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山旅游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调查情况汇报
海湾旅游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调查情况汇报
为深刻吸取“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教训,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市场和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1]1号)、《黄埔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实施方案》(沪奉府[2011]16号)的文件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检查行动,共检查建设工地14处,针对各个工地的项目概况、建设程序、招投标、承发包等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同时对建设工地现场进行了安全大检查。现将金山旅游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方案
为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海湾旅游区成立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及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担任组员,并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日常工作。同时根据海湾旅游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检查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
(一)金山旅游区目前在建建筑工地共14处,目前均已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较为完善,但多处工地存在安全隐患,具体情况如下:
1)
2)
3)个别工地存在临时电线乱拉现象。个别工地出现不戴安全帽现象。个别工地出现安全网破损现象。
(二)基层专管人员专业知识较欠缺,难以形成专业有效的管理。
(三)缺乏有效的整治措施,对未违规操作缺乏有效威慑力。
三、问题分析
(一)个别建筑工地负责人、现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导致工地存在安全隐患。
(二)基层专管员日常事务较为繁忙,较少有时间能够对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三)专管员对建设工地的建设管理的整治措施较少。
四、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对建筑工地现场负责人及施工工人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二)利用工作外的空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工作文件,落实海湾旅游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方案,加大建设管理整治力度。
五、建议
(一)建议上级部门多组织建筑行业知识培训,提高专管员与
建筑工地负责人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二)出台关于建筑建材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帮助和指导
海湾旅游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第二篇: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汇报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汇报
今天,市政协在这里对我镇的建筑市场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必将有力地促进我们加大对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力度,全面推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下面就我们××镇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我们××镇是
江苏省个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今年月份,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建筑业万元,所占比例上升到,建筑行业在我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针对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目标,把握重点,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活动,全面推动建筑市场步入依法行政、长效管理的工作轨道。回顾前阶段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踪管理,了解建筑市场动态。我们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了解各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发展计划、施工水平以及对行业管理的要求,及时分析,总结提高。同时注重加强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的科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新的管理办法,形成从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和企业队伍管理的完备体系,使工程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监督控制环节,让更多的业主了解建筑法规和办事程序,避免违法违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立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把必要的建设程序和办事指南提前告知,积极敦促业主遵章守法。
二、严肃法纪,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遵照建设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紧紧扣住“查”和“处”二字,树立“查而不处等于不查,处而不严等于不处”的观念,按照“标本兼治、由易入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纠正并查处那些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未经施工许可擅自开工以及恶意违约的严重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宣传,加大对建筑市场的巡查和检查频率,杜绝视而不见、查而不处、以罚代管的行为,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本着教育为主、分门别类和重点查处的原则,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采取警告、责令整改和经济处罚等形式进行查处,做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方,规范一片,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单独、与镇级安全等部门联合、与市级主管部门相配合等形式,开展了全面的查处行动,做到了对所有在建项目一个不漏地查处。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共对多家施工单位发出警告,对家施工单位当场发出整改通知书。
三、落实标准,注重质量和安全并重。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监督,努力抓好施工企业的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严肃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为加快新标准的贯彻落实进程,今年以来共举办新标准培训班二期,培训人数多人次,有效地保证了新标准的贯彻落实。继续以抓好创优工程、重点工程、文明工地的目标管理,以优质工程的评选、文明工地的创建为载体,以贯彻新标准为主线,深入开展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标准。
四、加强考核,严格执行考评制度。今年,市建设局出台了《张家港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综合考评试行办法》,目的在于对在建工程进行检查,规范施工行为。上半年,我们配合市建设局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二次综合考评,对施工企业在市场行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表现分别予以打分,加权平均后作为施工企业的考评成绩,并由市建设局统一将考评结果予以公布。通过综合考评,我镇的施工企业进一步增强了规范施工行为的意识,经常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全面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市场秩序也得到了好转,但我镇的建筑市场秩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建设单位管理行为不规范。少数工程项目的业主或其主管部门,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自行招标、低于成本价直接发包等;一些业主迫使施工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或承接业务;有的业主自行套用图纸、有的工程根本无全套图纸,等施工结束后为补办手续才不得不健全整套图纸,根本不能反映工程的本来面目,根本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有的民营业主随意降低建筑质量标准,有的随意压缩合理工期。二是部分施工企业管理行为不规范。少数企业工程建设私招滥雇、违法分包;个别企业无资质或越级承揽业务、挂靠及
转包。少数企业领导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不认真履行职责,施工组织设计不严,人员脱岗离岗,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时片面追求利润,安全设施、施工设备投入不足,重用轻养。应业主片面要求,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不按设计要求,不按规程施工,不按标准验收,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三是部分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执行不力。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执行不力,偷工减料、不顾安全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项目,造价压得低,工期催得紧,施工单位质安保证体系不健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不落实,随意变更,以次充好,根本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在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活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力求突破。
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建设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是做好对民资建设业主的法制宣传工作)。对新开工的建设项目事先寄发《建设工程开工须知函》,提高建设单位对遵守建设程序的认识。另外,要加大对装饰、钢结构、基础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许可制度的宣传,全方位提高业主和专业工程施工企业的依法建设意识,使各建设主体认识到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建设开工的唯一合法凭证。
⒉加大建筑市场的稽查力度,竭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继续做好整规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执法监督力度。以“早、快、严”为原则,变事后检查为事前预防,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宣传、教育、整改、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不断净化市场风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第三篇:整顿建筑涂料涂装规范
建筑涂料涂装水平参差不齐,涂装市场“鱼龙混杂”建筑涂料涂装施工规范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目前全国建筑涂料市场涂装施工市场“鱼龙混杂”,所有承接建筑内外墙涂料涂装的企业只注重企业资质的展现却无一提及涂装工资格,对各种功能的建筑涂料涂装施工工艺规范视而不见。针对全国建筑涂料涂装市场的诸多问题中国建筑涂料协会准备“大刀阔斧”全面整顿建筑涂料涂装工程市场。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涂料施工规范的严格执行,提高建筑涂料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全国建筑涂料施工工艺水平,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涂料分会决定,于2013年9月在广西省桂林市召开“全国建筑涂料及施工工艺峰会”。本次峰会的目的在于拉升全国建筑涂料的整体水平,规范建筑涂料涂装工程市场。整顿建筑涂料涂装规范,就拿桂林“开刀”!
7月3日至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正甩开膀子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桂林隆重召开全区旅游发展大会。
会议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郑重宣布,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启动。大会上,彭清华要求,全区上下要紧紧抓住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机遇,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广西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强区的历史跨越。此次盛会对广西发展旅游产业吹响了新的“冲锋号”,对桂林如何舞好广西旅游业龙头提出了新要求,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赋予了新使命。各方嘉宾代表集聚一堂,共商旅游业发展大计。通过实地考察、分组讨论,大家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共同推进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为加快广西省桂林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胜地,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涂料分会决定以广西省桂林市为试点、研究制定针对建筑涂料涂装施工单位包括施工规范、人员资格、验收标准等重点问题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桂林建筑涂料涂装市场整体规范化进程推进其建设成为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
第四篇: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局在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重点及内容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重点是大中型工程、在建工程。检查这些项目的规划许可、工程强制性标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拖欠款等情况。
工作进展情况:
1、全市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69个,项目总投资68170.19万元,受检项目均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未发现明招暗定、假招标、串通招标等情况,各招标单位对中标结果较为满意,反应良好。
2、被检查的169个项目中,未发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私自转包、违法分包和转让监理业务、出卖图签现象,也不存在无证施工和越级承包现象。
3、检查中未发现质量事故,全市授监工程共计169个项目,目前已竣工项目146个,交付使用面积达31.16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竣工验收备案率均达到了100%,全市去年 共申请市级优质工程评选14项,上报省级优质工程奖4项。安全方面,全市对309个在建施工现场、429幢旧房屋、3个液化气储配站和1个天然气加气站及97个经营门市网点进行了9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各类隐患6527条,责令施工现场停工整顿42个,停止使用危房367幢,关闭液化门市8家,发出各类《定期整顿通知书》110份。全市发生3起,死亡1人的四级重大事故,对事故责任项目经理停止招投标半年和罚款2万元的处理。
4、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全市累计接待投诉402 1 起,来访1966人次,共清偿拖欠工程款11234.72万元,占全市拖欠工程款总额的62.1%;兑付农民工工资9142.2万元,占全市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89.4%,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经济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严格执法强化管理
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力度。以建筑法律
法规为武器,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在企业资质管理、合同管理、项目报建、施工图审及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管理;在建筑市场管理中注意对投资方、服务方、承包方和中介机构等全方位实施管理,严禁非法压级压价竞争行为产生,进一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跟踪监督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造成新的工程款拖欠;加快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省(市)外来入保建筑企业的从业行为管理,对严重失信和在工程质量、安全、市场竞争、工资支付、劳动保障等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或从业人员进行重点监管或清出市场;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检查、监督力度,依法查处不办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规避招投标和施工许可的建设单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建筑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保山市建设局
二00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意见
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意
见
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区、市要把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成立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计划,部署工作任务,进行工作总结,保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结合工作经常抓。要结合实际,理顺职能,完善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健全制度措施,制定具体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意见,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使建筑市场工作秩序日益规范完善。
(二)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各区、市要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具体工作要求,强化职能意识,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工作中,要把具体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保证“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目标实现具体”,并定期检查督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边到角,确保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
-1- 扎实成效,取得成效。
(三)强化治理,消除隐患。各区、市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重点,规范在建工程专业承发包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执法,严格规范和执行自由裁量处罚标准,已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尽快严肃查处,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处理。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还要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予以公开曝光。
二、严格建设程序,强化行业监管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4]83号)文件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凡未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未办理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报监、施工许可等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未经批准或手续不全开工的,要依法责令停工;对参与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一律按上限处罚。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二)严格招投标及工程发包、分包管理。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2-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相挂钩的运行机制,杜绝规避招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以及操纵评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有效联动。凡中标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范围内的专业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另行发包。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分包,依法分包工程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不得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承包。建设单位依法直接分包的,要纳入施工现场的统一管理中。发现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工程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不良行为记录、罚款、暂停招投标、降低或吊销资质资格等处罚。
(三)强化安全监管,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紧紧围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要求,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重大安全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劳务企业安全生产、突发应急事件五方面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深基坑工程、大模板及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设备、预防高处坠落、建筑工地环境、打非治违、村镇建筑工程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环节部位的预控和监管,完善项目经理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及时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进一步激活企业、项目两级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强化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五方项目责任人的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杜绝出现项目经理、项目总
-3- 监挂名不到场现象。全面整顿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行为。充分发挥监督抽测中“留样抽查、能力审核、跟踪抽测”三个新手段的作用,强化对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和生产企业(混凝土、砂浆、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取证。按照“快速追踪、快速取样、快速确认”的原则,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当场完成追踪样品和封存取样的程序,当日送到监督抽测机构进行检测确认,提高监督检查的执行效率,达到有效震慑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目的。
(五)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监督机制。强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事中事后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督查力度,及时处理企业从业行为、执业质量等方面的投诉追责事宜,淘汰不符合资质标准、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企业。
三、强化联动执法,严查违法行为
(一)强化联动,提高效能。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监察、城管、规划、土地、房产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在综合执法检查、重要案件查处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整合监管力量,狠抓严管,形成统一管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的建筑市场联动监管体系。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 -4- 对在建工程的承发包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等法律法规,检查建设单位有无违法发包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转让、出借资质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并予以准确认定。对认定有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除依法给予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证书等相应行政处罚外,还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采取限期不准参加招投标、重新核定企业资质、不得担任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计入信用档案等相应措施,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三)依法行政,严查责任。各区、市行政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突击检查相结合,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常态化检查方式,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强化对在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要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责任,重点查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法定代表人和工作人员,凡违反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或未切实履行相应职责造成事故的,都要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5-
四、探索创新机制,规范建筑市场
(一)创新监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新办法、新举措,积极创新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要认真研究市场和现场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监管合力,形成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要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及村镇在建工程的管理,不允许以加快城镇建设及市场软环境建设为借口而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管理制度的行为。对限额以上村镇建筑工程,要依法纳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
要进一步深化监理企业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进行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试点工作,提升监理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监理效能。凡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履职的,要在对施工企业进行处理的同时,严肃追究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责任,并给予考核扣分处理。监理单位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鼓励有实力的监理单位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开展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形成一批有技术实力、有品牌影响的骨干企业。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各区、市要结合本单位区市实际,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要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充实执法力量,加强锻造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6- 的执法队伍,提高本辖区行政执法水平。
(三)依托信息资源,强化诚信建设。各区、市要加快整合建筑市场信息资源,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快企业、注册人员和工程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上报违法违规等信用信息的要求,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将本地区发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进录入青岛市建筑市场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通。要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和支持,对失信行为给予惩戒,逐步健全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
(四)加强行业引导,促进健康发展。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把握当前建筑市场发展态势,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忧脱困,做好帮扶工作。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引导,加以政策倾斜,积极扶持企业开拓创新,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督促企业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诚信体系与担保制度相结合,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扎实工作,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7-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4年12月31日印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