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幼儿阅读兴趣的激1
谈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上集镇韦岭小学 王丽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幼儿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为幼儿提供好的阅读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
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方面,我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在班中设置了图书角,孩子们可以到教室里专门设置的图书角去看书,也可以随时随地拿到一本书看看。图书角设在教室中比较安静的角落,使读书的孩子不受干扰,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尽量选择那些与教学主题有关的书,使孩子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辅助阅读理解,同时通过阅读来巩固他们学到的内容。虽然早期阅读并不等于早期识字,但毕竟识字是早期阅读的第一步,因此,我们也努力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有丰富文字的环境中。比如在教室里的物品上贴上写有关相应名称的标签。在布置活动角时,也配上一些幼儿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在学习“节日”时,将与此有关的词 “国庆节、中秋节、教师节”等都粘贴到语言角,帮助幼儿集中信息,充实幼儿的经验和环境中书面文字的信息量,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获得语言文字的知识。在丰富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孩子们感到阅读是件很舒服和惬意的事情,很自然地就萌发了阅读的兴趣。
三、组织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1.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幼儿喜欢带有悬念的阅读材料,幼儿对故事情节中留下的悬念颇有兴趣。受此启发,在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也可以刻意地给幼儿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可以留个“悬念”,让幼儿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让幼儿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其次,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述一遍故事的内容,在讲第二遍的时候故意“漏掉”中间或结尾部分,让孩子自己到书中寻找相应的画面,并根据画面说说“漏掉”的那部分故事说了些什么。
2.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一些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或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
趣。当幼儿可能拥有了一定的与阅读材料中的情节相类似的经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把书以外的生活和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幼儿换位思考。
3.充分利用图画、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幼儿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幼儿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起到“拐杖”作用。
在阅读活动中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多媒体教育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它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幼儿身临其境、深受其感。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幼儿调动视觉、听觉和感觉,更充实地把握阅读内容。
四、阅读过程游戏化,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应尽量把阅读过程游戏化。
首先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类绘本及读物,课间或午后,孩子们都会来到阅读角自由组合后阅读,如:把用水彩绘画的“拔萝卜”彩图贴到瓷砖上,幼儿自由、观察讨论,阅读画面内容,根据图片上的内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编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可个人编讲,也可两人合作编讲,还可以在阅读角里进行表演。当然,幼儿还可以选择一些动物的图片,自由的组合张贴在瓷砖上,如:将一张象蜗牛、一张小鸭和一张青蛙的染纸图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成了幼儿喜爱的阅读材料,幼儿可能讲出这样的故事:小鸭的生日快到了,它想请青蛙来做客,可又没时间去通知它,小蜗牛自告奋勇要替小鸭送信给青蛙,可小蜗牛走路实在太慢了,小鸭的生日都过了好几天了,小蜗牛的信还没有送到呢,急得小鸭在家直跺脚。其次,我们还可以在阅读角里提供录音机,让孩子把自己讲的故事录下来后,播放给大家听。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教师可提出适当要求帮助幼儿
初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不时的启发引导,倾听孩子的讲述。
实践证明,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快、记得牢,在游戏中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
总之,我们鼓励幼儿阅读, 只因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只要有了兴趣, 就会热爱阅读, 就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 去发现另一个美丽缤纷的世界。
第二篇:创情趣激兴趣引思考
创情趣激兴趣引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叶圣陶也曾对语文教学评语“语文课要以读书为目的”。翻阅书籍,发现古人曾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学自如”的学习古训,更不用说民间传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民谚了。可见读书的重要性,怎样指导学生由“读会书”到“会读书”呢,我认为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使其终身受用。
一、创设情境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特别注意上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因为好的开端相互成功了一半。如《桂林山水》一课,这是一片语言很美的写景文章,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先让他们只看录像,不看课文。学生个个看的聚精会神,到了入情入境的境界时,我断电关机,问:“桂林山水甲天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这是我让学生打开书,引导他们去读,他们兴趣盎然,便如饥似渴的读起了课文来。读书之前,我还想学生讲明: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要求你,要带着问题去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再回头读课文,本课中,我要求他们一边读一边画出优美的词句,学生在认真读课文的同时,把这项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读书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导读
一般来说,开篇之时,分析问题之时,归纳小结时,都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最佳时机,老师应当在学生读书之前,要求学生有明确的目的,提出读书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完成读书任务。如我上《小抄写员》一课时,在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写舒利奥几次受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活动的语句,如,第23自然段的:“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呢„„”学生找准后,让他们自己找读的方法练习去读,体会思想感情,学生自读自悟之后,在全班交流,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教师再加以点拨。为了引导学生对这段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深入思考,我有提出问题:舒利奥为什么一声不响的忍受着责备,忍着要流出的眼泪,心里却很是高兴?学生又一次默读后,体会除了父亲的体贴,敬佩之情。学生体会到位了,读书也就达到了目的。又如:《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出了表演课文内容的要求,在表演“典礼”这一内容中,一位学生学着毛主席的湖南口音,挥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声音的出现,一下子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读书的兴趣更浓了。
三、及时鼓励促读
让学生应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寻找、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无疑到有疑,就是阅读深入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主体,老师应为他们创造充分表现,主动发展的机会。鼓励他们再度的过程中大胆的提出问题,调动他们质疑和解疑的积极性,能够提出问题,不仅是学生主动性的表现,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学能力。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成成鼓励学生用于发现问题,会提问题的人才能证明你会读书,会学习了,如果没有问题可提,那就成了问题。每学一篇文章,都要求学生谈谈比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要讨论的问题,由于学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学生没有了负担,提问题的积极性也就高了,我从学生的提问中,选择两个最切合课文特
点和思路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主线,围绕主线展开分析、讲座、评议,鼓励他们“自己研究自求结果”,尽可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比老师一遍一遍的反复讲解有效得多。
四、提供时间练读
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基础,进行大量的阅读,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时间,因此每天早晨让学生阅读《自读课本》,学生可以采用自由式轻声读,读后小组交流读书问题,也可以采用直接分小组进行阅读,一边听一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我还要用一些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读书,读出感情,读中感悟。另外每天尽量抽出十分钟左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带来的书籍,读后相互交流,写出读书笔记,除此之外,布置家庭阅读作业内容,如:你知道新疆的主要风景区吗?你知道处宇宙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你知道目前世界上都有哪些种类的玻璃,他们各有什么用途?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玻璃„„,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书去解决,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去感悟。
总之,
第三篇:幼儿兴趣班
2010学年第一学期二幼新湖早教中心兴趣班报名须知 兴趣班报名截止时间为2010年9月10日,正式开始9月27日这周,以正式开班通知为准。由于我们要订相关的兴趣班学习材料,所以请大家在报名时仔细斟酌,在报名这一周内报完。
时间:兴趣班每天下午4:00——5:00(除围棋、朗诵考级、钢琴外),每门兴趣班一周一次。
具体兴趣班安排如下:
周一:轮滑:费用120元,15课时。(轮滑竞赛队:视报名情况再定,外聘教练。)
周二:早期阅读:费用200元(含材料费、教材费)15课时15课时。周三:
1.蒙氏数学:费用200元(含材料、教材费)15课时。
2.围棋:(中午11:50——12:50)费用120元,15课时
周四:
1..舞蹈:费用100元,15课时
2.童玩美劳DIY:费用300元,(含课程材料费178元),15课时。3.朗诵考级:(周四中午11:50——12:50)费用200元,15课时周五:
1.美术:费用150元,另加材料费60元,15课时。
2.少儿拉丁舞启蒙:由专业拉丁舞教师执教,费用200元,14课时。
钢琴:(不定时)450元,15课时,(一对二),主课45分钟;陪练每次15元,时间由钢琴老师安排,陪练自愿选择。
第四篇:审美激趣,激发读书兴趣
审美激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生动凝练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是作为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到课外,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意愿和情趣,提高探求更多知识的欲望。
一、在诗词意境中欣赏自然景致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锦绣河山,旖旎风光的诗词歌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景致美,从而升华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操。如《登颧雀楼》的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字词,引发学生对太阳落山,晚霞如火,大河奔流,峻岭高耸的壮丽图景想象,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并借此进行爱国感情熏陶。
二、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在记叙文中领略人格美。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社会的美都离不开人的美。而人的美又包括思想品德、才能、气质的美,思想品德的美起决定作用。小学课本中的记叙文都离不开写人,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能塑造美好人格、高
尚心灵,陶冶审美情操。
1、记人之文,抓住人物品格,展开审美评判,塑造美的形象。如《倔强的小红军》,教师通过对小红军舍己让人、争强好胜的道德评判,塑造崇高的美学形象。《黄继光》(第八册),通过对战斗过程的叙述、描绘,塑造其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阳刚之美。
2、叙事之文,缘事寻人,对人评判,激发美感。如《师生情》,抓住王老师日夜操劳,同学们带着鸡到病房探望的事情,进行评判,揭示其互相关心相濡以沫的阴柔之美。《丰碑》(第十册),抓住军需长把生存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事例,塑造出老红军的刚强、悲壮之美。
3、写景之文,发其思维,或联系景中之人或联想与景有关的人,赞美生活的创造之美、心灵之美。如《颐和园》(第七册),通过认识故宫宏伟的建筑艺术,引发思考:谁创造了这些建筑?进而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之美、才智之美。《南京长江大桥》(第六册)通过介绍大桥的结构、建筑过程,赞美祖国建设的生活之美。
四、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能力是不强的。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
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 “水、山”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验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让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对话,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轻重、快慢、长短、强弱、语腔和停顿、节奏等方面富于变化,构成充满感情、表达准确的美的音调,就是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难怪作家魏巍几十年过去后,对小学时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美丽的仪容、朗诵时唱歌一样的音调还记忆犹新,历历如昨,铭感于内了(见魏巍《我的老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兴趣,探求更广阔知识的目的。
第五篇:如何培养幼儿舞蹈兴趣
中舞网
如何培养幼儿舞蹈兴趣
刚刚学走路的孩子喜欢跳舞,特别是和他的爸爸妈妈在一起跳。舞蹈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燃烧多余的脂肪。在他们小时候进行正确的引导,更利于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不要强迫孩子学舞,这样他们可能不乐意接受。每天做一些舞蹈活动可能会帮助他们更自然地接受舞蹈。
1、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歌曲比如“hokey pokey” 或者其他的有舞蹈的歌舞。和孩子一起跳。安排一个每日的舞蹈计划,让他乐在其中。
2、在听一些简单歌曲之后,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可以向他展示些自由式的舞蹈,鼓励他自已学着跳。将音乐打开关掉,让他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再跳。
3、给宝宝放一些不同风格舞蹈的DVD,或是带着他去看一下舞者的现场表演。带他去儿童剧院看一些舞蹈表演,比如删减版的《胡桃夹子》。
4、给你的孩子报名参加适合他年龄的舞蹈课程。最好是小班授课,全是和他一样大的孩子,有一些课程会提供服装,可能会有些主题比如童话舞蹈。可能会有些小玩偶或者布娃娃给这样孩子跳舞做道具。
中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