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16:2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第一篇: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1、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中迫于完成任务,灌输的多,让学生思考、记忆、训练巩固的少。

(2)差生群体较大,有些教师不注意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差生跟不上,越来越没兴趣,成绩越来越差。

(3)教材较深,词汇量大,学生普遍感到英语难。由于其他学科也挤时间,学生就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完成口头作业、记忆作业的任务。

2、几点思考

(1)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和归纳必须掌握的词汇和语言知识,多进行一些专项性的训练,这样能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语言知识的能力。

(2)注重抓好起始年级,宁可把时间多花一些在差生身上。不能忽视调动差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差生的潜力才能达到此目的。初一至初三年级我认为初一最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入门时语音、拼读规则等基础性内容千万不能丢掉。

(3)英语教学质量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能增强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语言情景中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能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之在归纳和运用中掌握。

(4)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减低目标

到底学生要掌握那些东西,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要有数,在对学生测试中也用这一个度来衡量。拔高要求了,学生畏难而退,降低标准了,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必须把握好新的课程标准,系统地掌握教材的体系、内容,从而确定教学的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朝着应达到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绩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压力,使得我们的教育部门或教育者自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偏离其教育的本质。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笼统表述多,明晰表述少。

许多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淡薄,理解模糊,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如:“用英语谈论、描述动物并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学习„„”;有的直接就是:“words:„;phrases„;„”等,缺乏可操作性,完全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失去了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对课堂的导、控作用,以致无法评价目标的达成度。我们知道,目标的达成度越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2)教师讲授多,学生实践少。

老师以“讲得多”“讲得好”为满足,“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总担心有哪一个知识点没讲到。不管学生会不会,老师认为该讲就讲,不关心学生的感受,不关注学生的学得。很多时候,对一些所谓的重点,老师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的讲。实践证明:重复讲解学生已知的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疲倦,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兴趣降低,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由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偶尔会参与一些枯燥、脱离实际的句型操练,没有足够的主动参与、体验、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学不会,各项技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课堂效率低。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

3)关注知识多,学法指导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老师们再熟悉不过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把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的老师有多少?课堂上,教学内容常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线,老师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全面、到位。在指导对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上关注少,做得少,有些老师不知道该怎样做。结果,学生只会被动地“接水”,不会主动地“取水”,造成课堂低效。

4)关注预设多,关注生成少。

课堂上,老师把注意力放在预设的教案上,即:按教案教(走教案)。衡量一节课是否高效,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按预设完成教学内容,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的好不好。看学生是否获得自己满意的学习效果和积极的学习体验。教案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案上写的采用哪种活动形式就用哪种;时刻关注的是教学环节的推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视而不见。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自己的意愿去回答,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编织的框架。(鱼台实验的例子)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很多时候,老师所预设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如:为了练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指着1男生问其他学生“is he a boy? ”(假交际)教师无效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学生的情感、心理变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活动的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等方面受到忽视,必然影响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5)活动形式多,实际收效少。

课堂活动形式往往花样很多,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过程、反馈,都只有少数尖子生参与、表现,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只突出尖子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80%以上的学生)。

6)统一要求多,个性发展少。

教学目标的确立、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整齐划一的练习和作业多,发展个性、分层选择的任务少。造成课堂效果的低效。

面对新的课改形势,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老师们正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校课堂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和运用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醒面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地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就会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第三篇:浅谈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8111169

余柳菲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 地 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 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 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随着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回顾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苦、学生累、效率低、成绩差,教出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大部分厌学。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创造发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只关注知识、追求成绩,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主动性没有得到调动,自信心没有得到培养。传统的课堂是以牺牲学生今天的学习快乐,换取明天分数的提高;以牺牲学生心灵的自由成长,达到某些抽象的量化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目前新课程理念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大家能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改变了过去只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互动的现象;几乎没有老师上课只告诉结果后做大量练习的;老师由过去课堂只注重训练,转变为现在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能意识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老师都能注重情境的创设;老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能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这样就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课堂上还能注意到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课本,教死书、死教书的现象等等. 课改以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情境而情境,情境与知识不相关或关系不大,从中提炼不出数学问题,有“去数学化”的倾向.很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等。对于初中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二、数学教学在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方面对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传播有所欠缺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数学课堂中知识教学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显性优势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数学解题能力强,但其成绩是靠大运动量训练取得的,学生无法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又由于过分强调严格的逻辑推理,侧重于数学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能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和理解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我们应把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数学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传承人文精神.

教学中应通过展示数学发展史、重要思想方法产生背景和条件、数学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内容的背景和应用价值,体现人文精神.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突出数学思维方法、寻求一般地模式思想和追求简洁与形式美的精神等作为它的灵魂,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价值,学习国外良好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三、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活动以及主动探求知识过程有待加强

课堂教师虽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过程的重要性.但往往心理上还不能完全放下来,往往因怕课时不够,习题讲少了影响成绩,而匆忙走过场现象也比较多.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怎样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至少要有这样几个因素要考虑:

1、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但有的交流根本没有必要,只是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

2、合作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有的合作形式太单一。

3、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具备这种合作交流能力的,是需要教师指导培养的。

4、合作交流的时机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形式的合作交流是需要设计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宜组织合作学习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的问题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2、疑难之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3、知识容易混淆之时,适宜采用合作学习。

4、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能够保证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不能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任课教师一定要能够自己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否则,就有可能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造成“越努力追求完美,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越远”的局面。而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又可分为几个方面:对教学文本的解读正确,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把握正确和基于对学生深刻了解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正确。新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我们要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怎样真正理解和把握还存在问题。一种是完全照搬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去教;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你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考试评价的依据。

2、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某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考虑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需求。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第四篇: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创造性培养的缺失

我国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背什么。长期以来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培养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孩子,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以升学为唯一的追求,由此使得繁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若神明的教学方法。

《参考消息》上曾有人著文批评台湾地区的教育“把学生教傻了”,台湾的教授、家长和学生都抱怨“在台湾,谁上过学,他就学会了不提问题,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想象力和判断力停滞不前”。有人曾概括我国的教育: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是继承和接受,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必定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就形成盲目服从、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丧失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二、主体性被忽视

长期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命题。然而,观照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学生、控制局面、控制课堂的倾向。在这种控制心理的支配下,整个教师成了教师一个人在活动,一个人在思维,一个人在讲话,学生成为旁观者。教师自顾自地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执行,下课铃一响,正好把准备好的活动进行完毕,教师方才松一口气:总算没打乱计划。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如何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的问题的回答,必须符合教师的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学生即兴提出超出教师备课范围、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或答案,很多教师的反映是不置可否。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是过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得环环相扣,过多地注意了自身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执行,恰恰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主体的参与。(准时在下课铃前讲完课的数学老师——准时下课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是我们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的活动或行为。以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作为标准,可以判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数量标准来衡量,就一节课而言,学生能够有效使用的时间往往被打了折扣。教师经常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维持课堂秩序,经常会有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离题万里、话语罗嗦。这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相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由于在课堂上的学习机会的差异,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困难学生,有效使用的时间更少,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低。

以质量为标准来衡量,同样的时间,如果更多地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智能,而不是仅仅花费在让学生记忆和接受,则教学小;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显然,我们的课堂多数还停留在记忆、接受和理解的层次上,对于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还做得远远不够,这就必然影响我们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四、学生的发展片面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却存在严重的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

在目前过度“言语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即使能够超越以往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开始关注学生智能的培养,它所看重的也只是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智力因素,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另一些智能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如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的智能,视觉和音乐智能等,同时,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课堂中比较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上官木子《思考超常教育》:自科技大学首创少年班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效仿。然而,实践证明,少年大学生的总体发展不够理想。普遍存在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现象。因为超常儿童的选拔主要以数学能力为标准,然而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却是各科都以超常的速度进行教学,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很多学科的拔苗助长。因为,不同学科需要不同智能,数学能力强不仅不意味着语文、外语能力强,甚至也不以为着物理、化学的能力强。另外超常教育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年限,学生所有的小、时间都用在知识学习,无暇参加社会交往,亲历直接经验,积累隐性知识,因而必染造成少年大学生的智商高、情商低,后劲不足,整体素质降低。

第五篇: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材料 东平县梯门中学校长 王伟

老师们,根据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确确实实发现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显突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逐渐成形,教学常规工作逐步落实。但是,在看到成绩和变化的同时,也使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是共性的、严重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现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出来,希望老师们认真查摆,自悟、自省,让我们的课堂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1、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只管低头讲课或抬头看天,学生是不是集中精力听课不管不问;个别老师站在讲台上45分钟不舍得走下来关注一下学生(所有老师都要学会使用电子笔,尽量减少站在讲台上木偶似的讲解)。

2、上课、自习纪律,班与班之间差距太大,有的班乱糟糟、有的班静悄悄(有序的合作研讨除外);有的班部分学生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低头、弓腰、做小动作。部分辅导老师不主动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不适时予以辅导,也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习课效率低。

3、部分课堂,教师讲得太多,代替学生说的太多,问题抛出后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接着就提问,提问时只找一名学生,回答不准确、不完整,也不让其他同学补充、纠正,老师便代替学生完成。这种现象培养了学生的惰性,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的动机,习惯了被动听讲,甚至不听(特别是中下游学生,他们认为:反正老师也不提问我,干脆不听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懒学生、笨学生的出现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息息相关。

还有的老师把絮叨的毛病带进了课堂,霸占话语权,满堂讲、满堂灌,有自己全部说出而后快的感觉,其不然,这种情况下效率是最低的,因为学生被动听讲(部分学生没听),他们没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所以很难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导致课下再巩固、再补偿,加重学生负担)。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是最高的。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堂只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器官。还有的老师课堂教学贪多求快,不了解、不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吃猛灌”、“吃不下硬塞”,其结果是,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是优等生一知半解,中下游学生更是迷迷糊糊,不知南北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讲三道题弄的学生迷迷糊糊,还不如讲一道让所有学生明明白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准确了解把握学情,及时掌控学生对知识吸收消化的程度,尽可能的让绝大部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让少部分学生获得知识。

有的老师总认为课上能多讲点就多讲点,一点不给学生留有思考消化的空间,岂不知学生越听越迷糊,还不如直接让学生尝试探究效果好。请老师们记住:适当的点拨引导是必须的,但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最关键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亲自操练。

建议老师们: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关注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获得展示、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要为了节省点教学时间,只提问上游学生(甚至是只提问优秀生),有的一节课优秀生有3、4次发言的机会,绝大部分学生一次机会没有,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周、两周......都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能积极地投入到你的教学中去吗?不可能那么多的学生不值得关注吧。

再就是,课堂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话语权,不要以为说话的权利在自己的手里就滥用、乱用,要尽可能的把话语权让给学生,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眼、脑、手、口并用、联动,增强知识的掌握效果。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来看,还需要再次重申。“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没有错误,也并不呆板,更不会限制老师们教学水平的发挥。因为我们的模式传达的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流程。一堂好课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正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要必须遵循的,不管什么学科、什么知识,都要先让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独学解决不了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老师根据独学和群学的情况适当进行点拨。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机械、呆板的理解我们的模式,甚至置我们的模式于不顾,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滔滔不绝、阴阳怪气,学生迷迷糊糊、昏昏欲睡。老师们,“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引领,在教学中还要灵活应用,如果说写在纸上的“三环六步”是“形”的话,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要去创造其“神”(但必须先有“形”再有“神”);有的老师错误的把“三环六步”理解为整堂课必须按“六步”的流程进行也是错误的,大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一个框题、一个问题可能就需要按“六步”或其中的几步来进行。在教学中遇到一点障碍就怀疑模式有问题,是不对的,模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理念正确、积极思考,我们的模式一定会不断创新发展,一定能取得成效。

此外,老师们上课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备课时就做好计划,具体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都要精心策划,并在课上对学生予以提醒和训练(如独立思考1分钟,合作学习3分钟,教师点拨2分钟,当堂达标8分钟等等),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完成。

4、教师在点拨、讲解时,要注意把握时机和火候,要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后再讲解。有的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写字的、说话的、东倒西歪的、爬黑板的等等。

5、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学习小组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深入实施和研究的,找理由、找借口不利用、不实施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观念陈旧;

二、懒、嫌麻烦;

三、对合作学习不了解,不会操作。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有章法的,不是让学生围起来随便说说就是合作学习。首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分组,此项工作要由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完成,要兼顾学科、学生性别、爱好、身高、视力等;其次,要建章立制,制定评价办法、组规、组训、小组文化等等,以形成凝聚力;第三,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训,特别是小组长的培训,最为关键;要全方位多角度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推选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小组成员(授予学习星、进步星、积极发言星、劳动星等),既包括学习,又要包括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使小组成为班集体的又一级组织;第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时机,要在需要合作时合作,不要为合作而合作,要正确处理好独学、对学、群学的关系,一个人看书或独立思考就能解决的坚决不合作;一个人解决不了的根据问题的深度选择对学或群学;第五,群学时要注意控制优等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有序发言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中下等生先发言,优等生再补充发言,给中下等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不要让他们在小组内也成为看客;第六,小组合作学习后,必须进行合作探究后的反馈,此时面向的对象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发言人可以是优生也可以是中下等生,因为合作后小组讨论的结果应是每个人都知晓的,并且在评价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应赋予不同的分值,坚决避免的是,每次派代表都是优秀生;第七,小组学习评价要及时、有效,学科间要贯通,同一班内不同学科评价考核方式要尽量统一,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加强管理,有利于开展评比表彰,各学科任课教师要形成系统的合作学习评价材料,及时给班主任提供相关数据,以便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

另外,小组建设不分年级高低,各年级各学科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有序推进,切实让小组合作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特别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你们担负着为学生整个初中学段奠基的重任,推行小组合作、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显得更为重要,你们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自我加压,深入思考、积极研究,确实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凡在小组建设方面需要学校予以帮助的,只要条件允许,行之有效,一律特批。)

6、班班通使用与课件制作:目前我校班班通使用率比较高,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滥用班班通、依赖班班通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在慢慢的泯灭,老师们要有危机感。丢弃传统的同时,也许我们也在丢弃一些优良的教学品质。PPT代替板书、代替直观文本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堂课下来有的老师一个字都不板书,难道你这节课没有课题、没有重要知识点?有了适当的板书,学生不就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吗!况且,板书更有利于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形成对整堂课的整体性认识。

再说课件的设计:我认为平时我们上课用的课件,除内容设计需要精心编排、雕琢以外,整个页面还应以简洁、素雅、鲜明为主,因为我们展示课件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不是欣赏图片;还有配音,实际上课件的播放一般不需要“七里咔嚓”的声音,有了那种声音反而适得其反,弄的学生一惊一乍的,要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说不准一节课得吓着五六个。

再就是依赖课件进行教学,教学的原则之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现在课件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成了主导和主体的“领导”了,整个教学流程完全依赖课件的切换进行,实属不负责任,请大家记住:什么时候班班通的地位都是“辅助教学设备”。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使用班班通,就连课本、综训、导学案上有的题目也搬上了屏幕,非得让学生看着屏幕说答案,就是舍不得让学生在现成的文本上写一写。(请老师们抽时间研究一下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

7、学习辅导书的使用问题,目前凡是用心的老师,做的都比较好,上课过程中不允许学生使用学习辅导书(《全解》),这样学生就不依赖于《全解》,而去积极动脑思考;但也有部分老师对《全解》的使用不加限制,放任自流,导致老师一提出问题学生就去翻《全解》,丧失了独立思考、提升能力的机会。

8、关于课堂准备: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但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很多班级和老师至今做不好,在上课过程中经常有学生,甚至是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翻桌洞找学习用具或物品,首先责任在老师未及时提醒学生这节课需要什么(备课不充分的表现),其次就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将本节课所需物品准备充分。

还有,很多学科上课时学生桌面上只有一本课本,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坏的现象和习惯,有的老师说:有些内容让学生写在课本上更容易翻阅查找。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写在课本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一些重要的生字词、短语,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练习,还是需要写在课堂笔记上的,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经常翻阅浏览,也有益于规范学生书写,强化记忆(请老师们上网学习“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及好处”)。

9、课上双边活动存在的问题:有些老师提问时只面向一部分学生,每节课始终就是提问那些学生,有些学生一节课提问好几次,也不舍得让其他学生回答,有的老师说了:那些学生提问也不会。是的,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想法,学生才越来越不会,干脆不学了,因为他学了你也不知道,也得不到你的认可;当然提问要讲究策略,提问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分层设问,难度大的让好学生回答,难度小的、课本上有的让差生回答,目的就是调动、激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且学有所获。说实在的,课上提问什么问题,由哪个层次的学生回答,甚至谁回答,课前都应充分准备。

还有,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不知道是面向谁回答问题,站立不端正、声音小。下一步要求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首先要站端正,然后用普通话和足以让全班同学都听到的音量回答问题,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要给没事似的,一个学生回答后要积极鼓励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10、关于当堂达标训练:有导学案的学科要使用导学案上的“当堂达标题”(可以适当删减),采取的形式应该是闭卷独立完成,期间教师不要有任何干扰且提供足以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的时间,然后统一反馈订正;反馈订正的形式可以灵活,既可以指名说出答案,学生互批或自批,也可以由老师和小组长进行批改;按要求还要进行批改后的纠错和点拨,让出错的同学知道错在哪里,怎样改正,实现堂堂清(大部分差生都是因为堂堂清落实不好,欠账太多造成的)。

11、课前预习:多数学科课前预习工作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预习时间没保证,老师发放预习案时学生根本没有完成的时间。解决办法:提前一段时间发放,至少提前24个小时,让学生自主寻找时间;其次,利用周末时间;再次,开始上课前。总之,要进行预习。

预习要求不明确,学生预习到什么程度,老师不管不问,小组内也没有检查,完全放任,致使预习效果极差,甚至出现大部分学生不预习或抄预习,书写也极不认真。要求老师们要强化预习的要求,课前关注预习的情况,也可以委托组长负责组织预习,并进行检查,统计出哪些同学预习较认真、哪些同学不认真,上课前予以表扬或批评。

预习案批改不及时、不认真。部分老师不能按教学进度及时批改预习案。解决办法:分解批改任务,老师批改组长的,组长批改组员的,或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一起完成,至少也要在上课前订正批改,然后质疑点拨。

12、关于导学案的收集与整理:目前各学科导学案页数繁多,不加强对学生收集整理的指导很难发挥其实效性。各学科老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的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导学案,要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导学案的良好方法,不乱塞、不乱放,同一学科按顺序存放(要让学生配齐相关的工具,如铁夹、文件袋等),并且隔一段时间集中收集一次,合理存放,以降低学生收集整理的难度,以备复习、检查时使用。集中收集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各班以人为单位,每人一沓,有利于发放;以课时章节为单位收集也可,但收集频率太高,且不利于发放。

课后巩固案的使用也要加强要求,及时让学生完成,及时批改,及时纠错。

13、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当前学生作业负担确实很重,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深有体会。在作业设置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积极努力,尽力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生课业负担重与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有直接关系。我们必须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备课和集体研究,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只挂在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再次,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不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懒惰、懈怠思想作祟;第三,作业布置不能体现因材施教,全班同学统一作业内容,致使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浪费了时间。因此,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做到两点:一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二分层布置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

再就是,学生教辅资料的利用,目前学生手中的主要教辅资料是:综合能力训练(六年级同步学习与探究,九年级复习指导)和配套练习册,应该说这两种资料从内容质量和印刷质量上都是相当好的,老师们可能比我要清楚。但从使用情况看,不够理想,表现为:一几乎不做;二从不批改。以后,必须加强对教辅资料和印刷资料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发挥实效。

14、关于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坐,要端正,不弓腰,不扭身,不盘腿;站,要立正,挺胸抬头,不扶、不靠(站立读书时不低头,两手端起课本)。

老师们,以上是我进行课堂观察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的课堂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但恰恰就是这些普通的事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观念陈旧、懒惰懈怠。让我们怀揣着一份良心和责任积极行动起来,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实,我相信我们的质量一定会有大的飞跃.

下载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3语文国培汇报稿 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支......

    当前福利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民政福利企业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对民政福利事业的支持和扶持,对促进残疾人就业、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保障残疾人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增值税管......

    当前劳动竞赛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和思考

    在新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怎样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促进企业又好......

    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英语课堂也在不断的尝试改革。但由于受英语学科牲的局限,在英语课堂改革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 教......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法仍占主要地位 初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对于知识点的深化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篇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学习目标制定不够具体,如何制定不明确。 首先要弄清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浅谈当前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模版)

    工程建设投入资金大,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场揽取业务,再发展到今天在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