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16: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篇: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09-5-27 9:37:

52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魏耀辉 赵花兰 李大元 张秦永

【摘要】差错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减少或控制血站差错,是血站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管理者和研究者应积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差错;差错防范;差错管理;血站

Use Mistake Management in Blood Station Quality Management/WEI Yaohui,ZHAO Hualan,LI Dayuan,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09,16(3):92-94 Abstract Mistake is an object-oriented behavior and generally exists in working.Mistake management in blood s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blood donors and

recipients' safety.How to reduce and control mistak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aim in management of blood station, and also a problem need to be discussed and solved.Key words Mistake;Mistake precaution;Mistake management;Blood s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Red-cross Central Blood Station,Baiyin,Gansu,730900,China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差错是无处不在的,完全杜绝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在差错问题上,强调从差错中学习、改进。这就涉及如何界定差错并处理等问题。差错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将差错定义为:偏离了现行生产管理规范(Cgmp)、应用标准或现有规范的事件,可能影响到生物制品的安全性、纯度、效力,或者导致制品违反联邦食品、医药、化妆品法规或公众卫生服务法规[1]。

具体而言,工作差错有3个特点:(1)仅仅发生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行为中;(2)偏离了质量管理规范、操作规程等,影响血液及制品质量,妨碍了目标的实现;(3)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意的错误行为或故意违背规则,不能认为是差错。差错的处理方法

当前,差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差错防范和差错管理。它们是处理差错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2种思路。从差错防范到差错管理是管理实践经验发展的产物。

(1)差错防范。其具体表现为:为了使工作差错降到最低限度,血站投入人力、物力用于实施和完善差错防范系统。如标准操作规程(SOP)、全员培训、职业教育、全程质量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其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原因是:①差错防范不能完全杜绝差错;②差错防范有明显的负作用。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可能使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差错防范系统来检查和纠正差错,从而导致差错的发生;③成功的差错防范系统使得差错极少发生,工作人员没有机会掌握有效处理差错的技能;④差错防范注重于预防,一旦出现差错,即实施一定的惩罚性措施。这将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反应,造成个体或集体失去从差错中学习、交流的机会,进而缺乏对差错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2)差错管理。其更多地重视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加强对差错的公开讨论和沟通,培养差错处理能力,事先估计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当差错发生时,鼓励主动采取积极措施,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可能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强调防范差错的发生。

差错防范和差错管理是2种处理差错的方法。但在工作中,这2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血站需要建立差错防范系统以降低差错发生率,也需要给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差错学习机会,建立差错管理系统。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12.1规定,血站必须“建立和实施不合格项的识别、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识别不合格项,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项的原因,防止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白银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于2005年对差错管理进行了有效尝试,具体措施如下:

3.1 差错信息的收集

为了便于迅速、快捷地查找差错产生的原因,血站管理者(质量控制者)应掌握血站差错信息。差错可能存在于管理体系和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其包括以下几方面:(1)献血环节。献血者判断有误,献血者被不适当淘汰,不适当地重新进行献血,对献血者的医学评价不完整,献血反应处理不当,献血者资料无法查找,献血者资料录入错误等;(2)工艺过程引发血液质量出现的不合格。如违反工作程序引发不合格或连续出现不合格产品;(3)检测过程。检测标本不正确,血样的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病毒检测结果不正确,血液检测放行记录与实际放行不符合,结果发送错误等;(4)内审、外审、常态审核以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

(5)设备保养、维护不当致使设备能力不足引起的不合格;(6)供方的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7)严重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总之,血站差错的产生贯穿于采供血服务的全过程。只有认真分析,综合归纳这些差错信息,才能有的放矢的去防范和改进。

3.2 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是差错管理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实施差错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最大的阻

力,不是技术,不是设备,不是管理的其它基础,而是来自人的因素。血站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制定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明确规定了学历、所需技能或培训需求、工作经验和职责。就如何提高员工对组织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了解和认同,如何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改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血站从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创新、观念适应、心理潜能等方面加强培训,最大限度消除人员变数,使工作质量得到保障。特别是在技术或质量改进培训中,为了提高差错管理的有效性,血站设计了与工作有关的模拟活动,采用主动学习或讨论学习模式,鼓励学员出现差错,让学员找出差错并提出如何进行差错的预防与纠正。这样的培训既可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增强知识或技能,又能减少类似差错在实际工作中再次出现的机率。同时,积极评价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胜任能力、对差错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能力。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暂停其工作,安排补充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各类人员的胜任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宜。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由多种因素构成,要有的放矢的开展引导、教育,必要时应与薪酬挂钩。不要没有问题或问题少时不培训,问题出来才培训,避免忙人无暇培训、闲人正好培训等培训误区。

3.3 工作流程的设计

面对输血科技发展、血液检测技术进步、血液成分制备多样化以及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开展等复杂和动态的工作环境,血站工作流程设计需要更加科学。如《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血站必须建立和实施血液隔离与放行程序。在国内尚无血液批的统一定义的情况下,为落实血液批放行,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出发,结合本站实际,采取“以完整质控下的血液检测报告为批,不考虑血液采集的时空”或“根据血液采集的时空为批(量大时可酌情分亚批),血液检测报告按批出具”[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本站实际制订更加灵活、合理、有效的差错管理方法。如《血液采集工作记录》、《血液成分制备工作记录》、《工作环节交接记录》、《差错内部报告表》、《不合格资料收集统计表》等的制定,既满足了流程需求又达到了控制工作质量的目标。

3.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开展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焦点在于提高采供血服务质量,使得献血者、医疗用血单位以及受血者对血站所提供的血液及制品或服务感到满意。因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且结合本单位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要防止一切质量问题,那是不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也需要采用差错管理。原因有二。首先,考虑到当前技术系统水平、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工作压力等,加强对员工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程度需求的及时培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高员工的认知能力。同时,为调动员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积极性,采用激励原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地手段。即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员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一定范围内将差错和纠正差错的方法予以展示,让所有员工学习,而不是对差错者进行惩罚。将现有的惩处环境改变为一种积极而坦诚的环境,对于差错管理和质量改进是必须的。其次,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质量控制部门可实行“走动式”的动态管理模式,即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个科室工作现场,掌握出现差错的第一手材料,现场分析并加以纠正。这种模式群众基础好,容易发现问题,通过和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和分析,能彻底解决问题。此外,质量控制部门发布《每月质量报告》,对存在问题予以汇总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各科室可有的放矢的去整改落实。

3.5 差错管理文化的构建

差错管理文化是血站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血站员工对工作差错的认知程度和行为以及血站相关体系、规章、制度的总和。如何去塑造血站 “差错管理文化”,血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从思想上去整合血站员工,让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同和接受“差错管理文化”;(2)差错管理文化,不仅体现在血站的各种文件中,更体现在全体职工的行为中。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差错管理文化”;(3)应提供公开交流差错的氛围。人们共同讨论和分析差错,从自己和他人的差错中学习处理技能,认识差错并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差错管理文化作为组织质量管理的一种结果,可提高血站有效处理差错的能力,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团队精神,促进血液质量管理;(4)差错管理文化需要血站管理者的决策和员工的支持。不要任何差错都要受到惩罚,而需要根据岗位特征,设置一个容错区间。否则,员工会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将会导致更多差错发生,而不是减少。同时,在处理差错时应尽量使用威胁性小的术语,将差错报告与惩罚分开,重点涉及过程,对事不对人,注重解决问题的措施;(5)差错管理文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认真对待差错。事实上,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差错,鼓励人们对差错负责;(6)差错管理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度认识差错管理文化的内涵,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积极主动、群策群力,才能以高度的理念构建一套孕育文化的差错管理体系,推动血站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总之,差错管理文化的塑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一个成熟的血站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差错管理文化。实施差错管理的成效

4.1 责任意识得到增强

各级领导把差错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变了差错管理模式,即在思想上明确并坚定差错管理的指导,克服了“重形式而轻落实,重防范而轻管理,重追究处理而轻分析、改进,重理论培训而轻差错公开讨论和沟通”等内向型管理模式的不足,逐步实现了从“差错防范”向“差错管理”的过渡,从管“结果”向管“因素”、从管“点”向管“面”、从靠“制度”约束向 “以人为本”的工作转移。加强了内部协调,创新了沟通机制,注重从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服务程序以及提供的其它相关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了医疗用血单位对血站的信任度,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员工的内在动力,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差错管理中来。

4.2 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血站通过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自我控制与人性化全面督导并举,实施差错管理体系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差错管理文化的内涵,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由原来被动强调差错到现在主动发现并分析差错,由原来反对质量检查到主动要求质控部门定期来科室检查,使血站环节质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了以人为本,提高了差错管理水平。实施差错管理的体会

虽然血站在差错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差错管理文化还需要一个长期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所以,就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差错管理体系,重点应做好3点:

(1)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做好差错管理落实的前提条件。差错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的观念转变、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是分不开的。需要领导将血站的宗旨、目标与内部人文环境统一起来,创造一个充满团队色彩的差错管理文化和环境,使全体员工能充分参与到差错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达到血站预定目标。

(2)配套体系建设是平台。差错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差错防范措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使所有与血液质量有关的人员和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在此平台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差错管理,为找到发生差错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供依据,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标。

(3)持之以恒是保证。差错管理作为血站的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建立差错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根据血站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要把差错管理建设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营造差错管理的文化氛围,树立血站质量形象。

总之,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积极倡导差错管理并加以应用是减少或控制血站差错的有效途径,是血站质量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葛红卫,郭永建.差错管理:输血服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卫生部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3]孟忠华,杨劲,周华平.刍议血液批放行的模式和运作[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

(6):477-478.

第二篇:质量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ISO9000以其通用性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在高校管理中同样适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后转化为国家标准,当时就有相关人员开始研究在高校管理中引入ISO9000,并有一些高校开始实践。但是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关键词:ISO9000;高校管理;质量管理

一、高校管理中应用ISO9000质量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特点

(一)可行性

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看,其有八项基本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也是ISO9000系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贯彻系列标准的红线。主要涵盖:(1)顾客为焦点(核心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顾客为本;(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从素质教育来看,其所融入的质量观念以及要求、要素,体现了向学生主体回归的教育,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和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提倡学生参与等等。这些内容均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高度契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必要性

将ISO9000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管理,一方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方向。这需要我国高校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高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采取目标管理模式,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相互推诿、制度流于形式等,管理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高。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形成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和系统方法,可消除管理上的无序,切实保障管理规章制度、方法有效落实,使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而且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还能不断推动高校管理改革,查漏补缺。另外,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也是高校招生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逐步走进大众化教育,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高校必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校办学质量将成为学生报考或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将是一种实力体现,也是培养合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三)特点

首先,产品定义。ISO9000将产品定义为活动和过程的结果,高校提供的产品在质量认证界有两种观点:教育服务以及学生。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从学生报考择校开始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再到终生学习结束这个生命周期内,应当分别考虑不同阶段产品定义。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此时学生是学校的顾客,那么教育服务就是产品,当学生毕业就业时,顾客是用人单位,学生就是产品。其次,顾客定义。ISO9000把顾客定义为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通俗讲就是对产品有需求的群体。产品与顾客这两个要素一体共生,所以从产品定义来看,高校的顾客应该有三类:一是学生,他们既是产品也是顾客;二是用人单位,每年用人单位需要吸纳大量高校毕业生,人才是用人单位发展的基本保障,需求量大,可以说是高校最大的顾客群;三是家长,这一类十分容易被忽视,高校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学生一般经济来源就是家长,学生入学所需费用一般都由家长支付,是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教育服务。再次,质量评价。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质量评价一般通过固定的技术检测手段来确定产品质量。而高校方面却对教育产品质量有着不同的见解。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使高校质量评价大体呈现四种观点:其一,名列前茅论,也就是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育产品质量的标准,成绩较好的学生(即名列前茅的)质量就好。这在应试教育时期十分盛行,哪怕当下强调素质教育,同样也存在。从这个观点看,985、211等学校具有天然优势,地方性高校则天生劣势。这对于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十分不利,也是很多高校跟风、拼命升格的主因。其二,条件质量论,即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就好,突出教学条件。其三,目标管理论,即先设定统一目标或是标准,利用各种手段,如笔试考核等来检测,与目标越近,质量越好,至于目标是否合理、有价值,并适用全体学生则不得而知。最后是不断提高论。这一观点相比前三点有所进步,但操作难度大,基础以及提升的幅度不易把握。若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高校管理质量评价应当要满足顾客的教育需求,既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又要满足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后,规律。相比企业而言高校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企业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顾客是焦点在ISO9000中是核心指导思想,是企业的金科玉律,但却不能直接照搬到高校管理之中,如果照搬则与教育客观规律相悖,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所以,高校不能像企业那样实行“顾客就是上帝”,特别是学生作为顾客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要求,因为这样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二、高校管理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某新建本科院校,于2001年由两所高职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2008年开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2011年教育部高教司到该校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的转型成果和发展水平。这得益于基于ISO9000标准建立的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该校成立之初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在升格前后存在矛盾,一时无法适应本科教学与规模增长。学校升格后生源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质量观和质量保证方式十分不适应。而且招生也是一个大问题,成立之初本科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50%,新生报到率也才80%左右,学生、家长甚至用人单位对学校不信任。因此,该校引入ISO9000标准来改善。

(一)基于ISO9000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该校针对遇到的困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四个基本要求:教学质量以教学工作为核心,让相关利益者满意,以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控制教学质量,并落实为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和指标文件,使质量管理具体化。教学策划方面,这是顶层设计,把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保持与相关利益者质量要求的一致性。教学实施质量管理方面,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单门课程。而教学活动又是教与学的过程,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内容。教学条件方面,教育学领域学者提出“凯西模型”,证明了办学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于发展》中杨小敏也做出了重要论述。该校则从师资、设施设备两个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在建设硬件条件的同时,积极发展软件。教学结果与质量评价方面则充分考虑高校顾客的复杂性,制定不同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学结果,具体有三个,包括招生质量、就业质量以及社会声誉。

(二)教学质量管理模型的改进

该校在实施基于ISO9000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后,基于ISO9000持续改进原则,召开了研讨会。总结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包括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关知识和管理经验、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学质量总目标的制定方面不是很合理等等。围绕这些问题,该校进行了三次改进。首先,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工作质量考核制。后者以定量、定性为基本框架。定量引入积分制,分别计量职能目标、综合管理目标和满意度;而定性方面则采取一票否决指标。前者则涵盖教学策划、实施、条件以及结果,并辅以奖惩制度,同时形成通报公开文件,与职称、职务挂钩。其次,建立以三标一体的评建工作平台,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中心,以目标管理和质量考核为监测手段。修订体系文件,把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纳入质量手册,重新策划相关程序文件,调整考核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按计划分解本科教学质量指标,实现彻底的校本化。最后,开启特色办学之路,即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把办学目标定义为应用型大学,并围绕这一目标调整质量观、目标、标准以及评价方式。同时,推动学院制和大部制改革,建立二级管理体系,再一次修订质量手册、相关文件,重点调整相关标准。目标管理实施六化改造,即中心化、华、均衡化、标准化、主控化、综合化(参考刘仲全的文章)。

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保持着较高的相似度,同时ISO9000本身具有极高的通用性、自由性,在高校管理中应用可行而且必要,也是高校管理适应当前国家教育改革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旭东,芮菊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5-57.[2]梁艺潇,韦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4):199-200.[3]刘仲全.ISO9000在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54-158.[4]熊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特点[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6-46.[5]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第三篇: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LION(总结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编写,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个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提出计划、确定目标,然后按计划目标和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就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理质量;目标管理;管理方法在目标管理的P阶段

护理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这一过程包括制订质控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等。在制订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周密详尽地了解本医院的现状,通过ABC等管理方法,从中找出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因果分析图等管理方法找出造成这些关键因素的原因。经过上述步骤,制订的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制订计划时,应注意且必须做到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使总目标变成每个护理单元乃至每个护理人员的具体计划。同时所有的计划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和具体的完成期限。在目标管理的D阶段

应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认真执行所制订的计划。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具体性,D阶段要特别注意两点:通过对护士长的委任权限,让她们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管理中应负的责任,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护理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下属科室的意见交流并进行指导。下属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在系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列出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其目的在于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在目标管理的C阶段

应当定期组织对护理质控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确保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规范化,使整个护理质量指标稳定在目标允许的范围之中。C阶段大量的工作是评价。这是检查护理质控过程的基础。从目标上看应着重检查、评价护理质量控制的各项指标是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目标管理实施中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的程度如何,并根据偏差情况作出如何进一步执行必要的调整、补充,以保证最终能全面达标,检查得越早越细,则发现问题越快,所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在目标管理的A阶段

包含两个步骤:

4.1 巩固措施,制订标准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之后,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巩固。

4.2 一次PDCA循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此时应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即在下一个PDCA循环的P阶段,要把上一个PDCA循环的遗留问题考虑进去。具体来说,A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各科室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定;②护理主管部门对各科室评定工作的指导;③医院质控小组的综合评议;④归纳与总结。A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把执行计划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的各项标准、规程和制度中去,作为今后行动的指南或借鉴,才能使今后的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值得强调的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个阶段缺一不可,没有护理质量控制计划目标,工作就是盲目的工作;有了计划目标而不执行不实施,就等于没有计划;有计划且执行了,但不检查,就无从知道干得怎样;P、D、C三个阶段都有了,但无A阶段,工作成果就无法巩固,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其次、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每经过一次PDCA循环,护理工作质量就应当提高一步,如此周而复始,护理工作水平就会不断发展和提高。第三是大PDCA循环中有小PDCA循环,环中有环,环环紧扣。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小循环是大循环的保证,大循环是小循环的依据。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护理主管部门工作中的PDCA循环是各科室PDCA循环的根据,而各科室的PDCA循环是护理主管部门PDCA循环的保证。结论

管理人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依靠各个部门各个科室,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力量。各科室和各部门则要努力完成自身的PDCA循环,以确保上级或全局的PDCA循环上下一致,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把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部于2013年坚持使用循环管理,培训班包括院内,科内质控人员的学习,各项考核标准,护理部本目标、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制定科室的护理质控方案,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并认真实施。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纳入有标准制度和规定,巩固成绩,防止问题重现,科内建立护理质量督导本由检查人记录三级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并签名,护士长提出整改措施,护理部检查追踪反馈。同时建立科内质量督导本由科室质控员记录一级质控存在的问题,由护士长检查追踪反馈,这也是PDCA循环管理中的大循环中有小PDCA循环,环中有环,环环紧扣。但是,理论与技术的引入只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学会用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每一项操作,每个动作步骤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勤于学习,不断创新形成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触发灵感,使我们的护理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智能型人才,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PDCA在护理上的运用是对护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推动,用科学的系统的、工程的理论实践,使护理技术一步步的提高,对护理技术的变革有着积极的作用。PDCA的应用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在计划、实施、确认检查、处置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使医院的医疗与护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有效提升了医疗与护理质量,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

第四篇: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张凯学 号:专 业:旅游管理专业

摘要:大量的质量数据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仅能快速方便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各种质量数据,使质量数据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能随时掌握各种质量动态,对各种质量问题起到预防把关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质量管理质量数据数据库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中会有大量的质量数据存在,质量数据的应用之一,就是将质量数据通过对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的形式,以证明出厂的产品是合格的产品。我公司传统的出具质量证明书的做法,是由人工对质量数据进行审核判断,再将合格的质量数据录入计算机,最后打印出用户需要的质量证明书。由于人工录入数据工作量大、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错,对用户有特殊要求的就很难满足,不利于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更不能起到预警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利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Access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开发了一套质量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实现质量数据的导入、审核、判断、查询、分析,质量报表及质量证明书打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等。

一、质量管理系统的组成(一)数据输入模块。包括产品明细表、产品送样登记、产品数据输入、产品标准数输入、产品质量数据输入等子模块。产品数据输入子模块又包括产品数据导入、产品数据输入、产品数据复制等子模块;产品质量数据子模块又包括考核产品数量、正次品及废品及追加产量产值等子模块。

(二)数据查询模块。包括按时间段、按项目、按批号、质量统计等子模块。

(三)打印模块。包括产品合格报交、质量证明书、质量情况等子模块。质量证明书子模块包括打印普通质量证明书、特殊质量证明书等子模块;质量情况子模块包括质量报表、产品质量情况、数据统计分析等子模块。

二、系统功能

(一)数据输入

1、产品明细表。通过产品明细表,可一目了然的查看产品的具体情况,如产品是什么时候生产、产品是什么出报告、产品进行了些什么试验项目、产品试验周期、哪些产品还正在试验、哪些产品正在复试、产品具体试验数据、产品的执行标准、产品的质量情况、产品的考核分等情况等。

2、产品送样登记。通过产品送样登记模块,根据“产品试验项目传递单”将其按产品批号为关键字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首先检查该批产品是否已经存在,再根据产品试验项目数据库自动确定试验项目,以核对“产品试验项目传递单”是否填写有误。

3、产品数据输入。产品数据输入包括产品数据输入、产品数据导入、产品数据复制三个子模块。既可通过输入的方式直接将数据输入数据库中,也可通过导入的方式直接从检测所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还可通过数据复制的方式得到数据。产品数据直接输入,由于人为的因素,差错率、效率相对来说较低;通过导入的方式输入数据,差错率、效率很高;数据在导入数据库时系统自动的根据产品标准数据自动判断其导入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质量数据加上标记,对有异常的质量数据则进行报警。

4、产品质量数据输入。通过产品质量数据子模块,可以对产品的正、次品,产量、产值进行输入,在输入的过程计算并统计其相应质量数据,追加到上月及上年的中并进行累积汇总,得到内外部上报的各种报表的基础数据。

5、标准数据输入。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数据,是判定数据合格与否的关键,故要重视对标准数据的输入,只有标准输入正确后,才能有正确的结果。

(二)查询

针对按不同的条件,对不同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得到所需的不同结果。可以对相同产品不同时间段进行对比等,对于随时掌握产品的质量情况,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打印

1、产品报交单。产品报交子模块中的“产品报交单”,是产品合格的一种报交手续。产品合格后通过网络将其结果报给相关部门,通知产品合格,可以出厂。

2、质量证明书。通过质量证明书打印模块,可以针对不同用户、不同要求,打印出“普通质量证明书”、“特殊产品质量证明书”。“普通质量证明书”是通过事先将常规的质量证明书按相同格式印刷好后,在出具质量证明书时,通过在上面填上相应的内容就好的方式打印出质量证明书;“特殊质量证明书”是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不能通过普通质量证明书进行出具,必须针对用户提出不同要求对其专门进行设计的专用质量证明书。专用质量证明书的格式相当多,多达五六十种以上。本系统针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专门设计,操作人员操作起来并不困难,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以打印出相应的质量证明书,且不需要专业人员就能进行。

3、质量情况。通过质量情况子模块,打印出各分厂的考核产品、非考核产品,产品按吨位及产品按批的优等品、壹等品、合格品率情况,以及对内报给各分厂及主管部门,对外上报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的产品质量报表;统计产品的质量水平、复试情况、产品的复试率等。

4、统计、分析。由于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流水线作业,产品不可能做到全检,但利用统计技术对各种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产品质量的波动,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通过不同的分析工具对不同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查找问题,以及引起数据波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质量情况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将质量问题提前进行预防,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结语

(一)计算机能方便快速地处理大量的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出各种质量控制数据,并能随时掌握各种质量动态,了解质量波动情况,使质量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质量数据的导入、汇总、判断,减少了传统管理的中间环节,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动态变化,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第五篇:护理质量管理及差错缺陷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及差错缺陷讨论

一、原因分析:

1、管理因素

(1)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科室护理规章制度及核心制度均较完善,但部分年轻护士长对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和核心制度理解不透。

(2)病区QC小组不能充分发挥质控组织的作用,不能更好的与科室护士长进行适当分工、积极合作,导致护士长工作繁忙、琐碎,工作范围点多、面广,责任重大,既要管人、管物,又要抓好护理质量。

(3)不能围绕三级质控的指标体系和控制标准,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不能加强缺陷管理和跟踪检查。

(4)不能灵活运用竞争激励机制,激活“休克鱼”。(5)新电脑信息系统程序的不完善。

(6)工作压力较大--复杂的人际关系。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护士与医生、患者及护理家属的人际关系复杂,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尤其是护患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双方的权益问题、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如:护士与床位比例失调,分管患者多、工作量大。

2、护士因素: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法律意识淡簿

年轻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 识教育,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问题。

安全意识不够

护士对护理工作的风险性理解不够,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不能有效的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安全目标措施落实不力。

缺乏责任心

工作中粗心大意,护理人员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细节问题,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护理效果。缺乏“ 慎独”精神

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不能慎独自守,抱侥幸心理。继续教育和护理质量考评都无法对“慎独”、“道德品质”做出具体的评价,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也没有针对护士道德规范的考核标准。

术操作规 程

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核心制度执行不力

不能将每一个护理环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不够。

护士专科知识薄弱

技术操作不熟练,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或对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粘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未深入病房了解患者、观察病情,凭印象记录; 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二、整改措施

1、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更新,患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从思想上适应这种变化,要主动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转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言行。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增强法律意识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培养护理人员“慎独”精神。护士长在工作中要加强监督,随机抽查: 如加药时可随机检查空药瓶内有无未完全溶化的药物;中、夜班时要不定期的查房;让护士在监督检查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习惯,坚持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按护理规范行事。

3、针对问题,查找原因,分析整改。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写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组织全院性的护理安全大检查,针对临床科室存在的护理隐患进行自查自纠;定期召开各系统的护理安全工作会,对近年来各科室己经发生的或现阶段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4、新进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学习,完善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案,经常性的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及较高的应激能力。

5、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病历是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完整的病历资料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培养护士深入病房认真观察病情的严肃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树立书写记录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6、对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业务技术教育;只有全体护士质量管理意识得到了提高,才会形成稳定的质量观,融合成一个病区的质量精神,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使日常管理检查规范化,并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下载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

    在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 摘要:从构建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入手,针对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借鉴......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姜桥 完 成 时 间 2011/10/22 2......

    ISO9004服务质量体系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入,医院的发展与生存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日趋增长的需求,医院必须建立一个具有......

    浅谈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大数据的发展给困境中的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教学,通过在线测试、实时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

    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管理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教师需要分析引出现阶段高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建立激励机......

    四化管理在高架桥中的应用

    目 录 0前言 ................................................ 1 1高架桥项目建设概述................................... 2 1.1工程项目简介 ..............................

    浅谈“系统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系统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时期,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在保证交期、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真正做到系统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扁平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扁平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19 ◎ 张晓霞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措施。面对信息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