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缺乏创新。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部队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领导干部工作创新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思想认识、精神状态等因素外,如何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推进工作创新,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盯着问题做工作,是领导干部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纵然会有天大的本事,其单位也仍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况且,领导干部抓工作的过程。首先要敢于正视问题,破除讲问题砸“牌子”,亮家丑丢“面子”,揭短处失“位子”的思想,查找问题不仅标准高,而且要求严,态度实,敢较真。再就是查找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工作中究竟哪能项比较薄弱,哪个单位比较薄弱,问题到底在哪里,应有分析和思考。尤其在成绩面前,不能只从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去看,以偏概全。要善于从成绩中看到问题,能够 小中见大,抓住“苗头”。问题大多是通过具体的、多样的、繁杂的现象反映出来的,开始总是萌芽状的、潜在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见微知著,举
一反三,抓准问题。当然,作为领导干部,不可能对部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及时发现、紧紧盯着,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但领导干部至少对这样几个问题不应疏忽:一是关于全局的倾向性问题;二是关乎部队根本性、长远性建设的问题;三是关乎部队当前建设的潜在性问题。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以政治责任感来对待,并将其当作工作的突破口,这样工作就会有所创新。
善于在深知上情、熟知下情、真知“行”情的结合点上做工作,是领导干部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运用新的方法,开启新的途径,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实现创新的目的,须深知上情、熟知下情、真知“行”情,在三者结合点上下功夫。因为,上级的指示精神是我们工作创新的依据,下面的情况是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依托,“行”情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了解面上某项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当前,影响这三者结合的主要表现:一是有的同志把照搬照抄上级指示与对待上级态度划等号,认为照搬上级精神是对上级尊重、执行批示不折不扣的体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看上去执行上级批示“不走样”,实际上是“走了神”。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的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的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因此,执行
上级批示关键是与本单位情况相结合,否则不可能有创新。二是上级的指示不仅多,而且非常具体,“照此办理”就行了。这里需要明确,创新要有主动权,要有时间和空间,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特色。如果一说落实上级批示就干扰本单位工作的整体思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不可能创新。三是吸取别人经验与提高创新质量的问题。虽然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但有相通的地方,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避免或少走弯路。牛顿说自己能够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每个人、每个集体的成功都免不了要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善于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是领导干部工作创新的关键所在。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应把握几个重要环节:一是搞清部队建设的外部环境、内在要求和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形成工作的预见性思路。比如,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国内、尤其是军队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军队可能提出哪些新要求;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思潮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军队带来的新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和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正确认识,在分析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影响时,看不到他的双重性特点,只讲消极的、不讲积极的,只讲负面的、不讲正面,只“堵”
不“蔬”。一般说来,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又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它为部队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二是着眼于对部队实施更有效的指导,形成工作的可操作性思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解情况,就要对部队分门别类,实施单个的具体的指导,克服上下一般粗、盲目瞎抓、越位代抓而造成的忙乱现象。部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同单位也不尽同,笔者以为,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并能巩固住,就是一种进步。三是在求新求真的着力点上,形成工作的科学性思路。我们讲科学思路,就要有科学头脑,在研究分析具体事物的诸矛盾中,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新办法。比如一些单位政治工作薄弱,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地方一些单位的做法,实行政治干部授课资格认定制度,就是说注重在机制上解决问题。还要多用科学手段。好的工作思路需要借助好的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为官兵所青睐,借助于这些载体进行工作创新,必然会取得更佳效果。
第二篇: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汪延明
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缺乏创新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部队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工作有无创新,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工作进程,关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领导干部工作创新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思想认识、精神状态等因素外,如何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推进工作创新,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盯着问题做工作,是领导干部工作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其单位也仍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况且,领导干部抓工作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要敢于正视问题,破除讲问题砸“牌子”,亮家丑丢“面子”,揭短处失“位子”的思想,查找问题不仅标准高,而且要求严,态度实,敢较真。再就是查找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工作中究竟哪项比较薄弱,哪个单位比较薄弱,问题到底在哪里,应有分析和思考。尤其在成绩面前,不能只从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去看,以偏概全。要善于从成绩中看到问题,能够小中见大,抓住“苗头”。问题大多是通过具体的、多样的、繁杂的现象反映出来的,开始总是萌芽状的、潜在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抓准问题。当然,作为领导干部,不可能对部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及时发现、紧紧盯着,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但领导干部至少对这样几个问题不应疏忽:一是关乎全局的倾向性问题;二是关乎部队根本性、长远性建设的问题;三是关乎部队当前建设的潜在性问题。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以政治责任感来对待,并将其当作工作的突破口,这样工作就会有所创新。
善于在深知上情、熟知下情、真知“行”情的结合点上做工作,是领导干部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运用新的方法,开启新的途径,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实现创新的目的,须深知上情、熟知下情、真知“行”情,在三者结合点上下功夫。因为,上级的指示精神是我们工作创新的依据,下面的情况是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依托,“行”情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了解面上某项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当前,影响这三者结合的主要表现:一是有的同志把照搬照抄上级指示与对待上级态度划等号,认为照搬上级精神是对上级尊重、执行指示不折不扣的体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看上去执行上级指示“不走样”,实际上是“走了神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的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的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因此,执行上级指示关键是与本单位情况相结合,否则不可能有创新。二是上级指示“满”与下级执行“难”的问题。目下,基层有些同志反映现在上级的指示不仅多,而且非常具体,“照此办理”就行了。这里需要明确,创新要有主动权,要有时间和空间,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特色。如果一说落实上级指示就干扰本单位工作的整体思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不可能创新。三是吸取别人经验与提高创新质量的问题。虽然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但有相通的地方,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避免或少走弯路。牛顿说自己能够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每个人、每个集体的成功都免不了要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善于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是领导干部工作创新的关键所在。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工作思路,应把握几个重要环节:一是搞清部队建设的外部环境、内在要求和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形成工作的预见性思路。比如,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国内、尤其是军队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军队可能提出哪些新要求;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思潮时,要及时研究它对军队带来的新问题,等等。这方面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正确认识,在分析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影响时,看不到它的双重性特点,只讲消极的、不讲积极的,只讲负面的、不讲正面的,只“堵”不 “疏”。一般说来,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又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它为部队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二是着眼于对部队实施更有效的指导,形成工作的可操作性思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情况,就要对部队分门别类,实施单个的具体的指导,克服上下一般粗、盲目瞎抓、越位代抓而造成的忙乱现象。部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同单位也不尽同,笔者以为,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并能巩固住,就是一种进步。三是在求真求新的着力点上,形成工作的科学性思路。我们讲科学思路,就要有科学头脑,在研究分析具体事物的诸矛盾中,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新办法。比如一些单位政治工作薄弱,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地方一些单位的做法,实行政治干部授课资格认定制度,就是说注重在机制上解决问题。还要多用科学手段。好的工作思路需要借助好的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为官兵所青睐,借助于这些载体进行工作创新,必然会取得更佳效果。
第三篇:对县级人大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对县级人大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也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是推动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动力,人大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需要,更好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如何提升人大创新工作,值得我们人大工作者深入思考。
1.彰显创新意识。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的创新,不是对法律、程序的背离,而是更好地探求贯彻落实之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内的创新,而法律和程序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人大工作中要消除无所谓创新、不能创新的认识障碍,从而树立需要创新、能够创新的主动创新意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不乏创新,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不乏创新,有创新愿望,才能发展,在人大工作中积极创新,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人大工作活力和促进人大工作发展的重要方法。
2.做好创新准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创新人大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组成人员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人大工作创新的力度,也决定了人大各项工作开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不断发展的速度。因此,创新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努力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要面对人大工作的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在思想认识上要破除“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到站论”,鼓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业劲;破除“多栽花、少栽刺”的“留路论”,鼓足“坚持原则,敢于监督”的叫真劲;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安逸论”,鼓足“敢冒敢闯”的创新劲;破除“年过五十不学习,有点经验能办事”的“经验论”,鼓足“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劲;破除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满足论”,鼓足“创一流、攀高峰”的拼搏劲。时代呼唤人大工作创新,是历史的必然,创新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理应成为创新的模范,人人都要做好创新人大工作的思想准备。
3.弘扬创新精神。人大工作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在创新问题上取得更多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工作者,尤其是人大党组成员有没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没有强烈的进取心、责任感,没有创新的精神,就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人大机关更需要在实践中把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发扬光大,将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成为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重要素质。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寻找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创造出体现人大特点、发挥人大优势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才能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4.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人大工作仅有愿望和精神是不够的,人大工作要创新,就要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学习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探求新知”,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新时期任务异常艰巨,人大工作的创新应是对客观规律的新遵循,对实践经验的新概括,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科学思考。创新能力必须在“实”事中求“是”,必须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过去粗取精的分析综合,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如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法律知之甚少,在创新上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有强化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知识贮备,才能为人大工作的创新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
5.投身创新实践。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照猫画虎和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形成新认识、找到新答案、指导工作。如果视察、调查仅仅是听听汇报,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那么所提的建议和意见只能是闭门造车、隔靴搔痒,人大工作就无法创新。要用创新人大工作的社会实践增强创新的勇气,投身到创新的实践中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坚持创新为民。“人大干的,都是百姓盼的!”人大工作的创新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紧贴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紧紧放在人大工作的聚焦点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有浓厚的感情、真诚的意愿、谦虚的态度,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进一步畅通和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主渠道作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把事关群众福祉的事办好。用创新的人大工作模式,解决“鸡毛蒜皮”的群众大事,守护“绿水青山”,解决民生难题,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创新工作才有意义,这样聚焦人民的方式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第四篇:浅谈对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浅谈对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
“创新”,对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既“易”又“难”的问题。“易”即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了一些党建工作的新路数和新方法,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难”即我们要不停歇地创造再创造,要不断地超越自我。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理解,“创新”是现阶段乃至今后党务工作方式方法的灵魂。那么,如何创新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下功夫去思,下力气去想,下决心去干。
思想理念要创新
更新思想理念是创新的前提。现今,党建工作有两种思想理念严重障碍着工作创新。一是“重业务、轻党建”;二是就党建抓党建。这两种理念的“根基”是“思想解放不到位,理念更新滞缓”。责任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从这两种思想理念中跳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开辟坦途。
吉林省广电局党委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在党建工作中强调和实施“三贴紧”。
一是贴紧中心。紧紧围绕全局的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在工作内容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来设臵党建工作的内容;在工作
1部署上,与中心工作同步进行;在工作验收上,与中心工作一并考核。例如,2006年结合“十一五”规划的提出,组织开展了“我为十一五发展做贡献”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干事、成事、奉献、创业”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二是贴紧实际。将党建工作与机关及局直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组织机关具有服务职能的“窗口”处室处长参加省里统一开展的“百名处长评议”活动,推进职能处室认清本部门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有效地进行整改,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局直各技术单位的党委、总支、支部多年来还一直坚持组织开展“岗位技术竞赛”,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是贴紧生活。改变“说教式”的教育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贴紧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倾注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关心、理解、爱护党员来进行教育和管理,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亲合力。从2005年起,我们在全局系统组织开展了“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活动,建立了党员一对一的“帮扶点”70多个。为解决贫困职工的生活困难,还对整个系统职工生活状况进行了详实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吉林省广电局困难职工档案库”,每年年底都对档案记载的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给予生活补助和精神安慰。
工作载体要创新
现在从事党务工作的一些同志,总是抱怨党务工作“难”做,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其症结在于对创新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只有全新的内容才是“创新”。其实“创新”是多层次的概念,就从事某项工作而言,内容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叫“创新”;工作方式发生有意义的改变也叫“创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创新之路无处不在。
回顾我局系统这几年的党建工作,局直各级党组织在职言职、在职尽责,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行之有果”的党建工作形式,创建并完善了一些新的工作载体。
1、开展“主旨鲜明”的主题教育。将过去“单纯地”组织学习及“单纯地”开展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理性学习与切身体验融为一体,从2003年开始,局直机关党委在全局系统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条主线,全面地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2、开展“常态化”的创建学习型机关(台、站)活动。把创建学习型机关(台、站),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地全面地抓。截至目前,这项活动在全局系统已坚持了四年。局机关各处室及局直各单位每年都制定学习计划,并把学习情况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局直机关党委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组织党员参加“学习论坛”及各种培训班,印发各种学习书目目录,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现在,学理
论、学业务、学法律、学政策的理念已深入党员干部之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3、开展“固本强基”的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坚持做强“创建五好党支部”这一有效载体。局直机关党委始终把这一创建活动抓在手上,并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以及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充实内容,培育典型,完善标准。全局系统近三年,累计有36个党支部分别被省直工委、局党组授予“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广电局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4、开展“贴中心、有兴趣”的文体活动。赋予文体活动这一“传统载体”新的命题,以“既为中心工作服务,又为大家兴趣所致”为活动项目的确定标准,使其“出新”、“出彩”,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效力。为了推动全省网络整合的顺利进行,省局以乒乓球为载体,于2007年6月举办了全省广电系统首届职工乒乓球比赛,全省各市州广电局汇聚省城长春,以“欢乐、喜悦”的心情参加了比赛,赛出了友谊,加强了沟通,融恰了感情,为网络整合的进一步推进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局直机关党委已经把这一载体搭设成为“围绕中心,促进和谐”的宽阔平台,平均一月一次的文化、文艺、体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工作机制要创新
党建工作的长久生命力在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施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1、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这是最近几年在抓工作落实中建立起来的。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全面细化,该定性的定性,该量化的量化,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局机关层面,共分解出六大方面34个指标。局直各单位也都根据要求,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年终局机关各支部、局直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都要对各自贯彻落实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自检,局直机关党委再做检查、验收。
2、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民生意识”,在全局系统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局长接待日等。还建立了为民办实事制度,一些单位和部门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随时办结制、工作督办制等制度,督促和推动党员干部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3、建立和完善激励党员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在激励机制中引入竞争,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对以往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把先进性的要求体现在比学习、比服务、比创新、比贡献、比政绩中。局直机关党委还与人事部门一起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考核、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使优秀党员及党员干部受到激励和鼓励,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在岗位中不断凸现。
第五篇:对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思考
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认为“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是创新党建工作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谈点肤浅认识。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离开发展县域经济这个中心,脱离实际去抓党建,会使党建工作苍白无力,失去生命力。因此,要使党建工作在提高服务中心工作上见成效,必须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动力,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要不断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保持党组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好形象。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要清醒估计自身的理论修养状况。规定党员,尤其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且倡导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学习方法。我们的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应当抽出空、静下心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这对于全县上下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富蕴县广播电视局党委为发挥党员积极性,对负责宣传工作的党员打破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对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聘任制,变党员的固定管理为岗位管理,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真正做到兵选将、将挑兵,极大促进了全体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富蕴县委党校在教育培训新时期干部的工作中,以富蕴县矿业的起飞和发展为契机,对广大党员干部培训时,把去矿山企业参观学习作为培训重点,避免出现了以往重教充分、重学不足,灌输过多、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等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的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要结合新的形势、新的内容赋予新的方式,使党建工作进一步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各项工作实际。
1、创新理论学习机制,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一是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二是个人主讲与学员讨论相结合,教师与学员之间开展“互动”教学,将单一的学习理论与学员谈认识、谈体会结合起来,改变过去一人讲,其他人听的现象,营造人人重视学习、人人当主讲的氛围;三是业务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即要学理论、学政治,又要学经济、学管理、学业务、学现代科技知识,使培训对象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清晰、业务精通的一代新人。四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走出去一方面是组织参训学员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另一方面是组织安排党校教师、专业人员主动下乡、下村、下企业送学,到一线进行培训。请进来主要是通过开办“富蕴讲堂”,请知名专家、学者针对我县实际进行专题讲座,截止到目前,共请了16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县授课,培训人数达到了30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五是学习教育手段多样化,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和设备进行有影、有声教育,寓教于乐。六是落实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考勤、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通过学习制度的创新,不但提高培训对象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2、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先进性教育成果贯穿党建工作始终。建立了学习跟踪执行制度、学习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长效学习机制,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坚持把思想疏导贯穿党建工作始终。通过经常深入到一线队伍当中,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亮思想、敞心扉,为全县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做到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目标;三是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党建工作始终。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确保各项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在工作实践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用经济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自身党性锻炼结果的好坏;四是坚持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贯穿党建始终。通过切实加强业务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
3、创新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有活动才有活力,运用有效的载体开展党建活动,既是党建工作的传统做法,又是新形式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富蕴县为切实解决低收党员的实际困难,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建立了富蕴县“额河党旗红”党员互助金基金。基金来源每年从县委留存党费中划拨一部分,县财政每年拨付一部分,党内公开募捐一部分,2007年筹集互助金50万元,利用这部分资金扶持申贷党员发展禽畜养殖、家庭育肥、黑白花牛的养殖、阿魏菇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等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共发放互助金53户33.5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党员互助金跟踪入户调查情况档案。由乡镇组织委员或支部负责人对互助金运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由县委组织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