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

时间:2019-05-12 17: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

第一篇: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

一.《课程标准》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表述及教学要求

1、表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学生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要求:

空间几何体

(1)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直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标准》与原《大纲》比较,在要求上的主要变化有⑴对于“空间几何体”:

《教学大纲》要求:了解概念,掌握性质;

《课程标准》则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了空间想像能力上,对概念、性质则降低了要求。⑵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了定性研究(平行和垂直)上,定量研究(角和距离)在必修中不作要求(移到选修中),对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证明,移到空间向量中再证。分段设计,分层递进。

⑶对知识发生的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多处使用了“观察”、“认识”、“画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要求的行为动词。对空间几何体的要求是直观感知;对线、面关系则要求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对判定定理的要求是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对性质定理则要求思辨论证、逻辑推理。(4)不要求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三、新课程教材和大纲教材处理的变化

(1)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大纲教材点、线、面 → 柱、锥、台、球; 课标教材柱、锥、台、球 → 点、线、面。

(2)强调几何直观,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适当渗透公理化思想。(3)螺旋上升,分层递进,逐步到位。

呈现上的变化。在内容呈现上,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获得几何图形的性质,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发现、论证一些几何性质。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不是以论证几何为主线展开几何内容,而是先使学生在特殊情境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对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有关空间图形位置关系的一些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对性质定理加以逻辑证明。不是不要证明,而是完善过程,既要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也要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5)教学内容增减:

删除(或在选修课内体现的):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计算。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计算。

5、多面体及欧拉公式。

6、原教材中有4个公理,4个推论,14个定理(都需证明)(不包含以例题出现的定理)。新教材中有4个公理,9个定理(4个需证明)。增加:

1、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专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一节,重点在于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2、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内容。

四、浙江省数学学科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指导建议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8课时)

难点:如何让学生概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学建议:

新课标在几何数学中强调几何学习的直观性,强调实物、模型对几何学习的作用。因此对柱、锥、台、球的学习需要从实物图形的感知出发,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来建立多面体、旋转体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分类。课外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更直接的感受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建议学生用纸板或游戏棒或细铁丝(作骨架)做出下列几何体的模型:

⑴正方体;⑵长方体;⑶三棱锥;⑷四棱锥;⑸三棱台。学生通过动手做,亲身体验柱、锥、台的结构特征,必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像能力。

重点:让学生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教学建议:

1、先让学生明确画好空间图形的必要性。

2、向学生介绍空间图形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下的表现形式,(三视图是正投影的主要应用,斜二侧画法是斜投影的应用);进而理解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基本要求,掌握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三视图的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探究”栏目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三视图的画法,体会三视图的作用,同时要让学生感到三视图缺乏空间图形的立体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直观图的画法埋下伏笔。

为突破本节的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先举例分析根据三视图找对应物体,再由简单图形入手分析识别方法,所选的例题不必太难,注意例题的梯度性。

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它是画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基础。而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在平面上确定点的位置我们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来完成,因此画水平放置的直角坐标系是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方法。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画直观图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可设计用斜二侧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及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去画。让学生用所学的投影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⑴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

⑵画一个五棱柱,其中底面五边形为正五边形,俯视图也 是正五边形; ⑶已知某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重点:让学生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难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建议:

1、应从学生熟悉的正方体、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入手探究展开图和表面积的关系。

2、对于课本通过“思考”提出的“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的表面积”的问题,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一步把它推广到圆台,并最终把他们都统一到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下。

3、通过对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识,突出公式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0课时)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课时)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化;对异面直线的认识。教学建议:

可以先给出一些实物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然后引入最简单的几何体——长方体模型,有关点、线、面用彩色来突出,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设计一些实例,再给出实物图片,让学生觉得四个公理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设计一幅实物图片和直观图形进行对比,使学生从平面到空间理解等角定理,显得更直观、更可信。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

重点: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难点:性质定理的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种平行关系的联系与应用。

教学建议可以先给出一些实物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直线和平面平行,平面和平面平

行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长方体模型中有关点、线、面最好用彩色来突出,这样显得更直观,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室”这一长方体模型和其他长方体模型的线面的位置关系,容易得出直线和直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要有意识的考虑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以及一些不太规则的图形。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

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性质定理的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三种关系的联系与应用。教学建议:

1、先做一个小实验,再结合长方体 模型和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正确理解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小实验:如右图,拿一块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放在墙角,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与墙角重合,直角边AC所在直线与 墙角所在直线重合,将三角板绕AC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直角边CB与地面紧贴,这就表示,AC与地直垂直。

2、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同《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样,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个长方体模型(或图形),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过程,由此“抽象概括”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此基础上,再回到长方体模型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来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将更直观、更深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不要求进行证明。

3、讲清与二面角有关的概念即可,教师不能讲得太多。

4、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的直观能力和几何的论证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回到长方体模型和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来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更直观、更深刻。

5、本章教学中应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翻译”转换。

6、在讲完这一节后,应该引导学生把直线和直线垂直、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这三种垂直关系进行比较。

五、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目标: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发展几何直观能力。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画三视图和直观图、度量计算三个角度展开,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

2、加强几何直观、合情推理教学,适当进行思辨论证,从几何直观、合情推理、逻辑推理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注意从不同角度认识几何体 几何体的分类 ——比较法的应用;

描述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方法——组成几何体的元素及其位置关系,运用已经认识的结构特征描述简单几何体的结构;

4、充分使用长方体模型,5、注意概念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

6、重视问题表达数学化的教学与练习:借用数学记号,不用或少用汉字;

7、注意内容与呈现的变化。(加强过程,合情推理;从整体到局部,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研究几何;内容删多增少,不要过度加深、扩全。)

第二篇:《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杨帆

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章节分析

(杨帆 陕西师范大学 710062)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而三维空间是人们生存的现实空间.本章将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研究“简单几何体、直观图、三视图、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和公理、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以及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对三维空间的几何对象进行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

1.教材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新增了三视图与三视图和实物图的转换,这些内容与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而《旧大纲》中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没有这部分内容.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视图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进行整体上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新课标也减少了一些内容: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多面体,正多面体.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

(1)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

(3)掌握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类(重点).

基本技能:

(1)理解三视图画法的规则,能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掌握斜二测画法,能作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

(3)了解柱、锥、台、球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计算一些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4)理解并掌握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的判断和性质(重点);

(5)能利用公理和基本定理证明简单的几何命题(重点).

2.2过程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几何直观能力.

新课程立体几何初步新增加了三视图以及与实物图之间的转换.新增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三维空间,能够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能从课本还原到现实,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中都是从生活中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出发,引入新课,进而进行探究,最后回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自主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

《标准》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要求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空间几何体等,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以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这种由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归纳、并抽象的过程更易于学生的理论创新.而以往的教材只注重知识的强化和变式应用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却忽略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呈现方式.新课程强调数学的本质,强调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可以适当弱化演绎推理,更多地强调从具体情境或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转向更全面的教育价值.

2.3情感目标

旧教材将内容去头去尾烧中段呈现给学生,学生既不知道知识“从哪里来,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新课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获得几何图形的性质,这需要学生从身边的几何实体出发,动手做一做去猜想和验证一些命题.体验定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概念的发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数学家发明出来强加于人的、无用的.

3.知识结构与教学安排

3.1知识结构

3.2课时安排

§1.1简单旋转体

§1.2简单多面体

§2直观图约1课时

§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约1课时

§3.2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约1课时

§4.1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的认识约1课时

§4.2空间图形的公理约2课时

§5.1平行关系的判定约1课时

§5.2平行关系的性质约2课时

§6.1垂直关系的判定约2课时

§6.2垂直关系的性质约1课时

§7.1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约1课时

§7.2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约1课时

§7.3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约1课时共1课时

4.教学重难点

4.1教学重点

(1)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立体几何初步要求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以空间几何的上述定义和公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平行和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

(2)三种数学语言: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

数学拥有多种语言,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典型特征.学生要学会从图形入手,有序地建立图形、文字、和符号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公理或定理教学中,要同时使用三种语言进行描述.培养符号语言的图象化事实上培养了直觉思维的发展,使文字语言符号化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文字语言数学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2教学难点

(1)三视图的认识

三视图属于新课程新增内容,在三视图的教学中,组合体的三视图和依据三视图判别几何体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于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教师可以实物为对象,如先画出一幅主视图,让学生用萝卜切出满足主视图的几何体,满足条件的几何体可能有很多,教师可以继续限制几何体的左视图,学生继续修改几何体,循序渐进,最后发展通过三视图来切几何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可借此节课培养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2)立体几何的证明

标准对立体几何内容是分层设计的.因此,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也要分层,不能一步到位.本章学习了4条公理,4条判定定理,四条性质定理和1条从平面拓展到空间的角相等或互补的判定定理,标准只要求对于四个性质定理用综合几何的方法加以证明.对于其余的定理,在选修2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利用向量的方法予以证明.所以利用几何直观证明是我们培养的重点,要相应弱化形式证明.我们所要求的证明应该是较为简单的命题,即能用定理进行简单推理,而非强调技巧的证明.此处所应用的反证法又是一难点,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去理解应用.

(3)培养学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重难点)

5.教学建议

(1)站在全局的角度了解学生,把握新课的定位.

新课改已经由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全面推行,很多高中老师却只关心高中的课标变化,而忽略了学生在初中的几何基础,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以免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或浪费他们的能力.只有立足整体,通过联系初中平面几何中的知识,将其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推广或演变,将前后知识连结为整体,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

(2)主次分明,对于课标不要求的点到为止.

本章的重点在第三节到第六节,简单几何体的体积、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根据课标要求只需了解公式.在教这一节时,我们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公式导出过程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要求理解其证明过程.

(3)书中有的旁白是对定义的补充,有的是方法指导,教师不得忽略,要做适当的讲解.

第三篇: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数学必修模块2》立体几何教材分析

长沙市二十六中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好本模块的教学,我们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成员以问题为载体,主要对如下课题进行了研究:(1)课标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2)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3)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如何展开和深入的,它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4)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在内容和结构特征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把握立体几何初步教学难度?

(一)研究体会第一,通过对《数学2》的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它具有如下特色:

1、在内容安排上,通过研读课标和新旧教材的如下对比,我们发现新课程《数学2》中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旧教材这部分的内容遵循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同时在内容的难度要求上,《数学2》与旧教材比较,难度进行了降低,并且引入了合情推理.2、突显“数学探究”和“数学文化”。

3、所选择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在生活中自觉树立起了数学意识,如在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中,习题1.3A组第5题烟筒的直观图,第6题铁路的铺设,B组第1题奖杯的三视图,教材简单组合体三视图中的矿泉水瓶,纪念碑,杠铃等。

4、注重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主要是与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融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树立起了联系的观点,拓展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

5、在教科书中,各节根据需要,开设了“思考”、“观察”和“探究”等栏目,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重行为方式的转变。

6、在教材中所穿插的“阅读与思考”等内容,能很好地反映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应用和发展的最新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编排方面,在每章均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本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

8、增加了教材旁注,并且多处提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如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旁注:定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直线间的平行,推证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是处理空间位置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空间问题)转化为直线间平行关系(平面问题)。紧跟着例1完了以后,又指出:今后要证明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只要在这个平面内找出一条直线平行与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断定已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但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

第二 根据新课程的特色,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和编者的意图:

1、认真研读课标,站在一个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好教学的深浅度。

(1)从整套教材来看立体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

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必修课程:数学2 立体几何初步

第二阶段 选修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三阶段 选修系列3-3,球面上的几何

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的:

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

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了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地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防止学生对立体几何学习出现畏惧心理,丧失学习的信心。

(2)正确理解立体几何初步中,较容易处理的问题采用合情推理和综合方法处理,而较难处理的问题放在后面采用代数的方法(选修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目的,一是有利于刚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空间感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上。二是有利于化难为易,改变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态度,建立起学生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三是有利于加强几何与代数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完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结构。

2、在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强调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的互相转化方法和思想。

3、利用“思考”、“观察”和“探究”等栏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

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尝新的意识。

在本模块的教学和学习中,师生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教与学的深浅度不好把握;

2、学生的课外辅导用书很多与课标不相符合;

3、整体编排内容覆盖面过广且容量大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

4、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还不能适应高中新课程的要求;

5、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所采取的克服方法:

关于第1个困难的克服,上述已经谈及。

关于第2个困难的克服,主要是向学生推荐好的资料,有选择的应用资料。关于第3个困难的克服,主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把握好教学深浅度,有的放矢地授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其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辅导。

关于第4个困难的克服,主要是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方式及方法;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及应采取的学习方法;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于第5个困难的克服,重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几何画板》。

三 模块反思

(一)经验教训

(1)备课时,认真研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2的相关内容,做到心中有课标,以课标审视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更换,即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根据课标要求只需了解公式即可,为此,在处理这一节时,我们应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公式导出过程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要求理解证明过程。

(2)在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上,大胆突破小节与小节之间的框架结构束缚,如在“1.1.1柱、锥、台、球的结构”和“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中,我们是这样安排课时的:第1课时安排学习“柱、锥的结构特征”,在第2课时安排学习“台、球和简单的结构特征”。

(3)抓住内容的本质和重点,有的放矢地授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于来自课改地区的学生以前学过这部分的知识,并且“柱、锥、台、球的三视图”是“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前部分的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后一部分的内容则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给予检查反馈。

(4)在“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强调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方法和思想,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上,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5)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方法

如第一章复习参考题B组第3题:你见过如图1所示的纸篓吗?仔细观察它的几何结构,可以发现,它可以由多条直线围成,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对于教材中的这道题,如果只靠学生的凭空思考,许多学生是无法解决的,为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如下数学实验:如图2所示的正方体,棱长为1,其中、'底面和上底面中心,如果以'为轴,转动正方体。(1)如果跟踪线段

',那么它留下的轨迹是什么图形?(2)如果跟踪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如C',那么它留下的轨迹是什么图形?(3)你认为应跟踪哪一条线C

段,它所留下的轨迹才能得到纸篓面?随着正方体的转动和学生不断调整跟踪的线段,可以发现正方体侧面对角线留下的轨迹即是纸篓面。此题也可以在A组第2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得出答案。但同样要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在教具方面,注意黑板、实物模型和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合理相互配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点,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定义、定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后继需要用来帮助解题的内容,则应板书:需要动态演示的可用多媒体(如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实物模型则由更有利于学生观察,省去做课件的时间。在教学中注重强调自然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图形语言的使用,应让学生养成习惯,图形语言有诸多优点。

(二)三点建议

(1)建议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2)“经过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这两个结论,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把他们调整为平面公理2的推论更好一些,而不是作为课后的判断题。

(3)通过《数学2》从表那些所选择的素材,编排的内容,结构和设计等方面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能很好的体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但我们认为《课标》在课程安排上普遍感到时间不够用,可弹性差,我们建议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到数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考虑每个学校学生水平的差距性,合理地安排课时,给我们的教学留有一定的弹性。

第四篇:必修2 立体几何证明题 详解

迎接新的挑战!

必修2 证明题

一.解答题(共3小题)

1.(2006•北京)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AC,PA⊥平面ABCD,且PA=AB,点E是P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AEC;

(2)求二面角E﹣AC﹣B的大小.

考点:三垂线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欲证PB∥平面AEC,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定理可知只需证PB与平面AEC内一直线平行即可,连BD

交AC于点O,连EO,则EO是△PDB的中位线则EO∥PB,满足条件;

(2)取AD的中点F,连EF,FO,根据定义可知∠EOF是

二面角E﹣AC﹣D的平面角,在△EOF中求出此角,而二面

角E﹣AC﹣B与二面角E﹣AC﹣D互补.

解答:解:(1)由PA⊥平面ABCD可得PAAC

又AB⊥AC,所以AC⊥平面PAB,所以AC⊥PB

连BD交AC于点O,连EO,则EO是△PDB的中位线,∴EO∥PB

∴PB∥平面AEC

(2)取AD的中点F,连EF,FO,则EF是△PAD的中位线,∴EF∥PA又PA⊥平面ABCD,∴EF⊥平面ABCD

同理FO是△ADC的中位线,∴FO∥AB,FO⊥AC由三垂线定理可知∠EOF是二面角E﹣AC﹣D的平面角.

FO=AB=PA=EF

∴∠EOF=45°而二面角E﹣AC﹣B与二面角E﹣AC﹣D互补,故所求二面角E﹣AC﹣B的大小为13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二面角等有关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2.如图,已知∠BAC在平面α内,P∉α,∠PAB=∠PAC,求证: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

考点:三垂线定理。

专题:作图题;证明题。

分析:作PO⊥α,PE⊥AB,PF⊥AC,垂足分别为O,E,F,连接OE,OF,OA,证明Rt△AOE≌Rt△AOF,然后得到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

解答:证明:作PO⊥α,PE⊥AB,PF⊥AC,垂足分别为O,E,F,连接OE,OF,OA,∵⇒Rt△PAE≌Rt△PAF⇒AE=AF,∵,又∵AB⊥PE,∴AB⊥平面PEO,∴AB⊥OE,同理AC⊥OF.

欢迎加入高一数学组联系电话

:***

迎接新的挑战!

必修2 证明题

在Rt△AOE和Rt△AOF,AE=AF,OA=OA,∴Rt△AOE≌Rt△AOF,∴∠EAO=∠FAO,即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

点评:本题考查三垂线定理,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题.

3.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2,AA1=3.

(I)求证:A1C⊥BD;

(II)求直线A1C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III)求二面角B1﹣CD﹣B的正切值.

考点:三垂线定理;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综合题。

分析:(I)连AC,要证A1C⊥BD,只需证明AC⊥BD,说明AC是A1C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即可;

(II)说明∠A1CB1就是直线A1C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解三角形A1CB1,求

直线A1C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III)找出∠B1CB为二面角B1﹣CD﹣B的平面角,通过角三角形求二面角B1﹣CD

﹣B的正切值.

解答:解:(I)连AC,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

又侧棱AA1⊥平面ABCD

∴AC是A1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A1C⊥BD(三垂线定理);(4分)

(II)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B1⊥平面BB1C1C,所以B1C是A1C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

∴∠A1CB1就是直线A1C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6分)

在直角三角形A1CB1,A1B1⊥B1C,A1B1=2,∴;(9分)

(III)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CD⊥平面BB1C1C

∴CD⊥B1C,CD⊥BC

∴∠B1CB为二面角B1﹣CD﹣B的平面角,(11分)

二面角B1﹣CD﹣B的正切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三垂线定理,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度量,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欢迎加入高一数学组联系电话

:***

第五篇: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教材分析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1,2,3]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教学(生物)王祖喜(20144616009)

摘要:本文对人教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教材内容、目标体系、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也有所侧重。目的在于让自己初步掌握教材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文本最后部分也对这次教材分析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关键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基本要素和方法; 教材内容分析

《遗传与进化》一书是以人们对基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历程,即遗传学发展史为主线编写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隶属于“基因的发现”部分;“基因的研究”部分有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因的应用”部分包括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此可见,教材的编排不仅符合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现象-本质-现象”的认知规律。1.1 本章概述 1.1.1 本章地位

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编排的顺序,本文确定出本章的地位有:(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隶属于人教第2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章;(2)本章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进行编排的;(3)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第六章有关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内容有联系;(4)是本模块“基因研究”部分的首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1.1.2 本章作用

与上同理,本文确定出本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实现生命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实现生命的发展。在本章中,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目的在于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学生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1.1.3 本章知识体系

本章是针对“基因在细胞中有没有物质基础?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究竟是不是物质实体?如果是,有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等问题,按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的顺序编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因此,本章知识体系为(图1):

图1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体系

1.2 各节内容分析

1.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本节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两小节,由于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因而,第1节的“问题探讨”部分是从比较“果蝇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差异”开始的。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布局,本节知识有以下特点:

减数分裂: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减数分裂的定义,而是先介绍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预言,再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精子形成过程和卵子形成过程两过程。教材首先讲述了精子形成的过程,在借助详细的文字说明外,教材还借助教材中“图2-1”介绍精子的形成部位,用“图2-2”和“旁栏思考题”帮助学生对精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其中在“图2-2”的中央罗列出了“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裂的主要特征”。有了精子的形成过程作基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就可以介绍得比较简略,教科书也借“图2-4”介绍了卵细胞形成的部位,随后用比较法叙述了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并配以图解(图2-5),最后用“图2-6”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除此,本小节还用黑体字将重要知识标出,以示重要,如减数分裂、联会的概念,四分体,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等,用图2-3帮助学生理解“交叉互换”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帮助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巩固。

受精作用:

本小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另一个是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教材中在借助文字详细阐述的同时,还用“图2-7”展示了受精过程的开始,用黑体字标示了受精作用的实质,最后教材用“技能训练”部分加强学生对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理解,同时注重对学生识图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1.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在“问题探讨”中,呈现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照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的兴趣学习本节知识。萨顿先对蝗虫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描述,据此为推论假说的依据,并得出黑体字标出的“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性关系”,同时以4小点罗列出。为了便于学生对萨顿假说的理解,教材中还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在途中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促进学生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观点。由于萨顿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因此,教科书紧接着介绍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也就是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同时教科书中还以了解的形式概述了“类比推理”。教材中,特定强调了“摩尔根是如何选取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强调“科学选材对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材旁栏以“相关信息”的形式简介了“实验材料-果蝇的优越性”在介绍摩尔根的实验时,教科书采取问题串的形式,并结合相关实验图解,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同时,还用小号楷体字介绍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进展,并配以彩色图片,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最后,教科书用黑体字标注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由于DNA与染色体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平性关系,因而教材在“技能训练”部分,采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对DNA与染色体的关系,这样便于今后对“DNA和染色体关系”的讲解与学习。教材不仅给出了一定的练习题,还在“科学家的故事”栏中对摩尔根进行了简单介绍。1.2.3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学生比较熟知、比较感兴趣的两大伴性遗传病,因此,该教材在“问题探讨”部分,从这两种遗传病的病症入手,让学生讨论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由此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且概念用黑体字标识。教材在“伴性遗传的特点”的讲解中,教科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教材用小号楷体介绍了红绿色盲发现的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随后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学生学会识别并分析家系图,教材随后用“表2-1”展示了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且由此得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主要的几种情况。遗传方式总共有6种情况,由于女性和男性都正常,或都患病,其子代变现型是与他们一致的,所以教科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只介绍了其余4种遗传方式,并重视学生对遗传分析的能力,用“图2-14和图2-15”进行展出,随后,用文字对“交叉遗传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呈现中,由于教材已对“人类红绿色盲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以教材仅用文字进行了阐释,并且教材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多了解有关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他应用。本章最后还设有“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使得教材在总结本章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得以整体的检测,除此,教材还向学生提供了几个有关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继续学习”。2 目标体系 本章的总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方面目标。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受精过程,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概述伴性遗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尝试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 重难点

通过上述对各节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将本章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第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难点是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二节的教学重点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难点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第三节的教学重点是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4 教学建议

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本章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了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章课可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思路采用:(1)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2)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3)本节教学建议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思路采用:本节教材内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较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同时,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第三节《伴性遗传》的教学思路采用: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练习绘制遗传图解,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伴性遗传的意义和应用。同时,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5 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上述对各节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认知水平,同时结合教学重难点,本章各节可采用如下活动体系。具体如下: 5.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活动体系大致为:设置问题情境-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巩固总结-练习。具体到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部分,先展现“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再通过提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部分,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具备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所以“模型构建”活动前移,包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构建和“减数分裂”的模型构建两部分,这样利于学生比较两种分裂过程的异同,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和理解配子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并与自己建构的模型比较,思考图解的合理性。“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部分,教师结合书中图解和旁栏思考题讲述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重点概念、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的理解与记忆。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部分,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采用比较法,与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自主归纳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特点。“巩固总结”部分,根据教材中“图2-6 减数分裂图解”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引导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的理解。

“受精作用”的活动体系为:提问设疑-探讨配子的多样性-归纳原因-阅读教材,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与意义-技能训练与练习。具体到各个环节有:展示“人的染色体组型图”通过提问如“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探讨配子多样性”部分,又有两个小部分,即“展示配子多样性的现象”和“分析多样性来源”。在第一小部分中,教师叙述教材中“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和思考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的原因。第二小部分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及示意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与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有什么关系?随后,继续“模型建构”活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讨论”,并让学生尝试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进而归纳出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最后让学生阅读“受精作用”部分的教材内容,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与意义,通过“技能训练与练习”对本节知识加以巩固。5.2 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活动体系大致为:问题探讨-学生活动-讨论与探究摩尔根实验-尝试用研究结果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技能训练与练习-阅读科学家故事。具体到各个环节有:“问题探讨”部分,借助教材“问题探讨”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学生活动”部分,要求学生画出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再阅读“萨顿假说”部分的教材内容;“讨论与探究摩尔根实验”部分,教师先表述摩尔根实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摩尔根为什么把果蝇作为为实验材料?”和分析“果蝇红白眼杂交过程”,随后借助教材中“图2-10”,让学生尝试推演果蝇杂交;“尝试用研究结果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部分,首先借助教材第28页中“思考与讨论”部分,促进学生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最后“技能训练”部分,教师借助书中第28页,讲述“类比推理”,随后让学生尝试采用此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同时,安排课后任务,即练习和阅读科学家故事。5.3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活动体系大致为:问题探讨-介绍红绿色盲发现过程-红绿色盲遗传图谱分析-解释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得出交叉遗传的概念与特点-讲解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的应用-完成练习和自我检测,并仔细阅读“本章小结”。具体到各个环节有:“问题探讨”部分,借助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德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认同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红绿色盲遗传图谱分析”部分,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教师展示教材第35页中的“表2-1”,只展示表格,具体内容由供学生填写;“解释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部分,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并引导学生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依次展示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进而由学生得出交叉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最后,依照教材内容,讲解“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的应用”,同时布置课后作业。6自我反思与致谢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本文是我第一次尝试性地对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分析的不到位的或不正确的地方较为突出。幸运的是,在汇报时,李老师及同学提出了宝贵意见,如本文起初将“活动体系”理解成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其实,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活动体系”更侧重于教材中所提及的活动及对其实施策略的分析,而“教学活动设计”就更偏向于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再如“知识体系”理解成了“简单的知识结构层次图”等,其实他们也是完全不同的,教材分析中的“知识体系”部分,更多地强调各个知识点的关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法进行表示。除此,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材分析时,尽可能地在ppt中展现教材中的内容,如图片、材料分析等信息可用超级链接进行展现,这样助于教材分析的完整和直观。为此,衷心感谢李玉玲老师和同学的细心的点评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3:2,16-17.[2] 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40.[3] 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2-67.

下载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等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推荐)

    “不等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相等”与“不等”是现实世界数量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就像等式表达的是相等关系一样, 不等式是表达不等关系的一种......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专题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课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

    《技术与设计2》教材分析(最终定稿)

    《技术与设计2》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教学资源是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材分析和同步练习题,它根据广州市对高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充分反思新课......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立体几何初步第9课时平行直线(二)

    第9课时平行直线(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等角定理及其推论;通过对等角定理证题思路的分析,帮助同学进一步熟悉分析法、综合法,提高同学的解题能力;会应用等角定理及其推论证......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温宿镇六校 李薇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中“初步”的主要含义:一是......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9-9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材、学情分析: 《认......

    写字教材分析2

    (一)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总的来说是继承与发展,是稳定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义务教育初中校本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写字思想、方法的考察,有利于学生写字的规范性。 (二)学生答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