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不足
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不足、相关制度的衔接政策还需加快完善、中青年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重视。目前,国家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制度全覆盖工作的通知,省里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进行了动员部署,大部分地区对于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重点推进。但仍有极少地方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对于国家、省里的政策没有完全吃透,对于基层经办能力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等等。
(二)基础信息采集还不够细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保障制度顺利启动实施的重要前提。虽然全省各地都已经报送了基础数据,但还有一部分地区的调查工作还不够细、不够实,没有真正深入到行政村、社区逐户逐人调查,有的申报数字是从统计和公安部门获得的数据,对于人员信息还没有完成登记、审核工作,对于一部分户口、身份证存在疑问的对象,还没有及时作出处理。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重视。目前,国家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制度全覆盖工作的通知,省里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进行了动员部署,大部分地区对于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重点推进。但仍有极少地方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对于国家、省里的政策没有完全吃透,对于基层经办能力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等等。
(二)基础信息采集还不够细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保障制度顺利启动实施的重要前提。虽然全省各地都已经报送了基础数据,但还有一部分地区的调查工作还不够细、不够实,没有真正深入到行政村、社区逐户逐人调查,有的申报数字是从统计和公安部门获得的数
据,对于人员信息还没有完成登记、审核工作,对于一部分户口、身份证存在疑问的对象,还没有及时作出处理。
特别是要认真核对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的基础信息。要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对于重名、错号、未销户、未上户等异常情况要认真清理,对于确认的人头差错和户口项目差错,要尽快通知相关人员到公安部门办理补办身份证和补登户口等手续。
第二篇:如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要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自身岗位的工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做一切工作都要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例如从政策的调研、制定到执行、修正,都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确立人本意识,以民众需求为出发点,以民众意志为根本导向,在执行公务中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我所在的单位是地税系统,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我们的工作宗旨,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我们要关注民生,服务发展,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还要增强责任意识,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以公众满意度为最高标准,以对民众负责为崇高使命,摆正自己与人民的位置。要确立正确的权力服务观,在权力运用中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税务部门要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税法宣传与税收咨询服务,要对税源进行跟踪管理与监控,确保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要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不断专研学习。公务员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善于总结。学习是公务员各方面成长的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学有所获,要遵循工作规律,大胆创新,要勇于面对挫折,在失败中看到自己的短处,虚心接受批评,认真改进。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从事的行业相关规章制度更要了熟于心。不仅要透彻理解各项政策,还要能正确运用政策,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们税务系统的公务员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努力学习各项税收法规政策和税收知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为纳税人提供过硬的服务。
三是要提高全局意识,健全行政制度。目前,部门之间沟通相对缺乏,职能交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利的事大家一起上,担责任的事相互推的现象偶有发生,政府公共服务在一定范围还存在“真空”区,跨部门政府服务难以联动。这种现象造成了群众有了问题往往不知找谁,或者办一件小事而需要跑很多趟,费时费钱又费心。所以,公共服务需要一体化。作为公务员,必须要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行职责,杜绝推诿现象,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形象。税务部门已经实行了“一窗式服务”和“阳光办税”服务,但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立足于纳税人的利益,从大局出发,健全行政制度,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尽自己的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一)继续支持库区基础教育。
支援省(区、市)要鼓励本地学校与库区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手拉手”活动,通过教学现场观摩、远程培训等方式,开展库区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岗位聘用、业绩考核与支教经历直接挂钩等机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向有支教经历的教师倾斜,支持优秀校长、教师到库区支教。国家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库区基础教育,在项目安排上继续向库区倾斜。
(二)支持库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支援省(区、市)、国家有关部门要帮助库区职业院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开发实用性教材,为库区培养市场适用人才;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援省(区、市)要每年邀请库区教师到本省(区、市)学习交流,派骨干教师赴库区支教。
(三)加大对库区医疗卫生支持力度。
支援省(区、市)要组织本省(区、市)医疗卫生机构到库区对口帮扶,与有条件的库区县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组织专家到库区进行义诊或医疗讲座,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交流,为库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培训;要发挥在办院理念、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与库区医疗卫生机构共建特色诊室。湖北省、重庆市在实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补助资金时,继续向库区倾斜。
(四)支持库区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发展。
支援省(区、市)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库区基层科技、文化、体育等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库区开展文化、文物保护、体育的合作与交流。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库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持,关心库区基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对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与支持;在开展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等项目时,继续向库区倾斜。
(五)支持库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拓宽库区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渠道,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有保障。支援省(区、市)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帮助库区政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湖北省、重庆市要按照规定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关工作,维护库区外出务工人员养老保险权益;在实施“金保工程”二期、“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社会保险百千万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时,重点向库区倾斜。
第四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系部名称:会计与贸易系
专业:会计电算化
班级:会计A1104
姓名:王静
学号:0305110418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根据我的调查。目前,我市有公共图书馆多达40个,分别在沙坪坝区、渝中区、南岸区、合川区、璧山县等等,几乎每个区县都会有一个图书馆。还有博物馆36个,上百个乡镇宣传文化站。(2)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在全市主城9区开展试点,有关政府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抽出了一些钱,用于社区文化中心建设。(3)我市成功申办“中国红歌会”并永久落户重庆。“中国红歌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比赛、闭幕式,下基层演出等。(4)我市还组织实施了元旦、春节期间“双送”活动。分别到乡镇、街道、社区演出,并且在乡村播放了电影,让农村居民们也能够享受到看电影的乐趣。(5)我市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共涉及15个区县。我市还根据区县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区县为单位,着重解决通过有线和无线覆盖不能到达的盲区广播电视覆盖问题。(6)我市各个小区、公园都安置了健身器材,完善了居民们对娱乐设施的要求。同时,各个社区还安装了宣传栏和文化活动室,以便于居民们能及时了解一些信息。
二、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近几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我调查当中了解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有关政府在这方面的建设加大力度,多拨一点财政的比例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来。
1、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覆盖率偏低。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公平覆盖,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覆盖,这也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之一。根据调查所发现: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并没有实现全覆盖,很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二、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地区内部的设施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市民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机会较少,例如:这个社区的文化设施较多,而另一个社区的文化设施就相对较少,这给居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三、农村地区的设施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欠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的供给与服务。整体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这都给群众对文化的积极性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一些矛盾。
根据调查发现,一方面随着群众对文化的积极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正在慢慢的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较少。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出了另一个挑战。
公共文化活动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没有创新。这样的后果是: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缺乏积极的诱导和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会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这也表明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动力性以及他们的自觉性。
3、有关政府对文化服务建设的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文化工作“说起容易,做起来难”的现象在基层普遍性的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没有投入,这就导致了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尽管基层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因为财力薄弱,有心无力,无法把文化服务建设做好;二是由于基层领导重视经济工作而轻视了文化建设的影响,尽管财政状况较好,但不愿投入到文化建设中;三是对市区及乡镇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尽管我市已经开展了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工作,但有的乡镇在入选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后,忽视了对社会文化的继续投入和建设,致使出现倒退现象,群众失去了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4、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缺乏一定的指标。
有些地方在财政上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乡镇财政基本上只能保证人员工资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转。大部分乡镇的公共文化经费几乎都没有预算到财政当中,从而导致基层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往往遇到一些的尴尬局面;社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只能靠跑单位、拉赞助,基层文化人员付出了辛苦,却还要遭遇冷嘲热讽。
5、文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文化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尽管近几年来增加了文化单位招录人员,但文化团体和单位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年龄结构比较老化。基层文化服务站和村活动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有的活动室没有专人管理,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导致文化利用率不高,这也使群众们明明有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却被这样的情景而打消了念头。
三、对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建议
1、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均衡城乡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做到城乡居民共同拥有文化服务的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群众享有文化的权利,享受文化建设成果。这也是整个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应当努力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例如老人、儿童、农民、农民工、残疾人、没有接受到文化教育的人等。弱势区域:例如农村、民族地区、山区、偏远的区县等的覆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基础性保障,这也将会给未来重庆的发展铺好一条成功的道路。
2、解决基层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利用“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积极性”,以“拉动群众积极文化的内需”为着力点与落脚点,积极寻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设施的和谐统一,探索和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积极性。如公示文化服务内容、时间、场所,免费开放活动场馆,向低收入和特殊的居民提供免费服务等,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参与文化中不断提高文化指数,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和社会和谐。
3、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的有力支持。针对目前的现状,要进一步健全政府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政策。合理支配有限资金,健全城乡文化服务建设,使城乡的文化服务建设能够均衡的发展。同时,根据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希望有关政府能够提出一些制度,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人才缺少的问题。各个乡镇需要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文化指导队伍。要保障各个阶级工作都要有人去做,要保障文化向着积极健康的趋势发展。要深化改革,坚持以民为本,明确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确保文化建设的实施。有关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致力于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建设文化服务的活力,切实发
挥群众文化建设“领头羊”的作用。各个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实力。
根据以上本人所调查的情况,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文化对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不仅需要群众自身对文化的积极性和热爱性,但也需要有关政府对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与付出,这样群众才能很好的接受到文化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知识。虽然看似我市的文化发展很好,图书馆、博物馆和娱乐设施都比较丰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我们更深入的去调查,我们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文化服务的建设在城乡之间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有关政府并没有加大对乡镇地区的文化服务建设,这让乡镇的群众跟市区的群众在接受文化教育上有了一定的差异,也使乡镇的群众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即使有投入到文化中的积极性,也会因没有良好的文化服务设施而失去了动力。国家领导人不是提出:要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吗?在我看来,有关政府应该加大城乡基层文化服务的建设,重点是乡镇地区,拉近乡镇群众和市区群众在享受文化服务成果的距离。提高群众投入到文化娱乐的积极性,让群众茶余饭后有地方可去,有项目可玩,提高群众生活娱乐水平。有关政府还应该完善公共文化发展政策,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性化发展。通过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要求,扩宽文化服务建设的范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
第五篇:浅谈物业服务工作中责任与能力
浅谈物业服务工作中责任与能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完成自己份内工作就是尽职尽责了,但在这几年物业管理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搞好物业服务工作,只是做好分内工作是不够的,因为物业服务工作比较繁杂,有很多不可预见、突发事件和超出服务约定范围的事情,所以搞好物业服务工作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统一协调意识、和大局意识,你做的每件事的结果,包括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你个人,代表的是公司和中心的荣誉,所以在工作中要有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的执行力上要不折不扣,言必行,行必果。
有时个人能力的大小只会影响工作过程,但要是没有责任心就要影响工作结果,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在物业工作中有时责任胜是于能力的。
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工作的责任,就背弃了对我们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
在物业服务工作中,不管我们做每件事都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敢于扛起它,那样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公司都将是问心无愧的,人可以不伟大,人可以清贫,人的工作也可以平凡,但在工作中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工作中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信念。
工作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也是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责任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责任意识,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在物业服务中心中只有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责任是胜于能力的;无论我们有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
做为物业员工,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
简单的说,按时上下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每次都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一个人,只有对他所从事的职业充满责任感,他才能对企业忠诚。他对企业忠诚,才能赢得企业管理者对他的信任,企业管理者才会把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重要岗位交给他,所以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所以无论你在物业服务工作中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认真地、负责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要把工作当事业干,把事业当学问来做,努力干得最优最佳;所以机遇总是垂青于有责任的实干者。
一个员工的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更做不好物业服务工作;而一个愿意为物业服务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他也能通过努力、也能在物业服务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所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
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愿物业每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常怀:“责任重于泰山”的警醒度,坚信“责任成就人生”,尽心尽力的做好各自的工作,使我们的物业服务品牌青春永驻。
张志兴
20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