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工业气体现状
2011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现状、趋势及影响
工业气体一般是指利用气体特有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在其它行业作配套加工用途、而非用作合成下游
化学品原料的气体,通指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溶解乙炔气以及为特殊用途而配制的混合气体等。工业气体行业是由小型空气分离生产、低温液体充装、溶解乙炔等生产企业组成。
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相关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电子等领域。
(1)作为切割、焊接的介质,应用于机械加工、玻璃制造、电光源工业、航天、航空、航海、食品等,钢铁冶炼、基础建设产业、公路、桥梁、房屋等,航海航天等工业都离不开工业气体;
(2)作为能量介质,氢、氧等是航空、航天的重要燃料;
(3)作为保护介质,氩、氮、氦用于生产高纯净、超绝缘、超导等高新技术领域;
(4)食品加工将工业气体用于冷冻和保鲜;
(5)作为反应及中和介质,所有的化学工业均需用各种工业气体的帮助,如所有的化学工业均需用各
种工业气体应用于保护、反应等;(6)作为检测及比较介质,氧、氮、氦、激光混合气用于各种医疗设备;各类高新技术研
究、化验均离不开工业气体,如:气象色谱仪、质谱仪、原子吸收等;核测、核能、报警、检
漏、化学、电子、医疗等均离不开工业气体;
(7)作为治疗杀菌、治疗与检验手段,工业气体在医疗器械仪器制造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
(8)作为综合手段与介质,制造业的成型、保护等方面大量应用工业气体,从而达到特定的生产要求和目的;电光源工业应用于航空照明、汽车、航海等;核能应用于核反应堆保护、吹扫等。
可以说,几乎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均离不开气体。
第二篇: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土方工程协议
极峰气体有限限公司平基土方承包协议书
甲方: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金山店镇新楼村
为了尽快将黄石市极峰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场地平整完毕,甲方先将该厂场地交与乙方平整,经双方共同协商,特订立如下协议:
一、工程量:以甲方指定的有关资质的土方测量机构测量为准。
二、工程要求: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施工要求,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返工。
三、工程价格:没立方米10.00元计算(不含税)
四、工程期限:自乙方开工之日起十五天完工,遇雨天顺延。
五、安全责任:乙方必须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完全承担安全责任,由于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工农关系:乙方必须确保处理好工农关系,由于工农关系问题造成工程不能正常施工,由乙方自行协调解决。
七、付款方式:自开工之日起,付工程款5万元,余款按工程量分批支付。工程结束后、验收完毕、付完余款。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
九、未尽事宜、另行协商。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2011年月日
第三篇:某厂工业气体使用、存放管理细则
工业气体使用、存放管理细则
一、根据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二、公司各单位使用、存放氧气、乙炔气、易割气、液化石油气等工业气体的管理依照本管理细则。
三、氧气与其它气体必须分开存放(库房分室存房、生产场所分点存放),同种气体空瓶与充气瓶之间距离不得少于1.5米,对充气瓶的放置应有防倾倒装置。
四、生产场所氧气和其它易燃易爆气体放置之间距离不得少于5米,易燃易爆气体每个放置点存放数不得多于5瓶且不得靠近明火区。同一车间内易燃易爆气体存放量不得超过20瓶。
五、生产场所不得存放空瓶,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空瓶送回过渡存放库房。
六、各种气体不得露天堆放,存放库房应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周边50米内没有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不装电气或装防爆电气,每单元库房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支以上,库房外应有明显危险标志,过渡性库房易燃易爆气体放置总量不得超过1000公斤。
七、各单位对保管化学危险品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后方能上岗。仓管人员应对进出库工业气体作好记录。
八、各单位每季度对过渡性库房的安全进行评估,安全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整改。
第四篇:20140612修改-工业气体气瓶使用安全不容忽视
工业气体气瓶使用安全不容忽视
工业气体是指氧、氮、氩、氖、氦、氪、氙、氢、二氧化碳、乙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由于这些气体固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和机械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
石油化学工业最基础的原料之一就是天然气,其次,氮气、氯气、二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等,也是化工生产的原料。另一方面,作为保障石化生产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手段,在石化生产过程中也需使用工业气体。比如:化工反应的保护性气体;生产装臵开、停车或维修中,用作吹扫和臵换的气体;化工过程中的洗涤气;储罐的密封气体;以及生产过程中物料检测的标准气体等等。
机械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氧-乙炔和氧-丙烷等工业气体,对金属材料进行气焊、气割加工;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焊接,也会使用氦气、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性气体;另一方面,为了改变金属材料性能所进行的渗氮、渗碳处理等,也要用到工业气体。
部分工业气体是采用气瓶充装后使用。笔者随机调查了9家石化和机械企业,发现在瓶装工业气体的储存、使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冲撞事故的发生。
①乙炔、氧气、氢气、氮气气瓶露天存储;用于在线检测仪器标定的氢气瓶无防曝晒措施。
②不同颜色的工业气体实瓶混放、混存。
③气瓶存放或使用中无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④运输过程中气瓶不戴瓶帽。乙炔气瓶无防震圈。工厂搬运过程中无防止气瓶滚落的措施。施工现场用小车同车搬运乙炔瓶与氧气瓶时,中间没有采用不燃材料隔离。
⑤氢气瓶、乙炔瓶、丙烷瓶、氧气瓶等在使用中,相互间或者与 1
火源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等等。
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永久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最高30mpa),必须按特种设备进行使用和安全管理。遵从诸如:国家质监总局质技监局锅发
[2000]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国家质监总局令第46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GB4962-200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锅字[1993]4号《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法规和技术标准。
多年来屡见不鲜的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表明,发生工业气体气 瓶事故的原因:要么是忽视了工业气体气瓶是压力容器的特点,要么是忽视了部分气瓶中的工业气体是危险化学品这一特征。
安全使用工业气体气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采购和使用有制造许可证企业的合格气瓶,气瓶充装前应查 证气瓶的钢印标记和检验标记,不得使用超期未检验的气瓶。
2、到已取得《充装许可证》的单位或经销注册的单位购买工业气体,自备气瓶应由充装注册单位委托管理,实行固定充装。
3、工业气体气瓶到货入库前应进行目视验收,包括:
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
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
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等。逐项进行入库登记。
4、工业气体气瓶使用前应对气瓶盛装的工业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或安全操作规程或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5、工业气体气瓶的放臵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可燃、助燃气体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对于有自聚性的工业气体气瓶,不得靠近放射源(如:乙炔气瓶)。现场使用放臵工业气体气瓶数量,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6、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的措施;通常在框中用铁链或宽带可靠固定,不宜采用单根铁丝绑扎在移动设备上,避免因气瓶放气时倾倒坠地,拆断瓶阀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7、夏季应防止曝晒,防止气瓶中工业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压力超标出现物理爆炸。广东气温高,阳光强,应严格遵守。
8、严禁敲击、碰撞、野蛮装卸。
9、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10、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有时需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气瓶温度升至40℃以上。
11、严禁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12、工业气体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3、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工业气体气瓶或连接管线,应配臵防止倒灌的装臵,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14、使用中若出现气瓶故障,例如:阀门严重漏气、阀门开关失灵等故障,应将瓶阀的手轮开关转到关闭的位臵,再送气体充装单位或专业气瓶检验单位处理。未经专业训练、不了解其瓶阀结构及修理方法的人员不得自行修理。
15、为了避免工业气体气瓶在使用中发生气瓶爆炸、气体燃烧、中毒等事故。瓶装气体使用单位,应根据不同气体的性质和国家有关
规范标准,制定瓶装气体的安全使用和储存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16、工业气体气瓶应做到专瓶专用,不得混用气瓶。严禁私自改装、擅自改变气瓶外表颜色或标志。
17、当开启气瓶阀门时,操作者应特别注意动作缓慢,如果操之过急,有可能引起因气瓶大量排气而倾倒;此外,由于猛开瓶阀,气流速度快,有可能因摩擦静电引发可燃物及助燃物的燃烧。
18、充装或储存易起聚合反应的工业气体气瓶(如:乙炔),不得臵于有放射线的场所;
19、使用氧气或其他氧化性气体时,凡接触气瓶及瓶阀(尤其是出口接头)的手、手套、减压器、工具等,不得沾染油脂。防止油脂与一定压力的压缩氧或其他氧化性气体接触后自燃和爆炸;
20、氮、氩、氖、氦、氪、氙、二氧化碳等气体,虽然是惰性气体不会燃烧,但却是窒息性的气体,使用时仍然需要了解其化学性质,才能保证其使用安全。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元程
2014年6月15日
第五篇:浅析冶金工业气体中毒的防治方法论文
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与防治
需进入老采空区、废旧巷道前,应事先对CO以及O2、CO2进行监测。需进入已停用的斜井、老硐前,应事先对CO、H2S、SO2以及O2、CO2进行监测。井下使用柴油动力的无轨设备所排出的废气,是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醛类和油烟等四类成分的含量较高、毒性较大,应对采场作业面和涉及周边区域的井巷进行CO、NO2、CH2O(甲醛)以及O2、CO2的监测。
1.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
空气中有这些气体及物质的存在,并超过安全卫生标准浓度;被吸入人体;对人体作用超过一定的时间。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时,它们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若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只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防尘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破坏这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就能达到对人体“无害”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者在作业现场实施抢救时,一方面要对事故地点加强有效的局部通风;另一方面救护人员应佩戴空气(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方可进入现场进行科学的施救。贸然进入将会扩大或蔓延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后果十分严重。CO和H2S气体均为易燃易爆气体。防止矿井内爆炸性气体爆炸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矿井通风和在矿井内严格控制火源两种。
1.1.1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氮(NO2)的防治
从CO和NO2的特性可以看出,都是毒性很强的有害气体,并同时产生在爆破后和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中。由于二者对人体中毒部位不同,在对中毒者进行施救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当炸药爆炸时,除产生水蒸气和氮外,还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统称为炮烟。它会直接危害井下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一般情况下,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为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如果将爆破后产生的二氧化氮,按1L二氧化氮折合为6.5L一氧化碳计算,则1kg炸药爆破后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相当于一氧化碳量)为80~120L。当井下失火引起欀木燃烧时,由于井下氧气供应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如一架棚子(直径为0.18m、长2.1m的立柱两根、长2.4m的横梁1根,体积约为0.17m3)燃烧所产生的CO量约为97m3(97000L),足以使断面为4~5m2的巷道,在2km长范围以内的空气中CO含量达到致命的数量,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在井下每1m3的木材燃烧,可生成673kg(约570m3)的CO气体。
(1)因CO比空气轻,如井巷无贯穿风流或通风不良,能均匀的散布于空气中,易积聚在井巷顶部。由于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不用特殊仪器检测,人不易察觉,往往容易发生CO中毒事故。因此,在进行长独头掘进、或向上掘进天井、上山等作业时,一定要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布置合理的通风方式、保障通风设备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同时应加强监测检查工作。由于CO是一种性质极毒的气体,在井下各种中毒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95%以上。当发生CO中毒事故时,千万不可贸然进入现场施救,以免再次发生中毒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应将人员立即分为两组,一组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与坑外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尽快通知医院以及施救人员携带空气呼吸器、监测仪器等抢救设施赶赴现场;另一组人员无论如何首先要赶快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通风,并确保一定的通风时间后才可进入现场施救;否则应等携带空气呼吸器的施救人员到来时,再一起配合施救。CO中毒的特征是呼吸浅而急促、失去知觉时面颊及身上有红斑,嘴唇呈桃红色。对CO中毒者应尽快将其转移到新鲜风流中并进行人工呼吸,仍有希望得救。
(2)NO2常会伴随在看得见的炮烟或柴油设备的废气中,一般情况下人员会本能的自我加以预防。NO2中毒的特点是起初无感觉,往往要经过6~24h后才会出现中毒征兆,突出的特征是指尖、头发变黄。即使在危险浓度下起初也只会感觉呼吸道受刺激、咳嗽,但经过6~24h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吐黄痰、呕吐、发生肺水肿等,以致很快死亡。NO2中毒不可采用人工呼吸,应避免对患者肺部的刺激,以免加剧肺部浮肿,使肺水肿进一步恶化。可用间断拉舌头以刺激神经引起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在喉部气管内注射碱性溶液(5%NaHCO35mL),以减轻肺水肿现象,此法对NO2中毒急救非常见效。由于NO2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化合生成硝酸。因此,爆破时使用水炮泥,爆破后加强通风或喷雾洒水,对降低NO2浓度,效果良好。
1.1.2硫化氢(H2S)与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在矿石含硫量超过15%~20%的矿井里,CO和SO2含量会不断增加,这是矿石自燃火灾的主要征兆之一。凡是矿井中由于含硫矿物的自燃过程而发生湿气的蒸发时,巷道壁上会发生所谓的“出汗”形式的湿气凝结现象,这种湿气与很凉的巷道壁接触时,就会从空气中降下。因此,巷道壁“出汗”也就是由于含硫矿物自燃所引起的井下火灾即将开始的征兆之一。在开采含硫矿物的采场里,眼和鼻会有特殊的刺激感觉,这是因为硫化矿物被水分解后产生H2S,以及含硫矿物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破等产生的SO2所引起的。硫化矿采场自燃着火时的灭火急救措施,可用石灰乳(熟石灰浆)、苏打液、黄泥水、食盐水、灌清水等喷洒工作面,籍以吸收NO2、CO2、SO2和一部分H2S。因为硫化矿自燃含有不稳定的酸性,用碱性强的石灰水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为:首先要调查起火原因和确定着火源点;理顺回风线路、加大回风量;佩戴空气呼吸器,对采场着火点反复进行大面积的浇水(或石灰水),一定要浇湿浇透才起作用,因为水能够洗涮掉硫化矿初期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盐,而暴露出新鲜的矿石表面;对暂时不用的通道要立即进行密闭,以隔断火源和有毒有害气体的蔓延;对直接影响到的作业范围要加强监测与观察,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已经大量做了以上工作还不能灭火时,最后只能是将所有连接着火源点的通道全部密闭严实、做到不透气,使之经过较长时间内慢慢的自然熄灭;但这样硫化矿采场也就随之报废不能再进行开采了。因H2S、SO2比重大,并可以过饱和地溶解于水中,均能与水发生可逆反应,很容易积聚在废旧巷道底部、下山、或老硐的水塘中。而H2S气体溶解度较小,若经搅动后会大量挥发到空气中。
(1)H2S水溶液具有还原性,1个体积的水能溶解2.5个体积的H2S,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H2S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水,在常温下与氧气长时间缓慢氧化反应也能生成硫。硫化氢中毒发病迅速,易造成脑或呼吸系统损害,导致死亡。H2S中毒急救措施可参照CO的急救方法;另外在H2S中毒现场较为有效的一种急救措施为,用手帕浸湿自己的或别人的尿液捂住口鼻来解毒。如到地面或医院时,可用浸有氯水的棉花或毛巾放在中毒者的口鼻旁,或者直接给中毒者喝稀氯水溶液,氯是H2S中毒的良好解毒物。
(2)在井下即使用专门的监测仪器一般也很难监测到SO2,有时在着火的硫化矿采场附近也很难捕捉得到SO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硫和水;吸入二氧化硫后很快会出现流泪、畏光、视物不清,鼻、咽、喉部烧灼感及疼痛,咳嗽等眼结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等症状。SO2中毒可能会引起肺水肿,应避免用人工呼吸,以免加剧肺部浮肿。SO2中毒急救措施可参照NO2的急救方法。当人体外部器官受H2S、SO2刺激时,眼睛可用1%的硼酸水或明矾溶液冲洗,喉咙可用苏打溶液、硼酸水及盐水漱口。
2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易发危险源点
因CO气体比空气轻,在井下矿山常聚积在向上掘进的上山、天井、盲中段、以及随矿开掘的井巷顶部。而H2S、SO2、NO2气体均比空气重,常聚积在向下掘进的下山、溜井、盲中段、以及随矿开掘的井巷底部,其中NO2中毒更容易发生在已看得见炮烟的井巷中;当O2减少,CO2也容易积聚在向下掘进的井巷中。这些作业地点均是矿井通风的难点、盲点和危险源点,是最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高频、高危作业点。因此,我们在进入这些易发危险源点的井巷时,一定要加强作业地点的局部通风,同时必须佩带相应的检测仪器进行监测,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旦在这些地方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者时,千千万万不要盲目施救,一定要先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救援。否则,最容易再发生次生中毒事故和群死群伤的中毒事故。进入井下矿山,要切记老前辈们经过血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老硐莫乱进;下山莫乱下;上山莫乱爬;天井莫乱上;坑水莫乱搅”这五句顺口溜。这是我们有效预防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警示良言。
3结语
爆破工作是井下矿山生产的主要作业过程之一,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伤亡事故。如果在现场抢救不及时或盲目的进行施救,反而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次生安全事故,使本来很简单的一起炮烟中毒事故进一步扩大或蔓延,影响的后果十分严重。为尽量避免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矿山各级领导和井下员工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防治应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以增强自我防护以及救护他人的技能。在发生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别和自救逃生以及科学救援的方法,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