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7: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第一篇: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

(赵澄 50091202110 重庆理工大学 财务管理方向)

【摘要】传统的财务理论无法解释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价值损失的企业投资异化(并购)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兴起,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投资异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引发的并购行为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损毁的问题,并论述了企业并购行为三个方面的特性,为以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字】行为金融,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

一、引言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从美国19 世纪 90年代末爆发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在金融历史上前后发生过多次巨潮的并购浪潮。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资本市场正式设立后,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现实却问题却是:收购公司积极实施并购行为与大多数并购未能创造股东财富、甚至毁损股东财富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所谓的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标准的金融理论面临理论与实证背离的困境。这些经典理论存在致命的不足:局限在严格的“理性”假说基础上,忽视了行为人的实际决策行为。同时,证券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异象:投资并购领域出现了 “收购公司股东损益之谜”。经典的财务理论无法合理解释这些异象。为找到合理的解释理由,一些研究学者开始放弃“理性经济人”假设,从决策者的行为和心理角度入手,对个体决策主体进行研究,寻求合理解释经济异象问题的另一途径,以非理性行为主体为研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群中普遍存在一种最为稳定的行为现象,即个体普遍认为自身能力优于平均现象,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稳定的心理偏差称之为过度自信(Langer and Roth, 1975)。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Weinstein,1980;Alicke,1985)。

过度自信心理特征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公司财务行为。现有公司财务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决策者理性的严格假设上的。现实难题是:传统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并购理论不能合理解释频频出现在金融市场价值毁损的企业并购行为(投资异象)。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并购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创新,本文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并购行为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公司并购问题,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不同的学者对过度自信给出了不同定义,如Roll(1986)使用了“狂妄自大”,而Heaton(2002)使用了“乐观”, Malmendier and Tate(2005)使用了“过度自信”。一般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因为高估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而产生偏差,从而导致管理者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Malmendier and Tate,2005)。

Kim(1980),Rubank和Mikkelson(1984)甚至认为并购会给兼并方带来损失。这些研究表明并购不是以兼并方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

Roll(1986)开创性地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Hubris Hypothesis)来解释兼并收购中并购方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在此基础上,他还对企业并购行为与目标公司股价间相互关系作出了一些预测: 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其他学者关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并购没有给兼并方带来收益。并购行为是对收购方的股东财务向目标公司转移,目标公司股东获益,而收购方股东财务受损。

Malmendier和Tate(2003,2005)从实证研究方面论证了Roll的结论。他们分别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容易实施并购。Lin, Hu和Chen(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我国台湾的数据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

Doukas和Petmezas(2007)发现,与理性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并购活动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购后公司的长期绩效表现也不理想。Doukas等人以企业发生并购次数作为衡量管理者是否自信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为后来学者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相关问题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衡量指标。

吴世农等(2007)认为过度自信管理者导致过度投资和连续并购。

傅强、方文俊(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驱动并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唐 蓓(2010)实证检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有可能过高估计并购活动所能带来的协同效应,他们更有意愿进行并购活动,为并购价格过高且并购没有增加收购方股东收益的“并购悖论”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史永东 朱广印(2010)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而,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因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起的并购失效行为;独立董事却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失效行为的发生。

三、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理解无效并购行为

传统企业金融理论认为,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或让自己控制更多的资产或让企业的规模更大从而使得企业更不容易被收购,管理者有时会进行一些降低企业价值的并购,这些并

购是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解决)。行为金融学认为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原因是传统的股权激励措施无法解决这种“非理性”管理者行为,相反,这种激励方式会更加强化管理者的自信程度,进而造成更加无效的并购行为(过度投资)。

由于管理者认识不到自身的非理性行为,他们认为自身是忠于股东的并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因而,保留企业自由现金流,进行再投资,股东实现价值最大化。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在无良好投资项目时,管理者会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进行企业规模的扩张行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事实却是,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并购行为,他们乐观的估计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在竞购过程中往往接受过高的价格,因此他们更加愿意支付高额的收购费用。同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风险证券的价值,市场对过度自信的所进行的并购活动的负面反应也更为激烈。因而,与股票支付并购价款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会倾向于现金支付并购价款。另一方面,企业并购行为过程中必然花费并购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构成企业价值的毁损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并购行为其实是对并购企业的价值毁损的行为,这种行为间接的将并购方股东价值转移给目标企业。这种无效并购行为未带来并购协同效应,未增加并购后企业价值。

四、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并购行为特性研究

在管理者过度自信驱动下所进行的企业并购行为,通常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行为特性:

(1)从并购支付方式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并购偏好现金支付方式;在自由现金流不足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偏好外部的债务融资进行并购价款支付。

Myers & Majluf(1984)基于管理者理性假设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当信息不对称存在时,管理者在筹集资金时会遵循啄序规律,尽量采用内源融资。与其不同的是,Heaton(2002)不考虑信息不对称,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解释了新优序融资理论。他最早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过度自信管理者通常高估企业未来现金流入,进而高估企业价值。进而,过度自信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风险证券的价值,他们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公司必须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价格比债券价格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感,这时发行权益性证券比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更高,所以管理者偏好债务融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驱使管理者产生融资偏好: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根据行为金融学新优序融资理论来看,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内源融资。因此,在公司经营获得自由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管理者会更多的考虑到未来融资需求,偏好低成本的内源融资的过度自信管理者,不愿将公司现金流分配给股东。

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目标来看,管理者的直接目标是为股东创造财富。行为金融学认为,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隐含假设是管理者是忠于股东的。由于管理者普遍存在“优于平均”心理意识,管理者留存经营现金流进行投资的预期收益会高于将企业经营盈利以股利形式发放给股东自己投资获得收益。作为过度自信的公司管理者,他(她)更倾向于将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留存在企业内部,为股东创造比股东自己投资更多的收益。相对于把自由现金流发放给

股东,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最大限度的保留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投资所留存的自由现金流,被直接用来支付并购价款。

(2)从并购频率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并购行为发生频率高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连续的并购行为。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在将自己的技能同所在群体的其他个体比较时,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才能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并且往往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偶然因素或者外部因素(Langer,1975)。“人是过度自信的”是心理学关于判断的最重要发现(Debondt and Thaler,1995)。过度自信意味着投资者对自己付出努力必然得到回报的能力持有一种“过度乐观”情绪。在公司并购决策中,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主要表现在于“好于一般水平”的心理现象,即收购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管理企业的能力比目标公司要强,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能控制结果的错觉。另一方面成功的并购事件能够提升 CEO 的专业水平,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获得良好的声誉,这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是结合在一起的,使得管理者有过度自信的内在驱动力。

高估被并方价值的结果是:实施并购行为能够增加企业财富。通常,过度自信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连续的并购行为,一方面,他们过于重视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往往会低估风险,或忽略对企业风险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成功实施并购后的管理者更加过度自信,他们认为自身拥有实施并购的经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下一次能够成功并购的可能性将高于第一次并购行为,因此,他们更有再次实施并购的内在驱动力。

(3)从并购的经济后果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并购行为带来更大的企业财务困境成本。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2009)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扩张影响显著;他们还考虑了实施扩张战略后财务表现,结果发现公司面临更大的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企业扩张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如改变企业未来经营现金流,这是企业并购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并购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产生一定的风险,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如果不重视并购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并购行为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或经营方面的财富协同效应,相反这种扩张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目前,国内外关注企业行为,侧重财务决策行为会给业绩和价值带来何种影响,而该行为对企业风险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探讨较少。管理者进行决策过程中最关心也是如何创造最大化的利润和价值,却经常忽略随之而来的风险。企业风险与企业活动相伴而生,如果仅仅偏重于企业业绩或价值,而忽略了风险,将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陷入破产境地。

国外对企业价值的重视及对企业风险的忽略,是因为他们认为对公司股价的定位就包含了市场对公司未来风险的预期判断。市场很难评估企业并购行为背后的风险,诸多企业失败并非因为企业业绩不好或者说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对风险的把握和控制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必须考虑并购行为同步产生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反应更是异常。一次并购方案的宣布可能使某一ST公司带来十几个或几十个涨停板,而之后却面临一路的股价

下降,甚至是跌低于并购前股价。这是并购行为带来的风险的一个最直接体现。

企业的并购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或价值毁损。Higgins和Schall(1975)认为,并购扩张可能加大企业的破产风险;Mueller(1977)基于市场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之后升高的贝塔值意味着并购扩张的结果是使得整个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与波动性。由于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现金方式和债务支付,因此,并购行为的实施会给主并方带来直接的财务负担。在我国,过度自信的扩张可能是在不考虑自身及市场的实际情况下所进行的盲目扩张;同时,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又难以对这种盲目扩张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所有这些可能会造成企业扩张的低效性。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最显著特征是高估收益,而低估风险。因此,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来说,快速并购扩张可能会增大企业风险,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五、总结

目前,绝大多数的财务理论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理性人假设基础上,传统公司财务理论所研究的有效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股权激励或高管持股方式,无法解决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所引发的并购异象问题。传统并购投资理论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考虑了并购行为外部的因素(价值增加、规模效益等)对并购行为的驱动,却忽略了实际决策行为主体的并购心理偏好。因此,本文从并购行为供给方(管理者决策结果)的角度出发重新思考上市公司投资并购行为,为该领域研究的寻找可能出路。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Heaton, J.B., 2002,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31, pp.3—45.[2]John Doukas and Dimitris Petmezas.Acquisitions, “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no.3(2007)pp.531-577.[3]Langer, Ellen J., 1975,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2, pp.311—328

[4]Lin Y, Hu S, Chen M.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 523-546.[5]Malmendier U.Tate G A.Yan J.Corporate financial politics with overconfident managers

[EB/OL].(2007-07-30)

[6]Myers, S.and N.Majlu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pp.187 ̄2

21[7]Roll, Richard, 1986,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Journal of Business, 59, pp.197—216.[8]Weinstein, N.D., 1980,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pp.806 ̄820

[9]傅强,方文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4): 76-80.[10]李善民、陈文婷,企业并购决策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10

(5),P192-20

1[11]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2]江伟,《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J],财贸研究,2010(1),P130-138

[13]史永东、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J],金融评论,2010

(2),P25-38

[14]唐蓓,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9),P77-8

3[15]吴超鹏、吴世农、郑方镳:《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16]屈耀辉、傅元略,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财经研究[J],财经研究,2007(2):108-118

第二篇:过度自信研究心得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

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

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还发现一些职业领域往往与过度自信相联系,如外科医生和护士、心理学家、投资银行家、工程师、律师、投资者和经理在判断和决策中会存在过度自信特征。

Frank(1935)发现人们过度估计了其完成任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过度估计随着个人在任务中的重要,性而增强,人们对未来事件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Kunda(1987)发现人们期望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高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概率,甚至对于纯粹的随机事件有不切实际的的乐观义。人们会有不切实际的积极的自我评价,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前途等会比其他人更好。过度自信的人往往有事后聪明的特点,夸大自己预测的准确性,尤其在他们期望一种结果,而这种结果确实发生时,往往会过度估计自己在产生这种合意结果中的作用。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1998)认为成功者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知识的准确性和个人能力,这种自我归因偏差会

使成功者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估计突出而能引人注意的信息,尤其会过度估计与其已经存在的信念一致的信息,并倾向于搜集那些支持其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支持其信念的信息。当某些观点得到活灵活现的信息、重要的案例和明显的场景支持的时候,人们会更自信,并对这些信息反应过度。而当某些观点得到相关性强的、简洁的、统计性的和基本概率信息支持的时候,人们通常会低估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反应不足。

人类倾向于从无序中看出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Amos Tversky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许多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运气和偶然因素的结果,而人类有一种表征直觉推理(representative heuristic)特点,即从一些数据的表面特征,直觉推断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产生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biases of cognition and judgment)。投资者的归因偏好也加重了这种认知偏差,即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外界无法控制因素,从而产生了所谓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的心理现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投资者趋向于认为别人的投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而自己的决定是理性的,是在根据优势的信息基础上进行操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Daniel Kadmeman认为:过度自信来源于投资者对概率事件的错误估计,人们对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过高的估计,认为其总是可能发生的,这也是各种博彩行为的心理依据;而对于中

等偏高程度的概率性事件,易产生过低的估计;但对于90%以上的概率性事件,则认为肯定会发生。这是过度自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参加投资活动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1),控制错觉也是产生过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们在他们有一定知识的领域中特别过于自信。然而,提高自信水平与成功投资并无相关。基金经理人、股评家以及投资者总认为自己有能力跑赢大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Brad Barber和Terrance Odean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男性在许多领域(体育技能、领导能力、与别人相处能力)中总是过高估计自己。他们在1991年至1997年中,研究了38000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将年交易量作为过度自信的指标,发现男性投资者的年交易量比女性投资者的年交易量总体高出20%以上,而投资收益却略低于女性投资者。数据显示: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会频繁交易,总体表现为年交易量的放大。但由于过度自信而频繁地进行交易并不能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另一个研究中,他们取样1991年至1996年中的78 000名投资者,发现年交易量越高的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越低。在一系列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喜欢冒风险,同时也容易忽略交易成本。这也是其投资收益低于正常水平的两大原因。

第三篇: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分析

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分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李锋团编辑:studa121

1【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导致投资过剩现象较为普遍。政府干预、地方保护、管理者缺位、管理者过度自信等原因都是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主要原因。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可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体系等措施来进行治理。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过度投资 政府干预 治理

一、过度投资概述

1989年Lang和Lizen berger从股利政策角度提出了过度投资假说,并在研究中界定了过度投资公司: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量,以致于会接受一些NPV<0的投资机会的公司。此后,学术界所广泛使用的过度投资概念也多源于此。潘敏、金岩(2003)认为,从投资决策效率化的角度来看,把资金投资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投资项目以扩大投资规模,甚至将资金投入到一些企业原本并不熟悉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领域,这类投资行为均属于过度投资行为。综合以上观点,过度投资是指接受NPV<0的投资机会,将资金投资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投资项目,降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种低效率投资决策行为。

二、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动因分析

1、政府干预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1)地方政府干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动机。第一,企业投资扩大规模会直接增加地方GDP。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年均GDP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全国各省市也制定了各自的GDP预期增速。因此,为了达到设定值,政府不得不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干预,造成过度投资。第二,企业扩大投资可以满足地方政府财政需要。我国实行分税制,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占75%,地方占25%)。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以基数法为基准,为了扩大税收收入,必须依靠投资规模的扩张,因而政府会干预,过度投资在所难免。第三,企业投资规模扩张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很有理由干预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过度投资,以达到政府的目标。第四,对于政府官员而言,国家实施的政府官员激励机制,由于考察非经济指标成本过高,所以一般都以考核经济指标为主,即GDP增长率、税收、就业率等。为了增加升迁的砝码,政府官员很有理由运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政府干预,导致过度投资。

(2)地方政府干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能力。财政分权和财税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财政支配权,其结果是导致地方政府尽可能地要求地方企业加大投资,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过度投资存在于自由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之下。由于国有上市公司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天然联系,而当地政府对于财政又具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它的发展好坏又会影响到政府的业绩,所以地方政府就会出于自身的考虑来对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财政激励,直接导致国有上市公司盲目扩大规模甚至投资于自身并不了解和与本公司并无关联的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盲目过度投资带来的国有上市公司亏损现象,政府出于各种利益又会对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补贴,使得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不必担心盲目投资的后果。而如果投资带来的收益即使很小,地方政府也会夸大这种现象,盲目进行奖励促使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更加严重。

2、管理者与过度投资

(1)管理者过度自信等非理性行为。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可能与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决策行为特质密切相关。不管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拥有大量理论知识背景和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都会受到各种认知和心理情绪偏差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其管理者的选择也必然经过大量的筛选,是企业管理者中的优秀人员。因此,尽管经理人致力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时候,也可能由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对投资前景的判断错误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也可能出于树立和维护声誉、节约搜寻和加工信息的成本、推卸责任、减少恐惧等原因而采取从众行为,面对国家大规模的经济振兴投资计划,国有上市公司很可能因此而过度投资。

(2)经理出于自身利益过度投资。国有上市公司名义属于国家,但其必须授予其管理层来进行经营管理,而经理人会有追求自己私人目标的动机。与此同时,经理人与作为投资人的政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公司所有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来识别经理人是否尽责,从而导致经理人可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过度投资。国有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经营者获得更多的在职消费以及其他隐形激励。所以,经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过度投资。

(3)管理者为了迎合非理性的市场预期而进行过度投资。行为金融认为投资者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首先,投资者情绪会通过融资机制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会导致股价高估,企业倾向于进行股权融资,在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常常导致过度投资。其次,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对于管理者的考核、接管、解雇等外部威胁的存在,使理性的管理者有时也被迫屈从于投资者情绪进行决策。当投资者对于企业前景过分乐观时,管理者即使了解真实情况,也会担心由于拒绝投资人看好的项目造成股价下跌,引发接管风险,或使自己遭到国有上市公司解聘。这种迫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决策常常导致过度投资。

三、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产生的现实基础

1、国有股“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机制失衡

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的产权代理链条一般有全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授权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四个层次组成。从法律上讲,全体人民是国有股的最终所有者,似乎不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上市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合格的最终所有者。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它被授权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其可行性也令人怀疑。资产管理公司有着自己的行政目标,所有者目标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他们可能以行政目标代替所有者目标,令所有者利益受损。就法人股代表行使公司治理权而言,法人股代表控股公司的经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由国家大股东任命,从而具有双重身份与人格。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股还是法人股而言,都存在着“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法人治理机制失衡。

2、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发育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商品的市场化程度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要素市场的发育水平总体还不高,也不够完善。首先,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差、投机性强,股价经常偏离国有上市公司的业绩,使证券市场的发现功能大受影响。其次,我国证券交易制度还存在着重大缺陷,约有2/3股票不能上市流通,使证券市场的收购、兼并功能基本失灵。再次,我国经理人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国有上市

公司高管人员的聘任和评价都没有实现市场化,市场对经营者的外部约束作用还十分微弱。

由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判断,而经营者和作为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中央及政府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经营者为了扩大业绩,而盲目进行投资,导致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现象严重。

3、扭曲的资本市场和过强投机性行为

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众多地方政府纷纷将帮助企业包装上市作为协助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捷径”。发行股票上市圈钱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另外,大多数的投资者没有专业深度,这样使大多数公司不用担心股利等资金成本问题,投机为投资收益的形成提供了“好环境”,使得投资者为了赢得更大的差价导致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使得国有上市公司与其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也与当地政府的政绩息息相关,所以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协助国有上市公司扩大业绩而进行过度投资。

四、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

1、减少直接行政干预

采用市场化手段,合理引导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行政干预一方面不利于国有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行政干预常常附带有一定的补贴和优惠,从而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宗旨,也扭曲了资源配置行为。因此,应该减少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直接行政干预,采用按照项目提供优惠或者补贴等市场化的手段来合理引导各类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国家投资计划,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2、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防止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谋取私利而过度投资的关键。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是保护股东利益的重要治理机制,尤其是独立董事在监督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存在缺乏独立性,获取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应该从独立董事的提名、任职家数、职责履行、信息获取、经济激励等制度上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信息获取权,从经济上激励独立董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2)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形成非国有性质的大股东对国有大股东的监督制约机制。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家,存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所有产权代表对经理的监督收益与监督成本不匹配,从而弱化了对经理的监督。但当大股东非国有性质时,其既有动力又有一定的能力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有效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梅丹(2008)发现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对过度投资具有制衡作用。

(3)从制度上克服各种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改变单一的利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强化诸如债务杠杆等替代激励机制;分散控制权以减少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危害,比如强化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相关监管机构对重大投资的咨询或者审批;提高管理者投资决策信息的反馈频率等。对从众心理来说,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调整管理者业绩衡量办法和报酬结构,加强投资信息披露、增加信息反馈频率,减少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信息收集加工成本和交易成本等。缓解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造成的过度投资压力及针对投资者情绪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压力。

3、健全国有上市公司监管机制,推行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完善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行为约束机制,一方面依靠国有上市公司内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薪酬制度来制约。高管持股和高管年薪制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高层管理者为了追求业绩,获得更大的升职空间而不断努力扩大公司规模的意愿。可以将高管薪酬划分为三个部分: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薪酬。其中基本薪酬可以延续目前普遍的年薪制做法;绩效薪酬与一年以来管理的国有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相结合;福利薪酬包括高管缴纳社会保险和经验决

策失误的核查机制。这样设计的高管薪酬制度,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经营决策失误行为进行核查,判断其决策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惩罚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http:///,2006.[2] 张钢: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刘春芝:集群式创新:以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 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http://,2006

(1).[5] 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J].经济地理,2011(7).[6] 姚杭永、吴添祖:解构创新型产业集群[J].今日科技http://.cn,2011

(12).

第四篇: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刘斌 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012210869

一、引言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发展,基于“管理者非理性”的假设下的行为财务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偏差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在近几年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大都基于一个“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往往表现为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低估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心理就是本文所研究的过度自信的心理。

过度自信的心理在管理者中很是常见,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中更为常见。投资作为公司财务的重要决策之一,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前提。管理者由于自身过度自信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度或者投资不足的现象,从而使企业的投资行为异化。因此,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对投资的影响,从而揭示管理者非理性和企业财务决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投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的表现有哪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来进行解答。对于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内部的资本投资上,因此,研究其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助于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识别并且防范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降低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其经营管理问题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因此,本论文以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先起始于Roll(1986),他首次把过度自信引入公司财务。他第一次注意到了企业管理者的“自以为是”这一影响因素,并且分析研究了管理者的“自以为是”在企业并购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Heaton(2002)的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乐观的管理者会因为认为资本市场低估了他们的公司股价减少要通过外部融资进行投资的项目;同时,乐观的管理者高估了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而投资过度。

Malmendier 和 Tate(2003)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过度自信的企业管理者可以自由支配企业内部资金时,将会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

Gervais(2003)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比风险规避的理性管理者更快接受公司的投资项目;Goel 和 Thakor(2007)认为中等程度的过度自信减少了投资不足的低效率,高度的过度自信引起了高度投资。

Glaser,Weber 和 Schafers(2008)研究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对投资-自由现金流的敏感性越高,这种情况在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公司中会更加明显;Hackbarth(2009)认为管理者适度偏差可以改进投资者的福利

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者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行为以及并购行为等的影响。

(二)国内文献综述

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敏感度更高。

王周伟(2006)研究发现,经理人适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起到适度的推动作用,从而部分消除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随着财务约束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对投资的推动作用具有“U”形曲线效应。

叶蓓、袁建国(2008)研究发现,管理者信心、企业投资和企业价值之前存在显著的反馈关系,管理者适度自信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后对其有不利影响。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2009)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性较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而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行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基础之上,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我国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但是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研究的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高度自信对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对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这一特定群体进行研究。而且我国学者在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指标上采取的衡量指标不一致,导致其研究结果不协同。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H1、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投资效率 H2、管理者过度自信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投资水平的衡量指标

过度自信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校准偏差,是人们关于一般知识问题的概率判断常常以某种形式校准错误,这种校准都偏高。过度自信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在决策中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进而忽视客观情况变换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行为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过度狭窄的置信区间、自我归因偏差、控制幻想和过度乐观。

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财务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量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者的相对薪酬

我国上市公司中获得的数据都是从年报中披露的,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企业管理者薪酬在年报中只能披露前三名的董事、监事及高管的薪酬合计和企业全部的董事、监事和管理者的薪酬。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利用这两者的比值来表示企业最高层的相对薪酬。我们将企业的管理者看作一个集体,在集体中薪酬最高的三个管理者的相对薪酬可以反映出他们在这个管理集体中的地位,一般越重要的管理者得到的薪酬越高。而其在管理者薪酬中占的相对比例越大,这样的管理者往往会更加容易过度自信。

2、高管人员对其所在公司的持股状况

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提出以高管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数量是否变化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由于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任职期间不得转让,因此持股的高管人员暴露在公司特定风险中,如果不是自信未来公司股价将上涨,也不会表现出相当一致的持股数量增加特征,因此他们将持股增加且增加原因为非红股和业绩股的高管人员视为过度自信。在此基础上,叶蓓、袁建国(2008)沿着这一思路,认为管理层(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过度自信同样可以用年末所有管理者持股总数量是否增加来衡量,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忽略了单个管理者一次交易量过大影响持股总量增减方向的情况。

3、盈利预测偏差

这种方法是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的,使用CEO盈利预测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他们认为如果管理者对未来收益过度乐观,从而产生过度自信,那么他们更可能提供一种超过实际水平的盈利预测。在此基础上,余明桂等人(2006),王霞、张敏、于富生(2008)等学者使用相似的方法,根据大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是否变化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这种方法运用比较普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企业预测的业绩报告在执行中可能会有一些时间差,因此用它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4、消费者情绪指数

消费者情绪指数这一衡量指标多用于国外的研究。国外的一项针对消费者的调查研究中,他们通过被调查的家庭对当前的经济环境、经济预期以及个人满意程度综合扁成一个指数,我们将它称作消费者指数。这种方法在国内并不适用,因为消费者的预期和管理者自身的心理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我们无法用消费者的预期来衡量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

5、媒体的报道

该方法是指用外界传播媒体对CEO的评价作为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Malmendier和Tate(2005)曾运用这种方法衡量CEO过度自信。但是在国内,一般来说媒体的报道太过于主观,我们不能把媒体工作者的主观评价运用于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在国内不常见到。

6、企业景气指数

这种方法在国内有一定的应用,余明桂等人(2006)曾提出使用此种方法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企业景气指数是国家统计局根据企业家对当前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期而编制的指数。该指数每季度披露一次,其表现形式为纯指数。以100为临界值,从0-200取值。大于100表示企业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乐观,小于100说明企业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悲观。实证研究中学者通常使用行业指数来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即以四个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平均值。但是由于企业景气指数是分行业发布的,难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因此用它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也是有一定误差的。

7、CEO实施并购的频率

通常在企业的并购行为中也能反映出管理者自信程度。有些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他们自以为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更能完成高难度的工作,例如企业的并购重组。而且在并购过程中,管理者通常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并购项目,这种心理往往导致高估了并购价值从而使得企业遭受损失。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对于一般管理者来说,往往倾向于大的并购事件,但是其效果又不如人意。

财务理论中投资包括了“金融”和“经济”两个重要含义,其中金融意义上的投资主要是指证券投资活动,经济意义上的投资主要是指实物资产的增加。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经济意义上的投资即实物资产投资占据支配地位。因此,该文章所研究的投资主要指的是将资金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的实物资产投资活动,本文主要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益的最终体现为企业价值的增加。

(三)、变量的设计 本论文选取变量如下:

1、解释变量

过度自信是一种心理特征,因而很难直接标定。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和数据来源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企业高管前三名的薪酬与企业所有高层的薪酬之比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因此本文选择用“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制和/所有高层的薪酬之和”来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用OC表示。该值越高,说明管理者越过度自信。另外,我们把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用OC*CF表示,用来分析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与现金流之间的交互关系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2、被解释变量 投资效率

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我们无法获得每一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收益,所以我们用每股收益来衡量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企业价值,我们用每股收益来衡量企业的价值。每股收益用EPS表示,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3、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

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说经营更加成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我们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企业规模用Size来表示。(2)每股现金流

每股现金流用CF表示,它代表样本公司分析的每股现金流,是样本公司经营净流量与公司期初总股本之比,表示扣除经营期内公司折旧和摊销以及付现成本后管理者可支配用于新项目的自由现金流。(3)托宾Q

托宾Q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机会,通常企业的投资机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正的影响,我们用市场价值除以期末总资产来衡量。(4)企业成长性

我们用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一般认为成长性高的企业会进行更多的投资,这里我们用本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计算。企业成长性用Grow来表示。(5)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我们用Profitability表示,它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经营的盈利能力我们通过净资产利润这项指标来表示。(6)管理层持股比例

管理者持股比例我们用Ownership来表示,即管理成年末持股数量占企业总股本的百分比。

(四)、样本选择以及模型构建

本论文选取了国有控股比例在50%以上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来自于2008-2011年,都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CSMA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色诺芬数据库。对样本的选择原则如下

第一、剔除金融类及房地产类上市公司

第二、将原始样本中的ST类和PT类上市公司剔除 第三、将研究期内相关数据不全的企业剔除 第四、剔除高管薪酬披露不完全的企业

剔除完后,一共筛选出180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进行样本分析,并且我们选取了2008-2011年的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具有时间的跨度和代表性。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描述性统计

相关性分析 回归

系数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B

(常量)OC CF Size Q Grow Profitability Ownership OC*CF

a.因变量: Invest

标准 误差

标准系数 试用版

t Sig.a

CF Size Q Grow Profitability Ownership OC*CF

a.因变量: EPS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五篇:过度医疗行为研究述评上

过度医疗行为研究述评(上)

 2013-04-11 14:30:29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1期

摘 要:因为道德风险等投机行为普遍存在于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市场,所以过度医疗问题基本是保险市场的一个顽疾,也是相关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梳理对过度医疗行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制度设计、防御治疗行为等角度解释了过度医疗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现有抑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对策进行梳理,提出更为综合的过度医疗解决框架。最后,对过度医疗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过度医疗,概念界定,原因研究,解决对策,研究评述

医疗费用长期刚性增长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从1990年到2009年,卫生总费用由747.39亿元增长到17204.81亿元。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医保基金的平稳运行。医疗费用的不断升高有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医疗导致,因此了解过度医疗的各方面有助于我们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一、过度医疗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过度医疗概念的界定难以达成一致,各学者仅从自己学科的角度阐述过度医疗的定义。Vincent(1963)从社会学的角度定义过度医疗,即人们的健康选择越来越多地受医疗卫生机构控制,而且倾向于依赖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而引起的医疗。过度依赖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将会对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Vincent侧重认为过度医疗是由外部机构和制度所导致的医疗行为。Leape(1989)补充指出,过度医疗对病人的健康没有任何帮助,它是一种无效的医疗行为。张鲁忠(2003)指出“过度医疗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超出疾病诊疗需求的过程。”雷振之(2003)补充认为过度医疗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诊断、治疗措施超越疾病本身的需要,造成医疗资源和费用的浪费,甚至有害于身体的医疗行为。杜治政(2005)从医疗实践的角度出发,认为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并指出部分过度的医疗行为对疾病的治愈没有明显的作用,甚至会干预疾病的治疗。简单来讲,过度医疗指的是与适度医疗相对应的医疗行为。它主要包含两个要素:医疗行为的无效性和医疗消费的过度性。

尽管学者们对过度医疗的科学性定义存在诸多争议,但是仍有许多实证研究为过度医疗概念的准确性定义提供了研究依据。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已大量出现医院提供过度服务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而且很多学者进入医院进行实地调查。Robel(1974)对美国疾病状况的研究,得出美国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16%、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的20%、切除子宫手术的27%、剖腹产手术的50%都是不必要的。Blaise F.D Bourgeois(2002)对癫痫病的研究得出,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大多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然而要想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更多的时间。Blaise指出减少过度治疗有三个主要的挑战:一是选择应该被省去的药物;二是选择一个适当的减少率;三是期待有明显临床疗效。Jonathan(2002)等调查得出美国有1.3亿人长期服用各类药物,购买药品的人均数量居世界第一,并且80%的生化检查是不必要的、11%的其他检查存在明显的过度医疗。国内学者刘振红(2012)等对脑梗死病例研究得出在137例患者中,医生为62例患者请了其他专科的医师进行会诊112次,平均每例患者0.82次会诊,其中有3例患者的会诊多达5-6次。

二、过度医疗产生的原因研究

(一)诱导需求

大多学者认为诱导需求对过度医疗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从患者医疗服务的接受方人手。Arrow(1963)在《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患者在医疗信息市场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增加了患者消费医疗服务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Fuchs(1978)进一步研究得出诱导需求是医生协调患者的医疗需求与自身利益而采取最优医疗服务方案的问题。患者在选择医疗服务时常常会受到医生的干预,从而对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需求。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医患双方独特的代理关系造成医疗服务市场中信息严重不对称,也导致需求方很难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48)在研究中证实,医疗市场中医、患和第三方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使购买医疗服务出现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Moy(1998)等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为了减少在就医过程中的难题,倾向于更为稳定的就医环境,不会轻易地更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普通患者不具备完全的医疗服务信息,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数量、种类、价格等缺乏了解,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因此,当患者确定自己的治疗医生后,自身的被动地位就已确立,医生自然会利用患者的就医心理诱导患者接受更多不必要的治疗;另一方面,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入手。Evans(1974)利用供给者诱导需求(supplier-introduced demand)解释过度医疗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医生为了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滥用与患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诱导患者过度需求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在医生的收入和医疗费用相挂钩的制度下,医生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通常会向消费者推荐额外的医疗服务,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等,因此过度的供给导致消费者的过度需求。David H,menway(1998)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较为准确的推测出医生诱导需求的动机,并测算出医生实施过度医疗的概率。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供给者诱导对过度医疗的影响,但是目前没有研究度量出供给者在医疗服务中提供过度服务的程度。

(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消费的适度性。仇雨临(2008)指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事业的正常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与其他省际行业服务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具有不可选择性、不可逆转性和信息不对称,而且医疗消费具有或然性,这些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具有垄断性。”McGuire(2000)把医疗服务市场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认为医生的败德行为是导致医疗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在医疗卫生领域,由于受到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原先已具有行医资格的医院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垄断医疗市场。许多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无法对固有的医疗提供者形成竞争,更进一步限制医疗卫生领域的充分发展。而且,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的规划大大限制了医院的发展。患者只能选择较近的医院,或者是自己更为信任的医疗机构,这种区域限制造成许多医疗服务质量较差、效率低下的医院得以长久生存。杜世林(2007)认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仅仅限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竞争结果必然会形成卖方垄断市场和价格畸高。医疗垄断理论认为,该垄断竞争市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疗服务提供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性;第二,医疗服务的不可转售性。Farley(1986)指出医疗服务(如处方、诊断等)的不可连续性导致其无法在患者之间进行转移,另外医疗服务的不可转售性使该服务的提供者在出售服务时根据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不同索要不同的价格。Newhouse(1970)则认为非营利医院最重要的目标是保证医疗服务供应的最大数量和质量,他进一步利用非营利医疗机构边际成本的缺失,重点分析了非营利医院的质量与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出其会超出患者的实际需要值。

(三)防御性医疗行为

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会影响过度医疗。Tancredi(1978)等较早提出防御性医疗行为,他们认为医务人员为规避责任、减少风险而对患者实施超出规范化诊疗,以及规避高危患者或高危诊疗程序的医疗行为即防御性医疗行为。医生采取的防御性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消费成本,也助长了过度医疗消费。另有学者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医疗服务消费者在过度医疗消费中所起到的作用。Grossman(1972)首先研究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健康的投资,他认为健康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医疗方面的支出,维持健康的边际成本取决于医疗消费的价格。患者对健康的过度追求促使其盲目的接受医疗服务,但是其中一部分对病人疾病的治愈没有明显作用。医生为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违背了其原先的准则,破坏了医患之间固有的信任关系,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并常有许多暴力事件发生,影响了医患双方的共赢。

(四)医疗保险事业

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个人过度医疗需求的产生,但是同时也促使患者合理医疗需求的释放。Cauley(1987)指出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增加消费者医疗服务的需求量,随之会产生个人对医疗的过度需求,从而会影响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陈凯等(2007)认为,医疗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改变了医疗服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供给行为,最终带来的是医疗服务需求数量、质量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变化。医疗保险的发展大大减少了患者支付医疗费用的压力,费用分担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过去被压制的医疗需求。在医疗保险的责任分担下,容易诱发投保人的道德风险。Smith(1937)较早关注道德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管理人在管理他人财产的过程中会因为疏忽和浪费容易发生利己行为。”随之道德风险的研究热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展开。Ross(1973)分析了道德风险条件下最优化合同的性质,Feldstein(1973)估计了不同参数下过度医疗保险所引起的福利损失与收益,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大规模医疗保险实验表明医疗保险会促进人们获得更多的医疗服务。Carrol(1992)经过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可以降低个人面临不确定医疗消费的风险,但是却会影响个人对医疗消费的选择。患者在风险分担的情况下更趋向于比未投保条件下更贵的药物和更优质的服务,过度医疗行为不可避免。王锦锦、李珍(2007)将道德风险系统的分为需求方道德风险和供给方道德风险,并提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加剧了医疗价格的上升和医疗费用的激增,破坏了稀缺性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医疗服务市场信息的不透明和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不完善,会提高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道德风险不仅导致医疗价格和患者医疗费用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五)制度设计

美国卫生经济学家E.O.Teisberg(2003)在以往的基础上补充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会增加了过度医疗的可能性。当医生和医院的器械设备有某种利益上的关系时,医生为病人多安排化验和治疗的动机就会非常强烈。在政府投入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医院和医生结为利益联盟,因此医院的各项措施将会体现该内部人员的利益。由于医院方面对医生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采取默许态度,甚至有些医院下达医生今年的业务指标迫使医生进行权力寻租,过度医疗消费的状况不可避免。Ryan(1993)等补充指出在医生薪资采用费用提成(Physician Payment Fee)制度下,医生将产生道德风险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但是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对患者疾病的治愈未必有效,有可能会遭到保险机构惩罚而削减支付的费用,使得医疗机构的收入减少,与医生间产生代理问题。就国内医疗行业而言,医生的收入与患者所接受的治疗相联系,过度医疗的发生不可避免。

三、过度医疗解决对策研究

针对过度医疗的解决方法,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积极的对策。Feldstein(1973)认为医疗卫生服务产品是公共产品,只有当政府介入发挥监管的功能才会限制医疗的过度消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无法按“受益者分担”的原则进行补偿。Reinhardt(1989)也持相同观点,指出在消费者需求很大程度受供给者影响的前提下,市场力量不足以实现医疗资源最优配置。Kessel(1958)补充提出医疗提供方随意改变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一种集体垄断行为,其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维护患者的利益。

从解决医疗系统和患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Weiner(1990)等指出医疗保险机构可采用双方签订合同的方式,加强医疗服务提供人之间的竞争。Smith(1997)等认为将应用管理式医疗系统(Managed Care System)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共同运用在医疗机构管理上有助于减少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与医生间的代理问题。为了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过度医疗需求,各国政府已全面介入医疗服务机构。例如德国实施的药品价格控制政策以及英美等国公布医疗服务质量信息供医疗需求者参考选择;日本在制定社会医疗保险时,对各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医保定点医院的资格为筹码强制医院接受。日本政府的做法虽然在价格上对医疗机构有所限制,但是却忽视了医院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次数提高收益;1996年法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提高病人的住院费用,将原来的每天住院费用从55法郎改到70法郎。这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住院费用的过度增长。陈晓阳(2003)、干春晖(2007)等对我国过度医疗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对策,主要包括: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应加强医德教育、改变医生收入与服务相挂钩的制度、改革服务收费方式等,对于患者而言应建立一个健康的就医观念,同时避免发生道德风险的发生,另外政府应加强其监管作用。Wang Zhigang(2010)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过度医疗消费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公开医疗信息。他认为在信息畅通的医疗市场中病人会选择较低水平的医疗支出,以此将病人自身的收益最大化。Pemcca等(2002)针对医疗领域发生的以药养医的现象提出必须切断医生收入与其处方量之间的关系。

从减少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医疗费用的角度考虑。Feldstein(1973)在1969年美国私营医院支出额为126亿美元的水平上,通过极大似然值估计(MLVE)对减少的福利进行研究,尽管个人减少了对医疗保险的购买,但是在参数保守估计的情况下,也接近20亿美元-30亿美元。郑荣鸣(2004)强调加大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制约和调控,将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行为纳入到保险方的控制范围内,弱化医疗机构自身效用与医疗服务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道德风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四、过度医疗解决框架

(一)解决诱导需求

第一,通过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滥用医患委托关系,利用信息优势擅自替病人做决定,使病人不能自主的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这种诊疗。在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培训时,应让医生树立尊重患者利益至上的理念,抛弃让患者接受更多治疗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想法。

第二,加强全民健康卫生教育。政府应借助媒体宣传医疗健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向居民渗透医疗知识,避免患者盲目接受医疗服务,从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与此同时,也能遏制医生过度提供治疗的行为。

(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第一,打破医疗市场的垄断性。充分的竞争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选择权,同时也是限制权力的重要措施。由于政策等导致医院地点的局限、进入医疗市场障碍等,造成医疗服务提供者不能自由进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形的手”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政府应该放宽医疗市场进入限制,强化卫生机构之间的竞争环境。

第二,对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加大监督,允许非政府组织介入。由于政府自身的缺陷,很难全面把握医疗行业出现的问题。而非政府组织运作效率较高,能广泛的收集民意。这样,更能督促政府改革相关政策。

第三,不定期对医生的服务和医疗行业进行检查。政府可以建立对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进行公正评估的专业机构,也可以与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联手组成检查小组,着重处理部分医生不合理服务的行为。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高敏 赵英丽 李延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胡宏伟)

下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性研究——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认知非理性与决策情绪驱动,会造成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成为公司价值实现的障碍。......

    视觉分心时驾驶人注视行为特性研究

    视觉分心时驾驶人注视行为特性研究 摘 要:随着全国经济地发展,车辆越来越普及,有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甚至一家不仅有一辆车,考驾照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车辆的增多,驾驶人员的增多......

    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相关性研究述评

    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相关性研究述评投资决策;过度自信;高管时间:2009-9-21作者:杨 睿来源:摘要:文章介绍了研究公司投资问题的新视角——过度自信理论的相关文献,便于高管更......

    政府环境规制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研究

    政府环境规制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研究 摘 要: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尝试性地从政府管制方面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管制对上......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向大股东利益输送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普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问题。......

    营销规划视角下的感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研究

    □ 作者: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罗冰▲ 本文是2005年陕西省软课题重点资助项目《大西安商业带空间布局的研究》第三部分研究成果内容摘要:现代企业应在准确把握消费者感性消费......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问题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问题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摘要:2011年下半年浙江各地接二连三出现民间借货链条断裂、老板跑路现象,引起了全国对于民间借货资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