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昭化镇小学2014年六.一书画展 3
昭化镇小学“六.一”书画展”
实施方案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深化学校艺术教育,彰显“以文化人,发展个性”的特色,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升师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少年儿童在愉悦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秉承“求真、务实、尚美”的校训,我校决定于在2014年5月27日下午举办全校师生书画作品展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展览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促进全校师生的书法、绘画学习与交流,提高师生的书写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创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布展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5月26日-2014年5月27日
地点:校园文化墙旁和凉亭
三、参赛对象: 全校师生
四、作品内容:书画作品内容健康向上,具时代性、现实性,能反映鲜活的校园生活。
五、作品形式及要求:(1)书法:书法用楷书,一二年级铅笔、四、五六年级钢笔,用规范纸。(2)美术:画种不限,可用素描、儿
童画、手工制作等,使作规范纸
六、参展方式:以各班为单位,(每个班负责一个展板,由班主任负责、美术教师配合)
七、评奖办法:集体奖分为第一、二、三名(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个人奖分为高、中、低段设一、二、三等奖,并设奖品。
八、领导小组
组长:李利琼
副组长:张菊蓉 刘桂清
成员:各班主任
九、保障措施
1、各班在接到方案后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本次活动有序进行。
2、班主任要协调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绘画、书法指导,保证美术作品有一定水平。
3、本次活动评比结果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中。
十、观展要求:秩序井然,学生参观时不得大声喧哗,注意他人作品的爱护,不乱动展出作品。
昭化区昭化镇小学
2014.年5月10日
第二篇:昭化区实验小学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
昭化区实验小学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
5月29日,昭化实验小学召开“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区政协副主席夏登坤、区科技局副局长张云锋、广元市老年诗书画协会左培鼎等七位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庆祝活动。
本次活动以“舞动欢快的旋律,放飞多彩的梦想”为主题。校长肖仔锦为孩子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并寄语90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希望他们严于律己、争当楷模,做合格队员。接着进行了诗书画捐赠仪式,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代表了老年书画家们对教育的一份心意,对我校少年儿童的一份祝福。
文艺汇演在诗歌吟诵《我的中国梦》中拉开了帷幕,全校12个自编自演的节目登台亮相。孩子们用歌声深情地歌颂了幸福的新生活,用舞蹈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用课本剧、朗诵等形式展示了新时代中华少年的品行和风貌。与此同时,市书画家们在学校画室现场为我校师生提字、作画。
第三篇:昭化导游词2007.9.5
昭化古城景区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昭化古城作客。我是昭化古城景区讲解员XXX,非常高兴能为各位导游。
昭化古城,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金牛古驿道、古蜀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在此交汇。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历史与自然山水在此形成了独有的大山大水大文化。
昭化是四川最早开化的区域之一。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西周时,已有联盟式的部落定居,称为“昔阝 ”;春秋时蜀王封其弟弟葭萌在此建立苴侯国,治地吐费城,即今境内石盘村的土基坝;秦国吞并蜀、巴之后,即在吐费城臵葭萌县,史称“巴蜀第一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建县史;东汉末,因吐费城遭遇特大洪灾而迁城至今天的昭化古城;三国以来先后更名为汉寿、晋寿、益昌、京兆、益光等;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为“昭示帝德,化育人心”,改称昭化而沿用至今;1953年移县治地于宝轮后,昭化古城先后为昭化区公所、乡、人民公社、镇驻地。昭化,完整地展示了地方政权连绵不断的建臵沿革,被专家称为地方政权建制的“活化石”。
葭 萌 坊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昭化古城东入口城牌坊——葭萌坊,它高8.6米,宽6.8米,气势雄伟。主门上的楹联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为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考察昭化后亲笔所题。昭化古称葭萌,在四川最早建县,连续建县历史已有2300余年,故称“巴蜀第
一县”。战国时蜀王的弟弟葭萌曾在昭化建苴国,故称昭化为“蜀国第二都”。上面刻有“费祎开府治事”和“昭化西门城楼”、“天雄关古驿道”等图案。临江一面的柱联“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昭化以三国文化著称,刘备由此发祥进而建蜀汉称帝;蜿蜒的嘉陵江被翼山和笔架山分割,形成天然的山水太极图,直径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昭化正好位于山水太极阳极的鱼眼睛上,世界罕见。上面刻有“蜀汉兴于葭萌”和“桔柏古渡”、“山水太极”图案。该牌坊集中展现了昭化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特的交通军事地位和神奇的太极山水。
益 合 堂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益合堂”,它修建于明末清初,为三进院落,依山就势而成,地势逐层抬高,有步步登高之意。它原是昭化城内四大旺族之一王家的祖业,主要用于经商和酿造业。昭化在旧时为水上交通枢纽,从水上运输的货物在装运前和卸船后都需要堆放,“益合堂”距桔柏渡码头较近,且宽敞,是十分理想的场所,王家就利用其作为水运货物的存放中转站,称之为“堆栈”,王家从中收取堆存费用。另外“益合堂”的后半部原为酿酒作坊,也是王家所开。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部人杨益之租王家的“堆栈”,前堂作为药铺,取名“益合堂”,并请名医汪树森坐堂看病30多年,铺内有中药七、八百味,并自制“刀口药”、“急药”等,在当地颇有影响。由于看病取药方便,经济拮据时看病抓药还可赊欠,服务甚是周到,生意颇为兴隆,在当地很有名气,直到解放时停业。因而以前王家的“堆栈”被“益合堂”取而代之,其名沿用至今。“益合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对照简介碑解说)
古 城 门
昭化古城现存有三道古城门,它们分别是东门“瞻凤”,西门 “临清”,北门“拱极”,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名“瞻凤”,城门洞高4.2米,宽3.25米,深11.2米。现在的城楼是按明代城楼原样修复,高9.8米,建筑面积228平方米,整个建筑大气、凝重,尤其是斗拱的使用是昭化古代公共木构架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昭化“三国重镇、以城为关”的军事防御功能。相传,嘉陵江对岸的刀环山北端山岭叫“凤岭”,凤岭山上古木参天,茂密葱笼,在密林中栖息着一对“凤凰”,站在东门城楼上便可看见它们双栖双飞,因而取名叫“瞻凤”。
南门名“临江”,取其直面嘉陵江的意思,于清代被毁。西门“临清”,是指面临一江碧水之意。北门“拱极”是取众星拱北之意。
昭化古城四道城门也有特定的功用,古时城内迎亲皆从东门入,取紫气东来之意;官员出入城都必走东、西两门,象征如日中天、顺应天意;嫁女出城须走南门,寄寓富贵、祥和之意;出殡发丧必走北门。
玉 龙 井
玉龙井是昭化古城最古老的水井,始建于汉代,比城墙修筑的年代还要久远,井水甘冽,至今还在饮用。
南门巷古民居
南门巷是古时昭化达官贵人和财富人家的居住之地。这里离古城中心不远,环境舒适,街巷幽深,古朴宁静,尤其是古巷两侧的明清时期古建筑集聚了昭化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在考察昭化后,认为南门巷的古民居建筑极具代表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屋头出角,八字门头,立架垂柱,青础木柱,门扉窗棂,插拱牛腿,天井院落,三面围廊,雕琢精良,图饰古朴,大宅雍雅,小院清
秀,同时又兼具北方民居矮檐厚墙,“旱船天井”的特色。
怡 心 园
怡心园为清代陕西商人在此修建而成,是原国民党昭化县党部书记鲁光华的祖业。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昭化古城内有谷、鲁、王、赵四大旺族,鲁家是其中之一。
怡心园建筑为硬山式瓦屋面,青瓦坐脊,重檐。从外到内共四层,分为前厅、天井、中厅和正厅,前厅后面为长方形天井,两侧分别有厢房四间,上有阁楼木地板。过天井至中厅无正门,为砖墙及椭圆形木门罩,门开在两侧,为椭圆形门框,供人出入。中厅俗称“旱船天井”,左侧现存有清光绪年间石质鱼缸一个。最后为正厅,正厅大门现已被毁,门枋上原有“养心斋”三个大字,两侧为平房两间,平房上有阁楼。“怡心园”是昭化城内现存的比较完好的古民居建筑之一,从建筑结构、雕刻工艺、室内布局格调等,无不可以看出园居主人当时的富裕和悠闲。“怡心园”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对照简介碑解说)
石 板 街
大家注意我们脚下的石板街,昭化古城的石板街,完建于明代,用清砂石做成条状,按三横两纵铺就而成,中间高,两边低,呈瓦背形,宽4.2米,两侧有排水暗沟,同时昭化古城内的古街道全部呈“丁”字型布局,且街道互不直通,城门不相对,充分体现了军事重镇的防御需要,是当时县级以上城市的街道格局。东去与桔柏渡相连,西出与金牛古驿道贯通,现保存完好的石板街有相府街、吐费街、太守街、县衙街、衙门巷等五条,总长1025米,是四川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之一。
旧时在昭化石板街上行走是有讲究的,官轿居中,竖条石为轿夫行走,庶民则只能走两边,按来左去右的规则行走。街上有衙役专管交通。赶集时,行人不按规则乱走,造成阻塞,便会遭到鞭笞。在古时,昭化城内就已懂得对交通进行管制了。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为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皇帝亲自批准为昭化的贞节女子吴梅氏建立的石牌坊,现为复建。高7.8米,宽5.6米,两面分别雕刻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和“涌泉跃鲤”、“唐氏乳姑”等与贞节和孝道相关的图案,两边的门楣上分别刻有“冰清、玉洁”和“竹香、兰馨”等文字,表示吴梅氏高尚品德的意思,上面的碑文记述了吴梅氏的感人事迹。她在三十二岁时丈夫身患重病,临终嘱咐她再嫁,她坚守贞节,曾用铁锥刺破自己的颈部抗拒了男人对她的非礼强暴,她恭谨孝顺父母,赡养双亲,辛勤抚育儿子成才,活到古稀高龄。当时吏部知道她的事迹后,上奏皇帝诰封建坊,表彰她的品德,教化百姓。
(提示:由贞节牌坊左侧进入衙门巷可至昭化古县衙、考棚,考棚尚存,县衙已被毁。)
到了昭化不想爹妈
“到了昭化,不想爹妈”这句民谣大家都听到过吧?,主要是当时昭化是水陆交通枢纽,加之自然环境优美,南来北往的官员、商贾、文人骚客、贩夫走卒、船夫戏子及青楼歌女众多,“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商贸发达,文化繁荣,生活悠闲,令人流连往返,沉醉其中,故有“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民谣。
过 街 亭
过街亭是昭化古城街道上的街景建筑之一,全为木质结构,略比街道 5
两侧民居高,它通高 10.8米,宽7米。
春 秋 苑
春秋苑是古蜀道上的三国文化主题酒店之一,集餐饮、休闲、娱乐、会议接待为一体。目前它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就餐,欢迎大家入驻。
吐 费 街
现在,我们来到了吐费街,吐费街是纪念苴侯都邑吐费城而得名。吐费城原址在昭化北面的白龙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即现在的土基坝。
八 卦 井
八卦井为明代古井,井深30余米,井口园形,直径57厘米,因井底砌成八边形,井壁由条石砌成八卦式坎卦图案而得名,常年井水丰富。是旧时古城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水源,现仍然可供城内居民饮用。
八卦井为古城内有商业头脑的一位富人出资修建,一则方便居民,二则通过卖水赚取收入。现支撑打水轱辘石条上两个深深的石窝,就是卖水时搁臵铜钱天长日久磨就而成。可见昭化在明代就开始了公益设施的市场化经营。
孝友牌坊
现在我们看到的孝友牌坊,系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皇帝御批为孝友王杏舒所建,现为原样修复,其为南方牌坊式样,四柱一门两户,三层,高8.48米,宽5.8米,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雕刻图案多与孝道相关,两面的内容分别有“百里负米”、“芦衣顺母”和“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两面石柱门楣上雕刻有“山高水长”和“风和月朗”,代表所立牌坊主人公的事迹和品质,上面碑文记载了王杏舒的事迹
和品质。孝,即孝敬父母,友,即和睦兄弟。王杏舒,昭化人,附贡生,父亲中年去世,他守孝三年,后来母亲患病,他尽心侍奉,同时还辛勤抚育三个弟弟成为贡生,四个妹妹身嫁名门,并且乐善好施,助学修路,事迹非常感人。这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龙门书院
(龙门书院详解见简介碑解说)。
龙门书院内现有一中厅,俗称“名伦堂”,是将当时昭化境内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记载于横梁之上,以表彰其功绩,现简称为“名堂”,这就是名堂一词的由来,今天来我们昭化古城作客的朋友都是大有名堂的人。
汉寿广场
现在我们来到了汉寿广场,这是集中展现昭化作为蜀汉政权发祥地的文化广场。广场以南门夯土城墙为界分为内、外广场。其中内广场长38米,宽36米,外广场长41.5米,宽36米。内广场最前端有石辟邪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石辟邪高1.6米,虎头、狮身、豹尾,将三种动物的威猛集于一体,威严辟邪,大家可以分辩一下两只石辟邪的雌雄……其实,右边项上天然生有一“白金”项链的即为雌辟邪。广场中央有石质蜀汉地图一幅,长15米,宽14.8米,面积为221平方米,象征刘备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通过甬道来到外广场左右分列着四幅画像石,第一幅是蜀汉兴于葭萌,主要说刘备带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于公元211年入川到葭萌,即在此驻兵,“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扩充军队,壮大实力,为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就成了蜀汉政权的“摇篮”、发祥地,所以有“蜀汉兴、隆中谋、葭萌起”的说法。第二幅反映的是《三国演义》中发生在昭化战胜坝内张飞挑灯战马超的故事。右边这一幅描绘的是费袆开府治事,蜀汉政权的第四任丞相费祎(时为大将军,隶尚书事)于公元252年受刘禅之命到昭化开府治事。这一幅是姜维兵困牛头,远方状似牛头的即是牛头山,公元263年,姜维与魏将钟会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姜维率军驻扎在牛头山凭险固守。当时饮水非常困难,诸葛亮托梦给姜维设坛拜水,掘出“姜维井”,现今仍存,井水与嘉陵江水同色,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成为蜀道上一大奇观,牛头山景区已于去年10月对外开放,在山顶看昭化山水太极最为壮观。广场底端是制作精美、象征朝廷政权的汉阙一对,通高6米,汉阙由两部分构成,高的称之为母阙,低的称之为子阙。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明城墙遗址,昭化古城始建于汉,为土城,明代包筑以石,共设四门,南门名“临江”,现城门残存半墙高的夯土,在对昭化古城的保护修复中,我们对南门遗址采取了废墟式保护方式,即基本维持现状,不恢复完整的城门、城楼;对夯土城墙采取遗址式保护,即对夯土层进行化学加固处理,保护其不再坍塌,城墙中间为南门遗址缺口,不作改变。这个广场名字是汉寿,系公元217年,刘备感念昭化作为其基业的发祥地,取“汉祚永寿”之意(祚,意为君主的位臵),将葭萌改为汉寿县,寄托了他希望汉室江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寿的美好愿望。
古 城 墙
昭化古城墙在汉代时为土城,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包筑以石,上面还盖有串房,四面有楼。清代对城楼历有修补。民国时期城墙大部分损坏。城墙外用条石浆砌而成,内层用石脚砖身,中间填土夯实,古时城墙全长1525米。目前遗址保留324米,原样修复636米,原样修复城墙的垛口高1.4米,景观提示565米。
临清门城楼
修复后的临清门城楼的建筑风格与瞻凤门城楼的建筑风格、体量均为
一致。城楼内挂有霍峻守城的画图。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益州牧刘璋派万人围攻葭萌城,蜀先主刘备之中郎将霍峻率八百将士固守一年,乘敌人疲惫、松懈之机,挑选精兵组成“敢死队”出临清门突袭,斩杀敌主将向存首级,为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体现了昭化古城“以城为关”、“固若金汤”的重要军事地位。从城楼远眺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当年猛张飞挑灯夜战锦马超的“战胜坝”。
费祎及费祎墓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河南罗山西南)人。少年时随叔公入蜀游学,定居于蜀。费祎自幼勤奋好学,头脑聪明。长大后才华出众,足智多谋,被诸葛亮委以参事之职,出使吴国,说服孙权联吴破曹,深孚众望。他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推荐的贤良志士之一,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志虑忠纯”。蒋琬于延熙九年(公元246年)死后,费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主持蜀国军政大事。费祎当时清醒的认识到了蜀国连年征战的穷困状况,制定了保境安民的治国方略。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后主刘禅命费祎在汉寿开府,处理军国大事。这就是《三国志〃费祎传》中记载的:“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夏北屯汉寿”。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岁首大会,即新春佳节,费祎在丞相府宴请前线武将和府中幕僚及地方官吏,共度新春。在互相敬酒祝贺中,费祎“欢饮沉醉”,被魏国降人郭循刺杀身亡。
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赠“城乡敬侯”,并为其举行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并勒石竖碑镌刻:“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现存墓碑为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县令吴光耀所立,其字由其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伶利,一派女儿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
费祎之死,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费公逝后的许多年间,昭化的父老乡亲为其整修墓冢,造祠,立坊,以表敬念之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奉命赴泰宁送六世**喇嘛返回西藏,途经昭化谒费祎墓题“深谋卓识”匾。费祎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宝祯与丁公祠
丁宫保,世人所称的别名。本名宝祯(公元1820— 1886年),字稚璜,祖藉贵州织金。其父丁建业,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任昭化县令,1820年丁宝祯生于昭化,遂请昭化梨树村(今战胜坝)张氏为乳娘。昭化是丁宝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因此,丁宝祯应认定为昭化人。丁宝祯的乳娘贤良正直,深明大义。丁宝祯从小受其言传身教,入仕后为官正直清廉。在任山东巡抚期间,整治黄河、运河、筑炮台、建机器局、加强国防等,颇有政绩。同治八年(1868年)秋,深得慈禧宠幸的贴身太监安得海受慈禧所派,前往东南各地秘察私访,沿途不择手段,大收贿赂,搜刮民脂民膏,所到之处地方官员和百姓叫苦连天。安得海来到山东,继续为所欲为。丁宝祯为除暴安民,冒着得罪慈禧和杀头的风险,巧借清官太监不得出都门的先朝祖训为由,将安太监就地正法。据说,安得海是假太监,实为慈禧的情人。安得海被诛杀后,其真象暴露无遗,安得海又添加了一条欺君之罪,于是假太监被暴尸三天。这事禀报慈禧后,虽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无奈还得给丁宝祯予以嘉奖。丁宝祯此举还得到兵部尚书曾国藩的赞赏:“稚璜真豪杰也!”
光绪二年(1876年),丁宝祯调任四川总督,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多受朝廷嘉奖。这时丁宝祯已五十多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得益于昭化人民的养育之恩。为此,他在成都臵良田二百多亩,请人耕种,上交国库,以充公粮,以永久抵减昭化人民的赋税。光绪十二年(1886 10
年),丁宝祯病逝于成都任上。逝后,谥封(太子太保)一品爵位,故世人称之“丁宫保”。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昭化人民为纪念丁公父子,在昭化古城西门外建丁宫祠、宫保阁等楼台亭阁二十一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丁宫祠祭日,附近百姓前往追念,瞻仰丁公父子塑像。
著名川菜“宫保肉丁”在昭化乃至全国都很受欢迎。这道菜即为丁宫保首创,当时他十分节俭,常将吃剩下的花生米、肉食、蔬菜等加在一起热来吃,味道不错,成为他最喜爱吃的菜肴。后人为纪念他,将此菜命名为“宫保肉丁”。
附:
桔 柏 渡
出昭化古城东门,沿古驿道前行约一公里,便来到嘉陵江边的桔柏渡。桔柏渡又称桔柏津,为古蜀道由关中入蜀的要津,历代兵家据守的官渡。白龙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三国时蜀军北伐和魏军南征的必经之处。昔日此处是车马塞道,商旅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经过桔柏渡时,奇遇“双龙护驾”,于是摆宴相贺,近有摆宴坝。历代名士多有吟咏,“诗圣”杜甫的《桔柏渡》最为有名。全诗内容为: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竿湿烟漠漠,江水风箫箫。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飘。急流鸨益鸟散,绝岸鼋鼍骄。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孤光隐顾盼,游子怅寂寥。
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杜甫在诗中赞美了桔柏渡的美好风光,也表达了自己自处逆境的一种郁闷之情,附近还有玉女泉、龙爪滩等景点。
(见入口平台的《景点简介碑》)
挽舟县令何易于
“县令何易于腰笏拉纤”的故事,传为一段千秋佳话。唐懿宗时,昭化(时称益昌)有一位清正、廉洁的县令叫何易于。一年春天,利州(今广元)刺史崔朴带领宾客乘船至桔柏渡,饱览了风光后逆水返航,命令何易于征派当地民夫拉船。何易于挽起官袍,腰插笏板,下水拉着官船逆水上行。崔朴十分惊奇。何易于说:“目前正是春耕时节,农民不是犁田插秧,便是采桑养蚕,时间不可强占,现在我没有什么急事要做,又是你的属下,正好来充当这份差役。”崔刺史和众宾客一个个羞愧得跳下船去,骑马回利州去了。何易于曾经焚毁朝廷的诏书为百姓减免赋税的事迹记入了国史,创造了当时县令不能进国史的奇迹。
(见入口平台《画像碑》)
金牛古道、蜀道和景谷道
我们脚下所踩的石板街也属于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昭化境内的重要古驿道有两条:一条是沟通川陕的金牛道,一条是沟通川甘的景谷道。在日常生活和一些历史书籍中,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和看到蜀道和皇柏大道的说法,它与金牛古道、昭化古城有什么关系吗?
首先来说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它南起四川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小剑山,经昭化沿白龙江而上至白水关,再沿白龙江的支流刘家河而上,过刘家院、金山寺直抵阳平关,然后经宁强、勉县、褒城而与古褒斜道相接直达陕西关中平原。金牛道全长千余公里,在昭化境内的一段约
50公里。其间山重水复,栈道相连,沟壑纵横,蜿蜒崎岖,最为艰险。关于金牛古道,还有一个流传两千多年的离奇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秦王垂涎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水旱从人的蜀国山川,秦王命人造了五头石牛,谎称石牛能“日粪千金”,愿将石牛和大批美女一起送给蜀王。贪财又贪色的蜀王命五丁力士开山凿石造路以迎石牛。道路修通了,蜀王迎来的不是能日粪千金的石牛,而是秦国的万千铁骑,于是蜀国灭亡了……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
再说蜀道,是古时由秦入蜀或由蜀入秦通路的总称,它由多条路组成。就方位而言,有南栈北栈之分,汉中以南为南栈,又叫蜀栈(道),如金牛道、阴平道等。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姜维、费祎等众多文臣武将曾在这条古道上运筹帷幄,金戈铁马。蜀道较金牛古道范围更广,从成都出发,过广汉、德阳、梓潼至剑阁的路线基本相同,自南北朝以后发生了改变,从昭化经牛头山、白卫岭而至剑门关,蜀道在广元段的路线一直延续至今。蜀道境内险关重重,崎岖难行,故唐朝诗人李白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无限感慨。
景谷道是秦汉以来由四川北部通往甘肃南部地区的又一条古道。它北起古阳平郡(今甘肃文县),初顺白龙江而行,在古镇姚度附近余家湾进入四川青川县境,直达白水(古为白水县,今为沙洲镇)与金牛道汇合后通往昭化。景谷道因它的终结地白水镇北之乔庄河谷一带古称景谷而得名。景谷道中白水关至葭萌关的一段叫马鸣阁道,为古时的“昭化八景”之一。
鲍三娘墓
距昭化古城北5公里处白龙江畔的曲回坝,有一穹型土冢,便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义子关索的妻子鲍三娘之墓。墓高2.3丈(约8米),周围 13
22.8丈(76米)。据传明代墓前有一石碑,上部脱落,唯存“关夫人鲍三娘”字样。民国三年(1914年),法国人色加兰和拉底格以考古名义发掘,其墓室长6.45米,宽2米,高1.29米,墓系曲室,由汉代画像砖拱砌而成,并盗走额骨、画像砖等,复立石碑,上书“汉将军索妻关夫人之墓”。建兴五年(公元227年),鲍三娘随夫屯兵汉寿(今昭化古城),炎兴元年(263年),曹魏以三路大军十万之众伐蜀,兵临葭萌关下。关索战死,鲍三娘也在土基坝与魏军展开血战,壮烈殉国,就地安葬。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摆 宴 坝
出昭化古城东门,过桔柏渡,沿江岸北行约一里地,这里有块由江水冲积形成的平坝,称为摆宴坝。
“摆宴坝”相传因唐明皇曾在这里摆宴而得名。唐明皇游幸益昌县(即唐时昭化)桔柏渡,奇遇“双鱼夹舟而跃”,称“双龙护架”。便在东岸的摆宴坝,歇驾摆宴三日相贺。
牛首雄关
距昭化古城西5公里,位于嘉陵江和白龙江二水之间的牛头山,因山极酷似牛头而得名。其山腰有一天下雄关──“天雄关”。至今关门尚存,有明、清碑刻10余通,并有汉柏数株。牛头山和天雄关合称“牛首雄关”。为古时“昭化八景”之一,也是三国时蜀将姜维拜水之地。
站在牛头山巅,可感受蜀汉三国时期的猎猎狼烟,可一睹天下第一的太极山水,可领略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各位如有兴趣,可继续前往牛头山景区游览观光。
好了,我们今天的游程到此结束了,愿昭化这座中国建制的“活化石”之城,三国文化蜀汉政权的发源之城,通达古今的交通博物之城,古代川
北民居建筑的集粹之城,依山临江的风水之城,带给诸位美好的回忆。当然也请带走我真诚的祝愿,带走这城、这山、这水对你们的感谢,欢迎各位朋友再来昭化古城游览观光!
第四篇:昭化区六强化确保考中考顺利进行
昭化区“六强化”保中考顺利进行
为切实保障考生安全,确保中考工作的顺利进行,昭化区强化六措施夯实中考期间各项工作。
强化氛围营造。积极营造良好的复习备考招生舆论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政策解读、志愿填报、信息查询等服务。加强考点和居民区附近娱乐场所的管理,禁止产生影响考试环境和考生正常休息的噪音。强化交通安全。继续强化道路交通整治,确保县域境内道路畅通,统一安排和协调车辆组织运送考生,并对运送考生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投保审查,对驾驶员的资质、安全记录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考生安全往返。
强化卫生管理。强化对考生就餐、住宿地点的监督检查,对卫生消毒不合格的地点及时责令整改或取消就餐、住宿资格,确保考生吃得放心,睡得安心。努力做好考试期间的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工作,考试期间各考点医务人员随时待命,医院在中考期间加强值班,确保如有考生发生重大疾病能及时就近救治。强化保密监管。在试卷运送和存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及考务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试卷保密室监控24小时开启,任何时间试卷不得少于4人看守,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同时试卷运送人员、保密值班巡逻人员、保密负责人都要签订安全保密承诺书。
强化纪律约束。严格按照新的考务要求和操作流程,扎实做好监考教师和考务人员的纪律培训和业务培训,做到监考操作和考务工作“零差错、零失误”。加大考生诚信教育力度,做到正面引导与运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监控并重,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行为。加大违纪事件查处力度,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强化预案制定。为妥善处置中考过程中的安全突发事件,昭化区成立了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具体实施预案,涉及保密类突发事件、卫生安全突发事件、交通安全事件等方面,为中考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第五篇:2017小学画展
2017年长岭小学《看谁画得最有趣》校园画展
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艺术组开展了小学师生书画展。
本次书画展展示的作品形式丰富,有剪纸、手工、水墨画、水粉画等。经过层层筛选,有许多优秀作品参展。画展在教学一楼走道上展开,在为期二周的时间内全校21个班级几百名学生陆续组织观展,画展活动详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