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

时间:2019-05-12 17:2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

第一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蕴含的价值观、幸福观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价值观、幸福观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我们要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把它作为我们培育党员干部幸福观的一条重要路径,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一、扬弃德福一致的幸福理念,培育党员干部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儒家文化认为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密切,提倡德福一致。“德”,既个人的道德修养、个人行为应遵守的伦理准则。孔子《论语》一书虽然没有出现“福”字,却较多地谈到了“乐”。“乐”的其中一个意思就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感受,是幸福的一种表达方式。孔子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认为,幸福源自充实的精神世界,精神上的富有超过物质上的满足。“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之后的儒派学者传承这种崇尚道德的理念,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认为德是人们获取幸福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就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礼记〃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儒家的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也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幸福的真谛。

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重要职责,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人格塑造,把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作为自己的幸福追求。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接见雷锋传人郭明义事迹报告团时提出,要学习郭明义同志“追求纯粹”的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明确幸福的深刻内涵,自觉传杨传统美德和模范先锋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一要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幸福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种思想境界。党员干部既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充实愉悦的精神幸福。特别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住自己做事做人的底线。二要树立奉献精神,以奉献为乐。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追求幸福应该有更崇高的思想境界,那就是奉献。共产党员,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奉献为乐,以奉献为幸福。要向郭明义等先进典型学习,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实现国家、社会、单位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扬弃仁爱幸福观,培育党员干部以实现共同幸福为己任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孔子、孟子曾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人心也”。“仁”即人之为人之根本、广博之爱、恻隐之心。爱包括爱自己的亲人、国君及士大夫、老百姓。实行仁爱的方法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要求人要重亲情,与他人相处要友善、宽容,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提供帮助和支持。儒家的仁爱幸福观与德福一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德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而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整体幸福之中。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情怀。

我们要在吸收儒家仁爱理念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它崭新的时代意义。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整体幸福之中,以实现普天下人的共同幸福为己任。一要正确处理个人幸福、家庭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推己及人等理念,既要注重个人幸福、家庭幸福,更要牺牲小我,为他人、社会谋取幸福。二要实践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郭明义同志的言行很好地诠释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幸福观。郭明义在鞍钢工作的28年里收入29万元,他捐献了12万元。各种补贴一分不留捐了,各种奖金、慰问金全都捐了,所有奖品、慰问品也捐了。他说“只要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我就要天天做,每做一件,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 郭明义的幸福观就是助人为乐。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郭明义的这种理念和追求,把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当成自己的责任,从日常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处处实践助人为乐。

三、扬弃义利并重的理念,培育党员干部正确地获取幸福

墨家与儒家重义轻利、道家排斥义利不同。墨家尚利,重视人欲。墨子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他指出物欲有其合理性,认为:“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我欲福禄而恶祸崇”。墨子还进一步指出:满足人之所欲、兴天下之利是安民、治国富国的良策。(“食者,国之宝也”、“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在肯定个人之利的合理性之后,墨子认为个人之利只有在天下共利中才会实现。求天下之利有两个基本要求:个人之利服从整体之利、个人之利有利于众人之利。自己“不恶危难”,而“欲人之利也,非恶人之害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墨家重利,同时也“贵义”,认为“万事莫贵于义”。把“义”看成是求利的形式与手段。

行义,就是求利。墨子说:“所以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民,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明确说明义之为贵,就在于其能利人。墨子的义利并重主张,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幸福的时候,一定要“义”,要利他人、利天下。

我们在肯定墨家义利统一、德利并重合理性的同时,要结合时代需要及党性要求,正确构建党员干部的“义利观”,帮助他们正确地获取幸福。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的利他幸福观。为他人谋福利的利他幸福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自然要坚持利他幸福,在为人民谋利益中追求幸福。另一方面,要树立合适的利己幸福观。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人们更加注重“我”的存在价值与全面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打破那种忽视个体人格、漠视个人利益的极左思想禁锢。共产党员作为鲜活的社会个体成员,有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人生价值实现的正当权利。但是,个体利益必须是合适的。既要切合社会基本规则,更要符合党性要求。从党员干部自身来说:作为时代先锋,肩负重要时代使命,与普通人对幸福的追求不一样。党员干部的幸福要在合理、崇高的价值目标引导下,把自己融入社会整体及单位事业发展,通过追求整体幸福实现自己的幸福。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甘于奉献,勇于舍弃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从管理层面来讲,重点要抓好两点:一要为党员干部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对那些积极工作,为国家、社会、单位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的人,要予以奖励与重用。二要完善用人制度和健全考核机制,坚持领导推荐、民主选拔、竞争上岗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用人途径,使广大党员干部只需一心扑在事业上,其个人升迁问题可以通过这种机制自动得到实现。

四、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培育党员干部辩证地看待幸福

道家主张合于自然的幸福,认为万物的自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天、地、人都应自然而然,依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存在。一个人是否享有真正的幸福,不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地位,也不在一个人是否具有他人所尊崇的德行,而在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如果顺应自然,就能得到最大幸福,即“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同时,道家思想还包含许多辩证思想。老子认为,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变化的原因在于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矛盾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而且要互相转化。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他对祸福关系的阐述最为经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是一对贯穿一个人一生的矛盾,福与祸的转化过程就是人的生活的全过程。道家告诫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必太在意一件事情在当下来说是祸或是福,从辩证的思维看,一种因素中往往潜伏着对立的另一因素,祸与福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认为:“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灾祸和幸福虽难以预测,但可以依靠人的主观努力去实现。那么怎样实现呢?老子认为,应该保持平凡,坚持朴实。减少私念,降低欲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懂得满足、知足常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适可而止”,会取舍。“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重要?得到与失去,谁的害处更大?所以,知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招致危险。老子精辟地论证了身体与名利、得与失的关系,告诫人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清醒准确的认

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人们对名利、财富的欲望要知足、适可而止,这样才可以生活的有价值、有尊严。

党员干部在生活工作中会面临很多诱惑、经历不少成功与失败、体味不少幸与不幸,辩证地看待幸福非常必要。我们在工作中要尽量做到:一要保持坦然而和谐的心态,在生活的平淡、知足中享受幸福,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一个人只有内心平淡知足,才能把握幸福、感受幸福。党员干部要淡漠名利,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能心存贪念。要崇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做一个自律的人、坦荡的人。要保持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看待工作的调整、职务的变换,始终保持内心和谐。二要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幸与不幸。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是相对的。幸福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可能有多少不幸。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也一样。拿幸与不幸来说,一方面,不幸是通往幸福的桥梁。只有经历人间沧桑挫折,才会懂得幸福、拥有幸福。另一方面,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相对的,人自身也是不完美、有欠缺的,因而心理失衡、痛苦、不幸是难免的。面对挫折、失败、不幸,我们只有直面。只要积极应对,努力争取,合理调整,逆境就会变成顺境,失败就会走向成功,幸福也随之而来。

第二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于艳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丹东118008)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正是我们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教学中我们探索和实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为祖国建设培养出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关键词: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赏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罔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从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孑L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非人也”,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i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万方数据

特别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为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我们要求大

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收效如下:

(一)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我们走进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螳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阅读经典,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修养,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素以勤劳节俭著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创造了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围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万方数据

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3]曲洋,陈赞.关于调职院校开展伎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第三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收集大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篇章了解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里面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情况.发现传统文化所占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与被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内的佛教早已被汉化)。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

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2)创设文化氛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吟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要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要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三)各个时代语文课本传统文化的份量--国学文化教育史

现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面, 传统文化的份量是很重的.但这个份量并不是一概而终得.课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 六十年代当时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记叙文中,有13篇是乡土教材,其中有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的,有2篇是表扬大炼钢铁的,有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的。

70年代的广州是马、恩、列、斯、毛关于思想文化工作的论述,二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辅导,三是阶级教育,四是大批判,五是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小评论,六是革命故事。

而上海毛主席文章和诗词、马恩列斯文章、鲁迅杂文占50.2%,样板戏选场、评论、总结、家史和通讯占37.3%,古代诗文仅占2.4%。

80年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正的范文逐渐增多,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文数量急剧增加,而有关政治宣教的内容则大幅度减少。有专家举例说,1982年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古文占1/3.到了二十一世纪, 发布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在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特别强调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中国传统诗歌和民族文化特性被重新提出来,并形成一个主流趋势,再将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艺术研究院周汝昌教授曾批评过“古典诗歌”、“旧诗词”提法的不科学。他认为,这种名词的出现,是由于“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诗歌的体制之所以形成,完全是由于中华民族的主要语文即汉语文本身所有的极大的极鲜明突出的特点特色,这种特点特色,决定着民族传统诗歌的一切特点特色之产生、之发展、之成熟完美——而且这是经过了祖国数千年文化历史上的无数艺术大师们的探索、实践、积累而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

二 如何普及国学文化?

经过一番寒彻骨,中国传统文化最终还是要发展成一个主流趋势,在将来的发展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这股趋势中更好的发展自我?中华文化培训课程中说到:诵读国学

文化经典应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必修课。我国国学文化教育史、所有大师级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告诉我们,从小诵读国学文化经典意义重大,好处很多。

一是可以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从政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真理,只要少年儿童坚持从小诵读国学经典,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慢慢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就会逐渐变成知书达礼,积极向上,行为规范,品德良好,人格健康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好人才。

二是可以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开发智慧潜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16岁是每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读书没有难的概念,背书没有难的概念,记忆没有难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读得遍数多,就自然记得住,只要记得住也就难得忘;甚至读得遍数越多,就会记得越牢,他们的记忆力也越发展得好。特别是在这个黄金时期,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他们的记忆力和智慧潜能效果尤佳。例如,现在全国有的5—6岁的小朋友就能轻松地熟背《弟子规》、《笠翁对韵》、《老子》、《大学》、《论语》、《孟子》、《庄子》、《唐诗》、《宋词》等几万字的经典原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三是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中国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中国语文的学习有它独特的规律。不从小读好经典古诗文,是学不好语文的,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功底的。例如,在过去,只要读了两年或三年老书(即国学经典)的人,就会作对联、写诗,很有文化底蕴,而我们现在有的大学毕业生,学了16年语文,有的写信也写不好,文章写得都不通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国学经典读得太少;其二是诵读国学经典的年龄太晚。

因此,我们要组织和指导孩子们从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及时播下国学经典文化的种子,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打下国学文化的童子功。四是可以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俗话说,语文能力是学习的工具,是开启其他学科大门的钥匙。如果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了,那他们的审题、概括、表达、理解能力肯定会增强,这是对他们学好其他学科肯定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他们进入中学后,因为有了扎实的国学经典功底,因此他们学习古文时会学得很容易,学得会很快,花的时间会很少,这样,就会腾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其他学科成绩,从而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不再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陈 荣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与被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内的佛教早已被汉化)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2)创设文化氛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吟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要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要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三)各个时代语文课本传统文化的份量--国学文化教育史 现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面, 传统文化的份量是很重的.但这个份量并不是一概而终得.课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 六十年代当时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记叙文中,有13篇是乡土教材,其中有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的,有2篇是表扬大炼钢铁的,有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的。

70年代的广州是马、恩、列、斯、毛关于思想文化工作的论述,二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辅导,三是阶级教育,四是大批判,五是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小评论,六是革命故事。而上海毛主席文章和诗词、马恩列斯文章、鲁迅杂文占50.2%,样板戏选场、评论、总结、家史和通讯占37.3%,古代诗文仅占2.4%。

80年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正的范文逐渐增多,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文数量急剧增加,而有关政治宣教的内容则大幅度减少。有专家举例说,1982年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古文占1/3.到了二十一世纪, 发布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在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特别强调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中国传统诗歌和民族文化特性被重新提出来,并形成一个主流趋势,再将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艺术研究院周汝昌教授曾批评过“古典诗歌”、“旧诗词”提法的不科学。他认为,这种名词的出现,是由于“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诗歌的体制之所以形成,完全是由于中华民族的主要语文即汉语文本身所有的极大的极鲜明突出的特点特色,这种特点特色,决定着民族传统诗歌的一切特点特色之产生、之发展、之成熟完美——而且这是经过了祖国数千年文化历史上的无数艺术大师们的探索、实践、积累而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

二 如何普及国学文化? 经过一番寒彻骨,中国传统文化最终还是要发展成一个主流趋势,在将来的发展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这股趋势中更好的发展自我?中华文化培训课程中说到:诵读国学文化经典应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必修课。我国国学文化教育史、所有大师级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告诉我们,从小诵读国学文化经典意义重大,好处很多。

一是可以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从政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真理,只要少年儿童坚持从小诵读国学经典,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慢慢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就会逐渐变成知书达礼,积极向上,行为规范,品德良好,人格健康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好人才。

二是可以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开发智慧潜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16岁是每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读书没有难的概念,背书没有难的概念,记忆没有难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读得遍数多,就自然记得住,只要记得住也就难得忘;甚至读得遍数越多,就会记得越牢,他们的记忆力也越发展得好。特别是在这个黄金时期,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他们的记忆力和智慧潜能效果尤佳。例如,现在全国有的5—6岁的小朋友就能轻松地熟背《弟子规》、《笠翁对韵》、《老子》、《大学》、《论语》、《孟子》、《庄子》、《唐诗》、《宋词》等几万字的经典原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三是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中国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中国语文的学习有它独特的规律。不从小读好经典古诗文,是学不好语文的,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功底的。例如,在过去,只要读了两年或三年老书(即国学经典)的人,就会作对联、写诗,很有文化底蕴,而我们现在有的大学毕业生,学了16年语文,有的写信也写不好,文章写得都不通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国学经典读得太少;其二是诵读国学经典的年龄太晚。

因此,我们要组织和指导孩子们从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及时播下国学经典文化的种子,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打下国学文化的童子功。四是可以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俗话说,语文能力是学习的工具,是开启其他学科大门的钥匙。如果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了,那他们的审题、概括、表达、理解能力肯定会增强,这是对他们学好其他学科肯定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他们进入中学后,因为有了扎实的国学经典功底,因此他们学习古文时会学得很容易,学得会很快,花的时间会很少,这样,就会腾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其他学科成绩,从而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学习国学文化经典,让学生切实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不再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2014年9月15日

第五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堪称我国人民的精神宝库。中央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保证。在新时期,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新环境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同时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党员干部思想教育 执政力 经济发展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90-01

引言

对我国来说,党员干部领导着国家发展、制定和实施国家政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融合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对于挖掘民族文化精神宝库,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解决世界性的精神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文化中的有用部分。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是提高“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锤炼,在精神思想、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形态稳定的文化。

2.发扬传统文化

有利于科学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实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的精神基础。卓越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价值观念、社会习俗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理想精神和价值追求。

3.加强自身修养

文化是一个拥有整体性组织结构的体系,包括了很多无法脱离组织结构而存在的要素,在这个体系里,要素之间都发生了紧密的关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然而,整体结构与部分要素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目前我国党员思想教育现状

1.党员干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党员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很多党员对传统文化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往往对传统文化教育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教育,在大部分党校中,很多党员都选了传统文化教育这门课,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很多党员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知识。

2.党员干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

针对党员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课程、教师配置目前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虽然一些党校已经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数被安排在了每日课程的最后,这就导致了很多党员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大大下降了,其次,党员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够专业,由于有些党组织、党校缺少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任课老师,因此使得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3.党员干部对传统文化的测评情况

党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为了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升党员的内在修养,优化党员的生活作风,然而由于当前的党员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测评,这就导致了一些党员没有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

三、加强党员干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1.加大传统文化积极性的宣传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忠诚、为民、和修身四个方面。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弘扬忠诚文化有助于引导党员把个人利益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为国家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中华5000多年悠久文化积淀的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干部教育的基础,干部教育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高度关注干部的精神需求,筑起民族精神的堡垒。

2.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里的治国方法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多的治国理政方法,如《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案例,《大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才选拔思想,选拔以民为本,为民谋福利的官员,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儒家的“德治”“仁政”,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等都为提高党员的治国理政艺术打下了基础,对当代干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构建干部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要借助组织资源和法律条例,让党员干部充分学习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以系统、全方位的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处,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构建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完善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之术。

4.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力量,仔细研究其中所讲的道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大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报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古人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报国情节,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总书记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极为赞赏,他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在习近平倡导的“中国梦”、以民为本、依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中,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厚重的历史影响。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广泛的教育思想,对提高党员党性具有非常多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党员道德修养,从而保证共产党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潘万木,刘风华,程远志.简明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2.[2]张万红,孙宏亮,王岩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1998:1745.[5]马文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下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干部幸福观的培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党员干部修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党员干部修养摘要: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出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之后,产生出来的思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教育

    《毛泽东思想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教育 学院:水能学院 姓名: 康佳佳 学号:121503105 班级:农水1201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以人文为中心,又涵摄宇宙万物。抬头看,犹如千层宝塔,非登高不能望其远;闭目思,好似万丈深渊,非临渊不能探其究。从古老的......

    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5篇范文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作为一般干部,同样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是要心晴、宽容和合作。心晴,就是心似晴天。一个人心理不健康,心情不阳光,幸福......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优秀范文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优秀范文五篇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以下......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演讲者:魏优 非常荣幸站在这里演讲我这组的课题,先让大家看一组图片开始我今天的演讲,看到这组图片,大家会联想到什么。今天主要讲的是学习和弘扬中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