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指南解读有感
读指南解读有感
利用长长的假期,我仔细地看了《指南解读》,让我受益匪浅。结合《指南解读》,反思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有很多的时间我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去有选择的查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学习时只能走马观花,一次次的获得只能是一些很零星的观点、不够完整的理论体系。
读过《指南解读》之后,的确让我懂得了很多。我不再为自己能应对自如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透过文字表面,结合幼儿园的发展实际,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目前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来剖析和理解。我会更多地去思考和分析。《指南解读》对“目标与内容”,“预设和生成”,“课程整合”以及“四大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剖析。我觉得每个部分都是比较深奥的,都是值得细细的回味的。那么,每一章节是不是有什么线索可以贯穿始终呢?这本《指南解读》最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如果要用几个字概括这本书的精华,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因为只有教师内心接纳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在制定目标和内容时,才能以幼儿为思考的重要角度;在四大领域的整合中,才能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的整合。所以读了《指南解读》,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落实,“幼儿发展为本”、“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我们全面实施“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中东参与探索的过程,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挖掘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发展。
记得黄琼老师曾在《上海托幼》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着新的思考,教师的教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主题活动中,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在这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
一、建立对话关系,关注预设与生成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要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地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事物现象进行对话、直接与老师对话。对话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教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友爱。在与幼儿的接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预设的活动是否能够引起共鸣,孩子们在预设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孩子自身会生成什么,哪些是值得对全体孩子增加的内容。
二、建立互动关系,关注目标与内容
在主题活动中,由于主题大多数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或困惑的问题,所以他们往往会以十二分的精神和兴趣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得非常的奇景和万分得投入。在师生互动中,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求知欲望,支持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和自己一起玩、一起成长。努力营造平等交流、相互合作的氛围。由于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师生互动中,老师要关注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对每个层次的幼儿和达成程度如何要随时进行调
整。做到“心存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
三、建立分享关系,关注幼儿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教育的很大不同是在我们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中更强调分享,幼儿可以分享教师丰富的经验,还可以分享同伴的共同经验,在分享中激励探索、在探索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保护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终基础。
《指南解读》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我将重新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理念,并且在自己以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开创新的教育途径。
第二篇:读《跑步指南》有感
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还要运动
——读《跑步指南》有感
从去年10月购入本书算起,也半年有余了。本周重读了一遍被跑友们誉为“跑步圣经”的本书,结合自己半年来的跑步运动经验,来谈谈感(扯)想(淡)。
先介绍下这本书吧:这本书选取了100个初级跑者最为苦恼的问题,囊括了初学者所需要知道的诸如跑步技巧、跑步营养、跑步损伤、跑步装备及跑步计划等方面所涉及的重点问题。本书的作者是国内最权威和影响力最大的跑步自媒体,采取了Q&A问答形式的编排。看后,深感干货异常!
跑步无非是左脚迈开后,右脚跟上,再如此反复的一种枯燥且艰苦异常的运动(毕竟对抗自己身体)。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跑步,坚持运动呢?村上给出了他的解答:
“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村上春树
“跑步,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由于30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强化。”——村上春树
然后,是在下给出的答案:
1、改变气质
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长相,但是气质却可以后天改变的,而提升气质最佳方法无外乎就是运动,而跑步又是运动之王。毕竟这个世界对胖子充满了偏见,尤其是男同学,在20岁出头的年纪里有了“功成名就”的将军肚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毕竟现在是“以瘦为美”的时代。看看人家欧美正统意义上的网红,标签重复最高的都是“健身”和“运动”.我深感人就是身体这座神殿的信徒,看这殿堂的华丽程度,便可看出其虔诚度何如。
2、提升意志
最初,我对健身房和KEEP里那些“卖肉秀图”的家伙们比较反感,直到自己尝试入坑后,才明白好身材是要日复一日的汗水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塑造。转变想法后,深深地佩服他们的强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当跑步至跨越自己的临界点后,你每迈出的一步都增长了生命的长度,见识到更遥远的风景,这是极其荣耀之事:毕竟你通过自己强大的意志力,让身体成为自己灵魂暂居的容器,操纵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而不仅仅是被其生物需求所拖累,升华了内在的意志又塑形了包装其的花瓶,何乐而不为呢?
3、最好的撩妹(汉)路子
这个世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内涵,有素养,有趣味,虽然懂得游戏规则和运作原理,但是实际操盘时往往效果不佳~这个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你不能在第一印象里加分往往就是nobody.内秀之人更该适应游戏规则,学会套路,真诚对待,坚持运动,保持身形,通过外在吸引他人,通过内在留住他人~只要自己是灯塔,还担心船会看不见你么~
第三篇:读《青年教师教学指南》有感
2007年新上岗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读《青年教师教学指南》有感
福州大学
《青年教师教学指南》是一本向青年教师介绍如何从事教学工作的小册子,书上配有卡通式的插图,语言简单易懂,对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课堂上,面对疑难知识点和学生求知的眼神,你是循循善诱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殿堂,还是扑灭了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又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主体参与意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日本学者曾强调:‚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创新决定国家的命运,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 1
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社会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
提高的统一整体。
2、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的过程将是勉强的。学生只有在学习是主动地去思考、去质疑、去答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主体参与情景时,要做到有新意,有趣味性,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及情景体验、模拟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
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主动参与氛围,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给他们创造展现个性的机会,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4、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300年前,在古希腊普鲁塔戈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打破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或者存储知识的口袋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大进‛。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教学实际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设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一是要设计出具有针对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教学疑点具有思考价值,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难易适中,适应多数学生,兼顾优、差生;三是设疑环环相扣,层层诱导,逐步深入,科学合理,新而有趣;四是设疑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宗旨,给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冲破凝固性的思维障碍。使学生不仅得到成功的快感,而且创造能力也得到培养。
5、启发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就不能压抑学生的好奇和
求异。思维的求异是创造的开始,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真正做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会阅读,逐步掌握阅读教材的要求和方法,达到看懂得、理解、会说、会用的要求;会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出知识的逻辑相应重点、难点和疑点;会迁移,运用已有的认知方法,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会总结,将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作补充、深化和概括;会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为基础。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实践精神,促使学生会‚学‛。
6、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为了进一步消化掌握所学知识,还必须进行认真的复习和及时小结,复习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巩固旧知识,发现新问题,使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复习不是重复,而是再读、再想、再总结和再提高的过程,它可以采用同学讨论、小结等形式,也可以运用阅读、思考和答疑相结合的办法,或者由几个同学自愿结合,分类准备,互问互答,取长补短的合作法进行复习,通过复习,加深印象,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特别是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要进一步弄懂,对似懂非懂的问题应
该多思多问,以求理解和掌握。另外,在复习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小结。就某一问题、某一节或某一章的知识内容进行小结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它能促进知识的扩展、巩固和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帮助学生做好小结,通过小结,可以把学生的知识做一番系统的、全面的梳理,使学生能抓住中心,理清思路,把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总之,教学过程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会学‛、‚乐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自己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并能持之以恒,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最终达到目的,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读《解读中国营销》有感
读《解读中国营销》有感
身为一个营销系的学生,理应对自己所处的国家宏观营销环境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营销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我相信适应中国市场的营销方式一定是其许许多多种方式的少数几种。这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人的思想,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实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找到适应中国的营销方式是很重要而且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以后方便且高效率的开展营销工作。所以我特地选择了卢泰宏教授的《解读中国营销》这本书。
从这本书非常详细的了解了中国市场的状况。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中国市场与西方市场的几点不同之处和差距。对此我还是比较有感触的。
首先是中国有通路陷阱,复杂的通路的特点。这是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最麻烦的陷阱。因为通路不能从外面搬进来只能是当地的,有可能“强龙斗不过地头蛇”。中国市场更具有短期利益驱动特征,使通路不稳定; 信誉和商业道德的问题在通路中非常突出,通路的可控性难以实现;经销商之间的争夺使市场混乱甚至瘫痪。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的“游戏规则”很不完善,没有道德和伦理的底线。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顾一切。这是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一个隐忧。希望我们毕业进入社会时,这种现象能得到遏制。
其次,中国有假货泛滥与知识产权恶梦,假冒伪劣严重的现象。国际品牌如P&G、NIKE、微软等在中国市场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假货太多、防不胜防。打假不仅动用多资源而且力不从心,更担心和最为难的是大张旗鼓的打假会使消费者却步,从而严重影响真货的销售,即打假变成打真。中国市场为何假冒伪劣难以控制?重要的原因是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出于其利益与违法者相勾结,互依互存,甚至充当其保护伞。中国的造假能力是“世界闻名”的,这成了中国国际形象不是非常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为什么中国的假货在国内市场上那么受欢迎?也许是中国很多人都买不起真货吧。特别是国外的知名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已经被政府收了高比例的税。这些税收成本当然要转嫁到中国普通的消费者身上来。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了。而假货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真品的“征服欲望”。且价格比较低廉,当然是非常有销路的。而且中国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者的能力虽有大幅度提高但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刚性需求的较大需求。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像对这种P&G、NIKE、微软品牌的弹性需求能省就省了。这对情况对我们以后对产品价格的制定还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中国的大小企业具有市场调查误差高的特点。市场调查在成熟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而在中国转型市场中,似乎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一方面,本土企业淡漠市场调查,只有0、24%的企业愿意做正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客户以跨国公司、合资、私企为主;竞争激烈的行业(如IT、家电、保健品)较重视。另一方面,市场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中国不如国外成熟市场。中国转型市场中市场调查有效性和可信度相对不高的主要原因如:市场变量更多、变化更快,增加了市场调查的难度和风险;市场调查方法基本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本土化非常不足,方法误差大;市场调查执行中商业伦理道德差,执行中的虚假和作弊比例高,人的误差大;中国人不习惯和不完全接受西式的调查,心理及行为造成被访者误差大;该行业中民营市场调查公司比重大(45、3%),部分专业素质不够水准;)出于炒作的“排行榜”缺乏公信而破坏了调查业名声。在我们市场营销课上我们重点学习了市场调查的具体思想方法,而且还做了实训作业。但从这本书上看,中国大小企业的市场调查具有虚假,方法落后,且中国人不习惯西式的调查的问题。这使十分可悲的,市场调查报告就像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的探照灯,没有真实、完善的调查报告,就等于让自己的眼睛蒙上了灰,就算能开始运作企业,也一定是跌跌撞撞,迟早会跌倒,最后不免落个倒闭破产的下场。我觉得中国企业要有自己特点的市场调查报告。不能一味的照搬西方的市场调查方法及主要思想,毕竟东西方人的文化差异巨大。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精准的市场调查报告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一半。我们不能因为现在中国企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做的不好而放弃去做。所以,我现在要认认真真的学好做市场调查的方式方法。为自己将来进入的企业做一个高质量的“探照灯”。
中国市场还有企业及垄断行业营销障碍的现象。中国各类行业和企业的营销意识和水平相差很大,一般而言,竞争行业优于垄断行业;民营企业优于国有企业。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银业、国有事业还处于“没有营销”的阶段,高层缺乏营销意识、没有营销职能部门、更谈不上市场研究和营销策略,营销障碍很大。其基本原因是:政府行为主导企业,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其行为导向是政府而不是市场;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利益问题大过营销问题;没有营销需求与动机,没有直接的竞争压力;没有营销观念。这看起来十分的荒诞,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怎么没有“营销”这个概念呢。但在中国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不少。中国的企业分为央企、国企、私企等几种。而央企基本上都是某个行业的垄断企业。如石油行业的“三巨头”: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通讯行业的中移动,中联通等等。这些企业特别是石油行业的“三巨头”没有什么营销概念,他们只负责把石油转化为别的能源,然后根据国际市场及政府的要求定价。还不断的涨价。消费者是没有一丁点的定价权力的。由政府所控制的垄断企业虽然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应有的规律。到底这种特殊的企业是否能适应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这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中国企业的战略规划失败率高。制定营销战略规划更为困难,战略规划的有效性也受到更大的挑战。在一个变量更多的转型市场中发展,中短期的规划比长期规划更重要更现实;动态战略调整比静态战略规划更重要。中国本土企业短期性行为非常突出,原因之一是他们无法预测未来太远的政策和环境变化,而关注现实眼前。国际著名的咨询顾问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安达信(安盛)和罗曼.罗兰都已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在中国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正是中国市场的客户往往并不认同他们擅长和习惯的、在较成熟稳定市场中展开的长期战略规划,其长处有时反而成为短处。
中国企业还有着广告运作上的困惑。由于中国消费者甚至比外国消费者更迷信广告和强势媒体,广告被赋予了更大的作用。除了外资品牌将广告作为重要武器外(如1980年代的日立和1990年代的P&G、摩托罗拉和康师傅等),本土品牌建立知名度或新产品入市,广告都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如1996~1998年VCD市场、2000年保暖内衣市场以及1996年的“秦池”(酒)、1997年的“爱多”、1999年的“商务通”和2000年的“太太”(保健品)等都是明显的例子。但是,广告的运作却有很多不规范之处:1995年实施的《广告法》有原则但缺乏细节界定,各地执行的解释不一;企业与地方政府联手支撑巨额广告费(秦池)共同赌市场; 地方台普遍的插播广告打断了收视率高的节目与广告效果的正常链接;成熟市场中的媒体策略尽管定量化,在中国环境中的有效性却大受挑战;国际广告界成熟的代理制度被中国市场中特殊的关系和灰色操作猛烈冲击。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孔不入的。这也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中国广告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在电视上,有种广告长达20分钟,长时间的占据电视机的屏幕,而推销的东西尽是些假冒质量低的东西。使观众防不胜防。而在公共场所中也有不少人分发广告,也是比较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在广告上花费的经历似乎有点多。毕竟企业的商品的好坏是消费者最最关心的,现在很多广告都有夸大其产品功能的嫌疑,这不仅让消费者大感失望,更会让消费者对广告失去信任感,从而带给企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以上6点是《解读中国营销》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中国市场和西方市场不同的主要之处及我的一些小小的感想。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的营销策略还是有很多急需改进的问题,中国整个市场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毕竟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不过30多年。30多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路。难免会有偏颇的地方。相信过不了多少年,中国企业及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有比较大的改进,会变得更成熟。到时候也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所以储备好自己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珍惜学习的时光,努力的学好理论知识,努力做好实践作业,积累经验必要的。在3年之后,在踏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在父母及自己的满心期望期盼下。自己能在企业中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创造出自己的小辉煌!
(本篇字数:3369字)
丁 鹏
F10022224 2011年5月
第五篇:读《中国文化精要解读》有感
读《中国文化精要解读》有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也许是世界公认的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在我看来中国文化的确如此,但作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来讲,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能只止于此。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
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本书详尽叙述了中华五千年的概况,从中华文化的起源谈起,重点介绍影响后世较深的中国古文化,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一些古文化常识。先秦时期,事实上也是中国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无数朴素的思想交织出智慧的火花,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我们而言,比较有名的孔孟、老庄、墨子等,他们思想既对立又有相容,真的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好好学习和研究。孔孟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实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孔子的落脚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温和的,这也是他的理论背后世推崇及统治阶级利用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在不断经受着来自世界各国文化概念的冲击,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不断在提升。对于当代对中国文化的褒贬不一,我觉得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模糊,文化要从小抓起,在文化精髓的氛围下才能够好的继承和发扬。做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员,主要是通过一些经典诵读向幼儿介绍并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平时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幼儿出现一些“语出惊人”的怪语言,这时会引用《弟子规》里“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来向大家解释,这样既是教育引导了小孩也是弘扬了中国优良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经世致用的重要体现。