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管理硕士7月管理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工程管理 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工程预期目标的过程。
2.建筑业 广义是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狭义是指第二产业。
3.管理 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来完成一个事情。
4.建筑物 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
5.工程 有两层含义,一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二是指具体的施工建设项目。
6.构筑物 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
二、填空题
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的科学家,被人们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工程管理的显著特征是(目标精确)和(效果可验证)。
3.建筑业的工程管理任务概括为最优地实现项目的(质量)、(投资)、(工 期)、(安全)四大目标。
4.建设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我国立法权限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五个层次。
5.“建筑三要素”是指(建筑功能)、(建筑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6.工程管理的支撑平台包括(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
7.建安生产事故的成因包括四个因素,即(人)、(物)、(环境)和(管理)。
8.现场监理工作的中心是“三控制”为(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两管理”为(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为(组织协调)。
9.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10.建设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我国立法权限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五个层次。
11.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中介性)、(科学性)和(社会性)。
12.按建安事故的原因及性质分为(生产事故)、(质量事故)、(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呼伦贝尔人事信息考试网:
13.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三、单选题
1.建立起体系完善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体现的是工程管理行业(职业化)特点。
2.(建筑业)已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
3.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我们称之为(构筑物)
4.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所占的比例一般都在(60%)左右或更高。
5.(执业资格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通行做法。
6.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在国内进行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使用国家投资和外资的建设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到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强制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7.(施工企业)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8.目前,较多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9.(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10.(公正性)是工程管理行业的突出特点,也是工程管理者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准则之一。
11.(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区别于工程管理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突出标志。
12.建筑业已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
13.公共基础课中,(公共性)是其基本属性。
14.狭义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15.(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
16.建设法规体系的核心是(建设法律)
17.(国际工程管理)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A、工程项目管理B、房地产经营与管理C、投资与造价管理D、国际工程管理
18.公共基础课中,(A)是其基本属性。
A、公共性 B、基础性 C、公正性 D、专业性
四、多选题
1.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中介性、科学性、社会性)
2.下列属于组织形式的是(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3.建安生产事故主要类型(生产事故、质量事故)
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适合于参加的工作是(房地产项目的定位策划、总体规划与创新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
5.下列属于公共基础课的是(«计算机信息基础»、«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6.“建筑三要素”是指(建筑功能、建筑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7.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验中,目前开设的实验项目有(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8.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为(超高层建筑、结构异型化、绿色节能建筑)。
9.属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包括的内容有(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
10.建安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是(人、物)。
11.工程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分解、简化、组合)三个过程。
12.施工事故主要集中部位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洞口和临边、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
13.建安事故中,人的因素又分为(教育原因、身体原因、态度原因)。
14.工程材料中,三大建材是指(ABD)
A、钢材 B、木材 C、玻璃 D、水泥
五、问答题
1.工程管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①工程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
②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集成。
③工程管理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④工程管理学科依赖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和工作内容是什么?(12分 工作内容至少说两个)
答:①施工企业相关职位„„
②房地产业相关职位„„
③咨询单位相关职位„„
④监理单位相关职位„„
⑤其他机构相关职位„„
3.工程管理行业特点有哪些?
答:①公正性 ②系统性
③复杂性 ④严谨性
⑤规范化 ⑥信息化
⑦职业化 ⑧可持续发展
4.根据建设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推荐的课程设置方案,工程管理开设了哪几类课程?每类课程各举两例。
答:①技术类课程„„
②管理类课程„„
③经济类课程„„
④法律类课程„„
5.工程管理专业方向有哪些?
答:①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③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④国际工程管理方向
⑤物业管理方向
6.管理的主要职能有哪些?试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答:①计划职能„„
②协调职能„„
③组织职能„„④控制职能„„⑤监督职能„„
第二篇: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
说明:复习要点将涉及所有考试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内容实质的理解,而不应只注重死记硬背。
第一章
1、管理的起源
2、管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3、传统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对管理学的贡献及局限(泰勒、法约尔)
4、行为科学学派的基本观点、霍桑实验及其结论
5、系统管理学派及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6、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二章
1、伦理道德与道德观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3、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四章
1、信息及其特征
2、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章
1、决策与决策理论
2、决策过程
3、影响决策的因素
第六章
1、计划及其性质
2、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七章
3、目标管理 第八章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4、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
第十章
1、组织变革及组织变革管理
2、组织文化
1、领导及领导风格
1、激励原理
2、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X理论和Y理论、强化理论
第十四章
1、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原理及分类
3、控制过程及有效控制
第十六章
1、创新及其作用
2、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第十一章
2、领导理论 第十二章
1、行业环境分析,五力分析模型
2、战略性计划选择
1、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3、组织部门化
5、集权、分权与授权
第三篇:管理学复习要点
题型 :名词解释(5×4分);单选(30×1 分);多选(5
×2);分析题(20分);案例分析(20分)
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管理的含义、性质、特征;管理者的技能
第二章: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第三章:系统的含义及其特征;系统原理;责权利三角定理;人本原理的内容
第四章:外部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研究的内容;决策的含义及类型;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的分析方法(会计算)
第五章:计划的含义、类型;计划与决策的关系;编制方法:网络图的主要内容、滚动计划法的含义及主要原则;目标管理的提出者、基本观点
第六章: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彼此的关系;两种组织形态的优缺点;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权力的含义和内容,分权的标志、途径
第七章:人员配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原则、具体工作;选聘的来源及其优缺点;人员培训的方法;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直线与参谋的含义及其区别;组织文化的含义、文化结构复合图
第八章:领导含义、过程图、要素;基本的领导方式及主要的领导理论
第九章:激励理论的提出者及其主要观点、激励方法
第十章:沟通的含义、过程包含的主要要素、阻碍沟通的因素、类型;五种网络结构类型的突出要点
第十一章:控制含义、类型、控制的过程
第十二章:创新含义;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四篇:环境管理学复习要点
环境管理学复习要点
一、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区别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
(1)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
2、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
3、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
4、酸雨区的发展;
5、自然资源的耗竭;
6、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减少;
7、固体有害废气物的大量产生和堆弃。
(2)、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错误的发展观(将发展观实际上作为增长观且仅仅是经济增长观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不协调)
2、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缺乏人与生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
3、不正确的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和要素是无价值的)
4、不正确的科学观(认为认识、改造、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提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是好技术)
5、错误的消费观
(3)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区别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
一次污染是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包括:含硫燃料燃烧生成的SO2等(这个应该可以自己判
断吧?)
二次污染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物。包括:因为CO2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因氟利昂而破坏臭氧层、含硫燃料燃烧生成的SO2同水蒸气结合而形成酸雨等等。(这个应该也可以自己判断吧?)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双赢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规划和协调原则
(2)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1、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对象: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 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三、什么叫环境生产?什么叫物质生产?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环境生产
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2)物质生产P39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在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PS:三种生产理论,还有一种叫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3)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P
43(一)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二)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四)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五)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四、简述界面活动控制论和主要特征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P69
概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共同部分或联系渠道
特征:界面只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界面是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通道,它是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所共有的应用: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作为环境系统要素的自然资源,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表征环境状态的环境质量。而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则是商品,而三种生产之间的共同界面则是废弃物。
界面活动控制理论是根据对环境问题的本质特点分析、思考提出的,它的提出使环境管理学有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管理学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工作领域,从而为进一步发展环境管理学,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界面活动控制论指明了在各种人类社会行为中,首先要加以综合协调的主要是各方在界面上发生的社会行为。这样就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从而才能保证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五、简述冲突协同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P76
(1)环境冲突协同论:就是指在人类社会理性行为的作用下,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将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充分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限制冲突消极作用的发挥。
冲突: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面对同一个有限的利益目标,追求的各方都想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份额。“博弈论”
协同: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系统中各要素的运动、变化呈现出一种被称之为“自组织”的规律。
冲突和协同:冲突和协同是系统中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冲突—竞争—对立;协同—统一整合。冲突协同理论:指在人类社会理性行为的作用下,子系统之间的协同。
应用:冲突协同理论:通过人类社会的理性行为解决冲突,实现子系统之间协同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论,通过协同子系统的局部运动使系统整体的宏观运动效果优于部分运动效果之和,相反,如果子系统的运动之间不协同,甚至相互制约,那么子系统运动的效果就会相互抵消,从而使系统整体运动的效果低于部分运动之和。
以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为例
对于同一种污染物而言,有些企业可以采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而有些则需要较多的费用,前者愿意削减排污量使排污许可指标富余并转让出去,而后者愿意购买排污权。
排污许可交易政策协同了不同排污单位在排污量上的冲突,协同了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在指令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冲突,使排污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具体作法,能够在利益驱动下,积极进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清洁生产,增加排污余额,这使企业的生产行为与环境容纳量得到了协同。
六、环境管理全过程控制原则主要是指什么?
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
逻辑上的全过程:立项、设计、施工、生产。时序上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即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运输分配——使用消费——废弃物处置
七、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与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何异同?
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
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指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区别: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只控制了从污染物浓度,而忽略了污染物的流量,因此势必造成环境中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控制不住城市的环境质量。而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八、什么叫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制定环境标准应符合哪些原则?环境监测有哪些主要特点?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应该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1)环境标准P1041、环境标准是有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的总称。
2、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指制定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中的定义)
(2)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P1051、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基础标准分为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
4、环境方法标准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6、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
(3)制定环境标准应符合哪些原则?P1051、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2、制定环境标准,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3、制定环境标准,要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要求和目标,贯彻高功能区用号标准保护,低功能区用低标准的原则。
4、制定环境标准,要和国内其他标准和规划相协调,还要和国际上的有关协定和规定相协调。
(5)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应该满足哪些基本条件?P1041、准确性: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2、精确性:测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3、完整性:测量数据与预期的或计划要求的符合程度
4、可比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得的测量数据与处理结果要有可比性
5、代表性:要求监测结果能表示所测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情况。
九、目前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特征?对开发区进行环境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前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特征?
基本特征: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一定程度的不可逆转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2)对开发区进行环境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原则:①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要原则。②环境规划实施主体必须兼具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③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④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为主,实行清洁生产的原则。⑤将环境管理手段溶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原则。
十、城市环境有什么特点?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城市环境有什么特点?P1411、在城市环境系统中,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骑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2、城市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系统是不独立和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2)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P1451、城市环境管理的机构;
2、制定城市环境规划;
3、城市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4、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定量考核制度;
6、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十一、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排污申报、总量审核、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十二、流域环境管理有何主要特点?如何对流域环境进行管理?
(1)流域环境管理有何主要特点?
主要体现为流域环境问题及管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2)如何对流域环境进行管理?P1611、建立新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
2、制定全流域环境规划;
3、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
5、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十三、我国现行环境管理经济手段主要包括哪些?P841、排污收费制度:根据我国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排污单位或个人应根据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缴纳排污费。
2、减免税制度:国家规定,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五年免征产品税,对污染搬迁另建的项目实行免征建筑税等。
3、补贴政策:财政部门掌握的排污费,可以通过环境保护部门定期划拨给缴纳排污费的企事业单位,用于补助企事业单位的污染治理。
4、贷款优惠政策:对于自然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项目等,可按规定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
十四、什么叫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其主要特点包括哪些?
(1)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P21
4就是一个以“组织”为单位,以标准体系的形式规范和约束组织活动,特别是在产业活动方面的环境管理体系。
(2)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主要特点包括哪些?P2161、以消费者行为为根本动力;
2、自愿性的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
3、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
4、强调储蓄改进和污染预防;
5、强调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
6、强调生命州区思想的应用。
十五、什么叫环境监测?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1)环境监测P10
2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要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这是获取环境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性工作。
(2)环境监测主要特点有哪些?P1031、系统性:因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工作是由一系列不可缺少的环节构成的,比如布点和采样、分析测试、数据整理和处理、监测质量保证等;
2、综合性:包括监测对象的综合和监测手段的综合;
3、时序性:因为环境的状态是随时间变化的,加之由环境监测对象大多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变化大;还由于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多、仪器设备、试剂药品多样性,因此,必须具有连续的数据,才有可能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误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也才能揭示出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十六、什么叫清洁生产?P2121、清洁生产是从生产的全过程来控制污染物的一种综合措施。
2、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它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9年下的定义)
十七、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涵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生物多样性的涵义?P24
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
1、遗传多样性又称为基因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水平生的遗传变异度,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在一定区域某一面积内发现的物种的数目及其变异,常用物种丰度表示;
3、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与生态系统内部,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
(2)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501、生物生境(栖息地)及其破坏:森林生境;湿地生境;其他生境;
2、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3、水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影响;
4、过渡捕杀、捕捞、偷猎等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5、外来物种入侵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十八、什么叫自然保护区?应用生物圈概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建设和管理时,一般应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其评价指标包括哪些?
(1)自然保护区P256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应用生物圈概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建设个管理时,一般应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采取什么措施?P2651、核心区:在核心区内一般禁止任何人类活动或只允许进行经批准的科学研究活动;
2、缓冲区:在缓冲区内可从事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标本采集等不影响核心区保护的活动,但禁止狩猎和经营性的采伐活动,一般也不开展旅游活动;
3、实验区: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可在实验区内画出一定区域开展路由活动,增加保护区的收入。在把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保护、研究、监测、示范、教育以及持续发展等多功能的开放式系统中,实验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核心区。在核心区内一般禁止任何人类活动或只允许进行经批准的科学研究活动。2.缓冲区。在缓冲区内可从事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标本采集等不影响核心区保护的活动,但禁止狩猎和经营性的采伐活动,一般也不开展旅游活动。如在特殊地段开展旅游活动,必须设有固定的导游路线和指示路标,防止游客误入核心区。3.实验区。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规划下,实验区可进行植物引种、栽培和动物饲养、驯化、招引等试验;可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实际需要经营部分短期能有收益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可建立有助于当地所属自然景观带的植被恢复的人工生态系统。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可在实验区内划出一定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增加保护区的收入。
(3)评价指标包括哪些?P2661、多样性
5、面积适宜性
9、科研基础
2、稀有性
6、生存威胁
10、管理成效
3、代表性
7、社会经济价值
4、自然性
8、管理基础
十九、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P274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3、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4、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5、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 ③排污收费制度 ④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⑤环境保护许可
证制度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⑧污染集中控制制度⑨其他环境管理制度(落后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危险废物处置代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新制度)
二十、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1.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
3.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
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5.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五篇: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复习要点(邢以群)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管理学课程,我根据教学大纲将管理学课程应掌握的知识点(不包括各章应掌握的具体概念)大致梳理如下,供大家复习参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管理学是统一命题,所以我在此列出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可能有的知识点不一定会考,有的考题可能会超出我所划出的知识点,但我想我所划出的知识点,作为一个学管理学课的人是应该掌握的):
管理学学习导引: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成,学习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学习重点提示
第一章:管理是什么(能从各个角度阐述),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与人类其它活动之间的关系;组织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组织,组织人与自然人有何区别;管理者是干什么的,他与一般人有什么区别,他在组织中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由上述几点,应能推导出管理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以及为什么。
第二章:管理环境的构成,如何判断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是什么环境因素,管理者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决策及其基本过程,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决策的模式、方法与技巧(对于决策方法只要求掌握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第四章:目标及其重要性,目标的制定,目标制定和运用技巧
第五章:计划及其作用,计划的制定和审定(对于计划制定方法只要求了解有哪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时间管理要点。
第六章:组织工作内容,组织设计,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点、缺点和适用场合,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基本原则,人员配备的目的和要求
第七章:权力及其类型,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管理者的职权,授权及其益处,授权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集权与分权的优点、缺点、相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
第八章: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职责,领导影响力的来源,不同类型的领导理论之间的区别,主要的领导理论的基本观点:勒温理论,管理四分图理论,费特勒模型,情境领导理论(应变领导模式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第九章:有效沟通的条件,个体行为对沟通的影响,改善人际沟通的方法,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及解决方法
第十章:需求、动机、行为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激励的基本原则,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运用激励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一章: 控制及控制系统(重要性和前提),知道各种控制的方法与类型(能区分),控制过程,控制的难点(标准及其类别、信息获取、原因分析、措施确定),有效控制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了解但没有列入考试,不会专门针对此出题,但应了解为什么需要管理创新,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日益突出。作为学习管理学,应纳入学习范围。
附录: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各种主要的管理思想流派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1世纪管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