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3重大设备事故检查
检查
各位矿领导:
我工区与2010年6月3日星期四上午10:20左右,在36行发生2#罐笼坠井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当天,质量体系外部审核小组正在我工区审核,于10:25时接到卷扬二班班长彭富忠电话汇报,36行发生事故,2#罐笼溜车坠井,接到电话后,向外部审核小组请假后,立即到现场查看,简单了解情况后向主管矿长进行了汇报,同时安全员向安全科进行汇报。同井下电话联系,确认井下无人员伤亡,电话通信线路、提升系统信号线路、高压线路完好。矿领导杨矿长、马矿长、王矿长在现场亲自指挥,并在第一时间到1400水平进行检查,确认事故损坏情况,制定了各项措施。
此次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我们工区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制度管理不够细化,隐患排查不到位,此次事故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事故原因:
1、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罐内有重矿车未推出进行调绳;
二是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
2、间接原因:
一是工区、班组调绳管理制度不健全,排班不规范;
二是工区管理粗放,据矿里的各项要求差距比较大,有些重点部位工区虽然心里重视,但未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致使维修人员责任不落实,反过来这也就是说工区不重视,检修随意性大,没有制定细化方案,长期以来致使形成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的检修流程,致使环节脱钩,导致此次事故,工区具有管理责任;
二、对这件事的反思:
从这次事故可以看到,不出事是侥幸,出事是必然。就从这件事来反思我们工区的管理,存在以下不足:对设备性能认识不够。2008年设备改造后,设备结构状况发生了变化,原设备1#罐笼为从动轮,2#罐笼为主动轮,调绳时将1#罐笼锁死,手动脱开离合器;改造后1#罐笼为主动轮,2#罐笼为从动轮,锁罐笼的装置仍然在1#罐笼侧,新主轴装置采用液压锁罐,机械锁罐此时只是第二道保险,在调绳过程中机械锁罐是不可实现的,工区未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
2、调绳管理制度没有细化。主要是设备供应厂家现场服务人员由于多方原因未进行现场指导安装与培训,设备调试安装后,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制订了《36行调绳流程实施办法》,内容上不完善,细节上不精细,存在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想当然认为有些内容是每个人员都知道的,没有具体细化,充分暴露出工区管理在现场管理中存在不足,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方面做得不够;
3、工区设备管理工作不够深入,浮在表面上,制度得不到有效坚持,从设备点检的标杆单位,落到设备点检得不到有效实施,这主要是工区管理的责任;
4、此次事故充分暴露出工区员工虽然强调“安全第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轻安全的隐患,业务技能知识存在不足,工区未及时发现36行调绳时在井口的2#罐笼重载调绳的隐患,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总之,我们工区在矿领导多次强调安全生产、防止检修后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发生此次事故,我深深感到非常痛心,此次事故发生后,我电话向吴主任做了汇报。虽然,事故还未进行分析,但我清楚认识到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矿对我的处罚我绝无怨言。下一步我们已着手准备进行一下工作:
1、在全工区内学习,汲取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在工区内组织专项检查,特别是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不足,要进行检查,工区能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相关科室进行协调解决;
2、规范工区所有岗位的动作标准,工艺流程;
3、强化工区内部绩效管理考核制度,特别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纪律,作业过程中相互配合协调制度;
4、细化重点部位的检修(例如液压站制动系统的检修、提升机减速点的修订、36行调绳)要修改制定措施,并上报科室审批,严格按措施进行作业;
5、对改造的设备,必须会同供应厂商进行设备交底,对员工进行培训;
6、加强学习,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部位,工区管理人员本专业人员要向精学习,非本专业人员要向细学习,本岗位人员要全面了解本岗位设备性能;
7、对36行调绳流程要进行修订,并消除设备本身的缺陷;并制定36行、44行、46行、粉矿回收井提升系统制动系统检修规程以及违规检修产生后果的学习材料。并组织全工区员工学习,重点岗位人员、维修人员掌握并签字。
8、着手编制事故后果学习教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编制违规产生的后果,教育员工遵章守纪;计划于8月底完成。
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小,影响恶劣,我接受矿对我的一切处理。
致礼!
检查人:姓名
2010年6月5日
第二篇:事故检查.doc
检查
Xxx领导:
今天我怀着愧疚的心情在这里,就XX月XX日发生的XXX事故向领导和同志们作深刻的检查。
当前正值铁路全面调图,加强各项安全基础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段全体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力确保安全稳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段各项施工和经营管理全面展开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由于我车间安全管理工作不扎实,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发生了XXX一起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我作为XXX车间的第一责任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故经过:XXXXX
这次事故的发生,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它影响了车间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影响了我段安全、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在当前我段全力以赴保安全、求稳定、谋发展,努力提高设备质量,为铁路实施调图运行加强安全基础建设的重要时期,车间发生了这样的人身伤害事故,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我们感到非常的内疚,辜负了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辜负了全段职工的信任,使我段的安全工作陷入了被动。
痛定思痛,通过认真的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车间的主要管理者,面对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没有把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与班组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存在着工作作风浮躁、不扎实,深入班组参加施工作业少,检查指导工作少,考核力度小等方面的问题和漏洞,放松了对班组的安全管理、放松了抓职工的安全教育,致使我们在开展车间的各项工作中与段的要求和标准存在很大差距。抓班组的各项建设,只是流于形式、浮在上面,没能真正沉下心来,及时拓宽工作思路,总的来说就是说得多,做得少,落实在了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使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流于形式。
此次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事故发生后,我们及时对事故现场和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了产生事故原因的根本所在和我们应吸取的教训,通过我们自身对这起事故的深入剖析,我们看到车间在安全管理上和班组 1
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漏洞和问题:
1、车间的安全管理只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具体工作环节,卡控落实力度不够。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深入,特别是目前施工生产任务十分繁忙,忽略了对职工的思想动态分析,抓职工的思想教育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
2、干部的安全工作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切实发挥出第一责任者的作用,出现了麻痹思想,官僚主义、好人主义思想。
3、班组日常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安全制度不认真落实。一日工作标准化流于形式;施工作业前的安全预想会制度存在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对作业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也没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4、职工的安全“三控”意识淡化;对平时的安全制度学习不重视,对“人身安全七防措施”落实不到位,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差,导致各项安全制度不能有效地落实。
5、现场作业卡控措施不到位;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测不到,监护人在现场没有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和作业安全的卡控,安全思想麻痹,对现场作业卡控流于形式,认为老职工干活没问题。
8、对安全监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把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施工生产和设备运行质量上,对监护工作的管理相对薄弱。此次事故恰恰就发生在监护者本身,安全工作上的一丁点疏忽,就会造成目前的被动的局面。
我们的整改措施是:
1、深入开展安全形势教育,有的放矢地抓好职工的思想动态分析,从而卡控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克服好人主义、官僚主义和麻痹思想,认真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切实发挥车间主任的职能作用。
3、加强班组的基础管理和建设,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调工前预想和收工会的作用,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程的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人身安全七防措施”、一日工作标准化制度,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4、加强职工的自控、互控、他控意识教育,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安
全工作责任感,真正把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
5、强化班组的管理,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干部坚持深入一线班组工作制度,严格卡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把牢安全作业关,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落实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中的隐患。
7、加强对职工的素质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业务练兵,不断提高干部管理工作能力和职工技术业务水平。
8、真正做到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安全生产为己任,让安全生产真正深入到干部、职工心里。
事故教训发人深省,我们要认真的吸取事故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团结职工,振奋精神,努力工作,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完成好我段的集中修和春检春试等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请段领导放心。
第三篇: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人员、设备调配方案
文章标题: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人员、设备调配方案
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人员、设备
调配方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认真落实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调配方案措施。1、急救中心接诊(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电话后,要在3分钟内车辆待命出发,随时接受调动,一切为此让路。
2、院领导,特别是急诊救护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队出发,各相关科室救护人员要在15分钟内集结完成。
3、药房负责急救药品的准备工作,由有关人员查验登记后先使用,随后再考虑其他问题。
4、医疗器械,特别是抢救器材,如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吸痰器等仪器管理人员要听从调动,机器随人动;并要保证正常运行。
5、院内有关人员要做好病房、病床的准备工作,手术室要待命手术,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6、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车辆、人员、设备、药品调动权由主管院长全权负责。
7、需要上报的有关事件或问题要逐级按规定时限上报。
郸城县公疗医院2005年2月1日《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人员、设备调配方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重大突发灾害事故应急人员、设备调配方案。
第四篇:设备事故报告
关于PD15部设备压手事故
事情经过:
2019年5月26日10点37分接到车间通知,PD15部准备组贴刮片岗位员工马丽(入职日期:2019/4/23)在操作自动贴刮片机时不慎压伤左中指。
经调查了解:因机修在调机以后,员工使用自动贴刮片机仍出现波浪纹现象,员工叫来组长以后,急于将情况反映给组长,按压启动开关后伸手进入设备拿取粉仓所致。
随后立即送往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经过检查确认,为手指挤压伤、手指轻微浮肿。
事故原因:
1、员工操作设备工装时,违反公司设备管理规定,违规操作。
2、对车间员工培训不足,员工对操作气动工装、高危设备的安全意识。
3、机修调机以后未确定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
4、原拉线班组长请假,当日顶班班组长对拉线管理不善。
后续改善:
1、加强对车间员工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新员工和使用高危设备的员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设备操作流程。
2、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管理意识。
3、针对车间易压手的工装设备,增加防护措施。
编制:安全小组
日期:2019年5月28号
第五篇: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和分析设备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事故,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3.职责与权限
3.1生产部负责设备事故目标考核。
3.2一般设备事故由生产部负责调查、处理及上报。
3.3重大设备事故由主管设备经理负责组织事故分析会,并负责调查、处理及上报。4.引用文件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5设备事故范围
5.1机械设备事故:指生产工艺流程的机械发生的故障或损坏。
5.2动力设备事故:指各种生产用动力设备如发动机、内燃机以及供电、供水和供热汽用的气体、液体等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
5.3工业建筑物事故:指生产用的厂房、烟囱、热风炉、储库(矿仓)、罐及设备基础等发生歪斜、坍塌、严重裂缝与损坏。
5.4工业运输设备事故:指生产专用机车、汽车,发生事故或造成缺陷的损坏。5.5工业窑炉事故:是指水泥窑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掉砖、红窑、塌璇等影响设备连续运转的事故。
5.6其它设备事故:指机修、土建施工、检验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由于发生严重设备缺陷被迫立即停车的,即使接近检修计划的停车时间,亦应按事故处理,因设备存在问题,须进行临时性处理时,经使用部门生产科与生产部联系后,可按临时停车处理,但事先主动掌握(有记录等凭证)设备的缺陷和不正常现象,及时地采取措施或修理,虽然造成停车,停产情况,可不按事故处理,作为非计划检修停机单独统计。6设备事故分类
6.1一般设备事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一般设备事故。
6.1.1生产工艺流程中,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主机或生产线停机1─8小时,或非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如破碎机、空压机、专用机车、装卸输送设备、电铲等)发生损坏,影响该生产线或主机每班生产作业计划产量在25─40%之间的。
6.1.2凡动力设备发生设备故障、损坏,影响全厂停电不足20分钟或一条工艺线停机不足25分钟的。
6.1.3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指设备维修费用)在0.1─3万元。6.2重大设备事故,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为重大设备事故。
6.2.1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机设备发生损坏,影响生产线停机8小时以上,6天以下,非三班连续生产设备发生损坏,影响该生产线或主机每班生产作业计划产量在40%以上,18个班以下的。
6.2.2凡固定资产因设备事故造成报废者或设备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4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者。6.2.3动力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影响全厂停电20分钟以上或一条工艺线停电在25分钟以上的,有时虽未超过上述时间,但影响主机停机8小时以上的。6.3特大设备事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特大设备事故。6.3.1构成重大设备事故的,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事故的。
6.3.2因设备事故直接引起一个车间的火灾、爆炸、厂房倒塌等灾难的。6.3.3设备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
6.3.4工业运输设备(生产专用机车、汽车等)的事故分类参照有关行业标准执行。7.设备事故时间及损失计算 7.1设备事故时间及损失计算:
7.1.1 一般情况下,设备事故计算时间是从事故发生设备停止运转到开机正常运转的时间为设备事故时间。回转窑按止料到重新投料的时间计算;
7.1.2 在设计上有备用机组的设备,事故时间为事故设备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时间; 7.1.3 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被迫提前检修者,其事故时间按该事故设备停机到该设备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计算;
7.1.4 动力设备发生事故,引起系统或生产工艺线停产,其事故时间按波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停机时间的累计计算。7.2设备事故损失的计算
7.2.1 设备事故损失包括设备的修复费用(直接经济损失)和减产损失费(间接经济损失)。7.2.2 设备事故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所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应为该设备的固定资产现值,即设备的现置价减去该设备使用年限折旧费。
7.3减产损失费为因事故影响减少的产品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为单位产品(半成品)利润乘以减产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事故减产损失费=(产品出厂价-成本费)×小时计划产量×事故时间。8.设备事故报告与处理
8.1设备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8.1.1 设备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包括立即停车,切断设备动力源(电源、汽(气)源)等。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若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抢救伤亡人员。
8.1.2 设备的操作人员在采取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后,应立即向厂(处)领导和生产调度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部位、事故现象、事故发生时间,已经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事故有无进一步扩大的危险等。8.2设备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及对设备的处理:
8.2.1事故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向单位领导和生产调度口头报告设备事故后,应如实地毫无隐瞒地在设备运转记录或交班记录中详细记录设备发生事故的部位、时间、经过,已经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及设备目前状态等,并在记录上签名;
8.2.2单位领导人或生产调度员在听取操作人员口头报告汇报后,应立即组织所在单位设备技术负责(技术主管)、工段(车间)设备负责人、维修负责人或维修工以及事故设备的操作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察看,检查设备损坏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初步判断事故的原因和损失的大小,决定处理办法,并及时汇报公司领导,三班连续运转设备必须及时报告相关专业管理部门,A、B类设备通知相关负责人到场。
8.2.3 一般设备事故由车间及生产部决定处理方法,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8.2.4 重大设备事故,应在保护事故现场的同时,报告生产部及分管设备的经理。待生产部或有关管理部门人员察看事故现场后,由生产部和事故设备的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处理办法,并向公司设备分管领导汇报;
8.2.5 事故发生在非白班时,对一般事故设备的处理由事故单位的值班领导和调度员作出安排意见,并及时向生产部及相关专业部门领导汇报,重大事故由生产部或专业管理部门决定处理办法并向公司设备分管领导请示汇报;
8.2.6 发生人员重伤或死亡时,将被伤害的人员立即送至医院抢救治疗,对事故现场应注意保护,待有关人员做好必要的记录和拍照后,再处理事故设备;
8.2.7 维修人员在接到抢修事故设备任务后,应全力以赴进行抢修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或理由拖延、懈怠。操作人员应主动配合或协助维修人员抢修设备;
8.2.8设备抢修结束进行试机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抢修项目负责人详细填写检修记录(包括检修时间、所用工时、更换零部件或备品备件名称、图号、数量,辅助材料名称、数量,检 修的有关数据及试机数据及记录),并交事故调查人员;
8.2.9 生产部下属的设备管理有关人员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或次日,最迟不得超过事故经过,事故当班的设备运转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的复印件及抢修记录;
8.2.10 重大与特大设备事故由生产部负责填写事故报表并在规定期限内向有关部门上报。如情况复杂、性质严重时另作专题报告;
8.2.11 生产部每年对公司设备事故进行汇总整理,并通报。9.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取证
9.1事故现场调查是取得事故原因的各种线索与依据的主要途径。目的是为了调查事故的破坏情况和取得事故过程复原和原因分析的物证。事故有关物件、痕迹状态、资料、记录等都在调查取证之列。
9.2事故前情况的调查:为事故调查提供重要线索和实际情况。9.2.1 事故前有关人员活动情况;
9.2.2 事故前生产的管理、组织、指挥及进行情况;
9.2.3 事故前设备的运转、缺陷和设备异常情况以及设备操作情况;
9.2.4 设备事故前最后一次检修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设备润滑记录及其它有关数据; 9.2.5 事故发生前,现场设施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9.2.6 其它可能与事故原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10.原因分析
对于每起设备事故必须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主要原因。在判定事故原因时,要注意把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联系起来分析。11.责任分析与责任者的确定
11.1事故责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事故责任者、领导和群众都受到教育,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和其他事故发生。
11.2事故责任者的确定: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依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责任制进行分析,连同有关人员的过失与促成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来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管理责任者。
11.2.1按职责分工和工作态度追究责任者。就是追究在个人职责范围内因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的事故。在追究管理人员和领导责任者时要注意,不能因不在现场而不负责任;不能因不了解情况而推卸责任;不能因经过集体讨论,而不追究个人责任;
11.2.2按事故隐患来源追究责任者。这就是在劳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追究最初造成事故隐患的责任。一个隐患涉及多方面管理责任的,以追究对事故原因负主导作用的一方为主;
11.2.3按技术规定追究责任。在责任分析中追究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11.3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11.3.1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或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或由于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的事故应由操作者负责;
11.3.2因拆除、毁坏、挪动安全装置,或对安全装置维修管理不善造成事故的,或应检查安全装置而未进行检查者,或明知安全装置失效而进行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当事者负责;
11.3.3因领导决定错误或工作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力;或领导姑息迁就对发生事故处理不力而使事故重复发生;或领导官僚主义、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迫使工作人员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的,由领导者、决定者、指挥者或指令者负责;
11.3.4因设备失修、安装检修不合格;或由于安装、检修中所用备件质量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由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或安装检修项目负责人或备品配件采购或制作人员、质量检查验收人员负责;
11.3.5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整改,又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在事故后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虽有防范措施,但未从技术上和组织落实,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应由有关领导者、管理者负责;
11.3.6扣压、拖延执行安全指令或设备《隐患整改通知书》而发生的事故,由扣压拖延者负责。12.事故处理
12.1设备发生事故,要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进行严肃认真的处理。处理设备事故必须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经处理和干部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12.2设备事故处理一般原则:分清主次轻重,对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直接责任者、领导及管理责任者分别予以处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面不要扩大,是谁的责任就处理谁,且应处理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对事故发生后,维修人员不服从调度,对事故设备抢修不力或拖延、懈怠而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应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处理。12.3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程序:
12.3.1 一般设备事故原则上均由各车间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和处理并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限报设备经理审查批复。
12.3.2 对主机设备发生的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接近重大设备事故损失数额者,或修理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的,发生事故的车间应通知设备经理派人参加车间的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事故分析报告及处理意见应在本办法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设备经理审查批复。12.3.3 对重大设备事故,应由设备经理进行组织,分析和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上报总经理,必要时经公司办公会议研究。
12.3.4 对特大设备事故或该事故引起人身伤亡事故的,由公司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由公司办公会议审批,审批后所有调查、分析、处理结果材料应转到生产部,纳入事故管理,年终交资料室存档。
12.3.5 对专业设备发生的事故,由各专业工程师组织调查、分析和处理,分析处理结果必须及时报至设备经理,并附上所有调查材料。
13.处理标准 13.1对设备事故的责任应根据其事故损失大小、责任者应负责任的主、次及大小,责任者的态度及平时工作表现和抢救事故功过等给予不同的处理和处分。
13.2对设备事故的责任者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月工资考核扣分、通报批评、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薪、开除厂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13.3根据设备事故的性质、情节,具体处理标准如下:
13.3.1 对造成一般设备事故的责任者,可根据事故的情节、性质,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月工资考核扣分;通报批评等处理;事故损失较大、情节较严重者,可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13.3.2 对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责任者,可能予月工资考核扣分、扣发奖金、降级降薪的同时,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行政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对造成设备事故损失在15万元及以上的主要责任者,原则上要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13.3.3 对于造成特大设备事故的责任者,根据责任主次、大小、性质和危害程度,分别给予行政警告,记大过处分。性质特别严重、情况特别恶劣者,可给予开除留用、降级降薪、开 除厂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3.4对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从重处理:
13.4.1 玩忽职守,擅离工作岗位;或由于不遵守劳动纪律而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13.4.2 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违章操作而造成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13.4.3 对重大设备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者; 13.4.4 在事故调查中隐瞒真相、伪造现场、甚至嫁祸于他人者;
13.4.5 在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修,或不服从领导安排,或抢修不力,故意拖延者; 13.4.6 威胁事故报告者,或对事故调查人员、处理人员进行报复和人身伤害者; 13.4.7 事故责任者不接受以往事故教训,重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者。
13.5对下列之一者,应追究有关领导人的领导责任、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并根据责任主次,大小和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月工资考核扣分、通报批评,直至行政处分。13.5.1对岗位人员未按有关规程规定培训上岗,或虽经培训,但考试不及格而安排独立上岗,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领导责任;
13.5.2由于违章指挥,冒险蛮干,强令岗位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而造设备事故者; 13.5.3由于制度或规程不健全,使得岗位操作人员无章可循而造成设备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领导责任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
13.5.4由于领导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和执行而造成设备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管理人员责任。
13.5.5对已通知需进行整改的设备整改不力或阳奉阴违而造成设备事故的领导者、管理者; 13.5.6指使下属人员隐瞒事故,或对如实向上级领导或部门汇报事故真相的职员滥用职权进行处罚的直接领导责任者;
13.5.7对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的有关人员进行刁难和阻挠或采用各种形式样进行打击报复者。
13.6事故责任者或其他与事故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从轻处理。
13.6.1 对事故设备抢修、抢险,防止事故扩大有贡献者; 13.6.2 能主动认识错误,并能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和事故抢修者; 13.6.3)服从组织分配,到发生事故单位工作不久的领导与职员;
13.6.4 本人到外地开会或培训,本单位发生与其责任相关不大的有关人员。14.防范措施 14.1针对设备事故的原因,制定出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的防范措施。技术措施必须首先落实,管理措施必须有实施意见;制定的防范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稳妥可靠,落实防范措施要有负责人、期限和标准。
14.2在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之前,又无临时可靠措施保证的,不得恢复生产。15.附则
15.1本办法由保全处起草并归口管理。15.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