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的收获-读后感
幸福的收获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拿到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一张灿烂而纯净的笑容的封面,霎时便有读到了幸福的感觉,于是便匆匆浏览了一遍,还摘录了一些经典的句子。当我一个人静静坐在沙发上时,我又拿起了这本书,细细阅读起来。这一次,让我感觉走进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字里行间流落着从容淡定,平易亲切;包含着慷慨大气、恢宏深刻的思想。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那一句句警言箴语,那一段段经典释义,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
一、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陶老师在“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中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他那富有生活情趣的话言,没有专家惯用的高高在上的语气,听来更令人信服。其实教师的职业性质早已决定了不可能追求过高的物质生活,其实,物质给人的幸福是有限的,而精神世界里的幸福是无限的。心灵在精神世界的殿堂里诗意地栖居,才是真正的幸福者。我的教育生活需要不断地学习诵读,我的幸福人生更要在经典中寻找。
二、和谐大度,幸福人生
在 “打点幸福人生”中,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他娓娓而谈,从容淡定,似乎在细诉别人的故事,宠辱不惊。阅读到此,感觉是在倾听一位朋友在轻轻地拉开时间的面纱,带着听众走进如烟的往事。于是,我们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待世界,得意时不大喜,失意时不大悲,凡事皆视之自然。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我现在不能做到,但在陶老师的文章里我已经悟到了这个道理,并且日后为之努力。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读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真的感谢陶老师带给我们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幸福。
第二篇:收获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读《收获幸福的教育》有感
清明节期间,有幸拜读了美国瑞克·玻斯纳的《收获幸福的教育——一所从不考试的公立学校》一书,该书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杰弗森郡开明学校这所与众不同的公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提倡自主学习,学生被鼓励去做、去追求他们喜爱且热衷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规范化标准考试而做准备。他们的办学目标是:重新发现学习的乐趣,寻觅生活的意义;适应时下社会,迎候或然社会,创建合理社会。在这样的办学目标下,他们思考的是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选择的教育?从而告诉我们,开明学校,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孩子在个人素养、社会交往、智能学识这三大领域的成长,在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的、有能力的、富有同情心的学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聪明才智。
一、开明学校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他们致力于建设一个支持学生成长的学习社区,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翁。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社会,提醒着大家牢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努力去做一个负责人的人,培养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公民。
其次,学校侧重体验式的学习(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个人都是学习和探索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个体成长环境的不同,他的好奇心和兴奋点也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开明学校,这都不是问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自己在学校里的大部分课程,让学习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开始,在逐渐拓展到更大的范围之内。当然,所有的课程,都是以促进学生在个人素养、社会交往、智能学识这三个领域的成长为基础的。
第三,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建议指导系统。在开明学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名辅导员,他会一直给学生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不仅在个人和社交方面,也包括学业方面。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矛盾,这些东西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积累多了,会有很多的负面效应,非常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倾诉的渠道,辅导员在其中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自我评价与终极成就报告。开明学校没有分数,也没有学分。每一个学生要想在这所学校里毕业,必须要针对个人素养、社会交往、智能学识这三个领域提供一系列的自我评价。比如在个人素养领域,其中之一就是要有能力对对自己的情绪、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为此负责。对每一个积极参与生活的人来说,都需要不断地对目标、策略及优先做的事情进行重新评估,因此要学习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处境以及前进的目的地。当辅导师和更大的学校社区认同某一个学生的评价结果,学生就可以撰写自己的终极成就报告(个人成长传记)。
二、学校的五项基本目标
(1):重新发现学习的乐趣。在开明学校,好学生的概念,就是那些一直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直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当孩子自己有了学习的乐趣之后,学习自然就发生了。
(2):寻觅生活的意义。开明学校的哲学理念是:“未经仔细探究的生活根本不值得去过!”很多事情,只有深入进去有了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才会产生体验和感悟,也才会对这件事情有真切的认识。寻找生命的意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建立在信心和自立的基础上。辅导师对学生充分的信任,会让学生逐渐开始相信自己,并在完成一个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真正的成就感。这样的学习历程也会给学生提供强大的内心动力,激励他们一步步走向自我发现之旅。
(3):适应时下社会。我们的孩子一直都在真实的世界中度日,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帮助他们适应时下社会。很多学校和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来延缓孩子融入世界的进程。比如说不让孩子上网、审查孩子的社会交往等。开明学校的做法恰恰相反,把学生们抛入现实世界的洪流中,让他们浑身上下浸透各种真实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领悟到,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常常精彩而充实。学生投身现实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从自我意识和信心的树立开始,然后,将其拓展到探究世界、充分地与世界进行互动的层次。
(4):迎候或然社会。知道如何学习、重新学习、甚至于如何不学。在开明学校可学到如下技能,即兴应变的技能、会建立自己的后援团、能利用各种资源、专注于做事的过程、好提问题、探索的主动态度、敢拍板做决定、善与人打交道、善于多个任务一起做、还能应付晦涩不定的情形。为他们迎候或然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创建合理社会。有效的教育所成就的成年人,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民主社会的建设中,乃至成为领导者,对家庭、工作和社区里其他成员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只有认识了自己才有可能改变世界,这是开明学校的师生们一致的观点。在对自己的强项、弱点和目标没有清晰认识之前,是无法开始思考如何给世界带来变革的。
三、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
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其核心部分在于信任。如果孩子们连安全和信任的需求都还没有满足,你就很难接近他们。信任给予人们成为他自己的理由,允许他们对他人怀有同情心,而无需害怕引火上身。而一旦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他们就更会用积极和诚实的方式对待他人。
书中作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充分解读的基础上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与我们在本书中所谈及的开明学校模式有深刻的关联。然而,我想到,开明学校的模式被普遍认为是非传统的。但我们的回应是:开明学校实际上是相当传统的,它只不过不符合现今的常规罢了。”读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我原本不理解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印在封面上的“回归教育的本真,展现另类教育的魅力”这些文字,在看上去有些搞笑的推荐语背后,是一份真诚的用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传统与现代,很多时候并不是决然对立的,尤其是教育!这就是<收获幸福的教育>这本书给予大家的启示。
第三篇:收获幸福
收获幸福
《西安事变》的教学正在进行。在学生了解了有关事变的前后经过、缘由之后,我突然抛出一个“重型炮弹”:蒋介石该不该杀?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该杀”,因为他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五次“围剿”,屠杀了大量的工农群众、革命志士;有的则认为“应予扣留”,以此迫使国民党不敢剿共;也有同学提出,如果杀蒋介石会造成亲日派掌权的后果,不利抗日。一时间,众说纷纭。但随着讨论的深入,答案渐渐清晰,同学们最终形成共识:在当时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有重大意义的。
看到同学们在自己的启发、诱导、点拨下,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在不断分析、争辩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还培养和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头漾起一股浓浓的暖意,深深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与自豪。
这种幸福感并非与“职”俱来。初上讲台,因为知识、经验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原因,我收获的多是“尴尬”和“苦涩”。有一天课后,一个同学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您幸苦了,您讲得熟我们也听得清,可一旦遇到具体的历史问题,我们就不会分析了,您说这是为什么?”学生的这一问如一记重锤敲打在我的心上。当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学生的“责问”,我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翻阅大量的历史教学业务杂志,并请教校内外专家,破解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我终于明白: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历史学科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历史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我把探索的重点放在课堂提问上,力求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堂课,至少设计一个涉及课文重点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精彩提问,并通过这个“提问”的“问”与“答”营造出课堂教学高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先后总结出 “于有疑处设问,启发学生辩证思维”、“于不经意处设问,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于整体上设问,引导学生归纳思维”和“于疑难处设问,激发学生综合思维”等四种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根据这些内容,我写成《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一文寄给杂志社,后来被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教育论坛》一书收录。像本文开头所写的教学案例,我运用的就是“于有疑处设问,启发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所谓“有疑”,是指学生对历史教材中所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不同看法;遇到“有疑”之处,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主动钻研教材,寻求论据,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的火花,进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至于“于不经意处设问,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是指抓住一些具有一般性答案,且不被学生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另辟蹊径思考,求得“意想不到”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举例来说吧。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有一幅“宋人《农耕图》”的插画。一般来说,我们在教学时都是把这幅图作为“南宋时期,由于政府提倡,水稻在淮河和黄河流域大力推广种植”一句的佐证,让学生通过看这幅图来了解宋朝水稻的种植情况。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新东西。这幅插图,其画面有一处展现了这样的情景:方块稻田,插秧正忙;一人着长衫,打伞遮阳,站立桥头,目扫农夫。在引导学生看这一画面时,我提出问题:这穿长衫打伞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学生说出:他是地主田庄的狗腿子,严密监视稻田里农夫的劳动。我说,这个答案只是“一般性”答案。“难道还有别的说法吗?”学生纷纷发问,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起来。
在高高吊起学生“胃口”、在他们七嘴八舌议论之后,我才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从加强经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穿长衫打伞的人就是一位懂得农事的大管家。南方的夏收夏种,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不误农时,抓季节赶进度。这个管家的任务,除了监视农夫干活别偷懒之外,主要的职责就是调配劳动力,督促生产进度,检查农活质量。从图上观察,在这位管家的视野内,正在播种的几块水田,稻秧很快就要插完了,他是告诉插秧的人,这一块插完后,立即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插秧,或者嘱咐农活质量之类的事宜。《农耕图》展示了田庄中耕地、收割、打场、晾晒、入仓、灌溉、插秧等场面。在这些农活中,插秧是关键,必须找最有经验的农夫去干,插秧不好或误了农时,都会影响下年的收成。所以,管家才出现在这个农事活动的关键场面上„„听着听着,同学们的眼睛一个个睁得圆圆的,有不少同学还若有所思地点头微笑。
课后,我向同学们了解教学效果、征求意见。学生黄芳说:“老师,这堂课太精彩了!您这样引导我们分析问题,太有趣了,我们感觉收获很大。”一个平时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说:“老师,如果历史课都这样上,我保证每节课都好好听好好学。”一个语文“尖子生”还借用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两句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优化课堂提问,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他们仔细阅读课文,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而在这样积极主动的学习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他们幼小的心田萌发。在平时的考核考试中,在课内外活动中,在各项社会实践中,同学们表现出超常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水平。这些能力和其它学科能力一起,合并成为他们优秀的综合素质,进而成就他们优异的学业和辉煌的人生。
收获了喜悦和成功的学生们,自然忘不了“扶他们一把”的老师。每年教师节、元旦和春节,我都会收到在校和已毕业学生赠送和寄来的贺卡;校内外,我总能“享受”到学生或是学生家长的尊敬和礼遇。前年教师节,一个已毕业多年的学生给我寄来一张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感谢您,感谢您曾经帮助我们张开思维的翅膀!您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诲,连同那热闹活泼的历史课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去年春节前,冰雪初融,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
读初二的小个子男生骑着自行车陡然停在我面前:“老师,坐我的车,我送您!”“谢谢你,路滑。”“没事,我能行!”几次三番,抗不过他的执拗,我坐上他的自行车。
坐在车上,看到他吃力地蹬车,听到他粗粗的喘气声,再回味那些贺卡上的“甜言蜜语”,我的眼眶湿润了,心中百感交集:谁说教师只是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谁说教师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我们——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付出了不少辛劳和汗水,但收获的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为自己的教师职业而骄傲,我愿在三尺讲台奉献一辈子!
(此文获2009年8月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征文优秀奖)
第四篇:收获着幸福
收获着幸福在远程研修里,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中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是我充实自我的加油站。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我们感受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我们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我们感动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幸福„„
第五篇:辛勤耕耘, 收获幸福
辛勤耕耘, 收获幸福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刚参加教育工作时,我和学生一样梳着两条小辫儿,下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跳皮筋,打口袋,我喜欢他们,感觉自己是老师,还是学生,要学的还很多„„,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历历在目,那天真可爱的笑颜,顽皮狡黠的模样,质朴善良的品质,一直珍存在我的心灵一隅。在教育教学这片土地上我已辛勤耕耘了28年,我与一届一届的学生一同成长,一路收获并幸福着。
唤醒沉睡的心灵,收获幸福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接收一批初一新生时,当点到一个男生的名字时,他在门外一闪就没影了。知情的学生说他以前经常迟到,上课打闹,还旷课;趁人家家里没人,跳窗进去翻人家碗橱,偷吃人家东西„„。下午快放学时他回来了,在门外靠墙站着,既不进教室,也没有立刻就走的打算。看见我时垂着双手,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一副等待挨批的神态。我温和地问他:“你吃中午饭了吗?”“吃了。”“谁着的饭?”“我自己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妈妈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爸爸则沉迷于麻将,孩子成了一个没人照顾的野孩子。望着眼前这个一头长发,刘海染了一绺黄色,面庞消瘦的男孩,我顿生一种怜爱之情。于是摸摸他的头,并且说:“你真能干,还能自己热饭!”他抬起头,笑了。我趁机说:“多漂亮的小伙子,可
惜头发有点乱,衣服也不够整齐,明天咱们班参加军训,想不想让大家见到一个全新的你?这样吧,放学后我带你去理理发,好吗?”他连说不用,并且保证明天变个样。第二天的军训队伍里我差一点认不出他来,长头发不见了,穿了一身不知从那里借来的迷彩服精神抖擞的站在队列里。五天的军训,他守时、守纪,受到了教官的表扬。师爱是一种力量,只需要我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份宽容和一份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师爱是无声的关怀;师爱好像一缕和煦温暖的风悄悄吹入学生的心田,又似一股潺潺流动的清泉轻轻洗涤学生的心灵。让那些问题孩子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他们就会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展现在我们面前,开始新的生活。
点亮学生的希望之灯,收获幸福
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女学生,一家人以打工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换上了严重的肝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妹妹年幼,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身单力薄的母亲支撑,家境的艰难可想而知。冬天来临时,看着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她,我将自己的一件呢大衣送给了她;有一天,同事问我,那个女生穿的粉红色呢大衣好像你的那件,我笑了笑,没说什么。从那以后这名女学生逐渐跟我亲近起来,跟我谈妈妈的希望、谈自己的忧虑,她说“小学时自己的数学学得不好,特别是应用题,总是出错,现在觉得数学也挺好学的,还说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能考上大学,但自己却没有信心等等。”我开导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学习贵在坚持,不能偏科,如果能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学习,课
后及时复习,按各科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考上高中。”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力量。此后,她的成绩由原来的刚及格一路上升,还当上了学习委员。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她顺利地考进同江一中,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收获幸福
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想有成功的愿望,我们班的石桥同学期中考试后,悄悄跟我说“我想求您一件事”,“啥事啊,这么神秘!”“我买一个奖状,您给我写上进步奖,我拿回家”,“为什么呢?”“这次考试我进步了,我怕下次期末考试没有这次好,拿不到奖状„„”声音越来越低,这时我想起上学期期末发奖状时的情景,他不在23个进步奖之列,他的妈妈望着前面领奖的同学,而他一会儿看看领奖的同学,一会看看妈妈,心里一定很难过吧!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我赶紧对他说“期末是三次综合考评,只要不退步,就能拿奖,一定要有信心啊,如果各项活动表现得好,也许能拿两个奖呢!”,有一次下大雪,扫雪劳动中,他每次都扛满满一麻袋的雪,棉袄都湿透了,我真怕他压坏了肩膀。学习也很努力,期末又进步三名。
我们班的吴冰同学,初一的时候做什么事都慢半拍儿,同学叫她“老落后”,一周的值日中,她至少有四天是别人值日结束时她才进教室,也不迟到。刚开始时,同学们都有意见,找她谈话,第二天正常值日,第三天就不行了,也从不到黑板写题,更别说讲题了,多次谈话效果不明显。这学期预防“流感”,我教育学生“生命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请同学们珍爱生命,珍惜友情,抓住学习机会,让生活多姿多彩,这时教室里静极了,我提出在走读生里选2名消毒员,这时,吴冰同学主动承担了消毒任务,由于消毒及时彻底,两周内没有病患出现。“老落后”成了同学们最感激的人。家长听课的头一天下午,我发了一张数学预习课学案,放学消毒的时候,吴冰对我说她预习了,看会了,想到黑板上展示,我看她的学案上基本题型做得准确,我说行啊,也当讲解员吗?她说“我害怕”“那就只展示不讲解”我想“坡不要太陡吧,多搭几个台阶比较好”第二天她妈妈来得最早,她写的可工整了,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师爱是无痕、无形的,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师爱就蕴藏在平常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由此我想,对每一个学生,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尤其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表扬,让学生从老师那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内部动力,发挥学习潜能。让学生觉得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愿意把阳光洒向每一个人。对于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带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每一次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让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引领我们的学生不断进步,“老落后”转化为“常进步”就不是梦。
宽容、赏识自己的学生,收获幸福
我们班住校生比较多,它们大多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思想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相对繁华的市区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不思进取的问题生。
赵红同学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隔辈人”的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使她的行为出现偏差,假期染了红头发,借学习之名骗爷爷奶奶的钱,上网吧聊天,不完成作业,不思进取„,我从学生中了解到,同学们大多不喜欢她,男同学都不愿意跟她同座,女生中也没有要好的伙伴,我判断她这是缺少友谊。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闲聊,得知她自己染的头发,于是夸她手艺不错,又说一些染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事例,谈到女孩上网聊天受害的事,她低下了头„。另一方面,发动班长,学委,课代表,分桌的时候积极要求跟她同座,玩的时候带着她。同时,我还利用周末测试的机会,对她的点滴进步大加赞赏,帮助她建立学习自信心。她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大家庭的温暖,学习也有了劲头,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排第六名。象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都以赤诚之心去关爱它们,充分了解成因。对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信任。,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用热情去融化那颗冰冷的心,感化他们。启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融入集体,与班级同学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并且不断进步。我用自己的全部真情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心灵的家园。
从教28年来,我用爱心去教诲每一个学生,我用真情去感动每一个学生。我在这心灵的家园里,辛勤耕耘,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