其他责任措施。对工作不落实的突出问题的单位严格实行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

四、建议

1、推行信息周报制,严格信息反馈程序。每周由各社区(村)将摸排的各类不稳定信息整理分类经社区(村)书记、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街道维稳中心(综治办)。在收集到可能造成不稳定事件的信息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街道综治办,不得越级上报(除遇突发性事件时,也必须同时上报综治办)。

2、推行捆绑考核制,严格执行考核细则。将巡防队的日常管理(含工资发放)下放到各社区(村),每月由街道综治办根据辖区可防可控案件发案数考核各社区(村)及巡防队,依据考核结果下拨巡防队工资、奖金。

3、新建外围治安巡防队,加强对真空地段的管理。重新组建一支外围巡防队,将卫技新村地块、大学生公寓地块、桐梓坡路沿线等管理真空地段按路段划分责任区,彻底管理起来,打击犯罪,降低发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群的团结协作下,X的综治工作将再上新台阶,X的明天将更加灿烂。

第二篇: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

农业税全免后,乡镇工作从繁重的税收工作中解脱出来,加之计生工作方式由过去的惩罚为主向利益引导为主转变,乡镇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似乎乡镇干部的春天到了,有人开玩笑的说:农民不睡(税)了,现在该我们睡了。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盲目无知的代表,反映了乡镇工作中的盲区,是没有充分认识新形势的表现,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笔者以管窥豹,从自身了解的情况,作如下思考:

一、当前乡镇工作现状和特点

一是乡镇富余人员增多,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乡镇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是:其一是存在一批无事可

干的人,表现在妇联、综治、团委、纪委副书记、统战委员和农机、畜牧、农税员等,按编制算约占40%。他们一时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不知从何干起,呈现出“清闲”的状态;其二是存在一批不得不干的办事员,表现在三大办公室、财政所和有直补项目的人员,按编制算约占40%。他们为业务所迫,自诩命苦,心态较不平衡;其三是乡镇副职干部,这是乡镇工作的主要力量。作为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所分管的工作积极主动;最后是风险最大的主要领导。他们带领这样参差不齐的队伍,许多人身心憔悴,只想找个路子进城了事。

二是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农业税全免后,乡镇不再向农民摊款收费,更加剧了乡镇财政收支矛盾,使乡镇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大部分乡财政实际就成了“吃饭财政”。机构运转相当困难,干部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乡镇为群众办实事也常常是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三是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虽然税改后乡镇工作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负担得到了减轻,乡镇干部从税收工作中得到解脱,但并不是说乡镇干部的“春天就到了”,乡镇干部就没事可干了,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工作仍然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形势,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比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几千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自然封闭的状态,农民长期固守田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要彻底打破这种传统格局,号召农民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参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潮,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发展过程,加之税改后,政府的职能已由单纯的行政指挥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这就使得许多乡镇在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外,目前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并没有减少,乡镇安全稳定工作任务加大,这些新的形势对乡镇工作也增添了新的压力。

二、问题和困难

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存在断层现象。30岁以下的乡镇干部不多,且这部分人中有80%已接近30岁;30-40岁的人,占40%左右;40-50岁以上的人,占50%左右。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参加党校函授学习后取得的大专、本科文凭,专业知识相对贫乏,此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后继乏人。

二是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县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突破口,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了传统农业格局。但是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让产业真正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许多乡镇干部这方面素质还不高,解决农民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结构调整不力的方法和能力欠缺,真正熟悉农村工作,懂业务、懂技术的只占

很少一部分。这些问题与当前的新形势极不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干部管理方式单一。目前乡镇仍采用的是以干部包村和片线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都是因人定岗;干部考核方式不健全。乡镇虽然制订有严格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能够得到落实(如出勤考核),而以事为主的目标考核由于考核指标没有量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乡镇年终考核评奖时只好吃大锅饭,平均分配,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一些干部丧失了工作积极性。

四是干部交流力度不够,干部进出口不畅。干部本地化和在同一地方长期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让一些干部工作惰性增大;纵观乡镇干部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80年代招聘了一大批干部,其二,90年代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了一批。从98年以后由于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乡镇人员编制的限

定,除了少数公招人员到乡镇工作外,乡镇进人渠道已被堵死,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在干部的出口上,目前除了到离、退休年龄和自然死亡外,其它渠道很少,这也是影响干部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 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由行政命令指挥管理型向服务引导管理型转变,将新的职能定位为贯彻法律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五大职能。

二是调整干部考核内容,转变考核方式。考核由以人为主的干部岗位管理向以事为主的目标管理方式转变,即以税费征收和出勤考核为主向以发展产业和群众考核为主转变。围绕发展农民增收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解决群众具体困难、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对干部实行分线分片定岗,由群众定期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考核和民意测验,重点考评干部包抓项目

进展情况、走访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召开村民会学习政策及宣传科技知识、个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解决“天天上班一事无成评优秀,累死累活得罪众人惹人恨”的怪现象。

三是调整工作运行机制,转变工作作风。由分线、划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向统一调配、目标管理、专业服务转变。确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公共事务管理和技术服务,使干部由政治型、指挥型向经济型、技能型转变,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

四是调整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转变培训方式。根据工作职能、任务来制定考核指标。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驻村干部双向选择、乡镇干部联片驻村工作责任制、乡镇干部竞争上岗和优秀、末位考评制,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奖惩分明。积极探索干部述职考核制,定期组织乡镇干部向人大代表、农民代表述职,由农民代表根据他们的述职以及平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打分考核。积极

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回避交流、异地交流制度。继续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担任领导职务。积极推行末位淘汰制,打破领导干部身份终身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中长期培训班,对干部进行各种业务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同时要支持鼓励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成人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五是开展乡镇改革试点,实事求是地探索农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行政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新路。在全县按山区、中心镇两个类型进行试点,逐步完善和推广其经验,不宜在全县搞 “一刀切”改革。

六是开展形势教育,提升干部人气,让全县乡镇干部认识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现在不是形势喜人,而是形势逼人。发展的大气候不允许乡镇干部懈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允许乡

镇干部懈怠。

第三篇: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国有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2011秋季培训国企班陈波(学号:7号)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正确面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创新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保持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是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当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当前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企业只要赢而不亏就行,对党建工作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致使一些正常的活动无法开展,使得工作陷于被动。二是一些政工人员本身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信心不足。在认识上徘徊、观望,对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抓,心中无数,导致党建工作的弱化。

(二)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电力企业党组织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同时不具备灵活自由的发展权限,党员干部逐渐丧失工作激情,对理论学习和信念把持力度不足,甚至法律、纪律意识淡漠,无法起到共产党员带动群众谋求发展的标杆作用。在新形势要求下,电力企业的党员应当居安思危,及时进行自我剖析,提高队伍素质,为党建创新打造坚实后备基础。

(三)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不适应。

当前,电力企业政工队伍的状况与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企业政工机构的合并压缩和党群、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实际存在的泾渭分明,造成了党建工作力量上的不足;二是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肯定,造成了政工部门在企业中地位的下滑;三是政工人员自身素质的局限和年龄结构的老化。工作主体的弱化直接造成了工作过程中,该做的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不好做,该管的由于力量不强管不住,严重影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党建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党员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对党员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行为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有情管理和观念管理。表现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党员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不重视为党员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解决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党建工作的原则、方法、内容研究不够,只简单地照搬过去的一些作法,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1

没有形成队伍健全、措施得力的工作机制。因此,从目前党建工作的实践出发,突破传统思维,加大创新力度,是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在融入、服务、支持和推动企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的必由之路。

(一)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

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一种组织行为,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实现途径。电力企业要根据《党章》和相关决议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参与制度,使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才能进一步保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领导作用。首先,要明确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方针、财务预决算、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等;特别是按照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方法和途径,确保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不因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的态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经理、董事会等在对重大问题决策前, 应听取、尊重党委的意见,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应向党委通报,使党组织的主张在企业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上级党组织和有关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督查,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有意拒绝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行政负责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二)认真谋划方案是助推党建工作内容扎实的首要因素。

古人曰: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意思是,在办事之前先谋划,事情就会成功;而先于谋略之前做事就会失败。企业党建工作也应遵循此理,整理好思路、搭建好平台、运用好载体、创建好品牌。结合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电力企业要重新确立党建工作的新格局,认真谋划党建工作规划,坚决打破政工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利”,在组织上实行交叉任职,在管理上实施交叉管理,使政工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起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双重职责,形成党建工作的辐射功能和群体优势,做到抓管理,以人为核心,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以育人为本,从管理出发,使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与党建工作同步,批评教育同表扬鼓励结合,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并举,使管人、管事、管思想较好地结合起来,鼓励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彻底解决企业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始终存在的“两层皮”问题。这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负责人的示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益探索。

(三)强化执行落实是助推中心工作成效显著的必要因素。

谋事是事成的首要因素。谋事而不执行,缺乏检验真理的现实依据,即使

“运筹帷幄十余载,也难决胜千里之外一刻钟”,这也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得出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惩治相结合,加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企业发展、符合自身发展的执行力建设。一是要加强支部领导团队的执行力建设。把支部领导团队建设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开拓、作风优良的群体,增强他们贯彻公司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通过提高其执行力,来影响和带动每一位员工,从而在企业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员工队伍的执行力建设。广大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广大员工的执行力建设,就是要积极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用统一的价值取向统一思想和步调;要积极培育“以执行为荣,以不执行为耻;以完美执行为荣,以执行不力为耻”的执行文化,用优秀的执行文化营造雷厉风行的执行氛围。以此确保省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市供电局的工作部署能够坚决的得到贯彻落实,不断提升企业中心工作的成效更加显著。

(四)不断创新思路是助推企业党建工作亮点的根本因素。

党建工作必须为中心工作服务,党建工作必须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何运用自如地把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鉴于此,我们要不断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大力实行党建绩效管理,通过制定党支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建立党建工作“同业对标管理体系”,对各党支部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有关人员的奖励表彰、评优晋职、薪酬待遇等挂起钩来,开展好“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一带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激励各党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广泛集中智慧,勇于勤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中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坚持以创新思维探索企业党建发展新路子,争取做出更好的工作成果,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双赢”。

第四篇:基层行政复议工作现状及对策

基层行政复议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行政复议制度是由《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确立的一项行政争议救济途径。相比于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具有程序简便、迅速、成本低等优点,未来行政复议应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但眼下,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行政复议工作现状入手,力求找出全国基层行政复议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行政复议机构今后的工作重点及《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现状及问题

(一)行政复议案件偏少。2013年,通辽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9件,受理62件,不予受理的7件。其中,通辽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3件,经审查受理48件,不予受理的5件;各旗县市区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共16件,受理14件,不予受理的2件。可以明显看出,通辽市市各级复议机构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偏少。这种案件偏少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通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各级行政机关注重依法行政,保证了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可行无瑕疵;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大多数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制度知之甚少,仅仅是因为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的文书中告知了其享有申请复议的权利才选择启动行政复议程序;还有很多行政相对人担心在复议程序中出现‚官官相护‛的现象,认为进行行政复议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并考虑优先通过信访等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市的各级政府及其行政复议机构对《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力度不够,没能使这部法律家喻户晓,也没能使行政相对人优先选择行政复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力量偏弱,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在我市范围内,除通辽市人民政府设立了行政复议科外,我市下辖各旗县市区均由本级政府法制办作为复议机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各旗县市区甚至市政府的法制办均不是独立的政府工作部门,仅仅是政府办公厅对外挂法制办牌子,开展工作十分不便。在工作人员的配备上也明显不足,该问题在旗县一级表现更加明显,个别旗县法制办仅有一名工作人员,达不到《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办案要求。

(三)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的必要条件不完备,影响行政复议作用的发挥。在行政复议经费的保障方面,尽管《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列入财政预算,但通辽市市政府及绝大多数的旗县市区政府均未将复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复议机构的复议经费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统一管理。在行政复议办案条件方面,市本级及各旗县市区政府的复议机构均没有专门的案件听证室、审理室及专用办案车辆。

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行政复议案件案源。虽然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素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扭转基层行政复议案件偏少的现象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基层各级人民政府应坚持不懈地搞好《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工作,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手段,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行政复议法》,特别是加大在旗县层级的宣传力度,开展行政复议法下乡,进社区等的活动,解决群众‚不知行政复议、不会行政复议、不敢行政复议‛的问题,扭转行政复议案件案源偏少的局面,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基层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根据《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行政复议机构承担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重要工作职责。各级政府对此要认识到位,依法设立法制办公室,并在法制机构内设置行政复议机构,专门负责行政复议工作。

(三)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基层行政复议机构的工作能力,离不开上下级之间的业务指导和沟通交流,因此建议上级加大基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建议通过定期组织复议人员培训、学习、交流、调研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办案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水平,保证复议案件的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对《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建议

现行的《行政复议法》已实施了14年。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化解行政纠纷的一个主要法定渠道,凭借其简便、快捷的优势,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在这14年中我国社会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现行的《行政复议法》及其统领的行政复议制度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行政复议工作的现实需要。为此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增加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现行《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行政复议机构均为各级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具有或多或少的行政隶属关系。特别是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而行政相对人又选择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中,这种上下级隶属性更加明显。这种不独立,决定了复议机构在裁决行政纠纷过程中有时难以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没有相对统一和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既不利于公正进行行政复议,也不利于精简机构。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过程中,考虑增加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取消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资格,有效避免行政复议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条条管辖所引起的部门保护弊端。(二)正式确立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增加行政相对人的参与程度。《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不进行言词辩论,只在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复议机构可以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这种制度设计没有体现裁决争议行为应当具有的两方对抗、居中裁决的基本程序构造。同时,书面审理方式也使行政相对人无法深入介入到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于是自然而然地发产生了对复议程序的不信任感。另外,由于复议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听证程序,争议双方基本上没有当面举证质证的机会,在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中,很可能出现复议机构的偏听偏信现象,最终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明确规定听证制度,这样有利于复议机关查明案情,减少错案的发生,进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听证也更能体现和贯彻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使相对人能积极参与到复议的审理过程中来。

(三)完善复议前置案件的相关规定,统一救济途径。现行《行政复议法》对自然资源使用权或所有权确定了颇有特色的的救济方式。该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即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该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确认的,该权利的起始与纠纷的解决最终不可能游离于行政程序之外,其本质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但2003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批复》((法释[2003]5号),下称《批复》)颁布,内容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经行政复议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不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自《批复》以后,针对何谓‚确认‛的含义,2005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的行为是否属于确认行政行为问题的答复》(([2005]行他字第4号),下称《答复》)称:‚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5号批复中的‘确认’,是指当事人对自然资源的权属发生争议后,行政机关对争议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作的确权决定。有关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初始登记,属于行政许可性质,不应包括在行政确认范畴之内。据此,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依据上述《答复》及《批复》精神,包括通辽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均直接受理对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初始登记不服的行政争议,但由于在职权及专业性方面存在局限,人民法院审理上述案件时仅能对初始登记行为是否符合程序进行审查,如撤销初始登记,也仅能责令原登记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直接审理上述案件,排除复议前置程序,看似是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权利,减少诉累,但实际上却更增加了程序的繁琐程度。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过程中,考虑将复议前置的规定更加细化,统一救济途径,减少程序上的反复,节约司法及行政资源。

(四)理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障碍,保障行政相对人复议权及诉权的行使。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复议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在规定上并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了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农村土地承包人及使用权人、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等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有权以自己名义提起行政诉讼。但在《行政复议法》中,对申请主体规定得较为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复议机构能否参照行政诉讼方面的规定受理上述主体提出的申请,这不利于复议机构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其次针对复议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申请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也没有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的做法是对于法律明确规定复议前置的案件,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时,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告知申请人有权针对该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但对于非复议前置的案件,则不告知申请人诉权,申请人不能对‚不予受理决定‛提起诉讼,只能对其不服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这种做法虽然符合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在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的支持。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细化复议程序与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规则,避免当事人在程序衔接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感。

(五)正式确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有效发挥调解、和解优势。调解、和解制度作为化解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有有效方式在我国的纠纷解决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在行政法领域,学界对在行政争议解决过程中能否适用调解、和解制度持有不同观点。在行政诉讼立法当中,对调解结案是作禁止性规定的,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相比较来说,现行的《行政复议法》虽未明确禁止,但对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能否适用调解、和解也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行政复议实践过程中,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经常采用调解的工作方法,争取促成争议双方的和解,这不仅是创新行政复议办案方式的需要,也是妥善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做法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仅能从《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中寻求制度支撑。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充分考虑调解、和解手段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作用,正式确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

第五篇: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 2008-01-09 10:30:28

者: 付 刚

源: 聚焦教育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相继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每年都要召开全国性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始终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视学生生命为第一要务,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笔者对15所高中、43所初中、37所小学、15所幼儿园、104家网吧、120个校园周边饮副食摊点进行调研,现就调研中发现的主要情况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

一、学校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基础设施达不到安全工作的要求。一是教室不够。农村初中普遍存在教室不够情况,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与国家规定标准有较大差距,班级学生容量大,有的初级中学班级人数达到70多人,加之有的教学楼建设时间较早,设计不规范,只有一个通道口,学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尤其是发生紧急情况时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二是学生寝室严重不足。除国家寄宿制工程项目实施学校外,多数学校学生寝室超负荷使用,相当拥挤,不到20平方米的寝室住32个学生,一旦发生火灾或重大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有的学校没有学生寝室,几千学生校外寄宿,安全管理很难到位,学校校外安全隐患难以排除;三是工程性缺水严重,许多农村学校附近没有水源,也没有自来水的供水设施,学校用水十分困难。师生饮用水要到几公里以外去挑,学校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治等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隐患;四是消防力量薄弱。多数农村学校没有灭火器等基本的消防器材,县城学校消防设备不齐,宿舍管理员、锅炉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管理不到位,有的连基本的消防管理常识都不懂,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后果不言而喻;五是安全保卫不到位。全区农村中小学没有安全保卫人员编制,也没有专门的安全保卫人员,有的学校社会闲杂人员可随意进出校园,师生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六是学生卫生人员严重紧短,学校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是空白,农村学校尤为突出。

(二)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安全制度不完善。学校都有安全制度,但是都不健全、不完善。学校安全涉及到校内校外,涉及到消防、交通、治安、建筑施工、饮食、传染病防治等方方面面,某一方面的制度不完善都将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学生寝室管理,基本上都没有严禁明火的规章制度;二是制度建立与行脱节,多数学校都存在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两张皮现象,有些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制约管理作用。如有的学校校长、宿管员对学生晚上点蜡烛的事明明知道,但是对其安全隐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意视而不见;三是安全应急预案不健全。没有相对完善的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也没有实施应急救援演练,一旦发生学校安全事故,很难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尤其是对重大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和重大疫情传染的能力较差。

(三)学校周边环境亟待改善。一是校门口附近饮食摊点较多。有的经营者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经营环境较差,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有的摊点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二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公路沿线的农村学校,有的学校校门口没有必要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和减速带,学生上学、放学横穿公路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改善。有的地方,校园周边社会治安较差,经常有社会青年在校外殴打学生、敲诈学生、调戏女学生等现象发生。

(四)网吧泛滥。目前,各地网吧无序发展令人触目惊心,网吧包围学校、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学生迷恋网吧等现象比较突出,而且网吧已开始由县城向乡镇蔓延。有的黑网吧在住宅楼中无证经营,相关部门没有排查取缔;有的网吧不具备消防安全基本条件,但工商、消防、文化主管部门都已违规审批;几乎是所有网吧都接纳未成年人,中小学生通宵达旦包夜,网吧内部管理混乱,但是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实施有效监管。据调查发现,多数网吧的实际业主是国家公职人员,这也是网吧管理、整治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网吧泛滥已经成为引起公愤的严峻社会问题,网吧已经严重危害到一代人的身心健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中的一颗毒瘤。

二、原因剖析

(一)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地方对学校安全工作只轻描淡写的安排,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检查治理,力度不大,政府不进行督促检查,相关职能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学校校长、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工作抓而不紧、查而不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如学校危房仍然住有教师或工人,学生晚上在床头点蜡烛看书等安全隐患问题,学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通过国家世行贷款工程、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工作等项目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但与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教育安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有的县借债发展教育,结合国家相关项目工程的实施,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但有的县县级财政投入教育极为有限,办学条件较差。

三、当前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要加大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学校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关心、维护学校安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真正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真正使学校师生人人注意安全,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工作措施有力。要通过完善的制度、有效的管理和师生强烈的安全意识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的学校安全氛围,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要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切实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当前,一是要抢抓中央对教育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资源,力争在3-5年内从根本上解决教室紧缺、学生宿舍拥挤等基础设施问题;二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自行解决,各地要结合水利工程项目规划的实施,在“十一五”期间切实解决好学校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解决好学校食堂饮食卫生安全、学校消防安全等问题,投入资金建好农村初级中学学生食堂,配备消防安全及其他涉及校园安全的必要设施;四是要解决学校安全保卫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必要的经费,确保学校安全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

(三)加大学校安全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质检、建设、文化、安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协同抓好学校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学校周边饮食店、压力容器、建筑施工、文化音像制品等安全综合管理。对管理难度大,容易反弹,且又直接威胁到学校安全的周边环境问题,实行重点监控和执法整顿,从源头上解决学校周边安全隐患问题。

(四)痛下决心关停整治网吧。网吧是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精神毒品,其对国家、对民族的危害集中于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甚为严重,应及时痛下决心关停整治、规范管理。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是吸引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根源,也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内容管理问题涉及国家对信息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我们尚且不能妄言是非。但是我们可以从网吧的源头治理入手,从规范管理制度入手,从严格审批、强化管理入手,抓好网吧的关停整治。一是严肃查处职能部门对网吧管理的违规审批、疏于管理、利益纠葛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严肃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开设网吧问题,坚决治理网吧管理的灯下黑现象;二是对无证经营的、违规审批的网吧实行一刀切,先一律关停整改,重新审批,合格一家开一家,不合格的及时取缔封存,决不手软;三是加大日常执法监管力度,对重新获得经营资格的网吧,规范管理、严格执法。

总而言之,学校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而言之,学校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我省是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学校安全还关系到民族关系,关系到社会稳定,抓好学校安全尤为重要。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投入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其二是要实行宣传教育与完善的制度管理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只有这样,学校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抓好抓实。

作者系铜仁地区行署副秘书长、行署政务中心党组书记

转自:《聚焦教育》2007/16

下载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工作现状及对策

    2007年度参评论文 学 科:管理 作者单位:浏阳市枨冲镇庆仪小学 作者姓名:陈美南 联系电话:***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的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

    浅谈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

    浅谈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市容市貌管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形象的一......

    腐败现状及对策

    浅议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官员腐败与反腐败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打击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对......

    作文现状及对策[本站推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横山中心小学罗兴荣 一、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教学......

    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腐败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自国家产生,掌握公共......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调解工作直接面对群众,通过说服教育,有效地将各类矛盾及纠纷化解在基层,这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

    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 10-12-26 15:49:00 ] 编辑:studa20 作者:贾学新 王显安 王春卷 摘要介绍了安康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

    枣庄市农机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农机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一、农机安全工作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枣庄市实际拥有农业机械4.4万台,其中拖拉机保有量3.74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0.69万台。根据2011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